第三节 河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31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河流
分类号: P942.277
页数: 2
页码: 79-8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境内河流分布情况。
关键词: 河流 余姚市

内容

境内河流以四明山脉为分水岭,按流向分别归入姚江、奉化江、曹娥江三大流域。姚江流域包括中部、北部平原河流和南部梁弄、陆埠山区溪流,面积1082.3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81%;奉化江流域包括鹿亭、四明山及大岚东部溪流,面积166.4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12.5%;曹娥江流域包括四明山、大岚的西部溪流,面积88.1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6.5%。
  南部山区溪窄流急;中北部平原河道纵横,形成网状。主干流姚江横贯市境中心,西东走向,西可衔接京杭大运河,东可联络外洋海运。
  姚江又名舜江,源出四明山夏家岭,上游为梁弄溪,南北流向,流经百丈岗、四明湖水库,转西北入上虞,过通明堰东流于马渚镇云楼上陈村入境,经余姚,在大隐镇城山出境,过鄞州至宁波三江口与奉化江合流汇入甬江入海。全长105公里,境内长54公里。河床平坦,蜿蜒曲折,流速缓慢,余姚城区三江口以上河段,江面宽50米左右,水深2.5米,三江口以下江面宽100~150米,最宽处250米,水深5米,河道弯曲度大,原为潮汐河段,宁波姚江大闸及姚城节制闸建成后挡潮蓄淡。姚江把城区割成南北两片,早年仅一船渡,今已有大型桥梁9座,使南北沟通,有利于部队车辆运行。
  慈江(后江)发源于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东西流向,经慈城(今宁波市江北区)于三七市镇二六市方家渡入境,过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至丈亭镇三江口汇入姚江。全长28公里,境内长12.8公里,平均江面宽30米,水深2.1米。
  东江(东洋江、东横河)发源于慈溪市樟树乡双河桥,向西经横河、石堰折南流至余姚凤山街道翁张村东北入境。过皇山桥节制闸汇入姚江。全长27.5公里,境内长7.5公里,平均河面宽43米,水深2.3米。
  长泠江 自慈溪市周巷镇起,向西南斜贯朗霞街道、阳明街道,于马渚镇汇入马渚中河。河道平直,境内长14公里,河面宽15~100米,水深3.6~4.3米。
  湖塘江 自上虞市长坝起,至余姚牟山镇东头村南入境,经牟山镇、马渚镇,于西横河与马渚中河衔接。境内长6.5公里,平均河面宽45米,水深1.8米。
  临浦江 南起临山镇横山狮桥闸,向北至临海浦闸注入钱塘江。全长5.5公里,平均河面宽40.4米,水深2.2米。是姚江流域向北排涝的骨干河道。
  四横塘江 西起横塘乡韩家四丘附近(今黄家埠镇),横贯北部滨海平原,于小曹娥镇许丁三丘出境,直至慈溪庵东。境内长20公里,平均河面宽25.4米,水深1.7米。是钱塘江平原主要输水道。
  临周江 西起泗门镇二门堰,与临泗江交汇,至朗霞街道泥堰头流入慈溪市。全长13.6公里,河面宽10米,水深1米。
  大古塘江 西起上虞市沥海,至黄家埠镇横塘诸丁丘西南入境。沿东北方向流经临山镇、泗门镇,至朗霞街道桑家附近出境,直至慈溪市洋浦。境内长29公里,部分不能通航。
  最良江西起兰江街道兰墅桥姚江分流处,向东南至梨洲街道郁浪浦乌龟山东北角与姚江合流。全长5.5公里,经疏浚改建后,已达4级航道标准,可容500吨级船队通航。该江虽西从兰墅桥由姚江分流,东至郁浪浦回归姚江,形成重复段,却避免了姚江流经市中心处,面狭、桥多、弯度小,通航不畅之弊,有利于战时军需物资的水路运输。
  其他在市境内起迄之江河,多数相互汇注,最终合入姚江干流。唯东部(丈亭镇、三七市镇)之浦河流入慈江。

知识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下限一般断于2005年,由概述、大事记和各篇组成。各篇下设章、节、目,部分章节设子目,附录和编后记殿后。篇章所列事件一般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副团以上名录均按出生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客观的记述余姚市军事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余姚驻军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融思想性、资料性、使用性一体。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