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军事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302
颗粒名称: 第一篇 军事环境
分类号: E289.55
页数: 47
页码: 64-110
摘要: 本编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军事环境发展情况,包括。
关键词: 军事 环境 余姚市

内容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绍平原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为沪、杭、甬“金三角”中心,总面积1527平方公里。全境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朝杭州湾展开。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
  境内交通发达,海陆畅通。东距宁波市区40公里,西距省城杭州市区120公里,北濒杭州湾与上海市隔海相望。沪杭甬铁路复线穿境而过,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构成的公路网四通八达,拓宽后的杭甬运河东达北仑港,西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80余公里、东距宁波栎社国际机场40余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在建设,将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现代通信和网络设施发达。
  余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称“文献名邦”、“东南名邑”,形成史前河姆渡文化、明清姚江文化和四明山革命文化交相辉映。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余姚经济发达,为全国百强县(市)之一。2005年末,地区生产总值298.115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6101元。2005年全市总人口82.5783万。具有较强的国防动员潜力。
  余姚军事地位重要,历来是兵家争战屯驻之地,自古为海防军事要地。南部山区,植被茂密,具有良好的隐蔽条件,宜屯兵和建立后方,是理想的战争准备和出发基地。同时,南防空降、北防偷渡也是东南沿海战略防御的重要地域。
  第一章 境域
  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周边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奉化市、嵊州市、上虞市、慈溪市接壤并与杭州湾北岸海盐县隔水相望,境域总面积1527平方公里。余姚历史悠久,7000年前就有大量先民劳作生息,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发祥地。自秦置县以来,历属越州(会稽、绍兴),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后,归属宁波。行政区划,历代多有变更。1985年7月,撤县建市。现辖镇、乡15个,另设市直属的街道6个。
  第一节 区位区域
  余姚市南枕四明山,西北濒钱塘江、杭州湾,属浙东盆地低山区和浙北平原区交叉区。地理坐标:东经120°52′~121°25′,北纬29°39′~30°21′。东邻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南接奉化市、嵊州市,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并与海盐县隔水相望。市境陆域东西宽58.5公里,南北长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含钱塘江、杭州湾水域188.86平方公里),境界线总长396公里。
  第二节 建置隶属沿革
  境内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表明,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栖息,并创造河姆渡文化。
  夏、商、西周,相传为舜后支庶封地。
  春秋战国时,始属越国,后从吴国,复为越国。战国中期楚威王(前339~前329)灭越,遂属楚国。
  秦置余姚县(一说西汉初至元始二年<2>间置余姚县)属会稽郡。
  两汉、三国时,余姚县仍属会稽郡。
  西晋太康二年(281),会稽郡改会稽国,永宁元年(301)复郡,东晋太宁二年(324)改国,或郡、或国余姚县均为属县。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会稽国复郡,余姚县复属会稽郡。
  隋开皇九年(589),省余姚县入句章县;废会稽郡,置吴州,余姚属吴州句章县。大业元年(605),改吴州为越州,三年,废越州,复会稽郡,句章均为属县。
  唐武德四年(621),析句章复余姚而置州,称姚州;废会稽郡,复越州,姚州属越州。七年,废姚州,复余姚县,仍属越州。天宝元年(742),废越州,复会稽郡。乾元元年(758),废会稽郡,复越州。余姚均为属县。
  五代时,余姚县属吴越国越州。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降宋,余姚县入宋,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改越州为绍兴府,余姚属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府为路,余姚县属绍兴路。元贞元年(1295),余姚县升为州,称余姚州,仍属绍兴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路复为府,余姚州属绍兴府。
  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余姚县,仍属绍兴府。
  清承明制,余姚县归属如故。宣统三年(1911)公历11月8日,余姚“光复”。
  民国元年(1912)废府,余姚县为浙江省直辖。民国2年,浙江省于鄞县置会稽道,余姚县归属之。民国16年废道,余姚县复为省直辖。民国21年,省置县政督察区,余姚县属第5特区。民国24年改属第3区。民国30年4月23日,日军侵占余姚,县政府向南撤离,后至天台。民国34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县政府还治。民国36年,第3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由绍兴迁至余姚,次年第3区改称第2区。余姚县仍归其属。
  1949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余姚,设余姚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次月,建立余姚县人民政府,归属宁波专区。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余姚县改属宁波地区。
  1983年,撤宁波地区入宁波市,余姚县改属宁波市。
  1985年7月16日,撤余姚县设余姚市(县级),属宁波市。
  第三节 行政区划
  唐以前余姚县境域范围无考。
  唐长庆元年(821),上虞县并入余姚县,次年析而复之。乾隆《余姚志》考《太平环宇记》云:“上虞省入余姚,盖唐时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唐时设城外15乡,各乡有里。
  宋余姚县境域范围,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东西宽60里,南北长260里。“四至八到”为:“东至庆元府慈溪县界10里,以桐下桥为界,自界至慈溪80里;西至上虞县界45里,以新桥为界,自界至上虞县20里;南至嫌县界161里,以梨洲山为界,自界至嫌县300里;北至海35里,过海北岸接平江府界。东南到庆元府慈溪县界35里;西南到上虞县界45里;东北到庆元府慈溪县界80里;西北到上虞县界60里。”南宋时余姚城内分10坊,城外设15乡,70里。
  此后,历元、明、清,至民国,余姚县境域范围无多大变迁。乾隆《余姚志》载,余姚县境域范围东西宽55里,南北长196里,“四至八到”为:“东10里为桐下湖桥,到慈溪县界;西30里为小楂湖,到上虞县界;南160里为梨洲山,到峡县界;北35里入海,又北包悬泥山跨海,到海盐界。东南45里为杨溪村之石门山,到慈溪界;东北70里为上林至漾塘,到慈溪界;西南50里为筀竹岭,至上虞界;西北70里为乌盆、断塘,到上虞界。”
  乾隆《余姚志》案:“通典详四至八到,余姚之至到见于《嘉泰会稽志》者,于永乐府志(注:明永乐《绍兴府志》)大致符合,惟里数稍有盈缩耳。万历旧志(注:明万历《余姚县志》)及康志(注:清康熙《新修余姚县志》)并以永乐志为据。今从之。”
  清光绪《余姚县志》记载与乾隆《余姚志》相同。
  民国37年(1948)12月15日,析余姚、上虞、嫌县、奉化、鄞县、慈溪6县边缘山区,置四明县,境域有所缩小,但此县建制时间甚短,故干人俊于民国38年4月脱稿之《民国余姚县新志
  稿》,对余姚县境域范围的记载仍从光绪《余姚县志》。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后,四明县废,余姚县境域范围复原,1949年境域面积(不含钱塘江、杭州湾水域,下同)为1468平方公里。后境域随着县界调整而有所变动。1950年,庵东区改为特区,直属宁波专区。1953年,庵东区仍归属余姚县0.1954年,庵东区再次归宁波专区直辖,并根据宁波专员公署《关于划建棉区县和机场特区及调整余姚、慈溪、镇海县界草案》,与慈溪县调整县界。大古塘以北的姚北棉区计65个乡镇划入慈溪县;慈南地区计42个乡镇划入余姚县。调整后,余姚县境域面积为1469平方公里。
  1955年,余姚县乌山乡所属虞家、金山庵2个自然村划归慈溪县浒山镇;慈溪县新界乡所属塘北、东头庵跟2个自然村划归余姚县历山乡。1956年,上虞县永兴乡所属后陈、横岙等地划归余姚县让贤乡。1958年,余姚县汶溪乡(除原鄮力乡的一、二村留狮东乡外)划归镇海县;横河乡东山、金山2个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剑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明德乡部分辖村划归慈溪县;大隐乡所属旭光、山前、星光、接胜、五星、高胜、歧山、明东、五一、联明、歧阳11个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归鄞县。调整后境域面积为1442平方公里。
  1960年,奉化县的梨洲、北溪、平坑、唐田、茶培、壶潭6个生产大队,上虞县的大山、龙潭、悬岩、溪山、阴地、糜山、戴王、长弄8个生产大队,嵊县的棠溪、密家山、杨湖3个生产大队,一并划给入余姚县。余姚县慈城人民公社(包括慈城镇、赭山、鞍山、妙山、狮东、裘市1镇五乡)划归宁波市。调整后境域面积为1384平方公里。
  1979年,余姚县龙南区及其其所属横河、龙南、石堰、彭桥、彭东、樟树、桥头、民主8个人民公社划归慈溪县,慈溪县泗门区及其所属泗门镇、塘后、横塘、兰海、临海、湖北、夹塘、万胜、镇海、朗海、曹娥1镇10个人民公社划归余姚县。调整后境域面积为1344平方公里。
  1983年,唐田乡壶潭村划归奉化县。此后境域无变动。时余姚地界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含钱塘江、杭州湾水域188.86平方公里),境界线总长396公里,以市(县)政府驻地余姚镇为中心,其四至为:东与宁波市江北区和鄞县相邻。与宁波市江北区相邻境界从北端羊角尖开始,往南经过油万岭、下毛山、朱家灿、郭塘桥、方家渡,至东角,境界线长21.9公里。与鄞县相邻境界从大隐镇东北端姚江开始,往南经过姜岱、长命山、溪吉岭、天宁寺山、石人山(石岩)、蝴蝶尖、朝天门、老鹰岩、冈桥头、河泥脑、玉台山、大庵山岗、大塘岗、牯牛头、乌岩溪、天灯山、黄沙坪、白鲞洞、方潭岭、牛背脊、岭脚、百步阶、黄龙潭,至龙潭墩,境界线长79.7公里。南与奉化县和嵊县相邻。与奉化县相邻境界从里石板坑西北1公里处开始,往南经过大岩头岗、黄泥浆岗、乱岩头岗、冷水坑、天灯盏、倪家山、大雷山、箭门岩、团基坪,至秀尖山,境界线长31.8公里。与嵊县相邻境界从中鸟〓开始,往西南经过甘山湾、大湾岗、大斗山、唐家岭、黄海田林区(庵基坪)、黄海田岗、大白山,再往北经过石井坑、竹小〓、狮子山、太湖头、高〓、鸡冠岩,至看牛场,境界线长22.9公里。西与上虞县相邻,境界从看牛场开始,往北经过挂壁铜锣、滴水岩、黄毛山岭、石头和尚、棋盘岩、墨壁岩、大石郎、西尖岗、夏家岭、羊额岭、蒲塘山、高山尖、浆缸盖、猪娘塘岗、安山、百步阶、冷水空、老鹰尖、酱缸盖、向天湾、观音山、龙舌里、姚江、上陈、仙人山、黄鳝岭、石鸣岗、湖西陡、长坝、西吴、大乘庵、五车堰、汤下堰、李家,至韩家,境界线长113.9公里。北与慈溪县相邻。境界从杭州湾开始,往南经过泗门大水库东侧、西山闸、英生街、许丁头丘、直塘头、湖塘头,再向东经过南田屋、辉桥、化龙堰、大古塘江、历山、洋山头、龙头山,再向南经过凉帽山、白路山岭、擂鼓山、庙顶岗、朝驾山、陶婆岭、东竹山、庙根、东江、陈山、桃花顶、姆岭、大山脑,再向东经过九龙湾、斧头石岗、通天岭(庙)、大岭、蹋脑岗、梁觉殿、万丈岗、牛角峰、塔山、老鹰山,至羊角尖,境界线长104.3公里。西北濒钱塘江和杭州湾,与海盐县隔水相望。境界为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长21.6公里。
  现境内行政区划,1个乡、14个镇、另设6个城市街道,合计53个居民社区、265个村。
  第二章 地形
  余姚市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最高峰大长山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为姚江冲积河谷平原,北部为钱塘江、杭州湾冲积平原。山地丘陵、平原(含海涂)、水域(含海域)面积比为53:29:18。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面积839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3%。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面积49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7%。北部濒海,海岸线长度为22.5公里。
  第一节 平原
  境内平原总体属宁绍平原东段,东西长32.5公里,南北宽49.5公里,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面积498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37%,海拔高程2~4米,东西延伸,西北向东微呈倾斜。划分为姚江平原、钱塘江平原、山区谷口平原。
  姚江平原地处境内中部,包括低山丘陵北麓和大古塘以南地区。地势西部开阔高亢,海拔4米左右,间有海拔100米左右的小山镶嵌;东部南北两侧有低山丘陵包围,地势狭窄低沉,海拔1~2米。位于大古塘以南,东起三七市镇,西至牟山镇。系水网地带,江河纵横,又属水稻种植地区,4~6月田间灌水,越野困难。杭甬高速公路两侧地形平坦,并有小高地、丘陵,便于战术空降。
  钱塘江平原系浅海相沉积体,分布在境域北部,即大古塘以北地区,至杭州湾南岸。东起朗霞、小曹娥、泗门,西至黄家埠。海拔高程4米左右,为人工围垦的海涂平原。土壤大多为粘土,地下水位浅表,不宜构筑工事。
  山区谷口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部低山丘陵山麓的谷口地带,规模较大的有梨洲、兰江街道的南庙、三溪口,陆埠镇的支溪岙、车厩、大隐、梁弄等谷口平原,均由溪流扫荡夹带的泥沙、砾石堆积而成,多为潮土,地下水源较丰富。
  第二节 山地丘陵
  境内的山地丘陵属四明山地之主体部分,从四明山镇的唐田、芦山入境,迤北至丁家畈(大岚镇)分东、中、西三支向东北、西北延伸。主要分布在南部,即原始陆海线(相似于今杭甬高速线)以南一片,含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大隐、陆埠等镇、乡及梨洲、兰江街道之部分地域。余脉镶嵌在中部姚江平原和北部滨海平原(钱塘江平原),总面积839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的63%。南面与邻县交界,涉及奉化、嵊州、上虞、鄞州等4个市(县)。北面到原始陆海线一带,包括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等乡镇。
  大岚、四明山镇之丁家畈、梨洲等处,地形较坦荡宽缓,山顶平台发育面积约40平方公里,海拔在500~700米之间。羊额岭、高地岭(位于梁弄镇)形势险要。梁弄盆地相对低陷,形成汇水区域。钱库岭(属梁弄镇)呈低山地貌,山顶多圆锥和尖顶形,斜面在30°~45°之间。全市有海拔低于250米低山476.80平方公里,占山丘总面积56.8%;海拔250~500米高丘184.5平方公里,占山丘总面积22%;海拔高于500米低山177.7平方公里,占山丘总面积22%。芦山乡青虎湾岗为全市最高峰,海拔979米。山区多长松、竹、灌木,植被茂密,隐蔽条件较好。浒溪等公路均要翻越四明山区。四明山地处舟山群岛、穿山半岛浅近纵深,是舟山、宁波战役方向的重要侧后,是浙东的重要后方,在抗击外来侵略战争中地位十分重要。
  主要山丘有:
  龙泉山——位于余姚镇北城,南靠姚江。海拔67米,体浑顶平,多名胜古迹,山腰有微泉,晋时于南麓建寺,以泉名寺,称龙泉寺。以寺名山,改称龙泉山。
  胜归山——位于阳明街道报房村、胜山村、康山村之间,主峰海拔147米,少草木多石,相传晋刘牢之战胜孙恩归来屯军于此,故名胜归山。
  丰山——位于阳明街道群立、庙弄、康山村之间,山势陡峻,海拔208米,又紧贴萧甬铁路,可居高临下,控制交通线,实行阻击。
  狮子山——位于三七市镇,海拔236米。
  水杨庵尖——在牟山镇西湖岙村,海拔247米。
  军山——在梨洲街道南庙村东南,海拔260米,是钳制余姚通往梁弄四明山交通要道制高点。沦陷期间,日本侵略军在山上筑有碉堡。
  黄箭山——在梨洲街道陈巷村与跳头村之间,主峰海拔376米。
  乌丹山——在兰江街道长丰与梁弄镇湖东之间,主峰海拔435米。
  点兵山——在阳明街道旗山村东南角。孤丘浑圆,海拔50米,南隔河与潘巷村牛头山咫尺相望。相传晋高雅之讨伐孙恩于此点兵,故名点兵山。别名点碧山。
  塌脑岗——在三七市镇西茅山村,海拔446米。
  大雷山——在陆埠镇洪山余鲍陈村,山顶宽缓,山坡陡峭,竹茶密布,四周群山环绕,主峰海拔452米。
  将军山——在梨洲街道燕窝紫龙庙村东南500米处,海拔514米。
  大岚山——在大岚镇邱庄村,缓坡丘地,海拔547米。因山顶平广,形似伏虎,又称伏虎山。
  车厩山——在陆埠镇车厩,相传为越王勾践停车喂马之处,故名。
  金竹尖——在梨洲街道茭湖下南黄村,海拔649米。
  大俞山——在大岚镇华山大俞村南面,主峰海拔680米。山顶6米以下陡崖上横到四洞,洞口朝西南,犹似四个开列的窗孔,四明山由此得名。
  东岗山——在梁弄镇东,高耸屹立,植被茂密,海拔754米,山顶开阔平缓,适宜隐蔽和开展游击。
  塔山岗——在四明山镇莲花村,海拔763米,岗顶平坦。
  龙潭墩——在四明山镇里石板坑村西側,西北与鄞州交界,海拔877米。
  华盖山——在大岚镇华山船底湾村西南,海拔882米,山顶视野开阔,建有瞭望塔,可监视敌空(机)降。
  大湾岗——在四明山镇梨洲村。山顶平缓,为四明山主脉组成部分,海拔952米。西北溪边有一鹁鸪岩洞,洞口直径3米,洞深85米,是一个较为优越的天然掩体。
  青虎湾岗——在四明山镇芦山青虎湾村,海拔979米,为全市最高峰。周围群峰峥嵘,有900米以上的山峰数座。
  第三节 河流
  境内河流以四明山脉为分水岭,按流向分别归入姚江、奉化江、曹娥江三大流域。姚江流域包括中部、北部平原河流和南部梁弄、陆埠山区溪流,面积1082.3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81%;奉化江流域包括鹿亭、四明山及大岚东部溪流,面积166.4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12.5%;曹娥江流域包括四明山、大岚的西部溪流,面积88.1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6.5%。
  南部山区溪窄流急;中北部平原河道纵横,形成网状。主干流姚江横贯市境中心,西东走向,西可衔接京杭大运河,东可联络外洋海运。
  姚江又名舜江,源出四明山夏家岭,上游为梁弄溪,南北流向,流经百丈岗、四明湖水库,转西北入上虞,过通明堰东流于马渚镇云楼上陈村入境,经余姚,在大隐镇城山出境,过鄞州至宁波三江口与奉化江合流汇入甬江入海。全长105公里,境内长54公里。河床平坦,蜿蜒曲折,流速缓慢,余姚城区三江口以上河段,江面宽50米左右,水深2.5米,三江口以下江面宽100~150米,最宽处250米,水深5米,河道弯曲度大,原为潮汐河段,宁波姚江大闸及姚城节制闸建成后挡潮蓄淡。姚江把城区割成南北两片,早年仅一船渡,今已有大型桥梁9座,使南北沟通,有利于部队车辆运行。
  慈江(后江)发源于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东西流向,经慈城(今宁波市江北区)于三七市镇二六市方家渡入境,过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至丈亭镇三江口汇入姚江。全长28公里,境内长12.8公里,平均江面宽30米,水深2.1米。
  东江(东洋江、东横河)发源于慈溪市樟树乡双河桥,向西经横河、石堰折南流至余姚凤山街道翁张村东北入境。过皇山桥节制闸汇入姚江。全长27.5公里,境内长7.5公里,平均河面宽43米,水深2.3米。
  长泠江 自慈溪市周巷镇起,向西南斜贯朗霞街道、阳明街道,于马渚镇汇入马渚中河。河道平直,境内长14公里,河面宽15~100米,水深3.6~4.3米。
  湖塘江 自上虞市长坝起,至余姚牟山镇东头村南入境,经牟山镇、马渚镇,于西横河与马渚中河衔接。境内长6.5公里,平均河面宽45米,水深1.8米。
  临浦江 南起临山镇横山狮桥闸,向北至临海浦闸注入钱塘江。全长5.5公里,平均河面宽40.4米,水深2.2米。是姚江流域向北排涝的骨干河道。
  四横塘江 西起横塘乡韩家四丘附近(今黄家埠镇),横贯北部滨海平原,于小曹娥镇许丁三丘出境,直至慈溪庵东。境内长20公里,平均河面宽25.4米,水深1.7米。是钱塘江平原主要输水道。
  临周江 西起泗门镇二门堰,与临泗江交汇,至朗霞街道泥堰头流入慈溪市。全长13.6公里,河面宽10米,水深1米。
  大古塘江 西起上虞市沥海,至黄家埠镇横塘诸丁丘西南入境。沿东北方向流经临山镇、泗门镇,至朗霞街道桑家附近出境,直至慈溪市洋浦。境内长29公里,部分不能通航。
  最良江西起兰江街道兰墅桥姚江分流处,向东南至梨洲街道郁浪浦乌龟山东北角与姚江合流。全长5.5公里,经疏浚改建后,已达4级航道标准,可容500吨级船队通航。该江虽西从兰墅桥由姚江分流,东至郁浪浦回归姚江,形成重复段,却避免了姚江流经市中心处,面狭、桥多、弯度小,通航不畅之弊,有利于战时军需物资的水路运输。
  其他在市境内起迄之江河,多数相互汇注,最终合入姚江干流。唯东部(丈亭镇、三七市镇)之浦河流入慈江。
  第四节 湖泊
  境内湖泊集中分布于姚江西部平原与丘陵山麓的交接处。历史上境内湖泊众多,几经沧桑,多被淤浅、围垦,湖面缩小。现存主要有:
  牟山湖(西湖、新湖)位于牟山镇境内,东靠狮子山,南倚姜山,西北分别靠上虞市旗山、湖塘。原有面积700公顷,现存333.3公顷,平均水深1.3米,蓄水420万立方米。
  乐安湖 在马渚镇云楼寺前村南,五藏岙村东北,1949年有湖面193公顷,1952年围田其半,1975年再围垦12公顷。1984年续垦3公顷,剩下水面6.67公顷,改为精养鱼塘。
  臧墅湖 在马渚镇云楼臧墅湖村西,现存湖面18.8公顷,于1984年改为精养鱼塘。
  小楂湖 在马渚镇云楼杨歧岙村东,以堤为界,与上虞市共有。1949年余姚占72公顷。后改田46.67公顷,1985年还湖25.3公顷。1984年改为精养鱼塘。
  第五节 海岸
  余姚境内的小曹娥、泗门、临山、黄家埠4个镇的北面,濒临钱塘江、杭州湾的南岸地段,西起黄家埠与上虞分界、东至小曹娥与慈溪分界,海岸线长22.5公里,为浅水域,且有暗沙,又有潮汐涨落,海岸平直,正面开阔,地形平坦,便于部队实施登陆和向纵深发展。每逢阴、雨、晦、朔之夜,极易被入侵外敌,偷渡登陆。历史上,临山卫就是一个重要登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军曾选择在姚北沿海登陆反攻日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曾计划予以配合;在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时,从境内临山一线渡过杭州湾;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5月15日,上海南汇大团自卫队及浦东解放总队曾从黄家埠镇十六户湾登陆后,转上四明山与主力会合。
  杭州湾海岸,潮汐一日涨落两次,两高两低,农历初一与十六相同。与大洋潮汐相比约推迟1小时。每日推迟时间为48分钟。农历八月十五之大潮更盛。此时海涂面积缩小,船、舰更易登陆。
  第三章 气象
  全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5.7~17.0℃之间;雨量丰富,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348.2毫米;空气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受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多晴热天气;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季节,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天气变化复杂。一般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为冬季;3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春季;5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夏季;9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秋季,夏冬两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季风。
  第一节 四季
  全市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温适宜,雨量丰沛,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受冷高压控制,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夏季(6~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热高温天气;春(3~5月)秋(9~11月)两季则为过渡性季节,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气温变化剧烈,天气变化复杂。南部山区一般每升高100米,夏季减少7天,冬季增加4天;春、秋两季分别增加2~3天和1~2天。
  四季特征
  春季 冬夏季风转换,冷空气减弱,暖气流增强,气温曲折回升,天气时冷时热,雨量明显增多。清明后,常出现春寒、倒春寒。
  夏季 春夏之交,冷暖空气交锋,阴雨连绵,伴有暴雨、雷暴、冰雹、大风等天气,为梅雨季节。有时暖气流偏强,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出梅后,副热带高压日趋增强,气温迅速上升。7~8月间天气酷热,东南季风盛行,为伏天,间有台风侵入,雷阵雨频发。
  秋季 夏秋之交,东南季风转向东北季风,冷空气南下。同时,台风侵袭频繁,暴雨大风多发。深秋,昼夜温差大,有时暖气流偏强,出现“秋雨连绵”或气温居高不下的“秋老虎”天气。
  冬季 受北方冷空气控制,西北风盛行,天气晴冷干燥,常有降雪天气,有时暴发寒潮,短时间内气温骤降至-8℃,山区甚至达-14℃左右,冰冻严重,少数年份暖气偏强,雨水偏多。
  第二节 日照
  全市光照充足,有明显的月际变化。平原地区年辐射总量108.8~112.2千卡/平方厘米,折算光合有效辐射年总量54.4~112.2千卡/平方厘米。1960~1985年,多年平均日照2061.0小时,年日照率47%(其中1~2月约110~120小时,是一年中日照最少的时段;7~8月约240~250小时,是一年中日照最多的时段;3月和11~12月约130~140小时;4~6月和9~10月约150~180小时)。丘陵山地年辐射总量:海拔50~600米,由108.5千卡/平方厘米减少到90.5千卡/平方厘米;海拔600~900米,由90.5千卡/平方厘米增加到98.7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对数:海拔500~600米处为1500小时;500米以下随海拔递增而递减,平均递减率110小时/100米左右;500米以上随海拔递增而递增,平均递增率50小时/100米左右。山区同一高度,一般南坡和开阔山顶,光资源相对较多,谷地、盆地,北坡光资源相对较少。
  光资源季节分配随太阳高度变化而各不相同。夏季辐射较强,日照较长,光资源较多;冬季辐射较弱,日照较短,光资源较少。一年内,太阳辐射最低值出现在12月,4.8~5.5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5~6%;最高值出现在7月,13~14.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13%左右,日照时数最少出现在2月,81~113小时,占全年4~5%,最多出现在8月,138~270小时,占全年12~13%,光资源年际变化稳定,日照时数年相对变率6%左右。
  第三节 气温
  全市多年平均气温16.7℃,常年1~2两月最冷,多年平均1月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9.8℃,出现在1977年1月31日。常年最热7~8两月,多年平均7月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41.7℃,出现在2003年7月17日。境内气温垂直变化明显。从山麓到山顶气温逐渐降低,递减率0.52℃/100米;1月平均气温递减率0.48℃/100米;7月平均气温递减率0.52℃/100米。多年平均高温(日最高气温≥35℃)天数21天,历年最多51天(2003年),最少3天(1982年)。多年平均低温(日最低气温≤5℃)天数81.7天,历年最多108天(1983~1984年冬季),最少48天(2000~2001年冬季)。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一年中6月和9月最大(月平均约81%)、1月和12月最小(月平均约76~77%)。
  第四节 风
  全市多年平均风速2~3米/秒,历史上最大风力11级,极大风力13级,最大风速29.0米/秒,极大风速38.0米/秒,一年中最多风向东南偏东,次多风向东南;春、夏季盛行东南风,秋、冬季盛行偏北风。境内每年都会出现由于强对流、热带气旋(台风)、强冷空气等引起的大风天气,历年瞬间极大风速38米/秒(13级),出现在1988年8月8日(受7号台风影响)。1961年以来出现风速≥17米/秒大风总日228天,平均每年发生8.4次,以7~8月雷雨大风为主。平均每年出现2.6次,占31%。次为9月台风大风,平均每年出现0.7次,占8%。受季风的影响,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多大陆性西北风,故气温低,雨量少。夏季多海洋性东南风,则湿度大雨水多,气温高。多数受台风边缘影响,强降雨易发生洪涝,惟有台风在象山港登陆时,威胁严重。在北部滨海平原的临山镇、泗门镇、小曹娥镇等钱塘江口岸地区,时有龙卷风出现,损毁力极大。
  第五节 降水
  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386.2毫米,山区一般海拔每递增100米,年降水平均增加80毫米。其中6月和9月是两个雨量高峰月,月雨量分别为187.6毫米和182.2毫米。一年中11月到翌年2月是降水量最少时期。3~4月开始进入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雨水逐步增多。6月份进入梅雨期,降水量进一步增多,常有大雨或暴雨天气,是市的主要雨季之一,平均入梅6月14日,出梅7月9日,平均梅雨量240毫米,易致洪涝。7~9月间系台风高发期,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会导致山体滑坡和大面积塌方,或出现泥石流险情,阻塞交通,影响军事行动。9月份进入秋季,由于冷空气开始活跃,秋雨降临,若加上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往往出现暴雨或大暴雨,是市的又一个主要雨季。雷暴一般始于3月初,终于10月中旬,7~8两月最多,多年雷暴日数在40天左右,雷雨天气出现时常伴有大风、短时暴雨、冰雹等剧烈性天气。
  第六节 霜冻
  全市多年平均无霜期约230天左右,有霜日约29天。11月中旬开始进入初霜期,终霜期在翌年3月下旬,均有可能出现霜冻天气,初霜期一般11月18日左右,终霜期4月2日左右,海拔400米以下丘陵平原基本相同。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每升高100米初霜日一般提前1~2天,终霜日一般推迟3~4天。四明山北麓的陆埠镇等沿山一带,4~8月间多出现冰雹。12月至翌年2月南部山区,降雪次数多,积雪较厚,冰冻、霜冻现象严重,且溶化缓慢,常有日溶夜结的反复冰冻现象。易造成道路结冰,汽车滑胎危险,对军事行动影响较大。积雪久不但阻碍公路运输,且易压断通信、电力线路等。
  第七节 浮尘、雾
  全市的浮尘一般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多数是由于北方沙尘暴(扬沙)天气后,由高空气流南下而形成的,多年平均约3.7天,4月份是历年高发期。雾在境内一般发生于秋季、冬季和春季,
  夏季很少出现。多年平均每年近30天,最多发生于12月和1月份。内陆雾,3至5月多雾,山岚雾气多出现在大岚、四明山等山区乡镇,平原地区浓雾极少,且日出雾散,山区雾日不利于军用飞机航行和空中照相、侦察。
  第八节 气象灾害
  全市一年当中,由于季风交替,常有连阴雨、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高温、雷暴、台风、强冷空气(寒潮)、霜(冰)冻、大雪(积雪)等灾害性天气出现,同时会引发洪涝灾害、地质灾害、低温灾害、干旱、雷击、雪灾等次生灾害。
  台风常年对全市造成经济损失最多的是台风灾害,平均每年约有2.8个台风影响境内,最多年份达6个。台风的主要影响时段在5~10月,尤其是8~9月最多,约占总数的80%。历史上有记载影响境内最严重的台风有1988年8月的7号台风,8月8日凌晨气象站记录瞬间极大风速达38米/秒(相当于13级),不到8小时全市经济损失7190万元,死23人,重伤19人。另有1997年的11号台风(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0529万元)、2000年的“桑美”台风(全市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2005年的“麦莎”(全市直接经济损失5400万元)和“卡努”台风(全市直接经济损失8500万元)等。
  暴雨 暴雨是影响全市的又一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强对流短时暴雨、梅雨暴雨、台风暴雨等形式,平均每年约会出现3次,最多达6次。历史上有记载全市最严重的暴雨出现在1962年9月,受14号台风影响,全市9月4日城区24小时降雨267.7毫米,4~6日三天降雨564.1毫米,山区百丈岗水库达到674毫米。
  积雪 降雪天气最早出现在11月底,最晚出现在4月初,多年平均9.2天,多年平均积雪日约5.2天。1960年以来,因积雪造成不同程度灾害的7年,平均4年一遇,较严重出现在1984年1月15日至2月10日,降雪持续20天,境内余姚气象站积雪12厘米,梁弄气象站积雪25厘米,甘竹岭气象哨积雪45厘米。
  干旱 全市历史上多次出现干旱天气,常有伏旱、秋旱、冬旱,春季很少出现。伏旱发生在7、8两月,秋旱发生在9、10月,冬旱发生在冬季。1961年~1987年共发生干旱13次,机率48%,其中伏旱5次,占38.46%;秋旱3次,占23.08%;冬旱5次,占38.46%;最严重一次出现在1967年6月23日至9月9日,旱期持续79天。
  第四章 水文
  余姚水资源丰富,水利事业发达,各类水利设施完善,这为余姚人民追求人与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境内有姚江、曹娥江和奉化江水系,均源于南部四明山区。姚江水系和奉化江水系同属甬江流域。
  第一节 水系径流
  水系
  姚江水系 该水系是一个复合状水系,由干流、其南北诸支流、河网以及湖泊组成。干流右侧为山区河流,由西南向北偏东注入干流,呈梳状分布。左侧为平原河网,多由西北向南偏东注入干流,也有东北向西南注入干流,呈扇状分布。水系密度0.34,水系频度0.024。境内流域面积1091.23平方公里,包括中部、北部平原及南部梁弄、陆埠的大部分地区,占全市总面积的80.3%。大部分地区河网密布,水面总面积为40.2824平方公里。正常高水位时,河道蓄水量6315.4万立方米。全市总水域面积71.1395平方公里,相应水面率5.27%。
  姚江干流主源为梁弄溪,其源头出自四明山夏家岭村东北眠岗山,主峰海拔687米,河源眠冈山西坡,海拔665米。姚江自夏家岭东出,北行串百丈岗、四明湖水库,经上虞楼家闸于新江口西接通明江来水,汇成姚江干流。
  位于姚江江左的主要支流有通明江、四十里河、十八里河、虞姚运河、贺墅江、西江、中江、东江、向南河、慈江、渔溪。
  位于姚江江右的主要支流有南庙溪、新桥江、陆埠溪、车厩溪、大隐溪。
  奉化江水系奉化江水系境内水道处四明山区东南部。主要有北溪、晓鹿溪及其支流,包括鹿亭、四明山、大岚等乡镇东部地区溪流。
  北溪 源出四明山镇龙岩岗。溪自西南向东北,先后流经唐田、梨洲入大横山水库。又出,自南而北流经大岚镇大俞岭流入鄞州。于大岚峙岭南复流入余姚。又向东流至白鲞洞附近复入鄞州。于鄞州长里方附近与晓鹿溪来水汇合,东南入鄞江,境内长26.5公里。河床平均比降为2.5%。
  晓鹿溪 源于大岚镇龙角山附近。沿西北方向流至鹿亭乡晓岭,折向东,横贯鹿亭全乡,于中村附近入鄞州。境内长27公里,河床平均比降为2.1%。
  曹娥江水系 属曹娥江水系境内水道处四明山区南部。主要为黑龙潭、深坑及其支流,包括四明山镇及大岚镇的西部地区溪流。
  黑龙潭 源于屏风山仰天湖附近,自南至北流至大岚镇龙潭村,折而向西流入上虞,境内长7.5公里。河床平均比降为6.6%。两岸支流发育,形成典型的羽状水系。
  深坑 源出甘竹岭。自西向东流经四明山镇芦山村,于屏风山村悬岩西南入上虞市。境内长9.5公里。河床平均比降为7.4%。
  大岚溪 位于大岚镇境内。发源于后朱村眠岗山,流经丁家畈村,由北向南折而向西流入上虞市下管。主流长度5公里。
  径流
  径流来源于降水,径流的年际变幅、年内分配和面上分布均与降水相似。而受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影响,其变化的不均匀性尤为突出。黄土岭站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995.4毫米,年际径流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3.72倍。
  余姚径流的年内分配呈两峰两谷。年内月径流1至6月呈逐月增大趋势,6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第一个高峰值(梅雨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是径流第一个低谷期(伏旱期)。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出现第二个高峰值(台风期)。10月份开始径流逐月骤降,11月至次年3月,是径流低值期(枯水期)。年内最大月径流与最小月径流之比可达数十倍。
  境域内径流的面上分布与降水量的分布相对应。向北向南递增,而姚江北岸的低山丘陵地区又高于姚江平原。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907毫米,年径流变差系数在0.34~0.36之间。北部平原径流深为550~650毫米;姚江沿岸径流深700~750毫米;低山丘陵径流深800~1000毫米;四明山区夏家岭、梨洲一带径流深为1200~1300毫米。
  第二节 水位水温
  水位
  姚江平原上、中、下河区,水位受内河节制闸控制,各河区间一般水位差0.30~0.6米。临山上河区临山(上)站多年平均水位2.49米,最高水位4.05米(1962年9月6日);马渚西上河区西横河(上)站多年平均水位2.04米,最高水位3.64米(1962年9月7日);马渚中河区西横河(下)站多年平均水位1.42米,最高水位3.28米(1989年8月24日);姚江上游余姚站多年平均水位0.91米,最高水位2.93米(1962年9月6日);姚江下游丈亭站多年平均水位0.69米,最高水位2.60米(2000年9月15日)。以上河区的最低水位均为河干。
  水温
  据多年实测,姚江水温夏季略低于气温1~2℃,冬季略高于气温1~2℃;历年最高水温38.1℃,历年最低水温0.0℃,多年平均水温18.6℃。
  第三节 水质
  60年代以前,余姚江、河、湖、库地下水水源状况良好,多数河道清澈见底,6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滋生、壮大,使水体水质污染日趋严重,70年代末80年代初,水质污染不断加剧,部分河道甚至出现发黑、发臭等情况。针对水资源质量日益变差的状况,余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提升全市环境质量为主线,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使水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和防治,水质有所改善。姚江干流和最良江、候青江、长冷江、食禄桥江、西江、中江、马渚中河等干支流的水质标准大体为Ⅱ~Ⅲ类,慈江和东江水质为Ⅳ~V类,青山江水质为Ⅲ~Ⅳ类,南部山区溪道水质在Ⅱ类左右,姚西北榨菜产区河网水质相对较差,在V~劣V类;全市水库水质大部分符合地表水水质Ⅱ~Ⅲ标准。据2004年度余姚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28个项目,所有项目的最高值和平均值均未超标,属Ⅱ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
  第四节 潮汐
  余姚北濒钱塘江、杭州湾,潮汐明显,属不正规半日潮混合潮。即每个太阴日中虽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相邻高(低)潮的潮高不等。每潮从起涨到落平,平均历时为12小时25分。根据北岸澉浦站资料,平均高潮位3.10米,平均低潮位2.58米。历年最高潮位6.59米(1997年8月19日),最低潮位-4.35米(1936年9月4日);最大潮差9.00米(2002年9月8日),平均潮差5.68米。平均涨潮历时5小时28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58分。
  姚江原为潮汐河流。丈亭站测得最高潮位4.03米(1954年6月18日),最低潮位0.6米(1952年1月26日)。姚江大闸建成后,吉尔吉斯潮汐。余姚站最高水位2.93米(1962年),最低水位时姚江断流(1961、1963、1967年)。甬江宁波港潮汐,民间有“春潮五更攻,夏潮黄昏送,秋潮三头大,冬潮太阳红”的说法。北部杭州湾、钱塘江口沿岸潮汐,根据当地群众掌握、总结的规律为:阴历日期乘以0.8,为潮、汐涨足的大概时辰。每日潮、汐,相隔约12小时。此外,初一至初三,十五至十八为大潮汛,涨潮较平日早,但风向等因素也影响潮、汐。
  第五节 水利设施
  大中型水库
  四明湖水库
  四明湖水库位于境内梁弄镇西北郊,甬江流域姚江上游。1970年12月建成,坝长600米,顶宽5米,底宽90米,溢洪闸6孔,净宽15米,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03.1平方公里,总库容1.2272亿立方米,正常水位16.28米,相应库容0.794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3.5万亩,防洪人口32万,防洪面积20万亩,发电装机640千瓦。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水库年供水量为600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100万千瓦时。
  陆埠水库
  陆埠水库位于陆埠镇境内的姚江支流上的陆埠大溪,1983年10月建成。坝长325米,高33.6米,顶宽4米,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4平方公里,总库容287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1830万立方米,防洪面积3万亩,发电装机750千瓦。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城市给水、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年供水量534万立方米,年发电量220万千瓦时。
  梁辉水库
  梁辉水库位于余姚市梨洲街道境内,大坝座落在该街道南庙村,距余姚城区6公里,1997年建成。设计坝高35.4米,相应高程为49.4米,总库容3152万立方米,集雨面积35.06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为45.00米,库容246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水产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年供水量为2078万立方米。
  小型水库
  境内小(一)型水库17座,其中环城区3座、陆埠区2座、丈亭区4座、梁弄区3座、四明山区2座,均地处山区;北部平原有泗门区2座和临山区1座,总库容5133.2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蓄水量在10~100万立方米水库)24座,总蓄水量585.2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量484.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2万亩,有8座水库建有小水电站,装机12台,共计1245千瓦;小(二)型以下水库(蓄水量1万至10万立方米水库)219座,正常蓄水量273.6万立方米。
  堰坝
  宋时境内有堰坝188所,多为泥堰。湖泊以堰坝为界,形成分级水网。后湖泊变迁,堰坝时兴时废。清乾隆年间(1736~1795),湖东堰、两灌注堰、无名堰、顾堰、扶苏堰等堰坝先后作过修缮,过往船只较多的长堰、戴家堰、小里堰等改筑为人力车坝,以利水运。清末,湖泊多淤废弃,曹娥江水引入境内西北地区后,水系调整,水级范围扩大,不少堰坝逐渐废弃,人力车坝增多。光绪年间(1875~1908),有车坝15处。1952年,全县有人力车坝13处。1958年后,江河进行综合治理,堰坝大部废弃,人力车坝或废或改建船闸、升船机站。2005年,境内尚存交通堰坝9处,其中船闸6处,升船机站3处(主要堰坝有低塘船闸、戴家堰船闸、谢家路船闸、四塘横江船闸、皇山船闸、蜀山船闸、临山电力升船机站、斗门升船机站、西横河升船机站)。
  水闸溪坝
  境内尚有可运用水闸765座,其中2孔以上61座,主要水闸有姚江水闸、姚江节制闸、浦江节制闸、西横河闸、新斗门闸、余上慈闸、横山狮桥闸、临海浦闸;全市尚有溪坝837处,引水量73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6万亩,旱年灌溉面积9215亩。
  机电排灌
  排涝余姚原有功率28千瓦以上排涝站99座,口径50厘米以上水泵118台,总装机8175千瓦,配变93台,9990千伏安,配套水泵20ZLB-70型18台,28ZLB-70型74台,苏排Ⅱ型圬工泵20台,苏排Ⅲ型圬工泵6台,排涝流量153立方米每秒,受益18.1万亩。1985~1999年间完成了第一轮排涝站改选,把安装于上世纪70年代的70-ZLB型泵站改选成圬工泵站,解决了原泵站装置所程过高和故障频发两大问题,降低了泵站能耗,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从2000年开始又开展新一轮排涝站改造,5年间共改造泵站52座,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原农田的蓄水能力消失,雨水汇流速度加快,增加了排水压力,近年来又新建排涝站27座,通过改造和新建电机动力达6669千瓦,流量达144.7立方米每小时。
  灌溉境内1953年开始发展机灌,1954年建全县第一座国营抽水机站,60年代年中期,新安江电力输送至余姚。60年代末发展电灌,平原灌溉逐以电灌为主,同时,发展了电力翻水和电力排涝。山区自50年代后期建成大批山塘水库,发展水库自流灌溉,拦溪筑堰灌溉随之减少。至2005年,全市拥有机电排灌动力5343台,4.87万千瓦,固定机埠2194座,流动机船510只,已有机电排灌面积60.45万亩,水库自流灌溉面积3.24万亩,电排受益面积18.1万亩。
  海塘
  汉唐以来,垦植者为防潮患,多于低处修筑土塘,称之“散塘”。北宋庆历七年(1047),县令谢景初在县治北30里兴筑云柯(今历山一带)至上林(今慈溪樟树一带)土塘,长2.8万尺,为姚北第一条后海塘,称大古塘。南宋庆元二年(1196),县令施宿率民重建大塘4.2万尺,其中石堤5700尺,自云柯向西延伸至兰风(今黄家埠、回龙一带),后屡毁屡建。元至正元年(1341),余姚州判叶恒率众改土塘为石堤2.1万尺,以8尺长栧为址,纵横以大石,内填碎石泥土,石堤基宽90尺,堤面宽45尺,高15尺。其后,又添筑3014尺,东起慈溪,西讫上虞,总长2.4万尺。大古塘历时300年,始告完成。明永乐初,于大古塘北筑新塘。成化七年(1471年)继筑潮塘,又名御潮塘。弘治初,筑周塘,后添筑界塘(又称夜塘)。清雍正二年(1724)至乾隆二年(1737),加筑1.63万丈,因堤遍植榆柳,名榆柳塘,又名三塘。雍正十二年(1734)筑利济塘。乾隆十二年(1747),筑冯东干墩直塘。嘉庆年间(1796~1820)筑晏海塘、永清塘。至清末,共建横塘7条,即大古塘、新塘、周塘、夜塘、潮塘、二新潮塘、三新潮塘。塘界南北间隔或四五里、或六七里,东西长百余里。塘内40余万亩滩涂,经几百年垦植,成为良田。
  1950年,县人民政府以工赈,组织沿海乡民,修建东起慈溪洋浦,西至上虞县界的解放塘(七塘)现境内长19公里。1952年春,海涂复北伸,建朗海乡刘丁丘至横塘乡与上虞县交界处胜利塘(八塘),全长16公里。1960~1969年,分段新筑九塘。1969~1976年,东起慈溪县庵东农场,西至横塘与上虞交界处,分段围筑十塘。1978~1984年,新筑自湖北乡西丁坝西至上虞县界的十一塘。
  第五章 交通
  余姚历来是浙东地区水陆、海运的黄金通道和商贸重镇,有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水运等水陆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东贯宁波,西接杭州,北经境内北部杭州湾跨海大桥联通上海,是浙东联系上海至华东地区交通骨架的黄金线,是东南沿海军事运输的重要节点。
  第一节 古道 古桥 凉亭
  古道
  余姚地处明州、越州驿道要冲,历代增辟陆道,以利驿邮与民间交通。清光绪年间,全县共有通邻县干路8条,县城通四乡支路9条。民国时变迁不大。
  干路8条,共长357.2里
  北城东门(澄清门)外干路 自东门东行,出皇山桥,经射龟桥,至界桥入慈溪县境,全长16公里。明清时为南官道,设县总铺和常山、桐下湖急递铺。今部分路段已划入市区,皇山桥以东至蜀山,改建为拖拉机路。
  北城老西门(迎恩门)外干路 自老西门西行,出周贤桥,经普福巷、汤家闸、马渚,至长坝入上虞县境,全长30.8里。明清时为南官道,设任渡、曹墅桥、30里牌急递铺。今部分地段已改建为公路,部分地段废路还耕。
  北城大北门(武胜门)外干路 自大北门西北行,经双岭、玉井亭、蕨菜岭、方桥、南张、大将桥、康庄桥至湖堤,过临山东门、西门,又经欢喜岭、高桥、草庵桥,至五车堰西入上虞县境,全长51.9里。明清时为北海道,设方桥、泗门、临山卫前急递铺。今余姚至方桥部分地段已改建为公路,方桥至湖堤、五车堰段改建为拖拉机路。
  北城北门(候青门)外干路 自北门东北行,经分路牌、安山桥、枫林闸、石堰、秦堰桥、七星桥、埋马、彭桥、匡堰、游泾桥、石人桥、古新桥、王家埭、新桥,至双河桥入慈溪县境,全长54.9里。候青门至石堰境内段3.5里现已建为公路,12.5里改建为拖拉机路。
  南城东门(东泰门)外干路之一 自东泰门南行,经沙浦桥、隐鹤桥、双弄、姚家店、紫洞桥,至界石桥入慈溪县境。全长21.8里,今已废路还耕。
  南城东门外干路之二 自东泰门南行,经山桥、郁家湾村、姜家渡、湾头村、洋溪沿村,至紫洞桥接向南干路。全长22.9里,今已改建为拖拉机路。
  南城新南门外干路 自新南门南行,经善良桥(最良桥)、磨刀桥、縻家桥、南庙桥、横溪桥、万安桥、鲁家弄、后溪村、金岙桥、黄山岭、茭湖岭、虎坑岭、中窑村、大方桥、岩头村、石塌岭、丁家畈村、西岭脚、蜻蜓岗、韩采岭,至北溪桥入奉化县境,全长115.9里。其中余姚经金岙桥至茭湖岭段长30里,已改建为公路;韩采岭至北溪桥6里,已改建为拖拉机路。
  南城西门外干路 自西门西南行,经谭家岭、乱滩、灵源山、赵宦岭、下坞村、石洞庙、祖南庙、梁弄,至后陈村入上虞县境,全长43里。大多已废路还耕。
  支路9条,共长147.6里
  北城大北门(武胜门)外干路支路4条
  自南张村北行 经谢安桥、符郎桥、朗霞、东干村至大古塘路,全长13.1里,其中南张村至符郎桥6.5里,今已改建为公路,符郎桥至朗霞6里,已改建为拖拉机路。
  自康庄桥东北行 经芦山桥、万福桥,接大古塘路,全长5里。今已改建为拖拉机路。
  自临山卫东门北行 经虹霓岭、凌云桥、永兴桥至大古塘路,全长3.9里。今已改建为拖拉机路:
  自草庵桥西北行 经上塘、下江桥,入上虞县境,全长7.5里。
  北城北门(候青门)外干路支路 自分路牌北行,经双河桥、干家闸、胜堰、郑巷、冯家闸、杨家闸、新堰、低塘至化龙堰,全长21.9里。民国23年改建为余周公路。
  大古塘支路2条
  自化龙堰东行 经历山、小岭麓、小岭、三碰桥至浒山北门,境内段为18里。民国23年改建为观曹公路。
  自化龙堰西行 经埋沟桥、古井亭、白云庵、万福庵、五里墩、来胜庵、黄家埠至断塘庙入上虞县境。全长38.2里,今部分路段改建为拖拉机路,部分路段废路还耕。
  南城新南门外干路支路 自大方桥东南行,经大溪村、上青村、祝家溪至白云桥入鄞县县境。全长19.6里,今已废路还耕。
  南城西门外干路支路 自梁弄南行,经甘泉畈、横坎头、宫前庙、万春庵、夏家岭村至丁家畈村接南城新南门干路,全长20.9里,其中梁弄至横坎头1里已改建为拖拉机路,15.4里已改建为公路。
  古桥
  通济桥 位于余姚市城区南雷路北端,跨姚江。该桥始建于1041~1048年(宋庆历年间),系木桥,名德惠桥,后屡建屡毁,1332年(元至顺三年)建为三洞石桥,更名通济桥。现存之桥于1731年(清雍正九年)建成,为陡拱式三孔石桥,桥长88.3米,桥面宽:南北端各6.43米、中心5.61米:主孔净跨14.2米,拱矢高8.4米;北孔净跨8.7米,拱矢高4.95米;南孔净跨7.6米,拱矢高4.9米。1981年6月,由余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入选为宁波十大名桥。
  白云桥 位于鹿亭乡中村余姚与鄞州交界处,跨晓鹿大溪。该桥始建于公元627~649年(唐贞观年间),后历有毁建。现存之桥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建成,为陡拱式单孔石桥,桥长25.3米,桥面宽3.8米,桥孔净跨12.65米,拱矢高6.6米。1987年10月,由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学士桥 位于大隐镇学士桥村与里埠头村间,跨大隐溪。该桥始建于1086~1094年(宋元年间),现存之桥为1854年(清咸丰四年)捐资重修,为多孔石梁桥,桥长70.3米,桥面宽1.95米,共14孔,石砌桥墩,迎水面作分水尖。1987年10月,由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9月~1993年5月对该桥进行了维修。
  会龙桥 又名李家塔板桥,位于鹿亭乡李家塔村,跨溪流。该桥建于清代晚期,为廊桥,桥长27.5米,2孔,桥宽4.5米,桥墩由6块高8.95米的巨形条石并竖而成,上架木梁,再铺以木板,桥面上建有廊屋10间,梁架结构系抬梁和穿斗相结合,屋面盖小青瓦,两侧围以木栏。1987年10月,由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对该桥进行了维修。
  大方桥 又名洞桥,位于鹿亭乡洞桥村,跨晓鹿大溪。该桥建于1790年(清乾五十五年),为陡拱式单孔石桥,桥长25.8米,桥面宽5.49米,桥孔净跨15米,拱矢高9.6米。2001年9月,由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凉亭
  凉亭为行人憩息、担者歇力之处,古已有之,间有供施茶水,多为群众捐资或善者建造修缮。解放后,由当地乡村出资或交通管理部门补助新建和修缮。随着公路发展,凉亭减少,境内现有凉亭195座,多数在山区。丈亭35座、陆埠34座、梁弄49座、四明山23座、马渚7座、临山3座、泗门2座、低塘4座,环城38座。
  第二节 公路
  境内历史上有吴越“甬扬大道”(宁波至江苏扬州)贯穿东西,旧时设有驿道、官路,每隔十里设一亭。余姚公路始建于1934年(民国23年),是年,观海卫至曹娥公路余姚段、余姚至周巷公路、余姚至观海卫公路建成,次年建成芦城庙至庵东公路,1944年(民国33年)利用被毁的杭甬铁路路基改筑宁波经余姚至百官公路。解放前,余姚共有公路5条(段),计111.965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以“民办公助”方针修筑公路,里程快速增加,1954年至次年1月在四明山区修筑余梁公路通车,全长24.71公里,为境内建国后的第一条公路,也是全省第一条山区公路。至1990年10月实现了乡乡通公路,1996年省政府“四自”公路政策出台后,全市相继新建、改建了一批公路主干线,使公路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2005年,通过3年的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前,全市有等级公路总里程(不包括通村公路)达1324.5公里,公路密度为86.74公里/百平方公里。
  国道
  杭甬高速公路(编号G065A)余姚段起点牟山镇,自西向东途经马渚、兰江、梨洲、陆埠、河姆渡(镇、街道),终点大隐镇,长41.99公里。在境内开设余姚站、大隐站、牟山站3个道口,使境内交通道路在东、中、西3个点上,都可以与高速公路的出入口相衔接。2004年杭甬高速复线余姚段又开始兴建。双向八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特大桥1座、大桥10座、中桥15座、小桥99座共125座计6524.34延米,涵洞80道,荷载标准汽-超20,挂-120。
  杭州至沈家门公路(329国道线)余姚段起点黄家埠镇五车堰村,自西向东途经临山、泗门、朗霞、周巷(属慈溪市),终点低塘街道柴里村,长30.161公里。一级公路,双向4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小桥32座计369.5延米,涵洞40道,荷载标准汽-20,挂-100。
  省道
  浒山至溪口公路 自慈溪市浒山镇经余姚市至奉化市溪口镇。余姚段起点凤山街道谢家车头村,途经胜堰、余姚城区西部、梁辉水库、高地岭、梁弄、大岚,终点四明山镇冷水孔村,境内长84.62公里。有特大桥1座、大桥2座、中桥5座、小桥19座共27座计2325.3延米,涵洞244道,桥涵荷载标准汽-超20、挂-120和汽-20,挂-100。
  宁波至梁辉公路 自宁波中山西路至余姚梁辉。余姚段起点大隐镇外埠头村,途经车厩、陆埠,终点梁辉,与浒溪线29.5公里处相交,境内长25.15公里。有中桥3座、小桥6座计181.4延米,涵洞42道,荷载标准汽-20,挂-100。
  宁波至余姚公路 自宁波市环城北路经江北区至余姚市牟山镇。余姚段起点三七市镇云山村,自东向西途经丈亭镇、凤山街道、阳明街道、马渚镇,终点牟山镇西吴村,与上虞五车堰至五夫公路相交,境内长45.047公里。有大桥1座、中桥4座、小桥28座计839.5延米,涵洞227道,荷载标准汽-20,挂-100。
  第三节 铁路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创建浙江铁路公司,批准全浙铁路由浙人自办。翌年又批准江苏省自办铁路,以苏州为起点的苏杭甬铁路始建。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以上海为起点,苏杭甬铁路更名沪杭甬铁路。1910年(宣统二年),宁波至曹娥段始建,1914年(民国3年)全线建成通车。1937年为阻止日军利用铁路速进浙东,是年冬自萧山至宁波全部拆毁,改作公路。解放后,1955年再次修通,于次年通车。1986年,筹资兴建余慈铁路,1997年通车。1995年省内第一条地方铁路“余慈铁路”在城区凤山街道蜀山站接轨中转。余姚铁路新客站于1993年竣工。2000年铁路复线基本铺设。
  沪杭甬铁路横贯余姚,境内段全长50公里,设有余姚火车站,余姚西货运站,并在马渚、蜀山设立小站。2005年末,日办理到发旅客列车23对,货物列车29对,年客运量344.9万人次,货运量50万吨。
  萧甬铁路 萧甬铁路起自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终到宁波市,全长147公里,是国家铁路规划“八纵八横”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甬台温铁路与浙赣、沪杭、宣杭铁路的主要通道。境内萧甬线起点牟山镇(K80+500),自西向东途径马渚镇、阳明街道、凤山街道和丈亭镇,终点三七市镇民丰村,全长43.5公里,1996年,复线改造后,线路总长87公里。
  余慈铁路 余慈铁路又称慈溪铁路,位于余姚、慈溪两市境内,是浙江省第1条民办铁路。
  1992年10月18日破土动工,1996年底竣工。1997年2月15日通车投入试运营。余慈铁路全长13.75公里,总投资1.37亿元。境内段全长6.5公里,在K104+100处与萧甬线接轨(蜀山站西端)起,然后沿萧甬线经穴湖泄水道西侧伸向东北,在桃花山与齿山岗连接处开凿的650米铁路隧道穿越丘陵地带向东北延伸,跨越冶口江,经横河镇抵达慈溪城区南面的大洋山。
  石油专用线 由余姚站区8号道岔引出,长0.18公里,设道岔1组。1985年4月16日,由杭州铁路分局杭州工务段动工建筑,翌年3月建成交付使用。
  火车站 杭甬铁路甬百段,1914年(民国3年)上半年通车,是时境内铁路站为马渚、余姚2站。抗日战争期间,铁路损坏。1955年萧甬铁路修复,重建各站。铁路修复通车后,境内有洪塘、慈城、叶家、丈亭、蜀山、余姚、马渚7站。1960年10月,余姚县和宁波市地域调整后,境内自西往东有马渚、余姚、蜀山、丈亭、叶家5站。1994年后,因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短途客改乘汽车,马渚站、丈亭站、叶家站客运量减少相继停运。2002年完成复线改造,新建余姚货运西站、改建蜀山站编组站。
  铁路桥梁 境内铁路桥涵建筑,始于1910年(清宣二年)至1913年(民国2年)期间,抗日战争时期被拆毁。后改筑为公路桥。1955年复改建为铁路桥。1990年,市境铁路桥梁33座,后因列车运行多次提速,多处道口改为立交桥,以及铁路复线改造,列车分上、下行线并行行驶,1997年余慈铁路建成、萧甬铁路复线改造,境内桥梁数急骤增加。至2005年有铁路桥梁79座。
  铁路涵渠 余姚铁路地处宁绍平原水网地带,又近年来,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电线电缆增多,加之天然气等管道骤增,故多涵渠。余慈铁路的建造涵渠也增多,2005,境内铁路共有涵渠101座,其中萧甬线64座,余慈铁路37座。
  铁路隧道 余慈铁路桃花山隧道,余姚进口处K4+831.42,慈溪出口处K5+480,余姚与慈溪分界线位于K5+172.50处,隧道总长648.58米,余姚市境内段长341.08米。
  第四节 水路
  境内河流以姚江为主轴纵横交错,航道四通八达,杭甬运河横贯全境。20世纪90年代前,内河运输颇为兴旺,1990年末余姚马渚共有48座码头。1991年后,陆路交通迅速发展,水路运输逐年萎缩,至1998年内河航运企业大部分倒闭或歇业,航道码头废弃,仅存少量零星船只从事砂石运输。境北滨杭州湾,海岸线长22.5公里,曾在临海乡六洞闸外建有一座浆砌块石岸壁式码头,1983年8月暴雨泄洪冲毁,至今未建码头。境内渡口,随着公路建设推进,桥梁不断增加而日渐减少,今尚存11处。全市有航道27条,通航河道总长368公里,2005年水路货运量15万吨,货运周转量20793万吨公里。
  航道 余姚境内航道网以余姚城区和马渚为中心,北环线和五余线的中舜江航段组成一个椭圆,余慈线、余周线、余临线、五余线以椭圆为中点呈线状外延。马泗线、庵马线则以马渚港为中心点向姚西北辐射。故水路运输为小吨位、短途运输,长途货物的集散一般都经铁路中转。1990年,全市有航道27条,总长427.01公里,其中管辖外里程59公里,境内总长368.01公里,其中重复计程107.47公里,实际长260.54公里,其中干线航道6条。1996年,经全省内河航道技术等级评定后,境内只拥有航道12条。2003年,经第2次全国内河航道技术等级普查,杭甬运河全线按4级航道标准改造,北港装卸区1.3公里航道因铁路货运站西迁、铁路候青门立交桥建设、航道中断、功能丧失而废弃。截止2005年末,境内仅拥有航道10条(其中4级航道1条,6级航道1条,7级航道3条,8级航道5条),总里程165.27公里,其中重复里程17.23公里,实际总长148.04公里。
  水运桥梁 境内经杭甬运河改造后的桥梁共计15座,其中4座列入公路桥梁,1座列入高速公路桥梁,5座列入市政桥梁。
  港区20世纪90年代初,境内有余姚、马渚两港区,码头48座(客、货运综合性码头),结构多为岸壁式,少数为栈桥式。
  码头 余姚境内码头大多由运输企业建造,民国时已出现。多由浆砌块石,少为钢筋混凝土筑成,岸壁式居多,少为栈桥式。前沿水深1.2~2.5米,面积多在60~100平方米之间,最大有1230平方米,最小仅12平方米。能靠舶15~50吨级船舶,多者能同时停靠3至6艘。到1990年末余姚、马渚两港埠共有码头48座。境北滨杭州湾,海岸线长22.5公里,由于地质关系,未曾有一座正式码头。1991年以来,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和公路(跨姚江)桥梁的增多,两港埠诸码头已废弃停用。
  渡口 姚江干流,连绵百里,横亘全境。1960年姚江大闸建成前,江通潮水,江阔水急,架设桥梁,工费浩繁,故除县城通济桥及县西永思桥外,数10处通衢要道,全赖舟渡沟通行旅。明清至民国时期有渡口37处,后陆续废23处,新中国成立后新建3处。1990年末拥有渡口17处,其中14处在姚江沿岸。后因架设公路桥梁、运河改造、陆路交通迅速发展,陆续撤销渡口6处。截止2005年末,境内现有乡镇渡口l1处,除1处在慈江外,其余10处分别位于市城东、城西的姚江干流上;主要为姚江两岸村民过江往返生产、生活服务,分布于6个乡镇,2个街道,有渡口经营村12个,西起兰江街道夏巷村,东至大隐镇学士桥村,渡运距离最长250米,短则60米,现有渡船14艘,420客位,其中机动船2艘,120客位,其余均为25客位钢质“三防”(即防沉、防翻、防超载)渡船。
  船闸、升船机(站)1991年后,内河运输萎缩,只有少数黄沙船只来往,多数船闸停用。2005年,杭甬运河余姚段支线航道改造工程竣工,余姚东港区码头和蜀山500吨级船闸建成。2005年末,境内航道上尚存船闸8座,原3座(斗门、西横河、临山)升船机站已经全部废弃。
  客运船舶 民国时期,有水路客运以来,通用客运船舶均为木质航快船、乌篷船居多。航快船以5橹2纤、舟行快速、百里航程、当日往返。到新中国建立后,公路客运逐渐发展,乌篷船客运业务清淡,日趋衰落;1956年,客流日减,航快船改为零担货运。至1958年境内已无乌篷船客运。1990年后,水路客运船舶均以轮船为主。
  货运船舶 自民国时期起,余姚市境内始有水路货物运输业务,货运船舶多以木制帆船为主,主要承运甬姚两地商号的棉花、杂粮、南北货及百货杂品等商品,经营余姚至宁波、镇海、奉化、百官等货运,运出多为棉花、粮食、大豆、食盐,运入多为工业品和副食品。到1959年,国营运输公司组装拖轮4艘,投入营运,自此逐步形成水路货运机动化。1964年,余姚港航快船运输合作社购置钢丝网水泥船1艘投入营运;自此钢丝网水泥船逐步替代木帆船。次年10月余姚县运输合作社机船队组装1艘小功率机动船投入营运;自此逐步形成单船货运机动化。直至1983年,贯彻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发展交通运输方针,水路运输市场达到空前繁荣。1985年后,大量机动车参与货运,水路货运量逐年下降。1995年后,道路交通迅速发展,内河运输萎缩。2004年7月,宁波市霄龙航运有限公司成立,是年有4905吨货船1艘投入营运,次年又建成5012吨货船1艘参与营运,海上运输船2艘,计9917吨,内河无运输船舶。
  运输 1991年,余姚境内有市属集体航运企业5家,乡镇集体航运企业9家,拥有内河运输船284艘计4530吨;有单位自备船48艘计480吨;个体运输船622艘计4993吨;外海运输船8艘计230吨。90年代始,公路运输业得到迅猛发展,大量货物弃水走陆,内河货运逐年减少,各水运企业(包括个体运输户)终因业务不足,经营亏损,陆续歇业。
  渡运2005年末,余姚境内现有从事渡运作业的渡口有11处。
  第六章 人文经济
  余姚山川佳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经济富庶,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故有“东南名邑”、“文献名邦”、“姚江人物甲天下”之誉。7000年前辉煌灿烂的河姆渡文化蜚声海内外,中国杰出心学大师王阳明与“阳明学说”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居时代绝顶,明未清初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一系列政治主张振聋发聩,人气、文气、商气、财气在历史各个时期集聚交融,更为历代和当代的余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主体动力。
  余姚为汉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为数极少。至2005年末总户数29.6741万户,总人口82.5783万人,外来登记暂住人口32.93万人。
  第一节 人口民族
  境内河姆渡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繁衍生息。自秦建县,户籍记载始于晋代,晋太康年间(280~289),有户3750。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户21063,男丁41913。至南宋嘉泰元年(1201),户增至30883,男丁减至33145。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户43847,口242691。至明,由于赋税繁重,隐瞒户口较多,加之灾害频繁,人口逐渐减少。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户51188,口206054。永乐十年(1412),户55392,口182349。弘治五年(1492),户41419,口105132。弘治十五年(1502),户41835,口154747。正德七年(1512),户41841,口156524。嘉靖二年(1523),户41848,口158364。万历年间(1573~1620),户41847,口158392。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实行“滋生丁口,永不加赋”政策,人口渐增。乾隆五十六年(1791),户增至101384,口增至472916。宣统二年(1910),正户83357,附户37473,口630416,其中男322224,女308192,人口统计始分性别。
  民国初期,人口仍有所增加,民国17年(1928),13.8411万户,64.0561万人,其中男35.5399万人,女28.5162万人。民国30年增至15.3396万户,70.3759万人,其中男37.3296万人,女33.0463万人。此后,由于战乱和灾害,人口有所减少。民国37年减至14.6316万户,66.4702万人,其中男34.3139万人,女32.1563万人。
  建国后,人口不断增长,1949年67.2947万人,其中男34.9333万人,女32.3614万人。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计68.8718万人,其中男35.7461万人,女33.1257万人。比1949年增加15771人。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计57.4783万人,其中男29.8487万人,女27.6296万人。因行政区域调整,比1953年减少11.3935万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计75.4700万人,其中男38.5037万人,女36.9663万人。比1964年增加17.9917万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为85.2719万人。2005年底总人口减至82.5783万人,其中男性41.4325万人、女性41.1458万人,非农业人口16.9255万人、农业人口65.6528万人。
  民国30年(1941),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74人;1987年,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70人;2005年,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41人,南部四明山区村庄规模较小,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不足300人;姚江流域平原因村落形成年代早,聚成大村庄、大集镇,呈分散不规则,是人口最密集地区,每平方公里1000人;姚北平原自南向北先后围海筑塘,居民区依海塘建筑向北不断发展,至目前形成横贯百里的居民带,每平方公里800人。
  余姚为汉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多是解放后,因工作或婚嫁等原因,迁入境内。1953年全县第一次人口普查,均为汉族。至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汉族占99.97%,蒙古、回、藏、苗、壮、满、畲等8个少数民族16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10个84人,至2005年,少数民族22个。
  第二节 社会文化
  教育
  余姚素有“耕读传家”之风。汉唐时期已有县学、书院、书塾等教育机构,北宋庆历七年(1047)兴建学宫和孔庙,南宋咸淳七年(1271)由纪念严子陵的高风阁改为高节书院,元、明兴起办社学、义学,涌现明代的姚江书院(1639)、清代的龙山书院(1759)等一批教育场所,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朝后期,废科举,办新学,捐资兴学渐盛。光绪三十四年(1908)办起“余姚汝湖初等农业学堂”,为省内首办农业职业学校,蔡元培撰写学堂碑记。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24年(1935)推行义务教育,1949年,全县普通中学2所、简易师范1所、小学298所,共有中学生961人、小学生3.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41%,但青壮年农民的文盲高达90%,大多利用祠堂、庙宇作教育场所,设备简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各类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51年各地兴起办学热潮,建立城镇职工业余学校,次年下半年,民办、私立小学转为公立。1955年省教育厅在境内建办余姚师范学校;1956年农村兴办公立初中7所,境内共有公立中学9所,初中生2976人、高中生738人。1958年境内第一所民办学校梨洲初中创办,民办临山幼儿园建立。1983后各地先后建立乡镇成教中心,市有关部门先后开办成人中专、电大、函大、职工技校等中等成人教育。同时,1978年建立县广播电视大学,1984年开办县高等教育自考,1998年经省和宁波市有关部门批准,先后开办浙江阳明学院、余姚社区教育学院。2000年后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05年全市有普通中学19所,在校学生26918人,小学升学率达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92.14%。小学136所,在校学生72047人。全市普通高校上线率达89.5%,向各类高校输送新生4404人。
  科技
  7000年前境内河姆渡先民创造了诸多的建筑、器皿、农具等原始科技成果,虞喜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天文“岁差”,魏晋时期,烧制出专供皇室宫廷使用的瓷品,目前在日本法隆寺内仍有余姚先民科技制作的青色釉瓷瓶、罐,宋代的“姚黄”竹纸印刷术,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人和冶坊金属冶炼技术,已趋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事业发展较快,有市科技局、市农科所、市农机研究所、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市畜禽防治站等,市内还有市科协、市科技开发中心,科研网络遍布全市,各类专业性科协(小组)120多个。依托“两院”(中科院、兵科院)、“两校”(浙大、上海交大)、“两联”(省博士后联谊会、上海博士后联谊会)面向全国的科技合作网络,与4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53家,涌现了舜宇光电、屹东电子、际荣化工、鑫高益核磁共振、王龙集团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不少工业产品已进入高科技领域,如风机、空调机、空气压缩机、热交换器、电视机、金属切削机床、纺织和印刷机械、糖油加工成套设备、柴油机、精工模具等。2005年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85项,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8亿元,有10个项目列入2005年度国家科技计划,其中国家工业攻关计划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等2个项目首次列入。新增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至年底已有9家;共有各级工程技术中心40家,其中省级7家,宁波市级5家;全年专利授权852件,授权数居全省第3位。
  文化
  余姚素称“文献名邦”,是全国文化模范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和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文明的源头,文化人物、文化环境、文化遗迹、文化活动为内涵的余姚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构成主体。
  境内,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生息,1973年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历史上先后产生了“河姆渡文化”、“明清姚江文化”和“四明山革命文化”为代表的全国性地域特色文化,涌现严子陵、王守仁、黄宗羲、朱舜水“四先贤”为代表的乡贤。《明夷待访录》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精品。《曲品》、《余姚腔》等成为中国戏剧百花园中的奇葩,宋、元、明、清的庙会、武术、佛雕、民舞等民间艺术大放异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体育、广播等事业加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在城乡先后建立农村俱乐部,在城区设立县人民文化馆、县广播放大站、余姚报、县图书馆、姚剧团、龙山剧院、新华书店、电影放映队(县电影管理站)等一批文化机构和场所。2000年后,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专业文化机构有:余姚日报社、市广播电台、市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市文化馆、市工人文化宫、市青少年宫、市图书馆、市艺术剧院等,镇(乡、街道)都有一定规模的影剧院、文化广场、文化站等。民间艺术绚丽多姿,旧称余姚滩簧的姚剧,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传孙楼》《我的母亲》等戏曲精品,曾获文化部和中国艺术节大奖;同时,犴舞、象牙微雕、木雕、石刻、剪纸、民间工艺等,走出国门,进入东南亚、欧美地区:四明山电影节、舜江之夏、余姚塑料博览会大型文艺等节庆,形成特色。1988年成立余姚电视台,1993年开通有线电视台,至2005年,全市已建成文化中心镇4个,文化中心村85个,县级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各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1个。
  卫生
  三国时期虞翻为境内最早名医,元末明初滑寿是古代中国名医。元代“生意坦”诊所为最早私立诊所,明代“惠民医局”为最早公立诊所,唐、宋、元、明、清境内盛行中医。民国后,中西医结合,著名的医院有惠爱医院、阳明医院、县卫生院、孤儿院、救济院、孤老院、南城施诊所、南明门亥会、郑氏眼科等。1944年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浙东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后方医院,并设多处分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医疗卫生工作。阳明医院逐步升级更名为县第一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1952后先后建立县卫生院、县妇幼保健站、县卫生防疫站;1960年在大隐建立市麻风病防治站;“文革”时期,推行农村赤脚医生制度,开展吸血虫病等地方病防治。1978年后,先后建立市中医院、市精神卫生保健院(市三院)等市级卫生医疗机构,镇、乡、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分别设立卫生院、保健所、社区卫生中心等。2005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3个,卫生技术人员3308人(含乡村医生),其中医生(师)1651人;医疗床位1885张。已有558190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8.3%。
  第三节 经济
  余姚素称“鱼米之乡”,为富庶之地。境域农业历史悠久,特色产业鲜明,工业手工业发育较早。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就开始种植水稻,饲养猪、牛、狗等家畜。南北朝时期,有大批移民来余姚开垦湖田,扩大良田,同时兴修水利,建闸造堰。到宋时,境内有堰坝188座,形成水利灌溉网络。北宋时县令谢景初组织民工修筑姚北第一道大海塘“大沽塘”长9300米,使沧海变良田。清乾隆年间,余姚棉花总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唐朝时已开发出“瀑布仙茗”,载入陆羽《茶经》。汉代,余姚杨梅已被列入贡品。“余姚盐场”是中国三大盐场之一,宋时余姚盐称“姚盐”,占全浙的64%,民国16年(1927)前后余姚盐场有产业盐民10万之众。手工业发展较早,河姆渡原始时期,原始陶器种类较多,是世界陶瓷的发祥地之一,牟山湖、马渚和上林湖(今属慈溪)一带,是中国东汉至宋代千年间“青瓷”的发源地和主产地,唐朝时居全国六大官窑之首,其“秘色瓷”驰名于世,余姚县城和姚江是中国“海上青瓷之路”的起点,今北京故宫陶瓷馆中特辟“余姚青瓷”。宋代盛产“姚黄竹纸”,纸质精美,南宋时期余姚为朝廷和官府独家承印司马光《资治通鉴》巨著。明天启三年(1623)之前创办的“人和冶坊”是省内最早的工厂,其“飞马牌”铸铁锅是百年商标品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余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围绕“加工制造基地、都市农业基地、高度开放区域、理想人居城市、文化休闲胜地、现代物流节点”目标,坚持实施“工业立市、科教兴市、外向强市、商贸活市”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2005年进入全国百强县(市)排名前20位。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8.1159亿元,第一产业22.5316亿元,第二产业175.1293亿元,第三产业100.4551亿元,三个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7.6:58.7:33.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37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45元,城市化水平50%。
  工业结构加快转型,在拥有“塑料之乡”、“模具王国”之称良好基础之上,形成了仪表、电子、塑料、化工、轻纺、机械、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为指导的工业体系,涌现了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形成了余姚经济开发区、中国塑料城、模具城等特色工业区块,姚北工业新区、城东新区、余姚杭州湾滨海产业园等经济发展新空间。其中,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2.94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96家,其中销售超亿元企业90家,超10亿元企业5家。
  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榨菜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蜜梨之乡”、“中国红枫之乡”和“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等6个特色农业之乡。杨梅和榨菜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余姚杨梅获得国家原产地地域保护。自然地理环境优越,农林资源丰富。有林业用地93.5万亩,耕地58.5万亩,养殖水面8万亩,是一个农林牧副渔各业齐全的综合性农业区域,形成了以山区半山区为主的竹笋、茶叶和干鲜水果林特区,以平原稻区为主的茭白、大棚蔬菜、稻田养殖和畜禽养殖区,以滨海棉区为主的榨菜、水果等特色果蔬和海涂养殖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已形成蔬菜、竹笋、茶叶、果品、畜禽、水产、花卉、粮食等八大农产品商品基地,拥有龙头企业89家,组建农业社会服务组织76家。
  第三产业欣欣向荣,市场优势明显。2005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9亿元,市场成交额210亿元。2005年全市商贸服务企业达到19004家,其中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商贸服务企业69家,商品专业市场18家,生产资料市场15家,华联商厦名列中国服务企业500强;中国塑料城在《中国商品市场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中进入“中国商品市场竞争力50强”排名榜,2005年销售额达210亿元,网上交易市场稳步发展,成交额达30亿元。近年来,发展红色旅游、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成为“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城市”。2005年接待旅游者222.1万人次,目前,全市拥有旅游星级饭店34家、国内旅行社16家。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中介代理等服务业也相应快速有序发展。
  第七章 军事设施
  余姚历为兵家争战屯驻之地,历代城垣、卫所、军寨、烽火台、炮房、碉堡等军事设施痕迹猶存。境内的军事要地、国防设施、重要目标,在未来战争中具有重要价值。第一节防御设施
  古柴基坪军事基地春秋末年(前490),吴越互相怨伐,越败。越王勾践与文种、范蠡,在姚江南岸的车厩山上(今河姆渡镇),停车秣马,厉兵练军,凿万工池于东澄村(河姆渡镇)姚江边,开辟柴基坪军事基地。
  余姚城 双城隔江合壁。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200),吴将朱然为余姚长,城址在龙泉山东,周围1里250步,高1丈,厚倍之。元至正十七年(1357)方国珍防备朱元璋来攻,召鄞、慈、奉三县民与余姚县民众扩建,逾月城成,凡1465丈,延袤9里,高1丈8尺,基广2丈。陆门有五:东通德门(清时改澄清),西龙泉(清时改迎恩),南齐政(即舜江楼),北武胜、后青(清时改为候青);水门三:东西水闾门各一,齐政门西曰小南门一。西面包括龙泉山,四面环江为濠,可通舟楫。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大将军汤和略地东浙,以余姚要害宜宿重兵,置千户所守御之。正统六年(1441年)罢所。后历有修葺。南城,筑于嘉靖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1557年至1558年),当时为防倭患,人口增多北城不能容纳,邑人少保吕本疏请遂筑,周长1440丈。辟东泰、西城、南明(清时改为南溟)、北固四门,恩波、流泽小陆门,左通、右达二水门。四门之上皆有重楼,而北固楼枕江,与北城舜江楼相直,通济桥亘其中,南北皆为月城通两城为一。清时续有修葺。1930年起陆续拆城筑路。除保留舜江楼基一段城墙外,滨江城墙尽拆。至1938年南北两城拆尽。
  临山卫城 洪武二十年(1387)筑石城于境西北之庙山,领三山、沥海两所,城围5里30步,高1丈8尺。永乐十六年(1418)城墙又经加固修整,址拓厚为4丈5尺,增高5尺,顶部半之。设陆门 4:东启明门、西宝城门、南迎熏门、北凤鸣门。水门1谓恩波门。城楼5,敌楼14,更楼1,窝铺38,东西北门建有月城,女墙967,兵马司厅7;外围濠长700尺,深1丈5尺,吊桥4,瞭望总台1,下辖烽堠9。北门设边防台,城内建官舍14间,全卫驻绿旗兵及指挥、镇抚、千户等员额达六七千名,并有百子炮、“红夷炮”等设施。
  三山所城 洪武二十年(1387),筑石城于梅川一都(今属慈溪市浒山),围3里110步,高1丈6尺。永乐十六年(1418),增高6尺,址厚4丈5尺,顶面半之。设陆门4、水门1,月楼4,角楼4,女墙635,司马厅1,吊桥4,濠周660丈,深1丈3尺,广3丈8尺,瞭望台1,下辖烽堠7。
  三山巡检司城 洪武二十年(1387),自金家山徙上林一都之封山(今属慈溪市樟树王家埭村)。围350丈余,高1丈5尺,厚2丈,城门1,窝铺4,女墙120,为土城。
  眉山巡检司城 洪武二十年(1387)自云柯之眉山迁孝义二都之海湖头(今朗霞街道新新桑家村)。围184丈,高1丈8尺,厚2丈,城门、城楼、更楼,望海台各1,窝铺4,女墙120,濠长100丈,深1丈5尺,广5丈,为土城。
  庙山巡检司城 徙上虞县境。
  演武场 明嘉靖九年(1530),县城武胜门(今阳明街道)旧教场废址,复置演武场,东西70丈,南北34丈。
  台寨 清初沿海设置台寨,设目兵若干,昼夜巡逻,以防海寇。其时境内设谢家台、方家台、胜山台、道塘台、垫桥台、崔家台、赵家台等。
  炮台 康熙二年(1663),沿海共设炮台10处:洋浦曲塘台、赵家路台、垫桥路台、道塘路台、谢家台、(以上5台俱木基)胜山台、崔家路台、周家路台、方家路台、临山卫北门台(以上5台均石基)。乾隆时,添设炮位房间以资防御,计:浒山汛、周巷汛下市西炮房各3间。胜山台、方家路台、崔家路台炮房各1间,临山汛守备署署侧炮台3间。又铸红衣炮存县库3尊,行营炮5尊、百子炮若干为绍协分防各县城之用。
  汛地 清代重内地防御,除继设卫所外加设“汛营”。计有:周巷、夏盖山、临山卫、梁弄、中村、北溪等汛。
  民国兵营碉堡 民国初期建五夫兵营于余姚、上虞两县交界处,是民国政府用以驻军、整训、补充队伍的重要营地,军事设施完备。
  民国36年(1947),县政府修复日军所遗碉堡,计仁寿桥、新西门、南河头、南门关帝庙、侯青门、井头庵、季卫桥东以及巽水门东、西各一,共9座,装置电灯、电话及拒马铁丝网等。
  国防动员指挥中心 2002年始建,2003年8月投入使用的余姚市国防动员指挥中心,乃平战两用之建设工程,平时为综合办公楼,战时则是军事指挥部。位于市区西南的开丰路,占地30亩,总面积为12006平方米,其四址:东,开丰路,南,四明西路,西,黄朗闸江,北,沈家闸江。建有5层楼1幢,3层楼2幢,总建筑面积8477平方米。整个楼群由人武部办公楼、征兵体检中心和预备役炮兵营办公楼三个单体建筑组合而成。
  作战工程 余姚市境域内的国防工程坑道,位于329国道线南侧,慈溪市南面,分布在低塘街道(原属低塘区的历山乡、郑巷乡和低塘镇)的茶园山、赤山、马鞍山三个营域。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某部在该地域构筑一个野战团防御阵地工事,工程质量状况均为毛洞,尚未完工。共有14条坑道(连团指挥所共15条),已打通1条(马鞍山183),未打通14条,洞口35个,均已被覆。总掘进长2271.60米,其中马鞍山营域总长792.25米,茶园山营域总长865.55米,赤山营域长613.80米;总面积4517.93平方米,其中马鞍山营域1649.19平方米,茶园山营域1698.61平方米,赤山营域1170.13平方米。另有一条为团指挥所,总设置团指挥所1个,营指挥所3个,连指挥所9个,排观察所2个。
  附:日本侵略军、汪伪军军事设施
  日军侵占城区后,划龙泉山为警戒区,四周置以铁丝网、电网、拒马等。城区四周置有:候青门、武胜门、仁寿桥、新西门、灵星桥、皇山桥、南门头、竹山港、轮船码头(今凤山街道酱园街节制闸附近)、电气公司东首(今凤山街道三官堂桥东北)等哨所,并置碉堡。民国32年(1943),日军在庵东盐场修筑两道高2米的竹篱笆封锁线2条,均自新浦沿起经相公殿,至泥墩潭分南北两路分布。其间修筑碉堡22个。
  第二节 训练设施
  第一民兵训练基地 位于城区阳明西路240号,1985年初投资兴建,总建筑面积为2950平方米,其中主楼1800平方米及征兵体检楼350平方米、食堂420平方米、配电房及营业用房380平方米。能保障新兵征集和民兵干部培训,兼供120人住宿和300人用餐。附设体检中心。
  2000年,市议军会议确定,采取置换方式,拍卖旧基地(即第一民兵训练基地),择地另建综合楼——余姚市国防动员指挥中心。
  第二民兵训练基地 位于阳明街道庙弄村粪箕湾,丰山南麓,西北依山,东南面市区。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其中12间3层主楼1幢,面积1100平方米。1、2两层可作办公、课堂及宿舍之用,顶层为卧位射击台。西侧另有3间平房,设有手枪射击舱位。辅助用房面积460平方米,操场面积2300平方米。基地配套设施齐全,兼有射击场,其靶壕长54米,装有自动升降靶18只,光学电子自动报靶器6套、可容纳120多人吃、住、训于一体。2002年拓宽训练场地6800平方米,并与民兵装备仓库连成统一整体。
  第三节 通信设施
  邮政 余姚邮驿始于唐代,初名待宾馆,后称使华驿,在县署北1里。唐大历中(766~779)更名诸暨驿。宋建余姚驿于县治东门外姚江北岸(今酱园街一带),建宁波驿于县治西50步。元时,姚江驿改名余姚站,明时,复名姚江驿。至清雍正十年(1732)废姚江驿:清道光年间(1821~1850)设立两家民营民信局,光绪二十六年(1900)4月,余姚邮政局开业,局址候青门街。宣统元年(1909)5月,开设浒山邮政代办所。次年3月,开设周巷邮政代办所。民国元年(1912)代办所增至10处,开办信函、包裹业务,收寄书籍、商务传单等,民国10年(1921)元旦开办储蓄业务:民国20年(1931)县城增设5个邮柜,时有“余姚帮”信客48人。至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全县有县城、周巷、浒山 3个邮政局,乡镇邮政代办所40个。1951年10月县邮政局与县电信局合并为邮电局。以后邮政、电信几经分合,1973年又复称余姚县邮电局,
  1985年撤县设市,县局改称市局,邮政业务扩大。20世纪90年代开办邮政快件业务,1998年9月1日邮政、电信分营。2005年全市有邮政网点47个,邮政储蓄网点34个,农村邮路单程4071公里,城区投递道段39条,年投送报纸、杂志、信函、汇票、包裹等邮件近3700万件(份)。
  电信 清光绪十五年(1889)4月,设余姚电报店于县城江南史家埠头,后改称余姚电报局。民国18年(1929)9月,民营余姚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开业,资金2万元,地址助海庙(今阳明西路),后迁至蒋泉茂洋房。先后设周巷、浒山分公司。12月,开设余姚长途电话支局,有20门总机1台,地址县政府内,隶属省建设厅,挂线于甬绍线,联通宁波、绍兴。30年(1941)4月,日军侵占余姚,电报局、长途电话支局撤销。11月,汪伪中华电报公司设余姚电报处于县署内,至抗战结束停业。35年(1946)电报局恢复,与余姚长途电话支局合并为余姚电信局,经营电报、电话业务,局址县城内火弄口。37年(1948)7月,在县城鼓楼北救济院成立余姚乡村电话公司,开通干线6条,全县通话乡镇55个,并与上虞、慈溪、鄞县等地通话,1949年全县有电话199部。38年(1949)2月1日四明县乡村电话管理所在梁弄成立。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后,电信机构由余姚市军管会接管。1951年10月,县电信局与县邮政局合并,称余姚县邮电局。1952年1月,余姚乡村电话管理所接管余姚电话股份有限公司。1953年6月,县邮电局接管余姚乡村电话管理所。1956年1月,县以下邮政营业处与电话营业处合并,称邮电支局、所。1984年9月,成立余姚电话公司,属县邮电局。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时,电信局有职工9人,仅有“莫尔斯”电报机1台,备用机1台,通余姚至宁波、余姚至百官载波电路各1条。1950年5月接收庵东盐场电台,对外办理电报业务。1955年装置余姚至宁波电话终端机,1960年开通至杭州直达电话,配15瓦无线电报机1台。1977年改磁石总机电话为共电交换机,1983年,开通至泗门直达电报,次年相继开通马渚、临山、陆埠电传电报电路,开通到杭州自动载波电报,纳入杭州自动转报网。1984年开通至宁波长途半自动电话,至1987年,全境除四明山支局外,各支局全部开通电传电报,全市62个农村邮电所联网电报业务。90年代随着电话通讯的发展,电报收发量逐年减少。1993年长途电话电路总数621路,并开通国际、国内长途电信线路400余条,有市内电话12148部、农村电话11074部、无线寻呼电话4001户、移动电话961户,全市程控电话容量2万门,21个乡镇(街道)中有18个实现程控联网。至2005年城乡街头遍布IC磁卡电话,可视电话进入城区家庭,本地电话年末用户数44.06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60万户。
  数据通信,已投入使用分组交换网、DDN网、FR\ATM网、IP网,已开通SDH及波分复用设备。更有便携式海事卫星1台,具备应急通信能力。2003年国防通信线路开设,视频网络、军线电话可联通全军:
  互联网 20世纪80年代后,电脑进入市区,电信、科研、教育、银行等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90年代后,先后成立余姚移动公司、余姚网通公司、余姚铁通公司,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开始普及电脑。1995年后,电脑加速向居民家庭普及。至2005年,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25.14万户。市政府网站“中国余姚网”获全国政府网站评比一等奖。15个乡镇(街道)建立网站,“中塑在线”、“数字余姚”、“余姚生活网”等均拥有众多“网民”。
  第四节 重要目标
  军事(禁区)管理区余姚市军事(禁区)管理区包括海军91428部队,92285部队、余姚市人民武装部、武警宁波市支队第3中队、武警余姚市中队、武警余姚市消防大队。
  一级重点目标
  变电站1个:500KV河姆变电站。
  二级重点目标
  220KV变电站6个:屯山、溪凤、阳明、通济、梨洲、候青变电站。
  次生灾害源:四明湖大型水库1个(总库容12272万立方米)。
  军工潜力基地1个:中央储备粮余姚直属库(5万吨)。
  党政军机关4个:市政府大楼、市人武部大楼、市人防指挥所、市消防大队。
  三级重点目标
  信息通信6个:市广电大楼、市电视台丰山发射中心、市电信枢纽大楼、余姚市联通模块局、宁波移动余姚分公司、余姚日报社。
  能源电力42个:余姚市供电局电力调度大楼、110KV变电站23个(江中、新华、远东、俞王、横塘、兰江、塘后、胜归、曹娥、谭岭、冶山、低塘、陆埠、穴湖、马渚、牟山、七里、丈亭、泗门、余姚、西姜、黄山、云山)、35KV变电站18个(临山、梁弄、大黄桥、车厩、康山、城南、方桥、朗霞、历山、黄家埠、湖北、鹿亭、大隐、曹镇、三溪、三七市、上方、汪家)。
  交通枢纽4个:铁路余姚站、铁路余姚西货站、高速公路余姚道口、杭甬运河余姚段。
  军工潜力基地1个:市民兵装备仓库。
  生命线工程4个:花园水厂、七里浦水厂、国华电厂、市煤气公司。
  次生灾害源2个:梁辉水库(总库容3152万立方米)、陆埠水库(总库容1830万立方米)。
  党政军机关7个:阳明街道办事处、凤山街道办事处、梨洲街道办事处、兰江街道办事处、低塘街道办事处、朗霞街道办事处、泗门镇人民政府。

知识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下限一般断于2005年,由概述、大事记和各篇组成。各篇下设章、节、目,部分章节设子目,附录和编后记殿后。篇章所列事件一般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副团以上名录均按出生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客观的记述余姚市军事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余姚驻军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融思想性、资料性、使用性一体。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