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301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E289.55
页数: 53
页码: 11-6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春秋战国至2005年浙江省余姚市境内发生的军事方面事件。
关键词: 军事史 历史事件 余姚市

内容

春秋战国
  周敬王三十年越王勾践七年(前490)
  吴王遣越王勾践回越国。勾践回国誓报吴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与文种、范蠡,在姚江南岸的车厩山(今河姆渡镇),停车秣马,厉兵练军,凿万工池于东澄村(河姆渡镇)姚江边,开辟柴基坪军事基地。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于周敬王三十八年、越王勾践十五年(前482年)大败吴军,攻破吴郡。
  秦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前221)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秦,称始皇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辖县。会稽郡领二十六县。今宁波境域设有鄞、鄮、句章、余姚(一说西汉置县)四县,另有回浦县部分地(今宁海县部分)均属会稽郡。鄞、廊、句章、余姚县治分设在今奉化白杜、鄞县宝幢、江北区乍山乡城山渡和余姚市余姚镇江北。
  朱然为余姚长,筑县城(北城)。
  东汉
  建安五年(200)
  西晋
  太康年间(280~289)
  全县户3750,是为境内最早之户籍记载。
  东晋
  太宁二年(324)王敦以王含为元帅,水陆五万淹至江宁(南京)。宗正卿虞潭起兵余姚讨伐。
  东晋咸和五年(330)余姚学者虞喜发现天文历法中的“岁差”。
  隆安三年(399)
  十月,世奉五斗米道的琅琊人(今江苏句容北)孙恩从海上起兵,率部登陆,得到会稽、吴等八郡起义农民响应,攻破余姚、上虞,攻占会稽,杀其内史王凝之。所到之处,烧官府,杀官吏,官军望风奔溃。孙恩自号征东将军,旬日之间,众达数十万。十二月,新任会稽内史谢琰、都督吴郡军事刘牢之统兵反扑。孙恩受挫,率二十余万人撤回海岛。
  隆安四年(400)
  五月,孙恩自浃口(今镇海口)登陆,再克余姚城,先后立沈穆夫、吴恩为县令。十一月,朝廷遣宁朔将军高雅之与恩战于余姚,歼高部十之七八,雅之败走山阴。恩乘胜攻取会稽郡邑,后为刘牢之击败入海。
  隆安五年(401)
  春,孙恩又与句章(慈溪)守将刘裕及虞丘进战于余姚、句章间,在呵浦(余姚浦口,又名官埭浦)破恩部将张骠兵,恩复入海。次年三月,孙恩登陆攻临海,战败,投海死。
  南北朝
  南朝·宋大明四年(460)丹阳尹、山阴人孔灵符以山阴田少人多,奏准移山阴县民于余姚、鄞、鄮三县,垦殖湖田。
  隋
  开皇十年(590)
  浙江越州豪民高智慧,自号扬州刺史,船舰千艘,兵甚劲。后为行军总督杨素从余姚泛海,躡(跟踪追击)至永嘉,高被击败擒获。
  唐
  武德四年(621)
  十一月,废句章县,还旧余姚县地,置姚州。原句章、鄞、鄮三县地析置鄞州。是为宁波历史上建州之始。七年废州为县,隶越州。
  至德二年(757)龚厉父子在余姚起事,攻明州,败走,759年兵败后被杀。
  咸通元年(860)
  三月,剡县(今嵊州)农民裘甫率军万余人,自上虞攻入余姚,杀丞尉。四月,新任浙东观察使王式率兵镇压。六月,裘退守剡城被围,后中诱降之计遭擒。其部将刘从简率壮士五百突围至姚南大岚山,据险再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告败。
  光启二年(886)
  杭州刺史董昌部将钱镠,开道五百里,出曹娥埭,率兵与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部大战。钱败刘军,后进屯余姚丰山。
  乾宁二年(895)
  董昌据浙东称帝,命袁邠驻守余姚。次年,朝廷命钱镠讨伐,钱遣部将邑人顾全武攻余姚,邠坚壁自守待援。后其援军被顾全武分兵伏击截获,始降。董昌无奈去帝号。
  北宋
  庆历七年(1047)
  余姚县令谢景初发民建成姚北大古塘,云柯至上林约28000尺,王安石撰《海堤记》。
  宣和二年(1120)
  方腊起义军一部攻余姚,与越帅刘述古战于南门桥空野,不胜退去。南门桥从此改称“战场桥”,后为余姚方言谐音呼称“最良桥”。
  宋起,在沿海线设寨驻兵以防,其中余姚境内有庙山寨、三山寨,界余姚与慈溪有向头寨。
  南宋
  建炎三年(1129)
  十月,金兵破临安(今杭州)攻越州。十二月二十八日,宋高宗赵构自越州(今绍兴)奔明州(今宁波),金兵追攻至余姚。知县李颖士募乡兵数千,把隘官陈彦盛列旗帜于城头。金兵不知虚实,徬徨一昼夜不敢进,高宗得脱。
  建炎四年(1130)
  金兵北退,四月十三,高宗自明州乘海舟归越州,过余姚搁浅,驻跸龙泉山七天,于癸未日去越州。
  绍兴二年(1132)七月,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北宋初版后,复雕版于余姚,用姚黄纸印行,次年底印毕。
  庆元二年(1196)
  余姚县令施宿发民修筑大古塘四千二百丈,其中石塘五百七十丈,设海堤仓,置田千亩,作为修堤资产。
  德祜二年(1276)
  正月,承宣使张世杰部自临安至余姚,兵骄不能约制,焚邑庙、学宇,毁虹桥。三月复至,又大掠。
  元
  大德年间(1297~1307)
  姚北海涂连续坍陷,岸线内移八公里,沿大古塘八乡之地悉沦于海。
  至大元年(1308)余姚县连续两年大饥疫,按至元二十七年(1290)在册43847户计,到此耗减为21447户。
  至正元年(1341)
  余姚州判叶恒率众完成大古塘修筑工程,尽改土堤为石堤。全长21211尺。是年,建舜江楼于通济桥北堍城墙上,置钟为城楼。城。
  至正十八年(1358)江浙平章方国珍分省东藩,以余姚为吴越冲要,宜宿重兵,即遣其弟镇守余姚,设帅府于北
  至正十九年(1359)
  方国珍据余姚,为屯兵运粮、控扼吴越,召鄞县、慈溪、奉化等县民扩建县城一千四百六十六丈,延袤九里,置陆门五,水门三,城域扩大近十倍,逾月成。国珍亲临监督筑城、缮兵、增治垒堞(防御工事),并建校场于县治武胜门内,练兵强军,“使巨盗强邻皆不敢犯”。
  至正二十七年(1367)
  九月,朱元璋部镇南将军汤和、副将吴桢率常州、长兴、江阴诸军征讨方国珍。舟师自绍兴渡曹娥江,长驱直抵余姚,并拔车厩。降知州李枢。余姚入明。
  明
  洪武十七年(1384)
  信国公汤和受明太祖朱元璋委派,巡视浙东,筹建卫所,以防倭寇。议于余姚、上虞之北建置卫所巡司,因其地面山背海,环卫皆山,故以临山名之。《筹海编》载:“临山卫坐当冲要,东接三山,西抵河海,盖重地也。”
  洪武二十年(1387)
  镇南大将军、信国公汤和,奏准置千户所于余姚,帅府拓元代遗址前司地居驻。同年,在境内沿海设临山卫、观海卫、三山所、龙山所(隶观海卫)等卫所。临山卫筑石城于境西北之庙山,领三山、沥海两所,城围五里三十步,高一丈八尺。永乐十六年(1418)城墙又经加固修整,址拓厚为四丈五尺,增高五尺,顶部半之。设陆门四,水门一,下辖烽堠九,总瞭望台一。卫城有教演场三:一在东门外、一在北门外、一在北城内。各门城楼配备铁大铳一座、铁碗口铳二个、铜提铳九个、铜佛狼机三架。成化七年(1471)九月,余姚海溢,溺死七百余人。又大饥,粮种几绝。
  正德十六年(1521)
  九月,王守仁归里,祭扫祖墓,访出生地瑞云楼。会七十四弟子于龙泉山中天阁,授“致良知”说。
  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寇攻定海关,犯内地,余姚被患。海氓(古义,氓与民同)徐经十等持铤击死两倭酋,倭退。
  嘉靖三十二年(1553)三月,倭登胜山港,掠第泗门,陷临山卫,为参将俞大猷提兵击退。
  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大掠梅川、上林、龙泉。九月,掠临山,为省祭官杜槐击退。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四月,倭犯余姚境。杜槐率乡兵御敌,斩酋一人、俘三十二人;槐亦力竭战死。县城戒严。城中乡绅毁黄山、候青两桥阻敌。三日后寇至,官府以乡兵列南岸,遥为声击,复募善射者,踞城楼发弩射中一寇,倭载尸而退。十一月,倭再犯四明斤岭(今梁弄境内),官兵不能胜。泗门谢志望率乡兵五百与之激战,志望战死。
  嘉靖三十五年(1556)
  九月,倭掠云楼乡乐安湖,迫生员王某为向导,夜袭姚城。黎明,西门将启,王突呼“寇至”!守城者急闭城门拒敌。倭惊有备,慌退。同月,余姚生员倪泰员率乡兵四百余人,于龙山雁门岭与寇激战,斩杀甚众。后因兵疲势孤,倪与家兵四十二人同阵亡。
  嘉靖三十六年(1557)九月,为避倭患,前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邑人吕本疏请筑江南城,次年六月建成,用银五万三千三百两。大学士徐阶为之记。
  十一月,倭勾结海盗汪直侵定海。浙总督胡宗宪驻余姚设计纳降汪直并杀之。两浙倭患始稍息。
  嘉靖三十七年(1558)
  宁绍参将“戚家军”首领戚继光驻守临山卫,以游源一带山区为练兵基地,训练“戚家军”,抗击倭寇。至1561年,倭患平定。《临山卫志》纂成,今存。嘉靖四十三年(1564)
  清
  顺治二年(1645)
  闰六月初九,邑人明故兵部职方司郎中孙嘉绩、吏科给事中熊汝霖在余姚起兵抗清。黄宗羲率家乡黄竹浦子弟数百人响应,后称“世忠营”相从。
  十二月,鲁王以黄宗羲所定监国鲁元年大统历颁行浙东。
  顺治三年(1646)
  二月,降清明叛将张国柱纵兵掠余姚。
  六月,熊汝霖兵败,从鲁王退走舟山。黄宗羲退据姚南四明山结寨抗清,山寨旋为山民焚毁。黄宗羲兵败后归隐故里陆埠十五岙,图侍机再起。
  是年,总兵陈梧兵败嘉兴,自乍浦浮海至余姚大掠,余姚主事王正宗集民兵击杀之。
  顺治五年(1648)
  邑人王翊结十八壮士于四明大岚山结寨抗清,与舟山黄斌卿相呼应。一度克上虞、新昌。威振浙东。七年,清兵攻破山寨,八年,翊被俘殉难。
  顺治十六年(1659)
  邑人朱之瑜奔走海内外反清复明无望,东渡日本,定居讲学,水户藩主德川光国聘为宾师。康熙二十一年(1682)卒。葬日本常陆久慈郡太田市瑞龙山麓(今常陆太田市)。
  康熙二年(1663)
  黄宗羲抗清失败后潜心著述,是年著《明夷待访录》,后著述弘富,在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数学、文学、艺术、宗教、文字、军事等领域都有独到研究,成为伟大的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浙东史学派奠基人。
  康熙十三年(1674)龚万里据大岚山,遥应于闽之降清明将、清“靖南王”耿精忠反清。后为清兵讨杀之。
  康熙四十七年(1708)大岚山张念一(僧一念)拥“朱三太子”朱慈焕在大岚山聚众反清,旋为清军捕获处死。
  道光二十年(1840)
  八月廿一日,英国军舰“鸢号”侵入胜山港陷涂。三山巡检司李凝宇、绅士沈贞集渔民丁壮奋往截拿,刺毙一人,擒获上尉莱尔及水兵共二十三人,余夺渔船逃遁。所俘解往宁波总督行辕,被总督以议和为由悉数放归。
  道光二十一年(1841)
  六月,林则徐自镇海发配至新疆伊犁,途径余姚。
  八月,英军攻陷镇海,清钦差大臣裕谦自杀获救,舟送绍兴,途经余姚,自尽于六浦庙(今凤山街道酱园街)。
  九月五日,十月十一日,英舰两次自宁波朔姚江入侵余姚县城大掠,毁城隍神像,烧岳庙天后宫、龙泉寺、接待寺,掠去玉皇山铜钟一具,退去。
  咸丰八年(1858)
  余姚早禾歉收,民不聊生,农民设局抗租,全县共十八局(民间练武组织),公推石姥山黄李鲍村黄春生(绰号“小闯王”)为总局头,于九月中旬起事,数万之众响应。十二月二十三日,十八局农民起义军冲入县城,开狱释囚。知县贾树勋投荷花池佯死。
  咸丰十一年(1861)
  正月,黄春生率众万余,占通济桥围攻县署,被泗门地主武装“黄头勇”击退。
  五月,黄春生联合诸暨“莲蓬党”头领何文庆(后加入太平军)攻上虞、克梁弄。府调谢敬率常胜军与黄春生战于黄竹岭。黄因腹背受敌,于上虞后陈村被俘杀。全县参与十八局的农民多遭诛杀。历时三年的余姚农民反清运动告败。
  十月二十二日,太平军黄呈忠、阮士珍、何文庆部在余姚十八局余部黄来昌的引导下,攻克余姚。阮士珍主县事,遍设乡官,户立门牌,告示全民蓄发。
  十月二十七日,宁波英、美、法领事代表有雅芝来姚谒黄呈忠,商讨太平军进军宁波后保护外侨事项。黄以不助清军为约,准其所请。
  同治元年(1862)
  四月二十四,余姚“黄头勇”、慈溪“白头勇”协同张景渠率清军攻余姚县城。五月初四复攻,被太平军击退。
  七月初七,英、法联军合张景渠率清军再攻余姚城,太平军退出余姚城。黄呈忠部退上虞,范汝增、何文庆部走方桥、马渚。
  九月十三日,太平军何文庆部与“十八局”黄来昌部围攻进驻马渚的“黄头勇”,“黄头勇”首领谢敬被俘后以棉絮裹其身,焚烧死。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四月,设余姚邮政局于候青门,为二等甲级局。
  余姚县巡警局建立。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宣统二年(1910)
  是年,全县户口调查。计120830户。其中正户83357户,附户37473户;计630416,其中男性322224,女性308192。
  六月,曹娥至宁波段铁路开工。
  六月三十日,《四明日报》创刊。
  宣统三年(1911)
  九月十八日,胡兴率领浙江“新军”一部抵余姚,余姚光复,县城各界悬白旗志庆,上书“光复大汉”。成立县临时组织,王国治任军事部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
  1月,余姚县公署成立。设民事长总领县政,旋改称县知事。16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
  2月,省列余姚为一等县。
  是年,成立县议会,历二届,于16年撤销。
  是年,益美、南海两汽船局成立,各有汽船1艘行驶甬姚线。
  民国3年(1914)
  1月,杭甬铁路甬百段通车,境内设余姚、马渚两站。
  是年,废府州(厅)存道。余姚属会稽道。16年道废,余姚直属省。
  民国5年(1916)
  9月22日,孙中山赴宁波过余姚,在火车上接见县知事王嘉曾。
  民国6年(1917)
  10月,余耀电灯公司成立,供城内照明灯千余盏,境内始有电灯。
  民国8年(1919)
  5月,县城、庵东等地师生分别集会游行,声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
  民国9年(1920)
  冬,邑人杨积芳等纂成《余姚六仓志》,铅印本8册,今存。
  民国11年(1922)
  9月,庵东2万盐民罢工,要求废除苛捐杂税。
  民国12年(1923)
  冬,《姚江周报》创刊,韩厥修出资,张一渠主编。境内始有报刊出版。
  民国13年(1924)
  5月,《姚江评论》半月刊创刊。先后由郭静唐、楼适夷任主编,宣传革命思想。15年,被迫停刊。
  7月13日,庵东盐民反对每日缴盐苛政,举行罢工、请愿游行至称放局,遭盐警枪击,被打死5人,伤数10人。各界纷起遣责,当局被迫让步。
  10月15日,宁波第2次宣布独立,独立军王萼部进驻百官、五夫与直系军阀孙传芳军对峙,为孙军所败,过候青门鸣枪示威,城内震恐。
  11月11日,中国红十字会余姚分会成立,蒋怀清任会长。
  民国14年(1925)
  6月,城区、浒山、泗门、临山、马渚等地师生3000余人示威游行,抗议英、日帝国主义“五·三〇”暴行。各地组成“沪案后援会”,抵制英、日货。旅沪煤炭业商人潘容伯、三山校教师汪伟鋐先后蹈海自尽。
  民国15年(1926)
  5月,中共坎镇支部(即盐场支部)成立,岑鹿寿为书记。支部设相公殿。是为境内最早中共组织。
  9月,中共马家路支部(即姚北支部)成立。施若愚为书记。
  秋,柯东乡农民协会在眉山庙成立。旋发动“二五减租”。
  12月,中共党员蔡肖鸿应郭静唐邀由沪返里。协助郭静唐筹建国民党余姚县党部。
  是月,中国共产党宁波地委派卓兰芳、竺清旦来姚领导农民、盐民运动,并策反姚北米商当局巡洋队长费德昭。
  民国16年(1927)
  1月3日,姚北水巡队队长费德昭响应北伐率队起义,成立自卫军,袭击驻相公殿缉私盐警,缴枪20余支。后因孙传芳军重占宁波,被迫疏散。
  是月,成立中共余姚支部,蔡肖鸿为书记。
  2月18日,费德昭重整旧部,称浙东人民自卫军,袭击浒山警察所,缴枪10余支。19日乘胜进姚城,入城后整编为“余姚县纠察大队”,费任大队长。县知事方允中潜逃去宁波。
  2月21日,国民党余姚县党部成立,郭静唐任常委,中共党员楼适夷、张水影(女)、蔡肖鸿任组织部长、妇女部长、工农部干事。
  3月13日,国民党余姚县党部召集各团体、分支部及驻姚部队共数千人,在邑庙举行反英大会并游行。中共党员史济勋任总指挥。
  3月22日,姚北成立盐民自卫队。由周扬民、周孝明任正副队长。26日,劣坤袁功亭,合著匪黄春晓,组“庵东商团”。盐民自卫队被缴械,盐民协会和农民协会被捣毁。
  3月底,高王农民自卫军成立。至同年6月底被宁台温防守司令部所镇压。
  4月11日,宁绍台农协会调令上虞县纠察队、慈溪洪塘农民自卫军和高王农民自卫军配合余姚县纠察队合力击溃“庵东商团”,黄春晓等残部落海潜逃。
  6月21日,省当局通缉竺清旦、费德昭、卓兰芳等8人。
  8月4日,浙江省防军悬赏通缉郭静唐、许嗣衡、韩振业、茅可人、楼建南(适夷)、史济勋、郭纪堂、张阿八、张水影9人。
  9月,中共余姚独立支部成立,朱亚之任书记。厅。
  民国17年(1928)
  6月,调查户口,全县计138411户,640561人,其中男355399人,女285162人。
  是年,实行村里制,全县划为7区、512村、50里。次年又恢复乡闾制。
  民国18年(1929)
  1月,中共余姚县委成立。朱亚之任书记,是为首届中共余姚县委。
  4月18日,城区虞宦街口大火,毁屋百余间。重建后改称新建路。
  9月,余姚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2月成立余姚长途电话支局于县政府内,隶属省建设
  10月10日,国民党县党部机关报《余姚民国日报》创刊。
  民国19年(1930)
  8月初,“浙东工农红军第1师”简称“红1师”,在坎墩成立。费德昭为师长、史济勋为党代表、洪传扃为政治部主任。该师以原纠察队等农民武装为基础,由中共江苏省委行动委员会定名。
  8月11日晚,洪传扃率“红1师”13人,在蜀山蔡宅袭击当局县保卫团,缴获长枪7支,击毙什长王义才。
  8月20日,省当局保安第6团陈鹏华营从海路登陆占坎墩,镇压暴动武装。“红1师”经反击后撤离坎墩。9月,“红1师”隐蔽野外,昼伏夜出,先后袭击黄家埠、浒山、横河及鄞县黄古林等警察所,收缴缉私营等枪支数十支,毙其数人。
  10月,农作物收尽,野外已无隐蔽之处,红军活动日趋困难。史济勋、洪传扃、费德昭等为保存“红1师”力量,先后避居上海。11月,决定放弃暴动计划,解散“红1师”。
  民国20年(1931)
  6月29日,“红1师”师长费德昭在上海法租界被捕。次年6月25日被杀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
  9月,“余姚各界反日援侨委员会”成立,发表《告全县父老书》,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对日宣战。
  民国22年(1933)
  9月,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联合举办“剿匪”运动宣传周,以配合国民党军队对中共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民国23年(1934)
  是年,大岚、左溪数千茶农进城请愿,要求提高茶价。
  民国24年(1935)
  1月1日,公路县道余(姚)周(巷)线、余(姚)浒(山)线通车,于余姚站举行通车典礼。
  3月3日,公路省道观(城)曹(娥)线通车,于周巷车站举行通车典礼。
  4月23日,县政府重订《整理保甲进行程序》,6月10日完成,县内全面实行保甲制度。
  民国25年(1936)
  7月,举办全县小学教职员集训班。实施军事训练,并请陈登原、周伯棣来班讲授“中日甲午战争”、“国际经济形势”。
  民国26年(1937)
  9月15日,侵华日机1架于庵东镇西盐场坠毁。日军机组人员1人死亡,1人被俘,另1人落海不明去向。
  12月,陈小平、郭静唐等在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民国27年(1938)
  2月20日,县抗敌后援会改组为“余姚抗日自卫委员会”。县长林泽兼主任委员,姜本予、王槐楠为副主任委员,郭静唐、杜天糜、谢显曾、姜枝先等为常务委员。
  3月15日,县府地政处官员、军警在左溪乡殴打滥捕无辜民众,激起众怒。400余名农民汇集乡办事处,要求惩办凶手,迫使县府将有关官员撤职查办,事始息。
  3月17日,余姚战时政治工作队成立。林泽兼队长,郭静唐为副队长。
  是月,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派王平来姚恢复中共组织。
  是月,自行破坏境内铁路、公路,以阻止日军入侵。
  6月,海北政工队组成。8月1日凌晨2时,陈忆姜等随海北政工队乘船出海,在往通元途中,船遭日军拦截围堵,突围无望,陈跳海身亡,年28岁。
  7月,中共余姚县工委成立,陈小平为县工委负责人。
  11月,为便于日机空袭时疏散人口,拆除南北两城城墙。
  同年秋,姚南四明山区“抗日武装委员会”和左溪乡“乡自卫武装委员会”先后成立,并组成打猎队、巡畈队、抗日先锋队等群众性抗日组织。
  民国28年(1939)
  年初,余姚抗日自卫委员会组成“抗日自卫总队”。县长林泽任命金声为总队长,下设3个大队,9个中队,共1万余人。中共余姚县委通过统战关系,派郭静唐任总队政工室主任,俞震、陶园、胡祚祥分别担任3个大队的政治指导员。
  年初,在左溪南黄村,以青年救亡室成员为基础,组建有几百人参加的“大刀队”,成为抗日时期四明山区最早的武装民兵。
  5月初,中共余姚县委,动员“青年救亡室”成员140名,成立“余姚子弟兵连”,编入县抗日自卫队,经1个月训练,随金声领导的第6支队,渡杭州湾去海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6月12日上午,日机2架轰炸北城,投弹6枚,死7人,伤9人,毁屋百余间。至沦陷前夕,境内遭敌机轰炸16次,死43人,毁屋250余间。
  民国29年(1940)
  4月,余姚县政府成立“警察特务中队”。中队建有中共秘密组织(支部),由中共余姚中心县委书记朱学勉领导。
  同月,四明山游击准备会议在姚北游源召开,决定:在余姚沦陷后,以姚南四明山为根据地,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8月16日,浙江保安司令部所属钱江南岸左地指挥部指挥官曾国恒扣捕县政工队副队长郭静唐,并漏夜密解金华,后转押上饶集中营。31年(1942)6月经保释出狱。
  是年,余姚战时政治工作队被改编为三民主义青年团青年服务队。
  民国30年(1941)
  4月中旬,日军发起“浙东作战”(史称“宁绍战役”)。23日下午4时30分,日本侵略军第5师团第9旅团400余人,乘战艇3艘,在南北两城登陆,国民党军政人员撤至姚南山区。县城沦陷。月底,驻姚城日军头目大夫豕磨,划龙泉山为警戒区。以龙山罗增凯、蒋泉茂洋房驻警备队;信托公司驻特务机关;交通银行驻宪兵队,并占据庵东、周巷、樟树庙等地以作据点。
  5月初,张光与王益生在姚北塘堰召开会议,决定组建抗日游击队。后经宁绍特派员杨思一批准,由王益生主管余姚武装斗争。
  同月,县政府成立姚南自卫委员会,由陈一鸣、姜伯诚任正副主任,同时编训自卫大队,马其良任大队长。
  5月10日,中共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先遣部队南渡杭州湾到达“三北”(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姚江以北地区)。至9月,先后南渡7批,共900余人。番号为:“宗德指挥部第3大队(简称宗德三大)”、“第三战区淞沪游击纵队第5支队第4大队(简称五支四大)”、“苏鲁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3纵队(简称暂三纵)”是为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浙东游击纵队基础力量。
  5月下旬,日军分路“扫荡”四明山,余姚县政府由岩头撤至北溪、唐田,后迁黄家庄。
  是月,日军侵占庵东、周巷两镇。
  是月,日伪“余姚地方维持会”成立。会长董葆蕙。10月改为“余姚乡镇联合自治会”。会长李辰身,秘书长劳乃心。
  6月18日,“5支4大”在“宗德3大”配合下,于相公殿(今属慈溪)伏击日军,敌军死伤多名,弃尸2具溃逃。是为浦东部队南渡后第一仗。
  10月22日,“宗德3大”在横河(今属慈溪)作武装宣传,因伪保长告密,遭日军伏击,血战1小时,大队长姜文光、大队附姚镜人等29人全部牺牲。
  10月28日,中共华中局决定:谭启龙、何克希、杨思一、顾德欢四人组成浙东区党委。谭任书记、何兼任军事部长、杨任组织部长、顾任宣传部长。
  11月,朱之光、周曼天等在姚南组织浙东游击队。
  12月2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浙东区党委调整,以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为委员。谭任书记(1943年9月30日,华中局增补杨思一为委员)。
  12月12日,“暂3纵”第3大队与日军在梅园丘(今临山镇)发生遭遇战,大队长陆阳等16人牺牲。
  是月,日军再次分路“扫荡”四明山,县政府退至嵊县晋溪,次年5月迁回黄家庄。
  民国31年(1942)
  4月,侵华日军发动“金(华)兰(溪)战役”,县城驻敌减少,日伪宣布戒严,断绝内外交通达1月。
  5月,汪伪“浙东行政公署”成立。
  6月下旬,谭启龙化名胡志萍,领命到达三北,着手领导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
  7月上旬,新四军军长陈毅、师长粟裕派遣军政干部何克希、刘亨云、张季伦、张文碧、罗白桦、张浪、余旭、戈阳等20余人,从苏中启东化装出发,到三北加强军事力量。
  7月,余姚中队成立。中共余姚县党组织与抗日武装党组织接上关系后,以庵东、逍林、沿江三地为重点,成立“余姚中队”,县级领导人肖张(张云、赵树翰)任中队长。
  8月13日,“第三战区淞沪三北游击司令部”在慈溪鸣鹤场成立。何克希为司令员,连柏生为副司令员,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刘亨云任参谋长,张文碧任政治部主任。随即统一整编部队,下辖3、4、5支队。该司令部名受当局节制,实为中共所掌握。
  8月19日,经华中局批准,成立了“浙东军政委员会”,由何克希、张文碧、刘亨云、连柏生4人组成,何克希任书记,统一领导浙东抗日武装斗争。
  是月,中共浙东区委员会重划姚虞、余上两县县界,分别成立中共县委。姚虞县后称姚慈、姚南、南山县,属中共四明地委领导。余上县后改名余姚县,属中共三北地委领导。
  9月22日,中共浙东区党委在鸣鹤场作出“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方针政策。领导人员作了新的分工。
  10月7日,敌伪顽相互配合,对三北地区开始“大扫荡”。在东起蟹浦、二六市、丈亭;西至浒山、马渚、曹娥、百官、五夫、崧厦、小越一线安下据点。
  10月8日,谭启龙、何克希率司令部及4支队等挺进四明山。拂晓,三北游击司令部和四支队在阳觉殿(即杨葛殿)遭日伪军攻击,游击队奋力反击,打退日军7次冲锋,毙其22人,伤数10人。次日,日军报复,火烧阳觉殿,杀死道士、道姑10余人。返回余姚途中至竹山岙被5支队伏击,死伤30余人,日军小队长毙命。
  是月,四明山区第一个敌后抗日县级政权姚南办事处成立,朱之光任办事处主任。办事处设于左溪乡。12月,余上办事处成立。1945年分别改称为南山、余姚县政府。
  10月,第三战区指派“忠义救国军”第1支队长艾庆璋,以忠义救国军海南指挥部指挥官名义,率部千余人,并纠集金山、平湖、奉贤抗卫总队和土匪王八妹部2000余人,在三北沿海登陆。
  11月28日,三北游击司令部反击“忠义救国军”艾庆璋部等军事进攻,历经周家路、登州街、黄家埠、谢家塘、小越等多次战斗,于12月15日拔除小越据点,歼艾庆璋顽军2000余人。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结束。
  12月,姚南办事处扩建为姚慈办事处。办事处主任朱之光,副主任陈山。
  是月,汪伪第10师窜扰夏家岭、黄家庄,国民党县政府迁峙岭。次月,伪军第10师第1营占梁弄镇。
  是月,姚南办事处以梁弄冬防队为基础,组建了姚南自卫中队。
  是月下旬,三北游击司令部在姚南陆埠附近的十五岙,建立了联络总站,由翁慧珍任站长。总站以下设分站及联络点。
  民国32年(1943)
  元旦,“第三战区淞沪三北游击司令部”改称“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
  1月,日伪征民工修复余(姚)周(巷)、余(姚)浒(山)、低(塘)庵(东)线等公路。并改筑杭甬铁路旧基为公路。
  是月,伪余姚乡镇联合自治会改组为伪余姚县政府。劳乃心任县长。
  是月,南山疗养所在鲁岙(今属陆埠镇)建立,李怀瑾任所长,楼燕如为政治指导员。后改为“后方医院”,迁址余姚晓云乡,院长庄秉,副院长华林,政治指导员楼燕如。
  2月8日,因2月6日,2名日军被抗日武装便衣队击毙,数百名日伪军直扑长泠江,焚烧魏家、李家堰、金孟殿等5村庄147户房屋。一农民被枪杀,一妇女被轮奸致死。
  4月23日,三北游击司令部集第3支队、特务大队于拂晓对梁弄伪军据点发起攻击,经16小时激战,攻克梁弄。8月,中共浙东区委、三北游击司令部由鸣鹤场进驻梁弄镇南5华里的让贤乡横坎头。自此,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
  4月30日,汪伪“浙东剿匪安民纵队”司令田岫山(绰号田胡子)在周巷诱杀日警备队长山尾及官佐8人。为争取田岫山抗日,三北抗日武装掩护其部过姚江,驻上虞县城。不久,田部被当局编为“挺进第4纵队”。
  8月13日,三北抗日武装夜袭驻夏家岭、丁家畈、石鼓里一线进行反共活动的国民党自卫总队第2支队(又称肖2支队),俘县长夏铭章、支队长萧文德及官兵百余人,经签订“抗战公约”后释放。
  9月23日,三北自卫总队警卫队队长周曼天率部化装袭击城东2里的皇山桥据点,不费一枪一弹,俘伪浙保安第2大队排长以下14人,缴获步枪10支,子弹1000余发及其他军用物品。
  冬,驻守周巷据点的伪中警团1个连60余人,在陆埠,投奔中共,被改组为三北司令部直属“警卫队”,任命原班长徐秀夫和张有为正副队长:
  11月6日,浙东第2次反顽自卫战爆发。当局第32集团军天台前进指挥部命贺钺芳“挺3纵队”、田岫山“挺4纵队”、张俊升“挺5纵队”等约2万兵力向浙东抗日根据地进逼。三北游击司令部及主力部队主动撤离梁弄横坎头。经蜻蜓岗、大俞、峙岭、东西岙(在奉化境内)、前方等地战斗,予顽军“挺3”、“挺4”以重创。
  11月27日,中共四明地委书记兼四明自卫总队政委陈洪(鸿),在去姚南紫龙庙(今梨洲街道燕窝)与会途中与“挺4”第4支队遭遇,中弹身亡。
  12月15日,三北游击司令部迁回梁弄。
  12月20日,当局第32集团军调突击总队5个营到四明山,连同浙江保安1团、挺4、挺5等部队,兵力共达3万,围攻四明山根据地。
  12月22日,新四军军部发布“关于浙东人民抗日自卫军改为新编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命令,任命何克希为司令员、谭启龙为政治委员、刘亨云为参谋长、张文碧为政治部主任。
  是日,余上县大队一部和中共县委书记张光遭日伪军进攻而撤退,中共马渚区委书记朱敬之等15人阵亡。
  12月29日,当局“挺4”、“挺5”部联合进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驻地横坎头,激战终日。入晚,纵队司令部组织8个中队兵力反击,击溃“挺5”魏显庭支队,俘其40余人,缴获枪支40余支。
  民国33年(1944)
  1月5日,三北游击司令部奉新四军令,宣布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1月15日,“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在四明山茭湖村成立,主席连柏生。颁布《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草案)。颁发了《民众自卫队简章》,共11条。自此始,民众自卫队队员统一称民兵,规定了入队民兵年龄为18岁至45岁的男子。并建立了组织系统,使民兵建设开始制度化。
  2月11日,“浙纵”5支、3支和警卫大队与国民党突击总队、“挺4”田岫山部激战于梁弄西北前方村,旋撤出战斗,后以游击战术反击。
  2月14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电示:“今后浙东的战略方针就是广泛发展游击战争,保存自己和壮大自己”。中共浙东区委在慈北五磊寺进一步确定了“主力分散游击,保住原有阵地,保存有生力量,向敌后空隙地区发展”的总方针。
  5月,浙东敌工委建立“400”小组。由周迪道任组长,奉命打入宁波日伪军“谍报组”工作,推行“迷惑敌人、站稳脚跟、广交朋友、积蓄力量”的工作方针。直至1945年8月16日,奉命分批安然撤抵陆埠归队。
  6月,日军发动第二次浙赣战争,国民党突击纵队调回浙南,其余部队陆续撤防。至9月,第二次浙东反顽自卫战结束。
  7月22日~31日,“浙纵”开展保卫夏收和反抢粮行动,其第5支队在三北地区就有4次战斗,毙、伤、俘敌百余人,7中队队长观杰阵亡。
  8月17日,中共领导三北军民为打破日伪军的“清乡”和“蚕食”计划,保护夏收,普遍开展破袭战。破坏东起观海卫、西至临山镇,北起相公殿、南至县城北郊两段公路、桥梁及电话线120里。
  9月21日,姚南检阅民兵队伍。姚南办事处以传统庙会形式,召开大会选举“模范民兵队”,并进行全县民兵总检阅。
  9月下旬,曾因抗日被捕上饶集中营的郭静唐保释后,跋涉千里,于9月下旬抵达浙东抗日根据地。11月8日,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秘书长。
  9月25日至11月5日,浙东首次军政干部大会在慈北洪魏召开(中途曾移址姚南袁马),到会代表100多人。大会向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发了致敬电。
  11月上旬,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和第3支队、第5支队大部、直属教导大队、警卫大队等于11月上旬,重返梁弄驻地。
  11月15日,中共浙东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二次关于《开展部队大练兵的指示》作出决定,号召加紧训练,提高战斗力,迎接大反攻,并同时颁布《战斗英雄与模范工作者条件与奖励办法》。此次大练兵,贯彻技术为主、战术为辅的方针,先后历时3个多月。
  12月10日,3、5支队收编嵊县(今嵊州市)东乡王鼎山、单孝升所部之“绿林部队”。不久,单孝升旧性不改,率34人,依然落草,最终被全歼。
  民国34年(1945)
  1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成立苏浙军区。其后,浙东纵队编为苏浙军区第2纵队。
  1月21日~30日,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在梁弄正蒙小学召开,成立浙东行政委员会,选举连柏生、吴山民、何克希等9人为委员;并成立浙东临时参议会,谭启龙为议长。会后正式成立浙东行政公署,主任连柏生,副主任吴山民。
  2月1日,美国驻华空军第14航空队战术侦察中队中尉飞行员托勒特,从江西赣州驾驶战斗机空袭上海日军机场时被击。跳伞降落于龙华嘴受重伤,失事后由淞沪支队派员于2月1日护送到梁弄根据地养伤。3月22日,伤愈后由第3支队1中队护送归队。4月10日,安全返回美国陆军陆空辅助勤务战地总部临海办事处。
  2月22日,浙纵部队为抗日大局,由司令员何克希指挥出兵梁弄,解除为汪伪第36师包围于上虞城(今丰惠镇)之田岫山部。此举曾获苏浙军区嘉奖。
  3月15日,姚南各地民兵集合于梁弄,接受浙东纵队首长检阅。
  3月23日,余上自卫大队配合主力在谢塘狠击“四省行营独立第4旅”,迫其放弃设点计划。
  4月18日,三北自卫总队对盘踞于湖头庙的伪军宋庆云部发起攻击,宋部撤离。
  5月1日,打入伪余姚保安团并任副团长王培良,多次完成密传情报、营救抗日干部、输送物资等任务,事泄后,王为伪县长劳乃心枪杀于姚北太平桥附近。王之勤务兵谢海忠同时被杀。
  5月10日,谭启龙率“浙纵”第3支队2大队及司令部一个侦察通信排,随电台撤离梁弄,经会稽、诸北、路西地区赴富阳,接应东渡富春江的苏浙军区第11、12支队。19日在富春江中埠和汤家埠会师。
  5月29日,“挺4”田岫山部再次降日。“浙纵”发起“讨田”战役。战役历时40余天,6月30日,浙纵攻克上虞城、使三北、四明、会稽三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至7月6日,全歼该部,解放上虞县城。
  7月13日,“挺5”纵队司令张俊升接受新四军改编,改编为“新四军浙东第2纵队第2旅”,张俊升任纵队副司令员兼第2旅旅长。
  8月12日,根据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和朱德总司令命令,浙东纵队司令员何克希发出了《对日伪军通牒》。
  8月13日~20日内,“浙纵”在三北连克掌起桥、周巷、庵东、观海卫、庄桥等20余个日伪军据点。何克希司令员率“轻便指挥所”,挺进鄞西,直接威胁宁波。
  8月15日,日本电台广播日皇裕仁投降“诏书”。同日,中共浙东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的指示精神,成立以谭启龙为首的“动员委员会”。动员浙东地区军民力量,消灭顽抗的日伪军。
  8月17日~19日,“浙纵”奉命通牒日军,敦促其缴械。“5支”、“3支”各一部在余上特务营和各区常备队协同下,向拒降的周巷伪中警团发起攻击。18日晚,全歼伪军1个营,解放姚北重镇周巷。19日,“浙纵”乘胜进军庵东,浒山伪中警逃向观海卫,庵东亦告解放。至此,三北大反攻获全胜,余姚境内除姚城外,全部解放。
  8月28日,余姚县民兵总队于周巷成立,潘林儒任总队长。各区民兵千余人参加成立大会,并举行民兵检阅游行。
  9月18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当局第98军第123师魏人鉴部进驻县城。国民党余姚县政府自天台迁回城内。
  9月20日,中共中央电令浙东根据地党政军北撤。30日,中共浙东区委员会发表《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姐妹》。9月30日至10月6日,浙东纵队及地方党政军15000余人,先后分批从慈北古窑浦、庵东等地北渡。11月上旬,先后到达苏中东台。17日,部队在苏北涟水整编为“新四军第1纵队第3旅和独立旅”。
  9月28日拂晓,“浙纵5支”在周巷击败当局驻姚第98军123师进攻。毙其团长1名、俘官兵200余名。
  10月19日起,当局第32集团军“前进指挥部”所属第123师、124师、“浙保”2个团和田岫山、谢文达等各县地方团队共2万余人,分路对四明山浙东纵队留守人员实施“清剿”20余天。
  10月下旬,国民党第32集团军123师、124师及浙江保安队2个团分路“清剿”四明山区。
  民国35年(1946)
  2月,四明山连降大雪,“浙保”副司令竺鸣涛抵梁弄,策划布置“雪天清剿”,意在消灭“浙纵”留于当地人员。
  4月,户口调查,全县为67乡镇,826保,1068甲,146839户,常住人口672177人。
  7月8日,“浙保”第2支队配合余、鄞、慈、上、嵊、奉、新7县地方团队及四明山各乡镇国民兵团近万人,复对四明山大规模“清剿”。
  8月25日~26日,国民党省政府主席兼“浙保”司令沈鸿烈抵姚,召开“绥靖会议”,划四明山地区40个乡镇划为“绥靖区”,余姚的梁弄、让贤、雅贤、南岚、晓云、白鹿、左溪、陆岙8个乡镇被划入。并于梁弄成立“绥靖指挥部”,三区专员郑小隐兼指挥官。
  12月4日夜,坚持四明山隐蔽斗争的中共武装人员,袭击天华乡公所,缴获警备班机枪1挺、步枪13支、短枪2支、子弹百发。此举是浙东根据地部队北撤后首次主动出击。不久,成立1支20多人的武工队,队长吕民烽。
  12月31日,新四军浙东留守处副主任、中共鄞慈县特派员朱洪山在鄞县罂湖乡潘岙遭到鄞县保警第1中队的袭击身亡。
  民国36年(1947)
  1月,中共浙东工委、四明工委先后成立。5月于境内分别成立中共余上、姚虞两县工委。
  2月,“浙保”副司令竺鸣涛再次来余姚,13日在梁弄召开“绥靖会议”,发动对四明山游击区的“雪天清剿”,历时3月之久。
  3月21日,中共余上县特派员黄明在周巷塘堰桥附近与当局周巷刑警队遭遇而被捕。8月10日,黄明、杨德先等10余人被杀害于梁弄东门外。
  5月15日,中共四明工委在慈南陆埠(现属余姚市陆埠镇)草茅庵(又称福田庵,属陆埠洪山)以姚南武工队为基础,成立自“浙纵”北撤后四明山第1支主力武装。名为“第3支队第4中队”。
  5月底,余上武工队在临山镇南山区汪家岙成立。
  6月,中共浙东工委以浙东行政公署临时办事处名义发布《告浙东各界同胞书》,号召民众开展爱国自卫的群众性游击战争。9月,“3支4中”又发布《新四军撤退浙东两周年告同胞书》。
  7月19日,吕民烽、罗加扬率小分队9人,在“内线”配合下,乘夜色袭击驻湖头庙(属凤亭乡、今属兰江街道,为余姚通往上虞、四明山、姚北、三北平原之要口)的当局保警分队,毙其机枪手1名,俘30余人,缴获步枪48支,机枪1挺,短枪1支,手榴弹6箱,子弹3、4千发。月底,成立“3支2大5中”,吕民烽任中队长,罗加扬任政治指导员。翌年9、10月间,与“4中”合并,成立“浙东人民游击队第3支队”(支队长刘发清、政治委员陈布衣、参谋长张任伟、政治处主任诸敏),又称“钢铁部队”。
  8月1日,当局“四明山绥靖指挥部”决定成立“戡乱委员会”,并作出组织武装政工队、伐林、并村等8项决议。
  9月16日,四明山绥靖指挥部将其历次“清剿”中所抓捕的无辜平民15名抢杀在姚南龙坑朱之光家门口。同日,在梁弄以“通匪”罪名将姚南著名进步人士朱祥甫(中共姚南负责人朱之光之父,清末同盟会会员)枪杀。
  10月19日,第3支队第4、5中队在四海乡祠堂丘突破“浙保”等300余人包围,毙伤多名,俘1个班。
  民国37年(1948)
  1月,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在孔岙改组为中共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顾德欢(张瑞昌)任书记,马青为副书记。
  是月,浙东人民解放军第3支队建立,刘发清任支队长,马青任政治委员。并从活动于会稽地区的中共武装抽调力量编入第3支队。
  是月,当局浙江省政府、二区专员公署于县城召开四明绥靖区县长会议,决定派“浙保”第1团“清剿”四明山游击区。
  3月5日,中共浙东临工委在陆埠草茅庵开办“浙东教导队”,由第3支队政治处主任诸敏具体负责,李昶任教导队长兼中共支部书记。第1期学员30余人,2个月结业。
  3月26日,浙东人民解放军第3支队、教导队主力乘夜晚进攻“浙保”中村据点,失利。
  4月3日~6日,国民党“浙保”在梁弄以“共匪”、“通匪”、“资匪”罪名枪杀当地平民46名。
  5月8日,第3支队在洪家样伏击“浙保”第1团第1、2营5、6百人。激战1小时,毙伤俘其30多人。
  5月15日,中共淞沪工委书记张凡(即顾德熙)率“浦东人民解放总队”及原当局大团镇镇长储贵彬、大团自卫队长奚德祥、吴建功部共260人渡海转移至四明山区。
  5月18日,张部到达姚南章雅山,与中共上海局负责人林枫及浙东3支队会师。来自浦东的两支部队合编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5支队”,储贵彬任支队长,张凡任政治委员,奚德祥任副支队长。
  5月28日8时许,“浙保”第1团与“钢铁部队”在上王岗接火,战斗持续19个小时,“浙保”的13次冲击均被击退,毙伤百余人。
  6月,余上县为适应平原地带的环境和斗争特点,从各部队抽调武装骨干另建1支小型武装,由肖林任队长,随中共余上县工委、余上县办事处活动。11月,定部队番号为“飞虎队”。
  6月22日,中共姚虞县工委委员、虞东区区委书记肖东(即董鹤棣,女)在沿江区鸭(雁)荡湖为当局上虞保警队、自卫队捕获。9月12日,被害于姚北彭东游源岙,时年29岁。
  8月23日,当局衢州绥靖公署主任汤恩伯及浙江保安司令部警保处长毛森来姚,了解四明山军事情况。
  10月,余上县武工队改建为县自卫队(实为1个中队),余先兼任大队长,雷行兼大队副。次月,定番号为“勇猛”。翌年,上升为主力,归“第5支队”建制。
  11月2日,中共梁弄区委书记梁辉及县办副主任李华等,赴四明特办开会途中,在向家弄遭当局部队伏击。战斗数小时后,部分突围,梁辉、黄开照、刘永仙、朱国兴、邵志士等身亡。
  11月16日晚,慈南陆埠区警卫队20余人,配合“5支3大”主力,袭击驻车厩渡之当局部队。战近20分钟,毙其3人,俘4人,缴获长短枪6支,榴弹筒1具及子弹、军需等。区警卫队指导员杨孟荣阵亡。
  11月18日,当局“浙保”第1团及专署独立营等共5个营分3路向大岚等地的浙东人民解放军“5支队”进击。为“5支”重创,毙、伤、俘其近50人,缴获步枪17支。
  同日,当局柯义乡乡长陈干金率乡自卫队22人赴四明山投奔中共武装。
  12月上旬,姚虞县武工队袭击驻守于陆埠之当局部队,缴获步枪5支,弹药一批,电话机1台。
  民国38年(1949)
  1月11日,余上自卫队配合浙东主力在车厩乡红赤岭与当局独立营、“浙保”等部队800余人激战1小时,毙、伤、俘其官兵30余人。
  1月28日,按照中共浙东临工委在新昌回山召开的扩大会议的决定,成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2游击纵队。司令员马青,副司令员刘发青,政治委员顾德欢,参谋长张任伟,政治部主任诸敏。纵队下辖6个支队。余上县自卫大队和姚南县地方武装,均归第5支队指挥。
  2月3日,浙东2纵第5支队突击队,由民兵配合,化装进袭当局茭湖据点成功,俘其30余人。
  2月12日,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第85军军长吴求剑调7个县保警队封锁四明山,设军部于城内直神弄。
  是月,当局第87军所属之“长江部队”自北方退驻余姚。次月4日交通警察第7旅第12总队自慈溪开抵余姚。城内余房抢占一空。
  3月2日,余上县地方武装“勇猛”、“飞虎”等部队,夜袭当局庵东盐场税警小安街据点的1个排,“税警”被全俘,缴其机枪1挺、步枪20余支、枪榴弹筒2具。
  4月21日,姚虞县虞东区武工队在杨光、施达带领下破当局朱巷(虞东)据点,缴获步枪9支、快慢机1支,俘其班长1人。
  4月22日,当局驻鄞西的青年救国军第9支队650余人,在项充(方步青)、郭挥日率领下,携械投向浙东人民解放军,后被命名为“光明部队”。
  4月,余上自卫队(“勇猛”部队)大部升为主力后,中共余上县工委继续将其扩大的武装,于4月底改番号为“小勇猛”。5月初,“小勇猛”除留下1个班外,再次上升为主力。
  5月1日,姚虞县沿江区武工队包围驻云楼乡的当局马渚区联防队,迫使其全部投降,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14支。
  5月6日,经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会和四明工委策动及中共余上县工委的接应,驻余姚盐场当局税警队230余人,在总队参谋李自强、中队长王干卿的率领下,携带轻机枪5挺,步枪200余支及大量弹药、军用物资抵四明山投向中共,被编为5支队第4大队。
  5月7日,四明山主力武装5支队于6日从鄞西密岩和中村等地出发,7日晨进袭并占领梁弄,梁弄镇宣告解放。
  5月上旬,“第5支队”在马渚狮子山公路伏击当局第87军军械物资。俘其30余人,缴获机枪2挺、冲锋枪4支、步枪30余支、子弹万余发和其它物资2卡车,银元10多箱。
  5月16日,“第5支队”收编长期出没在四明山区以管祥云、陈天星为首的“绿林武装”,共80余人。将其一股编为5支队独立中队;另一股编为5支队第2大队(后因欲集体叛变而被缴械遣散)。
  5月22日,姚虞县成立支前办。由县办副主任李华任主任,杨光为副主任。
  同日,当局上虞县县长吴驰湘率300余人溃逃在湖山乡姜山村被俘获。同日,“小顽强”部队在夏巷渡伏击当局第87军663团一部,缴获战马8匹、步枪2支及其他物资。
  5月22日,陈布衣率四明主力“5支队”在筀竹岭与渡江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2军65、66师会师。
  5月22日下午3时,中共余上县工委迎解放军入境。第66师196团沿甬百公路(杭甬铁路旧基)进抵马渚镇。另一路经从上虞崧厦镇进余姚境。
  5月22日,解放军进抵余姚城郊,深夜,进入姚城,解除当局县自卫总队残留的1个中队武装,俘中队长以下90余人。
  5月23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野战军第7兵团22军65、66师进抵余姚县城。余姚宣告解放。
  5月24日,驻庵东盐场的当局两浙盐务税警总队第1支队3个大队共930余人在支队长王启森率领下脱离当局,投向中共。
  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余姚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李荆山任主任、薛驹任副主任,军管会全面接管县原当局余姚的军事、政务、财经、文教、公安等5个部门及所属55个单位(县军管会于8月撤销)。
  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余姚县警备司令部成立。司令员胡贤才、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荆山。
  5月28日,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第2军分区机关由绍兴移驻余姚。姚北剿匪指挥部建立。
  5月29日,“反共救国团第1支队”第1大队长罗新吾率部86人携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步枪67支,向驻姚第2军分区司令部投诚。
  6月1日,原当局余姚县自卫大队长蔡复三率54人及第2大队第4中队34人共携机枪6挺、步枪316支、子弹54发,向驻姚第2军分区司令部投诚。
  6月5日,第2军分区警备第2团1营及浒山区中队分三路围捕宿营于乌山后横江村的国民党“浙东行署”姚北独立第1支队,其队长陈金木被击毙。
  6月,余姚县人武部建立(属地方建制)。刘树滋为副部长(主持工作)。
  同月,余姚成立县大队,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第2军分区余姚县大队”。张玉山为副大队长,主持工作,政治委员由县委书记林生兼任,副政治委员许德仁。大队部设佛教会旧址(今阳明东路北)。大队直辖通信、侦察2个班,又以余上、姚南、慈城3个地区的原武工队为基础,组建逍林、浒山、庵东、周巷、临山、马渚、城南、梁弄8个区中队,共1000余人。
  是月,余姚公安中队建立。
  是月,杭州市军管会、余姚县军管会接管庵东盐场。
  6月28日,驻军与县大队配合,围歼平息匪首周龙山、王永强等叛乱。首犯于10月26日处决。
  7月6日,台湾当局飞机轰炸浒山镇,当地居民死伤4人。
  7月14日,中共宁波地委下达解放定海支前紧急任务:余姚已完成动员支前船舶海船40只,再需动员30只(共70只),并动员水手200名以上;余姚负责担架200副、每副民工4人,由县委派一部长级干部带领民工(民工应编成分队、中队、大队),限半个月内送达前线部队。余姚担任执行百官至宁波的转运任务,共搬运物资150余万斤,并动员民工2000余人,民船17只,担架205副,成绩显著,8月19日,余姚县大队被支前指挥部评为“支前先进单位”。
  同月,驻庵东东三区盐警徐雄飞等12人,在匪特劳咬齐的策动下叛变,携去机、步、手枪等投匪“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海北纵队”王八妹部。
  8月上旬,城区设立防空联络哨于城区鼓楼(即今舜江楼),由公安局派专人负责。
  8月中旬,解放军剿匪指挥部先后在姚北高王等地围剿“钱江南岸联防指挥部”第3支队张炳铣股及“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钱江纵队”、“河海总队”、“海北纵队第2支队”等股匪,俘获“中华反共救国军沪、杭、甬区特务大队”等匪特共249人,张炳铣股部分股匪由余姚出逃,在绍兴被歼。
  8月19日,余姚县大队被支前指挥部评为先进单位。
  8月24日,美制蒋机从定海岛起飞扰城,向龙泉山扫射,驻龙泉山解放军死伤10余人。
  是月,成立县剿匪指挥部,统一部署清剿土匪任务。
  是月,剿匪部队歼灭国民党“钱江纵队河海总队”赵祖英股匪于坎西积善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
  10月1~2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县城军民连续两晚举行提灯会。
  10月26日,武装匪特一股6人,携炸药2箱,企图炸毁余姚境内的杭甬公路桥梁,被丰山民兵发觉,当场击毙匪特张宝盛,俘获匪徒张之光、陈来法,缴获手枪2支。
  10月,陈鹏峰匪部在龙山(今属慈溪)被全歼(陈匪原为浙东纵队干部,后叛变投靠赵祖英匪部任大队长)。
  11月,城匪“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钱江纵队”队长金颂新,密令特务冯钿宝导引台湾当局飞机再次轰炸姚城龙泉山、庵东盐场及沿海船只。炸死、炸伤群众5人。次年3月20日中午,蒋机在湖堤乡新街投弹3枚,炸死居民8人,毁民房9间。
  冬,支援解放舟山,至次年4月,全县组织支前民工1.12万人次,担架250副,船176艘,转运粮食37.5万公斤。
  12月15日,匪东南人民救国军钱江纵队忠勇总队副总队长陆子路带领4名特务分子,携电台1部,美制TNT烈性炸药50磅、短枪4支,从海上潜入姚城,图炸宁波灵桥,为县公安局获悉,并抓获。
  1950年
  1月,县中队、临山区中队分别全歼以潘达甫、余文英为首的“沪、杭、甬区余姚特务大队”和“国民党余姚县政府突击队”章登记股匪。
  2月8日,歼灭王杏杏匪部。县公安大队逍林区中队在双桥乡东塘山渎庙全歼“反共救国军”王杏杏部,俘13名,缴获枪支弹药及通信器材一批。
  是月,全县8个区,67个乡镇划为12个区、145个乡镇,庵东区划为盐场特区,隶属宁波专区。
  3月27日,根据宁波地委和军分区指示,成立余姚县治安指挥部。总指挥郭子栋,副总指挥潘振铎、杨守先,政治委员陈安羽。
  4月29日,姜伯安匪部被歼。县治安大队和公安局在郭姆乡歼灭了反共救国军独立大队姜伯安匪部,匪首姜伯安逃逸。后于6月14日,在上海被捕。
  4月,歼灭胡金海、张金开股匪。庵东派出所歼灭在庵东一带活动的国民党宁慈余特务组织胡金海、张金开股匪。
  5月,匪“四明县自卫总队第3大队”大队副鲁飞,在让贤乡杀害民兵队长,又在大岚乡抢去民兵步枪、土炮、手榴弹等。
  同月,剿灭四明山区匪特。县公安部队在四明山区俘获匪“四明县自卫总队第3大队”大队长王云能、参谋王浦山等12人,缴枪13支。
  7月15日原国民党第88团团长、挺进第4纵队司令田岫山在梁弄公审处决。
  同月下旬,逍林、浒山、庵东3个区中队在胜山东北沿海,围歼匪“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苏浙边区指挥部独立纵队”。俘冯钿宝、戚坤成匪部45人。副官俞厚连等20余人携械投诚。
  8月4日,匪“江南人民反共自卫军司令部第3指挥所独立第1大队”大队长史杰,潜入浒山镇被当地派出所捕获。
  10月19日,成立余姚县抗美援朝动员参军委员会。
  是月,县成立土改指挥部,先于肖东乡、新新乡试点:次月分批展开。至1952年3月结束。
  共划地主2766户;119856户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450871亩,耕牛739头,房屋23079间,粮食641.6吨。
  11月,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至1951年6月结束,镇压了一大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
  是月12日,国民党中统局余姚站站长、原余姚参议会议长、国民党余姚县党部书记长倪永强在余姚中学操场被公审处决。
  12月,余姚县大队撤销、改编为独立营,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第2军分区第3独立营”。营长赵潜,县委书记陈安羽兼政治委员,许德仁为副政治委员。
  12月底,县公安队排长宋宝金打入活动于杨家岙一带的国民党“宁、慈、余办事处”刘子良股匪内部,擒匪10名。
  是月,城乡举行抗美援朝示威大游行。
  1951年
  1月,朱凤智任余姚县人武部部长。
  1月17日,县委县府联合发出“关于拥军优属”的指示,全县广泛开展群众性拥优活动。
  2月,县治安指挥部和县公安大队在姚北曹娥乡围剿“江苏省松江县第1支队行动大队”施志樵股匪,除匪首外,全部落网。
  4月,掀起抗美援朝运动高潮。报名参援志愿军青年32646人,批准入伍3962人;捐飞机、大炮款109亿元(旧币)。
  1952年
  2月,县级机关单位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833名工作人员集中学习。接着,在工商界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材、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于年底结束。
  6月,撤销独立营。县人武部归军队建制,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余姚县人民武装部。下设军事股、政工股,编配部长、正副股长、参谋、干事、书记等人员。各区人武部的干部由现役干部担任,享受部队待遇。
  12月,朝鲜人民军访华代表团来姚,作《美帝侵朝罪行及朝中人民抗美英雄事迹》报告,历时3天。
  1953年
  1月,杨金亭任余姚县人武部部长。
  2月,余姚县人民武装委员会成立。
  3月,胜山乡在胜山工商界集资50万元(旧面额人民币)在胜山建防空监视哨所。
  4月27日,全县基本实现普遍民兵制。
  6月30日24时,为第1次户口普查标准时间,全县普查结果共170220户,688718人,其中男357461人,女331257人。
  是年,全县9246名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批准入伍1247人。
  1954年
  2月13日,台湾当局飞机在余姚东北部上空投传单2万多份。同年12月4日凌晨2时,再次投发。
  3月,农业生产合作社全面推广。
  5月,开展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先于致和酱园试点,渐次铺开,至1956年全县完成。
  10月15日,调整余姚、慈溪2县县界,余姚大古塘以北逍林、周朝、周巷、浒山、泗门等区65个棉区乡镇划归慈溪。慈溪所属丈亭、陆埠、城关、云山等区42个稻区、山区乡镇划归余姚。
  11月初,县人武部改为兵役局。杨金亭、卓金兰为正副局长。兵役局与人武部为“一个机关2块牌子”,县人武部名义仍保留。设第1科(动员)、第2科(征集)、第3科(统计)、第4科(预备役军官)、第5科(民兵)等5科。兵役局成立后,撤销各区人武部,在各区设武装助理员(为地方干部)。
  11月中旬,县成立兵役委员会。由兵役、民政、财政、公安、卫生等局及宣传部、法院、中共县委农村互助合作部、妇联等部门组成。
  1955年
  1月11日,县防空领导小组成立。杨金亭、张志怀分任正副组长。后改称县防空委员会,杨金亭任主任。
  是月14日,余(姚)梁(弄)公路建成通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第1条新建公路。
  2月,县兵役局调查统计民兵武器弹药:全县民兵使用武器有步枪318支、子弹1683发、手榴弹130枚。
  是月,县组成防空检查组。对陆埠、梁弄、横河3地进行重点检查,发现普遍对敌我飞机不能辨别;没有养成防空习惯。
  4月,兵役局长杨金亭向军分区政治部报告:1、从复员回乡的军人中,经过审查,全县可编入预备役人员1542名,已登记编入984名,尚有558名待普遍登记时完成;2、已完成1955年度的征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10781的定期登记工作,并编入第2类预备役(其中30人经审查不合格,不予编入)。
  5月,县兵役局调查登记全县伪军官员5种人人数为:反动党团骨干分子65人;军统、中统特务56人;恶霸13人;土匪(包括惯匪、匪首)22人;反动道会门头子13人。合计169人。
  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
  10月19日,临山镇驻军、民兵在苍山下击毙一猛虎,运送杭州展览。
  11月8日,由省人委组织的老区调查访问团到余姚山区梁弄、陆埠等地进行为期11天的调查访问。
  1956年
  4月,撤区并乡。全县12个区、125个乡并成42个乡、4个镇。阳明区改为阳明镇,后改称余姚镇。
  5月1日,中共余姚县委机关报《余姚报》创刊。1958年改为《余姚日报》。1961年2月15日停刊。
  是月,余姚广播站建立。有线广播扩展至农村。
  9月,项旷乡军用电话线被割断。该路电话线已先后被割断21次。县局接报后立即布置侦查。
  是月,全县实现农业合作化,共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33个,113573农户入社。
  11月,全分2批完成71个乡、6个镇的预备役军士和士兵的普遍登记工作。全县参加登记人数为46388人,占应登记人数的96%。
  1957年
  2月,中共余姚县委举办革命历史文物巡回展览。
  6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改进兵役工作的指示》决定,将民兵和预备役合而为一。全县分2批进行的普遍登记工作,把经过训练后能在战时可服役的青年编入普通民兵,一等预备役人员编入基干民兵。全县编入预备役(普通民兵)61560人,编入第1类预备役(基干民兵)23905人,其中复退军人2122人,预备役军官140人。共编50个镇队、65个中队、663个分队、2099个小队。
  8月,恢复区公所建制。
  1958年
  8月,县兵役局复称县人武部。兵役局牌子保留。设军事训练、组织动员、政治工作等3科。
  9月,大办民兵师,实行全民皆兵。全县组建4个民兵师、13个团、127个营、935个连、3268个排,总人数25.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51.2%。
  是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人民公社13个,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生活集体化,劳动军事化”,队队办食堂。
  10月,四明湖水库开始兴建,次年4月,堵口蓄水,1970年基本完成。
  1959年
  5月,全县各人民公社设立武装部。各公社先后建立民兵团。
  10月,完成《余姚兵要地志调查》并上报军分区。
  12月,县兵役局撤销。县人民武装部仍为军队建制。原兵役局正副局长王多传、卓金兰改任正副部长。
  是月,经民兵整组,全县民兵总数为185353人(其中基干民兵38101人),编18个团、142个营、861个连、3737个排。
  是月,全县“五好”民兵评比结束。评出“五好民兵”532名,“三好”民兵111名。
  是年,全县民兵训练完成8314人(其中步枪手6300人、冲锋枪手500人、60炮手300人、军械员14人);营以下民兵干部由县人武部训练,团以上民兵干部去军分区受训。
  是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某部在329国道线南侧,慈溪市南面,分布在低塘街道(原属低塘区的历山乡、郑巷乡和低塘镇)的茶园山、赤山、马鞍山3个营域构筑1个野战团防御阵地工事,工程质量状况均为毛洞,尚未完工,但均已被覆,共有14条坑道(连团指挥所共15条),已打通1条(马鞍山183),未打通14条,洞口35个,总掘进长2271.60米。
  1960年
  2月4日,县武警中队文书江志宏,因贪污被揭,带枪潜至广东深圳,妄图越境外逃。2月9日,被广东公安机关截捕归案,16日处决于杭州。
  2月19~22日,召开余姚县第1次民兵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人数687名,县委第一书记、县人武部政治委员肖贻作工作报告,县人武部副政治委员陈中祺作工作总结,大会表彰了丈亭公社梅溪民兵营等18个先进集体和徐静思等18位先进个人,推选出出席省民兵代表大会的2个集体和18位个人代表,还发出了给全县民兵的倡议书。
  4月18日,经县首届民兵代表会推选的施庭连、郑水金、杨培根、宣永法赴京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接见,并各授予56式半自动步枪1支。
  5月,全县再掀大办民兵师高潮,共建民兵师11个,配备排以上干部10242人。
  5月6日,县成立民兵工作组,由郭子栋等11人组成,郭兼任组长,黄忠仁、王多传任副组长。
  9月9日,军分区批复,同意在龙泉山后侧建造民兵装备仓库。
  是年,由省民政厅拨款,历时3年的革命烈士陵园在城北乡(今阳明街道)胜归山麓建成。
  1961年
  2月,中共余姚县人民武装部委员会成立,中共余姚县委第一书记沈宏康兼任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8月30日,在宁波地委和军分区领导下,由5个县(市)、6个区及14个公社组成的四明山地区民兵联防委员会成立,县长郭子栋兼任主任。
  10月,按照中央(1961)683号文件和省委(1962)72号文件规定,各区、公社设立武装委员会,配备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全县于1962年6月底完成。
  1962年
  2月10~15日,县委召开第2次民兵代表大会。实到民兵代表430名(男413名、女17名)。县人武部第二政治委员陈祥荣作总结报告,表彰36个先进单位、114名先进个人,确定了民兵工作任务。
  2月21日,县民兵工作组改为县人民武装委员会(简称“县武委会”)。马纪卿任主任。
  3月24日,县人武部党委经县委批准,决定成立区、公社武装委员会,由5~7人组成。
  6月17日至18日,县委传达贯彻党中央《关于准备粉碎蒋匪帮犯进东南沿海地区的指示》进行战备动员,部署战备任务,并成立支援前线委员会,县长郭子栋兼任主任,郭众群、卓金兰任副主任。
  6月,县部决定在大岚华山建立对空瞭望哨。
  6月19日,毛泽东主席指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
  6月29日,县人防指挥部制定防空若干规定。
  7月2日,县成立支前委员会,订出支前工作计划。
  是日,余姚镇防空指挥所成立。制订《余姚镇防空工作计划(草案)》。
  7月14日,县人武部制定《反暴乱、反空降预案》。
  7月20日,台湾国民党准备冒险窜犯东南沿海地区,根据省委、地委指示,县委召开全县干部大会,贯彻以备战为中心的工作方针。
  1963年
  5月7日,周平任余姚县人武部部长。
  6月17日,县人武部制定《余姚县三防预案》(时“三防”为:防空降、防偷渡、防暴乱)。
  是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余姚县中队改称中国人民公安部队余姚县中队。
  是年始,全县民兵响应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
  是年夏,余姚、上虞、奉化、鄞县、嵊县边缘的8个区、17个公社、110个大队、1000名民兵在姚南山区举行反空降演习。
  1964年
  2月21日,县委调整县武委会和三防指挥部成员。县武委会由时亨起、郭建中、周平、陈祥荣、郭众群、朱小英等13人组成,时亨起任主委,周平、郭众群任副主委。县三防指挥部由周平任总指挥,郭众群任副指挥,时亨起、陈祥荣任政治委员。
  4月9日晚9时30分,美制蒋机1架在余姚上空散发传单。县人武部、公安局迅速发动当地民兵、治保干部搜寻,共搜获塑料盒装的传单42盒,另159张。
  7月9日~7月12日,在胜归山组织举行全县民兵军事训练比武大会。由9个区中的9个公社9个建制班和7个机关、工厂、事业单位的162名民兵代表参加。比武项目为进攻战术、射击、投弹,另加班防御和刺杀表演。同时选拔出席宁波军分区比武大会的代表。
  8月30日,县野营指挥部组织规模较大的野外军事演习,66个单位1660名民兵参加。
  是年,完成民兵训练10605人,超额完成114.5%。
  同年,浙江省军区独立师(6541部队)机关和所属部队一部进驻五夫营房。
  1965年
  3月12日,全县组成283个学习《毛泽东选集》(简称《毛选》)民兵小组。
  6月19至20日,组织9个营3665民兵在南庙一带参加野营活动。野营期间,组织进行小口径步枪射击、手榴弹投掷、炮兵实弹射击等军事训练。
  6月24日,制订铁路护路方案,对境内42公里线路,分成45个护路段,实行民兵分段负责制。
  6月25日,县人民防空委员会成立,吕金浩任主任。
  7月25日,全县烈军属、现役军人家属等统计:共有烈军属383户、现役军人官兵家属3453户、革命残废军人135户、回乡复退军人5445人。
  同年,县组织进行以山地反空降为主的实弹射击演练。160多个单位2800人参加。
  1966年
  9月7日,省军区革委会通知,规定专职人武干部按地方干部安排,一样可以参加文化大革命,但不能参加“红卫兵”,因人武干部掌握武器。
  9月21日,县人武部发出严格管好武器的通知。
  是月,负责作训、动员工作的助理员改称为参谋,负责政治工作的助理员改称为干事。
  11月,余姚县中队归属于县人武部建制。1975年12月,余姚县中队改编为武装民警,归县公安局建制。
  1967年
  1月至1973年9月,县人武部奉命先后派出部长、副部长、副政治委员及科长、副科长、干事、参谋等26人去天津及省内部分县市36个单位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3月5日,县人武部生产办公室建立。此后,以各区社武装部干部为主的区社生产领导班子也相继建立。并于10日召开“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
  同日,余姚县人武部公开表态支持“县联总”。
  5月26日,余姚县革命造反派联合委员会(简称“县联委”,前身是“县联指”)成立。该组织被“省联总”接收为下属组织。自此,形成与“县联总”对立的余姚两大派组织。成立当天,两派发生冲突。此后,武斗时有发生。
  7月7日,余姚福利厂职工、群众组织“县联委”成员何友祥被另一派群众组织绑架至梁辉,遭殴打致死,为“文革”中余姚第1起流血事件。
  7月,“7·20”武斗。余姚两派群众组织(“县联总”、“县联委”)逐渐形成对立,8日起“县联委”数次冲击县革委会。19日,“县联委”数百人围攻县机关宿舍大院,深夜不散。20日凌晨,山区农民300余人进城为县革委会机关解围,冲击“县联委”,冲突中各有死伤。
  7月30日,浙江省军区作出《对余姚问题的决定》。宣布撤销余姚县革委会,成立余姚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对余姚实行军管。
  8月18日,6541部队声明改支“县联委”(原支持“县联总”)。
  9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4300部队党委发表《关于支持余姚县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撤销余姚县革命委员会郑重声明》,次日,“县联委”武卫队自杭返姚在五夫营房成立“前进指挥部”。
  9月15日,县人武部政工科干事彭汝高去五夫一带执行任务,在营房前被“县联委”武卫队开枪打死。
  12月,部分复退军人以“造反”名义,在余姚成立“红卫军”。20多天后被取缔。
  是年,余姚县成立战备防空领导小组,县委书记王茂琯任组长,县人武部部长周平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陈祥荣、周平。
  1968年
  4月1日,县军管会发出《关于收缴武器、弹药、军用物资的紧急通知》,开始收缴武器并于5日在余姚中学操场召开了动员大会。至10日,共收缴枪支1783支,手榴弹1897枚,占全部武器99.8%。后两派协议破裂,双方又重新拿起武器,并先后大量私造武器,武斗又逐步升级。
  7月28日,县军管会发出《关于宣传、贯彻执行毛主席亲自签发的“七·二”重要批示和“七·三”布告的通知》,要求制止武斗,拆除武斗工事和据点,无条件上缴武器、弹药和武斗工具。
  12月23日,余姚县革命委员会重新成立。革委会有委员39名(其中干部代表8名、军代表7名、群众代表24名),王茂琯任主任。30日,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同意撤销余姚县军事管制委员会。
  1969年
  3月15日,宁波地区革委会发布《3·15布告》,宣布“县联总”为“反革命”组织,1978年12月2日,中共宁波地委明文撤销《3·15布告》。
  4月,两派武装对峙结束。从1967年9月撤至姚南山区的原县革委会和“县联总”600多名干部群众,经由宁波、绍兴两地区、省军区6409部队和4300部队统一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指挥和动员劝说,陆续下山回城。至此,余姚两派对峙局面结束。1年半的两派武装对峙给余姚造成了巨大灾难,全县因武斗死亡人数达79人,伤无数。
  9月6日,县革委会召开备战动员会议,王茂琯作《坚决执行中共中央“8·28”命令,紧急动员起来,准备打仗》报告。会后,全县加强备战教育。
  9月9日,县革委会公布收缴武器入库清单。双方共收缴手枪29支、步枪172支、冲锋枪7支、卡宾枪2支、汤姆冲锋枪2支、土枪15支、轻机枪18挺(1挺报废)、重机枪2挺、火箭筒1个。
  10月7日,县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成立,曲学义任组长。领导小组于12月22日发出做好人民防空工作的6条通知。此始,全县普遍构筑防空工事,掘地道、挖地洞(壕)。
  12月20日,全县武装民兵力量武器配发统计:①全县武装民兵:1个独立团,下设3个营(每营4连)、3个直属连;四明山空降地区设15个武装民兵连;社情复杂及交通沿线地区设12个武装民兵连。②武器配发:步枪1200支、冲锋枪84支、轻机枪97挺、重机枪18挺、曲射炮8门。
  1970年
  1月,四明山联防指挥部制定《反空降作战方案》。
  2月20日,全县组织“五好”评比。开展评比的连队365个,共评出“五好”民兵连队27个、“五好”民兵排180个、民兵班615个、“五好民兵”5736人。
  4月3日,余姚县民兵独立团完成组建。规定:该团为民兵的值班部队,一旦战争爆发,可迅速改编为地方部队。全团4个营、16个连、3个直属连、78个排,3356名指战员分布在陆埠、马渚、低塘、城南4个区、19个公社、132个大队。
  4月14日,增建大长山对空观察哨。
  5月24日,余姚、鄞县、奉化3县联防举行特种反空降演习。3县8个公社及相量岗林区的66个生产大队的民兵,共2100人参演。由军分区统一负责领导。
  12月26日,四明山5县(余姚、鄞县、嵊县、上虞、奉化)联防会议在梨洲召开。由军分区司令员潘君主持会议。
  1971年
  2月25日,全县73个单位组成民兵武装连(排、班),县人武部发放武器1700件。
  3月9~14日,为落实毛主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和“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的号召,县委召开首届民兵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四好连队、五好民兵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000余人。县革委会、县人民武装部授予华山民兵瞭望哨所、丰山公社二高大队民兵连、县土雷弹试制小组等单位,为民兵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兰山公社上岗大队民兵连、湖山公社湖西陡大队民兵连、县民兵独立团1营兰塘连三县排及4营郭姆连红卫排和历山公社双建大队民兵连女基干班为“四好”单位;黄明公社施庭连等15名民兵为“五好民兵”。
  4月,民兵组织统计:全县民兵建制3个团、56个营、876个连、4279个排。共有民兵133137人。(内包括普通民兵、基干民兵、独立民兵团、复员退伍军人民兵)。
  6月23日,选推余姚县中队副政治指导员赵长根为出席南京军区“三代会”代表。
  7月,完成挑选飞行学员任务。全县共录取7名。
  11月,县防空战备领导小组成立。由县委书记王茂琯兼任组长,陈祥荣政治委员任副组长。
  1973年
  1月23日,恢复余姚县人民武装委员会。王茂琯任主任,蒋炳勤、周平任副主任。
  6月底,罗江公社河姆渡村在建造翻水站时,掘出大量陶片、骨器、谷物等,经省考古队2次科学发掘,鉴定为距今近7000年古文化遗址。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河姆渡文化遗址”。
  是月,换发全县复员、退伍、转业军人证明书,至翌年3月,“换证”工作结束。
  12月24日,县委决定修复梁弄让贤公社横坎头原浙东区党委旧址,在旧址建立四明山革命纪念馆。
  12月27日,组织全县民兵在余姚一中体育场会操。
  1974年
  2月,县委决定在梁弄狮子山兴建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同年开工,历时5年完成。碑高19米,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为郭沫若题写。
  6月28日,时值“批林、批孔”运动,县城关镇民兵指挥部成立。于1975年1月22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解决浙江问题的指示,民兵指挥部撤销。
  1975年
  6月23日,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县人武部会同县粮食局下发通知:接省通知,将原分配余姚县的马草储备数236000斤,调整为150000斤,要求各公社按新调整的数字,进行收购储足。
  10月25日,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戴克林一行12人到余姚四明山勘察地形。
  10月,根据省、地委指示精神,县委建立对台工作组。
  12月22日晚,余姚县中队复归公安建制,由县人武部部长周平移交县公安局局长郭众群。县中队队长顾荣成、政治指导员赵荣根以下干部战士22人及武器、弹药、军用物品等,
  1976年
  4月,南京军区印发“营以上部队首长值班问题的规定”到部执行:凡星期日和节日均应组织首长值班。
  7月8日,在四明山召开5县民兵联防会议。5县联防指挥部在会上拟定了“5县民兵联防反空降作战预案”。
  7月9日,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赵荣一行5人到姚了解民兵工作情况。
  同月,全县各公社先后举行民兵武装连授枪仪式。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驻余姚部队进入一级战备。次月4日,一级战备解除。
  11月23日,完成年度民兵军事训练。贯彻总参谋部《军事训练纲要》,着重抓武装基干民兵和普通连、营干部的训练。①全年排以上民兵干部训练9期,参训1153人。②参加实弹射击1140人,取得及格以上成绩940人。手榴弹投掷训练930人,取得及格以上成绩694人。③全县72个武装基干民兵连已训70个,参训武装基干民兵8582人(比上年度增加10%)。④举办民兵专业训练4期。
  1977年
  1月,连续下雪21天。平原积雪20厘米,四明山积雪100厘米以上,公路交通一度中断。
  5月7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到余姚五夫营房作慰问演出。
  5月13日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武世鸿一行4人到余姚县人武部检查整党整风工作。
  6月17日,经宁波军分区党委批准,县人武部新一届党委组成。新党委由周平、陈祥荣、杨涌、肖敏、李彦群、牛锡九6人组成。
  1978年
  10月17~10月19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大办民兵师”指示发表20周年,检验民兵工作“三落实”成果,举行了一次民兵大比武和军事表演活动。全县9区1镇总计230人参赛,各区以10人建制男女各1个班参加,分别进行投弹、射击、刺杀、队列和战术(单兵进攻基础动作)的观摩比赛。龙南、华山等7个公社分别进行刺杀、司号、兵器分解等军事表演。
  10月21~25日,中共余姚县委召开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全县各条战线的先进集体、个人,专武干部、驻姚部队首长和老红军、老民兵等特邀代表总共802人与会,宁波军分区领导临会指导。会议向全县民兵干部和民兵发出《倡议书》。会议期间,由各区、镇、东风化纤厂选派的建制班进行民兵比武和军事表演。
  10月29日,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刘亨云到余姚视察。
  11月25日,刘继英任余姚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12月16日,宁波军分区司令员汪国璋到余姚大长山林场研究建哨事宜。
  12月30日,中共浙江省委撤销原省军区军管会1967年《对余姚问题的决定》。
  1979年
  5月14日,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官峻亭到余姚县人武部检查工作。
  8月,宁波军分区党委为余姚县人武部原部长周平平反。
  9月20日,调整余姚、慈溪2县行政区划,龙南区8个公社划归慈溪,泗门区11个公社划归余姚。
  10月,分配余姚县是年冬季征兵任务数为686名(其中女兵5名)。11月1日,余姚县征兵办公室成立。12月,宁波军分区党委为余姚县人武部政治委员陈祥荣平反的文件到部。
  1980年
  3月11日,丈亭区二六市公社勤丰大队民兵在训练预习射击时,因疏忽子弹已上膛走火,造成1死1伤的严重事故。县部为此向全县各级人武部发出通报。
  5月17~18日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官峻亭、副司令员王明德由宁波军分区司令员汪国璋陪同到余姚县四明山区和大隐公社勘察地形。
  7月7日,军分区配发民兵武器通知到部:重机枪32挺、56式轻机枪15挺、53式82迫击炮9门、63式60迫击炮9门。
  1981年
  1月1日,撤销余姚县革命委员会。恢复余姚县人民政府,并相继恢复9个区公所。
  1月9日,接省军区通知,全部撤销民兵对空哨所。
  3月25日,全县开始地名普查,年底结束。
  4月15日,接军分区通知,组织54名专武干部分2批(第1批32名、第2批22名)参加各为期1个月的军分区教导队(地点慈城)集训。
  4月17日,按省军区通知,四明山区民兵联防组织撤销。
  是日,余姚县成立军事设施安全保卫委员会,朱宝林任主任,刘继英、丁保江任副主任。
  4月21日,全县确定8个军事设施重点保卫目标。
  7月,浙江省军区(1981)102号通知,人武部原设置的作训、组动、政工、装备4个科改为军事、政工、后勤3个科。余姚县为乙等县,编制干部17名、战士3名、职工4名。
  10月6日,市区HF920门,纵横制2000门自动电话通话。1985年又添装1000门。
  是年,按照中央批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调整民兵组织问题的报告》,对全县民兵组织实行调整、改革,以达到减少民兵数量、提高民兵质量的总目的。同时,根据总参谋部“减少训练人数,精简训练内容,改革训练方法,提高训练质量”的指示,主要训练对象确定为武装基干民兵连排长、新入队民兵和经过1年训练的是武装基干民兵及专业分队的民兵,全县应训基干民兵5800人,实训5616人,参训率83%,合格4300人,合格率77%。
  1982年
  1月7日,林福南任余姚县人武部部长。
  1月17日,民兵组织调整结束。经过调整,全县民兵总数由原来的238000人(占全县总人口32%)减少到73854人(占总人口10%);基干民兵由原来的13000人增加至18086人,其中女基干民兵1134人(占基干民兵6.3%)。全县共建立基干民兵营24个,基干民兵连54个。
  5月25日,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官峻亭等16人到余姚视察。
  6月5~7日,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罗晴涛等4人到余姚县人武部了解贯彻十三届五中全会文件情况。
  7月1日零时,第3次人口普查,全县共218756户,754700人,其中男385037人,女369663人。
  7月22日,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浙江分会宁波地区组余姚小组成立。会员34人,杨光明为新四军研究会余姚小组组长。
  12月17日,原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何克希在杭逝世。30日,按生前意愿其骨灰撒于梁弄四明湖。
  是年,举办女民兵骨干战地救护集训班,96人参训10天,经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均为合格。
  1983年
  6月,宁波军分区表彰民兵工作“三落实”和创办“青年民兵之家”先进单位和个人,余姚泗门区受到大会表彰并介绍经验。是年全县办起315个“青年民兵之家”。以自筹资金创办各类设施,一般设有教育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视室、棋类游艺室、乒乓室、康乐球室、荣誉室等。有的还建起灯光球场。普遍购置了书报杂志、文娱器材、电视机、录音机等。以“家”为阵地,有效地落实民兵每月一堂政治课制度,组织青年民兵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学科学。
  7月23日,向军分区报告民兵武器普查情况:全县总计民兵武器4444件,实际普查4412件(有32件被专武干部带去集训)普查率达99.2%,配套齐全的2878件,齐全率为61%,尚缺武器配件4146件,全县68个兵器室均为“合格兵器室”。
  8月,施渭昌任余姚县人武部政治委员。
  是月,改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及乡、镇人民政府,并以乡、镇建立经济合作社。全县共7个镇、64个乡,乡以下为村。原公社人武部改称乡(镇)人武部。
  9月24日,余姚县成立征兵复退军人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李时水任组长,施渭昌等为副组长。
  1984年
  1月15日,省军区任命宋兴华为余姚县人武部部长。
  2月5日,余姚县实行党政领导人员首次过“军事日”,此后即成为一项制度。过“军事日”的县党政领导人员,都以普通一兵的身份、以军人姿态开展活动,体验军旅生活。
  2月9日,按省防空办指示,人防重点城市和城镇都须搞好防空袭预案,余姚于1985年6月底前修正定案报省府、省军区批准。
  3月7日,余姚县人武部离休干部管理组被省军区评为先进集体,高志鹏被评为先进个人。
  3月9日,余姚县民兵训练基地化的经验在省军区《民兵工作情况》第10期上刊出。
  4月7日,余姚县《努力提高登记、统计质量,认真做好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核对工作》的经验,在南京军区编印的《民兵工作情况》中刊登。
  是月,国务院颁发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于是年10月1日起施行。
  4月19日,余姚县军、警、民联防指挥部成立并建立联防、联训、联建等制度。
  5月15日,省招飞办公室奖给余姚县人武部“1983年招飞工作成绩显著”的锦旗。
  7月20日,《人民防空条例》颁发到部。
  7月25日,县计委同意县民兵训练基地按建造1500平方米用房批复件到部,县补助投资为15万元,分2年安排,建筑地点,定在城西富巷。
  8月19日~24日,县委召开“抗日战争时期姚南党史座谈会”。曾担任过区委书记、区长以上的党、政、军主要领导陈布衣、俞震、朱之光、舒文、金丹、傅志评、章文君等20人到会,讨论审定抗日时期姚南县党、政、军组织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
  9月,省军区授予余姚县人武部“预防事故先进单位”锦旗。
  9月9日,县人武部组成新一届党委,由欧阳亚东、施渭昌、林福南、冯壮荣、杨大兴5人组成。欧阳亚东兼任第一书记,施渭昌任书记,林福南任副书记。
  12月12日,余姚县人武部被浙江省军区评为省先进人武部。
  12月21日,余姚县人武部列入全省正规化建设43个达标县(市)之一。
  1985年
  1月18日~22日,宁波市委顾问黄建英,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布衣、沈宏康,副市长应中甬和军分区顾问牛锡九等领导到四明山革命根据地慰问。走访了陆埠、梁弄等区、乡,看望了部分当年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民兵、烈属和红色堡垒户。
  5月5日,余姚县人武部被宁波市政府、军分区评为1984年冬季征兵先进单位。
  7月16日,余姚撤县设市。此后,余姚县人武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武装部。
  8月26日,境内梁弄等62个乡镇定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占全市乡镇的87.3%。
  10月22日,余姚市人民政府给63名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颁发证书。
  11月,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主任冯文彬、副主任马石江、原中共浙东区委书记谭启龙、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张文碧、参谋长刘亨云、浙东行署主任连柏生,由邢子陶、朱之光、顾春林等陪同,访问梁弄等革命老根据地。
  12月12日,余姚市人武部获省军区授予的“安全工作先进单位”锦旗。30日,被省军区通令表彰为“1985年安全预防事故工作先进单位”。
  1986年
  1月22日,泗门区武装部部长陈炳庚被南京军区评定为“优秀专职武装干部”。张健康、劳德灿被浙江省军区评定为“优秀专职武装干部”。
  是月,市民兵训练基地竣工。该基地位于城区阳明西路240号,占地5亩,建筑面积2950平方米(其中主楼1800平方米),能够保证新兵征集和民兵干部培训,可供120人住宿和300人就餐,总投资70万元。
  6月13日,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交接仪式在余姚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宁波军分区司令员祝金友、余姚市市长章猛进分别在交接书上签字。改归后称“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武装部”,是市委的军事部和市政府的兵役机关。设立办公室、军事科、政工科等3个科室。
  6月23日,重建中共余姚市人民武装部委员会。由于天才、余家其、宋兴华、蒋寿明、施兴林、杨正铨6人组成,于天才任书记,余家其、宋兴华任副书记。同时,宋兴华继续任余姚市人民武装部部长、余家其任余姚市人民武装部政治委员。
  9月10日,武警宁波市支队第3中队协同管教干部抓获逃跑的3名劳教人员。
  9月11日,调整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成员:由市长章猛进任指挥,市委书记于天才任政治委员,市人武部部长宋兴华、市公安局局长王志成任副指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邵盘如、东海舰队通讯中队长陈杰等13人为指挥部成员。
  是月,余姚市人武部被宁波市政府、军分区评为1985年度征兵先进单位。
  12月,市广播站改建为余姚人民广播电台,实行有线、无线同时传输。
  1987年
  1月17日,浙江省军区通报表彰市人武部邵柏献为“执行财经纪律先进个人”。
  2月23日,余姚市人武部被宁波军分区评为“民兵武器管理全年无事故先进单位”,谭国清为先进个人。
  3月6日,余姚泗门区塘后乡武装部长王仁标被浙江省军区评为“先进积极分子”。
  5月13日,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赠给余姚市的1架米格-15比斯退役歼击机在少年宫展出。
  5月15日,“纪念草茅庵建军40周年”专题座谈会由中共宁波市委、党史办、余姚市委、党史办联合在余姚召开。
  7月7日,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军区、共青团浙江省委授予余姚市后塘河村“先进青年民兵之家”称号。
  7月16日,宁波军分区司令员祝金友到余姚市人武部检查民兵快速小分队情况。
  是月,市人武部联合市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市电影公司,举办建军60周年电影放映月活动。(从7月31日起至8月31日)上映《战争让女人走开》等10部军事影片,在全市城镇电影院轮换放映。
  10月6日,市委人民武装委员会换届后第1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征兵工作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军警民联防方案》,并组建了军警民联防指挥部。
  同日,余姚连续4年超额完成“招飞”任务,被省军区评为“招飞先进单位”。
  同日,余姚市《关于新兵工作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草案)》发布。《规定》内容包括征集范围、方法、优待、安置、奖惩5个方面,共22条。
  12月14日,山东省胶州考察团到余姚市人武部考察民兵工作。
  1988年
  1月20日,驻姚部队与学校建立校外辅导关系6对(五夫海军~江南中学;晓云海军~梁弄中学;黄湖武警中队~历山中学;市人武部~余姚1中;市武警中队~市新建中学、实验小学;市消防中队~余姚江北中学),市政府和市人武部联合颁发了《民兵参建规划》,在全市抓了19个示范点。确立了“两手抓”、“五坚持”、“七带头”的总目标。对全市军警民共建结对单位重新序列,计军地共建5对,军校共建20对,并编制了负责人通联表。
  1月25日,市委召开“党管武装”工作会议。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成瑞忠和市委书记陈云金分别讲话。
  4月29日,余姚市民兵训练基地被浙江省军区评为“先进民兵训练基地”。
  5月10日,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第1师炮兵团130火箭炮营在余姚组建。该营在隶属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第1师炮兵团同时,接受中共余姚市委、余姚市人民政府和余姚市人民武装部的军地双重领导。军事工作主要接受上级预备役炮兵团的领导;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由余姚市人民武装部领导。营辖3个炮连和1个指挥连,全营编制335人,其中预任军官40人,预编士兵295人。
  5月13日,省政府确定余姚市为革命老根据地县(市、区)。
  5月29日,组织开展民兵快速小分队比武。各区组队11人(其中区乡带队干部3人,比武队员8人。5人参加射击比武、3人参加投弹比武)。射击比武在康山靶场,投弹比赛在市1中操场。是年7月,在军分区组织的快速小分队比武中,余姚市快速小分队的获优胜成绩。
  6月23~27日,中共余姚市委召开纪念余姚县战时政工队成立50周年座谈会。来自北京、新疆、湖北、江西、上海、杭州等地的谢廷斋、顾春林、陆学斌等多人参加。
  8月7~8日,余姚遭第7号台风正面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并伴有大暴雨。全市有11.5万亩棉花、10万亩水稻、7万亩竹山严重受灾,2996间房屋倒塌,群众死19人,重伤15人,经济损失达6000万元。8日晚,四明山山洪暴发,芦山乡新型材料厂4间集体宿舍被冲塌,就寝的20名职工被压,区基干民兵营营长鲁家灿、副政治教导员陈建苗迅速组织带领200多名青年民兵奔赴现场抢救,从死神手中夺回8条生命,并先后挖出12具尸体。在此次迎战7号台风中,市人武部共组织民兵突击小分队35个,出动民兵9700余人次。
  8月8日,余姚市人武部被宁波军分区政治部、宁波市文化局评为“国防文艺会演”团体优胜单位。
  1989年
  1月23日,余姚市后塘河村青年民兵之家被省评为“红星青年民兵之家”。湖北乡熔断器厂被评为“先进青年民兵之家”。
  3月4日,宁波市副市长陈文宪、宁波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孔让一行7人到余姚视察征兵工作。
  4月26日,北京、杭州等城市出现的动乱波及余姚,市商业局门口出现声援北京学生的大字报。至6月25日,境内先后发生大小事件20起,影响社会安定。
  5月,市民兵装备仓库移建至环城区丰南乡(今阳明街道)庙弄村粪箕湾西北侧山地,占地7.2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分库区和管理人员工作生活区。
  7月11日,市府召开铁路治安工作会议,部署任务,明确保卫重点,并拟制《铁路治安联防应急方案》。
  8月21~23日,暴雨成灾,全市26万亩晚稻和3.4万亩经济作物受淹,公路、桥梁多处被冲毁,18座百万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水库普遍溢洪。在此紧急时刻,市人武部立即组织368个抢险突击队,23000多人次,投入抗洪救灾。丰南乡罗渡村民兵连长杨岳林组织45名青年民兵,献出门板、木桩、草包等材料,连续奋战3昼夜,堵住堤防决口14个,保障了遇险水库安全。
  10月10日,余姚镇农村义务兵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全镇义务兵家属免费实行家庭财产保险。
  11月3日,余姚市民兵预备役部队被省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12月12日,余姚市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1989年度民兵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是年,1978年3月余姚低塘区入伍浙江省衢州市消防中队的邵裕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该于1982年被公安部评为公安战线一级英模,1983年被团中央授予“学雷锋标兵”称号,1984年被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先进个人。
  1990年
  1月,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政府、省军区评为1989年度先进人武部。
  5月17~18日,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成瑞忠到余姚检查民兵工作。
  5月29日,余姚市级5支民兵应急分队统一演练。
  6月27日,余姚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成立,岑祥纪当选会长,徐八达任名誉会长。
  8月8日,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建立,徐八达任主任。
  9月,市工业总公司武装部民兵通讯连副排长楼建萍获全省棉纺系统青工操作比赛细纱档车第1名;全国纺织系统首届青工技术大赛细纱档车第2名,由此荣立三等功。
  10月3日,余姚市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成立,副市长励奎铭、人武部部长宋兴华分别任正副主任。
  10月9日,市召开民兵应急分队点验会。400多人参加点验。宁波军分区副司令员任荣泉到会指导。
  10月16日,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政府、省军区评为1989年度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10月27日,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政府、省军区评为1990年度春季征兵先进单位。
  10月31日,杭甬线列车上发生暴徒持刀棍行凶,在1名旅客被刺死、1名乘警亦被刺倒的危急情况下,市预备役130火箭炮营指挥连有线排班长谢维君,挺身而出,逼近凶犯,在1名劳教干部的配合下,将其制服。对此,浙江省预备役步兵1师炮兵团党委作出开展向谢维君学习的决定。12月23日,宁波军分区给予谢维君记二等功1次。
  12月29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市人武部召开谢维君、楼建萍记功表彰会。
  1991年
  1月16日,余姚市民兵通信兵训练被浙江省军区表彰。
  是月,余姚市儿童军校办学方案出台。
  3月9日,余姚市民兵装备仓库被省军区评为“达标单位”;弹药库房被宁波军分区评为“红旗库房”。仓库职工屠建航被评为优秀保管员。
  4月3日,市国教委召开第1次成员会议,审定《余姚市国防教育实施细则》和《创办军校实施意见》。
  5月30日,市委、市政府、市人武部批转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关于《余姚市国防教育实施细则》。
  6月18日,余姚市人武部通信分队获宁波市民兵应急分队和民兵通信分队军事竞赛团体总分第1名,应急分队获第3名。电话单机排障获单项团体第1名;捕俘拳术、悬空酒瓶对抗射击、通信线头接续均获第2名。吕文龙获个人全能冠军。
  7月5日,余姚市陆埠镇青少年军校成立。
  8月29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军分区确定余姚市晓云乡为“双拥模范乡”。
  9月2日,余姚市预备役军校在市职业中学成立,180名学员即进行4天军训。
  10月17日,余姚市被浙江省政府、省军区评为1990年冬季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俞鑫洪为先进个人。
  11月15日,预备役130火箭炮营117名预任(编)官兵参加省军区对团在奉化丰岭岙训练基地的检验性点验,到点率为100%。
  是月,预备役130火箭炮营被浙江省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12月29日,余姚市儿童军校在市实验小学成立。
  1992年
  1月18日,余姚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军民共建”协调会,驻姚部队负责人,市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审定了《余姚市军警民共建活动实施办法》,确定在全市建立13个军警民共建点。
  3月14日,调整余姚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成员。余姚市市长徐杏先任总指挥,副总指挥:市人武部部长宋兴华、副市长俞钢、市公安局长王志成;政治委员:市委书记陈云金;副政治委员:市人武部政治委员余家其、市政法委书记陈重天。成员由市委办、市府办、宣传部、交通局、工商局、水利局、邮电局、公安局、人武部军事科、劳改支队、130预炮营、火车站铁路派出所、东航鹿亭仓库等单位组成。下设第1办公室主要负责军事斗争;第2办公室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反特斗争。各乡、镇设立联防指挥分部。并出台“余姚军警民联防方案”。
  3月26日,余姚市云楼乡基干民兵连被省军区评为“水利杯”劳动竞赛优胜单位。
  4月20日,余姚市第2预备役军校在梁弄镇成立。
  5月6日,余姚市人武部根据撤区、扩镇、并乡的实情,对所属8个基层武装部兵器室进行调整。
  6月10日,预备役130火箭炮营被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
  6月19日至25日,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委员会、宁波市委在余姚举行纪念中共浙东区委成立暨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建50周年活动。省委副书记刘枫、省军区副政治委员聂全林及省顾委、省政协、省纪委和原浙东区党委、“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40余人参加。谭启龙、张文碧、顾德欢等分别作报告。
  7月11日,余姚市预备役130火箭炮营,被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1991年度先进单位,张定傲为先进个人。
  9月5~10月27日,预备役炮营组织57名预任(编)官兵参加团组织的指挥、战炮、通信专业分队协同训练,并在镇海蟹浦靶场参加了首次实弹射击考核,成绩优秀。
  是月,余姚市人武部获总参动员部、总政群工部、解放军报社联评的1992年度《中国民兵》订刊学刊工作二等奖:
  10月19~20日,省新四军研究会55名曾在四明山战斗过的老战士组成金秋考察团到余姚考察。期间,参观了浙东区党委旧址,瞻仰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观看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12月15日,蒋寿明任余姚市人武部部长、黄荣海任余姚市人武部政治委员。
  1993年
  3月,《余姚市志》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志32编、120万字,内设《军事》编、《革命根据地》编。
  5月3日,余姚市低塘镇基干民兵营。被浙江省军区评为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6月1日,市召开国防教育经验交流暨青少年军校教育成果汇报表演会。东航驻鹿亭部队、实验小学等4个单位作了经验介绍。陆埠中学、实验小学等4所学校160名学员参加了阅兵式、分列式。
  6月19日,余姚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组织全市民兵应急分队、驻姚部队、武警、公安干警等320多人参加的集结演练和军事比武。并有457位领导和演练保障人员参加,动用枪支320支、发射实弹1600余发,动用各类车辆60余辆。宁波军分区副司令陈睦新和余姚市市长、市军警民联防总指挥俞良培到场参演。
  8月1日晚,余姚市举行建军66周年首届国防文艺汇演。节目丰富,表演形式多样,近20个单位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
  8月24日,中共余姚市陆埠镇孙家村支部书记孙兴海,被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军区政治部评为退伍军人两用人才先进个人。
  10月9日,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军区政治部评为1993年度订刊用刊先进单位,并连续2年被总参动员部、总政群工部、解放军报社评为订刊、学刊二等奖。该项工作旨在解决经济发展加快,民兵外出多、人员集中难突出问题。主要运用“两刊”(《中国民兵》、《东海民兵》)和“两网”(广播网和民兵之家网),开展刊授教育。以民兵班为单位开展订刊、学刊活动,通过口试、笔试的方法以测实效。
  是年,余姚籍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家、专业技术少将周兴铭。被中央军委批准荣立一等功。
  1994年
  1月31日,余姚市国教办主任、市人武部政工科科长毛祥茂被浙江省国防教育委员会评为国防教育先进工作者。
  4月4日,《何克希将军》一书首发式在余姚举行。该书由张爱萍题写书名,叶飞作序。彭冲、粟裕等题词。省政协副主席朱之光、原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部分老战士等100余人出席首发式。
  4月10日,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5月,在全市民兵中开展“为重点工程建设立一功”活动。杭甬高速公路沿途的13个乡镇和单位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1890余人次,参加高速公路6标段的突击义务劳动,被市高速公路指挥部授予“劳动竞赛优胜单位”。
  7月2日,余姚市丈亭、泗门2个镇基干民兵营被浙江省军区评为民兵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丈亭镇武装部部长干云君被评为先进个人。
  是年,纪念《兵役法》颁布10周年,组织开展兵役法规知识竟赛,同时组织参加《中国国防报》举办的全国国防知识竟赛和《浙江国防》点将台知识竟赛,参赛民兵达5190余人次,经评选产生6个组织奖和119名个人奖,市人武部给予了物质奖励。
  10月,举办“国防影视月”,组织民兵和适龄青年观看《开国大典》等20多部军事题材的影视片,放映750余场次。
  1995年
  1月18~20日,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万学远在宁波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张蔚文和余姚市领导俞良培的陪同下,赴四明山慰问为抗日战争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和老共产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
  1月25日,武警余姚市中队被武警浙江省总队评为1994年度先进中队。
  6月20日,余姚市低塘镇武装部被省国教委、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评为“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7月1日,中共余姚市委在梁弄革命烈士陵园召开纪念建党74周年暨抗战胜利50周年座谈会。21位抗战时期入伍的老干部应邀出席。
  8月15日,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中共余姚市委在城区东北的玉皇山麓立“毋忘碑”,并举行揭碑仪式。此处曾是日本侵略者残杀余姚人民和抗日志士的刑场,被杀者300余人。
  8月25日,应中组部邀请,居住于梁弄镇的新四军老战士姜丙赴京参加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
  9月,分期对余姚中学、余姚2中、市第5职业技术学校的1133名高一学生进行了为期9天的军事训练。男女分编,以排为单位施训。训练内容包括队列训练、军事知识讲座、参观国防知识展,观看国防教育内容电影、电视录像片
  10月9日,余姚市被浙江省政府、省军区评为1994年度冬季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11月,武警余姚市中队被武警浙江省总队政治部评为“四个教育”先进单位。
  12月9日,余姚首次向驻香港部队输送新兵5名启程。
  12月17日,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先进单位。
  是年,市第2民兵训练基地竣工。该基地位于丰南乡庙弄村粪箕湾,丰山南麓,占地20亩,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其中主楼1100平方米、配套设施面积460平方米),操场面积2300平方米,靶壕长54米,装有自动升降靶18只,光学电子自动报靶器6套,可容纳120人驻训。总投资180万元。
  是年,余姚市政府出台《余姚市义务兵家属优抚金统筹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坚持共同负担,依法征收,合理定数,统筹平衡,保障兑现的原则。农业户口义务兵家属,按当地上年人均收入的80%标准享受优待金,并以每年10%的幅度递增。
  1996年
  1月12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获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月26日,余姚市国防动员委员会成立,市委书记胡建岳兼任第一主任。下设综合、武装动员、人民防空等6个办公室。2003年增至8个办公室。
  3月28日,余姚市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交接仪式在余姚影城举行。宁波军分区司令员孙志炎、余姚市市长励奎铭分别在交接书上签字。
  是月,收归军队建制,中共余姚市人民武装部委员会由胡建岳、黄荣海、蒋寿明、毛祥茂、俞鑫洪、楼毅军、赵建根7人组成,胡建岳任第一书记,黄荣海任书记,蒋寿明任副书记。
  4月4日,顾德欢、刘亨云纪念碑揭碑仪式在余姚梁弄举行。此碑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题写碑名。
  6月26日至7月2日,余姚市人武部选拔108名民兵尖子组队,在进行为期50天强化训练后,由队长楼毅军、政治指导员俞鑫洪带领,作为宁波军分区代表队,赴余杭县武警教导大队参加省军区组织的“全省民兵应急分队军事训练竟赛”活动。获团体总分全省第1名的优异成绩。其中单项共获得3个第1名、2个第3名2个第4名和1个第6名。
  是月,对在1988年9月以后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经兵役机关登记,未编入预备役部队和未编到现役部队的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人员,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首次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有143人,其中上校6人,中校37人,少校56人,上尉35人,中尉9人;军事军官48人,政治军官26人,后勤军官22人,技术军官49人。
  8月5日,成立市中小学国防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长魏翼唐,副组长罗洪鏊、史建明。
  8月21日,“余姚市梨洲中学少年军校”成立,校长陈洪庆,政治委员郑忠权。
  8月24日,1982年入伍的余姚籍军人冯煜芳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荣记一等功,并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专家津贴,成为二炮科研项目专家组最年轻的核武器专家。
  9月11日,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袁兴华少将来姚视察武装工作,听取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参观市第2民兵训练基地。
  11月19日,余姚首次向西藏自治区输送新兵39名启程:
  12月17日,武警余姚市中队被武警浙江省总队评为1996年度先进中队,并记集体三等功1次:
  是月,杭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路基宽26米、4车道,境内设牟山站、余姚站、大隐站3个道口,通车里程41.99公里。2004年开始由双向4车道扩建双向8车道。
  1997年
  1月3日,武警余姚市中队被武警浙江省总队评为1996年度内卫执勤工作先进单位。
  1月23日,余姚市被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政府、宁波军分区命名为拥军优属先进县(市)。
  3月27日,余姚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被浙江省国教委评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4月5日,宁波市党政军领导和驻甬部队官兵及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来到梁弄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祭扫革命烈士墓仪式。宁波市市长张蔚文主持仪式,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讲话。余姚市4套班子领导参加。
  4月11日,余姚市被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先进单位。
  是月,预备役炮营组织指挥连、11连共81名预任(编)官兵,参加团组织的专业基础训练、协同训练和实弹战术演练。在镇海蟹浦靶场,发射42发炮弹,全部命中靶区。
  5月,组织发动全市30000多名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青少年学生和驻军参加全国“迎接香港回归、庆祝建军70周年”国防知识竟赛,被全国组委会评为参赛先进单位。
  6月19日至6月20日,宁波军分区“以劳养武”工作座谈会在余姚召开。
  7月16日,余姚市低塘镇基干民兵营被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8月,武警浙江省总队总队长何虎少将到武警余姚市中队检查工作。
  10月,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10月10日,余姚市被浙江省政府、省军区评为1996年度征兵、退伍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10月21日,上王岗战斗革命史迹陈列室开放。该室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浙东最大一次战斗的真实历史,市委党史研究室和梁辉镇党委、政府联合进行资料收集和布展工作。在此战斗生活过的陈布衣、俞震等出席开放仪式。原浙东区党委书记谭启龙为陈列室题名。
  12月12日,武警余姚市中队被武警浙江省总队评为1997年度先进中队。
  12月31日,余姚市被浙江省军区评为1997年度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先进单位。
  是年,余姚市被全国国防知识竞赛组委会、评委会评为“知我中华,爱我国防”知识竞赛先进单位。
  1998年
  1月4日,余姚市人武部被南京军区评为1997年度民兵装备仓库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
  4月,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1997年度先进人武部。
  8月6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被南京军区征兵办评为1997年度冬季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1994年至1998年,余姚市人武部连续5年被浙江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12月2日,市组建民兵预备役部队文艺演出队,命名为“余姚市‘八一’演出队”。队长朱小国;政治指导员俞永健。下设舞蹈组、声乐组、器乐组、戏曲组。当年,偕应征青年入伍欢送大会的同时,举行了“八一”文艺演出队成立大会。并上演了歌曲、舞蹈、戏曲等众多精彩节目。
  是年,余姚市被评为宁波市拥军优属先进市。
  是年,首次进行地方专业与军队专业对口技术人员登记,全市接受登记的地方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为1044人,其中一类606人,二类438人(包括干部357人)。
  1999年
  3月,陆惠平任余姚市人武部部长,曾善明任余姚市人武部政治委员。
  5月21日,在建有军地对口专业分队的市供电局、市邮政局、市电信局、市卫生局、市粮食局、市交通局、市物资集团公司、工商银行余姚市支行、建设银行余姚市支行、农业银行余姚市支行、交通银行余姚市支行、中国银行余姚市支行建立人民武装部,配备兼职人武干部。
  是年上半年,市人武部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国教委、市教委组织以15所中小学为主体的15000名学生参加的“保卫21世纪中国”国防知识竟赛、国防征文和演讲比赛,选拔6篇中小学作品和2名演讲人员赴军分区参赛。
  9月,预备役部队火箭炮营调整改革,扩大组建范围。
  9月20日~10月25日,集中35天时间,开展以“两大军事活动”(参加全省民兵高技术含量专业分队建设现场会的课目演示,预备役部队实弹战术演习、阅兵)为内容的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大练兵。在调查摸底、组织点验、基础知识学习、组建8支高技术含量专业分队基础上,完成了民兵高技术含量专业技术分队的专业训练,2个预备役连徒步阅兵方队、1个炮连实弹射击和1个专业分队科技练兵演示。市财政拨专项经费65万元。
  10月,武警浙江省总队总队长何虎少将视察武警余姚市中队。
  是月,预备役炮营参加团在镇海蟹浦靶场组织的实弹演习,并参加浙江省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练兵成果交流会,组织12连参加团阅兵。
  11月7日,经余姚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同意,在市实验学校成立“余姚市青少年国防教育中心”。
  是年,对预备役登记工作实行微机管理系统管理,全市7500名基干民兵的档案信息输入管理系统,为战时实施快速动员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0年
  1月1日,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军区政治部评为1999年度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1月4日,武警浙江省总队参谋长李建忠在武警余姚市中队检查工作。
  1月28日,余姚市被宁波市评为双拥工作先进市。
  2月18日,余姚市低塘镇武装部被浙江省军区评为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先进单位;泗门镇武装部部长朱开芳被评为先进个人。
  4月4日,武警宁波市支队第3中队、第8中队与余姚、慈溪、鄞县(市、县)中队成立10人的防暴小分队,配合突击分队和公安干警,击毙罪犯2名,捕获1名,缴获左轮手枪3支,子弹28发,长刀2把,圆满完成了对杨良顺等3名持枪歹徒的围歼任务。
  6月15日,余姚市维护国防利益领导小组成立,市长贺富昌任组长。
  7月17日~18日,余姚市“维护国防利益工作办公室”、“维护国防利益巡回法庭”、“维护国防利益法律援助站”先后成立。
  7月29日,驻军东海舰队航空兵装备部余姚航材库举办建库30周年座谈会,上级机关和驻地领导及有关人士共30余人应邀参加。
  8月5日,余姚市“议军会议”在象山西沪港军营召开,中共余姚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苏利冕作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和加强人民武装工作讲话。会议确定,根据省“温岭会议”精神,采取置换方式,新建综合楼,定名为余姚市国防动员指挥中心。
  8月23日,为适应对台军事斗争之需,规范民兵信息,组建民兵信息网,市设民兵信息站,各乡(镇)设信息组,配信息员。
  9月12日,余姚市被浙江省政府、省军区评为1999年冬季征兵工作先进县市。
  9月27日~29日,余姚市举行以对台登岛作战为背景军警民联防演习。
  12月28日,余姚市被浙江省政府、省军区评为1999年度冬季退伍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是年,萧甬铁路复线改造基本铺设。
  2001年
  1月,武警浙江省总队总队长何虎少将到驻姚武警宁波市支队第3中队检查工作。
  2月12日~20日,宁波军分区副司令员陈槐林带工作组到余姚各乡镇武装部检查正规化落实情况。
  3月3日,浙江省军区参谋长张天富带司、政、后联合工作组在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王樟松陪同下到市人武部检查指导工作。
  3月11日,海军副司令员沈滨义中将,由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尹长志少将、参谋长李居林少将陪同,视察驻余姚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装备部余姚航材库。
  4月3日,宁波军分区副司令员朱金龙到余姚检查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情况。
  5月3日,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军区评为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先进单位。
  5月16日,南京军区空军司机训练2营,车辆53台,人员430名进梁弄镇驻训。
  5月17日,南京军区政治委员雷鸣球,由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贺家弼陪同在余姚考察。
  6月5日,宁波军分区司令员陈长明带工作组到市人武部检查安全治理及民兵训练情况。
  6月27日,余姚市人武部政治委员曾善明被浙江省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7月21日,预备役火箭炮营在余姚市体育馆组织全员额快速动员暨车辆征用演练。出动人员239人,130火箭炮6门,冲锋枪24支,手枪34支,40火箭筒6具,大小车辆30台,并组织全营点验。
  7月22日~25日,余姚市国防动员委员会首次进行战时行动演练,27个职能部门80人参加。重点演练国防动员机构、平战转换、动员支前、战场保障、全民防空等课目。完成作业文书88份,形成4大类10余个具体方案。
  8月2日,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组在姚拍摄有关场景。
  8月15日,宁波军分区司令员陈长明、副司令员朱岗到市人武部检查国防动员指挥中心工程建设情况。
  9月23日,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李金国到余姚检查指导工作。
  10月,预备役步兵师炮兵团基层正规化建设工作会议在余姚召开。
  10月15日,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张玉书、政治部副主任王春言由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王樟松陪同,到余姚市人武部检查指导工作。
  10月16~17日,全省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经验交流会在余姚召开。
  11月7日,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王樟松大校到姚检查征兵工作。
  11月22日,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王樟松带联合工作组考核市人武部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次日,并检查马渚、低塘、大隐及西北街道(现阳明街道)等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情况。
  2002年
  1月22日,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王樟松等到余姚市四明山镇开展扶贫工作。
  2月8日,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考察团郭安华院长等一行6人由宁波军分区副司令员朱岗陪同到姚考察检查。
  2月24日~25日,台州军分区政治委员沈颂贤一行,由宁波军分区司令员陈长明陪同到余姚市人武部考察。
  3月18日,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陈传发由宁波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罗润海陪同到余姚检查工作。
  3月23日,南京军区司令员梁光烈到余姚考察检查。
  3月28日,宁波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罗润海等到余姚市人武部调研城市民兵工作。
  是日,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潘瑞吉由浙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谢亢威陪同到余姚检查工作。
  4月上旬,宁波军分区首长、机关到余姚作余姚防区地形勘察。市人武部以此为契机对军事重要目标等情况进行实地复勘,完善战场保障相关资料。
  4月17日,上海警备区原副司令员王金重由宁波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胡永祥陪同在余姚考察。
  5月29日,第1集团军副军长顾守成到余姚指导工作。
  6月4日,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王樟松到余姚检查工作。
  6月12日,总后勤部、南京军区联勤部工作组到余姚考察检查。
  6月17日~20日,全市村级领导班子换届后,市人武部根据民兵连长变动幅度大、人员新的情况,组织269个村和部分居民社区的民兵连长共274人集训。
  6月24日,浙江省消防总队政治委员单国良到余姚市消防大队检查指导工作。
  7月10日,南京军区上海空军汽车团司训队470余人、60辆汽车驻训梁弄镇。
  7月11日,总政治部、东海舰队领导70人到余姚考察,市长贺富昌、市人武部部长陆惠平作陪。
  7月12日,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李忠才,由宁波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罗润海陪同在余姚市人武部检查工作。
  8月18日,市水上应急分队在牟山镇牟山湖水域进行抗洪抢险应急行动训练、演练。副市长孙钜昌、水利局长王永祥到场。
  10月11日,宁波军分区副司令员朱岗、宁波市国动委办公室副主任卢善听到余姚检查工作。
  12月,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军区评为先进团级单位。
  是月,市民兵训练基地增征土地6800平方米以拓宽训练场所,并使之与市民兵装备仓库一体。
  2002年,武警余姚市中队长王坤在余杭教导大队参加省总队军事训练大比武,获得“81式自动步枪对不动目标射击”、“81式自动步枪对隐显目标射击”、“79式微型冲锋枪对不动目标射击”等第1名的好成绩,在中队长组位列第1。
  2003年
  1月29~3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和省老区建设促进会顾问薛驹、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法文在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等陪同下,到四明山革命老区考察。
  3月3日,浙江省军区参谋长张怀泗来余姚检查国防动员指挥中心综合楼、民兵训练基地及民兵装备仓库等工程建设情况。
  3月5日,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军区保密委员会评为保密工作先进单位。
  3月21日,余姚市连续第5次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退伍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4月3日,宁波军分区司令员陈长明等到余姚检查城市民兵工作调整改革情况。
  是日,宁波军分区政工干部集训会议在余姚召开。
  4月18日,国防大学考察团一行到余姚考察。并参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5月22日,根据中发【2002】9号、中办发【1999】24号文件,为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建设,决定成立卫生局、建设局、规划局、电信局、邮政局、供电局、贸易局、科技局、交通局、经济发展局、教育局、城市管理办公室等12个局(办)人民武装部。编配部长1人,副部长或干事1人,所需人员由所在单位编制员额内解决。
  5月27日,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王国兴、副参谋长李福林等6人由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王樟松、宁波市国动委综合办公室主任卢善听陪同来市人武部视察,并对国防动员指挥中心综合楼建设情况进行监测。
  6月10日,市人武部对市部分机关重新组建的市直属机关武装部授牌、授印。同时增组人防交战、预警信息、汽车运输、气象观测、交通维护、电子对抗、信息通信、伪装防卫等8个专业技术分队。
  7月17日,浙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谢亢威由宁波军分区司令员陈长明陪同到余姚市人武部检查指导工作。
  7月29日,举行市国防动员指挥中心、市人武部办公综合大楼落成典礼。该大楼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开丰路200号,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8648.74平方米,投资近1450万元。余姚县(市)人武部自组建直至20世纪末长期驻止城区合宝弄24号蒋姓私宅。
  8月8日,宁波市服预备役退伍军人转服现役试点观摩会在余姚召开。
  8月21日,宁波军分区司令员陈长明等一行到余姚检查指导工作,了解民兵渗透分队训练准备情况。
  9月10日,余姚市民兵信息网反间谍侦察工作协作领导小组成立,俞永健任组长。陈彪、李水和任副组长。成员由各乡、镇、街道及市直单位武装部负责人组成。
  9月5日~20日,市民兵渗透分队敌后破袭训练演示在西南街道(现兰江街道)石婆桥村举行,33名民兵参加,共进行战术基础及应用技术等多项内容的演练并通过宁波军分区考核验收。
  9月19日,根据中发(2002)9号文件、浙委(2003)3号和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军分区政治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县(市、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进行“党管武装工作述职”的实施意见》,中共余姚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苏利冕首次向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军分区党委进行履行党管武装工作述职。
  10月,余姚市人武部被浙江省政府、浙江省军区评为2002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是日,中共余姚市委书记苏利冕带领市4套班子到市征兵体检站,视察检查体检工作。
  11月5日,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张玉书由宁波军分区副司令员朱金龙陪同到余姚检查、指导工作并作调研。
  11月18日,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马以芝由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王樟松、司令员陈长明陪同到余姚市人武部检查工作并视察国防动员指挥中心大楼。中共余姚市委副书记孙钜昌随行。
  是月,武警余姚市中队被浙江省总队评为先进中队。
  是年,经第2次全国内河航道技术等级普查,杭甬运河全线按4级航道(500吨级)标准改造。
  2004年
  2月14日,国家国动委综合办公室人员一行由宁波市国动办主任卢善听陪同到余姚考察。
  2月20日,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王樟松到余姚市人武部检查指导工作。
  3月2日,宁波军分区副司令员朱金龙及宁波市国动委有关领导一行9人到余姚检查国防动员建设情况。
  4月1日~9月30日,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850名民兵,在市民兵训练基地进行了分期分批的专业对口训练。主要训练水上应急分队收拢集结、游泳、急救、操舟等;迫击炮专业分队基本动作操作到瞄准发射等动作要领;医疗救护分队以模拟战场环境、实施摩托化机动,野战救护所的开设与撤收,战场救护等科目训练。
  5月13日,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沈颂贤到余姚市人武部检查指导。
  6月4日,由牟山镇组织开展的“我是小小兵”优秀青少年进军营系列活动,在海军驻牟山某部启动。
  6月9日~12日,浙江省军区《预防犯罪工作条例》集训班在余姚市人武部开训。
  8月4日,余姚市“四套班子”、国动委(武委会)成员到东海舰队举行“军事日”活动。
  8月27日,宁波海防团余姚海防营预编兵员动员集结实兵演练在市实验学校举行。演练采取调服式动员的方法,参照海防部队现行的人员编制进行预任、预编,编制设营部、步兵连、海防10连、11连和雷达观察所。全市10个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共321名人员参加。宁波军分区、宁波市国动委主要领导、各县市区分管武装工作的领导及人武部主官1名临场观摩。
  8月28日,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固辉一行10人到余姚考察,并参观河姆渡遗址。
  9月4日~5日,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张怀泗一行3人到余姚市人武部检查指导工作。
  9月19日,宁波市人大工作组到余姚市人武部检查《兵役法》执行情况。
  是月,按省政府、省军区《关于修订人民防空预案的通知》,制定《余姚市人民防空预案》。该预案设定了敌军对象,空袭的时机、兵力和重点,我方指挥部的编成和职权,战时指挥所开设位置和时机,重点目标的确定和防护,人员疏散和隐蔽,人防专业队伍组建和任务,空袭后果处置和各项保障。
  10月24日,前军委副主席张震到余姚考察,并参观了河姆渡遗址。
  11月29日,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王加木到余姚市人武部检查指导工作。
  12月1日,宁波军分区司令员武晋宁到余姚市人武部考核干部。
  12月9日,前方村战斗烈士纪念碑亭,在梁弄镇落成。省、地、市有关领导出席了揭碑仪式。是碑亭为余姚市又一处国防教育基地。
  12月20日,南京军区审计部门到余姚市人武部审计民兵装备仓库维修工程经费情况。
  2005年
  1月26日,张志红任余姚市人武部部长。
  3月31日,顾天祥任余姚市人武部政治委员。
  8月2日,市国土资源局、市人武部联合实施地质灾害救援演练。
  8月9日,《姚江怒涛——余姚抗日战争史料选编》一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市新四军研究会、史志办公室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3家联合编选。
  9月19日~20日,市组织实施“0393-1”防空袭现地实兵演练,以未来我市可能担负的任务为牵引,以对台应急作战为背景,按实战要求,采取实地、实兵、实装的方法,组织实施“铁路枢纽防护与抢修实兵演练”(代号“0393-1”余姚市城市防空袭演习)。组织了8个市直部门和4个乡(镇、街道)共150名民兵专业技术分队人员;调用工程抢险抢修车、医疗救护车、消防车等各种车辆300余辆次;针对性地设置了10个演练课目。在实地演练中以快速为旨,实施快速铁路清障、搭建铁路临时调度室、开设野战医疗救护所并实施救护、抢修被毁铁路、修复通信线路、修复铁路装卸机械、对储运仓库实施灭火等课目。
  10月20日~11月10日,总参作战部派员3人在余姚境内进行国防测量。
  11月30日,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沈颂贤到余姚市人武部检查全面建设情况。
  是年,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达25.14万户。“中国余姚网”、“中塑在线”、“数字余姚”、“余姚生活网”等网站均拥有众多“网民”。自20世纪80年代电脑进入市区电信、科研、教育、银行等单位;90年代后,先后成立余姚移动公司、余姚联通公司、余姚网通公司、余姚铁通公司,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开始普及电脑;1995年后,电脑加速向居民家庭普及。

知识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下限一般断于2005年,由概述、大事记和各篇组成。各篇下设章、节、目,部分章节设子目,附录和编后记殿后。篇章所列事件一般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副团以上名录均按出生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客观的记述余姚市军事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余姚驻军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融思想性、资料性、使用性一体。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