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水利重点工程项目若干管理制度建设的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285
颗粒名称: 附录二 水利重点工程项目若干管理制度建设的研究*
页数: 6
页码: 324-329

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现代化建设进程及和谐家居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浙江省余姚市委、市政府和余姚人民给予了余姚水利“围绕水利建水利、跳出水利建水利,高起点上迈新步”的特殊使命,2002年余姚率先探索实践水利投融资改革、率先组建水利投融资机构,先后参加并承担了一大批浙江省、宁波市等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水利事业进入了由传统水利进入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新时期。工程建设各项制度的推行实施,使得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进展更为有序,成果尤为显著。最良江整治工程指挥部2002年、四闸下移工程指挥部2004年、四桥建设指挥部2007年被宁波市政府评为重点工程建设先进集体。最良江整治工程先后获得甬江杯、钱江杯优质工程奖和水利部优质工程大禹奖。城区水闸东移迁建及船闸工程获得甬江杯优质工程奖和水利部优质工程大禹奖。良好而健全的制度体系是一个工程各方面正常运转的关键。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余姚市水利局以如何建立健全重点工程管理若干管理制度作为中心课题,组建相应的课题调查小组,对水利重点工程项目若干管理制度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就以下研究观点与之商榷。
  1.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概述
  双溪口水库建设工程总指挥部是根据余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建立的。双溪口水库是《甬江流域综合规划》和《姚江流域综合规划》推荐的水利骨干工程,是余姚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自2002年8月开始筹建并立项;2003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2004年7月经宁波市计委批准初步设计;2005年底开工建设。水库以供水、防洪为主,集水面积40.01平方公里,总库容3398万立方米,工程征用土地3529.638亩,移民629户,计1636人,拆迁房屋8.28万平方米,总投资7.8亿元。
  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统筹协调配置浙东水资源的重要举措,是浙东引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余姚段被列为浙江省、宁波市和余姚市重点工程。工程建设任务以引水为主,同时兼顾防洪排涝和改善河网水环境。余姚市主要建设项目包括河道工程、计量节制闸工程和桥梁工程。河道引水线路北线始于余(姚)上(虞)边界浦前闸,拓宽跃
  * 张志中,戚劲杉,戴怀长,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17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进江(南北向),然后向东通过七塘横江和四塘横江至余(姚)慈(溪)边界,北线引水河道长38.96公里,工程总概算投资4.70亿元。
  余姚市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是以除险治江为目的,围涂为手段的重大水利工程,通过围涂增加土地资源,通过围涂提高新的海塘标准,提高余姚海塘防潮能力,通过围涂实现钱塘江余姚岸段的整治。根据浙江省钱塘江整治规划和余姚市海塘围垦规划的要求,余姚市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分四期实施,工程总投资30亿元,围涂面积11.2万亩。所有工程计划在2015年全部完成。
  杭甬运河余姚段城区四桥建设指挥部是根据余姚市委、市政府和水利局党委的意见,在城区四闸下移工程指挥部(兰墅大桥引桥配套工程指挥部、最良江拓浚防洪工程指挥部)基础上,经充实后组建的。杭甬运河余姚城区四座桥梁改建是整个运河工程能否通航的关键项目之一。总投资8.5亿元,涉及三座桥梁和一座过江隧道,余姚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体目标是“两年通航,三年建成”。
  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委托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设计和初设,除险加固工程采用大坝迎水面复合土工膜防渗加固膜前盖重工程措施,解决坝体防渗问题;同时放缓上游坝坡,解决坝坡稳定问题;并更新大坝监测设施,采用自动监测设备;泄洪闸拆除重建。利用溢流段较长条件,闸室下移重建,以原泄洪闸作施工围堰,新闸完工后拆除老闸。新建泄洪闸设3孔5.5m弧形钢闸门;对原输水隧洞进行改造,并增设新的放空隧洞;对非常溢洪道进行结构加固和接触防渗处理;坝下排水沟建设;库区管理范围内环境建设。
  牟山湖又名西湖,位于姚西牟山镇境内,湖区集水面积18.5平方公里,蓄水量555万立方米。根据规划和一期工程实施要求,以原有湖岸为基础,将湖底平均挖深1.0米,挖深后相应库容增至885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3.51米,相应总库容最终达到1048万立方米。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9425万元。工程于2005年6月28日开工,2007年6月20日竣工。
  陆埠水库位于陆埠镇境内姚江支流上的陆埠大溪,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55.6平方公里,总库容2599万立方米。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2005年11月对陆埠水库大坝进行第二次全面安全鉴定,2007年5月17日,宁波市发改委以“甬发改农经〔2007〕178号”文《关于同意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的批复》立项,批复估算投资为7476.85万元。除险加固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大坝加固工程、溢洪道加固工程、输水隧洞加固工程、泄洪洞加固工程、桥梁及道路工程、管理区建筑、大坝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批复概算总投资为7315万元。
  化纤厂地块开发建设工程指挥部承担立项的工程建设项目有4个,它们分别是:①侯青江北岸整治工程,总投资2.45亿元,其中拆迁投资2.05亿元,工程建设投资4000万元;②南河沿路道路建设工程,总投资3.5亿元,其中拆迁投资3.3亿元,工程建设投资2000万元;③火车站站场区块改造工程总投资9200万元,其中拆迁投资9000万元,工程建设投资200万元;④化纤厂周边地块改造工程,总投资3.3亿元,其中拆迁投资3.22亿元,工程建设投资800万元。另新增了人行桥新建和三官堂桥拓宽工程,总投资900万元。
  2.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2.1 系列管理制度的形成
  最良江整治工程建设是余姚市水利系统最早探索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指挥部。最良江整治工程建设管理期间,指挥部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出色完成建设任务,从2001年开始,在吸取兄弟单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制定了《财务制度》和《安全生产制度》,同时,又对一些工程管理措施进行了尝试。廉政建设方面,在市检察院支持下,开始与施工、监理单位签订“廉政协议”,由市检察院从签订协议开始全程监督。这一做法后来被全面推广,目前已成为宁波市重点项目办公室规定的施工合同中一项必备内容。在工程建设方面,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指挥部向每个项目部派遣了一名业主代表,现场监督工程进展和施工质量。同时,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计量联系单审核以及工程质量检验等问题都采用了集体商讨、审查的办法,避免出现由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工程建设中一些措施、办法的应用使得最良江整治工程各方面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并取得了“质量高、进度快、投资控制好、廉政建设出色”的可喜成绩。2003年实施的中山河整治工程、2004年开始的城区水闸东移迁建及船闸工程和兰墅大桥引桥工程、2005年开始的兰墅园工程在最良江整治工程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对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形成的更具有操作性的一系列管理制度。2006年城区四桥建设开始,为了在时间紧、任务重、拆迁难、压力大的情况下,出色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年通航、三年建成”的任务,城区四桥建设指挥部在参考兄弟单位的成功做法和以往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包括《财务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和《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建设管理制度,对工程建设实行全面的制度化管理。此后这些管理制度分别在双溪口水库建设工程、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余姚段)、奖嘉隆江整治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牟山湖增容工程(一期)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陆埠水库至梁辉水库隧洞引水建设工程、化纤厂地块开发建设工程等工程又在实践中进一步细分规范了若干制度,特别是《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制度》、《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业主标段负责人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工程技术计量联系单集体审查制度》、《工地联席会议制度》、《法定代表人约见制度》等8个部分组成的工程建设综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进行更具体的全方位的规范管理,效果尤为明显。
  2.2制度管理实施情况
  2.2.1 制度管理
  《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作息和值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三项制度的执行,确立了重点工程内部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并保证了各位工作人员正常的工作时间。同时规定财务审批、监督、支出权限及资金使用途径等一系列政策,使单位的机制正常的运行,有效落实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2.2 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的高低是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制订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问题。《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制度》对监理单位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明确职责,强调责任,加强监督,从要求严格监理着手来保证工程高质量地完成。《招投标管理制度》的实施,除要达到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招投标的目的外,还要求尽可能选择资质高、业绩好、实力强、管理严的施工队伍,以高起点选择施工单位来保证施工质量。《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的实施,使有关各方在施工前就明确施工技术要求,使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对业主的质量要求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加强协调,全面对照,确保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业主标段负责人制度》的实施让业主直接掌握施工第一手资料。一般的问题,现场即予以处理。较大的疑难问量,及时上报,及时商讨研究,及时解决,从而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质量检验制度》更注重工程质量的规范检验,各单位职责明确、措施明确、要求明确。《工地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更好地检查了合同的履行情况和工程的质量状况、协调解决施工中发生的变更、质量缺陷处理等。这些制度的推行更直接更具体地对工程质量进行了及时有效地控制。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较棘手的问题,建立《计量管理票据管理制度》、《磅秤管理制度》、《坝头验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用创新手段监督石料的计量,从而保证了石料计量的正确性。建立石料10d一次的《级配检验制度》、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抽查,建立《司磅和验票人员的考核制度》、《监理人员旁站制度》、《项目负责人到位到岗制度》、《跟踪检测制度》,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制订了《监理管理制度》、《法定代表人约见制度》,指挥部与企业高管一起商量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实践证明,这一办法十分有效,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约见企业法定代表人,很快得到了解决。这些制度的全面推行从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质量管理,效果十分明显。
  2.2.3 招投标管理
  重点工程建设中,有诸多分项目要进行招投标,为了真正使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达到选择素质高、技术强、信誉好的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工程建设,节约开支、控制投资,促进廉政建设,杜绝营私舞弊等职务犯罪等目的,依照《招标投标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结合各个重点工程建设实际,我们制订了《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专门成立了招标领导小组。招标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5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向社会公开招标,并且都进入宁波或余姚招投标中心公开进行招标。市重点办、监察局、财政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派员全程监督,市公证处现场公证。50万元以下的小项目,征得上级有关单位和有关部门职能机构同意后,由指挥部召开部务会议时行商量,根据报名企业资质、信誉、业绩情况,确定多外施工单位,然后在水利局纪检组同志的监督下进行议标,最后确定施工单位。在工程招投标方面,从来没有出现投标单位投诉的情况。对每次招标结果,投标单位都表示信服。
  2.2.4 工程管理
  《项目法人制》、《业主代表负责制》、《建设监理制》、《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制》、《原材料检验、检测制》、《技术文件审批、审核制》、《工程技术计量联系单审核制》、《合同管理制》等八项制度的落实,首先明确了组织机构,工程建设单位的主体以及法定负责人;其次明确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参建单位以及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相互之间的职责、权限相互之间的关系;再次是明确了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项目审批、文件审核的规定,以及施工的工艺、程序、操作规范、计量方面的要求,从而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
  《工程例会制》的实行,为每个阶段性的工作定期进行总结提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统一思想,及时纠正工程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形成共同目标。
  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遇重大问题而不能一时解决的情况下,启动《法人代表约见制》,指挥部与企业高管一起商量解决疑难的各类问题,使问题及时解决。
  2.2.5 安全生产管理
  重点建设的《安全生产制度》从2001年最良江整治工程开始实施,后经不断地完善,各大重点工程未出现大的人员伤亡事故。特别是四桥工程在原有安全生产制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员工作网络,对安全生产实行网络化管理,切实做到了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经济落实、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更具体、更有效。在三桥一隧建设施工场地小、周边情况复杂、城区施工难度大、施工内容多等情况下,实现了工程施工零死亡,并且没有发生重大、特大的生产事故。在双溪口水库工程建设中坚持以“安全第一、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的指导思想,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年度指挥部与各施工企业、施工企业与各施工小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内容、目标、责任,并进行定期检查。指挥部成立由安监、水利、公安、地方乡镇、施工企业责任人组成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制订在建工程事故紧急处理预案。由于思想重视、责任明确、组织健全、管理到位、措施有力,双溪口水库克服了高危作业多,用爆数量大、安全隐患风险高等困难,从2005年底开工以来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去年被宁波市水利局推荐为浙江省水利系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2.6 廉政建设
  指挥部廉政建设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社会安定和建设进展,直接影响到余姚市委、市政府和指挥部在广大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重点建设的各方面,按照《廉政制度》的要求,我们坚持领导以身作则、全体工作人员做到洁身自好的同时,加强日常工作中的廉政监督,并将其贯穿于施工建设管理中。《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制度》、《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就包含着选择素质高、信誉好的参建队伍,从源头进行控制。《工程技术质量联系单审查制度》、《工地联席会议制度》则促使敏感的工程计量处理更具透明度,并尽可能消除个人独断现象,以达到保护同志,控制投资、确保质量等多方面的目的。
  (1)在项目招投标文件编制及招投标整个过程中,邀请市监察、发改、财政等有关领导参加监督。
  (2)抓好制度建设,行业主管部门与指挥部、指挥部与各施工单位层层签订廉政合同,并报市监察局备案。
  (3)抓好日常廉政工作,责任到人,实行首长负责制,指挥部负责人对全体成员负有廉政责任。同时指挥部成员每年参加市、局组织的廉政教育1~2次,市检察院会同市水利局联合组建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在指挥部联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系列活动,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由于领导重视、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廉政制度,使全体工作人员做到“工程优良、人员优秀,工程上去了、人员不倒下”,工程指挥部有两位主管日常工作的副总指挥还先后被评为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功臣,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3.结语
  (1)健全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这个制度对于整个工程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及良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带好头了,部下自然唯马首是瞻,所有的工作自然水到渠成。
  (2)完善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制度。进一步深化重点建设项目同步实施预防职务犯罪,会对整个工程制度管理的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推行建设项目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提高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
  (4)健全工程项目筹建体系。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监测、监管、监督跟踪管理服务机制。
  (5)推行产权明晰确认机制。严格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管理”、“谁养护”的原则,落实长效管护责任制。
  (6)严格实行工程竣工验收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7)规范招投标以及标后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标后跟踪管理监督服务体系。确保整个工程的高质量竣工。
  (8)严格实行重点建设项目法人约见制。进一步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到岗考勤、合同备案、合同违约、管理设计变更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9)进行严格的财务管理,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10)深入开展立功竞赛活动,进一步完善“四有立功”竞赛机制。
  (11)深化重点建设项目审计,进一步健全重点项目事中、事后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
  (1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巩固反腐倡廉成果。
  (13)实行更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者与施工者之间和谐的关系。
  (14)积极处理好移民的善后工作,进一步有序推进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各项扫尾工作。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