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管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25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管体制改革
分类号: D033
页数: 3
页码: 293-2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余姚水管体制改革主要分三个阶段:水利系统企事业单位改制;基层水利员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
关键词: 余姚市 体制改革 体制改制

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余姚水管体制改革主要分三个阶段:水利系统企事业单位改制;基层水利员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
  一、水利系统企事业单位体制改制
  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水利系统内的部分企事业单位有的失去了原有的工作职能,有的已不适应现有的管理模式。为确保余姚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根据余劳字〔1999〕28号、余政办发〔1999〕136号、余政办发〔2000〕2号、余人发〔2000〕42号文精神和操作规定,分别对系统内的水电机械实验厂、内河疏浚公司、姚江水利工程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单位和大横山电站、水电机井工程队、堰闸管理处、水利局物资供应站、水利局就业服务处、水利局培训站、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余姚市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公司)七家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通过改制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也让余姚水利系统的体制更加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需要,有效推进水利事业的建设步伐,见表14-1、表14-2。
  二、基层水利员体制改革
  基层水利员分河区管理水利员和乡镇水利员两部分。河区管理水利员隶属于水利局直接领导和管理。2002年前乡镇水利员编制列入水利局事业编制实行水利局与乡镇双重领导的管理模式,人员工作职能列入乡镇农办。2002年根据市政府理顺乡镇站所隶属关系的精神,在人事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在编的乡镇水利员67人,按所在工作单位下放到各乡镇街道,同时取消原有的水利站,设立水利分站。
  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
  为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办发〔2002〕45号、浙政办发〔2002〕82号,浙水办发〔2004〕2号和甬政办发〔2005〕218号文件精神,水利局对直属的四明湖水库管理局、梁辉水库管理局、陆埠水库管理局、海涂水库管理处、海塘养护管理处、蜀山大闸管理处6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了体制改革。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人员定岗定编,管养分离,对运行机制、经费管理等进行了改革。经宁波市水利局考核验收,评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考核验收为92.5分,评定考核等级优秀,通过体制改革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人员经费得到保证和落实,运行机制得以理顺,有效保证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见表14-3。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