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三章 水利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243
颗粒名称:
第十三章 水利机构
分类号:
F426.9
页数:
22
页码:
271-292
摘要:
本章记述了余姚市水利机构的发展历程以及防汛防旱工作情况。
关键词:
工业部门
水利经济
余姚市
内容
第一节 市级机构
一、市防汛防旱指挥部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统一对全县的防灾、抗灾、救灾(水、旱、风等自然灾害)工作的领导,1952年成立余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1954年易名为防汛防旱指挥部,1985年县改市,更名为余姚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余姚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在上级防汛防旱指挥部和余姚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组织、指挥、协调全市防汛、防台、抗旱和抢险救灾工作。
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负责防汛防旱指挥部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水利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副主任若干。办公室作为防汛防旱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季节临时性的,80年代以后改为常设机构,但人员编制没有落实。2002年3月21日,余姚市人民政府余政办发〔2002〕35号文批准的《余姚市水利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中,明确了余姚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为全额事业拨款单位,核定编制人员5人,至此,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作为正式机构,真正得以落实。
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为汛期,汛期落实防汛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工情变化,做好防汛防旱信息的传递,及时将下情上报,将上级的部署要求下达,并认真贯彻实施。还建立了汛情会商制度,由市水利局有关领导、科室负责人等组成防汛防台防旱工作专家组,不定期召开防汛形势分析会,总结布置工作任务。
防汛防台防旱工作全面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与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签订了防汛防旱工作责任书。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以镇长(主任)为组长的防汛防台防旱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行政首长负责制,防汛防台防旱应急岗位责任制、水利工程巡查制、防汛防台防旱督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防汛防台防旱安全责任人、安全监督责任人、巡查责任人、预警责任人等各类人员落实责任到位。对全市小型水库及大中型水库和海塘安全责任人、水库巡查管理人员名单每年在余姚日报上进行公示,以进一步明确责任。并上报省、宁波市防指。
余姚市、镇、村三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及应急管理体系都比较健全,从防汛防旱工作原则、指挥系统及职责、防汛防旱应急反应和成员单位职责等方面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格局,做到密切关注气候现象、及早布置相关方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余姚市已编制完成了《余姚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余姚市防台风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预案,各乡镇、街道分别编制了水库山塘抢险预案、小流域山洪灾害抢险预案等。余姚市水利局为做好抗台工作和防止突发事件,还编制了《余姚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和《余姚市防台风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二、市水利局
余姚市水利局于1955年10月成立,曾分别隶属于余姚县实业科、建设科、县水利委员会。随着形势的变化,它经历了撤、并、恢复的机构改革。市水利局的前身有余姚县农林水利局、水利电力局、水利局等不同称谓。1982年2月,县另设供电局,水利电力局改为水利局。1985年定为余姚市水利局。1991年内设机构“股”改称“科”,机构级别不变,下设局办公室、人事科、水电工程管理科、财务企业科、水政水资源科、水产科。1996年机构改革,余姚市水利局(水产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水行政、水产业的职能部门。2001年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余姚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甬党〔2001〕20号文),设置余姚市水利局;市水利局是主管水行政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不再保留水产局牌子,原承担的渔业行业管理职能划归市农林局,增加承担余姚市城市防洪职能。
目前,水利局机关下设办公室、人事科、水电工程科、水政水资源科(市水土保持监督站)、财务管理科。同时余姚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也设在市水利局内。机关行政编制19人。有下属单位17家。
水利局主要职能: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制订水利工作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组织制订全市水利发展规划、中长期和年度计划;组织指定全市主要江河的流域(区域)综合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并负责监督实施;主管全市水库(山塘)、河道、溪滩、人工渠道、湖泊等水域和江堤、海塘、滩涂;负责姚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负责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河道整治和管理;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制订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负责组织全市水资源的检测和调查评估;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全市和跨地区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调度方案并负责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取水许可证制度和水资源费的征收制度;归口管理全市节约用水工作;对水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协调有关部门进行部门间和地区间的水事纠纷调处;主管全市的防汛防旱工作和水土保持工作,承担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管理全市农村水利和乡镇供水、人畜饮水、城市地表水的水源建设;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拟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提出水功能区划分和水域排污控制的意见,有关数据和情况通报市环保局;组织建设和归口管理农村小水电,负责综合利用水库水电站的开发和管理;归口管理全市水利经济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制订财务政策及水费、水资源价格政策,并组织实施;对水利系统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管理;对水利综合经营实行行业管理;对全市水工程建设进行行业管理;负责组织建设和管理具有控制性或跨地区的重点水利工程;负责管理全市海涂围垦和标准海塘建设;负责指导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统一管理水利资金;负责组织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对全市水文工作实行行业管理;负责管理水利科技、教育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指导水利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和管理全市基层水利队伍的建设工作;承办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市水利学会
余姚市水利学会成立于1981年7月14日,是余姚市水利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水利学术交流和科学考察活动;开展水利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接受委托进行工程项目论证,科技成果鉴定等;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有条件时编辑出版学术书刊或通讯;举办为水利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各种事业和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水利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举办各种形式的水利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开展同国内外水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往来与合作;表彰、奖励优秀学术成果和在学会活动和科技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科技工作者。
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每三至五年召开一次。在会员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理事会是领导机构。有11人组成,其中: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一名。理事长为本会法人代表。工作机构设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2名。学会下设水文与防汛、水政水资源、工程管理与建设管理、水利经济与规划、水工结构与工程地质、农村水利、海塘与围垦、水生态环境等8个专业学术组。截至2009年已召开了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学会现有会员90人,其中宁波市水利学会会员达39人,中国水利学会会员2人。
2008年11月学会向宁波市第五届学术大会余姚分会会场选送学术论文29篇,获特等奖1篇,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多篇。
2009年向宁波市水利学会选送学术论文10余篇,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多篇。
2009年10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了《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十七辑)——余姚专辑。《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出版县市级论文专辑,尚属首次。《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余姚专辑精选了70篇由余姚市水利工作者撰写的论文,既有余姚市水利发展成就和经验的总结,也有余姚市水利先进技术的介绍,立足现实,内容翔实,曾得
到省水利学会和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高度评价。
2008年、2009年水利学会连续荣获余姚市“五星”学会荣誉称号。
第二节 组织人事
一、干部任免
1991年
1月,余政干〔1991〕1号,余姚市人民政府任命黄伯森为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
1996年
3月15日,余姚市组织部批准夏国团享受副局级工资待遇。
1997年
1月6日,余政干〔1997〕1号,夏国团任余姚市水利局总工程师。
1月9日,余市委干〔1997〕1号,金承安、徐林苗任余姚市水利局正局级巡视员。
1月13日,余组干〔1997〕1号,中共余姚市委任命马建利为余姚市水利局党委委员;张松达为余姚市水利局局长助理。
1月29日,余人大〔1997〕5号,免去何宝牛余姚市水利局局长职务。
2月26日,余市委干〔1997〕9号,谢永林任余姚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免去何宝牛余姚市水利局党委书记职务。
同日,余人大〔1997〕8号,谢永林任余姚市水利局局长。
11月28日,余政干〔1997〕14号,祝家梁、张松达任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免去夏兰娣副局长职务。
2001年
1月16日,余人大干〔2001〕1号,任命王祥林为市水利局局长。
1月18日,余干任〔2001〕11号,王祥林任市水利局党委书记。
2002年
1月,余干任〔2002〕2号,夏国团任余姚市水利局副局级调研员。
3月,余组干〔2002〕8号,姚俊杰任局长助理。
6月,余干任〔2002〕9号,中共余姚市委任命祝家梁为余姚市水利局纪委书记。
2003年
3月,余人大干〔2003〕2号,王祥林任余姚市水利局局长。
5月,余政干〔2003〕5号,姚俊杰任余姚市水利局总工程师。
2004年
2月,余干任〔2004〕4号,经中共余姚市委决定:黄伯森任水利局副局级调研员,陈慧峰任水利局纪委书记,免去陆埠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职务;免去祝家梁水利局纪委书记职务。
3月,甬水质监〔2004〕19号,经宁波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批准:姚俊杰为余姚市质监分站站长,免去张松达分站站长职务。
3月,余政干〔2004〕3号,余姚市人民政府决定任命陈慧峰为水利局副局长,岑建航为余姚市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免去黄伯森副局长职务。
2005年
6月,余政干〔2005〕4号,余姚市政府任命毛洪翔为水利局副局长。
6月,余组干〔2005〕3号,中共余姚市组织部决定任命毛洪翔为水利局党委委员。
2006年
1月20日,余组干〔2006〕1号,王明央任余姚市水利局党委委员、徐泉云任余姚市水利局党委委员。
1月24日,余政干〔2006〕2号,王明央任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徐泉云任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
6月5日,余干任〔2006〕11号,中共余姚市委任命杨文祥为余姚市水利局党委书记。
6月9日,余政干〔2006〕3号,余姚市人民政府任命杨文祥为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
12月22日,余人大干〔2006〕11号,余姚市人大常委会任命杨文祥为余姚市水利局局长;免去王祥林余姚市水利局局长职务。
12月25日,余组干〔2006〕20号,中共余姚市委决定免去王明央余姚市水利局党委委员职务。
2007年
1月,余政干〔2007〕1号,余姚市人民政府决定免去王明央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职务。
1月,余干任〔2007〕2号,中共余姚市委决定免去陈慧峰余姚市水利局纪委书记职务。
1月,余政干〔2007〕2号,余姚市人民政府决定免去陈慧峰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职务。
4月,余人大干〔2007〕4号,余姚市人大常委任命杨文祥为余姚市水利局局长。
5月,余组干〔2007〕3号,中共余姚市委组织部任命周玉燕为余姚市水利局党委委员。
5月,余组干〔2007〕4号,中共余姚市委组织部任命邵建钢为余姚市水利局党委委员。
5月,余干任〔2007〕9号,中共余姚市委任命周玉燕为余姚市水利局纪委书记。
11月,余组〔2007〕49号,中共余姚市委组织部决定张松达享受正局级待遇。
12月,余组干〔2007〕14号,中共余姚市委组织部决定免去张松达市水利局党委委员职务。
2008年
1月,余政干〔2008〕2号,余姚市人民政府任命张志中为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
1月,余干任〔2008〕5号,中共余姚市委任命张志中为余姚市水利局党委副书记。
8月,余干任〔2008〕23号,余姚市人民政府任命张百成为余姚市水利局正局级调研员。
2009年
5月22日,余组干〔2009〕7号,毛根良任余姚市水利局党委委员职务。
同日,余政干〔2009〕6号,毛根良任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职务。
二、工会
水利局工会组织设立工会工作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2人,下有基层工会组织26个。2001年前工会干部均为兼职,2001年后专设专职工会副主任并具体负责日常工会工作。
1988年至今历任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
1988~1989年 工会主任 周炳铨
1989~1997年 工会主任 夏兰娣
1997~2004年 工会主任 祝家梁
2004~2007年 工会主任 陈慧峰
2007~2008年 工会主任 周玉燕
2008至今 工会主任 张志中
三、共青团
1988年以来,市水利局团委(共青团余姚市水利局委员会)在局党委和团市委的正确领
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水利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探索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有效途径,努力为全市水利系统输送、培养新鲜血液,为水利建设事业培养青年人才,团结带领广大水利青年坚定信念、发奋学习、锐意进取、自觉奉献,主动参与全市水利建设事业,为建设“和谐水利”、生态水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局所属姚江水利管理处团支部于2002年创建成余姚市“青年文明号”。
局团委组织沿革见附表。
附表市水利局团委负责人名录(1988~2011)
书记 张建军 1985.02~1988.12
副书记 岑建航 1985.02~1988.12
书记 周洪 1989.01~2002.07
副书记 汪湖江 1989.01~1998.12
诸鸿军 1999.01~2002.07
书记 赵明明 2002.08~2003.07
副书记 张国栋 2002.08~2003.07
吴劭辉 2002.08至今
书记 张国栋 2003.08~2006.07
书记 魏建峰 2006.08至今
注1.1999年1月,局团委第五届委员会换届。
2.2002年8月,局团委第六届委员会卸任之后,未换届,未召开局团委代表大会,建议该内容不展。
四、妇联
1988~2009年局设妇联工作小组,负责局及系统的妇联工作。
第三节 市水利局下属单位
一、河区管理机构
1992年6月25日,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后,为搞好流域间的协调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撤销原9个区水利管理站,按流域增设市姚西北地区水利管理处、丈陆地区水利管理处,扩大市西上河水利管理处、市姚江水利管理处、四明山水利管理处职能范围。河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水利工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承担本河区范围内直接管理的各项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保障各项工程正常、安全运转;严格服从“三防”指挥,搞好调水、引水,切实落实防汛防旱措施,履行“三防”职责;在市局领导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水政管理、检查,履行水政执法监察职能;根据市局委托,承担本河区管理范围内工程建设的行业管理任务,抓好市级河道疏浚、清障和河道保洁工作;受局委托协调、处理好与有关乡镇的水利工作关系,帮助、督促有关乡镇搞好本地区的水利建设,处理好水事纠纷,统一上报有关数据。
1.余姚市姚江水利管理处
余姚市姚江水利管理处于1989年批建(余编〔1989〕24号文),为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核准人员编制6人。2002年组建姚江水政监察中队,与其合署办公。随着事业的发展,目前单位为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具有多种职能的局属单位。人员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三块牌子分别为:姚江水利管理处、宁波三江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和姚江工程质量检测试验中心。
姚江水管处的管理范围:负责辖区五个街道(凤山、兰江、梨洲、阳明、低塘)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协调与监督工作;负责监督检查辖区内中江、东江、中舜江等一类河道7条以及乡镇二类河道22条的保洁、清障与疏浚任务,并做好水费征收工作;负责做好辖区内由市水利局托管的向家弄水库[小(1)型水库]管理工作,保证该库安全运行。
宁波三江监理公司职责主要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运行,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公司建立以来参与了数百个工程项目的监理,取得了显著业绩。2004年10月获得由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资质证书,成为首例县市级监理公司获水利部颁证的单位。目前监理公司不断做大做强,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分别是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与宁波市水利工程协会的单位会员。
姚江工程质量检测试验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为保证各项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提供各种检测试验服务。该中心由于业绩显著,资质从1999年省三级,2004年晋升为省二级,2008年5月获省水利厅专家组严格评审,已晋升为暂定省一级。目前浙江省水利检测行业获一级资质只有2家单位,资质排名省内第二。2004年中心通过了省计量局计量认证工作,取得了相应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2.余姚市丈陆地区水利管理处
丈陆地区水利管理处于1992批建(余政〔1992〕65号文),为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核准人员编制3人,2002年建立丈陆水政监察大队。1997年4月,与陆埠水库管理局合署办公。管理范围:陆埠、河姆渡、三七市、丈亭、大隐等镇的各项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安全运转。
3.余姚市西上河水利管理处
余姚市西上河水利管理处前身为西上河水利管理委员会。西上河灌区的水利管理组织有很久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民间性的水利管理组织。1953年,为了更好地统一管理姚北和姚西西上河区的水利设施,建立了余姚县西上河区管理委员会,为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核准人员编制12人,实有在编人员7人。1973年10月更名为西上河水利管理委员会,11月转为局属单位。1983年5月更名为西上河水利管理处,并建立了党支部。1992年行政撤区并镇后,余姚黄家埠、临山、泗门、小曹娥等沿海乡镇水利管理由新建姚西北水利管理处负责,低塘镇划归姚江水利管理处管理。1997年姚西北四乡镇又属西上河水利管理处管理。2001年姚西北四乡镇又划归姚西北水利管理处管理至今。西上河管理处所辖灌区范围:西起黄家埠、牟山与上虞交界,南沿牟山湖及斗门中河,东至潮江、半上江,北抵大沽塘,总面积2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万亩,涉及黄家埠、临山、泗门、朗霞、马渚、牟山、低塘、老方桥等八个乡镇和街道(1992年前的4区21乡镇)。直接管理所辖区内的市级骨干河道6条,湖泊1个,大小水闸20余座,船闸4个(低塘、临山、方桥、牟山湖船闸)、中型排涝闸2座(斗门排水闸、西横河排水闸)。
4.余姚市牟山湖水库管理处
2008年12月24日建立,与市西上河水利管理处合署办公,为全民事业单位,管理处核准人员编制5人。
5.余姚市姚西北地区水利管理处
余姚市姚西北地区水利管理处于1992年批建(余政〔1992〕65号文),为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目前由姚西北地区水利管理处、临海浦闸管理处(1981年)、陶家路河闸管理处(1993年)三个单位组成。一套班子、三块牌子,为余姚市水利局派出机构,同时2002年组建了姚西北水政监察中队,与其合署办公(余编发〔2002〕3号文)。
姚西北地区水利管理处主管中型水闸(临海浦闸、陶家路闸)2座,一类河道2条(临海浦江、陶家路江),海涂水库1座(三号水库)。并协助小曹娥、泗门、临山、黄家埠四个乡镇的水利工作。
临海浦闸、陶家路闸主要工作职责:对工程进行定期检查观察,及时分析研究,随时掌握工程状况;定期进行维修养护,消除工程缺陷,维护工程完好,确保工程安全;做好水闸控制运用,随时掌握雨情、水情、风情,做好防洪排涝工作。
6.余姚市四明山水利管理处
余姚市四明山水利管理处批建于1992年(余政〔1992〕65号文),为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核准人员编制5人,其前身为四明山区水利管理委员会。当时管辖范围为唐田、芦田、屏风山、梨洲、华山、大岚等六个乡的山塘水库建设与管理。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成立了全市五大河区为管理单位的水利管理体制,原委员会更名为余姚市四明山水利管理处,管辖范围为三镇一乡:梁弄镇、大岚镇、四明山镇,鹿亭乡。
二、直属单位
1.余姚市四明湖水库管理局
余姚市四明湖水库管理局成立于1978年,主管部门为余姚市水利局,属于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浙编〔1963〕71号文批准,甬编〔1986〕53号文定副科),实行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单位。核准人员编制81人,实有在编人员55人。下设有办公室、工程管理、计划财务、灌溉管理、渔场、电站及水政中队等股室。2006年被授予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称号,成为宁波市首家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008年通过复核。
2.余姚市梁辉水库管理局
余姚市梁辉水库管理局为全民事业单位(余编发〔1997〕15号文批建),核准人员编制30人,实有在编人员13人,自1998年组建以来,与余姚市梁辉水库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下设办公室、工程、电站、水政四个科室。
3.余姚市陆埠水库管理局
1978年11月成立陆埠水库管理处,为实行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全民事业单位,核定编制73人。1998年更名为陆埠水库管理局,实有在编人员47人,下设办公室、工管组、电管组等部门。
4.余姚市双溪口水库管理局
2009年9月28日批建(余编发〔2009〕19号文),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准人员编制16人,实有在编人员3人。
5.余姚市蜀山大闸管理处
2006年1月26日,余姚市剑江排翻站管理所与余姚市姚江节制闸管理处合并组建市蜀山大闸管理处(余编发〔2006〕5号文),为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核准人员编制10人,实有在编人员10人。
6.余姚市城区河道管理所
余姚市城区河道管理所成立于2003年9月(余编发〔2003〕20号文批建),其前身为市城区河道保洁管理所,承担着余姚城区内市级河道的长效管理和保洁工作。日常工作包括:
(1)管辖区域,城区河道管理所先期实施管理的范围为城区11条河道,总长为25公里,面积12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中舜江,最良江,侯青江,西江等市级河道。目前还包括下姚江部分河道,总长增加到33公里,面积扩大到150万平方米。
(2)管理范围:①在城区中心河段禁止停靠船舶;②禁止乱搭建筑物、构筑物;③禁止倾倒垃圾、渣土等废弃物和其他有害有毒物品;④禁止网簖、网箱、鱼箔等养殖和捕捞设施。
(3)工作职能:①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②监督检查河道保洁;③受有关部门委托,依法对城区河道内影响市容市貌、河道行洪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日常水上巡查,维护好正常的水事秩序和良好的水环境。城区河道管理所为全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人,目前共有专职管理人员13人,保洁人51人,拥有19艘保洁船,2艘巡逻船。
7.余姚市水政监察大队
1991年在姚江水管处挂牌水政水资源管理所(余编〔1991〕8号文),1994年单独建立(余编〔1994〕16号文),1997年更名为水政监察大队(余编办发〔1997〕25号文),为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2003年经费渠道改为全额拨款(余编办发〔2003〕8号文)。2001年在市水政监察大队增挂“余姚市水土保持监督站”牌子。2007年12月,大队编制人数由原来的5名增加到7名(余编发〔2007〕43号文),2008年确定为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余编发〔2008〕34号文),2009年确定为参照公务员单位(浙公局函〔2009〕6号文)。
2002年在各河区水利管理处、大中型水库和海塘养护管理处成立了8个水政监察中队,在各乡镇(街道)聘请了兼职水政监察员,全市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河区、乡镇三级执法网络。目前,全市有水政监察员41名,兼职水政监察员23名。
水政监察大队为余姚市专职的水政执法队伍,主要职责为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水法规;保护水资源、水域、水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防汛防旱和水文监测等有关设施;对水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水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其他行政措施;受水行政执法机关委托,办理行政许可和征收行政事业性规费等有关事宜;配合和协助公安和司法部门查处水事治安和刑事案件。
8.余姚市农村水利管理处
余姚市农村水利管理处成立于1964年,前身为余姚市机电排灌站,根据工作职能的扩大,2008年3月(余编发〔2008〕4号文)经市编委批准改为现名,并增挂市农民饮用水管理办公室牌子,为全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核定编制人数10人。实有在编职工10人。
农村水利管理处主要职能如下:
(1)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推广。包括水稻薄露灌溉和经济作物喷滴灌,为高效生态农业提供先进的灌溉技术,以及养殖业的降温、防疫设施,为各乡镇规划、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同时承担全国节水型建设试点创新工作办公室的具体事务。
(2)农民饮用水项目管理。其工作核心是使15.2万山区、半山区人民用上安全水,通过日常巡查全市95个行政村207个供水站,对其进行设备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技术上的指导,促使各供水站设备运行正常,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相关制度明确落实,确保水量充足、水质安全。
(3)机电排灌工程建设。全市机电排灌新建和改造工程的规划布点,设备选型、安装维修的技术指导,以节能为中心的泵站改造新技术研究和推广。为粮食功能区和农业产业基地提供排灌泵站技术服务。同时承担抗旱服务队职能,储备一定数量排灌设备,作为三防机动物资,以应对抗旱、排涝所急需。同时研究推广“泵站防盗器”。
(4)灌区改造项目管理。四明湖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管理,编制规划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竣工验收等相关技术文件。编制陆埠水库灌区及其他小型灌区改造规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田间工程规划设计,土地整理项目田间工程的设计指导。综合应用现代水利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农田水利条件。
9.余姚市小水电管理中心
余姚市小水电管理中心成立于1990年7月(余编字〔1990〕25号文批建),定名为余姚市小水电开发管理中心,全民事业单位,现有在编职工5人。2005年9月余编发〔2005〕22号文批复,余姚市小水电开发管理中心经费由市财政给予补助。2009年余编发〔2009〕18号文确认市小水电开发管理中心更名为市小水电管理中心,并将经费形式改为财政全额补助。小水电管理中心主要承担全市小水电的行业管理工作,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水电的法律、法规;组织编制全市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监督管理全市小水电站的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对全市限额以下水电站项目的审查、审批(或报批)、验收工作;组织实施对水电站职工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发证;研究推广小水电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10.余姚市水文站
余姚市水文站成立于1955年,为全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水文站管理体制多次经历了上收、下放,1991年余姚市水文站与慈溪市水文站合并组建姚江水文水资源勘测队,1996年按甬政办发〔1995〕202号文余姚市水文站恢复原建制,恢复原建制后归市水利局管理,核准人员编制4人。下属代办站12个,其中雨量站和水位站分别有8个,蒸发站2个;水质测量断面3个;有水情报汛站27个,其中省级以上报汛站5个,市级以上报汛站9个,在全市形成了布局比较合理、项目比较齐全的水文站网。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按部颁各类水文规范要求,做好本站和所属测站的各项水文测报,水文资料收集整理、整编;负责将全部水文资料整编成果和各项原始水文资料报送宁波市水文站,按时参加宁波市水文站组织的水文资料整编、汇总审查;负责所辖水文测站和代办站水文业务管理;负责辖区内报汛计划,完成各级防汛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报汛和预报任务;负责本站和所辖水文测站、代办站设施设备等的维修保养和管理;其他经授权的水文业务管理。
11.余姚市海塘管理养护处
余姚市海塘管理养护处于1982年成立(余政批〔1982〕102号文),为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核定编制数3名,实有数3名。2004年增挂市水政监察大队海塘中队牌子,与其合署办公(余编办发〔2004〕7号文)。
12.余姚市海涂水库管理处
余姚市海涂水库管理处成立于2004年5月21日,为全民事业单位。管理处核定编制人员3名。余姚市海涂水库管理处与海塘养护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作(余水发〔2005〕59号文)。
养护处主要职责:负责全市一线海塘日常巡查,对海塘工程进行检查、观察、定期测量,掌握海塘工程动态及南股槽、西三潮动向和滩涂淤涨变化情况;负责对海塘工程进行日常养护维修,发现工程隐患及时处理,确保海塘工程安全;负责海塘巡查工作,及时制止各种危害或破坏海塘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和围区内滩涂的管理;发现海塘工程出现险情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努力减少损失,在有关部门指导下,落实海塘工程防汛抢险措施。
13.余姚市郑巷翻水站
余姚市郑巷翻水站成立于1963年4月(浙编〔1963〕25号文),为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翻水站核定编制2名,实有人员6名。主要职能: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确保低塘街道2万亩和朗霞街道2.5万亩农田抗旱用水;做好抗旱及排涝配套水闸管理。生产28~38寸污工轴流泵,6寸、8寸、12寸混流泵,修理排涝38寸以下轴流泵和6~20寸抗旱混流泵。
14.余姚市四明山水电管理处
余姚市四明山水电管理处为水利局下属唯一的集体事业单位,成立于1982年(余政批〔1982〕76号文批建),与鄞州、奉化、嵊州、上虞四市(区)相邻,担负着四明山、大岚两镇小电网内的发、供、变电的任务,服务于两镇山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用电,是一个独立核算、自收自支的集发电、供电、变电于一体的农村小电网。现网内共有大、中、小型发电站43座,装机1.5万千瓦时,输电线路230公里,35千伏变电站2座,输电线路12.8公里。管理处现有职工25人。
15.余姚市滨海土地开发中心
余编发〔2005〕23号文批建,余姚市滨海土地开发中心为自收自支全民事业单位,核准人员编制5人。但尚未正常运作。
16.余姚市水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余姚市水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投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出资者为余姚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公司
经营范围为城市防洪、水资源开发、围涂造地、土地连片开发以及其他与水利有关的项目投资开发和技术咨询服务。经营期限为20年,即自2001年4月至2021年4月。水投公司注册资本为26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由国有资产管理局注入现金1000万元,782.8亩土地资产7800万元,梁辉水库、陆埠水库资产17200万元等资产构成。
水投公司成立的宗旨:运用现有水利国有资本,建立全市水利建设投入与产出良性机制;拓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筹资、融资渠道、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保证最良江拓浚防洪、梁辉水库隧洞引水、除险治江围涂等工程建设需要;投资、建设和开发各类水土资源;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按照以河带地、以地养河,滚动开发的原则进行运作。
水投公司下设余姚市海涂开发有限公司、余姚市牟山湖开发有限公司、余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财务部、经营开发部,目前在职人员6人。
17.余姚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院
余姚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院成立于1963年,为全民事业单位。1996年3月余姚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室更名为余姚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余编办发〔1996〕4号文)。2001年10月,单位改制(余事改发〔2001〕28号文)。马建利、周兴华等先后任设计院院长。
18.余姚市渔政管理站(渔港、渔船监理站)
余姚市渔政管理站成立于1984年,为全民事业单位,1990年7月增挂余姚市渔船检验站牌子,1997年5月与局属水产科合署办公,1998年8月恢复独立办公,2001年3月市机构改革时,水产局职能划归市农林局管理,余姚市渔政管理站移交市农林局。陈金根、周洪、陈银海、诸鸿军先后任站长。
19.余姚市水利局物资供应站
余姚市水利局物资供应站前身为水电局物资供应站,1984年8月成立水利综合经营公司,为全民事业单位,1988年2月改名为市水利局物资供应站。2001年4月单位改制,王良国、刘志良、黄伯善先后任站长。
20.余姚市水产养殖公司
余姚市水产养殖公司成立于1984年,为全民事业单位,1998年4月改制为民营企业与市水利局脱离关系,原职工按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分别安置在水利系统所属单位。张建军、董志恒先后任副主任、主任。
21.余姚市堰闸管理处
余姚市堰闸管理处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原为堰坝、船闸管理机构。1979年12月改名为余姚县堰闸管理处,为集体事业单位。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内河疏浚工作,1992年7月成立市内河疏浚公司,性质为集体企业,工作人员内部调剂使用。2001年3月单位改制。毛士奎、张传科、戚建江、孙建苗先后任管理处主任。
22.余姚市水电机井工程队
1970年建立机井工程队,1976年建水电工程队,1982年4月两队合并为市水电机井工程队,为集体事业单位,1992年9月增挂市水电建筑工程公司牌子,2000年12月单位改制。黄纪焕、黄炳仁、杨永昌、毛洪翔、金文辉、应加康先后任队长。
23.余姚市水利局培训站
余姚市水利局培训站成立于1981年9月,为事业单位,2001年6月单位改制。周锡贵、戴怀长、戚建江先后任(兼)站长。
24.余姚市水利局就业管理服务处
余姚市水利局就业管理服务处成立于1991年2月(余编发〔1991〕12号文),为集体事业单位。2001年4月单位改制。
25.余姚市水电机械实验厂
余姚市水电机械实验厂建立于1974年,1978年11月改建为县属大集体企业,1996年3月单位改制。周锡贵、杨永昌、叶叙荣、王新强、张国强、唐涨水先后任厂长。
第四节 乡镇水利站
乡镇水利站为市水利局派出的最基层的水利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依法行使市水利局授予的各项职责;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为辖区水利建设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负责编报辖区年度水利建设初步计划,推广农田排灌和农村饮水等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做好辖区水利建设的日常监督管理与技术指导工作;把好水利补助资金下拨的初审关,监督财政补助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指导辖区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做好站管工程的日常维护、控制运用、安全监测和技术改造,确保正常运行;配合辖区乡镇(街道)做好防汛防旱工作,及时掌握汛情、旱情动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做好水政、水保执法管理日常巡查,对涉水违法、违章案件进行调查取证,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对各类涉水项目审批、行政许可和相关规费收取提出初步意见;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1.凤山街道
凤山街道(原东北街道)位于姚城东北部。行政区域面积45.5平方公里,8万余人,下辖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辖区东接丈亭,南临姚江,西连新建路,北靠低塘,是一个集老城区、新建区、规划区于一体的城区综合性街道。全街道有中小学12所。
辖区内有水库两座,分别是小(1)型水库1座(穴湖),小(3)型水库1座(盘船岙)。主要河道有市级4条分别是姚江、东江、中江、侯青江,镇级8条分别是马家浦、大王浦、和山浦、桐湖浦、向南河、剑江、向东河、沿山河。
目前,街道水利站有水利员3人。
2.阳明街道
阳明街道(方桥)位于余姚中心城区西北,2003年5月与老方桥镇合并,成为余姚市人口最多的一个街道。行政区域面积53.5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3万人,外来人口8.55万人,辖有20个村(社)、8个社区和1个居委会,有21所中小学校。
辖区内有河道110条,全长19800米,其中一类河道有4条,二类河道8条,主要河道有姚江、西江、中江、长冷江、食禄桥江、撑水江、景桥江、新桥江等。全街道有排涝泵站39座,装机2000余瓦,节制水闸53座。
目前,阳明街道水利站有水利员3人。
3.梨洲街道
梨洲街道南接四明山麓,东邻陆埠镇,西与兰江街道交界,北临姚江,是2001年9月由原梁辉镇16个村和余姚镇4个村及6个社区组成,行政区域面积110.22平方公里(山区:郊区:城区比为15∶7∶2),为余姚城区面积最大的街道。下辖6个社区,20个行政村,在册常住人口8.4万,流动人口4.2万,中小学校15所。境内水资源丰富,植被茂盛,山林总面积92000亩,覆盖率达65%。
辖区内有水库、山塘:现有中型水库1座(梁辉水库),小(1)型水库1座(向家弄水库),小(2)型水库2座(黄明、张公岭水库),小(3)型18座,另有重要山塘水库52座,合计库容量153.65万立方米。排灌站:排涝站31处,水泵39台,总装机1578.5千瓦,合计排灌能力27.2立方米每秒。共有变压器16台,另有村级小型抽水站61处,装机580千瓦。江、浦塘:现有江、浦塘54000米,其中姚江江塘13000米,浦塘41000米。水闸:全街道共有大小水闸27座,其中姚江江塘水闸10座。河流:镇村河流51条,全长63公里。其中,镇级14条32公里,村级37条31公里。有农民饮用水工程供水站21处,涉及11个村。
目前,街道水利站有水利员1人。
4.兰江街道
兰江街道位于余姚市西部,东靠南雷路,北临姚江,西与上虞市接壤,南接蜿蜒连绵的丘陵山区。由原肖东镇和余姚镇部分地区合并而成。行政区域面积53.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万人,外来人口3万余人。辖行政村13个,社区4个,村民小组264个。兰江街道处于姚江上游、上虞通明闸下游,南部为丘陵群山,大部分是平原地区。在汛期,常遇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致使低洼地区经常积水遭受内涝。
辖区内有小(1)型水库1座(前溪湖水库),小(3)型水库6座(雷山、里子坑、下冯岙、陈其岙、田夹岙、青贤岭),其他山塘水库16座,合计库容198万立方米。有排涝站13处,水泵16台,总装机600千瓦,合计排水能力23立方米每秒;翻水站2处,水泵3台,总装机114千瓦,合计提水能力1.58立方米每秒。另有村级小型抽水泵、排涝泵120处,装机250余千瓦。现有姚江江塘12383米,内江江塘9800米。全街道有大小水闸39处,其中姚江水闸10处。街道内现有河道、溪道40条,52.4公里,其中:镇级河道11条,25.5公里;村级29条,26.9公里。主要河道有新丰河、溪凤桥江、沈家闸江、石婆桥江、直江、史家桥江、夏巷江等,有沿山渠1条(环城干渠),长11公里。
目前,街道水利站有水利员2人。
5.朗霞街道
朗霞街道(余姚工业新区)位于余姚市西北平原,东连低塘街道,西接泗门镇,南毗阳明街道,北邻小曹娥镇和慈溪市周巷镇。为宁波“沿湾”工业产业带和余姚“北园”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核心区块,距杭州湾跨海大桥20公里,329国道线贯境而过,交通便捷。街道(新区),行政区域面积43.9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在册人口4.2万。
辖区内河道组成呈“五纵四横”:南北走向为长冷江,中心河,西大江,长庆桥江,新桥直江。东西走向为大沽塘江,临周江,大河门江,斜白江。全区域共计河道191条,其中市级河道1条,街道级18条,村级172条;总长度187.27公里。区域内水域面积为2.74平方公里,水面率为5.7%。主要水闸20座,主要排涝站6座。
目前,街道水利站有水利员2人。
6.低塘街道
低塘街道位于余姚城区正北12公里处。东与慈溪城区、横河镇相连,南与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接壤,西部至梁周公路与朗霞街道为邻,北隔大沽塘与慈溪的周巷、天元镇相望。南北长7.61公里,东西宽9.137公里,行政区域面积43.226平方公里,辖11行政村和历山、直河路、郑巷3个居委会。常住人口452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10人。
辖区内共有:水库、山塘:小(2)型水库1座(大湖底),小(3)型水库3座,合计库容29万立方米。排涝站、翻水站:镇级排涝站5处,村级排涝站30处,镇级翻水站1处。水闸:大、小水闸37座。河流:镇村河道75条,全长133公里。其中镇级河道11条30公里,村级河道64条103公里。
目前,街道水利站有水利员1人。
7.马渚镇
马渚镇位于余姚市西端,行政区域面积65.84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3个社区,常住人口逾5万,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三皇五帝中的“舜”就出生于诸冯,即现在的马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屯兵渚山,饮马于潭,故此得名马渚。
辖区内共有小(3)型水库4座,主要河道有后十字横江、岳庙江、王家横江、奖嘉隆江等10条,全镇江浦塘长度26600米,水闸14座。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3人。
8.牟山镇
牟山镇行政区域面积38.5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0324人,拥有宁波市第二大天然湖——牟山湖。
辖区内主要水库有:牟山湖水库、田岙、东岙底等水库;主要河道有姜山大溪、青港江、牟山江、西湖岙溪等。
目前,牟山镇水利站有水利员2人。
9.丈亭镇
丈亭镇位于余姚市东部,连城区凤山街道,北与慈溪市接壤,南临姚江与河姆渡镇、陆埠镇隔江相望。行政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万人,外来人口近2万人。辖行政村11个、社区1个。丈亭镇处于姚江中游、慈江下游,北部丘陵群山,南为姚江平原,是余姚市低洼地区之一。在汛期,常遇台风、暴雨、潮汛等自然灾害,致使低洼地区经常积水受涝。
辖区内现有小(1)型水库2座(寺前王、姚岭水库),小(2)型水库5座(姚岙、丈梅、铁顶山、烂蛇弄、友谊水库),小(3)型及重要屋顶水库26座,另有在册村级重要小山塘23座,合计库容571万立方米。有排涝站17处,水泵24台,总装机1672千瓦,合计排水能力39立方米每秒;翻水站4处,水泵10台,总装机359.5千瓦,合计提水能力8.4立方米每秒;共有变压器21台,容量2680千伏安。另有村级小型抽水站、排涝站130余处,装机1000余瓦。现有江、浦塘28566米,其中江塘13216米(姚江江塘9586米,慈江江塘3630米)、浦塘15350米。全镇共有大小水闸53座;镇、乡级河道122条(段),95公里;村级河道79条(段),50.9公里。主要河流为马家浦、龙山浦、赵家浦、汇龙浦、朱家浦、油车浦、潺子浦、上横河、陆家横河、桂家浦、蜀山翻水河等;共有镇级沿山渠4条(寺前王、丈梅、友谊水库、杨凌沿山渠),共长7.64公里。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4人。
10.三七市镇
三七市镇东与宁波接壤,南隔慈江与河姆渡文化遗址对望,北靠杜湖岭山岗与慈溪毗邻。行政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余人。
辖区内现有小(1)型水库2座(大池墩、相岙)。小(3)型水库6座,另有在册村级山塘43座,合计库容13.6万立方米。有排涝站22座,水泵26台,总装机1905千瓦,合计排涝能力405立方米每秒,翻水站2处,水泵7台总装机205千瓦,合计2.39立方米每秒,共有变压器27台容量2680千伏安。有江浦塘49.29公里,其中:慈江江塘12公里,浦塘37.29公里。有大小水闸51座,小(1)型水闸12座,小(2)型水闸39座。全镇共有镇村河道105条,全长137.38公里,其中:镇级河道26条,村级河道79条,主要河流有澎王浦、吴泽浦、桥浦、魏家浦、云山浦、郭塘浦等。共有沿山渠22110米。该镇共有地质灾害点3个,分布在石步村相思房、大霖山村东茅山、唐李张村张方。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1人。
11.河姆渡镇
河姆渡镇位于余姚市东首,姚江下游,因境内有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而得名。距余姚市区17公里,宁波市区20公里,东与本市大隐镇和宁波市江北区乍浦乡接壤,南靠四明山,西南与陆埠镇交界,北濒慈江,与丈亭镇、三七市镇隔水相望。行政区域面积64.92平方公里,人口2.21万。辖行政村9个、社区1个。
辖区内共有水库12座,小(1)型1座,小(2)型1座,小(3)型10座。流域面积64平方公里,纵贯全镇的有姚江和慈江,全镇江浦塘长度35700米,其中:姚江段16888米,慈江段12412米,开放浦叶泾浦、小泾浦共长6400米(小泾浦4980米,叶泾浦1420米)。水闸34座,排涝站23座,翻水站3座。在建工程有:慈江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永庆庵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庵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河道疏浚工程。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4人。
12.泗门镇
泗门镇位于市境西北,距余姚市区23公里,古时又称四门、第四门,行政区域面积66.3平方公里,东与小曹娥镇、朗霞街道相邻,南与马渚镇相接,西毗邻山镇,北濒杭州湾。辖16个行政村和东大街、西大街、汝湖、后塘河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总户数21505户,常住人口62978人。
全镇有市级河道3条,分别是青山江、陶家路江、七塘横江,总长度18.3公里。镇级河道29条,总长度78.7公里。其中,主要镇级骨干河道4条,长度18.38公里;次骨干河道14条,长度44.5公里。村级河道74条,长度83公里。全镇在正常水位时,总可蓄水约560多万立方米。全镇有排涝闸6座,抗旱闸6座。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5人。
13.小曹娥镇
小曹娥镇地处浙东姚北平原,东邻慈溪市周巷镇,西连泗门镇,南与泗门镇和朗霞街道接壤,北濒杭州湾,距杭州湾跨海大桥11公里,是余姚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行政区域面积33.04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9135人,总耕地面积2.64万亩,有8100米海岸线。正在兴建中的余姚大道和329国道复线贯穿境内。
辖区内主要水利设施有8.1公里海塘,12条50.6公里镇级河道,268条152.4公里村级河道,21座节制闸,1座灌区翻水站及42台灌溉机埠。其中:四塘横江、七塘横江现列为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骨干河道;五塘横江、爱国江、杨家路江、洪家路江、方家路江为镇级中心灌区骨干河道,并列为镇水环境整治工程项目,配有十闸一泵设施,分年实施河道清淤、生态砌石、绿化等整治建设。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3人。
14.临山镇
临山镇位于杭州湾南岸,余姚西北,东邻泗门镇,西连黄家埠镇,南与马渚镇相接,北临钱塘江,329国道贯穿其中,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行政区域面积49.7平方公里,海岸线2.9公里,辖人口4.12万人,行政村10个、社区2个。
辖区内现有小型山塘水库3座:临南村的牛大岙水库,莫家岭水库;汝东村的九龙山水库,总库容为13万立方米。主要镇级河道13条:七塘横江,五塘横江,四塘横江,梅兰江,临周江,临泗江,九龙亭江,临山江,胜利江,阶白江,临南江,下姚江,环城河。主要水闸14座:横山师闸、东门闸、姚家头桥闸、城东闸、湖堤市场吊闸、湖头桥闸、天顺桥闸、厍家桥闸、大门桥闸、华家岭闸、梅兰江闸、七四丘西直江闸、胜利江闸、七四丘东直江闸。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3人。
15.黄家埠镇
黄家埠镇地处宁绍平原腹地,余姚市西北,北濒杭州湾,南临牟山镇,东靠临山镇,西与上虞市接壤,是宁波市的西大门。行政区域面积4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万人,外来流动人口1.6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辖区内共计河道87条,总长度143.87公里,另外还有水库及山塘、湖泊若干个。规划区现状水域面积为399.36万平方米,水面率为9.6%。黄家埠镇境内的87条河道中,镇级河道12条,全长36.61公里,主要有高桥江、跃进江、崔冯江、杏山湖江、诸励江、钱家堰江、下姚江、念五坝江等;村级河道75条,全长107.27公里。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2人。
16.陆埠镇
陆埠镇地处四明山北麓,姚江南岸,东与河姆渡遗址隔江相望,西与城区相接。行政区域面积为118.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743亩、山林面积114998亩。全镇辖2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37个村民小组,人口4.8万人。
辖区内水利设施,有中型水库1座(陆埠水库),小(2)型水库2座(串水岩水库、石笋水库),小(3)型水库13座,山塘小水库85座。主要河流:陆埠水库上游有黄土岭大溪,袁马大溪,翁岙大溪;下游有西岙大溪,陆埠大溪。平原有二类河道21条,全长81.08公里;三类河道39条,全长60公里。水闸:有大小水闸29座,比较大的水闸有浦口大闸,沿山河闸(2孔3米),泥公渡闸,新潮浦闸(1孔3.5米)。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2人。
17.大隐镇
大隐镇地处余姚、鄞州两地交界处,四明山东北麓,地理位置优越,东界岐阳、西接车厩,南枕四明、北临舜水,与河姆渡遗址隔江相望,距宁波市区17公里,姚城34公里。镇行政区域面积30.3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全镇共有常住人口8884人,外来人口4000人。辖行政村5个、居委会1个。
辖区内有小(3)型水库4座、小山塘17座、水闸2座、江塘4370米,溪、河道5条长21公里。主要溪道:芝林大溪、隐溪大溪、云旱大溪、庙前河等。主要山塘水库有:横岭岙、梅坑、缸窑弄、馒头山等水库。
目前,大隐镇水利站有水利员1人。
18.梁弄镇
梁弄镇位于余姚市南部,浙东四明山麓,姚江之南,环四明湖畔,东南邻鹿亭、大岚乡镇,西接上虞市。抗日战争时期,梁弄是浙东根据地的领导中心,有“浙东小延安”的美誉,浙东区党委、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浙东行政公署等都驻在这里。镇行政区域面积94.5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辖行政村17个、社区1个。
辖区内共有水库251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四明湖水库),小(1)型水库1座,小(2)型水库4座,小(3)型水库46座,小山塘199座,水电站5座,农灌机埠10座。全镇现有镇级溪道5条,全长16490米,村级溪道19条,全长32340米,两级溪道全长48830米。在建工程有:黄纸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史家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湖东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溪道整治工程,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面上小工程等。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4人。
19.大岚镇
大岚镇位于四明山之中心,姚江之源。东与鄞州接壤,南与四明山镇相依,西与上虞为邻,北与梁弄交界。平均海拔550.00米,是姚江、曹娥江、奉化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素有“高山台地之最,清水之源”之称。镇行政区域面积63.4平方公里,有4476户,13173人,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有粮田7964亩,山林61310亩。
辖区内共有水库46座,小(1)型2座(大横山、华山水库),小(2)型7座(黄石坑、龙潭、纺车岩、大岩下、坑角头、后路田、横泾水库),小(3)型37座。有大溪12条,总长58.3公里,翻水站1座,水电站20座(总装机8560千瓦,其中镇办5560千瓦,村办3000千瓦,最大装机为1660千瓦的大岚电站,最小装机为75千瓦的大元基一级电站)。在建工程有:坑角头水库、后塘岙水库、芝麻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岚村溪道整治工程,马鞍山电站技改工程,雅庄翻水站改造工程,戴糜村农民饮用水改造工程,1000亩茶叶喷灌工程。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2人。
20.四明山镇
四明山镇位于余姚市最南端,与鄞、奉、嵊、虞四县市相邻,因地处四明山脉之巅而得名,平均海拔700.00米。镇行政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总人口10856人,下辖12个行政村,全镇耕地8448亩,山林118678亩。
辖区内现有小(2)型水库13座(幸福、唐田二级、茶培、岩下山、大茅岙、步梯岩、大湖头、宓家山、下寺坑、棠溪一级、屏风山、茅湾、峡口水库),小(3)型及重要山塘水库27座,合计库容量为480.2万立方米。全镇溪道总长56.25公里,镇级30.05公里,村级26.2公里。主要溪道:棠溪村溪、悬岩村溪、宓家山村溪、杨湖村溪、溪山村溪、北溪村溪、茶培村溪、唐田村溪、梨洲村溪等。全镇共有小型水电站22座,总装机7782千瓦,其中:①局镇联办:局股份475千瓦,占6.1%;②镇办、镇村联办,镇股份2080千瓦,占26.7%;③村联办,村股份4503千瓦,占57.9%;④个体联办,个人股份724千瓦,占9.3%。全镇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1800万度,年平均产值900万元。
目前,镇水利站有水利员3人。
21.鹿亭乡
鹿亭乡位于余姚市南部,四明山麓,东邻鄞州区章水镇,南靠大岚镇,西接梁弄镇,北邻陆埠镇与梨洲街道。乡行政区域面积70.4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万,下辖12个行政村,其中:耕地7232亩,山林87056亩,茶园8680亩,毛竹林53548亩,森林覆盖率达87%。
辖区内共有山塘水库153座,其中小(2)型水库5座,小(3)型32座,屋顶山塘8座,其他山塘108座。集水面积为70.45平方公里,两条骨干溪流晓鹿大溪和白鹿大溪合计全长33公里。全乡共有小水电站18座,装机容量5060千瓦,拦水闸2座。在建工程有:奄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烂田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的有:小黄泥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石潭至中村溪道整治工程,梁湖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上庄电站技改扩容工程等。
目前,乡水利站有水利员2人。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