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明湖水库环湖生态环境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213
颗粒名称: 一、四明湖水库环湖生态环境建设
分类号: X171.4
页数: 3
页码: 232-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四明湖水库环湖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工程概况、主要建设内容、工程占地与政策处理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四明湖水库 生态环境

内容

(一)工程概况
  四明湖水库位于余姚市梁弄镇。四明湖水库环湖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位于四明湖水库,主要任务是通过建设环湖道路、绿化隔离带及库滨带、水质及道路监控系统等工程措施,明确划分水库管理范围,保护饮用水源,改善环湖周边生态环境。
  本工程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环湖水政巡查专用道路建设、环湖绿化隔离带及部分库滨带生态修复、环湖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和环湖道路监控工程。
  (二)主要建设内容
  1.环湖水政巡查专用道路建设工程
  (1)道路。根据现有环湖道路的布局,结合原征地控制线17.28米高程线,新建道路按库区周边逆时针方向分为四段,依次为I号路、Ⅱ号路、Ⅲ号路及Ⅳ号路。其中I号路长779.53米,Ⅱ号路长4078米,Ⅲ号路长1804.9米,Ⅳ号路长2880米,合计线路总长9542.53米。
  Ⅰ、Ⅲ号路按四级公路设计,路宽6米;Ⅱ、Ⅳ号路按非等级公路(电瓶车道)设计,路宽5米;设计车速20公里每小时,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2)桥梁。新建3座跨河桥梁;1号桥为空腹上承式拱桥,桩号为B2+289.00-B2+313.40,跨径20米;2号桥为装饰简支梁桥,跨径4×29米+4×29米+4×29米,总长349.36米;3号桥为装饰简支梁桥,桩号为DO+381.84-D0+368.00,跨径13米。桥梁设计荷载公路-Ⅱ级,结构设计基准期50年,安全等级二级,总宽度9米。
  (3)箱涵工程。本工程道路沿线共新建箱涵4座,均为单孔C25钢筋混凝土箱涵式结构,其中1、2号箱涵为3米×1.2米×13米(宽×高×长),底板、顶板、边墩厚度均为40cm;3、4号箱涵为2米×2米×13米(宽×高×长),底板、顶板、边墩厚度均为40cm。
  (4)生态滚水堰工程。本工程生态滚水堰共3座,其中2座改造,1座新建。
  根据河道现状条件,梁弄大溪在梁弄大桥上下游各200米附近已建设有滚水堰坝,本次生态滚水堰利用现有滚水堰稍加改造而成,在现有滚水堰顶及下游面增设卵石贴面。
  横岙大溪的滚水堰拟布置在环湖道路上游200米处,为本次工程新建,坝长20米,堰高1米。
  2.环湖绿化隔离带及部分库滨带生态修复工程
  (1)环湖绿化隔离带工程。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水质保护和景观需要,并结合乡土树种调查结果,选取拟种植的植物种。为有效地美化环湖道路,对环湖绿化隔离带配置了4个模式,沿道路交叉进行种植,以求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根据测算,整个绿化隔离带的栽植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结合各个模式配置的总体布置情况,对环湖道路沿线的绿化带栽植的苗木进行统计计算,合计栽植乔木30320株,灌木194963株,撒播草籽1466.6公斤。
  (2)部分库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库滨植物缓冲带主要分布于梁弄大溪和横岙大溪入库沿岸一带,主要是通过土壤—植被系统,截留并吸收面源污染物,从而减少面源污染物入库,改善水库水质;同时可改善库滨带的自然景观,又能明确水库管理范围,避免附近村民在管理范围内耕作种植,从源头上根除库滨带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直接入库。
  根据测算,库滨植物缓冲带的建设面积约71.02万平方米,本方案在满足面源污染物截留控制、库滨带景观效应和植物群落盖度要求的前提下,较多地考虑了树种的易获取性、低成本性和养护管理的便宜性,相对简化了物种的种类数量和配置模式,水生植物树种与环湖绿化隔离带相对应,按四个模式轮换重复布置,每个模式长度约500~600米。
  3.环湖水库水质自动监控工程
  根据水库运行管理需求,经方案比选,推荐在“水厂取水口”和“梁弄大溪入库口”设置两个水质自动监测点,水质自动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
  4.环湖道路监控工程
  沿水库周边巡查道路临湖侧共布置30个图像监视点,主要分布在人员活动较多路段和新建巡查道路入口;共配置一体化智能摄像设备9套,云台+变焦摄像设备16套,红外定焦摄像设备5套。
  (三)工程占地与政策处理
  本工程占地总面积为360亩,其中永久占地主要为林地、耕地、旱地和建设用地等,共330亩;临时占地为30亩。
  房屋及附属建筑物拆迁面积为3492.3平方米。
  本工程征地补偿(补助)概算总投资为2691.4万元。
  (四)投资概算
  本工程总投资为15660.29万元。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