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程实施效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177
颗粒名称: 四、工程实施效果
分类号: P753
页数: 2
页码: 189-190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余姚市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的意义和成效。文章指出,该工程有效地缓解了海塘的险情,提高了防潮标准,完成了钱塘江河口整治任务,为岸线利用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投资拉动效应,促进了余姚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余姚市 围涂工程 围涂

内容

余姚市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的实施,为余姚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1)有力地缓解了余姚海塘的险情。余姚市老海塘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标准运行状态,处于长期抢险的局面。老海塘的防潮标准不足10年一遇,自1979年把泗门区由慈溪划归余姚后,余姚市财政每年安排大量资金用于海塘的抢险,一时成为政治经济和各方面工作的承重负担,年年抢年年险。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实施以来,首先由原来的被动抢险改为了主动抢险,其次是通过抛坝促淤围涂,基本根除了西山潮沟和南股槽两个对余姚老海塘出险的祸根,使之近10年来每逢台风季节就很少出现海塘出险的问题,最后通过海塘前移,新建高标准的海塘,提高海塘的防潮标准。现在所实施工程中,过渡性海塘的防潮标准都达到了20年一遇,今后的一线海塘防潮标准均达到100年一遇。
  (2)适时完成钱塘江河口整治任务,为钱塘江岸线利用推动经济发展打好基础。钱塘江治理采取全线缩窄方案,尖山河段是治理重点,余姚岸段的治江任务是尖山河湾各县市中最重的地段,余姚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的大力推进,将大大加快钱塘江河口尖山河段整治规划任务完成的进程。与此同时,通过缩窄河口,使潮水进出顺直,达到河口走势平稳,不至于时冲、时淤,为余姚市今后对钱塘江岸线的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专门研究机构和设计单位的预测,余姚市中西部岸段将是建设3000~5000吨码头的最佳选址。
  (3)为余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资源要素的重要保证。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实施以来,通过边围垦、边开发、边造地,直接向余姚经济开发区提供建设用地9300亩,向小曹娥镇提供建设用地1000亩,垦造耕地13000亩,提供土地占补平衡指标13000亩,建设用地折抵指标1500亩。根据规划,通过余姚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的实施,可新增土地11.2万亩,可用于二、三产业用地1.65万亩,用于一产用地9.55万亩,可新增耕地7万余亩。这无论从围垦土地的直接经济效益,还是从全市经济发展土地置换发挥的经济社会效益来看,目前都是无法估量。
  (4)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的实施,直接拉动了余姚经济的发展。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实施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从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已直接拉动了近10年来余姚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就提供的土地生产要素来说,更是拉动了余姚经济的发展。就已提供小曹娥镇和经济开发区的围涂土地统计,到目前为止,已出让2000亩土地,预计二、三产业投资达30多亿元,可实现销售210亿元。到2009年底,投产企业12家,实现工业销售7亿元。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