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余姚海岸基本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1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余姚海岸基本情况
分类号:
P753
页数:
2
页码:
183-184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杭州湾潮汐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杭州湾是一个喇叭口型的河流入海口,潮差自湾口向湾顶递增,形成了著名的钱塘潮。杭州湾潮汐类型为半日潮,每天涨落两次。杭州湾受天文潮、气象潮、台风和寒潮大风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异常水位和大波浪。杭州湾河口区域的水动力、含沙量和底沙特征也与潮汐有关。
关键词:
余姚市
围涂工程
海岸
内容
由于杭州湾为喇叭口形海湾,外海潮波传入湾内,潮波受岸线压缩,能量聚集,潮位自湾口向湾顶不断抬高,低潮位则反之,因此潮差自湾口向湾顶递增。影响潮水位的主要因素有天文潮、气象潮,8~10月台风期常因风暴潮增水而出现异常水位。如1997年8月19日受9711号台风的影响,杭州湾和钱塘江沿程出现历史最高潮位(接近100年一遇),澉浦为6.57米。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钱塘江河口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江围涂,河床淤积,潮波进一步变形,从而引起高潮位抬高,潮差增大。
余姚岸段潮流为往复流,涨潮历时约5个半小时,落潮历时约7小时,流向受地形影响,不同岸段不同。浙江省河海测绘院于1998年3月在尖山河段水域进行过大、中、小潮水文测验,其中9803测点位于R77断面外侧,大潮涨潮半潮平均流速1.35米每秒,落潮0.65米每秒,涨潮流速比落潮流速大1倍;小潮涨潮半潮平均流速0.65米每秒,落潮0.5米每秒,两者基本接近。
钱塘江河口的底沙和悬沙均为粉细沙,一般中值粒径为0.02~0.04毫米。工程区域内涨潮含沙量大于落潮含沙量,大潮期间含沙量显著大于小潮期间含沙量。2007年5~6月,工程区域测量期间的最大含沙量为6.38公斤每立方米,涨潮垂线平均含沙量0.103~2.112公斤每立方米,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为0.072~1.073公斤每立方米。含沙量的变化与潮汛关系密切,大潮汛期间,水动力强,含沙量高;小潮汛期间,随着水动力的减弱,含沙量减少。
台风和寒潮大风是杭州湾大波浪的主要气象特征,尤其是台风,破坏力大,危害严重,历史最大波高均由台风所致。据统计,平均每年有1.6次台风影响杭州湾。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