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江六岸开发建设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158
颗粒名称: 五、三江六岸开发建设工程
分类号: TV87
页数: 4
页码: 166-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三江六岸开发建设工程的信息内容。
关键词: 防洪工程 三江六岸建设工程 余姚市

内容

姚江发源于大岚镇夏家岭,进入余姚市区后一分为三,在兰墅桥和仁寿桥以姚江、最良江和侯青江流经市区,然后在三江口汇合东去。
  最良江自兰墅桥起,南集新丰河、中山河、东山河及所承南庙大溪、三溪口大溪等姚城城南之水。其一支过最良桥,在城车路桥两侧东北折,与姚江干流汇合;一支东出明伟桥、郁浪浦闸与姚江干流汇合。
  姚江干流自兰墅桥侧又东,过西石山桥、姚江桥、新建桥、通济桥、念慈桥、念德桥等穿余姚市区,于余姚三江口汇最良江、侯青江而东南行。
  侯青江自仁寿桥起,过六浦桥、丰南桥、舜水桥、武胜门桥、后江桥、侯青门桥、季卫桥、三官堂桥等于三江口与姚江干流汇合。其间有西江、中江、东江三江汇入。
  余姚市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切实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投入资金3亿多元打造“三江六岸”景观带,先后建成了龙山西麓广场、兰江广场、最良江公园、侯青公园、阳明公园和兰墅公园等。全面修缮了舜江楼历史老街,形成了古桥、古楼、历史老街与三江六岸交相辉映的城市历史文化休闲区和历史文化景观带。
  侯青江位于余姚市区中心地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008年,针对当时侯青江河岸线曲折,建筑物杂乱,河道宽窄无序,外观陈旧的情况,市政府决定分别对侯青江两岸实施改造工程。
  按照“三江六岸”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城市道路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民生优先,打通断头路、加快形成交通内环线、改善城市核心区交通状况、缓解市民出行难的问题,南河沿路道路建设工程尤为显得重要。同时,南河沿路道路建设工程资金来源可靠,周边基础设施条件较完善,建设具有可行性。另外,随着化纤厂地块建筑拆迁的逐步进行,化纤厂地块的开发建设也已提上日程,作为地块开发的首要配套项目,南河沿路道路建设工程的实施已经水到渠成。南河沿路道路建设工程,其建设范围为:新建路以东,侯青江以南,三官堂路以西,河姆渡国际广场以北,占地约2.2公顷(合33亩)。目前工程建设范围内基本为化纤厂及五交化大楼等需拆迁的建筑用地,总拆迁建筑面积约12620平方米,涉及被拆迁户数82户(其中:个人房产79户,国有房产3户)。本工程总投资约3.91亿元。侯青江南岸整治工程涉及河道堤防加固、房屋拆迁、河道拓浚、河岸绿化等工程。护堤挡墙边线基本按照河道现状挡墙边线为准,对凹凸曲折部分进行顺直。河道断面宽度控制为60米,河岸绿化区堆土最高标高控制为3.63米。堤防纵向断面设计标高为3.63米,河底标高-2.00米,河底不设纵坡。护堤挡墙采用C15细混凝土灌砌块石,挡墙基础为C20钢筋混凝土底板。工程新建南河沿路道路全长约300米、宽24米,改建江堤450米,新建滨江绿化带13000平方米。结合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其中:拆迁补偿费用3.3亿元,工程建设费用0.2亿元。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2009年5月完成建设任务。为拓宽现状三官堂桥,改造后三官堂路桥面宽度为30.6米,桥梁跨径布置同现状,即3×16米+4.8米(北侧);另外,在三官堂桥西侧新建人行廊桥一座,总长度按60米控制,宽度为8米。工程总投资900万元,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2009年10月完成建设任务。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侯青江北岸的状况已经与发展中的城市建设形象格格不入,河道护岸挡墙陈旧,高低不平,挡墙顶高出河道常水位2米多,临河建筑高耸,特别是季卫桥的接坡存在安全隐患。为加快城市美化进度,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市政府决定实施侯青江北岸整治工程。工程涉及河道堤防加固、房屋拆迁、河道拓浚、河岸绿化等工程。侯青江北岸整治工程拆迁面积为37700平方米,涉及被拆户33户(个人房产22户,单位房产11户)。新建道路两条,其中:北河沿路长约450米、宽20米,区间道路长200米、宽12米。绿化建设面积16900平方米,设计河道堤防岸线长度416.8米。其中候青门桥至季卫桥间原堤防挡墙侵占河道,故拆除原挡墙,将该段堤防边线北移。河道断面宽度控制为60米,堤防纵向断面设计标高为3.93米,河底标高-2.00米,河底不设纵坡。护堤挡墙采用两种型式:①挡墙顶标高3.30米,基础底标高为-0.30米,基础为厚度60厘米的C20钢筋混凝土,基础宽度3.7米;②挡墙顶标高2.63米,基础底标高为-0.27米,挡墙顶宽0.6米,基础为厚度60厘米的C20钢筋混凝土,基础宽度3.1米。挡墙均为外坡1∶0.05,内坡1∶0.40,挡墙外部采用M10浆砌花岗岩条石,内部C15细石混凝土灌砌块石挡墙。工程总投资2.45亿元,其中拆迁补偿2.05亿元,工程建设投资0.4亿元。该工程于2008年4月开工,2009年10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为提高侯青江北岸改造的整体效果,显示火车站的窗口形象,进一步加快“三江六岸”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推进余姚市宜居城市建设,市化纤厂地块开发建设指挥部在先行实施侯青江北岸整治工程基础上,考虑到火车站区块的房屋破烂、设施陈旧,居住环境脏、乱、差,与改造后的侯青江两岸环境格格不入。对余姚市火车站站场区块实施改造工程。工程建设范围:新建路以东、铁路以南、火车站广场以西、邮政大楼以北,总占地14000平方米。拆迁总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涉及被拆迁户111户(个人房产110户,单位房产1户)。工程包括改建车站路,长330米、宽12米。项目总投资9200万元,其中:拆迁补偿费用9000万元,工程建设费用200万元。该工程于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09年12月底完成施工。
  侯青江两岸作为余姚市城市建设的窗口,是体现一座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坐标,又是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站场区块的南北贯通对加强城市南北区块的联系,缓解南北向交通的压力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效地实行人车分流,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分开,可很好地疏散火车站站场密集的交通流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站前的交通压力。侯青江两岸改造项目的实施不仅体现出余姚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提高了侯青江的防洪标准,还能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项目的改造能更好地整合土地,为下一步化纤厂地块的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