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牟山湖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15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牟山湖治理
分类号: TV213.3
页数: 3
页码: 145-1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牟山湖治理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工程位置、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内容建设、建设程序与管理、工程运行及其效益、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四明湖水库 小(2)型水库

内容

(一)工程位置
  牟山湖增容工程(一期)位于姚西牟山镇境内,杭甬高速公路由西向东穿越牟山湖,将其一分为二。浙东运河(甲线),萧甬铁路依湖而过。杭州湾跨海大桥,有连接线相连。地理位置为北纬29°~300,东经120°~12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姚西北地区用水紧张局面,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启动牟山湖增容工程。
  (二)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内容建设
  工程由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同意建设,为余姚市重点工程和民生实事工程。宁波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
  牟山湖增容工程(一期)主要由疏浚与堤防、泵站工程组成。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工程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湖周长度16公里,护坡水域面积3.36平方公里,设计洪水位3.25米,校核洪水位3.51米,设计正常容积885万立方米,工程投资8475万元。累计疏浚湖区土方318万立方米(包括2004年度试验区块疏浚土方35万立方米),新建堤防长2105米,围堰长4705米,新建输水管道长385米,新建牟山湖泵站一座,安装5台800QZB—125潜水轴流泵,设计流量8立方米每秒。泵房建筑面积173平方米。
  (三)建设程序与管理
  1.前期工作
  2005年1月11日,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甬计农〔2005〕7号文同意立项,2005年1月下旬,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3月11日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甬计农〔2005〕71号文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4月,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初步设计报告;2005年6月20日,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甬发改投资〔2005〕202号文批复初步设计。
  2005年8月2日,甬发改投资〔2005〕262号文《关于核定余姚市牟山湖增容工程(一期)总投资概算的批复》,核定总投资概算为9425万元,其中工程费5216万元,场地征用费381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99万元。所需资金除宁波按规定补助796万元外,其余由余姚市筹措解决。
  2.工程管理
  2005年5月8日,余姚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余姚市牟山湖整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为市水利局局长王祥林,后由杨文祥局长接任,副指挥为姚俊杰,指挥助理陈吉江,指挥部代表业主全权负责进行工程建设管理,由姚俊杰副指挥全面负责日常工作,陈吉江指挥助理主持指挥部日常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技术科。
  牟山湖治理工程凡投资金额在50万元以上项目,均进行公开招投标。按行业规范编制招投标文件,经余姚市重点办和市招投标办公室审核批准,严格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办法,先在余姚市招标办及其网上发布工程招投标信息,明确工程项目性质、内容和投标单位资质等要求及规定报名时间,进行报名登记。根据报名登记情况,经指挥部对报名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实地考察后择优选择确定投标单位,并报招标领导小组审定。每一项目工程评标开标全过程,均有余姚市重点办、监察局、财政局、水利局、招标办派员参加监督,余姚市公证处到现场作公证,中标单位在规定公示后经招标投标领导小组同意后,签发中标通知书。
  2005年5月20日,在余姚市招投标中心召开开标会,确定浙江疏浚工程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2006年1月18日,宁波华锦建设有限公司中标承建泵站工程。
  3.工程投资控制
  牟山湖增容工程(一期)决策程序规范,建设项目管理符合建设程序,管理机构分工明确,做到建设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资金按投资计划到位及时,工程财务收入、支出符合财经法规,工程款按审计定价结算。工程计量和结算管理规范,由此既按设计保质保量完成了全部工程,又获得了节约投资资金的良好效果。
  工程共完成土方333.6万立方米,其中疏浚318万立方米(包括试验区块35万立方米),其他土方15.6万立方米,石方14.3万立方米,混凝土3712立方米,钢材69.4吨。征用渔塘70.39亩,房屋拆迁2069.02平方米。工程总概算投资9425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8475.8万元,节余949.2万元,占总概算投资的10.07%。
  4.验收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2007年12月29日宁波市水利局在余姚市主持召开了牟山湖增容工程(一期)竣工验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波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单位。
  (四)工程运行及其效益
  1.工程运行
  疏浚和堤防工程于2006年12月20日结束,堤防附属工程于2006年4月全部完成,一年多来,工程运行正常、安全。泵站工程于2006年7月31日完工,8月15日试车运行,5台机组分别运行72小时以上,试车合格后,投入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牟山湖水库对外的用水需求和运行安全。
  2.工程效益
  (1)提高了防洪能力和标准。通过增容工程(一期),牟山湖正常容积由555万立方米,增加到885万立方米,防洪调蓄能力提高,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减轻了内涝威胁。
  (2)提高了供水和灌溉能力。调蓄容积的增加,可使牟山湖每年多蓄700万立方米左右水量,另外,加上翻水量,使牟山湖日供水能力达到8万立方米,年供水能力达2920万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姚西北地区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
  (3)为下游姚江的应急用水需求提供了保障。
  (4)改善了水库和周边水环境,改善了水质。目前水库水质已由Ⅳ类、V类水达到Ⅱ类、Ⅲ类标准。
  (五)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由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宁波市水利局批复同意。工程实际扰动面积52.07公顷,主要措施是排水渠挡墙、护坡、护底、绿化、草籽、排水等。工程水下开挖土方约283万立方米;完成填筑堤防约2105米,围堰填筑4705米,新建排水渠道约385米;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合计为52.07公顷。扰动土地的治理率为100%,水土流失总治理程度为100%,拦渣率为100%,植被恢复系数为97%,土地整治率100%。
  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①工程清理淤泥应在指定地点堆弃,并根据地形、堆土高度等实际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挡墙、护坡、绿化等工程或非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②本工程为增容工程(一期),应加强水质保护监管力度,农田禁用高度、高残留农药,防止湖水受到污染;③施工期“三废”的处理,施工废水须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河中,生活垃圾作填埋或压缩清运处理,对施工人员做好劳动保护、防疫检验。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