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陆埠水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148
颗粒名称: 二、陆埠水库
分类号: TV62+1
页数: 4
页码: 140-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陆埠水库是浙江省余姚市的一座中型水库,具有多种综合利用功能。为了提高水库的安全性和效益,该水库于2007年至2010年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大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隧洞等建筑物的加固和改造。工程由余姚市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指挥部负责,总投资为7304.3828万元。
关键词: 余姚市 四明湖水库 陆埠水库

内容

(一)工程位置
  陆埠水库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境内姚江支流上的陆埠大溪,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55.5平方公里,总库容2599万立方米。该水库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等别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197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1977年投入运用,1983年11月竣工验收。
  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隧洞和坝后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坝后电站装机容量为890千瓦。
  水库地理位置重要,下游3公里即为陆埠镇,其安危涉及下游陆埠、河姆渡、丈亭、三七市、大隐、余姚城区等镇(街道)约30万人口、15万多亩农田,以及杭甬高速公路、萧甬铁路的安全。2005年被国家防总认定为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
  (二)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建设内容
  水库正常蓄水位46.19米,相应库容1830万立方米;死水位19.09米,死库容5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49.27米,相应库容2324万立方米,最大下泄流量为687立方米每秒;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50.89米,相应库容2599万立方米,最大下泄流量为1264立方米每秒。
  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有大坝加固工程、溢洪道加固工程、输水隧洞加固工程、泄洪洞加固工程、桥梁及道路工程、管理区建筑、大坝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等。
  拦河大坝原坝型为“黏土心墙砂壳坝”,除险加固后增列防渗型式为“C8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坝顶高程52.20米,防浪墙顶高程53.21米,最大坝高34.01米,坝顶长度324.0米,坝顶宽度7.5米。上游坝坡为干砌块石及粗料石护坡、下游坝坡采用干砌粗料石与草皮、灌木绿化相间的形式进行护坡。
  开敞式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溢流堰为曲线型实用堰,堰高0.8米,堰顶高程46.19米,堰顶宽67.0米,溢洪道全长80.3米。
  泄洪洞位于大坝左岸和溢洪道之间,洞长119.47米,进口底高程19.09米,出口底高程16.95米,闸门孔口尺寸为3.2米×2.9米(宽×高),城门洞型,设计泄量为125立方米每秒;泄洪洞闸门采用竖井形式,闸门井内布置事故闸门和工作闸门,同时于闸门井前约30米处增设临时检修闸门。
  输水隧洞也位于大坝左岸山体内,洞长231.7米,进口底高程28.49米,前面161米隧洞衬砌段断面为4.2米×2.1米(宽×高)、喷浆段断面为4.5米×2.8米(宽×高),以下分两个圆形的叉洞,内径为2.2米,一个向余姚城区(日供水规模为4万立方米)和陆埠镇供水(日供水规模为1万立方米),另一个为发电供水。
  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7年11月9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6日通过分期蓄水阶段验收,2009年5月4日通过二期蓄水阶段验收,2010年3月26日通过最终蓄水验收。2010年10月28日全部完工,2010年12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审计核定工程投资为7304.3828万元。
  (三)建设程序与管理
  1.前期工作
  2006年11月,陆埠水库经大坝安全鉴定定性为三类坝,必须实施除险加固工程。2007年4月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5月17日,宁波市发改委以“甬发改农经〔2007〕178号”文《关于同意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的批复》立项,批复估算投资为7476.85万元。9月20日,宁波市发改委以“甬发改投资〔2007〕378号”文《关于余姚市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概算投资为7315万元。
  2.工程管理
  2007年8月10日按照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余政办〔2007〕124号文)组建成立了工程指挥部作为工程项目法人。法人代表为工程指挥、余姚市水利局局长杨文祥。
  项目法人确定了技术负责人为工程副指挥姚俊杰。组织机构下设办公室、工程科、财务科,明确了各自职责。
  按照相关规定,项目法人先后制订质量检验、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务、设备采购、安全生产等23份管理制度(办法)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编写了陆埠水库除险2008年、2009年、2010年度汛方案;会同有关参建单位,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了安全生产台账。
  2006年12月通过邀请招标确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为本项目设计单位;浙江天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招标代理机构;2007年9月24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监理单位为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监理公司。2007年10月30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I标段中标单位为浙江省水电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Ⅱ标段中标单位为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2008年1月8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Ⅲ标段中标单位为水利部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2009年6月3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Ⅳ标段中标单位为海宁市金隆古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在整个招标投标过程,宁波市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和余姚市监察局、水利局纪委均派员现场监督。完成的招标工作一律向宁波市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进行了备案。完成的各项招标工作均未出现投诉情况。
  3.工期投资控制
  2007年11月8日,余姚市水利局以“余水发〔2007〕142号”《余姚市水利局关于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报告的批复》文对该工程进行了开工建设的批复,同意开工建设。余姚市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7年11月9日开工,2010年10月28日完工。
  余姚市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批复概算投资为7315万元,中央财政补助2580万元,宁波市财政补助2266万元,余姚市财政自筹解决2469万元,资金全部及时到位。工程审计核定工程投资为7304.3828万元,相比批复概算减少10.6172万元。其中建安工程5305.74万元,待摊投资支出1545.6760万元,设备投资77.6807万元,其他投资7.8222万元,尾工工程投资367.4639万元。
  从概算执行情况来看,在各标段实施的项目中,其合同金额较初设概算基本持平,全部工程可控制在批复概算内完成。整个工程进展及投资控制情况比较理想,能满足投资控制的目标。
  4.验收
  (1)蓄水验收。2008年6月6日,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了宁波市水利局组织的“陆埠水库分期(一期)蓄水阶段验收”,同意蓄水至35.00米;2009年5月4日,通过了宁波市水利局组织的“陆埠水库二期蓄水阶段验收”,同意蓄水至44.00米;2010年3月26日,通过了宁波市水利局组织的“陆埠水库最终蓄水验收”,同意水位恢复蓄至正常水位46.19米。
  (2)单位工程验收。2009年12月22日,完成了大坝防渗加固、输水隧洞加固、泄洪洞加固3个单位工程验收;2010年6月4日,完成了管理区建筑单位工程验收;2010年7月2日,完成了溢洪道加固、道路、桥梁3个单位工程验收。
  (3)合同工程完工验收。2008年10月17日,对I标段大坝防渗墙施工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2010年9月16日,对Ⅱ标段大坝防渗加固工程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2010年10月28日,对Ⅲ标段自动化设备及安装工程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2010年9月29日,对Ⅳ标段自动化控制中心及绿化工程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4)竣工验收。2010年10月30日,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了宁波市水利局组织的“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
  (四)工程运行及其效益
  1.工程初期运行情况
  经过分期蓄水阶段验收、二期蓄水阶段验收和最终蓄水验收后,项目法人择期进行了蓄水。2010年汛期大坝经受了一定高度水位的考验(6月25日水位最高达到46.91米,超汛限水位0.72米),根据渗流监测及位移观测结果,经过初步分析,大坝防渗系统综合防渗效果较好,大坝渗流状态正常。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累计变化不大且趋于稳定,符合类似项目的变形规律,大坝变形状态正常,工程运行正常。
  2.工程初期运行效益
  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水库除险加固后,水库恢复正常供水功能,继续向余姚市区和陆埠镇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还可以保证下游1.65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同时,为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