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水库安全加固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14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库安全加固工程
分类号:
TV62+1
页数:
12
页码:
133-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水库安全加固工程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四明湖水库、陆埠水库、其他水库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引水工程
水库工程
内容
一、四明湖水库
(一)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内容
水库管理局委托浙江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对四明湖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设计和初设,并经宁波市计委组织专家审查,确定除险加固工程措施如下:
(1)采用大坝迎水面复合土工膜防渗加固膜前盖重工程措施,解决坝体防渗问题;同时放缓上游坝坡,解决坝坡稳定问题;并更新大坝监测设施,采用自动监测设备。
(2)泄洪闸拆除重建。利用溢流段较长条件,闸室下移重建,以原泄洪闸作施工围堰,新闸完工后拆除老闸。新建泄洪闸设3孔5.5米弧形钢闸门。
(3)对原输水隧洞进行改造,并增设新的放空隧洞。
(4)对非常溢洪道进行结构加固和接触防渗处理。
(5)坝下排水沟建设。
(6)库区管理范围内环境建设。
(二)可研初设等文件的批复过程
四明湖水库于2000年3月开始大坝安全鉴定工作,2000年11月17日召开第一次专家组会议,要求尽快解决水库泄洪闸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安全鉴定工作。2002年1月18日召开第二次专家组会议,最终形成专家组鉴定意见,确定四明湖水库大坝为“三类坝”,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为及早解决水库泄洪闸存在的安全隐患,遵照安全鉴定第一次专家组会议意见,水库管理局于2000年11月底委托浙江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进行泄洪闸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工作,并于2001年4月委托浙江省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对初设方案进行了咨询,设计院按咨询意见进行了水库溢洪道改建工程补充初步设计工作,并于同年6月完成。工程采用了泄洪闸下移重建的方案,原泄洪闸作施工围堰,新闸竣工后拆除老闸。浙江省水利厅于2001年6月20日以《关于余姚市四明湖水库溢洪闸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浙水管〔2001〕29号文),对泄洪闸加固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
2002年1月,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结束,确定水库大坝为“三类坝”,必须进行除险加固。为尽快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四明湖水库管理局立即委托浙江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进行了四明湖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写工作;按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对四明湖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的审核意见,设计院抓紧进行了四明湖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同时按要求编制了环评及水保报告;宁波市环境保护局于2002年2月8日以《关于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审批意见的函》对除险加固工程环评报告进行了批复,宁波市水利局于同日以《关于余姚市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批复》(甬水政〔2002〕4号文),对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报告进行了批复;宁波市计委于2002年2月10日组织进行了可研审查,并于2002年2月11日以《关于余姚市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议书兼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甬计农〔2002〕65号文),对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浙江省设计院按可研审查意见于同月完成四明湖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工作;宁波市计委于2002年2月21日组织进行了初设审查,并于2002年2月25日以《关于余姚市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甬计投〔2002〕69号文),对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批复。
因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国债专项资金项目,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于2002年3月1日以《关于浙江省余姚市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复函》(太管计〔2002〕53号文),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复核。要求加强工程地质工作,对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验证,进一步完善工程设计。
按审查意见,2002年5月进行了大坝地质的补勘工作,并对水库管理范围进行了地形测量。浙江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按审查要求进行补充初步设计工作,2002年7月浙江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完成补充初步设计编制工作,宁波市计委于2002年8月21日组织有关专家和单位对补充初设进行了审查。
(三)主要项目施工过程及重大问题处理
1.施工过程
泄洪闸改建工程于2001年11月2日开工,同年12月基础开挖与处理分部工程基本结束并通过了验收,2002年4月15日闸门安装到位,6月1日通过下闸挡水验收,同年8月泄洪闸改建工程完工,2003年1月完成分部工程验收。
大坝加固工程2002年10月15日开工,11月完成大坝迎水面整修,12月完成大坝上游面左右两岸边坡锚固槽和河床段锚固槽开挖、河床段锚固槽黏土回填及岸坡段锚固槽混凝土浇筑;2003年1月完成土工膜铺设施工及大坝迎水面自动监测设备埋设;2月完成土工膜砂壤土保护层填筑;3月初完成迎水面砂卵石料填筑及整平压实;2月底开始大坝迎水面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截至6月底完成;大坝两岸边坡砌石于5月底完成,6月完成上游镇压层整治、清理工作;背水坡花岗岩条石护坡料从3月开始备料,6月开始砌筑,截至9月完成背水坡条石砌筑。
大坝背水坡监测设备埋设于2002年11月开始,截至2003年3月完成全部73支渗压计埋设,2003年10月所有大坝监测设备安装到位,并开始系统调试;非常溢洪道防渗加固工程于2002年底开始,截至2003年9月完工。
自溃坝至大坝左岸沿湖岸坡条石护坡衬砌2003年春节后开始,至同年4月20日完成高程17.00米以下部分砌筑。除险工程临水面高程17.00米以下工程均已完工,同时进行了完工整治与清场,已具备阶段分期蓄水条件。2003年4月29日进行了蓄水前阶段验收。
新建放空隧洞工程于2002年11月22日开工。12月完成隧洞洞挖及竖井开挖施工,截至2003年4月15日完成钢筋混凝土衬砌工程及混凝土回填、固结灌浆。竖井事故检修闸门和拦污栅于4月9日安装到位并调试合格。启闭机房建筑6月完工;隧洞进口水位台4月完成水下灌注桩及排架钢筋混凝土浇筑,6月完成上部房屋建筑。
原输水隧洞加固工程于2003年11月开工,12月完成扩洞和竖井开挖,2004年2月完成钢筋混凝土衬砌,3月完成回填及固结灌浆,4月15日启闭机安装到位并调试完成,4月底随启闭机房完工,原输水隧洞加固工程全部完成。
坝下排水沟工程于2002年10月开工,同年12月完工。
管理房建设于2003年9月开工,包括办公楼、综合楼、职工宿舍及活动中心等四幢楼房,同时包括3处门卫和公共厕所、围墙、停车场及路面硬化等配套设施。9月完成山顶旧房拆除,10月四幢楼房土建先后开始,2004年2月底职工宿舍完工,3月另外三幢房屋先后完工。办公楼、综合楼4月中旬完成简装,5月初活动中心简装完成,本月所有楼房交付使用,同时围墙、门卫房、停车场、管理区路面硬化均完成。
管理区绿化工程于2003年11月开工,截至2004年3月,先后完成3.5万平方米土地整平,黄泥回填,5月管理区绿化完成。
从开工至2004年6月完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累计完成土方约13.9万立方米,石方约6.4万立方米,混凝土约2.6万立方米。2004年9月水库通过蓄水安全鉴定。
2.重大问题处理
(1)泄洪闸基础和岸坡地质开挖情况与原设计偏差大,经过设计、地质人员多次现场查勘基础开挖情况,采用了基础地质薄弱地带加大开挖量及对建基面裂缝、夹层、断层利用混凝土填筑处理方案。此地质情况对泄洪闸改建工程施工进度产生较大影响。
(2)为使大坝斜墙与土工膜之间紧密接触,不存在透水层,大坝迎水面PE复合土工膜由二布一膜变更为一布一膜。浙江省水利厅以《关于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关技术问题的复函》(浙水函〔2002〕80号文)对该变更方案进行了批复。土工膜铺设为大坝防渗加固成败的关键工序,土工膜与河床段采用黏土锚固槽型式连接,岸坡段根据地形在岩基上设钢筋混凝土趾板和钢压板,趾板以下基岩进行帷幕灌浆,上、下钢压板与土工膜之间压SR填料,确保了防渗土工膜与岸坡构成自身封闭体系。土工膜上部原设计铺设塘渣在施工中变更为卵石,并在砂壤土上增盖土工布,加强反滤作用。
(3)大坝防浪墙原设计时予以保留,但对施工干扰较大,为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设计变更,拆除重建;大坝背水坡C15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变更为花岗岩条石护坡。
(4)减压井原设计为27只,距离大坝下游镇压层坡脚20米。后经浙江省水科院复核计算调整为18只,位置往大坝推进20米,位于下游镇压层坡脚处。施工过程中靠近右坝端的1号、2号减压井在施工过程中碰到右岸山体岩基,为无效井,被取消。所以实际施工后为16只减压井。
(5)考虑到新建放空隧洞出口段土石方开挖地质情况、竖井位置工程地质条件和启闭房与水库管理区整体协调性需要,新建放空隧洞竖井位置施工过程中进行了设计变更,较设计前移;原设计进水口采用水下岩塞爆破的方法施工,鉴于四明湖水库大坝正在除险加固处理,蓄水位底,又逢枯水期,经设计单位水文复核后认可,上报宁波市质监站及浙江省水利厅审批同意,由水下岩塞爆破改为土石围堰的方法进行施工。
(6)考虑到整体布局需要,原输水洞加固启闭房高程整体降低,使启闭房房顶平顶高程与办公楼室外地坪高程一致。在不影响安全及正常启用的前提下,竖井尽可能前移。
(四)项目管理
1.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项目法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业主为四明湖水库管理局,建设单位为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指挥部,指挥部总指挥王祥林、副总指挥周锡南、岑建航,下设工程科、办公室及财务科3个科室。指挥部代表业主全权进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设计单位为浙江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建设监理单位为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监理公司,设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部。
泄洪闸改建工程(I标)施工单位为浙江省水电建筑基础工程公司;工程监理(Ⅱ标)单位为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监理公司;拦河大坝土建工程(Ⅲ标)施工单位为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坝下排水沟土建工程(Ⅳ标)施工单位为余姚市华盛水利建筑有限公司;隧洞土建工程(V标)施工单位为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有限公司;管理房土建工程(Ⅵ标)施工单位为上虞市万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绿化工程(Ⅶ标)施工单位为奉化市绿缔园艺建设有限公司。
余姚市水利局为上级主管部门,宁波市水利局及浙江省水利厅等上级部门从技术上进行指导。质量监督部门为宁波市水利水电质量监督站,专门成立了余姚市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小组领导质监工作,并发《关于建立余姚市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小组的通知》(甬水质监〔2002〕51号文),质监组组长高庆信,组员孙伟、许立臻、岑建航。
为确保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顺利实施,余姚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领导小组,余姚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多次莅临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质量、按时完工;同时为确保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安全,由指挥部牵头,成立了由市安委会、公安、水利、交通等部门组成的工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为确保工程各标段招投标工作顺利实施,指挥部牵头成立了由宁波市水利局,余姚市监察、财政、计委、水利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招投标领导小组,负责招投标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工作。
2.主要项目招投标过程
(1)泄洪闸改建工程招投标(SMH/C-1)。招标形式采用邀请招标,2001年9月29日经宁波市水利水电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核准,9月30日上午向浙江江能水电建筑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省第一水电建筑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总承包公司及浙江省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公司4家施工单位发出投标邀请,下午在水库管理局出售招标文件。2001年10月16日公开开标,经专家评标,浙江省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公司中标。
(2)建设监理招投标(SMH/C-2)。建设监理采用邀请招标形式,要求具有乙级以上(含乙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经宁波市水利水电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同意,指挥部于2002年8月12日给浙江水专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浙江水利水电建筑监理公司、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东洲建设监理咨询公司及华东水电工程咨询公司等五家具有乙级以上监理单位发出招标邀请书。8月15日发售招标文件,除华东水电工程咨询公司外其余4家均按时购买招标文件。9月2日开标,经评标,浙江水利水电建筑监理公司中标。
(3)拦河大坝土建工程施工招标(SMH/C-3)。2002年8月27日,经宁波市水利水电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核准,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在《浙江日报》上发布工程招标公告。8月31日,共有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水电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等14家施工单位报名,9月9日、10日指挥部分组对14家单位进行了考察,确定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有限公司等8家施工单位具有投标资格,9月12日8家单位在余姚市水利工程招标办公室购买了招标文件。9月30日在余姚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公开开标,经专家评标后,由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中标,招标代理为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4)水库自动化监测方案议标于2002年11月11日在宁波市进行,由宁波市水利局主持,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与浙江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两家科研单位参加竞标。经专家评标后,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标,进行四明湖水库大坝自动化监测方案设计、施工。
(5)坝下排水沟工程施工招标(SMH/C-4)。实行公开招标,2002年9月23日在《余姚日报》发布招标公告,资质要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三级(含三级)以上资质施工企业,同日余姚市华盛水电建筑有限公司、宁波四明湖建设有限公司等4家施工单位报名参加,9月25日上午指挥部发出投标邀请书,下午4家单位到指挥部购买招标文件。9月27日下午在余姚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公开开标,经专家评标后,由余姚市华盛水电建筑有限公司中标。
(6)隧洞土建工程施工招标(SMH/C-5)。考虑到隧洞工程技术要求高,时间紧迫,经宁波市水利水电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同意,采用邀请招标进行施工单位选择。2002年11月7日指挥部向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水电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等3家施工单位发出投标邀请书,11月8日,3家单位到工程指挥部购买了招标文件。11月18日在余姚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公开开标,经专家评标后,由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中标,招标代理为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7)管理房土建工程施工招标(SMH/C-6)。采用公开招标形式。2003年8月20日,共有余姚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虞市万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施工单位报名,指挥部分组对12家单位进行了考察,确定余姚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虞市万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8家施工单位具有投标资格。9月4日在余姚市兰江宾馆公开开标,经专家评标后,由上虞市万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
(8)绿化建设工程施工招标(SMH/C-7)。采用公开招标形式,于2003年10月18日在《余姚日报》上发布工程招标公告。截至10月21日,共有绍兴市三叶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奉化市绿缔园艺建筑有限公司等19家施工单位报名,指挥部分组对19家单位进行了考察,确定绍兴市三叶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奉化市绿缔园艺建筑有限公司等8家施工单位具有投标资格,10月25日8家单位在余姚市水利工程招标办公室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指挥部购买了招标文件。10月29日在余姚市兰江宾馆公开开标,由奉化市绿缔园艺建筑有限公司最低价中标。
3.工程概算及投资计划
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甬计投〔2002〕69号文批准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总投资5328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国债专项资金1700万元,其余由宁波市、余姚市两级财政解决。
2004年6月,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其中2001年完成140万元,2002年完成1074万元,2003年完成3150万元。2004年1~6月完成剩余投资。竣工结算为5321.3万元。
4.合同管理
指挥部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为费率合同,按完成具体阶段性设计任务分期付款;与建设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亦为费率合同,按实际发生工程造价提取1.3%为监理服务费,付款方式按月完成监理计划工作量的80%支付,完工时支付95%,竣工验收后支付额100%;指挥部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为单价承包计费合同(管理房为总价合同),按月施工完成工程量进行工程扣除预付款和质量保留结算。
5.材料及设备供应
水泥为业主供应材料,其余建材由施工单位采购,但要经监理检查并按规定必须通过有关测试检验。对重要设备,如启闭机、备用电源等均由业主采购,施工单位对土工膜及钢闸门等的采购,必须到正规厂家采购,三证齐全,且须经监理审核、业主同意,方能使用。
6.款价结算与资金筹措
该工程为国债专项资金及宁波市、余姚市两级财政拨款,资金到位,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展开。指挥部和监理部严格按合同规定进行工程款项结算。严格把好新增工程量结算关,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和新增工程量,如确因设计条件变更而引起的工程变更,严格按有关规定做好报批和设计更改手续。
7.建设征地补偿等政策处理
因工程建设需要,指挥部向水库下游明湖村征地36.506亩,按有关土地征用法律、政策程序,向余姚市规划局和国土资源局申报了工程建设用地征地要求,经余姚市国土资源局现场调查勘测并批准办理征地手续。拆迁明湖村农户一户房面积330平方米,管理房3100余平方米,大坝东坝头等地土地征用4.56亩,苗木迁移补偿20余亩。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好政策处理关,处理好与库区居民关系,办好完备手续。
(五)工程质量
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工程质量情况如下:
(1)溢洪道改建工程。工程于2002年8月完工,共划分为7个分部工程,分别为:基础开挖与处理、地基防渗排水、闸室段(土建)、启闭机房、消能防冲段、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公路桥。其中闸室段(土建)和地基防渗排水为主要分部工程。共分为171个单元工程,施工单位自评优良单元工程150个,经监理及业主核定其中优良单元工程126个,优良率为73.7%。
(2)大坝土建工程。工程共分拦河大坝、非常溢洪道自溃坝及原输水隧洞加固2个单位工程,划分为13个分部工程,575个单元工程。于2003年10月完成全部分部工程。施工单位自评单元工程优良507个,合格68个;监理单位复评核定优良438个,合格137个,优良率76.2%。
(3)坝下排水沟工程。划分为10个分部工程,189个单元工程,施工单位自评单元工程优良率17%,监理复评核定优良31个,合格158个。
(4)输水隧洞加固工程。分为供水放空洞及原输水洞加固2个单位工程,划分为13个分部工程,212个单元工程。施工单位自评单元工程优良151个,合格61个;监理单位复评核定优良133个,合格79个,优良率62.7%。
(5)管理房建设工程和绿化工程。其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附属配套工程,房建工程施工规范,监理到位,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宁波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评定为优良工程。
(六)竣工验收
宁波市计划委员会于2005年1月23~24日在余姚主持召开了余姚市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会议成立了余姚市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竣工验收委员会和专家组。
二、陆埠水库
(一)工程位置
陆埠水库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境内姚江支流上的陆埠大溪,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55.5平方公里,总库容2599万立方米。该水库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等别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197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1977年投入运用,1983年11月竣工验收。
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隧洞和坝后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坝后电站装机容量为890千瓦。
水库地理位置重要,下游3公里即为陆埠镇,其安危涉及下游陆埠、河姆渡、丈亭、三七市、大隐、余姚城区等镇(街道)约30万人口、15万多亩农田,以及杭甬高速公路、萧甬铁路的安全。2005年被国家防总认定为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
(二)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建设内容
水库正常蓄水位46.19米,相应库容1830万立方米;死水位19.09米,死库容5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49.27米,相应库容2324万立方米,最大下泄流量为687立方米每秒;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50.89米,相应库容2599万立方米,最大下泄流量为1264立方米每秒。
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有大坝加固工程、溢洪道加固工程、输水隧洞加固工程、泄洪洞加固工程、桥梁及道路工程、管理区建筑、大坝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等。
拦河大坝原坝型为“黏土心墙砂壳坝”,除险加固后增列防渗型式为“C8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坝顶高程52.20米,防浪墙顶高程53.21米,最大坝高34.01米,坝顶长度324.0米,坝顶宽度7.5米。上游坝坡为干砌块石及粗料石护坡、下游坝坡采用干砌粗料石与草皮、灌木绿化相间的形式进行护坡。
开敞式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溢流堰为曲线型实用堰,堰高0.8米,堰顶高程46.19米,堰顶宽67.0米,溢洪道全长80.3米。
泄洪洞位于大坝左岸和溢洪道之间,洞长119.47米,进口底高程19.09米,出口底高程16.95米,闸门孔口尺寸为3.2米×2.9米(宽×高),城门洞型,设计泄量为125立方米每秒;泄洪洞闸门采用竖井形式,闸门井内布置事故闸门和工作闸门,同时于闸门井前约30米处增设临时检修闸门。
输水隧洞也位于大坝左岸山体内,洞长231.7米,进口底高程28.49米,前面161米隧洞衬砌段断面为4.2米×2.1米(宽×高)、喷浆段断面为4.5米×2.8米(宽×高),以下分两个圆形的叉洞,内径为2.2米,一个向余姚城区(日供水规模为4万立方米)和陆埠镇供水(日供水规模为1万立方米),另一个为发电供水。
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7年11月9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6日通过分期蓄水阶段验收,2009年5月4日通过二期蓄水阶段验收,2010年3月26日通过最终蓄水验收。2010年10月28日全部完工,2010年12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审计核定工程投资为7304.3828万元。
(三)建设程序与管理
1.前期工作
2006年11月,陆埠水库经大坝安全鉴定定性为三类坝,必须实施除险加固工程。2007年4月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5月17日,宁波市发改委以“甬发改农经〔2007〕178号”文《关于同意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的批复》立项,批复估算投资为7476.85万元。9月20日,宁波市发改委以“甬发改投资〔2007〕378号”文《关于余姚市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概算投资为7315万元。
2.工程管理
2007年8月10日按照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余政办〔2007〕124号文)组建成立了工程指挥部作为工程项目法人。法人代表为工程指挥、余姚市水利局局长杨文祥。
项目法人确定了技术负责人为工程副指挥姚俊杰。组织机构下设办公室、工程科、财务科,明确了各自职责。
按照相关规定,项目法人先后制订质量检验、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务、设备采购、安全生产等23份管理制度(办法)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编写了陆埠水库除险2008年、2009年、2010年度汛方案;会同有关参建单位,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了安全生产台账。
2006年12月通过邀请招标确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为本项目设计单位;浙江天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招标代理机构;2007年9月24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监理单位为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监理公司。2007年10月30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I标段中标单位为浙江省水电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Ⅱ标段中标单位为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2008年1月8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Ⅲ标段中标单位为水利部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2009年6月3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Ⅳ标段中标单位为海宁市金隆古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在整个招标投标过程,宁波市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和余姚市监察局、水利局纪委均派员现场监督。完成的招标工作一律向宁波市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进行了备案。完成的各项招标工作均未出现投诉情况。
3.工期投资控制
2007年11月8日,余姚市水利局以“余水发〔2007〕142号”《余姚市水利局关于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报告的批复》文对该工程进行了开工建设的批复,同意开工建设。余姚市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7年11月9日开工,2010年10月28日完工。
余姚市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批复概算投资为7315万元,中央财政补助2580万元,宁波市财政补助2266万元,余姚市财政自筹解决2469万元,资金全部及时到位。工程审计核定工程投资为7304.3828万元,相比批复概算减少10.6172万元。其中建安工程5305.74万元,待摊投资支出1545.6760万元,设备投资77.6807万元,其他投资7.8222万元,尾工工程投资367.4639万元。
从概算执行情况来看,在各标段实施的项目中,其合同金额较初设概算基本持平,全部工程可控制在批复概算内完成。整个工程进展及投资控制情况比较理想,能满足投资控制的目标。
4.验收
(1)蓄水验收。2008年6月6日,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了宁波市水利局组织的“陆埠水库分期(一期)蓄水阶段验收”,同意蓄水至35.00米;2009年5月4日,通过了宁波市水利局组织的“陆埠水库二期蓄水阶段验收”,同意蓄水至44.00米;2010年3月26日,通过了宁波市水利局组织的“陆埠水库最终蓄水验收”,同意水位恢复蓄至正常水位46.19米。
(2)单位工程验收。2009年12月22日,完成了大坝防渗加固、输水隧洞加固、泄洪洞加固3个单位工程验收;2010年6月4日,完成了管理区建筑单位工程验收;2010年7月2日,完成了溢洪道加固、道路、桥梁3个单位工程验收。
(3)合同工程完工验收。2008年10月17日,对I标段大坝防渗墙施工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2010年9月16日,对Ⅱ标段大坝防渗加固工程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2010年10月28日,对Ⅲ标段自动化设备及安装工程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2010年9月29日,对Ⅳ标段自动化控制中心及绿化工程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4)竣工验收。2010年10月30日,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了宁波市水利局组织的“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
(四)工程运行及其效益
1.工程初期运行情况
经过分期蓄水阶段验收、二期蓄水阶段验收和最终蓄水验收后,项目法人择期进行了蓄水。2010年汛期大坝经受了一定高度水位的考验(6月25日水位最高达到46.91米,超汛限水位0.72米),根据渗流监测及位移观测结果,经过初步分析,大坝防渗系统综合防渗效果较好,大坝渗流状态正常。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累计变化不大且趋于稳定,符合类似项目的变形规律,大坝变形状态正常,工程运行正常。
2.工程初期运行效益
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水库除险加固后,水库恢复正常供水功能,继续向余姚市区和陆埠镇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还可以保证下游1.65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同时,为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三、其他水库
2009年,余姚市拥有各类水库、山塘1048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15座、小(2)型水库40座、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233座,总库容达2.5亿立方米。这些水库山塘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2003年以来,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五大百亿工程”的建设要求,全面开展实施千库保安工程建设。根据《浙江省千库保安工程余姚市专项规划》及《宁波市百库保安工程建设十一五专项规划》,2003~2010年全市对47座小(2)型以上水库实施了“千库保安”工程建设,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11座,小(2)型水库34座,估算投资3.3亿元。按照浙江省政府及宁波市政府提出的率先在全国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目标要求,余姚市未开工建设的千库保安工程必须于2008年全部开工建设,确保2009年年底前,在全省率先完成千库保安工程建设任务。见表4-2。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