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姚江流域综合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129
颗粒名称: 一、姚江流域综合规划
分类号: TV212
页数: 2
页码: 107-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姚江流域综合规划以科学治水、团结治水为指导思想,全流域统一规划,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局部服从全局,当前服从长远,在互谅互让基础上,合理解决水利矛盾的综合治理方案。该报告涉及到干流堤防整治、北排能力提升、河道整治、水土保持等多个方面的工程措施。
关键词: 水利规划 发展 余姚市

内容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在1964年和1979年编制的《姚江流域水利规划报告》的基础上,在原治理工程总体布局不变的前提下,于1996年12月完成了《姚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1997年8月20日浙江省水利厅受浙江省政府委托以浙水政〔1997〕469号文件作了批复。
  该规划的指导思想是“科学治水,团结治水”,要全流域统一规划,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局部服从全局,当前服从长远,在互谅互让基础上,合理解决水利矛盾。
  治理洪涝的原则是整治干流,提高东泄能力;分散排涝,增辟向杭州湾排水出口,增加北排能力,减轻干流排涝压力;建库蓄洪,整治骨干河道,结合兴利增加水源;低洼地区围圩电排,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治涝能力。灌溉供水,重点解决缺水区供水,在开发本流域水资源的基础上从外流域引水,满足城乡建设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结合流域防洪、治涝、灌溉工程,建设100吨级杭甬运河。
  治理工程措施是“东泄、南蓄、北排、中疏、低围”;分片治理,合理布局;采取排、蓄、围、提、引等相结合的工程措施,因地制宜地综合治理。
  (1)防洪标准。①城镇防洪:宁波市100年一遇;余姚市、上虞市、慈溪市城镇近期20年一遇,远期50年一遇;②海塘、江堤:沿曹娥江的梁湖沙塘和百沥海塘100年一遇;一般海塘、江堤为20年一遇。
  (2)治涝标准。平原农田排涝按20年一遇,三日暴雨四日排至耐淹水深;其中低洼地区围圩电排工程,圩内治涝标准10年一遇。
  (3)灌溉供水标准。农田抗旱2010年达到90%的保证率(1971年干旱型),城镇工业、生活供水2010年达到95%的保证率(1967年干旱型)。
  根据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选择投资省、效益显著的流域综合规划工程作为近期治理工作。
  (1)增辟北排入杭州湾排涝工程6处,分别是:①上虞东进新闸排涝工程[闸孔净宽24米,底高程-1.00米(吴淞高程)];②余姚陶家路闸排涝工程(闸孔净宽20米,底高程1.00米);③慈溪水云浦闸外移工程(闸孔净宽24米,底高程1.00米);④慈溪徐家浦闸外移工程(闸孔净宽20米,底高程1.50米);⑤澥浦闸外移扩建工程(闸孔净宽40米,底高程-1.00米);⑥余姚泗门集中电排入杭州湾工程(装机容量1500千瓦,流量30立方米每秒)。
  (2)整治姚江干流、拓浚骨干河道工程6处,分别是:①清水浦河道配套工程(长度8.47公里,河底宽34米,底高程1.00米);②最良江拓浚工程(长度6.38公里,河底宽25米,底高程0.50米);③官山河拓浚工程(长度4.46公里,河底宽20米,底高程0.00米);④中大河拓浚工程(长度19.2公里,河底宽10米,底高程0.00米);⑤姚江闸下清障、清淤;⑥姚江干流两岸防洪堤加高加固工程。
  (3)水库工程3项,分别是:①余姚梁辉水库(总库容3000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000万立方米,灌溉库容2000万立方米);②慈溪四灶浦海涂水库(灌溉库容2200万立方米);③慈溪加固上林湖水库(灌溉库容1714万立方米)。
  (4)结合排涝、灌溉兴建100吨级杭甬运河配套工程2项,分别是:①拓浚四十里河航道长度10公里;②结合加固防洪堤砌筑姚江干流航道护岸长度20公里。
  近期治理工程共17项,总土石方1647.4万立方米,损耗土地4757亩(其中,水库淹没面积1921亩,实际挖损2863亩),工程总投资3.77亿元。
  上述工程的实施和外流域引水工程的完成,可使农田排涝能力达到10年一遇标准,其中虞北、姚西北地区可达20年一遇标准;虞北、丰惠、姚北、姚南及慈中地区,农田灌溉用水保证率达75%以上,个别地区可达90%;余姚、慈溪及上虞城镇用水得到保证,并使姚江干流段水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良好。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