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水资源质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111
颗粒名称:
二、水资源质量
分类号:
TV211
页数:
1
页码:
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水体水质污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加剧,但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水质有所改善。目前,除姚西北外,地表水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饮用水源富营养化和平原河网有机污染物超标。
关键词:
余姚市
自然环境
水质量
内容
20世纪60年代以前,余姚江、河、湖、库、地下水水源水质状况良好,多数河道清澈见底。诸如四明山等山区溪道基本为I类水源,姚江干流水质基本为Ⅱ类水体。6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滋生、壮大,使水体水质污染日趋严重。70年代末80年代初,水质污染不断加剧,部分河道甚至出现发黑、发臭等情况。针对水资源质量日益变差的状况,余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提升全市环境质量为主线,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使水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和防治,水质有所改善。姚江干流和最良江、侯青江、长冷江、食禄桥江、西江、中江、马渚中河等干支流的水质标准大体为Ⅱ~Ⅲ类,慈江和东江水质为Ⅳ~V类,青山江水质为Ⅲ~Ⅳ类,南部山区溪道水质在Ⅱ类左右,姚西北榨菜产区河网水质相对较差在V~劣V类;全市水库水质大部分符合地表水水质Ⅱ~Ⅲ类标准。2004年余姚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28个项目,所有项目的最高值和平均值均未超标,属Ⅱ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
总体来看,目前余姚市城乡水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除姚西北外,地表水水质总体状况良好。四明湖水库、梁辉水库、陆埠水库等较大水库水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一些饮用水源受农业面源、农村生活污水、旅游业(农家乐)、工业污染以及水库底泥淤积等原因,水体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2)平原河网水环境不容乐观,部分河道出现了发臭、发黑等情况,特别在枯水期间,水体水质污染更为突出。据有关数据表明,河段主要有氨氮、亚硝酸盐氮、5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有机污染物。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