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093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F426.9
页数:
5
页码:
1-5
摘要: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水利史
概述
内容
文献名邦——余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位于境内的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余年,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代表性遗址,是中华民族江南一带的发源地,被中外历史学家视为奇迹。有秦以来,余姚涌现了许许多多彪炳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东汉有著名学者、高风亮节的严子陵;唐代有著名书法家、“初唐四书家”之一的虞世南;明代有著名哲学家、文武双全的王阳明,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著名宰相——人称谢阁老的谢迁;明末清初有著名学者、思想家黄宗羲,中日文化交流使者、著名学者朱舜水;近现代也是名人辈出,如黄楚九、蒋梦麟、黄云眉、沈宗瀚、楼适夷等。余姚因此享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余姚位于东经120~121度,北纬29~30度。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东宁波平原腹地,北濒杭州湾,南枕四明山,东连宁波市区,西接绍兴上虞。距大型港口宁波北仑港40分钟,至宁波国际机场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需半小时和1小时车程,经沪杭甬高速公路去上海也只需两个半小时,经杭州湾跨海大桥开车到上海则仅需2小时,余姚已纳入上海“二小时交通圈”。余姚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称。余姚全市有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大长山青虎湾岗,海拔979.00米;中部为姚江平原,有孤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海积平原。
余姚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干流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885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余姚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2061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7天,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条件优越。山区溪流众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小水电约2万千瓦,已开发9414千瓦。姚南山区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资源丰富,有开发价值。萧甬铁路、杭甬高速、329国道穿境而过,姚江又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南部山区地势险要,为浙东战略要地。
余姚历史悠久,秦时即置县,属会稽郡。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唐武德四年(621年)一度升为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元贞元年(1295年)又升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清因之。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始建民国政府,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属宁波专区,境域多次变动。1954年前余姚共辖庵东、逍林、浒山、周朝、泗门、周巷、临山、横河、城北、城南、梁弄、马渚等区及直属镇阳明镇。1954年10月,姚北大古塘以北棉区逍林、浒山、周朝、周巷、泗门等区的48个乡镇划归慈溪县;慈溪县南部稻区、山区的丈亭、陆埠、城关、云山等区的43个乡镇划归余姚。1960年8月奉化6个生产大队、上虞4个生产大队、嵊县3个生产大队划归余姚,10月慈城镇公社划归宁波市。1979年9月,龙南区8个公社划归慈溪;泗门区11个公社复划归余姚。1983年属宁波市,1985年7月16日撤县设市。1992年,余姚市撤区扩镇并乡,撤销余姚市所属的环城、低塘、马渚、泗门、临山、丈亭、陆埠、梁弄、四明山等9个区公所原辖69个乡镇,调整为22个乡镇,其中镇19个、乡3个。2001年,撤销余姚镇、梁辉镇、肖东乡建制,在此区域内设立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街道办事处。2003年,撤销洪山乡、老方桥镇、朗霞镇、低塘镇建制,增加陆埠镇、西北街道、泗门镇的行政区域,设立朗霞街道、低塘街道。2005年,原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街道更名为凤山、阳明、梨洲、兰江街道。至此,余姚市共辖14个镇、1个乡、6个街道,83.11万人。
四明山北古代曾为浅海,约距今1万年成陆。此后沧海桑田几经反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近200件骨耜和大量稻谷堆积证明,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已跨入农耕文明,木构竖井的发现,以及“舜耕历山”、“禹藏秘图”等传说,更进一步说明了余姚悠久的农耕水利历史。约至汉朝,姚北大古塘以南滩涂已开始垦殖。明朝以后滩涂外伸,成为三北平原的一部分。余姚北部为海积平原,其地势较高,土体深厚、疏松,水源短缺,潮患频繁。南部为四明山区,四明山发脉于斜贯浙江中部的仙霞岭,于唐田、芦山入境,由此迄北,先后经马鞍山(高程800.00米)、大湾岗(高程952.00米)、沙流坪岗(高程896.00米)、大岚山(高程547.00米)诸峰。区内山高岭陡,平台错落,溪流源短流急,径流历时短,易出现山洪暴发。西部较开阔高亢,土地肥沃,水网密布,众多湖泊罗列其间。东部、中部平原姚江横贯其间。江南、江北两侧山丘分列,东西两头地势均高于中部,形成了一个狭长的盆状洼地,加之姚江比降平缓,久晴咸潮上溯,遇雨泄流不畅,旱涝交替,极易成灾。
魏晋前,余姚地多人少,耕种土地的选择性大,自然灾害影响相对较小,水利建设史无记载。自南北朝宋大明四年(460年)孔灵符以山阴县民多田少,请迁徙贫民于余姚、鄞、垦湖殖田起,大量迁民涌入,湖沼渐少,滞洪蓄水区减小;农田增多,灌溉需水量增加,水、旱灾害日趋频繁。随之水利渐兴,唐及宋、元并有较大发展。唐始筑双河、洋塘二闸,以泄上林暴流;宋筑冷水堰引溪水灌田;宋至元兴筑大古塘,使姚北海患大为减轻;在平原还整治湖泊、兴筑堰闸,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及至明、清,姚北滩涂北伸,海塘屡迁,围垦数十万亩,并筑新海湖,修理堰闸,开河道,建引曹(娥江)济姚工程等,水利建设已具一定规模。然而,朝廷贪税入,豪绅纷纷占湖围田,有些水利工程同时遭受破坏。民国时期,虽捐募修建了一些堰闸堤塘,但战火频仍,兵燹人祸,致使部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堤塘缺罅遍布,堰坝坍圮,湖泊废弃,河港淤塞,水旱灾害愈加严重。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咸灾夹蟹灾。民谚有云:“天无廿日晴,河底竖蜻蜓”,“嫁囡勿嫁下沙贩,三朝大雨要讨饭”,“烂腐歧阳破沿江,十年倒有九年荒”,为当时真实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余姚人民战天斗地,不断谱写出水利建设的新篇章。纵观60年治水历史,依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可以将余姚人民在这一时期的治水史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1)修复起步阶段(1949~1956年)。1949~1952年,水利建设以修复原设施为主。1950年春,于1949年冲毁的七塘原址修筑解放塘;姚江下游以工代赈筑姚江江塘。1951年,开掘百里四塘横江,并疏浚大量的河港沟渠。
1953~1956年,水利建设开始发展。本着流域治水、团结治水精神,余姚、上虞、慈溪联合建造了余上防旱闸(俗称丁家坝)、横山狮桥闸(俗称四洞闸),并开挖两闸渠道。同时,依靠互助组、农业合作社的集体力量,疏浚河港,新筑低洼地区圩丘。1955年冬,贯彻“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方针,依靠低级社、高级社的集体力量,在山区建造黄狼岙、史家弄等山塘水库;在平原建闸开河,培修塘堤圩丘,造机埠、筑渠道发展机灌。从此,余姚上河地区抗旱有丁家坝,排涝有四洞闸,初步改善了水利环境。
(2)以抗旱蓄水为主的治水高潮阶段(1957~1976年)。1957~1966年为水利建设高潮时期。195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余姚县委发出了“大办农业,大办水利”的号召,加之1958年的大旱,激发了余姚人民的治水积极性。山区,兴建了以四明湖水库为骨干的一批大、中、小型水库和山塘,大大增加了蓄水量。平原,兴建了姚江大闸和姚江节制闸等一系列工程,姚江面貌为之一新。全县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大为提高。1964年后规模空前的电灌建设,由西部临山地区向姚东发展。1966年全县电灌面积达80%。这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对战胜水旱灾害,促进余姚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深远的意义。然而当时的水利建设也存在摊子过大、消耗资源较多、工程质量较差等问题。
1967~1976年,时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无政府主义干扰,水利一度无人主管。但1967年的大旱和随之而来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动了70年代初的水利建设。兴建了陆埠水库、大横山水电站等一批中、小型水库和山塘,全面展开了丈亭等地的低产田改造及土地平整,相继建成了一批翻水站和排涝站,余姚的水利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1964年制定的《姚江流域水利规划报告》中的很多水利工程一直未能付诸建设。同时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
(3)由“调整”转向治涝为主的治水阶段(1977~1987年)。1979年重新制订《姚江流域水利规划报告》,全市的水利建设按照规划由“调整”转向治涝为主。通过查安全、定标准,查效益、定措施,查综合经营、定发展计划的“三查三定”工作,在抓工程配套、除险加固的同时,开始讲究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发展综合经营,建立了各种责任制。山区小水电建设进入区域开发高潮。平原展开大规模的治涝。低洼地区采取围圩电排,新建了以临海浦闸为枢纽的北排工程和以西横河、斗门二闸为骨干的东排工程。北排和东排系统初具规模。
(4)以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建设阶段(1988~2000年)。为解决排涝问题,初始继续实施了马渚街河(中河)东排工程,扩建横山狮桥闸,拓宽临海大浦江。1989年8月22日大水,进一步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南蓄、北排、东泄、中疏、低围”的防洪排涝整体思路和规划。新建了中型水库——梁辉水库,建成了小型水库——姚岭水库等,完成了大型水库——四明湖水库除险加固补验收,对部分山塘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延伸扩建北排工程,新开陶家路江,新建陶家路闸,打通泗门一线出海通道。在原环城区南片实施围圩电排工程,对部分河道进行了疏浚和治理。对余姚东部丈亭地区低产畈农田继续进行改造。这一时期,还高度重视各类治水规划的编制,经大量调查研究,《姚江流域规划》、《甬江流域规划》、《城镇供水水源规划》等相继编制完成。
(5)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001~2009年)。这一时期水利建设全面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发展最快的时期。防汛抗旱取得重大突破,2001年城市防洪工程,包括最良江整治、中山河整治工程启动建设,2005年完成后使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经多年努力,建成了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率先实现现代化;完成了全长6.9公里的奖嘉隆江整治工程;实施了除险治江围涂工程,先后完成了一期围涂2万亩,二期2.5万亩,四期业已启动;实施了城区四闸下移工程,在下姚江蜀山村新建了净宽96米、流量556立方米每秒的蜀山大闸,使城区东扩10公里。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入新阶段。新建了总库容3398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双溪口水库;梁辉—陆埠水库隧洞引水工程,使两座中型水库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北部滨海新建海涂水库;实施了年可引水3.1亿立方米(其中余姚0.7亿立方米)的曹娥江引水工程(余姚段);完成了牟山湖整治一期工程,新增库容330万立方米,新增蓄水量800万立方米;全面推进经济型喷滴灌工程,已完成6.8万亩。民生水利取得较大成效。农民饮用水工程实现“村村通水、站站消毒”,并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农村水环境整治启动建设,河道疏浚大面积开展;千库保安工程走在浙江省前列,2009年底前提前2年完成47座小(2)型以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浙江省首创全方位的河道保洁,城区每周6天每天13小时保洁,农村每周6天每天6小时保洁。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在两年内完成了城区四桥建设工程,确保杭甬运河余姚段顺利通航,并实现了一桥一景;建设了兰江广场最良公园、兰墅公园、侯青公园等;兰墅大桥和南北兰江路等一批道路桥梁及绿化带工程也相继建成。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最为困难的一次水利体制改革,余姚市堰闸管理处、水电机井工程队等7家单位完成了整体改制,使水利系统实现轻装上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余姚水利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市旱涝灾害显著减轻,人民生活用水得到切实保障,城市建设得到大步推进,水利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余姚于2002年和2008年先后两次获得浙江省政府颁发的最高水利荣誉——“水利大禹杯”金奖,获得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称号,还是余姚市仅有的两家宁波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之一,其他获部、省、宁波市级各类单项先进不计其数。余姚水利人将根据新时期新特点新要求,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科学水利发展观,以更大的热情,继续发扬水利奉献精神,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努力使余姚的水环境得到更大的改善,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