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洲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979
颗粒名称: 梨洲街道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
页码: 277-2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特大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街道人民,围绕“东南新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关键词: 余姚市 2013年 街道

内容

【概况】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特大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街道人民,围绕“东南新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众志成城抗洪救灾】
  特大洪灾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抗洪救灾指挥部,组织一切力量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累计出动抢险人员2000余人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6万余人,向群众发放各类救灾物资6.5万余份。加强垃圾清理和卫生防疫,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落实重建项目16个,总投资6450万元,其中水毁道路修复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浒溪线排水工程、黄明大溪、三溪大溪、十五岙大溪整治等工程抓紧施工中,东片排涝二期工程正制订施工方案。
  【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工业转型升级势头良好。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型产业逐步兴起。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1.6亿元,其中70家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完成产值40.1亿元、销售38.4亿元,分别增长2.35%、3.03%,完成利润1.15亿元,比上年略有下降。T业功能区共57家企业中,已投产50家,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淘汰落后产能为抓手,推进工业清洁生产,整治废塑料加工企业22家,整改燃煤锅炉企业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耗总量下降80%以上,126家企事业单位的污水纳管任务也已完成。企业自主创新日渐活跃,全年申请专利120件,专利授权91件,全街道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全年技改投入达5亿元,科技经费投入4238万元。
  项目推动优化投资结构。以招商引资为统领,搭建“以企引企”“浙商姚商回归”等平台,全年实到外资2051万美元,完成考核指标的102.5%;实到内资1.27亿元,完成考核指标的105.8%。完成“以企引企”新注册项目16个,新落实投资3.88亿元的浙江同祺纸制品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贝仕迪智能化小家电生产基地项目即将摘牌。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良好,全年完成工业投资8.4亿元,超额完成考核指标。商贸布局不断完善,“东南商圈”逐步提升,保利文化商业广场住宅部分即将建成,商业部分已经开工,伴随沃尔沃、路虎捷豹知名汽车品牌的落户,高端汽车4S店集聚区日趋成熟,梨洲总部经济大楼和黄箭山加油站项目开始进场施工,南庙农家乐一条街的配套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同时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共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12.93公顷。
  产业提升推进特色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广农业生产基地,市舜味菌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500万元发展食用菌培养基地,已投资300万元的红心猕猴桃基地在燕窝建立。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华通茶厂、姚江牧业、旺角竹笋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业科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4家龙头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近700万元。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5.5亿元,增长3.3%,农民人均收入1.66万元,增长12.5%。
  【科学规划城乡建设】
  征地拆迁拓展发展空间。以“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开展拆迁“清零”工作,全年完成拆迁户数70户,总面积4.08万平方米。完成姚江干流农村段、华狮北侧一期区块拆迁,姚江干流城区段、白山周边集体区块以及华师北侧二期区块剩余部分正全力攻坚中,同时做好最良万年小区、社员新村及保利二期等拆迁区块的前期调查摸底工作。打好“三改一拆”攻坚战,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重拳出击打压违法建筑,深化控违拆违工作,累计拆违18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全年任务。
  美丽乡村建设改观人居环境。。启动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工作,金冠村创建宁波级美丽乡村方案开始实施,累计投入800万元,完成金岙水库、金冠大溪、村道等基础设施改造。村庄整治提升成效明显,投资300万元的雁湖村村庄整治工程已通过宁波市验收。开展“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三项整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梁辉水库上游畜禽养殖改造提升工作基本完成,推进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工作,探索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对梁辉水库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实施农村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封闭式垃圾压缩站已建成使用,加强河道清淤疏浚,巩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辖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农房两改推进民生工程。启动明伟安置点、南庙安置点和竹山安置点等民生工程,总投资2.7亿元的下山移民二期工程28幢安置房已结顶,附属工程开工建设,白山头安置房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并完成雁湖124户村民的下山移民安置工作。完善农村网络公路建设,加快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做好舜水大桥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和预算。总投资355万元的新一轮老小区整治工作已基本结束。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的覆盖面,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合计参保达1.5万余人。促进就业创业,搞好创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失地农民和待业、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新增就业人员3181人、再就业2981人,完成公益性岗位安置29个。加大社会帮扶救助力度,加快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步伐,规范城乡低保工作,一批因病致贫、因贫失学、因残困难家庭得到及时救助。
  文化卫生事业明显进步。以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为目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梨洲小学新建、舜江中学改建工程正有序推进。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完成村级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新模式,较好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完善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网络,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以“做文明崇德余姚人”为核心,深化“三好”主题创建,继续开展邻里互助、佳节共享、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社会管理成效显著。落实信访责任制,把重点时期的信访稳控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采取多项措施,确保两会、国庆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的和谐稳定。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33起,调处成功率达100%。完善外来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做好社区矫正、归正人员等特殊人群教育和管理工作。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设立集社会管理、维护稳定、平安建设、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不断提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全年未发生较大和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4

《余姚年鉴2014》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文,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