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928
颗粒名称: 质量技术监督
分类号: F209.1
页数: 3
页码: 216-2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质监局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发挥质监职能,保障质量安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百姓民生,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被评为宁波市质监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实现“三连冠”。
关键词: 余姚市 2013年 质监局

内容

【概况】
  2013年,市质监局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发挥质监职能,保障质量安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百姓民生,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被评为宁波市质监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实现“三连冠”。
  【质量强市建设成果显现】
  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发挥质监局(市质量强市办公室)的综合组织协调作用和产品质量牵头带动作用,通过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广泛宣传等工作,有效凝聚全社会参与质量强市建设的力量。通过部门、乡镇(街道)、行业、企业四级联动,四大领域质量建设齐头并进,提高全市质量总体水平。质量强市建设得到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和认可,市人大将其列入年度重点视察活动,组织36人代表团对全市质量强市工作进行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市政府组织32个质量强市领导小组成员部门、22个乡镇(街道)、5个行业协会及7名企业代表召开全市质量强市工作会议,促进形成“政府强力推动、强市办协调推进、部门合力推进、乡镇齐抓共管、各行各业广泛参与”的质量工作机制。
  实施“三大战略”。一是实施品牌战略。全年新增省名牌产品3个、宁波名牌产品19个,各级名牌产品累计达163个,总数居全宁波第二,名牌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41.61%。二是实施标准化战略。累计共有74家企业主持或参与制修订21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居各县(市)区第一。年度模具、消防器材2个省级块状产业标准化重点项目,8个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河姆渡镇、大岚镇2个新农村示范乡镇项目均通过验收;“塑料城网上市场电商服务标准”被列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是全省电子商务行业唯一试点单位。三是实施质量管理战略。连续9年开展市长质量奖评审,共18家企业获奖;全年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企业15家,并建立2个卓越绩效孵化基地;在各级名牌企业中推进“一奖八制度”,组织94家企业参加首席质量官、卓越绩效标准等各类质量管理培训。
  加快质量平台建设。在全宁波市首创质量强市信息集成平台,成功开发“余姚市质量强市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市区域质量状况分析、政府决策、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质量技术要素支撑。运用各类宣传平台,普及质量知识。开通局政务微博,联合《余姚日报》开辟“质量小报告”专栏,围绕民生定期宣传质量安全小知识、消费提醒,获上级肯定和社会欢迎;结合“3.15”、“质量月”等活动,开展宣传服务活动20余场。
  【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平稳】
  推进巡查执法工作。推行5+4+3巡查模式,即5个基层质监所日常巡查、4个业务科室指导考核、3个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支撑。全年巡查企业1436家次,发现问题129个,转立案23起,消除各类安全隐患423个,未发生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
  【概况】
  2013年,市质监局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发挥质监职能,保障质量安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百姓民生,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被评为宁波市质监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实现“三连冠”。
  【质量强市建设成果显现】
  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发挥质监局(市质量强市办公室)的综合组织协调作用和产品质量牵头带动作用,通过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广泛宣传等工作,有效凝聚全社会参与质量强市建设的力量。通过部门、乡镇(街道)、行业、企业四级联动,四大领域质量建设齐头并进,提高全市质量总体水平。质量强市建设得到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和认可,市人大将其列入年度重点视察活动,组织36人代表团对全市质量强市工作进行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市政府组织32个质量强市领导小组成员部门、22个乡镇(街道)、5个行业协会及7名企业代表召开全市质量强市工作会议,促进形成“政府强力推动、强市办协调推进、部门合力推进、乡镇齐抓共管、各行各业广泛参与”的质量工作机制。
  实施“三大战略”。一是实施品牌战略。全年新增省名牌产品3个、宁波名牌产品19个,各级名牌产品累计达163个,总数居全宁波第二,名牌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41.61%。二是实施标准化战略。累计共有74家企业主持或参与制修订21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居各县(市)区第一。年度模具、消防器材2个省级块状产业标准化重点项目,8个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河姆渡镇、大岚镇2个新农村示范乡镇项目均通过验收;“塑料城网上市场电商服务标准”被列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是全省电子商务行业唯一试点单位。三是实施质量管理战略。连续9年开展市长质量奖评审,共18家企业获奖;全年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企业15家,并建立2个卓越绩效孵化基地;在各级名牌企业中推进“一奖八制度”,组织94家企业参加首席质量官、卓越绩效标准等各类质量管理培训。
  加快质量平台建设。在全宁波市首创质量强市信息集成平台,成功开发“余姚市质量强市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市区域质量状况分析、政府决策、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质量技术要素支撑。运用各类宣传平台,普及质量知识。开通局政务微博,联合《余姚日报》开辟“质量小报告”专栏,围绕民生定期宣传质量安全小知识、消费提醒,获上级肯定和社会欢迎;结合“3.15”、“质量月”等活动,开展宣传服务活动20余场。
  【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平稳】
  推进巡查执法工作。推行5+4+3巡查模式,即5个基层质监所日常巡查、4个业务科室指导考核、3个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支撑。全年巡查企业1436家次,发现问题129个,转立案23起,消除各类安全隐患423个,未发生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
  开展执法打假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1892人次,办案122件,受理举报投诉238件,捣毁非法生产窝点12个;配合公安机关查办工业松香褪猪毛、动物油脂非法炼油等食品涉嫌犯罪案件6件,刑事拘留7人;全年无行政复议败诉和行政诉讼案件发生。推进大监管工作格局,加强对“三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业务培训和考核奖惩,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及行业协会;借力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安监等部门打好“组合拳”,开展部门联动157次。
  强化“三个安全”监管。深化“三个领域”的质量安全分类监管、质量风险防控、质量信用评价等工作,特别是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CCC等全市373家涉证企业的34类产品进行监控;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排查,组织集体约谈,并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对全市360家重点使用企业和104台重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处置严重事故隐患报告25份,并开办特种设备相关人员培训班23期,培训1474人次。严查严防质量安全问题多发领域,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45次,主要是以农资、危化品等为重点的产品质量专项检查,以5类地产食品、标签标识等为重点的食品专项检查,以“三非”锅炉、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氨制冷行业等为重点的特种设备专项检查。全年重点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为92.34%,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6%,未发生因监管责任原因而引起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质量服务工作持续深化】
  优化公共服务。关注百姓焦点,针对民生计量问题,组织开展加油机、榨菜收购点地磅、金银制品加工销售领域等计量检查,强制检定集贸市场追溯秤412台;针对电梯安全问题,以应急救援演练的方式对6家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突击抽查;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开展网民体验日活动,邀请“网络大V”和媒体记者零距离接触食品生产企业。加强企业帮扶,通过走访调研、上门答疑等方式解决企业难题,组织企业开展质量安全、名牌标准、法律法规等各类集中培训2565人次。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推动窗口“两化”工作,全面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削减项目40%,办件效率和服务态度受到市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和群众的好评。
  优化社会帮扶。深入开展“三思三创”“五联五促”“双向选择、双重履职”等主题活动,帮助企业、群众解决难题。尤其是特大洪灾发生后,组织20名青年职工连续8天在四明社区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研究出台免费补发代码证书、免费检验受灾电梯等5条帮扶政策,抢修受灾电梯1578台,现场检查指导食品企业80家,开通“绿色通道”一站式检测受灾食品42批,组织捐款13.3万元。
  【质监事业发展实现突破】
  基层基础建设有新成绩。进一步理顺科、所关系,推进基层质监所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第三质监所通过省级文明规范基层站所验收。各所在坚持巡查、执法两大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配合乡镇(街道)中心工作,使基层质监所工作在地方党委政府中得到肯定,地位得到加强,全局5个所全部被辖区政府评为“优质服务单位”。
  检验检测机构有新发展市质检所在市政府支持下开展政府招投标物品第三方验收工作,既为采购方把好项目质量关,又为政府减少损失316.63万元。市计量所成功扩项5个定量包装检测项目,在食品领域新建天平、酸度计2个项目,在医疗卫生领域对B超、心脑电图机等项目进行立项,提高检验覆盖率。市食检中心全年共完成检测4944批次,参与或在研课题2项,宁波市级科研项目新立项2项、完成验收2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一科研项目获宁波市质监系统开拓创新三等奖,同时建成全省首个“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
  队伍文化建设有新推进。新一轮中层竞聘中提拔中层干部7人,新招录监管和技术人员10人。有2篇学习调研文章分获省质监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和宁波质监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同时还获全省质监系统“质监人的梦想与责任”演讲比赛一等奖、“最美质监人”全省质量技术系统摄影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开展民主评议机关活动,在全市15个垂直管理部门中位列第三,连续两年提升2个位次。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4

《余姚年鉴2014》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文,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