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927
颗粒名称: 工商行政管理
分类号: F203.9
页数: 3
页码: 214-2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工商行政面对特大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履职环境的复杂变化,余姚工商系统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努力提升服务和监管效能,不断推进创新破难实践,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余姚市 2013年 工商

内容

【概况】
  2013年,面对特大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履职环境的复杂变化,余姚工商系统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努力提升服务和监管效能,不断推进创新破难实践,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作出积极贡献。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509家,注册资本(金)78.2亿元,分别增长11.2%和88.3%。全市市场主体总数已达80391家,私营企业总数首次突破2万大关。商标创牌、市场升级和企业信用建设也取得显著成绩,“燎原”“得力”两件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行政认定,中国塑料城、塑料城网上市场和裘皮城入选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百强榜单,大丰实业等3家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助推发展体现特殊作为】
  全力以赴支持灾后重建。特大洪灾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助力灾后重建复产”活动,分组走访受灾企业,制订出台补办营业执照等4项措施,推出登记注册、行政证明等10项应急服务举措,解决众多受灾企业的燃眉之急。同时,全力投入灾后市场监管,开展汽车维修服务等专项整治,参与各类志愿者和赈灾活动,累计销毁浸水变质散装食品65吨、预包装食品5.9万袋,主动捐款24.45万元,获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等领导的批示肯定。
  立足职能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多证联办、并联审批、网上注册厅等创新举措,推进登记流程再造,提升登记准入效能,全年共办理多证联办和并联审批1886件,办结网上登记526件。同时,挖掘股权出质、债转股和动产抵押等登记职能,用好“道德银行”、“光彩金融俱乐部”等融资平台,有效盘活企业静态股权和信用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共助企融资102.48亿元,增长200%以上。
  创新机制推进“个转企”工作。主动抓好调研、当好参谋,提出“个转企”三年规划,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并对各地和各工商所实行双线量化考核,专门出台《灾后鼓励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补充意见》。在宁波市各县(市)区中率先通过变更程序办理“个转企”登记,并协调其他部门对相关许可证和权证按变更办理,实现“个转企”全程无缝衔接,得到宁波市工商局的肯定和推广。共办结“个转企”1412户,完成年度目标的203.75%。
  多点发力提升帮扶效能。。开展星级品牌指导站创建,推动品牌建设实现高位再提升,新申请商标注册2376件,新增省知名商号4家,均创历年新高;10家品牌指导站全部创星成功;新增宁波知名商标12件、省著名商标6件、驰名商标2件。引导企业重视和积累信用资产,完善企业信用评价和激励体系,新认定市“诚信民营企业”131家,新增宁波信用管理示范企业8家,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家。指导各协会平台开展民企分类培训,与浙江大学联合推出“民企少帅高级研修班”,提升民企管理者整体素质。
  【执法维序能力不断提高】
  搭建企业信息信用共享平台。全力争取人、财、物等资源保障,牵头50余个部门搭建全市企业信息信用共享平台,预期投资273万元,平台纳入部门之多,数据之精确全面,在全宁波市领先。项目一期已顺利上线,共采集29个部门的各类数据信息187万条,为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政府数据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建设作出新的尝试。
  实施商标“议题管理”。以酒类、消防阀门、水暖洁具、电源线及插头四大类注册商标为重点,启动“议题管理”模式,强化商标专用权保护,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执法检查力度。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31起,罚没款310.6万元,有效遏制了行业性区域性假冒侵权行为的发生。
  深化重点领域执法。坚持“强基、提效、转型”并重,结合监管现状推进工商监管转型,提升执法打击能力。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29起,罚没款764余万元,其中大要案312起,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5起。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5件,罚没款55.78万元,并首次在工程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结合文明指数测评、省卫生城市复评和“打四非”执法行动,加强对违法广告和无照经营的监测和整治,全年共监测各类广告2318条次,清理城区主要路段户外广告235块,查处各类广告违法案件104起,罚没款40余万元;共查处规范无照经营2480户,实施抄告829次,取缔“黑网吧”39户。
  【服务民生更加专注有力】
  食品安全监管多措并举。推进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达标创建,通过业前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经营者教育,全年有6家工商所被评为宁波达标创建工作优秀单位。突出食品流通源头管控,扩大流动检测范围,结合时令热点加强上市食品抽样检测,共抽检各类食品13632批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10件,其中大案27件,销毁处理不合格食品1127公斤;新装电子监管软件31家,归集电子台账457万条,有4家经营户被认定为省级食品安全电子化管理示范单位。力推食品安全示范店创星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提升食品流通末梢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共培育星级示范店208家。
  整治“霸王条款”引向深入。以快递物流、电信运营、手机维修、中介服务等行业为重点,部署开展格式合同“征霸反霸”专项行动,公开发布和点评年度十大“霸王条款”,累计排查和征集“霸王条款”58条,立案查处相关案件70件,约谈商业银行28家、快递经营企业17家,督促整改不公平格式条款内容,并制订格式合同示范文本在二手车和二手房交易市场推广。
  完善消费维权机制。以市区桐江桥商圈为重点,探索“商圈维权模型”创新消费维权模式,建立“消费维权满意度综合评价”和“先行赔付”等维权
  机制,实现商圈消费纠纷的就地受理和快速处置。同时,发挥“12315”和消保委网络作用,开展月月“315”活动,增强企业责任意识,提高消费纠纷协商和解率;推进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关注群体性消费投诉并制定相应处置预案,共受理各类消费投诉1852件,成功调解1829件(其中群体性消费纠纷1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3.92万元。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4

《余姚年鉴2014》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文,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武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