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工商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868
颗粒名称: 民主党派·工商联
分类号: D665
页数: 6
页码: 130-1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2013年中国民主促进会余姚市支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余姚市支部委员会、九三学社余姚支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余姚市支部委员会、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2013年 民主党派 工商联

内容

中国民主促进会余姚市支部委员会
  【概况】
  2013年,民进余姚支部围绕中共余姚市委“继往开来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再接再厉建设和谐幸福新余姚”总目标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要求,履行参政党职能,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被民进宁波市委评为优秀支部。
  【履行参政党职能】
  提交议案提案。市“两会”期间,撰写《关于加强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建议》等团体提案5件,提出《关于增加公路养护财政投入的建议》等个人提案、议案10余件。其中《重视新型农民培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
  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小组深入受灾严重地区实地查看,针对防灾减灾、灾难教育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作参考,其中《关于加强全民灾害教育的建议》转化为市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
  撰写各类信息。上报各类信息20余条,内容涉及教育事业、文化艺术、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其中会员谢玲玲撰写的《家禽养殖户在禽流感危机中亟需帮扶》得到民进中央、民进省委、宁波市政协的肯定,并在《联谊报》上发表。
  与政府有关部门对口联系 实地走访市全民健身中心和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并为两个中心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在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及时做好会员的灾后思想疏导工作。通过走访、电话、短信等形式,询问、慰问受灾会员,引导会员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灾后建设恢复各项工作。
  【开展社会服务】
  将文化下乡和“三八”妇女节庆典相结合,调动市政协和镇村党组织的力量,在河姆渡镇翁方村文体中心举办文化下乡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在水灾发生后,与民进宁波市委会联合走访慰问结对的大隐镇中心学校,及时了解灾后学校复学情况,并召开座谈会,确定结对帮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与此同时,参与“同心教育基地”建设活动,与梁弄镇中、姚北实验学校结对,通过上公开课、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做好支教工作。
  【加强自身建设】
  完善各项制度,使信息工作在收集、整理、上报、反馈、评比、表彰等各个环节更趋规范。全年按照章程发展新会员3人。在三八节、重阳节组织女会员和退休会员集体活动。接待民进舟山市委会来访。整理《雷洁琼来到余姚》一文,入选民进浙江省委会编写的《口述民进历史》。主委陈洪逵撰写的《挑战与机遇》和会员张一平撰写的《雷洁琼主席的余姚情》,入编民进宁波市委会成立30周年会史资料。整理支部成立以来的文档资料,完成《民进余姚支部志》初稿。
  【取得多项岗位成就】
  全年诸焕灿、黄耀、谢玲玲等会员开展专题培训讲座30余场次,朱初雷、程载国、王亦红、孙崇娇等会员的多篇专业论文、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会员金晶指导的多部音乐作品,获宁波市首届合唱大赛金奖、展演奖、辅导金奖。此外,还有很多会员获本系统或本单位的各类优秀奖项。
  (民进余姚支部)
  农工民主党余姚市支部委员会
  【概况】
  2013年,农工党余姚支部在中共余姚市委、市委统战部的领导和推动下,在农工党宁波市委会的指导和协助下,在全体支部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不少成绩。新发展党员3人,总数达68人。
  【参政议政】
  年初在市“两会”及省人代会、宁波市政协会上,累计提交各类提案、议案20余件。支部集体提案《关于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强新兴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副主委朱月芬代表支部向大会作建设性发言。7月,支部被宁波市委统战部评为“宁波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作贡献先进集体”。
  【履行民主监督职责】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撰写信息和社情民意,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信息。5月,党员周慧娜撰写的《期盼三中全会破解家族农场发展的土地流转难题》,被农工省委、宁波市政协综合办、宁波市委统战部及农工党中央全国政协综合办录用,国家领导人汪洋专门就此事作出批示。副主委朱育成撰写的《血友病人救命药供应严重不足须重视》《政府公开真相越快,社会付出成本越低》《养殖业使用抗生素亟待规范》等先后刊登于农工党中央《前进》杂志。年度获农工党宁波市委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第一名)。
  【自身建设1
  注意吸收政治素质好、在社会上有知名度、业务能力强,以及有典型性、代表性、统战性的代表人士加入党组织。新发展市住建局局长、市民政局长青老年公寓主任、一院特需病区主任为农工党党员。
  【服务社会】
  以陆埠镇卫生院为中心,建立“同心义诊服务”基地。5月,派专家义诊团赴基地服务,同时派专家医师为陆埠镇卫生院培训人才,规范制度。11月,在牟山镇新东吴村开展送医送药送暖义诊活动。
  (农工党余姚支部)
  九三学社余姚支社
  【概况】
  2013年,九三学社余姚支社在中共余姚市委、九三学社宁波市委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履行参政党职能,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被宁波市委统战部评为“宁波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作贡献先进集体”,被九三学社宁波市委会评为2013年度社会服务、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参政议政成效明显】
  市“两会”期间,提交《关于破除市场垄断维护纳税人权益建议》《关于加强我市工业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关于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等集体提案4件,另有政协委员个人提案12件,人大代表建议3件。有3件集体提案获市政协优秀提案。社员冯宏代表支社作《加快天然气推广应用,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政协大会发言,社员林国红被授予2013年度余姚市优秀政协委员。
  在宁波市人代会上,主委赵银海提交建议4件,内容涉及提高姚江干流防洪能力、整合宁波涉农资金、加快沿杭州湾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和实施四明山域发展规划等,均事关宁波及余姚发展大局和地方利益诉求,得到宁波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重视,多数建议意见已被采纳与落实。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新发展社员4人,另有2人列入发展后备人选。继上年1名社员提拔为副局级领导干部,年度又有2名社员提拔。组织全体社员学习中共十八大精神,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达学习社中央工:作会议、社宁波市委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共余姚市委全会和市“两会”精神,通报全市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进展及“三改一拆”情况,使社员们及时了解中共大政方针、上级组织的最新情况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修订完善《九三学社余姚支社参政议政奖励办法》,对为参政议政作出贡献的社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全年组织召开全体会议5次,支委会议8次,组织退休社员活动1次。4月7日,主委赵银海参加由韩启德主席在杭州主持召开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座谈会,并作汇报发言。重视关心全体社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洪涝灾害发生后,主委赵银海向每位社员电话询问受灾情况,并上门慰问受灾较重和在灾中受伤的社员。年度继续对70岁以上老年社员进行慰问,第一时间上门看望生病住院社员。在对外联络交流方面,根据社省委会的安排,与浙江工商大学委员会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签署结对共建协议,并于6月22日在余姚召开结对共建座谈会,共商结对合作共建事宜。继续加强与政府对口部门的联系,互通有关情况。
  【社会服务争创一流】
  积极参加由社宁波市委会和余姚市委统战部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继续做好对梁弄百果园“同心”服务基地技术服务。面对“菲特”台风带来的特大洪涝灾害,全体社员积极投入抗洪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特别是主委赵银海、副主委林国红以及陈杰、张春芬、陈晓青、郑胜龙、韩震、周红海、陈韶峰、项立辉、诸先桥、黄孟波、周如煊、冯宏、熊继焕等社员,均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作出积极贡献。
  (九三学社余姚支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余姚市支部委员会
  【概况】
  民革余姚支部系隶属于民革宁波市委会的县级组织,于2011年初以民革宁波市企业总支部3名余姚籍党员为基础开始筹建,2013年1月9日正式成立,为余姚市第四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截至年末,共有党员11人。年度在中共余姚市委和民革宁波市委会的领导下,在余姚市委统战部的帮助指导下,以自身建设、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加强自身建设】
  党员发展。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党员人数较少,年度将发展党员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根据上级民革关于党员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界别特色,坚持标准,注重质量,共发展新党员4人,培育入党积极分子3人。
  制度建设。先后制订《民革余姚支部议事规则》《民革余姚支部学习制度》《民革余姚支部参政议政奖励办法》等,并经支部讨论通过,确保支部运行规范有序。
  教育管理。支委坚持每月召开例会,商讨并制订工作计划,发挥班子引领作用。建立政务平台和党员QQ群,加强党员日常管理,做到工作及时传达、情况及时掌握;每月举办一次支部活动,开展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活动,贯彻上级民革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以及各级人代会、政协会精神,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组织开展调研活动,先后赴鹿亭乡和湖州市安吉县进行实地调研,形成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材料。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按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专业技能,找准问题切入点,走进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提出《加快发展物流业的建议》等一批具有创新性、符合实际、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党员先后参加以“土地资源集约节约”“五水共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议题的政情交流会,听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情况通报,结合会议主题做好建言献策工作。
  【服务社会】。
  参与抗洪救灾。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全体党员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工作,都各尽所能,主动参与救灾物资分发、清运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支委劳士权以及党员宋美灿、孙文等表现尤为突出,获社会好评。
  结对帮扶。在鹿亭乡龙溪村、鹿亭乡卫生院以及陆埠镇卫生院设立同心实践基地,开展支部结对,在给予经济支持的基础上,开展民宿业态试点等造血式帮扶。此外,按照民革省委会牵手困难群众活动要求,与龙溪村的1名因病致贫群众和1名贫困大学生结对,进行长期帮扶。
  志愿服务。成立由全部党员参加的民革余姚支部同心志愿服务队,11月22日,选派医生党员赴陆埠镇卫生院开展送医下乡活动,惠及百余名当地群众。
  (民革余姚支部)
  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
  【概况】
  2013年,市工商联(总商会)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完善工作职能、营造创业氛围、拓展服务领域、健全体制机制、发挥五大作用,全心服务于企业抗灾自救、创业创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工商联事业健康发展。
  【服务企业恢复生产】
  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全市101家商会组织第一时间走访受灾企业3000余家,占会员企业的70%。及时梳理企业的受灾情况和有关需求,帮助企业开展生产自救,《关于进一步帮助企业加快全面恢复生产的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重视。通过各级媒体宣传抗灾自救先进典型企业10余家。同时,联系位于杭州、辽宁、成都、义乌、上海等地的商会和企业,接受救灾财物共30余批次。
  【深化中央16号文件】
  建设“711890”服务平台。11月,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和“姚商网”——“711890”服务平台开始运行。由市领导兼任服务平台领导小组组长,市工商联及31个政府部门和23个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塑料城为成员单位,并整合15类社会中介的各类资源,开展商会自我服务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为全市工商企业开展融资、培训、政策咨询、投资促进、招商引才、法律维权、专利申请等服务:“姚商网”还结合余姚日报社“电商网”,为企业开展电商业务培训,促进全市企业产品“电商换市”工作。
  建立经济类协会协作机制。加强与市级相关协会的联系和沟通,初步形成各协会之间的协作共享机制,实现活动共搞、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经济类社团组织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效能。
  【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积极参政议政。在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市工商联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委员共提交提案、建议87件。
  开展课题调研。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针对年营业额5亿元以上的上规模民营企业的经营情况及《企业创业投资发展中对行政审批环节的意见和建议》等6个课题开展调研。其中,《新年节后企业开工等情况的调查》和《下半年民营企业经济形势和企业家信心指数调研》两个调研成果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关于进一步帮助企业加快全面恢复生产的建议》经市委书记批示,由各分管市领导落实。
  【助推招商引资】
  全力服务“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重点推进“十万浙商进百区”活动,建立市“十万浙商进百区”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十万浙商进百区”活动动员大会,制订实施《余姚市和工商联系统开展十万浙商进百区活动实施方案》。共组织活动43场次,接待浙商、姚商进余姚园区1928人次,引荐意向投资项目126个,意向投资额187.76亿元;合同项目29个,投资额63.61亿元:
  深入企业“送真情解难题”。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千企送真情”活动,全市400余名现职市管以上领导干部走访非公有制企业1315家(规模企业932家),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难题200余条。
  优化和拓展服务平台。通过筹措资金、委托转贷和担保等服务,共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8.5亿元;同时发挥小微企业互助合作促进会余姚分会融资服务的作用,为小微企业提供互助合作贷款1.9亿元。组织会长、副会长赴沈阳、鞍山、大连考察,与在东北投资创业的余姚籍企业家开展交流,共同探讨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发展完成商会大厦的综合验收,工程项目获“鲁班奖”。加强企业维权服务,发挥纳税人权益维护中心和企业法律服务中心的作用。开展专利申报服务,全年为企业申报专利170余件。
  【创新宣传教育模式】
  创新学习培育模式。先后组织企业家参加天津南开大学企业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培训、市领导干部“姚江讲坛”、郎咸平“余姚高峰经济论坛”等,还会同税务部门开展和谐企税讲座。在成立市“创二代”联谊会基础上,全市8个重点乡镇和裘皮城建立“创二代”联谊组织。加强与市委组织部、团市委、人社局、市委党校、市侨办等有关部门的合作,由台湾健峰企业管理集团承办,开展以“创二代”人士为主体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培育工作,全年受训460余人次。
  拓展“光彩事业”载体。深化“通济万家,品行天下——姚商回报社会感恩行动”,组织和引导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和工商界人士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元旦和春节期间,全市有456家会员企业出资或实物捐赠共计2541.1万元。洪灾期间,一大批企业不顾自身受灾,慷慨救助员工和周边受灾群众。
  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会同市委统战部下发《关于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培育市级民营企业文化示范点10个。编印《余姚市10家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指导全市各乡镇街道商会培育文化示范企业100家,共同打造民营企业品牌文化。
  争当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开展市第二届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第四届优秀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杨军等2名企业家推荐为市杰出建设者,姚国祥等15名企业家推荐为市第四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并由市委、市政府召开表彰大会。推荐王国军等5名企业家为宁波市第四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成立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与市委统战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结合余姚实际,确定实践活动10项内容和工作任务,增加“开展浙商姚商情归故里共兴家乡活动、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帮扶力度、深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等活动内容。确定中国裘皮城商会为基层商会实践活动示范点,王龙集团、舜宇集团、长振铜业等3家企业为实践活动企业示范点。
  【推进基层商会示范化建设】
  充实班子队伍。按照事业发展的要求,充实市工商联(总商会)班子,在市工商联八届六次执委扩大会议上,聘请名誉会长2人,增选副主席(副会长)6人、常委12人、执委11人。
  推进基层商会示范化建设。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创建宁波市示范商会和余姚市示范商会活动的工作意见》,对乡村两级商会的队伍建设、班子建设、创建宁波市示范商会和余姚市示范商会、商会组织管理等提出指导意见。有2家商会创建宁波市示范商会,5家商会创建余姚市示范商会。裘皮城商会申报全国工商联“商会党建工作十大精品案例”和“十大精品商会案例”。同时,指导做好基层商会换届和村级商会组建工作,指导工业强镇和街道商会建设经济服务中心。
  (周园元)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4

《余姚年鉴2014》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文,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