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余姚十大新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810
颗粒名称: 2013年余姚十大新闻
分类号: G219.27
页数: 2
页码: 039-0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2013年的众志成城奋战洪灾 、“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正式挂牌、“三改一拆”强势推进、余姚市进入高铁时代、余慈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浙江甬易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挂牌、96个老小区整治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全市国省道通行“零收费”、PM2.5监测数据开始公布、两个城市综合体开业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2013年 十大新闻

内容

一、众志成城奋战洪灾
  2013年10月,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侵袭余姚。全市145个行政村和社区被洪水围困,基础设施受损严重,2万余家企业被迫停产,直接经济损失达227.7亿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会同各方救援力量,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不畏艰难、连续作战,谱写一曲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抗洪壮歌。
  二、“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正式挂牌
  2013年5月25日,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正式挂牌,首批7个项目开工建设。园区总规划面积约487公顷,按照孵化基地、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一园三基地”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分点布局,同步实施,为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新余姚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三、“三改一拆”强势推进
  从2013年5月开始,余姚市以斩钉截铁的决心和信心,强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全市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82.58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任(市委办)务的234.44%,在宁波市两度调高任务指标的情况下,均超额完成任务,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宁波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四、余姚市进入高铁时代
  2013年7月1日,高铁余姚北站正式启用,65趟列车经停,标志余姚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至此,余姚开始真正融入全国高铁网,进入长三角地区上海、杭州等城市间1至2小时交通圈。
  五、余慈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2013年12月25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余慈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这条南北走向的高架高速公路将接通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公路,为余姚进一步融入宁波都市圈,接轨大上海,切实打造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发挥重要作用。
  六、浙江甬易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挂牌
  2013年11月7日,浙江甬易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挂牌。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有限公司在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后,将原来的支付业务剥离,成立一家专营电子支付业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浙江甬易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按照央行颁发的许可证,甬易公司可从事电子商务贸易支付、公共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销售特定金融产品及其他互联网支付创新业务,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并由此成为全国塑料电子商务行业首家非金融机构支付清算平台。
  七、96个老小区整治改造工程顺利完成
  余姚市从2010年开始实施为期4年的第二轮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现已先后完成新城市花园、山西新村等96个小区(零星居住点)整治改造。2013年是全市第二轮老住宅小区整治改造的最后一年,整治改造任务30.02万平方米,共涉及50个小区(零星居住点)的154栋居民楼。
  八、全市国省道通行“零收费”2013年6月30日24时起,余姚市统一停止甬余线、梁周线、329国道余姚段和沪杭甬高速公路余姚东连接线等4条公路的收费,并撤销相关收费站点,公路收费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市境内国省道通行实现“零收费”。
  九、PM2.5监测数据开始公布
  从2013年12月20日起,余姚市开始公布PM2.5监测数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l),环境监测开始纳入政府正常监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2个自动监测站,分别设在龙山公园和七里浦水厂。
  十、两个城市综合体开业
  于2013年11月率先亮相的舜大财富广场和万达广场带来全新的消费模式,吸引城乡消费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体验。目前,城区在建和规划中的城市综合体共有8个,除规划中的高铁核心商务区外,其他7个综合体计划投资规模累计达200亿元,其中商业体部分计划投资约120亿元。
  (余姚日报)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4

《余姚年鉴2014》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文,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余姚日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