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77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道教
分类号: D635
页数: 4
页码: 746-7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道教的历史及场所有西石山庙、龙王庙、张神庙、桑神庙等。
关键词: 泗门镇 道教 龙王庙

内容

境内素无正统的道教宫观,仅有一些规模较小的祠庙,既供奉神仙、天师,更多的是供奉有功于当地的历史人物。因镇境常受潮汐侵袭,故元代始建龙王庙,历史上修堤治海有功的叶恒、张夏也被神化立祠受祀,农业祭祀亦占重要地位,明洪武年间建有社坛。据清《东山志》载:“社坛在汝仇市申明亭西。按明洪武制,每里立社坛,以祀土谷之神,春祈秋报。又立厉坛,祭其乡里之厉。里中父老约一为会长,率钱备物以祭,祭毕会饮,宣读誓词。”
  据清《东山志》记载,雍正十二年(1734),现境内有祠庙10处:
  西石山庙 在大湖门(今属临山镇汝东村),东枕石山为庙,以奉土谷神,为东山乡三都香火祠。明末诸来聘题曰:“黄帝访道崆峒,神禹藏灵秘图。”明成化后,屡遭潮患,遂改祀龙王神。然庙内巫祝尚称石山里西石山庙。
  龙王庙 邑志称龙王堂。元至正年间,海堤初成,乡人面海建庙,以祀龙王。明天启中期改向南。塑两龙在梁柱间,猊狞酷肖,每逢风雨夜,辄闻吼声,晓视之,鳞甲多湿。庙在东山、开原之界,两乡之人共祀之,以禳海灾。元明时,居庙之东西者,元宵各制龙灯以悦神。地属东山,邑志讹为开原。今为四门香火庙,旱尝祷雨。
  关神庙 在东山者计有六七所,其一在四门。清雍正初年,奉敕凡附像,皆改居正殿。
  张神庙 在大塘上,明天启中期建。张神名夏,宋景祐中期,浙江塘坏,张夏时为两浙转运使,采石修堤,随损随治。杭州人德之,立庙以祀。宋封英济侯王,明封灵应大帝。
  桑神庙 明天启中期建。桑神名宪保,字仲才,行九,余姚烛溪人。唐宣宗时,奉使海昌,殁而为神。《杭州府志》云:宋建炎中,桑神阴助张浚御金兵,事闻建庙。《上虞县志》罗岩山石窟庙亦云:桑神尝助宋兵有功,封郡王,故至今称桑九郡王。庙之西南为谢太傅三世祖墓,阴木森森,华表林立,人呼鹤柱跟。
  叶侯祠 叶侯名恒,字敬常,元代四明人。任余姚州判时,海溢东山、开原乡,叶恒筑堤捍之。至正中,乡人感其功,在县城儒学旁立庙以祀。又请于朝廷,诏封“仁功侯”,赐庙额曰“永泽”。明成化中庙圮,时谢迁在邑庠,议复之,尝征费于官府,而事竟中止。成化十年,乡人私祀其像于四门龙王庙。清雍正初,海溢庙坏,里人谢成全建此祠于堤上,使往来者瞻仰叶侯之像,不忘其功德。
  孔长官庙 在十堡东,为汝仇里香火庙。其神土谷,而庙名孔长官,是因孔尝为营兵头目,及老与其里人吴氏创庙也。叶知县祠 在大湖门(今属临山镇汝东村)。明万历中,滨汝仇湖而居者占湖牟利。诸乡承荫湖水者控于县,上书请求勘湖,知县叶炜遂亲自勘测。叶炜去职后,乡民立庙以祀,兵部尚书翁大立为之记。
  诸氏家庙 在石山里,祀诸理斋之祖。
  谢氏家庙 正德中,侍郎谢丕建。后有三太傅祠,以祀晋太傅文靖公谢安、宋太傅惠正公谢深甫、明太傅文正公谢迁。明大学士吕文安作祠堂记。祠前石坊二,题曰“东山并秀、太傅流芳”。
  至民国初年,《余姚六仓志》记载现境内有祠庙17处。与清《东山志》记载相符的3处:西石山庙、龙王庙、孔长官庙。改名的4处:叶侯祠,原为络芦庵;百益亭,原为叶知县祠,民国6年,里人谢联珏、周浩礼等集资重建,改名百益亭,祀关羽;关帝殿,原名关神庙;朝北庙,原名张神庙。新增祠庙10处:
  东岳庙 四门有两处。一在问日庵东北,俗称新岳殿;一在皇封桥东,俗称皇封桥庙。
  张相公殿 在利济塘南倪家路西。
  三帝殿 在长春桥后。
  图南庙 在戚家道地。
  大邃浦庙 在大庙周,其一曰小邃浦庙。
  五岳殿 在柏树下。
  镇海殿 在方家路老丘,清同治时建。
  双龙殿 在二塘头河东。
  古迹坛 在大义桥南。
  《东山志》所记载的桑神庙、诸氏家庙、谢氏家庙等3处,《余姚六仓志》未有记载。另外,时东蒲一带尚有东蒲庙、沈墅庙等祠庙,盖此地历属开元乡,又远处大古塘南,亦不属六仓之地,故《东山志》和《余姚六仓志》均未收录。
  民国时期,部分祠庙改作学校书塾,一些团体组织亦经常利用祠庙为活动场所。新中国成立后,祠庙全改他用。20世纪90年代后,未经政府批准,信众自发修复的有西石山庙、沈墅庙(又名东双禅寺)等。
  人们崇拜神灵,原意是为祈福免祸。因神灵虚无,奥秘难识,遂出现专门操办祭祀活动的道士。新中国成立前,境内道教属正一派,无正式出家的道士、道姑。散居在民间的道士,可娶妻生子,平时着俗装,有师承法嗣,做法事也是正规的道教仪轨和道教器乐,还有固定的门眷(即服务关系户)。道士
  为门眷家操办的主要是丧事,也做生日道场、看《寿生经》等。逢年过节,道士会给门眷发送神像、符箓等招贴纸,门眷则付给少许钱粮。春节期间道士一般会发送用红纸刻就的吉祥祝福语,称“岁卜”;端午节发送用朱砂画的黄纸符箓,以驱邪降福;年末发送神、财神、灶司菩萨、六畜兴旺等图纸。
  至1949年春,镇上还有谢礼、谢炳生、松年、阿法4位道士。是年中元节,镇上道士会同湖堤道士在大墙门头设坛做道场,此后不再有道士活动。
  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一些从事符箓斋醮、驱鬼降妖、追荐亡灵的职业迷信者,俗习亦称“道士”或“忏师”。这些人无教规戒律,非师承法嗣,平时不修持,不诵经。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