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庙会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768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庙会习俗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4
页码: 740-743
摘要: 泗门镇庙会是祭祀神佛、先贤一种形式,有宗教成分和迷信色彩,也是传统集市的形式之一等。
关键词: 泗门镇 庙会 神佛

内容

庙会是祭祀神佛、先贤的形式之一,有宗教成分和迷信色彩,亦是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泗门庙会以迎神赛会(即把庙内菩萨抬出巡游)为主要表现形式。据地方文献记载:“明时倭寇入犯,各村团练乡勇演习队伍保障,一方有警,则交相接应。后太平无事,遂于戈矛为旗帜,借神道以驱疫。”境内迎神赛会约有400余年历史,至20世纪50年代末停止活动。
  庙会会期 泗门民间庙会迎神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每年菩萨的诞辰或忌日定期举行;另一种是遇灾害临时择定。各神会出迎范围依据民众要求而不同,大致是东至朗霞,南至天华、东蒲、沿山,西至湖堤,北至泗北、海南、镇海(现属小曹娥镇)到临海(现属临山镇)一带。毗邻地区的周巷平王庙五月初五的天医胜会、青山下沙畈沙陀庙六月初一的龙王会,也迎至朗霞、泗门、湖堤等地。迎神盛况境内迎神赛会以刘猛将军会和岳帝会最为盛大。
  刘猛将军会,每年二月十二日先将神像从正殿抱至前进侧殿供奉,并演绍兴大戏资庆。接着和尚四方张贴“迎纸”(即通告),宣告出巡日期,号召各地民众准备好执事仪仗。正式出巡前,为神像拂尘开面,换上新冠、新袍、新履。迎会队伍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仪仗队。最前面的是报铳队, 鸣放铳炮示意迎会队伍即到;接着是八对十六人的清道校尉;路中间由耍火流星或舞锐叉协助清道;后面八面抬锣,四面“肃静”、“回避”虎头禁牌,夹以青铜钺、金瓜、龙凤、虎豹、金鸡、玉兔等各式仪仗和旗帜;最后是两排二十四人的火铳队,逢神桌火铳并发。第二部分是各种民间艺术展示表演。大致有衔牌、万民伞、月镜八仙、大纛旗、幢幡、塔灯、盘车、高抬阁、高跷、抬锣、对锣、七面锣、粗细十番、招军、鼓亭、赤膊鼓亭、鼓船、纱船、采莲船、犴舞、布龙、珠绸龙、火龙、蜈蚣舞、狮子白象、仙鹤白鹿、大头和尚、哑子背疯婆、木偶摔跤、五无常、报马、报牛、炮担等,还有拳术、举石担、舞镋叉、甩酒甏、抛彩瓶、三上吊等民间体育杂耍,各种刀、枪、剑、矛、戈、铳、炮也夹杂在队伍之中,每到神桌表演一番。第三部分是后拥队,迷信色彩浓重。有香亭、提香炉、神轿、背掌扇、虎头禁牌、背王印、背令旗、刽子手、校尉、特大抬锣、长杆铜号、铜铳、炮担等,最后是挂肉芯灯扮作犯人的队伍。整个迎神队伍前后有五六里之长,仅大纛旗就有一百余面,五无常二三十班。巡游者中半数以上为泗门、临山沿海一带的绍兴移民。刘猛将军会会期三天,第一天巡游人和丘(现属小曹娥镇)至湖北等沿海地区,第二天巡游泗门当地,第三天巡至湖堤(现属临山镇)。晚上在主巡地区的街上排夜街,湖堤排在大古塘上,泗门则排在大街上。入夜,整条大街灯烛如同白昼,笙笛锣鼓声响彻天空,各式杠头执事边排街边表演,沿途演戏酬神。仅泗门集镇内最多一年有13台,戏班多数是绍兴大班(绍剧)。
  岳帝会又称东岳大帝会。传说商周时期兴周伐纣的大将黄飞虎死后封为东岳大帝。农历二月卅至三月初一的旺家孙庵岳帝会、三月初五至初七的皇封桥庙岳帝会、三月十五至十七的新岳殿岳帝会均迎东岳神。以新岳殿岳帝会规模最大,俗称“迎第四门菩萨”。皇封桥庙岳帝会有会产土地20多亩,每年在熊家街、谢义巷等迎会沿途设七石缸,内放黄酒,另有数十箩香干,供迎会者食用。新岳殿岳帝会同时迎朝北庙的天医尊神和络芦庵的关帝圣君,俗称“三尊头”。迎会时,三座神轿按小在前、大在后神位品秩排列,依次为天医尊神、关帝圣君、东岳神。关帝旁的周仓由活人扮饰,背着大刀跟在神轿后,每到神桌前可撮捞“结缘果”,并有儿童讨吃“脱晦”之俗。相传东岳大帝是冥府第七殿阎罗王,故岳帝会时还要出迎判会。
  庙会组织 旧时庙有庙产,参加迎神赛会的各会社也大多有会产。主要是田地产,以每年的地租收入作迎会经费。后塘河鼓亭会有3亩土地的会产。泗门商界的细十番班,由各商铺赞助。凡要出迎菩萨的社庙均成立理事会,理事会除监理庙产,还确定菩萨开光、出巡等事宜,并授权和尚承办。在靠近社庙的地方成立庙甲组织,负责整理出迎的神轿、呼拥菩萨的銮驾等。其他参加迎会的各会社内也设总领、甲首、头旗、尾旗等组成人员。各会社或按地段定名,或按所置的杠头、执事命名,有东街介寿会、中街景福会、西街聚兴会、湖口高跷会、窎桥头大旗会、阁老府鬼会、水阁周判会等。
  香会 旧时逢菩萨生日或佛像开光等,信徒结伴去庙宇里诵经念佛,称香会。通宵念佛的称“宿山”。一年中有十余次之多,有纪念观音圣诞、成道、出家的;有礼拜刘猛将军、东岳大帝、关帝圣君和包龙图的;有祭祀天妃娘娘、曹娥娘娘的,还有僧尼特意设置的水陆法会、梁皇法会、盂兰盆会等,其间还穿插放生、放焰口等宗教仪轨。新中国成立后,香会渐废,20世纪90年代后重又出现。
  庙会市集 庙会时,商贩在庙宇周围设摊交易,谓之庙会市集,俗称拦街。拦街多在春秋两季举行,春季以交易生产必需品为主,秋季以添置衣着和购买年货为主,会期一般三至五天。市集商品有香烛锡箔、农具山货、呢绒绸缎、棉布百货、绒线针织、各式鞋帽、四季衣衫、文房四宝、书画字帖、儿童玩具、金银饰品、铜锡铁器、陶瓷缸甏、器皿杂物、糕点小吃,乃至江湖杂耍、测字看相、郎中行医、说唱卖梨膏糖等等。商贩及民间艺人多从宁绍等地或外省而来,常年以赶庙会为生。每次庙会都有商贾资助演戏,地痞赌徒趁机开台摆赌。新中国成立后,庙会扬弃其封建迷信部分,演化为物资交流大会,地点由庙宇附近移向街道集镇。20世纪80年代,泗门集镇及湖北等乡还数次举行物资交流大会。至90年代,因日常物资供应充足,交流大会渐废。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