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谚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7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谚语
分类号: I276.7
页数: 8
页码: 716-7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气象谚语、农事谚语和生活谚语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方言 谚语

内容

气象
  长春多雨水。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吃子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雨打梅头,细水长流。
  热黄梅长稻,冷黄梅长草。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小暑一声雷,翻转做重梅。
  动了雷,不做梅;做了梅,不动雷。
  头伏如火烧,二伏如油熬,三伏石板晒得两头翘。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遍地干。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到头。
  秋旱老北风,晒死河底老虾公。
  晴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晴过年。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日落云连云,必有大雨淋。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太阳现一现,三日里头难见面。
  月亮照湿地,落雨来不及。
  天矮星密麻,大雨夹枪笆。
  星星眨眼睛,落雨在脚跟。
  正月十二不见星,滴滴答答到清明。
  正月起南风,快快盖柴篷。
  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燥松松。
  东风急骤骤,难过五更头。
  东风送湿西风干,西南风暖北风寒。
  南风送九九,干煞荷花晒煞藕。
  北风送九九,水盖江边柳。
  天上鲤鱼斑,明朝晒谷不用翻。
  天上花花云,明朝晒煞人。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乌云结得高,明朝晒断腰。
  天脚吊乌云,即将雨倾盆。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西北红黄云,雹子要来临。
  人怕鼓胀,天怕黄亮。
  云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
  云走东,车马通;云向南,雨漂船;云向西,马溅泥;云朝北,好晒谷。
  立春打雷半月雨。
  雷响惊蛰前,七七四十九日不见天。
  正月动雷雷赶雪,二月动雷落雨不肯歇,三月动雷泥土硬如铁。
  早起雷,当日晴;午起雷,落一阵;晚起雷,不到明。
  雷轰轰,雨不凶;雷哼哼,大雨生。
  雷响天边,雨在眼前;雷响头顶,有雨勿惊。
  雷打高山顶,天气要转晴。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早上阴雾晚上开,晚上阴雾雨便来。
  雨夹雪,不肯歇。
  小雪无雪大雪补,大雪无雪才叫苦。
  三九不见雪,春雨不肯歇。
  冬雪落得少,春雨贵如宝;冬雪落得多,春雨满山坡。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正月雾,雪铺路;二月雾,天上乌;三月雾,雨落糊;四月雾,三麦堆仓
  库;五月雾,大雨在半路;六月雾,深井水也枯;七月雾,热得难走路。
  雾发三天必有雨。
  久晴大雾雨,久阴大雾晴。
  昼雾阴,晚雾晴。
  黄梅天发雾,摇船甭问路。
  山罩雾雨,河罩雾晴。
  东鲎日头西鲎雨。
  早鲎不过晏,出门要带伞。
  夜鲎斜上南,道地好撑船;夜鲎斜落北,道地好晒谷。
  鲎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
  朝霞勿出门,晚霞行千里。
  中午亮一亮,下午落一场。
  天亮阴悠悠,昼过晒日头。
  一滴雨,一个钉,落到明天也不晴。
  一滴雨,一个泡,落到明天不得了。
  一日黄沙三日雨,三日黄沙九日晴。
  早阴阴,午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雨打黄昏戌,明朝日头出。
  雨打五更头,晒煞老黄牛。
  久雨闻鸟声,不久天转晴。
  蚂蟥透气,要穿蓑衣。
  猫洗脸,狗吃草,不出三天雨来到。
  九月田鸡叫,十月无柴烧。
  农事
  吃过谷雨饭,天晴落雨要出畈。
  清明浸秧,甭问爹娘。
  秧子出畈,一百廿日吃饭。
  娘好囡好,秧好稻好。
  种田早,不如养秧老。
  混水插秧,浅水耘田。
  大水耘田一抹光,前头耘过后头荒。
  头耘摊摊平,二耘挖挖根。
  处暑根头摸,秋后一把谷。
  有稻无稻,霜降放倒。
  处暑根头白,每亩少一百。
  处暑根头烂,好吃白米饭。
  寒露不出头,割来只喂牛。
  白露不搁田,打稻叫皇天。
  稻头崭崭齐,廿日上道地。
  割青不割青,相差一百斤。
  早稻要抢,晚稻要养。
  种田要养牛,讨饭要养猴。
  谷雨种棉花,不用问人家。
  立夏种棉花,赶不上人家。
  小满种棉花,心头像蟹爬。
  芒种种棉花,到老不居家。
  夏至种棉花,老婆无脚纱。
  棉花出了土,见草就要锄。
  夏至根头草,可比毒蛇咬。
  刮子捏得勤,棉花白如银。
  苗挤苗,当柴烧。
  正月削麦正道理,二月削麦费饭米。
  正月下雨麦格命,二月下雨麦生病。
  削断麦根,牵断磨心。
  小麦年年收,独怕懒汉不开沟。
  清明见麦头,夏至见稻头。
  稻倒一半,麦倒全完。
  种麦上下月,割麦上下日。
  霜降种大豆,不用问娘舅。冷水满豆孔,来年断豆种。豆根壅灰,豆荚成堆。豆地年年调,豆种年年好。麦地种豆,亲如娘舅。烂田油菜燥冬麦。油菜三遍浇,产量一定高。秋分种草子,寒露正得时。草子壅河泥,赛过盖棉被。草子过冬壅次灰,好像三冬棉被盖。草子田里开好沟,落雨落雪不用愁。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草子薄薄摊,花饼抵一担。端午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雄花套雌花,多结大南瓜。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菜白。小满黄瓜芒种蒲。三月种豇,六月救荒。六谷是木驮,不怕肥料多。立夏种芝麻,着地起丫杈。夏至种芝麻,脑头一朵花。伤心割油菜,含泪斩芝麻。生地芝麻熟地花。冬至栽竹,立春栽木。养牛为耕田,养鸡养鸭为油盐。养了三年亏本猪,好了田稻不得知。
  生活漆匠不用学,只要漆得薄。裁缝不落布,比死还难过。三种行业算最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撑船甭用力,只要船头望得直。
  功名要求,生意要兜。
  打也来,骂也来,蚀本生意勿肯来。
  种田地人格锄头,做生意人格舌头。
  好汉不赚六月钱。
  只要铜钱银子多,牌轩能够扛过河。
  身边没有铜,走路像瘟虫;身边有了铜,走路打先锋。
  大钱赚不来,小钱眼不开。
  铜钱银子来来往往,性命属于阎罗大王。
  欠债格真穷,不怕讨债格英雄。
  发财格发财,发呆格发呆。
  冷在风里,穷在铜里。
  勿怕侬格凶,独怕我格穷。
  有力不可尽撑,有势不可尽行。
  买之尿瓶等不到夜。
  女人败,养鸡卖;男人败,砌屋卖。
  戏文做勿落出菩萨,人家做勿落养鸡鸭。
  晴带伞,饱带粮。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一勿可赌力,二勿可赌食。
  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求人不如求己。
  破雨伞,里戳出。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出力不讨好,黄胖舂年糕。
  会拣拣新郎,不会拣拣田庄。
  菩萨死在和尚手里,爹娘死在儿子囡手里。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好拣勿拣,拣了个跷脚烂眼。
  寡妇门前是非多。
  各人各爱,大姑娘喜欢驼背。
  好人不做媒,好箩不盛灰。
  媳妇上了床,媒人掼一旁。
  爹死做大人,娘死关大门。
  无爹无娘,无商无量。
  宁可死个做官爹,不可死个讨饭娘。
  儿子囡生一百,不如丈夫一只脚。
  宁可生败子,不可生呆子。
  儿子不供爹,孙子吃爷爷。
  三九月,乱穿衣。
  冻九捂四。
  若要俏,骨头冻得咔咔叫。
  天雷不打吃饭人。
  三日肚皮饿,打听哪里的焦饼大;三日肚皮饱,打听哪里的婆娘好。
  三日不吃干菜汤,脚膀有点酸汪汪。
  催工不催饭。
  有话有商量,吃菜比肉香。
  冬吃萝卜夏吃姜,到老不用看医生。
  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
  早饭吃得好,晏饭吃得饱,夜饭吃得少。
  闲话有道理,带鱼吃肚皮。
  春鳊秋鲤鱼,冬鲫夏白条。
  日半世,夜半世。
  呆人有呆福,烂泥菩萨住大屋。
  螺蛳壳里做道场。
  田要门前畈,屋要朝南山。
  有福不会享,坐等到天亮。
  天热恨开门无风,天冷恨关窗有缝。
  越吃越馋,越嬉越懒。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早睡晏爬起,败光爹娘好家底。
  吃饭上山扒雪,做生活老鼠啃铁。
  会赚不如会积。
  宁可买不值,不可买吃食。笑脏笑破不笑补,笑馋笑懒不笑苦。外头充大佬,屋里烧缸灶。穷算命,富烧香。心慌不定,卜课算命。无可商量,太婆哭娘。无愁得愁,愁得六月无日头。无怨得怨,怨粮畈里格亲眷。小孩无假病。天怕独声雷,人怕单声呛。吃药不忌口,郎中跟着走。药对方,一口汤;不对方,一水缸。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事多。稻无全熟,人无全福。甘蔗脑头甜,越老越新鲜。三岁打娘娘发笑,廿岁打娘娘上吊。小时偷针,大来偷金。轻担让重担,空手让扁担。长子看戏,矮子吃屁。吃煞道士,饿煞班子。京戏打官话,绍剧为天下,越剧讨老嬷,滩簧讲野话。狸猫换太子,铜钿调角子。薛仁贵征东,张士贵得封。十七八的小后生要浪,十七八的大姑娘要囥。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