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演出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7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演出团体
分类号: J892.3
页数: 3
页码: 655-6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泗北村民王火金、戚竹善与周巷段头湾农民小美香、四湾村农民童光,在泗北横屋自然村成立横屋滩簧班,一度进上海演出,并灌制唱片《卖小糖》等演出团体的概括。
关键词: 泗门镇 戏曲 演出团体

内容

余姚滩簧班
  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泗北村民王火金、戚竹善与周巷段头湾农民小美香、四湾村农民童光,在泗北横屋自然村成立横屋滩簧班,一度进上海演出,并灌制唱片《卖小糖》。民国后期,境内滩簧班以水阁周培生班最有名,主要演员有破眼良庆、谢茂奎、祥照等。
  滩簧班社一般由“四花、四旦、三后场(即乐队)、一里厢(即道具师傅)”共12人组成。艺人多为农民、工匠,闲季组班,忙时生产。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打窗楼》、《马浪荡》、《庵堂相会》等72出,唱词诙谐幽默,情节通俗易懂,颇受群众欢迎。同时亦有淫秽戏,如《十八摸》、《扒灰佬》等。旧时正经人家子弟耻看滩簧,传统庙会禁演滩簧。为遮人耳目,滩簧戏班有时前半夜演绍兴大戏,后半夜演滩簧。至1949年5月,滩簧班皆濒临解散。
  1953年后,谢茂奎等部分老艺人进入县姚剧团,其余艺人大都成为农村业余剧团骨干。2004年,境内有振兴、马家两家余姚滩簧班。
  越剧戏班
  民国15年,嵊县的笃班(女子越剧)开始在境内演出,因深受观众欢迎,遂成境内主要剧种,出现以演员艺名命名的越剧戏班,主要有根梅舞台、金凤舞台等。这类剧目近似于曲艺说唱,由一名女性演员日夜上场演唱折子戏,后场配以二胡、锣鼓等简单的乐队。当演员中场休息时,就由数个跑龙套的出来做打虎跳、竖蜻蜓等简单武术动作以填补冷场。新中国成立后,这类戏班即解散。
  抗日救亡剧团
  民国26年,上海“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的消息传到泗门,蒋扬均等发起成立镇“业余救亡剧团”。最初有潘丙初、干如忠、谢汝昌、谢海耀、孙肇梅、周观立、谢显声、谢显纪、胡坚标等15人参加,后又有谢磐如、孙肇康等加入。剧团以街头演出为主,用话剧、的笃板、活报剧等表演方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除在镇内演出外,还在东至小安街、西至五车堰、北至庵东镇的姚北一带巡回演出,至年底共演出70余场。
  响团
  又称唱班。民国时期,由堕民、道士等民间戏曲爱好者组成,具有一定的职业性。大户人家婚丧嫁娶、上坟祭祖、祠堂进牌位、寺庙庆典等活动,一般均雇请响团坐唱。以唱绍兴大戏为主,剧目有《渔樵会》、《斩李光》、《龙虎斗》等,用锣鼓、板胡、月琴、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新中国成立后,多并入农村业余剧团。至2004年,仍有少数响团在民间活动。
  职工业余剧团
  1950年,镇总工会与镇工商业联合会合作组建业余话剧团,组织工人、教师、医生、民间艺人等40余人,深入工厂、农村进行文艺宣传。由谢炎昌编剧并导演的话剧《三打成之庄》参加宁波地区职工文艺调演,获创作、演出一等奖。1957年,镇文化站组建业余文工团,1968年停止活动。
  农村业余剧团
  1950年,农村业余剧团迅猛发展。其中,南谢、第十堡、窎桥头等村创办越剧团,东河沿、后街、后塘河、大庙周、水阁周等村创办滩簧团、绍剧团。为配合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以及农业合作化运动,剧目以现代戏为主,如《血海深仇》、《惊雷》等,传统戏主要有《打窗楼》、《双推磨》、《前后庵堂》、《两兄弟》等。1952年,倪家路村业余剧团自编自导的现代越剧《陈一凡》参加省业余剧团创编节目汇演,获创作、编导、演出一等奖。此后,省文化厅常派专业人员指导该团排演现代戏。
  1956年,部分农村业余剧团纳入农村俱乐部。1957年,受“左”的思想干扰,多数剧团解散。1962年起又恢复发展,农村戏剧活动再次出现高潮。是时,对演出节目有大小、古今之争,农村俱乐部大都按文化部门贯彻的“小型多样”原则,演出反映阶级斗争的小戏,农村剧团则大都继续上演传统戏。时以钉店阿祥、肉店戚福根、谢忠发、王忠发等发起组织的窎桥头村绍剧团(后改称泗门绍剧团)影响最大,该剧团至80年代中期还经常去外地演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剧团和农村俱乐部被批判为“文艺黑线”产物,越剧团和姚剧团或停演,或改组为文宣队,仅允许绍剧团继续演出。是时,以塘后公社红升大队组织的绍剧团最有名,演出剧目全部由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改编。“文化大革命”后期,泗门镇三大队成立京剧团,主要演员有戚福兴、上海下乡知识青年谢夏兰等,演出《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
  1978年后,农村业余剧团再次恢复。1984年,业余剧团多转为民间职业剧团,成为自愿结合、自主经营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形式有姚剧、越剧、绍剧、魔术、歌舞、曲艺等。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