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学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73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文学艺术
分类号: I2;J
页数: 6
页码: 650-6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境内文学创作始于宋代。据明嘉靖《余姚县志》载:南宋末年,杨子祥自浙西东还,遇邓牧、谢翱、方九思于临安,相与吊古赋诗。归姚后杜门著书二十年,撰有《山水游录》二卷、《杨氏家范》五卷等文学艺术概况。
关键词: 泗门镇 文学 艺术

内容

第一节 文学
  境内文学创作始于宋代。据明嘉靖《余姚县志》载:南宋末年,杨子祥自浙西东还,遇邓牧、谢翱、方九思于临安,相与吊古赋诗。归姚后杜门著书二十年,撰有《山水游录》二卷、《杨氏家范》五卷等。
  至明代,诗人、散文作家辈出。最杰出者首推状元谢迁,史称其“为文正大温厚,不事雕啄”,著有《文正公集》四十卷、《湖山唱和诗》二卷、《归田稿》十卷、《梅花百咏》等,其中《归田稿》被收入清《四库全书》。文名紧随谢迁之后的是诸燮,清光绪《余姚县志》称“余姚固多文学,无不屈意下此两人(注:另一人是张元)”,著有《诸理斋先生全稿》。此外,谢莹有《直庵存稿》,谢麖有《诗钞》。谢丕有《归省录》、《肥遁斋稿》、《留园集》、《济美集》等,谢用枢有《春陵集》、《益津稿》、《麇城稿》、《蕲黄稿》,谢用模有《奇英录》,谢敏行有《怡秋堂稿》、《蠹塌贻编》,谢焕行有《宝善堂遗草》,谢彦祥有《雪余吟稿》,等等。
  清代,诸来聘有《精思楼诗集》、《昌古斋集》,谢先春有《品雪斋稿》,谢蓁庵有《台游草》、《闽游草》、《避难焚余》,谢麟有《遗诗》,周文坛有《远斋诗草》一卷、《杂录》一卷,谢霖有《愤草略》,谢辙有《心言偶存》,谢焱有《课余吟草》,周燮有《平圃小草》一卷,谢辛有《遗集》,周堃有《水阁诗草》四卷、《邱园杂著》一卷,谢大贤有《遗诗》,杨旭方有《龙山草堂集》,谢宜相有《逸存诗》,谢廷宾有《遗稿》,谢起龙有《蕉雨轩诗文集》,谢曰都有《遗稿》,谢曰俞有《慎德堂稿》,谢匡瀚有《蓼庭遗稿》,谢宗泗有《遗诗》,谢秀岚有《雪渔小草》、《雪船吟》四卷,谢洲有《散木斋诗文集》二卷,谢守稼有《兰玉堂集》,谢道纲有《东山诗集》,谢曰钦有《其佳轩诗草》一卷,谢祖铨有《东山制艺》、《东山赋抄》,谢尚忠有《补堂遗诗》,谢锡蕃有《行素堂诗稿》,谢兰有《春秋传略骈体》,谢培有《独慎居蒜草》二卷,谢家兰有《余荫居存稿》,周室辅有《沁庐诗钞》(亦作《唱酬诗钞》),谢取槱有《得我所诗草》,谢元寿有《自怡吟》二卷,谢培庆有《述欧居遗文》,谢葆濂有《桐阴碧处诗稿》,谢赐恩妻叶氏有《遗稿》(叶氏也是明清时期境内唯一的女作家)。
  民国时期,周世风有《奁影集》、《絮果兰因馆诗话》,杨积芳有《应酬文录》,旅居武汉的谢翘有《景眺轩诗草》五集、《四门十景咏》、《四门竹枝诗百首》、《堕泪集》、《勤游集》。民国11年,经贯之、杨伯豪、谢宝书、诸章达、谢谷仓、谢凤藻等诗文爱好者在阁老府成立“姚江同声诗社”,首任社长徐松坡,继任社长杨积芳。诗社以“研究翰墨、联络感情”为宗旨,至民国14年,发展会员达155人,分布于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台湾、哈尔滨、郑州等地区,出版诗集《姚江同声诗社三编》,收录各地会员诗文千余首。
  新中国成立后,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文学作品有200余篇。其中,谢纯昌微型报告文学《乡村女教师》发表在1986年11月《中国农村经营报》上,并获全国微型报告文学大赛一等奖;另有杂文《包围脱离记》发表于1982年第5期《红旗》。谢纯尧报告文学《乒乓球热在小村庄里》发表在1986年第9期《中国体育》(英文版)。谢纯尧、徐渭明、华炯若合写的报告文学《心潮逐浪向天际》,入选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当代企业家》丛书。谢志强个人出版《会唱歌的果实》等小小说集10部,有十余篇作品由中国作家协会选入《中国百年微型小说精品》丛书,3篇作品入选加拿大大学教材《中国小小说选集》,另有微型小说《珠子的舞蹈》、《享受错误》蝉联全国第三、四届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徐渭明个人出版《走在季节的边缘》、《与时代同行》等专著5部,有30余篇作品在全国和省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另有部分作品入选《中国新闻年鉴》。
  1949~2004年,旅居外地的泗门籍著名作家有谢翘、吴岳添、吴瑞虎、谢定桥(笔名戟锋)、杜汝淼等。谢翘于1956年赋诗百首编成《和平集》呈送给非洲埃及国。吴岳添在1995~2004年间出版《远眺巴黎》、《塞纳河畔》等文集。吴瑞虎在1980~2004年间共发表报告文学、新闻作品2000余篇,出版报告文学集《飞豹啸海天》等。谢定桥从1957年开始写诗,50余年创作诗、词、联千余篇,著有《戟锋文稿》、《戟锋吟草》,与人合著有十集电视文学剧本《竺可桢》等。杜汝淼从1966年开始从事文学、新闻创作,出版专著十余部。1988年,谢菊曾随笔《十里洋场的侧影》由花城出版社出版。20世纪90年代末,谢山旧体诗集《苦口诗词草》在香港出版。
  第二节 戏剧 音乐 舞蹈
  戏剧
  清同(治)光(绪)年间,泗北横屋滩簧班向上海滩簧等其他剧种学习表演程式和演唱方法,对余姚滩簧进行改良。
  民国26年,谢显曾组织成立县抗战剧团,创作《抗日小英雄》等多部剧本,用话剧、的笃板、活报剧等方式在各乡镇巡回演出,并将剧本铅印后出版。
  新中国成立后,各业余剧团、俱乐部自编自演多部戏剧,其中话剧有《三打成之庄》,越剧有《结表缘》、《真假女婿》,现代戏有《惊雷》等,均远近闻名。1982~1986年,泗门区连续5年举办农村戏曲汇演。
  音乐
  清代,谢正树擅弹铜琵琶。民国时期,各村坊大多拥有乐队,规模较大的村坊甚至有数支乐队。这些乐队主要为元宵灯会、迎神赛会伴奏用,有粗十番和细十番之分。粗十番是唢呐加锣鼓的一种演奏形式,由6~8人组成,常用曲目有《过场》、《大小开门》、《骑马》、《辕门》、《云庆》、《双子》、《出家行》等。当唢呐吹奏时,锣鼓疏而轻,唢呐停奏时,锣鼓则密而重。细十番是丝竹乐队的统称,人员由十余人至数十人组成,管乐有笛子、洞箫、笙、小唢呐;弦乐有板胡、二胡、高胡、中胡、四弦胡、大胡;弹拨乐有月琴、琵琶、三弦、金刚腿(即斗子)、秦琴等。镇上商界有一班细十番,迎会时演奏《花贰场》、《将军得胜令》、《四合如意》、《醉步登楼》等民间曲牌,闻名方圆百里。后塘河细十番班以酒盅为乐器,每人左右手各执两只酒盅,盅口对合,合着乐拍碰击,音响清而脆亮。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民间乐队并入各业余剧团。1984~2004年,音乐爱好者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歌词、歌曲十余首,其中魏琦华的歌曲《思念》在1984年余姚电台创作音乐专题节目中播放一星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王元根、邵承忠在泗门中学组建学生乐队。1997年,塘后小学组建小星星艺术团,民乐合奏《喜洋洋》参加宁波市小学生文艺调演获表演二等奖。
  舞蹈
  传统民间舞蹈有舞龙、舞狮、犴舞、蜈蚣舞、调五无常、纱船、木偶摔跤、踩高跷等,多在元宵灯会、迎神赛会上表演。1997年,镇文化站排练的歌伴舞《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参加宁波市东海明珠乡镇歌舞汇演,获优秀表演奖和优秀编导奖。1999年,歌伴舞《爱是永恒》参加市乡镇文艺调演,获优秀演出奖。
  第三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美术
  清代,谢葆深画学米芾,谢文玉、周埏、谢肇泉等工山水、花鸟。民国时期,谢之光擅长人物、鸟兽、花卉等,尤擅仕女画,后寓居上海以舞台美术、商业美术设计为业,为上海滩著名的广告画家。新中国成立后,谢之光改画国画,代表作有《万吨水压机》、《巨轮下水》、《南湖船》等。1979~2004年,周肇泉在全国各地报纸杂志上发表漫画2000多幅,1994年,《新农村》杂志为其出版漫画专集。
  旅居外地的泗门籍当代画家有谢隆道、谢春林、谢定乔等。谢隆道,民国28年出生于上海,擅长中西绘画和书法,作品及艺术传略曾入编《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书画作品收藏宝典》。谢春林,1986年底赴日本定居,1992年创立国际书画文化交流协会,为日本水墨画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任国际书画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日中国际文化基金会主席等职务,出版有《谢春林画集》、《谢春林中日风景百图选》、《怎样画水墨画》等。谢定乔,浙江大学书画社副社长,擅长中国画,著有《中国画构图三百例》等。
  书法
  明代,谢迁书法入载《国朝名贤遗墨》,草书《五言绝句》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其长子谢正的真、草出入颜、赵间,篆、隶尤有秦汉人风致,为李东阳所敬服,“四门谢氏始祖祠堂”堂额即由谢正所题。谢迁的四子谢亘、曾孙谢敏行皆善书。另有双桥杨抚亦善书,能作尺余大字。清代,谢葆深书法逼近赵孟頫。清末民初,杨积芳、谢家山为浙东一带有名的书法家。新中国成立后,谢嗣昂、杨子荣、朱可赞、谢建新、谢再桥、奕永芳、戚家梁、王杰等人的书法在市内均有知名度。
  摄影
  20世纪80年代,镇文化站组织摄影爱好者参加由市文化馆举办的摄影培训班,业余摄影队伍逐渐壮大。1986年9月,谢纯尧的专题摄影《乡村乒乓队》在《中国体育》海外英文版上发表。此后,应柏军、谢银源等亦数次发表摄影作品。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