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72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保健
分类号:
R172
页数:
3
页码:
624-6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新中国成立后,泗门区中心卫生院及各乡镇卫生院均设有妇保、儿保、妇产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保健
妇幼保健
内容
民国时期,境内无专门妇幼保健机构。新中国成立后,泗门区中心卫生院及各乡镇卫生院均设有妇保、儿保、妇产等科室,村、居委会配妇幼保健协助员。1971年后,逐渐重视老年保健。
妇幼保健
新法接生 民国前,多采用旧法接生,妇婴死亡率较高。汝湖农校创办人谢宝书,前后4位妻子均死于做产,故吩咐其子谢筠寿就读医学院助产专业。民国23年(1934),私立姚北同春医院首设妇产科,聘马良、徐世珉为医师,倡导新法接生,但门诊、住院者甚少。
1954年,绍兴卫校助产士班毕业生阮永年分配至泗门区卫生所,开展新法接生。1957年,有7名经过培训的妇幼专业医师充实到乡镇联合诊所(后改称公社卫生保健所),同时对旧产婆进行技术培训,新法接生率逐年上升。1980年,住院接生率达90%以上,1990年达100%。至2004年,未发生因产妇产褥热及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病例。
围产期保健 1985年始,实行围产期保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对每个孕妇登记造册(卡)。在受孕十二周首次到医院检查时建立健康档案,二十八周内每四周检查一次,二十八周至三十六周每两周检查一次,三十六周后每周检查一次,有异常情况增加产检次数。检查内容包括血液、心电图、胎儿B超、胎儿生长指数测量、多普勒胎心听诊等。至2004年,孕产妇建卡率接近100%,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产妇出院后,由村、社区妇幼保健协助员定期对母婴进行访视,一般产后14天及28天各一次,了解母婴情况,测量体温、血压、体重,指导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等。至2004年,产后访视率达99%以上。1995~2004年,无孕产妇死亡病例,婴儿死亡率在2%。以下。
妇女病防治 1962年始,每年对妇女病进行普查。1973年,实施妇女病大普查,历时5个月,实检人数18654人,受检率达97%,查出各类妇女病患者6346人,发病率达34.02%。至1984年,累计检查34461人次,治疗8667人(其中3例子宫癌),基本摸清妇女病发病情况。1985年起,建立和普及妇幼夜校,开展妇女卫生知识宣传,预防和减少妇女病的发生。
儿童保健 1958年始,儿童保健工作列为卫生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1958~1981年,在每年六一节前后对在校学龄儿童进行一次健康检查。1982年后,对儿童实行系统管理:对42天至3周岁儿童定期进行9次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母乳及辅食喂养、睡眠、大小便、生长发育测量、心肺听诊、生殖器、佝偻病、贫血以及语言动作发育情况;对3~7周岁儿童每年定期体检,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营养状况评估、血色素检查等;对中小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检查,检查率均在98%以上。至2004年,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
1995年2月,为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降低婴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省卫生厅命名市第四人民医院为“爱婴医院”。1999年起,加强对全镇幼托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内容包括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卫生硬件设施、生活制度、膳食管理、健康检查、消毒隔离、疾病防治、安全保护、卫生宣教和卫生保健簿册管理等。
老年保健 1971年,现境内开展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工作。1973年6月,对泗门、湖北、塘后3乡镇前5年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共有恶性肿瘤病例136人,其中肝癌17人、胃癌55人、肺癌11人,其他肿瘤53人,以胃癌发病率为最高。1976年,对泗门区境内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湖北、临海、兰海、横塘等沿海9个公社前3年肿瘤死亡病例普查,结果发现泗门区为恶性肿瘤高发区,占老年人死亡原因首位。20世纪90年代起,定期为离退休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开办老年学校,开展老年保健卫生知识宣传,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