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消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654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消防
分类号: D035.36
页数: 3
页码: 522-5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明清时期,镇上多砖木结构的深宅大院,极易发生火灾,居民在庭院中备七石缸,并在住宅附近开挖池塘作消防水源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消防 民间消防

内容

明清时期,镇上多砖木结构的深宅大院,极易发生火灾。居民在庭院中备七石缸,并在住宅附近开挖池塘作消防水源。
  民间消防组织
  清代及民国时期,镇上以街坊为单位,农村以村落为单位,用祠堂公产或募捐购置锡龙、洋龙、油台、水桶、扁担、铜锣等消防设备,组建民间消防组织,俗称水龙会,如南谢有潜安会,第十堡有普潜会,窎桥弄有永安会。后塘河村规模较大,有4个水龙会,东片称永逸,中片称保和、普济,后片称保泰。各水龙会创办时间不一:窎桥弄永安会创办于清同治六年;东蒲水龙会创办于民国23年,会长周正其;谢家路水龙会由村民应来潮于民国27年募集资金80元创办;楝树下水龙会创办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中共党员罗尚生利用保长姚小毛退赔的壮丁费创办。
  早期水龙为锡龙(人工揿压式水龙),需多人挑水至水桶内,再由壮汉按动杠杆加压,通过2支水枪喷水灭火。一般一个水龙会配一部水龙。每部水龙设正副龙头(水枪)手2人,旗手2人(一人称水旗手,负责在火场附近寻找水源,找到合适水源后,便在水源旁插上水旗,指示挑水手在此挑水;另一人称帅旗手,负责确定安放水龙的合适位置,一般选择离火场较近的上风口位置插上帅旗,指示水龙可安放于此),敲锣手2人(一发现火警便敲乱锣报警,招呼附近居民往某地救火;火灭后则敲太平锣),榔钩手2人(负责在救火时钩住燃烧物让水龙浇灭)。楝树下水龙会有水龙1部、水桶8双,还有火把、铜锣等,共有消防队员20余人。东蒲水龙会则有2部水龙,还有16盏擎窑(灯),用于赶火场走夜路时照明。该会还有水田4亩作为会产,用于购买草鞋、换皮圈以及水龙的日常维修等。
  民国中期,后塘河村开明绅士谢叔叙从上海购置洋龙。火灾时,只需把长皮管一端放入河中,开启柴油发动机,再由2个人把住水枪即可灭火,效率比以前提高数倍。境内民间消防组织至20世纪70年代仍发挥作用,特别是水阁周村水龙会,至2004年时仍和现代装备的消防队一起赴火场灭火。
  镇消防队
  1950年,镇政府组建义务消防队,队长冯才富,有队员60人,全部不领报酬。消防队指挥所设在大墙头一间二层楼房内。该楼楼顶建8平方米的瞭望台,消防队员轮流值班观察全镇及周边乡镇火警。楼顶四周装有铁栏杆,用于晾挂消防带。消防队配有24马力、7马力手抬机动泵各1台,消防带若干条,还有1只手摇警报器。
  1971年,镇政府重新组建消防队,队长汪金土。配有25马力、7马力手抬机动泵各1台,机动三轮车1辆,并在建成区安装5只消防栓。
  1985~1994年,镇消防队设在泗门派出所内,由派出所管理,队长钱王真。1988年,泗门区各乡镇集资7万余元购置吉普消防车1辆,消防工作由王新灿负责。
  1995年,镇消防队改编为市消防大队泗门中队,中队长谢伟刚。同年,市彩印包装厂出资21万元为泗门消防中队添置一辆东风牌加长5吨水罐消防车,泗门棉花加工厂亦出资2万元添置1台25马力手抬机动泵。1996年,泗门消防中队在市消防业务技能比赛中获总分第一名。
  2004年,镇政府组建专职消防中队,崔建桥任中队长,诸张尧任教导员。配东风牌加长5吨水罐消防车1辆,13马力、25马力机动泵各1台。全年训练24次,出警46次。参加宁波市乡镇专职消防队团体比赛,业务理论获总分第六名,全员岗位练兵获第七名。全镇除专职消防中队外,后塘河社区、上新屋村、小路下村还各有一支村级义务消防队。
  附 重大火灾
  1950年12月,大方伯第居民谢茂炳因酿酒时用火不慎引发火灾,烧毁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光裕堂5间楼房。时值冬季,气候干燥,大火旺烧一个晚上,附近40余条锡制火龙赶来救火均无济于事。事后,谢茂炳命家人每晚在居民区内敲梆提醒“当心火烛”,以示对自己的惩罚。
  1980年10月,西街供销社土产商店因电线短路起火,烧死2名青年女职工,烧毁楼房4间,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1993年3月3日零时40分左右,后塘河村义丰弄通道内,因烟蒂残留火种发生火灾,烧毁木结构二层楼房13.5间,受灾9户29人,直接经济损失8万余元。

附注

附 重大火灾 1950年12月,大方伯第居民谢茂炳因酿酒时用火不慎引发火灾,烧毁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光裕堂5间楼房。时值冬季,气候干燥,大火旺烧一个晚上,附近40余条锡制火龙赶来救火均无济于事。事后,谢茂炳命家人每晚在居民区内敲梆提醒“当心火烛”,以示对自己的惩罚。 1980年10月,西街供销社土产商店因电线短路起火,烧死2名青年女职工,烧毁楼房4间,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1993年3月3日零时40分左右,后塘河村义丰弄通道内,因烟蒂残留火种发生火灾,烧毁木结构二层楼房13.5间,受灾9户29人,直接经济损失8万余元。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