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议政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63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议政机构
分类号: D630.1
页数: 6
页码: 495-5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议政机构的组成历史包含乡自治会镇(乡)民代表会议、政协泗门联络委员会的建立与发展、政协泗门联络委员会活动等。
关键词: 泗门镇 政府 委员会

内容

第一节 乡自治会镇(乡)民代表会议
  据民国《余姚六仓志》载,清宣统年间,四门乡成立自治会,讨论决议全乡自治事项,设议长1名、议员若干。民国初沿清制。历任议长有:谢葆濂(清宣统三年当选)、周缉熙(民国元年当选)、谢祖寿(民国2年当选)。
  民国中后期,现境内各乡镇成立镇(乡)民代表会议。民国30年4月余姚沦陷后,镇(乡)民代表会议解体。民国34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镇(乡)民代表会议,邵奋、戚允江先后任泗门镇镇民代表会议主席。民国35年,谢显曾、戚允江、陈竟成、诸晴岚、邵奋、谢月华、干振家等由镇民代表会议推选,成为第一届县参议会参议员。经县参议会推选,谢显曾为浙江省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干振家为浙江省第一届参议会候补参议员。1949年5年余姚解放,镇(乡)民代表会议解体。
  附清及民国时期县以上部分议员、参议员名录
  谢元寿 清光绪三十四年浙江省谘议局议员谢葆濂 民国4年余姚县议会议员(不赴)
  谢显曾 民国35年余姚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民国35年浙江省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民国35年第一届国民大会候补代表
  1952年7月递补为台湾“国民大会代表”
  戚允江 民国35年余姚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陈竟成 民国35年余姚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诸晴岚 民国35年余姚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邵奋 民国35年余姚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谢月华 民国35年余姚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干振家 民国35年余姚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民国35年浙江省第一届参议会候补参议员
  周盛 民国35年余姚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第二节 政协泗门联络委员会的建立与发展
  1956年3月6~9日,慈溪县政协第一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召开,泗门镇韩德渊、王福兴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其中王福兴是特别邀请人士,韩德渊作为慈溪县工商联筹委会代表还被选为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66年,慈溪县政协因“文化大革命”中断活动。
  1979年9月,余姚、慈溪调整县界,泗门区复归余姚县。1980年,余姚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鉴于当时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统一战线队伍扩大,增加集镇政协委员名额。是届,泗门镇有县政协委员3人。
  1988年6月,市政协六届十六次常务委员会决定建立泗门集镇委员小组,先后指定施招智、陈新良为召集人。泗门集镇委员小组由泗门区的市政协委员组成,区委宣传委员兼任组长,组织闭会期间的小组活动。1992年5月后,泗门集镇委员小组由泗门、小曹娥两镇的市政协委员组成,泗门镇委宣传委员兼任组长。1998年2月,设专职政协联络组组长,负责联系泗门、小曹娥两镇的市政协委员开展各项活动。
  2003年3月,建立市政协泗门联络委员会,联络组组长改称联络委员会主任,负责联系泗门、小曹娥两镇的市政协委员。附泗门镇历届市(县)政协委员名录
  慈溪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1956.3~1966)
  韩德渊王福兴
  余姚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1980.12~1984.7)
  施招智(女)李家骥陆志清
  余姚县(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1984.7~1987.5)
  张彩娟(女)施招智(女)陆志清
  余姚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1987.5~1990.5)
  张彩娟(女)施招智(女)谢馥之陆志清费纯中白志丹(女)
  吕红(女)陈新良谢建立
  余姚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会(1990.5~1993.3)
  干楚标施招智(女)吕红(女)史济芳傅斌根谢建立费纯中
  白志丹(女)陆志清何国平余姚市政协第八届委员会(1993.3~1998.2) 黄冬林 白志丹(女) 陆志清 吕红(女) 沈元孝傅斌根费纯中 胡勉东 王志泉
  余姚市政协第九届委员会(1998.2~2003.3) 蒋炳善 陈泉根 沈金木 吕红(女) 宋丽丽 姚永利 金渭千
  余姚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2003.3~)
  马彩娟(女) 姚永利 陈亦贺 成家槐 王芽(女) 谢剑华 诸毓仙(女) 谢玲玲(女)
  第三节政协泗门联络委员会活动
  在市政协全体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分别参加市政协各工作组(委员会)的活动,政协泗门联络委员会(即原集镇委员小组)不组织单独活动。在市政协全体会议闭会期间,政协泗门联络委员会组织委员不定期开展学习、调研活动,主要内容有:
  政治协商 每年定期参加镇统战部门组织的座谈会、联谊会,发挥委员作用,在文化、医疗、教育、工商界人士及港、澳、台、侨眷属中开展联谊活动,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不定期组织政协委员与镇党政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起协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大计。
  民主监督 努力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先后有12位委员被聘请为镇党委政府及行政、司法、执法部门廉政勤政、行风建设监督员,通过视察、调研等形式,对经济发展、村镇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等工作进行检查、监督。2000~2002年,组织委员3次视察自来水厂、牟山湖水库,向市、镇两级职能部门提出加强牟山湖水资源保护等建议。2003年,委员们就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交《加强作风建设,贵在落实》的调研报告。1986年后,联络委员会单独或与市人大泗门代表组联合开展调研15次,提出书面调研报告、工作建议11件。
  参政议政 在市政协全体会议召开前,组织组内政协委员开展调查走访,征集当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汇总归纳后形成会议提案和大会讨论发言材料。联络委员会主任(集镇委员小组组长)列席镇党委、政府会议,参与全镇重大事务讨论。在镇的市政协委员列席镇人大历届各次会议,部分政协委员列席镇党代会,参与泗门“三个文明”(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大政方针的讨论。联络委员会不定期听取镇政府及职 能部门领导通报工作情况,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进程,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 1988年后,向党政部门提交书面调查材料11件,集体确定大会提案20余条, 每年听取工作通报1~2次。
  协助市政协开展活动积极参加市政协常委会及各工作组(委员会)组织 的活动,协助做好对涉及泗门镇区域的视察、调研活动。1988~1991年,在市 政协文史组指导下,完成《泗门古今》的编纂工作。
  委员学习联络委员会在集中活动时,均安排时间组织委员集中学习。按 市政协部署,选派委员参加市政协组织的报告会,及时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 当地党政机关的方针政策传达贯彻到每位委员。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