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公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63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公社)
分类号:
D630.1
页数:
9
页码:
480-4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人民政府1949年成立至2004年的发展变革等介绍。
关键词:
泗门镇
人民政府
公社
内容
1949年6月,成立泗门镇人民政府,镇长、副镇长由中共余姚县委任命,配委员若干名、文书1名。1950年4月后,镇长由镇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1954年3月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副镇长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镇政府下设合作社、文教卫生、民政、财粮、治安保卫、人民武装、调解等工作委员会。是时,现境内还建有泗北、海南、万圣、夹塘、湖北、东蒲等6个乡人民政府。同年8月,乡镇人民政府改称乡镇人民委员会(简称乡镇人委)。1958年10月,泗门镇并入卫星人民公社,称第十三管理区(后改称泗门人民公社第十三大队),建立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实行政社合一管理。1961年5月,撤销第十三管理区管委会,建立泗门镇人民公社管委会,仍实行政社合一管理。管委会下设工业、农业、财经、文教、卫生、民政、治安、武装、调解等委员会。是时,现境内共建有泗门、湖北、夹塘、万圣、塘后、海南、泗北、东蒲8个人民公社管委会,机构设置相似。1966年恢复泗门镇人民委员会。1968年2月,实行党政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一切权力归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1980年,撤销革委会,恢复镇政府,现境内各公社恢复公社管委会,由镇(公社)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镇长(管委会主任)、副镇长(管委会副主任)。1983年8月政社分设,泗门镇建立经济联合社,主管全镇经济工作,实际并未发挥职能。社会事业管理和经济管理职能由镇政府内设的社队工业办公室(后改称乡镇工业办公室)、农业办公室、教文卫办公室、政法办公室、财政组(后改称财政所)、城镇建设办公室担负。经济联合社成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分管具体经营业务,至20世纪80年代末自然撤销。是年,现境内各乡政府机构设置与镇政府相似。1989年5月,塘后乡并入泗门镇。
1992年5月,万圣、夹塘、湖北、东蒲4个乡并入泗门镇,镇政府工作暂时由市政府任命的政务组管理。同年6月,召开由原各乡镇人大代表参加的泗门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镇长、副镇长。此后,历届镇政府均由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报市政府公布任命通知。镇政府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工业办公室、农业办公室、教文卫办公室(同时挂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政法办公室、城镇建设办公室、财政所。为方便开展工作,在原各乡镇设立工作片组(后改称办事处),作为镇政府的派出机构,指导、协调各村工作,至2001年4月撤销。1992年后,镇政府内设职能机构数次调整,先后增设司法所、审计所、便民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因阶段性工作需要,设置城镇建设前期办公室、商贸办公室。2004年,镇政府内设8办3所2中心(其中合署办公2个,附挂牌子2个),另设有阶段性工作办公室2个。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机构
泗门镇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