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居民住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59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居民住宅
分类号:
C913.31
页数:
2
页码:
397-3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新中国成立前,集镇上居民住宅以砖木平房为主,街道两侧店铺多为两层木结构楼房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居民
住宅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集镇上居民住宅以砖木平房为主,街道两侧店铺多为两层木结构楼房。少数深宅大院为明清时期官绅富商所建,有太傅宅(俗称阁老府)、大方伯第、成之庄、人和庄、咸和房、天和房、蔡元房等。建于清代末 期的泰和房门楼为境内最早的西洋式建筑。至新中国成立时,集镇上房屋建筑面积(包括祠堂庙宇)共9万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近12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建成区居民新建或改建住宅多为平房。1979年,开始出现钢混、砖混结构的多层住宅。1985年,由个人集资在东山弄开发公寓式居民住宅楼2幢,成为市内第一个建造集资房的乡镇,后又陆续开发杜家河、镇东等新村。至1989年,建成区房屋建筑面积扩大至43.5万平方米,为新中国成立时的4.8倍,其中居民住宅22.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2.3平方米。1990年后,又新建振兴、中华两个新村。从1985年至1995年,全镇共建公寓式四层居民住宅35幢。
1993年,城镇建设办公室开发长义新村,首期建造庭院式联建房37栋,房屋统一设计为两层楼房,对庭院大小、房屋间距、道路绿化均作明确规定。同时,允许建成区居民按国家规定在原宅基地上重建或修建住宅。对建成区内农户建房则按村镇建设总体规划选址定点,房屋结构按图施工。至1994年,建成区总建筑面积49.45万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0平方米;总居住面积27.2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2平方米。
2001年,房地产公司以商品房形式开发滨江小区,建造高档别墅,总面积13362平方米。2003年,先后开发汝湖春晓、中央名府两个高档居民住宅小区,至2004年底尚在兴建之中。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