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存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578
颗粒名称: 第一节存款
分类号: F832.7
页数: 2
页码: 380-3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从民国时期到建国后的存款情况等介绍。
关键词: 泗门镇 存款 钱庄

内容

民国时期,附设于镇上大商号内的“挂壁钱庄”办理个人储蓄存款和团体存款,部分信誉较好的小商号亦吸纳民间小额存款。
  新中国成立后,由银行和信用社办理单位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邮政储蓄只办理个人储蓄存款。
  单位存款 1951~1953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余姚支行泗门营业所独家办理。
  1954年,信用社参与经营。1994年起,中国银行泗门办事处开始办理单位存款,单位存款一般为人民币活期存款。1982年1月后,允许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及企业基金存定期、活期、协议存款3种。
  个人储蓄存款 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余姚支行泗门营业所开办个人活期、定期保本保值、定活两便、有奖储蓄4种储蓄存款,其后,信用社也开办个人储蓄业务。1951~1965年间,先后停办11种储蓄,按停办时间先后为保本保值(1951~1952)、农村爱国生产有奖储蓄(1951~1952)、售粮优待储蓄(1953~1955)、老货币定额(1951~1955)、华东区有奖贴花(1951~1959)、售棉优待储蓄(1954~1955)、新货币定额(1957~1959)、活期有奖(1956~1959)、支援地方工业特种定期(1958~1962)、浙闽区有奖储蓄(1951~1965)、零存整取贴花(无奖,1959~1965)。“文化大革命”期间,对重点审查的“23种人”存款实行冻结,银行开办无息存款等。1978年底,全镇存款余额72万元。1979~1987年,5次调高存款利率。1981年恢复有奖贴花储蓄,开办有奖有息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1985年起,开办现金有奖、实物有奖、利息预付和大额定期(500元以上,利率上浮10%)储蓄,各储蓄所实行“一定六包”(定人员,包任务、服务、质量、费用、制度、安全)责任制,储蓄量猛增,1990年储蓄余额达1331万元(是1978年的12.5倍)。1990年后,民间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2000年后又数次调低存款利率,但储蓄存款量还是逐年攀升。至2004年,全镇个人储蓄存款余额6.6818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50倍。
  外币存款 1993年12月,中国银行余姚支行泗门办事处开办外币存款业务。2004年,外币存款余额138万美元。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