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税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56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税种
分类号:
F810.424
页数:
3
页码:
365-3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新中国成立后税种:农业税、工商税收、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发展概况。
关键词:
泗门镇
税务
税种
内容
农业税
1949年10月,将田赋、公粮、公柴及乡村经费等各项税费合并,统一征收,称农业税,按土地肥瘠、面积,实行4等16级累进税制。1950年,规定以土地常年产量为计税标准,以征收实物为主,实行40级超额累进税率。1952年,改为24级全额累进制。1958年后,又改为地区差别比例税制,按土地自然条件、正常年景产量重新评定计税产量。1999年,市政府对以棉区为主的泗门等4个乡镇农业税减征15%。2004年起,市政府决定免征农业税。
农业税征收向以实物征收为主,境内大古塘南产粮区征收稻谷,大古塘北棉区征收代物和代金,代金价格以国营贸易公司收购的稻谷中等价格为准。1983年10月1日起,按当地稻谷统购牌价征收。1985年,改30%按统购价,70%按超购价征收代金,1985年4月1日起采用两种计算方法,10月底前缴纳的谷价35%按原统购价,65%按超购价;11月后缴纳的20%按原统购价,80%按超购价。2000~2003年,农业税全部统一为代金征收,同时停用原由财政部门和粮食收购部门季节性共同征收的办法,改为镇财政所常年独家征收。
1954年前,农业税由占地农民以户缴纳。1955年农村进入合作化发展时期,农业税改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缴纳,由土地入股的农户负担,未入社的农民仍由个体缴纳。1956年起,土地转为集体所有,农业税全部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缴纳。1958年后,由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缴纳。1982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农户个体经营,农业税由农户负担,至2004年停征。
1950年始,按农业税正税的15%征收地方附加税,附加税留地方政府使用。以后税率常有调整,高时达20%,低时为5%。1964~2003年,保持15%不变。2004年,地方附加税与农业税一同免征。
境内农林特产税以水果、水产品为主,是农业税的组成部分。1954年前,对种植农林特产的土地按议定的产量折合粮食10%的税率按户计征。1955年后,按实际出售收入征收农林特产税。1991年起,对鳗苗捕捞实行源头定额征收特产税。1994年后,农林特产税与农林牧水产品税归并,统一征收农林特产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2002年7月,对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只征收农业税。2003年,对非计税土地上征收农业特产税的农业特产品改征农业税。2004年,农业特产税与农业税一同免征。
工商税收
1949年5月泗门解放后,停征部分捐税,保留货物税、所得税、印花税、营业税、屠宰税等税种。1950年起,正式开征10种税收:货物税、工商业税(包括营业税和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印花税、屠宰税、特种消费行为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房产税和地产税。1953年,按新税制保留货物税、工商业税、印花税、屠宰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利息所得税,新开征商品流通税和牲畜交易税,改特种消费行为税为文化娱乐税,合并房产税、地产税为城市房地产税,合计11种。1958年,合并商品流通税、货物税、营业税、印花税为工商统一税,对工农业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实行两次课征制;并从工商业税中划出所得税,单设工商业所得税。1969年,停征利息所得税。1962年,开征集市交易税,至1965年2月停征。1966年10月,停征文化娱乐税。1973年,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合并为工商税,每个行业只按一个税率征收一种税。
1983年1月始,实行第一步利改税,国营企业改向国家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除企业按规定留利外,其余以调节税形式上缴。同年,开征牲畜交易税、增值税和建筑税。1984年10月起,执行第二步利改税,分解、保留、恢复和新增11个工商业税种,对国营企业征收奖金税,并对区镇办企业、街道企业、手工业社、中小学校办厂、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定期定率征收增值税。
1986年,先后开征城市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收入调节税。10月起,将原征收产品税的轻工产品改按增值税征收,增值税税目共24个。至1987年,征收的税种有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牲畜交易税、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国营企业利润调节税、房产税、建筑税、国营企业奖金税、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集体企业奖金税、事业单位奖金税、屠宰税、车船使用税、城市建设维护税等18个。1988年,开征印花税、城市土地使用税、筵席税。
1994年,国家实施税制改革,分设国税、地方税征收机构,工商税种规定为5大类共19个:流转税类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盐税、关税等5个税种;所得税类为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等3个税种;资源税类为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3个税种;财产税类为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牌照使用税等4个税种;行为税和特定目的税类为印花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4个税种。
历年部分工商税种征收情况:
营业税 1984年,全镇征收1.96万元,1985年17.2万元,1996年58.2万元,2004年924.7万元。
城镇土地使用税 1988年,在东至北排江、南至望安路、西至湖边路、北至329国道的建成区规划范围内,按每平方米0.3元计收;1997年后,规划范围调整为东至北排江、南至南环路、西至西郊工业区、北至塘后岸北路,老建成区按每平方米0.35元计收,新扩区按每平方米0.3元计收。
城市维护建设费 1985年,全镇征收2.4万元,1988年22.16万元,2004年204.2万元。
其他税费
粮食附加税 1987年12月1日始,对乡镇企业、家庭工业和农村个体户,按销售额的0.6%征收粮食附加费,用于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粮食生产和整个农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2001年2月1日停征。1997年至2001年1月,全镇粮食附加税征收情况:1997年197.6万元,1998年184万元,1999年306.3万元,2000年217万元,2001年1月100.6万元。
教育费附加费 1984年始,乡镇企业按销售额的0.5%征收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后调整至0.8%。1986年7月起,凡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除缴纳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外,按“三税”带征2%市教育费附加费,后调整至4%。2000~2004年,全镇教育费附加费征收情况:2000年,征收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597万元,市教育费附加费20.9万元;2001年,征收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1274.4万元,市教育费附加费30.9万元;2002年,征收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1196.4万元,市教育费附加费29.9万元;2003年,征收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1458.1万元,市教育费附加费27万元;2004年,征收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1634万元,市教育费附加费41万元。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