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畜禽疫病及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45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畜禽疫病及防治
分类号: S851
页数: 2
页码: 187-1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畜禽疫病及防治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泗门镇 畜禽疫病 防治疫病

内容

境内畜禽疫病,猪有猪瘟、猪丹毒、气喘病、传染性肠胃炎、水肿病等;牛有牛炭疽、牛流感、恶性卡他热;羊有羊肝蛭;兔有兔瘟;禽有鸡瘟、鸭瘟、小鹅瘟、禽霍乱、雏鸭病毒性肝炎等。1979年,发生散发性鸡瘟,致使肉鸡大量死亡。1984年,兔瘟大面积流行,饲养户损失惨重。1999年,大路头村养猪场发生口蹄疫病,全场128头生猪宰杀后消毒深埋。2002年,万圣、夹塘、湖北沿海一带乡村发生散发性羊瘟。2003~2004年,未发生畜禽疫病。
  民国时期,民间仅有少数“牛郎中”,沿用祖传针灸技术和中草药兼治常见牛病。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畜禽疫病防治和检疫机构,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进行畜禽免疫注射,积极开展畜禽疫病防治工作。1954年,组织12名民间兽医,建泗门区兽医阉割社。1962年,建泗门区民间兽医站。1963年,泗门区各公社建民办兽医站,同时培训农村防疫员。至1970年,泗门区及下辖各公社均建兽医站,各生产大队有赤脚兽医1人,形成区、公社、大队三级农村兽医防疫体系。1985年,建泗门区畜牧兽医联站,配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9人,重点对各专业户进行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技术培训。1992年,改建为泗门镇畜牧兽医站,有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5人。
  1953年开始,春秋季对猪、牛进行免疫注射。后对家禽也进行免疫注射。1966年,由泗门供销社负责对生猪进行检疫,禁止未经检疫的猪肉上市销售。1980年,在农贸市场设检疫点。1987年,对苗猪交易市场内苗猪进行检疫。1992~1997年,泗门农贸市场实施家禽活禽检疫,为市内第一家。1995年7月,投资120多万元,在后海舍村建姚北生猪屠宰场,1997年7月竣工后,拆除个体屠宰点,生猪实行集中屠宰。2004年,各农贸市场均设有畜禽检疫检查队。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