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编 人口姓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391
颗粒名称:
第三编 人口姓氏
分类号:
C92;K810.2
页数:
32
页码:
78-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泗门镇人口姓氏的情况。其中包括人口变迁、人口结构、人口控制、姓氏等。
关键词:
泗门镇
人口
姓氏
内容
四门竹枝词
〔民国〕谢翘
杨诸周谢喜连村,往复缔姻古礼遵。
新婿婚前新舅后,两家同说是过门。第一章 人口变迁
第一节 民国前历代人口
泗门户籍记载始于清末。据民国《余姚六仓志》载:清宣统二年(1910),四门乡有户口23127口。
民国7年(1918),四门乡有6883户,29128人,其中男14963人,女14165人。
民国17年,四门乡有5903户,23776人,其中男12651人,女11125人。
民国23年,泗门镇有2594户。时现境内四海乡有2499户,明风乡有1432户(总人口及具体分性别数据缺失)。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泗门镇人口因行政区划变动而时增时减。除去行政区划变动因素,人口总体呈不断增长趋势。
1951年,泗门镇有1825户,7669人,其中男4590人,女3079人。时现境内东蒲乡,1122户,4742人,其中男2526人,女2216人;泗北乡,1279户,4661人,其中男2348人,女2313人;夹塘乡,1082户,4845人,其中男2471人,女2374人;万圣乡,1024户,4714人,其中男2385人,女2329人。时湖北乡、海南乡、明风乡人口资料缺失。
1953年7月1日零时,第一次人口普查,泗门镇有1944户,7250人,其中男3738人,女3512人。时现境内万圣乡,1118户,4663人,其中男2389人,女2274人;泗北乡,1490户,5133人,其中男2646人,女2487人;夹塘乡,1188户,4849人,其中男2438人,女2411人;湖北乡,1276户,5357人,其中男2695人,女2662人;海南乡,1081户,3851人,其中男1981人,女1870人。时东蒲乡、明风乡人口资料缺失。
1964年7月1日零时,第二次人口普查,泗门镇有1629户,6755人,其中男3527人,女3228人。泗门镇人口比1953年人口普查时减少495人。时现境内万圣公社,1429户,6686人,其中男3332人,女3354人;泗北公社,974户,3901人,其中男1941人,女1960人;夹塘公社,1588户,6750人,其中男3377人,女3373人;湖北公社,1619户,7083人,其中男3577人,女3506人;塘后公社,1237户,4684人,其中男2332人,女2352人;海南公社,801户,3099人,其中男1558人,女1541人。时东蒲公社人口资料缺失。
1982年7月1日零时,第三次人口普查,泗门镇有2621户,7976人,其中男4090人,女3886人。泗门镇人口比1964年人口普查时增加1221人。时现境内万圣公社,2152户,8144人,其中男4103人,女4041人;夹塘公社,2244户,8613人,其中男4310人,女4303人;湖北公社,2448户,9039人,其中男4602人,女4437人;塘后公社,3785户,13406人,其中男6580人,女6826人;东蒲公社,1770户,6232人,其中男3162人,女3070人。时现境内共有15020户,53410人,其中男26847人,女26563人。
1990年7月1日零时,第四次人口普查,泗门镇有7016户,22883人,其中男11358人,女11525人。泗门镇人口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加14907人。时现境内万圣乡,2804户,8571人,其中男4265人,女4306人;夹塘乡,2741户,8884人,其中男4422人,女4462人;湖北公乡,2878户,9698人,其中男4870人,女4828人;东蒲乡,1946户,6491人,其中男3289人,女3202人。时现境内共有17385户,56527人,其中男28204人,女28323人。总人口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加3117人。
2000年7月1日零时,第五次人口普查,泗门镇有19194户,61334人,其中男30187人,女31147人。泗门镇人口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38451人。现境内总人口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4807人。
2004年末,全镇有21801户,62524人,其中男30652人,女31872人。总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加1190人。
第三节 人口分布
2004年,泗门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25人。
建成区人口密集,乡村相对稀疏。全镇4个社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97人,其中东大街社区最高,每平方千米4066人;汝湖社区最低,每平方千米1142人。全镇16个行政村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07人,其中万圣村最高,每平方千米1405人;镇南村最低,每平方千米687人。
1949~1988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1951年,全镇农业人口3880人,占总人口的50.5%。1961年,农业人口3028人,占总人口的44%。1988年,农业人口4612人,占总人口的50.3%。1989年,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全镇农业人口17959人,占总人口的79.6%。1992年,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全镇农业人口52231人,占总人口的90.9%。2004年,全镇农业人口53549人,占总人口的85.6%。
第四节 人口变动
自然增长
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亦高。
1949~1970年,人口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自然增长型转化。自然增长率最高的1963年,泗门镇出生234人,出生率35‰;死亡48人,死亡率7.18‰;自然增长率27.82‰。
1971~1999年,重视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过渡。1999年,泗门镇出生558人,出生率9.5‰;死亡447人,死亡率7.6‰;自然增长率1.9‰。
2000~2004年,人口呈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负增长型。2004年,出生451人,出生率7.2‰;死亡529人,死亡率8.4‰;自然增长率负1.2‰。
人口流动
汉、晋及南北朝,东蒲一带平原始有人定居。清代文人周嵩龄在《姚江诗辑》中有“汝湖之东有蒲泽焉,乃汉高士严子陵先生旧里,今周氏居之”这样的记载。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伴随海涂开发,大批外来人口移居镇境内。元代后,亦有少量泗门人移居外地。总体上迁入多于迁出。
新中国成立后,因升学、分配工作、参军、转业、婚嫁、投亲及工作调动,经常有人口变动。1959年,泗门区公所组织114名青年,于4月和6月分两批赴宁夏,支援宁夏社会主义建设,其中泗门镇15人。1960年5月,又组织62名青年支援宁夏。“支宁”人员因不适应水土、风俗、生活习惯,1962年后大部返回。
1969年,支援开发边疆地区。4月组织3名青年去内蒙古,5月组织35名青年去黑龙江,6月又组织34名青年去内蒙古。1972年,再次组织12名青年去吉林。1978年前后,“支边”青年大部返回。
1969年至1975年,在非农业户口知识青年中开展“上山下乡”运动。泗门镇非农业户口知识青年大多就近在泗门区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少数去安徽等地农村。上海、杭州、绍兴等城市的知识青年,投亲靠友在泗门“插队落户”的亦为数不少。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后,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无房户补助建房费200元;个别生活困难的追加补助50~120元;农家具补助费20元、25元、40元、60元不等;木材补助0.5~0.8立方米。1978年前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通过招工、升学、参军等途径,大部返回原籍。
2004年,全镇迁入715人,迁出611人。
附 1969~1975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部分数据资料
在泗门镇“插队落户”知识青年有119人。其中上海户口30人,烟台户口1人,杭州户口1人,泗门镇户口87人。
在塘后公社“插队落户”知识青年98人。其中上海户口56人,常州户口2人,杭州户口2人,绍兴户口1人,宁波户口2人,泗门镇户口38人。
在万圣公社“插队落户”知识青年95人。其中上海户口1人,浒山户口1人,宁波户口1人,泗门镇户口92人。
在湖北公社“插队落户”知识青年79人。其中上海户口17人,诸暨户口1人,杭州户口1人,绍兴户口1人,宁波户口3人,上虞户口3人,四川户口1人,泗门镇户口52人。
在夹塘公社“插队落户”知识青年数据资料缺失。
泗门镇户口知识青年在时属泗门区、现属小曹娥镇的曹娥公社、朗海公社、镇海公社“插队落户”的合计148人。
第二章 人口结构
第一节 民族
泗门素为汉族聚居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镇7250人,均为汉族。20世纪80年代后,始有少数民族人口因婚嫁、工作等原因迁入境内居住。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泗门镇有壮族1人,布依族3人。时现境内夹塘乡有壮族1人,布依族2人;万圣乡有苗族1人,壮族1人,布依族2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镇有汉族61232人,占总人口的99.83%。其他民族有维吾尔族1人,苗族26人,彝族1人,壮族4人,布依族50人,朝鲜族1人,侗族2人,瑶族13人,土家族4人,计102人,占总人口的0.17%。
至2004年底,全镇有汉族62441人,占总人口的99.87%。其他民族有回族1人,苗族19人,彝族1人,壮族18人,布依族34人,朝鲜族1人,侗族1人,土家族3人,满族1人,瑶族1人,傈僳族1人,畲族1人,计82人,占总人口的0.13%。
附堕民
堕民,是明清时期浙东地区一个有别于“士农工商”四民的特殊阶层。民间俗称堕民为“大贫”,女性堕民则称之为“堕婢嫂”。境内堕民主要聚居于镇东自然村。
关于堕民的起源,据明万历《新修余姚县志》载:“宋南迁,将卒背叛,乘机肆毒,及渠寇以剿捕就戮,其余党焦光瓒等贬为堕民,散居浙东之宁绍。其类有二:一曰丐户,一曰郎户。良家吉凶之事,男女皆来供役。衣物居处特异,其制狗头帽、横布裙,低屋小房。子孙不得考取、入学、仕进,良民不通婚姻。”
堕民不仅不得与平民通婚,即使自相婚配,也只许在夜间迎娶,不可在白天招摇过市。遇丧事,不得行大出丧,只可简易操办。清明节不得插柳,祭扫祖墓必须在清明节过后,端午节家门口不许挂菖蒲和艾条。每户堕民有固定的服务对象,称门眷,几户至十数户不等。凡遇东家有婚丧大事、生日喜庆等,男女均去供役,帮助东家操办一切。门眷关系一旦形成,一般很少变更,有些堕民户为东家供役达十几代之久。
明洪武年间编定全国户籍时,朱元璋将堕民编籍为丐户。至清代,朝廷数次下诏解除堕民籍。据《清史稿》载:“雍正元年(1723)七月辛巳,除绍兴堕民丐籍。”“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除浙江堕民民籍,准入学堂,毕业者予出身。”民国元年(1912)3月17日,大总统孙中山也颁布开放“堕民”、“疍户”(闽广一带的水上人家)令,使其享有选举、参政、言论、出版、集会、信教等自由权利。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堕民迫于生计,仍从事抬轿、剃头、唱戏等行业,供人役使。新中国成立后,堕民阶层逐渐与其他阶层获得相同的地位。至20世纪80年代末,“堕民”称谓成为历史。
第二节 性别 年龄
民国7年(1918),四门乡有男性14963人,女性14165人,性别比例约为105.6∶100(女为100,下同)。
民国17年,四门乡有男性12651人,女性11125人,性别比例为113.7:100。
1951年,泗门镇有男性4590人,女性3079人,性别比例为149.1∶100。
1953年,泗门镇有男性3738人,女性3512人,性别比例为106.4∶100。
1964年,泗门镇有男性3527人,女性3228人,性别比例为109.3∶100。
1982年,泗门镇有男性4090人,女性3886人,性别比例为105.2∶100。时现境内共有男性26847人,女性26563人,性别比例为101.1∶100。
1990年,泗门镇有男性11358人,女性11525人,性别比例为98.6∶100。时现境内共有男性28204人,女性28323人,性别比例为99.6∶100。
2000年,全镇有男性30187人,女性31147人,性别比例为96.9:100。
2004年,全镇有男性30652人,女性31872人,性别比例为96.2∶100。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0~9岁人口,1982年占人口总数的12.07%,1990年占人口总数的12.72%,2000年占人口总数的10.74%,2004年占人口总数的6.86%,是年该年龄段岁人数比1982年下降5.21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数,1982年占人口总数的10.51%,1990年占人口总数的13.71%,2000年占人口总数的14.17%,2004年占人口总数的16.47%,是年该年龄段人数比1982年提高5.96个百分点。泗门镇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国际标准规定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为人口老龄化)。附百岁老人
泗门境内历史上即有居民长寿的文字记录。据民国《余姚六仓志》载:“清谢兼才妻傅氏,年二十八夫亡,矢志教子春景。子卒,又教诸孙、曾,有成。历七十余年,寿百岁。”康熙五十二年(1713),赐建“贞寿坊”于泗门西街,俗称“百岁坊”。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镇有百岁老人1人。2004年,有百岁老人2人。均为女性。
李小姑 陶家路村农妇。1901年8月生,卒于2003年11月。育二子一女。平时以素食为主,百岁时体质硬朗,唯视力有些老花。
马金香 东大街社区陶家堡人。1902年2月生,卒于2004年8月。育二子二女。性格温和,与世无争,平时极少出门。
洪杨氏 汝湖社区农妇。1905年5月生。育二子一女,平时喜欢喝点酒,荤素皆吃。2004年底仍健在。
第三节 婚姻
1990年,泗门镇有15岁以上18815人(男9236人,女9579人)。其中未婚3457人(男2004人,女1453人),占18.37%;已婚15358人(男7232人,女8126人),占81.63%。在已婚人数中,有配偶的13828人,占90.03%;丧偶1390人,占9.05%;离婚140人,占0.91%。
是年,现境内共有15岁以上46211人(男22917人,女23294人)。其中未婚8674人(男5071人,女3603人),占18.77%;已婚37537人(男17846人,女19691人),占81.23%。在已婚人数中,有配偶的34025人,占90.64%;丧偶3241人,占8.63%;离婚271人,占0.72%。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对全镇15岁以上人口进行10%抽样调查。在调查的4884人(男2398人,女2486人)中,未婚556人(男342人,女214人),占11.38%;已婚4328人(男2056人,女2272人),占88.62%。在已婚人数中,有配偶的3907人,占90.27%;丧偶382人,占8.83%;离婚39人,占0.90%。
2004年底,全镇有15岁以上53658人(男26171人,女27487人)。其中未婚8864人(男5246人,女3618人),占16.52%;已婚44794人,占83.48%。在已婚人数中,有配偶的40869人,占91.24%;丧偶3299人,占7.36%;离婚626人,占1.40%。
第四节 文化程度
1964年,泗门镇有6岁以上5556人。其中文盲、半文盲2191人,占39.43%;小学文化程度2746人,占49.42%;初中文化程度507人,占9.13%;高中文化程度103人,占1.85%;大学文化程度9人,占0.16%。
是年,现境内(不含东蒲公社)有6岁以上31025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7148人,占55.27%;小学文化程度12171人,占39.23%;初中文化程度1425人,占4.59%;高中文化程度251人,占0.81%;大学文化程度30人,占0.10%。
1982年,泗门镇有6岁以上7414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388人,占18.72%;小学文化程度3181人,占42.91%;初中文化程度1934人,占26.09%;高中文化程度861人,占11.61%;大学文化程度50人,占0.67%。
是年,现境内有6岁以上49924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3340人,占26.72%;小学文化程度22764人,占45.60%;初中文化程度10611人,占21.25%;高中文化程度3145人,占6.30%;大学文化程度64人,占0.13%。
1990年,泗门镇有6岁以上21009人。其中文盲、半文盲3656人,占17.40%;小学文化程度8923人,占42.47%;初中文化程度5985人,占28.49%;高中文化程度2062人,占9.81%;中专259人,占1.23%;大学专科87人,占0.41%;大学本科37人,占0.18%。
是年,现境内有6岁以上51485人。其中文盲、半文盲9357人,占18.17%;小学文化程度23209人,占45.08%;初中文化程度14723人,占28.60%;高中文化程度3718人,占7.22%;中专322人,占0.63%;大学专科117人,占0.23%;大学本科39人,占0.08%。
2000年,全镇有6岁以上57810人。其中文盲2871人,占4.97%;读过扫盲班的2947人,占5.10%;小学文化程度23672人,占40.95%;初中文化程度22375人,占38.70%;高中文化程度4914人,占8.50%;中专579人,占1.00%;大学专科363人,占0.63%;大学本科87人,占0.15%;研究生2人,占0.003%。
第五节 职业
1990年,泗门镇15岁以上有18815人。其中在业15544人,占82.61%;不在业3271人,占17.39%。在业人数中,从事农、林、渔、牧、水利业7433人,占47.82%;工业5698人,占36.66%;建筑业88人,占0.57%;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198人,占1.27%;商业、公共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1207人,占7.77%;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195人,占1.25%;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146人,占0.94%;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275人,占1.77%;金融、保险业73人,占0.47%;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231人,占1.49%。
是年,现境内15岁以上共有46211人。其中在业40469人,占87.57%;不在业5742人,占12.43%。在业人数中,从事农、林、渔、牧、水利业26698人,占65.97%;工业10125人,占25.02%;建筑业174人,占0.43%;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332人,占0.82%;商业、公共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1704人,占4.21%;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300人,占0.74%;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201人,占0.50%;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450人,占1.11%;金融、保险业101人,占0.25%;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384人,占0.95%。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对全镇15岁以上人口进行10%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的4884人中,在业4070人,占83.33%;不在业814人,占16.67%。在业人数中,从事农、林、渔、牧业1344人,占33.02%;采掘业7人,占0.17%;制造业1805人,占44.35%;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人,占0.12%;建筑业237人,占5.82%;水利管理业1人,占0.02%;运输、仓储、邮电业89人,占2.19%;批零贸易、餐饮业329人,占8.08%;金融、保险业13人,占0.32%;社会服务业97人,占2.38%;卫生、体育、福利业26人,占0.64%;教育、文化、广电业56人,占1.38%;机关、团体52人,占1.28%;其他行业9人,占0.22%。
第三章 人口控制
第一节 计划生育
新中国成立前,居民人口生育无计划,呈出生率高、死亡率亦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出生率仍高,死亡率开始降低。1957年后,受“人多好办事”的思想影响,人口高速增长。至1963年,泗门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35‰和27.82‰。时现境内其他乡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如下:万圣乡,出生率48.8‰,自然增长率41.1‰;夹塘乡,出生率49‰,自然增长率38.9‰;湖北乡,出生率48.1‰,自然增长率42.6‰;塘后乡,出生率30‰,自然增长率22.6‰;东蒲乡,出生率38.3‰,自然增长率31‰。各乡镇平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0.4%。和32.9‰。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现境内各乡镇相继成立计划生育领导机构,提出“生得少、生得好”口号,卫生系统开始对育龄妇女施行输卵管结扎、放节育环、人工流产手术,以控制人口增长。
1971年1月,泗门区在湖北公社试点,动员多子女夫妇做绝育结扎手术。
至2月底,湖北公社354对多子女夫妇中,有205人施行绝育结扎手术。后在泗门全区推广,人口增长过快势头得到控制。
1974年,泗门镇推行慈溪县革委会提出的“晚(晚婚年龄,男25岁,女23岁)、稀(两个孩子间隔5~6岁)、少(每对夫妇不超过两个孩子)”方针,在各级干部、共产党员、企业职工中动员已生两个孩子的夫妇做绝育结扎手术。是年,泗门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降至8.53‰和2.75‰。时现境内其他乡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如下:万圣乡,出生率13.8‰,自然增长率6.8‰;夹塘乡,出生率10.2‰,自然增长率5.4‰;湖北乡,出生率13.8‰,自然增长率8.1‰;塘后乡,出生率8.5‰,自然增长率2.7‰;东蒲乡,出生率8.5‰,自然增长率0.4‰。各乡镇平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7‰和4.2‰,分别比1963年减少29.7和28.7个千分点。
1979年,慈溪县革委会进一步提出“一对夫妇最好生育一个,最多二个”的目标,对晚婚年龄、二胎间隔以及独生子女待遇作出规定。各乡镇配备计划生育专职干部,各村配备计划生育兼职联络员。
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公开信,号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带头响应“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从1981年起,各乡镇对所属村、居委会下达人口出生指标,提倡一胎,控制二胎,杜绝三胎,并给施行绝育结扎、人工流产手术的育龄夫妇经济补助,安排休息时间等。
1986年,余姚市在泗门区塘后乡进行农村独女户照顾生育第二胎的试点,随后各乡镇推行七种对象可以生育第二胎政策。同年,泗门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7年,时值育龄妇女生育高峰期,塘后乡采取既符合政策、又符合生育指标的工作措施,合理调节生育高峰,受到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通报表扬。
1990年,泗门镇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宣传先进单位。1991年,开展争创计划生育“五无、五好”(“五无”指无早婚早育、无私自收养孩子、无计划外生育、无大月份引产、无虚报瞒报,“五好”指基层队伍建设好、政策执行好、宣传教育好、基础管理服务好、党群关系好)合格村、居委活动。同年,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人事厅授予泗门镇计划生育专职干部王素英浙江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2年,全镇加强提倡晚婚宣传,落实孕前管理,并实施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二女结扎户夫妇养老保险、独生子女健康平安保险以及计划生育联络员养老保险等计划生育系列保险。至2004年,全镇共拨资金19.8万元,为198户双农独女夫妇办理养老保险。
1995年,在育龄妇女中开展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文明幸福、勤劳致富”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生育新家庭建设活动。
1999年起,全镇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以实施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三大工程。
1992~1999年,全镇实际出生5251人,比出生指标数6687人少出生1436人。2000年,全镇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是年,泗门镇取消人口出生指标。
2004年,全镇出生率7.21‰,计划生育率99.80%,自然增长率为负1.25‰。全镇共奖励双农独女户573户(含符合政策而放弃生育二胎的家庭)、独生子女户4622户、下岗失业或无业居民独生子女户300户,合计发放奖励168.73万元(其中镇、村两级财政拨款97.295万元)。
第二节 晚婚晚育
新中国成立前,居民普遍早婚早育。1951年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年龄结婚,少有晚婚者。
20世纪60年代,提倡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或男女青年合计年龄在48虚岁以上结婚。
1974年起,全面推行晚婚。1978年,规定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为晚婚年龄。1979年,规定凡国家机关、全民和县属集体工厂企业及镇属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男性晚婚年龄为26周岁,女性为24周岁,男女双方或一方未满晚婚年龄,不得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1982年,《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试行草案)》对晚婚晚育作统一规定:男女青年按法定年龄各推迟3年结婚为晚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或晚婚后生育的为晚育。1984年,泗门镇晚婚率达100%。时现境内其他乡镇晚婚率分别为:万圣乡91.67%,夹塘乡89.13%,湖北乡92.13%,塘后乡88.17%,东蒲乡87.50%。1987年后,对已达新《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一方是大龄青年或符合其他条件的,男女青年签订晚育合同后,允许办理结婚登记,晚婚率有所下降。
1995年,申请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夫妇,女方须年满23周岁,夫妻一方在28周岁以上的给予适当照顾。申请照顾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妇,与生育第一个孩子间隔六年后安排生育指标。
2002年,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实行晚婚的,增加婚假十二天,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晚育的,男方可享受七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2004年,全镇晚婚率为50.17%。
第三节 节育
20世纪50年代初,自愿节制生育者多采用安全期避孕措施或堕胎。1955年起,始用避孕套避孕。1966年后,推广放节育环。20世纪70年代,推广打长效避孕针和服药避孕。1970〜1981年,泗门区育龄妇女共放节育环5684例。2004年,全镇15154名已婚育龄妇女中,采用各种避孕方法的有14098人,占育龄妇女总数的93.03%。
1963年,开始对自愿绝育的育龄妇女采用“腹式小切口结扎法”绝育,对男性施行“针挑法”绝育。1971年,泗门区做绝育手术1262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1178例。1970~1981年,泗门区共做绝育手术6975例,其中男性505例,女性6470例。2004年,全镇共做男、女绝育结扎手术20例。在15154名育龄妇女中,有3571人已做绝育手术。
第四节 优生优育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一度实行婚前体检,数年后停止。
1985年5月起,恢复婚前体检制度。1999年10月1日,在市第四人民医院设婚检室,参检范围包括泗门、临山、黄家埠、小曹娥、朗霞等乡镇。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市第四人民医院共登记参检3270对。男性中查出宜暂缓结婚(含不育)的51人,患有各种疾病的108人(其中含传染病50人,遗传病2人,生殖系统疾病9人,内科系统疾病27人),婚检不合格的占参检男性人数的4.86%。女性中查出宜暂缓结婚(含不育)的30人,患有各种疾病的299人(其中传染病17人,遗传病3人,生殖系统疾病208人,内科系统疾病71人),婚检不合格的占参检女性人数的10.06%。2003年10月1日取消强制婚检制度,至2004年底,只有4对男女青年主动进行婚检。
1985年,始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卡,把孕妇产前检查、分娩及新生儿访视等情况记录入卡。2004年,孕、产妇建卡率达到99%。
1982年后,对儿童健康实行系统管理。2004年,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0%。
1992年8月,设镇计划生育服务站,为育龄妇女提供放节育环、取节育环、人流、查孕、查病等服务。1999年,服务站迁址阁老府,继续为育龄夫妇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2001年,服务站成立浙江省内首家乡镇级男性生殖健康服务中心。2002年,服务站被评为省级示范站。
第五节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1992年起,对流动人口(含外来人口和外出人口)建计划生育情况登记册。以现居地为主,由村、社区居委会对外来育龄妇女进行属地化管理,查验其婚育证明,按规定收取生育二胎社会抚养费和计划生育押金,定期向计划生育后遗症患者发放生活补助。对外出人口中的育龄妇女,每年联系2次,以及时掌握她们的计划生育状况。
1993年,制订《泗门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实施细则》。1996年起,镇政府每年与各用工单位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建立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网络,使外来人口享受与常住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服务。2004年,镇政府与2500户私房出租户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担保书。是年,全镇有外出育龄妇女210人,外来育龄妇女7445人,对应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4915人全部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第六节 计划生育协会
1988年,泗门镇成立计划生育协会,各村、居委会亦随之成立计划生育协会。2003年,由谢家路村发起,全镇16个村、社区居委会参与成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互助基金会。
2004年,全镇有计划生育协会会员9586人,其中16个村、社区居委会的计划生育协会达到示范协会标准。是年,泗门镇和小路下村分别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
第四章 姓氏
第一节 姓氏录
境内居民历来从父姓,亦有极个别从母姓。2004年,全镇有182姓,其中单姓180个,复姓2个。所有姓氏中,以周姓人口最多,4628人。谢姓次之,4375人。沈、陈2姓分别为3520人、3233人。2000~3000人的有王、张、杨3姓。1000~2000人的有姚、马、诸、施、吴、徐、戚、黄、应、李10姓。500~1000人的有阮、钱、邵、宋、宣、赵、章、严、许、孙、潘、魏、任、洪、倪、陆、汪、符18姓。1姓1人的有柏、敖、蔺、卞、晏、操、齐、谈、聂、敬、房、向、关、隆。
全镇182个姓氏排列如下:
丁(121)、干(22)、马(1447)、万(34)、王(2928)、仇(2)、毛(324)、韦(2)、方(349)、邓(26)、贝(5)、水(2)、车(9)、卞(1)、牛(2)、龙(6)、包(3)、冯(484)、兰(3)、叶(290)、边(14)、卢(48)、石(21)、孔(5)、平(50)、白(3)、史(27)、厉(35)、乐(6)、田(80)、甘(20)、许(687)、孙(593)、华(24)、毕(2)、戎(32)、任(565)、吕(112)、邢(4)、邬(2)、关(1)、阮(880)、刘(444)、朱(474)、安(7)、齐(1)、应(1068)、汤(10)、伍(6)、成(327)、向(1)、何(461)、岑(12)、余(156)、李(1045)、杜(264)、宋(803)、时(2)、芦(59)、杨(2525)、沈(3520)、苏(7)、邵(808)、谷(8)、陈(3233)、张(2905)、汪(500)、陆(505)、劳(93)、邹(82)、邱(69)、励(94)、吴(1375)、严(736)、沙(65)、郑(320)、范(263)、屈(2)、杭(15)、金(386)、罗(214)、茅(10)、欧阳(2)、武(2)、郎(37)、孟(72)、单(339)、易(4)、林(77)、周(4628)、苗(272)、房(1)、郁(9)、柏(1)、闻人(2)、姚(1703)、封(59)、施(1383)、项(6)、茹(7)、宣(656)、骆(11)、侯(5)、钟(123)、赵(793)、姜(28)、段(12)、洪(539)、郦(12)、贺(7)、晏(1)、柳(8)、费(47)、奕(185)、胡(351)、唐(89)、袁(102)、殷(29)、夏(106)、贾(19)、敖(1)、徐(1286)、顾(329)、郭(104)、陶(145)、班(2)、凌(21)、诸(1423)、莫(46)、钱(823)、倪(524)、谈(1)、聂(1)、秦(300)、奚(4)、柴(37)、高(253)、章(749)、黄(1143)、梁(64)、屠(249)、曹(102)、萧(2)、崔(184)、盛(10)、戚(1210)、符(500)、隆(1)、游(4)、彭(8)、蒋(178)、傅(224)、董(152)、韩(216)、鲁(224)、温(2)、谢(4375)、葛(30)、曾(17)、程(10)、敬(1)、喻(9)、舒(2)、景(118)、蓝(3)、褚(122)、雷(5)、鲍(192)、裘(98)、管(4)、蔺(1)、缪(6)、熊(338)、蔡(122)、谭(21)、潘(571)、樊(61)、操(1)、薛(7)、魏(567)、戴(71)、瞿(3)
第二节 部分姓氏来历
境内最早见诸史册记载的是茹、仇两姓。清《东山志》卷一“汝仇湖”载:“汝仇本茹仇,唐宋时有茹氏、仇氏居湖之东北,因以为名。”元代后,逐渐形成杨、诸、周、谢四大姓。
杨姓祖籍安徽无为州。据《双桥杨氏宗谱》载,南宋绍兴二年(1132),余姚县尉杨袭璋遭战乱难归,遂家于开元之东蒲。杨袭璋之孙杨铁、杨钺兄弟,始迁双桥(今镇南杨家自然村),世称“双桥杨氏”。
境内杨姓聚居地有新桥、杨家、东新屋、钱家桥、木桥头、后新宅、皇封桥等。以杨姓为村名的有杨家、杨巷桥、杨家道地。2004年,全镇有杨姓2525人。
诸姓 原居烛溪乡。清《东山志》载:“诸琦,字伯琦,宋尚书右仆射汝诚之孙,累官兵部员外郎,避金兵自邑之烛溪,徙居东山汝仇湖畔。”因旧谱失传,清光绪年间重修《东山诸氏后宅谱》时,奉宋仆射公诸倬为一世祖,四世祖诸涛、诸沐兄弟自烛溪迁居泗门一带。诸涛迁居东山乡,六世时衍为四宅(派):华一为东宅房支祖,宝五为西宅房支祖,宝二长子礼睦为后宅祖,次子礼立为南宅祖。诸沐迁居开元乡,六世时衍为二宅:善二为东堑房支祖,善三为西堑房支祖。
境内诸姓聚居地有西堑、南宅、西宅、第十堡等。2004年,全镇有诸姓1423人。
周姓 境内周氏分东蒲周氏和开元周氏两大支,于宋末相继迁入。据《余姚东蒲周氏宗谱》载:“始迁祖福四,自鄞县小皎徙余姚洪岙,复迁本邑东蒲。”水阁周村周姓世称“开元周氏”,以北宋湖南营道县周从远为一世祖,四世祖即著名学者周敦颐,六世祖周季友为避金兵之乱徙居余姚丰山,九世祖周伯雨于淳熙初年再迁开元乡汝仇里叶郎桥之右(现水阁周村)。明初分明楼、高屋、竹堑、花坛、后水阁、南水阁、中水阁、西塘下、东墙弄、陶家堡、槐树房、东庄、兰畹、南垫等十四房。大庙周村周姓即为开元周氏分支。
镇境内以周姓为村名的有东蒲周、水阁周、大庙周、池头周、下大庙周。2004年,全镇有周姓4628人。
谢姓 祖籍河南太康。南宋德祐二年(1276),谢长二奉寿和太皇太后谢道清诏,自台州临海县八叠村避乱于余姚东山乡汝仇湖之第四门,奉为泗门谢氏一世祖。明成化五年(1469)分为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南东房(六房)、南西房(七房)、中宅南房(八房)、中宅北房(九房)、中宅东房(十房)、中宅西房(十一房)、后塘河房(十二房)、龙舌房(十三房)、乌楼房(十四房)、东弄堂房(十五房)、西弄堂房(十六房)、老荣房(十七房)、后东房(十八房)。其中大房至七房总称南七房,八房至十一房总称中宅四房,十二房至十八房总称后七房。
镇境内谢姓聚居于建成区四个社区,以谢姓为村名的有南谢、谢家路、谢家窝。2004年,全镇有谢姓4375人。
孙姓 一世祖孙议,宋皇祐年间任余姚榷酤司,遂家于开元乡万石桥,后裔孙柏春迁居铜钱桥。
第三节 宗祠
新中国成立前,除杨、诸、周、谢四大姓外,李、戚、施、洪、吴等姓亦建有宗祠。
杨氏宗祠 位于镇南村双桥杨家。因先祖汉太尉杨伯起“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之语,而以“留清堂”为名。祠内塑有宋高士杨子祥像。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辟为杨家小学校舍,20世纪80年代拆除。
诸氏宗祠 位于镇南村水路头(古名石山里),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有前后两进,前进悬“诸氏宗祠”匾,后进正屋五开间,称“崇本堂”。
另,第十堡有诸氏后宅支祠。原祠乾隆五十年(1785)毁于火灾,道光三年(1823)重建。前后两进,前进悬“后宅支祠”匾,后进正屋称“植本堂”。祠前有池,池上有桥名“十堡桥”,由明诸燮题额。
周氏宗祠 东蒲周氏宗祠位于东蒲村旭日东升桥堍,占地六亩八分,堂名“务本堂”,明代末年由周建三主持建造。1951年改为东蒲小学,1972年10月拆除。
开元周氏宗祠位于水阁周村,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原有三进。头门与二进“大本堂”已于20世纪80年代拆除,仅保留后进“对越楼”。大庙周村的开元周氏支祠亦三进,堂名“允安堂”,现后进保存完好。另阁老府内有周氏祖堂数楹,为开元周氏池头周支后裔所建,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民居。
民国时期,陶家路村亦有周姓祠堂,为沿海常见的草舍房屋,是境域内利济塘(四塘)后唯一的宗族祠堂,新中国成立后拆除。
谢氏宗祠 位于后塘河龙舌桥西北,全称“四门谢氏始祖祠堂”,俗称大祠堂。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由谢迁倡议,谢丕承建。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共三进:首进称长二公祠,悬“宝树堂”匾;二进称三太傅祠,供奉晋太傅谢安、宋太傅谢深甫、明太傅谢迁神像;三进称伯登公祠,供奉东山谢氏一世祖谢缵神主。祠东为停灯棚,平时放置元宵灯会时用的灯彩;祠西为积谷仓,五开间。祠前大通路上,竖“东山并秀”、“太傅流芳”两座牌坊。路南河面上,有人工堆建的文房四宝及笔架山。
谢姓除宗祠外,十八房各建支祠。大房祠堂又名朝北祠堂,位于万安桥东,共三进,堂号“承仁堂”,门额白底黑字题“谢氏大房祠堂”,新中国成立后改作粮管所。二房以阁老府葆光堂充春节及元宵节祭祖之所。二房下各支另建祠堂,如大房有行五公祠,汝房有“一甲重光祠”,十房祠又称方伯祠(在大方伯第光裕堂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辟谢钟和故居知止斋为“太傅祠”,供奉谢迁上三代、下三代共七代神主,悬匾“敬时思孝”。三房祠在三门堰东南30米处,坐南朝北,正屋五开间,另有两厢房,门额红底黑字题“元三房祠堂”,正堂悬匾“永思堂”;三房祠正北是“元三公祖堂”,门额绿底黑字,单间,坐北朝南,悬匾“树德堂”,为明谢丕手笔,两边有红底金字“晋代再传三太傅,越江一望两东山”楹联。四房祠堂在藕荷弄平山上,号“敬业堂”。六房祠堂在大房祠堂东,坐北朝南,新中国成立后改作粮管所。七房祠堂又称“回六公祠”,在南麻地红桂路边,坐西朝东,单进三楹,土地改革时作民居。中宅四房合祠在后河塍泰和房东,门额“中宅祠”,两进五楹。十二房祠堂又称小祠堂、火车墩祠堂,共三进,头进门额“谢氏四世祖祠”,二进称“存著堂”,三进为“奉思楼”,楼西又有楼房五楹,2001年拆除。十三房祠堂在龙舌桥西,为十三房下龙舌房、百岁坊、季能房三支祭祀之所;另第十堡菊溪弄有季能房祖堂,单进三楹,悬匾“承庆堂”,土地改革时作民居。十五房祠堂在后河塍,门额“回五公祠”,悬匾“希范堂”,清末谢纶辉改建,故民间又称“纶辉祠堂”。十六房祠堂在后塘河,门额“回八公祠”。十八房祠堂在后塘河戚家桥北,单楹独间。五房、十四房、十七房祠堂不详。
李氏宗祠 在三门堰北、黄氏节孝坊南。坐东朝西,两进,门额砖雕“李氏宗祠”,为倪家路村李氏所建。另在倪家路村亦有李氏宗祠。
戚氏宗祠 在后塘河戚家桥北、谢氏十六房祠西。在后街咸和房北亦有戚姓祠堂。
方氏宗祠 在水阁周村方家自然村。20世纪80年代拆除。
洪氏宗祠 在大庙周村洪家自然村。20世纪80年代拆除。
吴氏宗祠 在大古塘南。20世纪90年代改建为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教工宿舍。
施氏宗祠 在海南村施家自然村。20世纪80年代拆除。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