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282
颗粒名称: 发展与改革
分类号: F123
页数: 2
页码: 221-2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9年余姚市发展与改革、中心镇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企事业单位改革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发展 改革

内容

【中心镇改革】
  推进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着力推进泗门镇国家级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及马渚镇、梁弄镇省级中心镇建设,积极向省发改委争取陆埠镇列入省级中心镇。学习贯彻省、宁波市加大对中心镇培育的政策意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帮助泗门、马渚、梁弄三个省级中心镇向宁波市争取中心镇专项项目用地指标及考核资金补助,共获专项用地指标6.13公顷,资金补助178万元。
  开展卫星城市试点。7月份,宁波市委下发《关于深化中心镇改革加快卫星城市发展的若干意见》;8月,余姚市委、市政府经申报确定泗门镇为卫星城市试点申报对象,制订《余姚市关于泗门镇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卫星城市的试点方案》;12月1日,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推进泗门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卫星城市的决定》;12月7日,宁波市委对方案进行批复,原则同意试点方案。12月9日,根据总体方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余姚市泗门镇机构设置方案》。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一是统一认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召开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会议及全市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动员会进行发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意义。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领导机制,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由市各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改革小组;建立信息通报机制,规定各个改革部门每一季度向办公室上报改革试点情况,办公室对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协调沟通,对各部门的改革情况进行通报;加强督查机制,定期开展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三是梳理工作重点。把近段时间试点工作的重点确定为三个大方面即促进区域统筹均衡发展、以土地为核心的“三换三转三促”试点和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发展。四是进行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和《工作任务分解》,把试点工作具体分解成30个专项改革,落实到各个部门。各部门制订各自的实施方案和三年分年工作计划工同时,在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构建、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农村社区建设、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试点、老区发展机制建设等改革内容上都取得一定成效。
  【企事业单位改革】
  一是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进程明显推进。顺利完成大众、公路运输、公共交通三公司经营体制的调整,初步形成以国有为主导的公交运行体系,开办公交IC卡;着眼城乡公交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基本确定中长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思路,形成公共客运交通规划草稿。二是塑料城股份制改造、排污权交易试点等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塑料城股份制改造由原来的设想阶段向具体制定股份制改造实施方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排污权交易改革试点工作,已完成“余姚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开展调研、座谈和沟通协调,以进一步完善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
  【投资规模】
  按照“立足长远、突出发展、注重民生、确保重点”的基本原则,编制出台2009年度2000万元及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计划安排2000万元及以上政府投资项目87项,总投资223.3亿元,全年计划投资53.3亿元,政府投资前期项目48项;安排重点建设项目63项,总投资262.8亿元,全年计划投资54.7亿元。项目数量及年度建设资金安排创历年之最。并且双溪口水库建设工程、奖嘉隆江整治工程等25个项目列入省、宁波市年度重点工程;余慈客运枢纽中心建设工程、余梁线北延工程(梁周线至谭家岭西路)等27个项目列入宁波市统筹用地项目,涉及土地指标294.67公顷,比2008年增加47.8公顷,同比增长20%;乡镇污水治理工程、宁波金和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等14个项目列入新增中央资金预算内投资计划,获中央补助资金5585万元。
  为完善项目建设分层、分级、分类目标管理,对全市2000万元及以上政府投资项目、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商贸旅游项目进行排摸梳理,制定“竣工投用一批”、“加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分类目标任务。制定出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力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新突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34亿元,增长11.5%,超额完成宁波市下达的年度增长10%考核目标。
  (郑静波)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0

《余姚年鉴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内容包括:2010年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综合;农业;工业、原材料、能源消费和电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政及其他等十二个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郑静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