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邮政・信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265
颗粒名称: 交通・邮政・信息
分类号: F616
页数: 6
页码: 195-2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交通・邮政・信息概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安全、公路管理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交通 邮政 信息

内容

交通
  【概况】
  2009年,全市共建公路189.109千米,其中新建141.005千米,改建48.104千米;新建大桥一座。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1.12亿元。全市累计公路总里程为1572.656千米,其中国道72.151千米、省道154.817千米、县道368.891千米、乡道332.536千米、专用道路3.916千米、村道640.345千米。按技术等级分,有高速公路41.99千米,一级公路109.367千米,二级公路146.963千米,三级公路108.861千米,四级公路1165.475千米。公路密度102.99千米/百平方千米。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完成重点工程建设投资10.05亿元。其中,古(路头)乍(山)线河姆渡大桥、东环线世南东路互通西匝道工程已竣工通车;余姚大道一期工程、329国道余慈线复线工作、古乍线河姆渡段工程、余梁线北延工程、浒溪线车岗头至大岚段改造工程等重点工程正有序推进。此外,还完成余马线马渚段拓宽改造工程,新建农村网络公路138千米,农村港湾式停靠站100个,总投资1.2亿元。
  【交通安全】
  市交通局着力做好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先后修订《余姚市交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办法》、《余姚市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考核办法》、《余姚市公交车驾驶员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实行一岗双职制,积极打造运输管理安全链。与37家客运企业、站场、驾驶学校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开展安全大检查13次,发现安全隐患15处,整改率100%。培训安全管理员150人次。年度投入近千万元,完善公路安全设施,整治交通事故多发点,确保公路行车安全。还投入3万元,维修渡亭、渡埠4处。全年发生陆上安全责任事故4起,死亡4人,安全事故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安全考核指标内。水上安全实现零事故,渡口连续35年无事故。
  【公路管理】
  全年共投入公路养护费1913万元,对三皇线、卅河线、梁周线路面大修8条,合计43.48千米;完成省道浒溪线梁周线段、过五线马渚段改造;甬梁线梨洲街道段完成总进度的40%;甬梁线
  浒溪线
  车厩段顺利推进;修复因“莫拉克”台风造成的公路塌方46处。
  【交通运输】
  2009年,全市道路运输总量实现持续增长。其中客运量306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18710万人千米,比2008年分别增长4%和1%;完成货运量1810万吨,货物周转量170050万吨千米,比2008年分别增长22.3%和77.4%;精心组织春运工作,实现安全、优质、有序、畅通。春运期间(1月30日至3月10日),全市共发送旅客554.15万人次,比2008年增加1%。其中铁路余姚站发送旅客18.57万人次,减少11%;公路发送旅客141.96万人次,减少0.8%;城乡公交客运量251.2万人次,增加3%;出租车运送旅客142.42万人次,增加0.6%。完善客运网络,方便群众出行。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及时调整余姚至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班线走向,新开通余姚至嘉兴、余姚至安吉2条班线;随人民医院迁址,同时调整公交201和301夜间营运线路,方便群众就医;还先后开通余姚至四明山镇大山村、大岚至宁波客运班车,通过新增和调节线路,方便四明山、大岚、鹿亭等山区群众出行。
  调整客运经营体制,增强政府对客运行业的调控能力。2月份完成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占总股份49%的自然人股的收购工作,改变过去以单车承包和线路承包为主的经营模式,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到期退出机制,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4月1日,公交IC卡平台正式运营,市民使用IC卡享受9折优惠,学生使用IC卡享受5折优惠。6月1日,公交公司实行公车公营的员工化管理。
  11月,宁波舜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与无锡市客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一个区域联手的物流集团。年度还投资8800万元,新建一个集干线运输、配送运输、信息服务、仓储于一体的新物流场地,预计2010年10月投入运营。同时,美加亮、璐璐、芦城等物流企业也正向国际物流业目标迈进。
  【行政执法】
  市路政执法大队全年共检查货运车辆2500余辆,查处超限运输车辆119辆,累计卸载货物1709吨,查出抛洒滴漏路面车辆1459辆。拆除公路两边违章建筑152平方米,清理公路堆积物1155立方米,拆除非公路标牌650块,整治马路市场50个;办理路政处罚案件17起,正确率100%。市交通运输管理所联合交警、城管继续打击“黑车”非法营运,查获涉嫌非法运营小客车90辆,处罚64辆,拆除“残的”、“电的”固定棚架100辆;各站队出动稽查人员3898人次,检查车辆17952辆,查实非法运营并处理结案车辆101辆。全年共办理行政许可案件801件,其中道路运输753件、路政许可48件。无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邮政
  【概况】
  2009年,市邮政局在省公司和宁波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四届一次职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繁重任务,坚定信心、合力攻坚,锐意进取、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强化科学管理,加强能力建设,构建和谐企业,继续保持邮政事业平稳协调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9038万元,增长7.6%;实现业务总量12235万元,增长11.8%;全年实现收支差额总额462万元,完成省公司核定的目标任务。
  【加快发展步伐,推动业务平稳增长】
  邮务类业务基础地位逐步显现,全年完成收入2743万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年预算目标的
  104%。函件业务呈良性发展态势,全年《祖国万岁》明信片册营销收入突破100万元,“杨梅节自驾游”、“家电下乡便民服务手册”、“高考大礼包”等商函数据库营销收入超240万元,以“全市青少年贺卡书画创作大赛”、“全市驾驶员春节安全出行贺卡”、“裘皮城—私家车主库贺卡”等为重点的贺卡项目推动全年邮政贺卡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青少年贺卡书画创作大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反响热烈。报刊业务圆满完成2010年报刊大收订工作,实现报刊流转额2527万元,党报党刊和主要效益报全面完成收订计划,报刊亭LED广告业务创收近15万元。集邮业务抓住“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和各类地方活动题材,积极开展贵金属礼品营销和委托承制邮品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二者累计贡献收入达240万元。信息代理业务航空票务起步良好,通过尝试旅行社代理和世南东路形象店,全年共销售机票4082张,超额完成上级局下达的计划目标,储蓄短信、汇兑短信和速递短信加办均取得新突破
  速递物流类业务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全年完成收入2129万元,同比增长31%,完成年预算目标的101%。“思乡月”专项营销活动实现新突破,销售额和业务收入均创新高,共实现收入395万元,同比增长65%。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E邮宝签约客户稳步增长,全年创收100万元。成功代理杨梅空运项目、帅康经济快递项目和裘皮城专项项目。还积极开展茶叶寄递、黄帽子信封收寄业务,启动“法律文书”、“健康证”专递项目。
  代理金融类业务支柱地位愈加明显,全年完成收入4016万元,同比增长1%,只完成年预算目标的87%,成为影响邮政业务总收入的主要因素。全年积极开展春、夏季邮政金融重点业务营销活动和“牛年加邮”专项活动,制定储蓄“创亿”网点激励政策,保庆路网点成为全局第四个超亿元的单点网点。截至12月底,全局邮储余额达到23.81亿元,全年新增3.29亿元,活期比例达41.7%,全年发放绿卡7.5万张(其中淘宝卡4万张)。基金、保险、商易通等理财业务发展良好,销售中欧中小盘基金超过260万元。公司业务发展实现突破,完成余额4000余万元。
  【加大创新举措,提升企业经营活力】
  按照上级局的总体部署,积极稳妥加快推进公司化、商业化、专业化进程,有效探索建立与现代邮政相配套的体制机制。一是积极做好薪酬改革实施后的相关配套工作,对全局员工实行以关键绩效指标为主要内容的“业绩考核”,对管理人员及以上人员的经营业绩奖考核基数按照“适度拉开分配差距”原则进行调整。二是速递物流专业化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顺利完成对速递物流的注资、人员划分、建立专业核算体系等分业经营的各项准备工作。伴随速递物流分账核算、预算分立,标志速递物流专业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速递物流股份制改造奠定基础。三是邮银合作进一步加强,组建金融业务部,配备经营管理人员,为代理金融业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金融协调工作小组,共同落实业务发展、管理及资金安全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在邮政金融业务改革发展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四是人力资源管理不断优化,切实推进“减员增效”战略,提高劳动生产率,制定人力资源盘活工作实施办法加强工时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水平,出台《员工工时管理实施办法》。认真做好优秀劳务工转在岗职工工作,有4名职工报上级局审批。
  【夯实基础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按照公司化运营的要求,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财务管理得到强化。突出“经营管理型财务”理念,对经营单位的费用预算进行调整,加大对邮政重点业务、效益业务的支撑,从紧控制非生产性费用。开展税收自查,强化财务内控,劳务费、代办费等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坚持以邮件处理规格质量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视检体系建设,整合ISO贯标、规范化服务和基层现场管理工作,不断规范服务标准,制定完善《邮政通信质量、服务质量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全年用户服务满意度达到88.5分。扎实开展现场管理达标和规范化服务活动,顺利通过贯标年度监督审核、能力建设加快推进。认真抓好投递网建设,组织协调邮件分拣封发工作,优化《都市快报》接站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相继完成“11185”系统省集中上线、保险系统及报刊零售新系统上线等工作。扎实做好营业、储蓄网点的线路改造整理工作,节省运营费用5.5
  万元。基建方面,邮政综合大楼外墙工程通过审计验收,完成大楼装修工程招投标工作。安全管理得到加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隐患排查治理,扎实做好国庆60周年邮政安保维稳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邮政金融资金安全“三个规定”,推进邮储网点安防达标,切实提高企业安防综合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氛围】
  注重以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激发和凝聚全体职工的归属感和创造性,提高全市邮政文化软实力。认真贯彻落实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向深入。深入开展农村支局职工小家建设和送温暖活动,不断形成企业与员工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的良好局面。积极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果,组织“爱心包裹”捐赠和“慈善一日捐”活动,丈亭支局被推荐为宁波市“工人先锋号”集体,四明山邮政所投递员宓伟林被推荐为宁波市劳动模范,江南分局被推荐为市先进集体,泗门支局长杨金飞、函件分局局长助理谷丽萍被推荐为市先进生产工作者。
  (黄鹏军)
  电信
  【概况】
  2009年,市电信局有模块局、接入网点286个,程控交换机容量40.5万门,已基本形成一个拥有大容量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据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并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网络规模、技术层次和服务手段都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一年来,局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做好应急通信和防汛抗台工作,确保党、政、军及各级防汛成员单位、重要客户的通信畅通,积极配合市重点工程建设,使萧甬铁路平改立、客运专线高铁涉及的机房和沿线线路迁移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如期高质量完成。
  【电话进军营,双拥暖人心】
  1月23日,市电信局为海军驻牟山某部免费安装20部固定电话,并为官兵提供春节期间10天的免费拨打服务。
  【信息大篷车展示会余姚第一站】
  2月12日,“天翼・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电信天翼品牌信息大篷车展示会在市电信局举行,是为全省各县(市、区)第一站。此项活动的开展,表明中国电信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通过搭建信息化应用平台、定制信息化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措施,为有通讯信息要求的单位提供光纤服务、企业网关、阳光维保等一揽子信息化服务,进而带动全地区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
  【为重大节庆活动提供通信保障】
  5月26日至31日,余姚市举办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市政府指定中国电信为网络通信合作伙伴。开幕式当天,市电信局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ISDN接入,为“浙江在线”网络媒体提供光纤接入,还为来自国内外的近200家媒体提供3G、WLAN和INTERNET宽广网络服务。8月13日,市首届网络文化嘉年华启动仪式在龙山广场举行,又由市电信局提供网络保障。
  【市网络文化协会成立】
  8月11日,作为市首届网络文化嘉年华活动之一的市网络文化协会成立仪式在市电信局举
  行。协会以遵守法律法规、提倡行业自律、规范网络管理、普及网络知识、倡导文明上网、发挥网络优势、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推进全市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成立大会由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科技和信息局及市电信局承办。
  【梁弄镇成为全省首批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单位】
  经过市电信局数月的协助创建,梁弄镇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取得一定成效,被省委组织部、省电信公司确定为全省首批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三个试点乡镇之一。9月14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参考消息》、《钱江晚报》和“网易”等国内十三家媒体到梁弄镇,就“浙江农村信息化”这一课题联合进行采访。11月27日,省委组织部和省电信公司联合召开时代先锋・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试点推进动员大会,梁弄镇在会上作经验发言。
  【电信领航让教育畅行】
  12月3日,市电信局以稳定的网络优势、成熟的运行模式、完善的建设方案中标市教育城领域数字化系统项目。该项目建成后,为市教育局网络中心、乡镇汇聚中心、学校构成一个三级教育信息网络,把市区及乡镇约180所中小学校连接起来,形成覆盖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从而实现各种综合网络和资源的有效应用,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承建公安视频监控二期项目】
  12月17日,市电信局与市公安局再次签订协议,承建市社会动态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二期项目。二期项目需新建17个乡镇派出所指挥分中心,扩建4个城区派出所分中心和1个指挥中心,新建前段监控点867个,改造478个原全球眼监控点,前端监控点位总数达1345个。项目采用租赁形式,租期六年。
  (邵立新)
  移动通信
  【集团客户目标市场保有率】
  中国移动余姚分公司共有AB类拍照集团725家,2009年度集团客户目标市场保有率要求达84%。针对因受金融风暴影响,各大企业均出现减产、裁员现象,集团市场整体收入呈下降趋势,分公司加强对集团维护工作的要求,命各支局长为集团保有第一责任人,对所辖AB类目标集团进行有效的维护工作,增加对集团走访、电访的频次;做好拍照成员的话费套餐推荐,有针对性地展开维系工作,确保拍照成员持续使用移动号码,及时跟进、了解出现收入下降异动的集团情况,适时切入集团产品进行捆绑,尽最大能力将集团收入下降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控制拍照集团流失率。截至12月底,集团客户目标市场保有率为87%。
  【VIP客户保有率】
  年度指标为90%,根据市公司政企客户部要求,由分公司客服经理通过对VIP钻金银卡客户推荐充值送话费、充值送实物和终端捆绑营销。截至12月底,VIP客户保有率为92%。
  【中高端客户保有率】
  年度指标为76%。分公司将中高端客户分为两部分,分别由市场部和政企部开展维护营销工作。根据市公司提供的各类优惠资源,以及结合分公司当前主推的各类虚拟网预缴、集团充值送、充值送实物等活动,对中高端客户进行外呼营销。截至12月底,中高端客户保有率为78%。
  【虚拟网通话用户数】
  年度指标是55000户。但从7月份开始,虚拟网通话用户净增指标就成为分公司的难点指标。分公司为更好地开发虚拟网,通过各种渠道去挖掘虚拟网用户。先后开展农村虚拟网深挖、工业园区专项营销、社会渠道虚拟网拓展等营销工作,但都不见成效,未能完成年度年度指标。
  【集团客户到达数】
  年度指标为集团到达3485家,集团成员数到达93100人。至12月,集团达3490家,集团成员数达93500人。
  (中国移动余姚分公司)
  电子政务信息工作
  【概况】
  2001年9月,市党政信息中心成立,隶属市委办、市府办,日常工作由市府办负责管理。2008年9月,为加强对全市电子政务工作的领导,成立市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党政信息中心承担日常工作。市党政信息中心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负责全市办公自动化和有关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负责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
  【中国余姚网站】
  “中国・余姚”政府门户网站(www.yy.gov.cn)是政府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平台,是对外宣传展现余姚的窗口,是联系公众与政府的桥梁。网站经多次改版建设,不断整合政府部门的服务资源,全面提升政府网站服务社会公众水平。2009年获第八届中国政府区县网站绩效评估第六名、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第四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用户满意奖”。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2004年,市电子政务网络由网络运营商出资1060万元合作建设,连接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120余家接入单位局域网网络,形成统一办公平台、统一互联网出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2009年,市电子政务网络建立网络运维管理模式,推进网络的覆盖延伸,进一步整合资源,将财政局会计核算网整体迁移至政务外网;将审计局政务虚拟专网延伸至审计分中心;将计生局相关业务迁入电子政务网,并通过VPN连接到各村、社区。
  【安全保密建设】
  伴随市电子政务网络的规模日益扩大,业务工作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强,安全保密问题也日益显现。2009年,在全市党政机关实施商用密码开展信息化密码保障工作,安装部署所有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开展电子政务内网接入单位网络安全普查,落实全市电子政务内网安全接入桌面管理系统部署工作,并建立日常管理和维护措施,另外还对市政府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进行安全等级评审定级工作。
  【网上应用与信息建设】
  利用已有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接入部门业务专网,包括电子监察网、国库集中支付网和国土资源信息网等业务专网,有效节约网络资源和运营成本。为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落实推广应用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从试点、扩大试点到全面推广,在全市党委、政府部门的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开展在市级部门中运行宁波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开发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和市委市政府督查系统,初步建设市应急信息管理基础数据库。
  【多媒体系统开发与建设】
  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管理趋向日常化。每月召开由全市乡镇、街道参加的“村干部大课堂”视频会议和紧急召开的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和乡镇街道四级联动防台抗台视频会议,实行会议前设备、系统调试和点到制度。同时,会同市保密局完成安全网络视频会商系统建设,由于会议的级别高、时间急,保障的难度和压力大,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中心专门对政务内网进行网络链路优化和测试,对网内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
  (周少亥)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0

《余姚年鉴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内容包括:2010年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综合;农业;工业、原材料、能源消费和电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政及其他等十二个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