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妇女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225
颗粒名称: 余姚市妇女联合会
分类号: D442.8
页数: 4
页码: 121-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妇女联合会概况、实施妇女创业创新工程、实施妇女家庭文明工程、实施妇女儿童关爱工程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妇女 联合会

内容

【概况】
  2009年,全市共有镇(乡)、街道妇联21个,经济开发区妇工委1个,机关妇委会13个,村妇代会(妇联)265个,社区妇联39个。市妇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目标,以“服务中心,服务妇女,服务基层”为宗旨,以实施“五大工程”为载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履行发展妇女、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凝聚妇女,促进妇女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职责,团结引领广大妇女为加快建设富裕和谐新余姚作出积极的贡献,被评为省三八红旗集体、宁波市先进妇女组织、宁波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
  【实施妇女创业创新工程】
  实施“巾帼创业创新”工程,搭建女性创业服务平台。组建女性创业就业导师队伍,通过创业经历讲座、创业结对帮扶、创业就业咨询等活动,为城乡创业女性提供切实可行的援助;创建女性创业就业指导与实践基地,市科农獭兔场申报为省第二批“女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践基地”。从企业、基地与农家乐三个层次,为城乡各阶层女性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培训、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增强创业就业指导的针对性;组织市科技指导服务中心专家、邀请宁波市女性创业创新导师团到马渚等6个乡镇街道开展科技服务下乡活动,发放各类资料12000余套,受益妇女达5000人次;举办“春风送岗位,三八架金桥”女性就业专场洽谈会,200名女性达成用工意向或签订用工合同;加大对创业女性的政策扶持,实施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发放贷款194万元,新支持45个女性创业项目,共为70位女能手贴息145690元。
  深化“双学双比”活动,推进妇女科学发展。运用市双学双比女能手协会平台,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女能手座谈会”、“女能手协会政策宣讲会”、女能手协会会员每月主题活动等,深化双学双比活动。举行以“巾帼发展活思路,创业创新谋发展”为主题的全市女性创业创新方案评选,有22个创业项目参评,14个方案获奖。推荐朱娟凤、张银娣2位女能手参加宁波市第三届十佳创业女性评选活动,金建芬的创业事迹还在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中播出,激起全市妇女创业创新热潮。
  深化“巾帼建功”创建,推进城乡妇女统筹发展。在成功创建第一批市巾帼示范村基础上,开展第二批巾帼示范村创建,推荐阳明街道梁堰村等5个村成功创建第三批宁波级巾帼示范村。继续开展以“城乡姐妹手牵手,共建和谐新农村”为主题的“百岗百户百村”(即百家“巾帼文明岗”与百家文化中心户、百个村妇代会)结对共建活动。结对的各文明岗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有利于城乡融合、互融共建的帮困救助、教育卫生、文化健康等方面的服务,发挥示范辐射效应。4月份举行巾帼文明岗培训交流活动,对新创建文明岗岗长及时进行实地指导,同时规范各级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岗水平。全年新创省级巾帼文明岗5家,宁波级巾帼文明岗15家,市级巾帼文明岗13家。
  【实施妇女家庭文明工程】
  深化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以和谐家庭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家庭创建作为市委“和谐单位”创建的一个子细胞由市委统抓统管,开展千户“和谐家庭”与百户“示范和谐家庭”评比表彰活动;同时注重与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的相互结合,3户家庭申报省绿色家庭,1户家庭申报全国绿色家庭,推选3户家庭申报宁波市首届十佳书香家庭,马人涛家庭被命名为宁波市首届十佳书香家庭。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点创建,有6个基层村、社区申报市级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点,国税泗门分局妇女组织申报浙江省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点。
  实施母亲素养工程,提高母亲群体综合素养。于年初召开“母亲素养工程”动员会,部署2009~2010年两年实施计划。4月份召开女子学院工作会议,调整市女子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充实13位专业教师为女子学院讲师团成员。制定母亲素养工程示范点考核细则,组织骨干培训班、母亲素养工程点上培训示范点负责人业务培训会等,深入推进母亲素养工程的实施。组织市女子学院“送教进老区”、身心健康百场讲坛、“迎国庆、为国教子”读书读刊竞赛等活动,切实提高母亲群体综合素养。同时,继续以镇村妇女活动中心、妇女学校、妇女家庭教育活动点等阵地为依托,以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平台,开展各类培训教育,努力提升广大妇女的整体素质。
  深化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探索“教子有方”节目的内容深化与形式创新,参加省家教热线专题交流,组织“教子有方”电台节目进校园直播活动,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重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召开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及家庭教育研究会年会。组织家庭教育论文评比和课题立项活动,征集家教优秀论文135篇,并评奖汇编成册,35个课题正式立项。
  【实施妇女儿童关爱工程】
  创设载体,关爱儿童健康成长。开展“我健康,我快乐”儿童卫生健康教育进农村、社区活动,通过预防手足口病专题讲座、卫生健康知识有奖竞答、伤害防控知识宣传、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关爱少年儿童。继续关注留守儿童特殊群体,加强指导协调,完善长效机制,开展的“代理妈妈”制、“四老家长学校”、“村级留守儿童亲情站”、“母子携手,共庆祖国妈妈六十华诞”等亲子活动,成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灵驿站。“六一”组织市妇儿工委有关成员单位分四组对12家小学、幼儿园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4.2万元。
  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关爱妇女身心健康。以“庆三八、温馨送健康”活动为载体,为全市175家重点或规模企业的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关爱女职工健康。组织“送身心健康进老区”、“全球通・知音”热线进老区、“共沐七彩阳光,和谐从心开始”广场咨询等活动,为老区妇女进行健康体检,救助贫困母亲,推进妇女健康促进工程。认真落实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各项工作任务,并对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督查,全市共有近15万名妇女受检,第一轮妇女健康工程完成率达87%。
  【实施妇女儿童维权工程】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妇女维权氛围。借助“三八维权周”活动契机,组织涉及劳动保障、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等专家开展保障妇女身心健康广场咨询活动,宣传《婚姻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宁波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等法律法规,1000余人参加咨询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全市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收到典型案例20余件,并将优秀案例编印成册。
  依托阵地,全方位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聘请法律顾问,发挥妇联信访接待窗口、家庭暴力信访接待站作用,及时为广大妇女提供法律咨询、代写诉状、代理诉讼、非诉讼调解等服务。妇联信访接待室全年接待来信、来访278件,其中法律顾问小组接待55件。同时主动延伸维权触角,关注外来妇女维权案例,外来妇女信访接待比例已占40%。联合市民政局组建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庇护所,为受害家庭成员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和社会保障。在全市流动妇女100人以上的村、社区、企业因地制宜建立流动妇女之家,并开展“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至2009年年末全市已建有市级“流动妇女平安之家”14家,5家被命名为宁波级“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开展全市第三:届“百户十佳平安家庭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并在城区四街道23个社区组织开展“平安家庭社区行”宣传展板巡展活动。联合市民政局组建余姚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庇护所,为受害家庭成员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和社会保障。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
  学习实践,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全体党员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集中学习培训、专题研讨、专家辅导、微型党课等形式,认真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共组织各类学习17次。精心确定调研课题,扎实开展以“两个深入”、“三个走到”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调研,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妇女群众听取意见建议,着力查找突出问题,研究对策措施,形成专题调研报告3篇,制作《科学发展观与巾帼文明创建》指导课件。组织召开“促稳定、保和谐,我为妇女维权献一策”座谈会、“树新形象、创新业绩”巾帼文明岗交流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创新路”支部结对座谈会、“和谐地税”杯“共克时艰、巾帼奉献”主题演讲赛等,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并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成果,形成高质量的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
  夯实基础,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开展基层妇女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全市于8月底全面完成基层妇女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换届后基层妇女干部队伍的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更趋合理。低塘街道黄湖村创新开展村妇代会委员公推竞选,积累基层妇女组织换届选举的宝贵经验。召开动员会部署全市基层妇女组织示范创建工作。结合基层妇女组织换届选举契机,对乡镇街道妇联主席享受党政领导副职待遇、村社妇代会主任100%进两委、妇女儿童活动阵地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拓展妇女工作领域,成立全市女村官联谊会,开展女村官联谊会理事与市女领导干部联谊会理事结对活动。延伸妇女工作手臂,提高在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覆盖面,建立阳明街道美容美发行业妇委会等妇女组织7个、以女性为主的专业合作组织13个、外来妇女妇代会组织21个。组织全市基层妇女干部培训班,加强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建设。组团参加宁波市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全市妇女履行职责。
  加强宣传,打造妇联工作品牌。凝聚各类宣传资源,加大妇女工作宣传力度。利用《余姚妇工》、余姚妇联网等阵地,借助报刊、电视台宣传妇女工作成果和优秀女性典型,展示妇女工作成就和各条战线女性风采。编印《余姚妇工》11期,被宁波妇联网、省妇联网、全国妇联网等录用信息报道341篇,市妇联被评为“2009年度宁波市妇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省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借表彰大会之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组织“三八”表彰大会暨“塑造魅力女性、共创美好生活”大型报告会、庆“三八”妇女身心健康和权益保障大型咨询服务活动、“蓝达杯”市女子门球赛、“庆三八、温馨送健康”等活动,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9周年。
  【浙江省“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
  11月2日至3日,省“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余姚召开,副省长陈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施利民,省妇联主席厉月姿,宁波市副市长陈炳水和余姚市委书记、市长陈伟俊,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李浙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诸晓蓓,市委常委、副市长钟洪江等出席会议。全省巾帼建功和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成员及联络员、各地市巾帼建功和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组长、妇联分管主席和部长以及部分县(市、区)妇联主席等近100人参加会议。副市长诸晓蓓在会上作题为“丰富载体、注重特色、突出实效,扎实推进‘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的经验介绍。陈加元和全体与会人员在陈伟俊等陪同下考察全国“巾帼示范村”——泗门镇谢家路村。
  【示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2004年,在市家庭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联合市教育局聘请五位教育专家组成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由市妇联分管副主席任主任,总体负责全市家庭教育的业务领导,总体把握全市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工作思路。制定《余姚市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建立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创办“教子有方”广播节目专栏。组织开展百场家庭教育讲坛、“节能环保进家庭”主题现场会、“共话和谐家庭”电视论坛,开展“绿色生活大家倡”、“迎国庆,为国教子”、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等活动;制订家长学校“基本、合格、示范”三级标准,开拓青少年假日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亲情站,婴幼儿母亲、孕妇、单亲母亲、“四老”家长、流动人口子女家长课堂、远程网络课堂等家庭教育新阵地。全市已组建家庭教育活动点728个,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家长学校建成率达100%,42所家长学校成为各级示范家长学校。累计课题立项85项,其中省立项5项,宁波市立项20项,50项已结题;征集家庭教育论文700余篇,优秀获奖论文编印结集4本。2009年,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被命名为全国示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巾帼志愿者帮扶协会】
  2003年,市妇联根据妇女、社会发展趋势和扶贫帮困工作现状,吸纳女企业家、卫生、教育等社会热心巾帼志愿者100余名筹建成立市巾帼志愿者帮扶协会。协会提出“困难母亲希望工程”、“西摩希望之行”冠名助学活动,以“爱心接力棒”的形式,共对21名大学生,11名高中生进行助学,发放助学金共45.2万元。2006年,浦发银行余姚支行将原准备用于乔迁新址庆典活动的20万元钱通过巾帼志愿者帮扶协会,设立“困难母亲希望工程”“浦发之约”爱心助学基金,开展“浦发之约”爱心助学活动,助学10名大学生。2008年,启动第二轮“西摩”冠名助学活动,资助15名大学生。2009年,共发放助学金17万元,“困难母亲希望工程”疾病救助35名患病妇女共计7万元。
  (吕伟)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0

《余姚年鉴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内容包括:2010年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综合;农业;工业、原材料、能源消费和电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政及其他等十二个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吕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