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除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08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除涝
分类号: TV87
页数: 11
页码: 83-93
摘要: 本节介绍了余姚市姚江的分区除涝和重要排涝工程。
关键词: 防洪工程 姚江 余姚市

内容

一、分区除涝
  1.西北河区
  (1)临海浦。南起临山城西横山狮闸旁,北至临海浦闸,全长5.5公里。1955年,为与横山狮桥闸(俗称四洞闸)配套,疏拓、开掘横山狮闸至横山狮桥闸之间3.44公里河道。1981年建造临海浦闸时,新开横山狮桥闸至新闸长2.06公里、面宽64米、底宽40米、深4米新河。1990年,作为姚北除涝工程的一部分,将横山狮桥闸以南老河道疏拓为面宽40米、底宽25米、深2.5米新河。临海浦为西北河区向海排水骨干河道,也是引水、灌溉的主要河道。
  (2)陶家路江。自泗门镇临周江口至陶家路闸,全长9.7公里。1991年10月,余姚组织马渚、临山、泗门、低塘4区及环城区部分民工开挖、拓宽、浚深。四塘江以北4.3公里,面宽40米,底宽22米;以南5.4公里,面宽30米,底宽16米,水深2.6~3.5米。2000年,陶家路江向南延伸1公里,连通马渚主要河道,是余姚向北引水和排涝的骨干河道。
  (3)洪家路江。自临周江至四塘江。1992年作为陶家路闸配套河道,进行疏拓、取直。河长5公里,现河道宽20米。
  2.慈中河区
  (1)四灶浦。从原沙镇罗宗祠至十塘入海,全长16.16公里。1953~1977年,6次疏浚、取直、拓宽、新掘。现河宽25~80米,是慈中向北排水和灌溉的主要河道。
  (2)水云浦。自东横河至九塘入海,全长16.7公里。1958~1995年,多次疏拓、新掘,现河宽25~70米,是向北排水和灌溉的主要河道。
  (3)新浦。自东横河至九塘入海,全长18.84公里。1955~1980年,多次疏拓、新掘,现河宽20米,是向北排水和灌溉的主要河道。
  (4)半掘浦。从原三管乡胜山塘至新浦镇十塘入海,全长9.83公里。1960~1985年,3次疏拓、新掘,现河宽30~60米,是慈中向北主要灌溉、排水河道。
  3.慈东河区
  (1)方家浦。从观城东油车江至九塘出海,全长9.58公里。其中八塘内旧浦7.8公里,自1951~1985年,经5次分段疏拓,河面拓宽到20~25米。八塘至九塘1.78公里,为1985年新开,河面宽35米。
  (2)高背浦。从外杜湖中门闸至海黄山闸出海,全长14.6公里。其中三塘至八塘旧浦4.87公里,经1954年、1976年两次疏拓,河面拓宽至35~45米。三塘于快船江段4.06公里,1976年拓宽取直,面宽拓至20~30米。八塘至九塘段2.2公里,为1973年新开,河面宽50米。
  (3)淹浦。从快船江至九塘闸,全长11.36公里。经1953年、1963年、1985年、1986年分段拓宽、截弯取直、新掘,现河面宽18~35米。
  (4)古窖浦。从原东安乡洪家村至八塘,全长13公里。1954年、1957年、1983年分别拓宽、取直、新掘。
  (5)淞浦。从原东安乡小埠头至淞浦闸,全长11.57公里。经1955年、1977年拓宽、取直,现河面宽18~35米。
  (6)淡水泓。从窖湖西闸至淡水泓闸,全长6.08公里。经1955年、1977年拓宽、取直,现河面宽20~25米。
  (7)灵峰浦。从原龙场乡公路横河至灵峰浦闸,全长4.66公里。经1955年、1983年、1985年拓宽、新掘,现河面宽15~36米。
  (8)镇龙浦。从凤湖至镇龙浦闸,全长4.46公里。经1978年、1985年取直、拓宽、新掘,现河面宽16~30米。
  4.姚江干流区
  (1)郁浪浦。西起余姚城南竹I山江,东至郁浪浦闸汇于姚江,长3.45公里。原于1962年为增加向东排水新开,面宽仅8米。1991年11月,作为余姚环城南片围圩电排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行拓浚和裁弯取直,现全长2.24公里,面宽40米,底宽17.5米,深3米。
  (2)余姚环城片内河。为提高向姚江排水和四明湖灌区蓄水的能力,1971~1979年,环城区各乡先后整治、新开了丰北太平桥新河(撑水江),双河乡向东河、向南河,明伟乡西大河、中心河、东大河,城南乡东山河、中山河、西山河、新丰河。1991年,又整治疏拓了新桥江、石婆桥江、溪风桥江和史家桥江。
  (3)丈亭片引洪浦河。余姚市丈亭片处于北山与姚江之间,开掘引洪浦河是治理内涝和增加抗旱蓄水的主要措施之一。1973~1987年,开掘引洪浦河8条,即将原有弯曲浅狭的小浦取直、拓宽、掘深、加高河岸。8条浦河:汇龙浦,长2.7公里,河面宽20米,底宽8米,深3米;吴泽浦,长3.98公里,河面宽18米,底宽8米,深2.5米;官桥浦,长3.18公里,河面宽16米,底宽6米,深2.5米;潺子浦,长1.3公里,河面宽14米,底宽4米,深2.5米;魏家浦,长3.09公里,河面宽14米,底宽4米,深2.5米;彭王浦,长4.5公里,河面宽25米,底宽8米,深3米;龙山浦,长2.16公里,河面宽12米,底宽4米,深2.5米;马家浦,长2.87公里,河面宽12米,底宽4米,深2.5米。
  (4)陆埠片引洪浦河。余姚市陆埠片处于姚江南岸与四明山北麓之间。1973~1979年取直、拓宽、新掘八尺浦、沙浦、孙家直河、东绕河、沿西河、横四浦、后房浦、新桥浦、下洋门河、兰墅会直河、东江沿河、东澄直河等12条,总长度24.1公里,大部分河面宽8米,深2米。
  (5)围圩电排工程。余姚市境内:丈陆地区,装机81台,5720千瓦,排水流量140.7立方米每秒;环城地区装机84台,4739千瓦,排水流量131.7立方米每秒;马渚、低塘地区装机14台,719千瓦,排水流量22.5立方米每秒。合计,装机179台,11178千瓦,排水流量294.9立方米每秒。江北区慈城境内装机127台,5194千瓦,排水流量65.5立方米每秒。
  5.镇海河区
  江北大河从江北区费市经庄桥至孔浦闸全长11.5公里。1966年疏浚拓宽取直,河面拓宽至25米。河底高程浚深至0.00米。为慈江尾部地区涝水直接由孔浦闸排向甬江的重要河道。
  二、重要排涝工程
  1.东进闸排涝工程
  原上虞东进闸因故于1998年7月封堵,此后虞北地区内涝加重。1989年8月大暴雨后,决定兴建东进闸排涝工程。工程包括在原东进闸两侧建新的东进闸、口门防洪工程(盘头)、排涝干河及环塘河。工程于1990年初动工兴建,1991年基本建成。东进闸,4孔,孔净宽6米,总净宽24米。排涝干河总长15.3公里。排涝标准20年一遇。最大排涝流量347立方米每秒,平均排涝流量262立方米每秒。东进闸排涝工程担负着虞北地区上河区248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直接受益农田27.4万亩。
  2.姚西北治涝工程
  1989年8月21~23日,姚江流域遭遇大暴雨,3日雨量280毫米,余姚全市受灾农田46万亩。1990年4月13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姚江流域治涝工程的决议。宁波市政府把姚西北治涝工程列入姚江治理的重点项目。1990年5月15日,余姚市第十一届人代会通过了关于余姚市治涝问题的决议,把姚西北治涝工程列为两大治涝重点工程之一。9月22日,市人民政府成立姚西北治涝工程指挥部,副市长戴国华任指挥。10月20日,正式开工,历时三年,1993年底,工程全部完成。工程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新建陶家路出海闸,5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20米;开掘陶家路江,自出海闸至临周江长9700米;新建泗门后海舍节制闸,3孔,孔净宽6.5米,总净宽19.5米;疏浚临海大浦南段2150米;新建临山电力排翻站,排水能力15立方米每秒;拓浚临周江7860米,拓浚洪家路江10000米,疏通杨家路江6150米,疏通方家路江5370米。总土方184万立方米。建成各种桥梁36座、小型水闸8座和涵管、砌石、道路、绿化工程及管理设施等上百处。共征用土地489.5亩,拆迁房屋1.1万平方米。总投资2892.15万元。其中,受益地区投入动力折资920万元,市财政安排资金1972.15万元。工程完成后与原临海浦闸和马渚西横河工程联合运行,使余姚西上河地区达到10年一遇、姚北地区达到20年一遇的治涝标准。这一地区的涝水向杭州湾北排,减轻了姚江干流两岸及余姚城区的洪涝压力。
  3.环城地区(南片)围圩电排工程
  1989年8月21~23日,姚江流域普降大暴雨,余姚环城南片3日雨量168.7毫米,受淹面积4.18万亩,受淹时间最多达5天。宁波、余姚两级人大都作出决议,实施姚江流域综合治理,把环城(南片)围圩电排工程列入姚江治理一期工程项目。1990年6月,宁波市计委批准立项;9月,成立环城地区(南片)围圩电排工程指挥部,副市长朱家龙任指挥;11月24日,工程全线开工。1993年7月,工程竣工。1994年2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完成主要项目有:拓浚史家桥江,全长1390米,河道底宽8米,面宽23米;拓浚溪风桥江,全长2500米,河道底宽10米,面宽25米;拓浚十五桥江,全长2270米,河道底宽10米,面宽25米;拓浚取直最良江下游段工程,河道全长3450米,河道底宽17.5米,面宽40米,郁浪浦闸扩孔6米;拓浚石婆桥江,河道全长4257米,底宽10米,面宽26米;城南干渠排洪配套,扩建、新建排洪闸6座。总计拓浚河道13867米;新建、扩建水闸25座,总净宽65.4米;新建排涝泵站28座,新增排涝流量17.5立方米每秒。完成桥梁工程22座;河道砌石6747.5米;抗旱泵站12处。总土方66.61万立方米,石方3.3万立方米,混凝土0.71立方米。征用土地434.113亩,拆迁房屋5179.19平方米。总投工66.63万工,其中,农民投工61.5万工,技工5.5万工。总投资983.0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49万元,集体自筹(包括投劳折资)334.01万元。工程按南拦、北挡、高撇、低抽、错峰、分流等六项措施,在环城南片(原肖东、长丰、城南、明伟、梁辉等5个乡)形成二横六直疏水框架,使环城南片33.88平方公里围圩区达到10年一遇治涝标准,同时,最良江竹山至郁浪浦闸段开通,加快洪水下排,减轻了上姚江特别是城区的行洪压力。
  4.马渚东排工程
  20世纪80年代初,姚江中上游地区连连遭受暴雨袭击,引起余姚西上河地区严重内涝。为减轻该地区洪涝压力,1986年12月初,开始进行东排工程建设。东排工程的骨干项目主要是西横河闸和新斗门闸,以及马渚中河治理。
  (1)西横河闸位于余姚马渚西横河村。清光绪以前即建有堰坝,后又改减水闸。1951年改建为3孔水闸,是丁家坝下河区与马渚中河区的分界闸。1982年,闸西侧将原船闸改建为40吨级升船机站。1986年12月,在原闸处兴建新西横河闸,3孔,总净宽21米,过闸流量130立方米每秒。1987年6月竣工。余姚西上河东排枢纽工程。
  (2)新斗门闸位于原斗门乡东南的姚江支流马渚中河上。新闸西北有史载南宋嘉泰年间即有的陡门。1952年改为斗门闸,3孔,总净宽7.5米,过闸流量60立方米每秒。因无法适应东排工程的排涝流量,遂建新斗门闸,3孔,总净宽21米,过闸流量130立方米。1986年12月开工,翌年10月竣工。闸东侧建有40吨级升船机站。
  5.官山河拓浚工程
  姚江治理一期项目。1991年宁波市计委批准立项,总投资254万元,主要完成拓浚官山河,完成砌石护岸8.3公里;扩建官山闸,5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20米;新建小西坝闸,4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16米;拆建排涝机埠30座,两岸节制闸及机耕桥改建10座。工程完成后加快慈江慈城段洪水向姚江分流,减轻慈江两岸洪涝压力。
  6.水云浦排涝工程
  1989年8月大暴雨后,由宁波市计委立项,实施慈溪水云浦排涝工程。工程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于1991年11月竣工,完成从六塘至九塘长3441米河道拓宽疏浚,由原河宽25~30米,拓宽到55~70米。二期工程于1993年6月竣工,完成从横河镇东上河至大塘江新开河道1042米,河宽20米,两岸砌石护岸。三期工程于1995年11月开工,1996年5月竣工。完成从大塘江至新二江长3086米河道拓宽,河宽从原12~20米,拓宽到20~26米。
  7.丈亭片围圩电排工程
  余姚市原丈亭地区涝区面积85.5平方公里,在3.1米水位以下的面积有5.7万亩。长期受涝。1973年,列为姚江除涝重点工程。主要采取新建水库拦蓄洪水,开挖沿山渠引出山水,加固加高姚江江堤挡住洪水,增设排涝设施排出涝水等措施。共挖掘引洪浦道8条,全长23.78公里,其中汇龙浦2.7公里,吴泽浦3.98公里,官桥浦3.18公里,潺子浦1.3公里,魏家浦3.09公里,团结浦4.5公里,龙山浦2.16公里,马家浦2.87公里。汇集山区洪水面积63.5平方公里。新建圩堤总长51.45公里,排涝泵站47处,总装机61台,4330千瓦,排水流量79立方米每秒。经过10余年治理,在姚江水位4.30米时不受灾。粮食产量从1970年亩产455公斤,提高到1987年亩产717公斤。1997~2001年,这一地区的河姆渡镇、三七市镇、丈亭镇又分别进行了大规模的除涝工程建设。河姆渡镇全面加固加高姚江江塘。全长21.7公里,堤顶高程5.2~5.5米,堤顶宽2~3米。新建、改造排涝站12座,新增排涝流量5.5立方米每秒。三七市镇实施治涝工程建设,修筑彭王浦、吴泽浦、官桥浦、郭塘浦、潺子浦等5条浦塘计21.68公里,加固加高部分姚江江塘,新建、改造排涝泵站23座。丈亭镇实施寺前王大溪治理。加固浦塘、帮宽加高姚江江塘11.6公里。新建、改造排涝泵站16座,新增排涝流量8.4立方米每秒。这一地区排涝标准目前已超过10年一遇。
  8.陆埠沿江低洼涝区治理
  姚江右岸原陆埠、车厩、沿江一带,有低洼地3万亩。1973~1974年,集中进行排涝设施建设。建泵站13处,总装机965千瓦,排水流量17.7立方米每秒。1998~2001年,陆埠镇在洋溪两岸修筑江塘,加固加高姚江江塘。3年内共筑江塘12.85公里,江塘标准面宽3米,顶高程5.5米,新建、改造排涝站5座。除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
  9.马渚青山下沙畈低产田改造
  下沙畈总面积约1万亩,其中原青山乡境内7000余亩,开元乡2000亩,东蒲乡近600亩。一般田面高程4.6~4.7米。该处原为古汝仇湖一角。1953年以前,这里地势低洼芦苇丛生,沼池荡畈。原青山乡于1953年春至1954年冬,开挖排水沟和河道,围筑圩丘。共计挖河2条,总长12000米,围筑圩丘11000米,总投工4万余工。20世纪60年代末,又改建沟渠,平整土地。共计平整土地6000多亩,改建排涝渠道100多条计15000米,累计完成土方3万立方米,投工3万多工。20世纪70年代末,又建造排涝泵站2座,水闸7座,机耕路4条,整治河道1条计550米,累计完成土石方4.5万立方米,投工4.02万工,投资10.78万元。原开元乡在下沙畈建水闸2座,55千瓦排涝站1座。原东蒲乡建水闸1座,14千瓦排涝泵站1座。20世纪90年代后期,马渚镇对下沙畈的排涝设施又进行了改造。1999年,余姚市政府实施陶家路江南延工程。河道向南延伸1100米,直接伸入马渚涝区,减轻了当地受涝的压力。
  三、外排入海水闸
  (1)东进闸。中型水闸,位于上虞海涂七四丘北塘,系排涝、挡潮、蓄淡水闸。枢纽工程包括东进闸、口门防护工程、排涝干河及环塘河、管理所四个部分。1990年11月开始施工,1991年7月基本建成。水闸4孔,孔净宽6米,总净宽24米。闸底高程0.9米。排涝标准20年一遇。最大排涝流量347立方米每秒,平均排涝流量262立方米每秒。主要担负虞北地区上河区248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直接受益农田27.4万亩。
  (2)西大堤一号闸。位于曹娥江右岸、上虞海涂北丘西大堤。中型水闸,共3孔,孔净宽6米,总净宽18米。闸底高程-0.4米。设计排涝标准10年一遇。最大排涝流量205立方米每秒,平均排涝流量96立方米每秒。排涝面积76平方公里。1982年开始施工,1984年7月基本完成,1986年4月底竣工验收。
  (3)临海浦闸。位于余姚市临山镇,系姚江流域向北分散排涝的骨干出海水闸。水闸共6孔,孔宽4米,总净宽24米。右面第一孔为排涝兼过船孔。
  闸底高程2米。粉砂地基。设计排涝流量160立方米每秒。承担上虞县岑昌江一片和临山上河区共241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宁波地区水利局设计。1979年9月开始施工。1981年6月13日梅暴雨期间,水闸排涝11小时,最大泄流量180立方米每秒,防冲槽及海漫部分被严重冲刷,直接威胁闸身安全。1984年9月对水闸进行加固修复。加固工程于1985年11月动工。1986年6月完成。工程主要项目增建二级、三级消力池和海漫及堆石式防冲槽;拆建两侧翼墙;延长上下游渗径及设置反滤层,工程投资103万元。2001年3月,防汛检查中发现闸底板及上游防渗铺盖出现裂缝,即采用华东水利设计院研制的PBM聚合物混凝土修补。2001年6月26日,一次短历时大暴雨后右岸下游翼墙上部外移。最大外移量27厘米。后采取墙外PBM聚合物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加固,降低翼墙高度,修复空箱。目前仍有结构安全及防渗问题,正在进行安全鉴定。临海浦的排涝干河为临海大浦。闸址以上2060米处有横山狮桥闸,为二线备塘水闸,7孔,总净宽25米。
  (4)陶家路闸。位于余姚市泗门镇,系姚江流域向北分散排涝的骨干出海水闸。水闸5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20米。闸底高程1.0米。最大泄流量240立方米每秒。右边孔为过船孔。钢筋混凝土梁板闸门。粉砂地基。设计排涝标准20年一遇。承担泗门片及西上河地区216平方公里向北排涝任务。1990年9月底动工,1991年6月基本完成。征用土地83.6亩,拆迁房屋120平方米。共开挖土方10万立方米,石方1.82万立方米,混凝土0.5万立方米,投工15万工,总投资348.49万元。1996年发现底板裂缝,消力池斜坡被冲刷,即进行加固处理。底板上覆盖0.3米厚钢筋混凝土,消力池采用PBM聚合物水下混凝土修补。排涝干河为陶家路江。干河与水闸排涝能力未配套,易冲刷,两岸石坎经常倒塌,桥梁基础冲刷严重。
  (5)建塘江九塘闸。位于慈溪市原西三乡九塘建塘江出海口。1964年在其南八塘上建成西棉闸,2孔,总净宽6米。因海涂围至九塘,1980年外延在九塘上建闸。闸门3孔,总净宽15米。闸底高程0.13米。设计过闸流量108立方米每秒。
  (6)三八江九塘闸。位于慈溪市原西二乡九塘三八江出海口。1958年在其南八塘上建成丰收闸,3孔,总净宽6.6米。1985~1986年外延在九塘上建闸,4孔,总净宽16米。闸底高程-0.37米。设计过闸流量102立方米每秒。粉砂地基,混凝土反拱底板基础。
  (7)四灶浦闸。位于慈溪市原东三乡第一线海塘(九塘)突出外伸300米处,俗称十塘闸。初于1954年在七塘建闸,后因海塘外延至八塘、九塘,于1957年、1966年相继建八塘闸、九塘闸。九塘闸11孔,总净宽27.5米,为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水闸。后因海涂淤涨,排水不畅,于1975~1977年外延1100米,从九塘沿浦道两侧筑直塘,突出海上建闸。现闸9孔,总净宽27米,闸底高程0.13米,设计过水流量100立方米每秒。反拱底板,闸墩、岸墙用预制混凝土块砌筑灌浆。该闸为慈中河区主要排水入海闸。
  (8)半掘浦闸。位于慈溪市新浦镇十塘半掘浦出海口。1960年建八塘闸,5孔,总净宽13米。九塘建成后,1973年建九塘闸,7孔,总净宽21米。十塘建成后,于1985~1986年,在十塘上建闸。现闸6孔,总净宽24米,闸底高程-0.37米。设计过闸流量106立方米每秒。反拱底板,岸墙基础为混凝土灌注桩。该闸为慈中河区主要排水入海闸。
  (9)徐家浦闸。位于慈溪市东山头九塘徐家浦出海口。3孔,总净宽15米,设计过闸流量96.5立方米每秒。1978年建。其内,有八塘闸,1962年初建,1978年扩建,4孔,总净宽12米。
  (10)方家浦闸。位于慈溪市观城镇九塘方家浦入海口。4孔,总净宽15米。设计过闸流量89立方米每秒。1984年新建。1949年10月前方家浦七塘入海口建有闸,1953年重建,称民建闸。八塘建成后,1964年在八塘建新闸2孔。1984年废旧闸改建为备塘闸,3孔,总净宽10.5米,与现方家浦今闸配套。
  (11)淹浦闸。位于慈溪市原淹浦乡九塘淹浦出海口。4孔,总净宽16米,设计过闸流量97.5立方米每秒,1986年建成。淹浦原在八塘入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七塘建五洞闸。1953年在八塘建六洞闸。1984年六洞闸增扩孔径,总净宽增至17.1米,成为九塘闸的内闸。
  (12)古窑浦闸。位于慈溪市五洞闸乡八塘古窑浦入海口。5孔,总净宽15米,设计过闸流量96.5立方米每秒,1983年建成。古窑浦于1907年在七塘上建有五洞闸。1956年修建,总净宽12.6米。现为九塘闸的内闸。
  (13)淞浦闸。亦称红旗闸,位于慈溪市观城八塘淞浦入海口。6孔,总净宽17.5米,设计过闸流量115立方米每秒,1978年扩建。1949年前,淞浦原有三洞闸,1956年修建后称上红旗闸。1962年新建红旗闸,3孔,总净宽8.5米,上红旗闸废。1977年淞浦拓宽后,在红旗闸东侧扩建3孔,共宽9米。1978年建成为现淞浦闸。
  (14)镇龙浦闸。位于慈溪市原龙山乡镇龙浦入海口。3孔,总净宽12米。设计过闸流量73立方米每秒,1985年外移。原闸初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1957年重建,1孔;1985年扩为3孔,总净宽10.8米,以与外移的现镇龙浦闸配套。
  (15)澥浦闸。位于镇海区澥浦镇下岚山嘴,为姚江流域向海分散排水工程之一,排水面积114.7平方公里。按重现期20年一遇暴雨设计,过闸流量153立方米每秒。闸底高程-1.87米。闸门总净宽18米,分3孔。钢筋混凝土平板门,用电动卷扬机启闭。1964年动工,1965年建成。
  四、排涝入甬江水闸
  (1)张鉴碶。位于镇海区城关镇西门,排上、中河区5万亩农田涝水入甬江干流。老碶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建。1951年易地另建新闸2孔,因设计不善废弃。1957年在老碶东首另建新闸3孔,总净宽10米。闸底高程-1.57米。1958年建成。老碶仍保留。
  (2)清水浦闸。位于镇海区清水浦,为姚江流域分散排水工程之一,排水入甬江。原规划排水面积520平方公里,从慈江尾部铁路桥开新河过更楼到万嘉桥,南折直落至闸,分排慈城地区涝水向东直接入甬江。闸门总净宽24米,4孔,闸底高程-2.87米,设计过闸流量151立方米每秒。1982年建成。因河道工程掘损土地多,未能执行。搁置9年而未启用。1990年,宁波市人民政府决定进行河道配套工程。1990年12月,闸前河道工程动工,1991年7月完成,计长624米。河面宽48.8米、底宽32米。河底高程-2.87~-2.37米。闸外浦道开挖、围堰拆除及闸内河道公路桥等工程相继完成。其他河道工程在进行中。
  (3)孔浦闸。位于江北区孔浦。河区西部涝水原绕道经姚江排出,为加快排水,改由江北大河经此闸直接排向甬江。闸门总净宽13.5米,5孔,设计过闸流量62立方米每秒。1976年建成。
  五、排涝站
  (1)临山强排站。位于余姚市临山镇东门上、中河区分界处。进水河道临泗江,出水容泄河道临山上河区环城河,向北接临海大浦,入钱塘江口、杭州湾。临山强排站是姚西北治涝工程配套项目。排涝泵9台,泵型为苏排Ⅱ型圬工泵,设计流量15立方米每秒。泵站与陶家路闸系、临海浦闸系联合运行,自排与抽排相结合,使西上河区86平方公里面积治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1993年初动工,6月底完成。完成土方2.5万立方米,砌石0.21万立方米,混凝土0.15万立方米,征用土地7亩,总投资202万元,姚西北治涝工程指挥部组织施工。
  (2)剑江排翻站。位于余姚市城东剑江出口。排、翻两用。装机4台,320千瓦。泵型为28ZLB—70轴流泵,排翻能力5立方米每秒。泵闸结合。水闸共5孔,孔宽3米,总净宽15米。涝时外排,受益面积8000亩。旱时由下姚江翻水入剑江,补充灌溉双河、城北、郑巷等地农田。1980年,余姚市政府决定投资建设,1984年1月建成,6月13日正式投入运行,总投资55万元。
  (3)大口经电力排涝站。余姚境内有25万亩耕地地势低洼,极易受涝,主要分布在姚江两岸。1962年大洪水后,开始编制治涝规划,但限于财力,未能实施。1973年后,低洼地区修筑圩丘、建造水闸、兴建泵站,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涝工程建设。为提高排涝效率,各地建设了许多大口径电力排涝站。配套泵主要以20ZLB—70和28ZLB—70为主。因苏排Ⅱ型圬工泵更适用于姚江流域低洼地区排涝,1984年以后,余姚市郑巷翻水站开始自主生产圬工泵,并全面推广应用苏排Ⅱ型圬工泵。1997年,余姚市政府制定三年规划,将原效率较低的轴流泵全部改为圬工泵。至1999年止,共改造93台。余姚市现有大口径电力排涝站182座,排涝流量315立方米每秒。
  流域内江北区、慈溪市也建有一些大口径电力排涝站,但数量较少。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