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御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08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御潮
分类号: TV87
页数: 3
页码: 81-8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姚江是甬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余姚市境内的四明山,流经四明湖水库,向东分成三支,穿过余姚城区后合流,进入宁波城区,在三江口与奉化江交汇始称甬江12。姚江全长104.5公里,流域面积1934平方公里。
关键词: 御潮 姚江 余姚市

内容

姚江原为潮汐河。旱时咸潮上溯,沿江农田常失灌而田禾枯焦。两岸土地长期受咸潮浸渍,土壤盐渍化严重,蟹害成灾。一般情况,连续晴20~30天,咸潮抵丈亭;连续晴40天,咸潮上溯至通明。往日80%河段受潮汐影响。志书多有咸潮上溯殃及慈溪、余姚、上虞沿江田禾,致使稻禾枯萎而绝收的记载。
  1958年5月19日起,各地断雨,干梅接连夏旱,至8月23日始雨,连续干旱96天。姚江咸潮直至通明坝。余姚堵东、西、中三江以蓄淡,并于是年7月8日一昼夜出动民工3万多人,在干流丈亭三江口段拦江筑坝,抛石10余万立方米,阻止姚江咸潮上溯。后因虑及堵坝难以拆除,有碍排水等而中止。当年8月,中共宁波地委决定,于距河口3.5公里处利用弯道取直建闸,阻咸蓄淡。1959年闸成,从此姚江成为内河。姚江建闸前于1955年、1956年曾在下沿、下陈、丈亭前江、丈亭后江进行全潮流量测验。
  1.姚江大闸
  姚江大闸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湾头。距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处西3公里,系宁波市最大的阻咸、排涝、蓄水综合碶闸。闸身全长165.2米。闸门36孔。闸孔宽3.3米,总净宽118.8米。闸孔净高4.4米。桥台高程5.5米。上下游最大水位差3.07米、挡潮3.5米。1958年9月11日动工,1959年6月竣工。工程由宁波、余姚、慈溪、镇海联合成立工程指挥部。余姚县县长郭子栋任指挥。工程共完成土方180万立方米,混凝土4000立方米,投资160万元。水闸建成后,彻底改变姚江潮汐河流性质。宁波、鄞县、余姚40万亩农田免遭咸潮危害。蟹灾绝迹。姚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干旱年份确保农业丰收。
  2.海(江)堤塘
  姚江流域北部濒临钱塘江口和杭州湾。海(江)堤塘是流域的北部边界,也是流域的北部屏障。钱塘江和杭州湾潮汐涨落常侵蚀沿海涂地,淹没庐舍、禾稼。为御潮保地,“令海水之潮汐不约冒其旁田”,汉、唐即在流域北部沿海局部修建散漫不一的堤塘。至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余姚县令谢景初率民自云柯(今余姚低塘镇历山)达于上林(今慈溪桥头)筑土堤二万八千尺。此后经大约300年的修建、增筑,建成东抵慈溪洋浦,西达上虞总长四万二千尺的大古塘。大古塘西上虞境有百官至沥海所的百沥海塘和其东华盖山至乌盆海塘连接,大古塘东有慈溪海塘直至镇海后海塘相连。流域北最早的御潮石砌海塘西自上虞百官,东达宁波镇海,长约80公里,成于元朝。明朝,“后海塘渐固,潮寝却,沙壖日坟起可艺。永东初始,于旧海塘之北筑塘,以遮斥地”。此后海塘层层而筑,流域北部平原平均以每100年淤涨1公里的速度频频北伸。到目前,御潮堤塘西起上虞曹娥江口右,东至镇海,总长度156公里。
  (1)上虞堤塘。上虞现临潮海塘从曹娥江口向东至与余姚交界处,全长38.06公里。上虞现海塘自西而东可分五段。自曹娥江口至八四丘,为七五、七六、七七丘西大堤,长8901米,塘顶高程9.10米,宽6米。自八一丘西至七七丘西为八四丘外塘,长6157米,塘顶高程9.10米,顶宽6米。西起七七丘前进闸东至七六丘安定闸为八一丘外塘,长9581米,塘顶高程9.1米,顶宽6米。西起八一丘直塘东接七四丘外塘为七六丘北塘,长4818米,塘顶高程9.1米,顶宽6米。西接七六丘外塘,东至余姚界为七四丘北塘,长15860米,顶高程8.6米,顶宽6米。
  (2)余姚海塘。余姚现临潮海塘全长22.37公里,可分两段。一段自黄家埠镇横塘与上虞交界处向东至泗门镇湖北东丁坝,为自大古塘起之第十二塘,长9971米。1978~1984年,原临海、兰海、横塘3个乡在十塘处新筑西起上虞交界,东至湖北西丁坝,海塘长7234米。1984~1986年,又连接湖北东西丁坝,筑长2737米海塘。十一塘塘顶高程8.13~9.13米,顶宽4米,内外坡1∶2。外坡用块石护坡、护坦。另一段自泗门镇夹塘与湖北十一塘相接起,东至慈溪庵东农场,为自大古塘起之十塘,长12402米。1969~1971年,建海涂一号、二号水库时筑十塘3453米;1971~1972年,筑原朗海、镇海两公社十塘4146米;1974~1975年,筑原湖北公社十塘2250米;1975~1976年筑原夹塘、万圣、曹娥江公社十塘4803米。十塘塘顶高程7.63~8.63米,顶宽3.5~4米。内坡1∶2,外塘1∶1.5至1∶2。1994年开始,总投入1256万多元,历时3年加固加高全线海塘。23公里海塘全线加高0.5~1米,背水坡1∶2~1∶3,顶宽5米以上,共计完成土石方200.48万立方米。按余姚市政府部署,2001年余姚开始自东向西围涂筑新塘。
  (3)慈溪海塘。慈溪现临潮海塘西起与余姚交界处,东至与镇海区交界处,全长76.647公里。20世纪60年代开始分段兴筑。自西而东可分6段。西起余姚,至浒山九塘为庵东九塘,长26061米。塘顶高程5.63~7.63米,顶宽3~4米。内坡1∶1.5,外坡1∶1.8~1∶2.5,砌石或抛石护坡。西起浒山水库至四灶浦为浒山九塘,长4859米。塘顶高程6.63米,顶宽4米。内、外坡1∶1.5~1∶2。西起东三至洋浦为逍林九塘,长10950米。塘顶高程5.63米,顶宽3米。内坡1∶1.5,外坡1∶1.5~1∶2。砌石、抛石不一。西起洋塘东至裘家浦为九塘,裘家浦至三松浦为八塘,称为观城九塘,长18248米。塘顶高程4.63~6.13米,顶宽3~4.5米。内坡1∶1~1∶1.2,外坡1∶1.5。多数石砌斜坡,少数土塘。自淞浦至伏龙山西为龙山北部八塘,长8861米。塘顶高程5.13米,顶宽3米。内坡1∶2,外坡1∶1.5~1∶2。石砌斜坡。自镇龙浦闸至与镇海区交界处为龙山南部九塘,长7668米。塘顶高程4.93米,顶宽2.5米。内外坡均1∶1.5,块石护坡。其中,26.3公里按标准海塘要求加固。
  (4)镇海海塘。镇海现临潮海塘西起慈溪龙山东至甬江口,全长16公里。自西向东依次为:觉渡跃进塘1900米、镇海石化总厂塘9468米、镇海电厂二期灰库塘3486米、镇海电厂三期灰库塘1725米。塘顶高程5.83~7.33米。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