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防洪除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08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防洪除涝
分类号: TV882.855
页数: 22
页码: 73-94
摘要: 本章内容介绍了姚江流域防洪的历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对比,到近年来的规划和建设。
关键词: 治理开发 姚江 余姚市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流域内几乎没有防洪设施,一遇大暴雨,洪水肆虐,特别是姚江两岸低洼地区,有如“一片舜江欲入户,万家小屋如渔舟。”百姓苦不堪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兴水利,全民发动建水库、筑江塘、修水闸、疏溪流,全流域防洪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流域防洪标准提高到10~20年一遇。集镇及城市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
  第一节 防洪
  一、干流防洪
  姚江上游梁弄大溪自源头至梁弄镇,全长12.3公里,集水面积32.24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4.9%。溪滩发育。枯水期流水涓细,汛期水位暴涨。夏家岭、甘泉畈是姚江流域的暴雨中心。域内人口1.4万人。土地利用率98%。现有小型水库及山塘14座,库容209.1万立方米,水电站3座,堰坝20座,防洪堤7.6公里,保护人口0.42万人,保护农田面积1350亩。现有防洪标准5年一遇。梁弄大溪小流域治理的主要措施:修建水库、塘坝拦蓄洪水。1954年10月起,修建史家弄水库,库容10.5万立方米。1958年,修建四明湖水库及百丈岗水库。百丈岗水库总库容209万立方米。1994年,新建溅水岩电站水库,库容4万立方米。1998年,新建黄纸厂电站水库,库容36万立方米。还修建山塘11座,共计可蓄水27.1万立方米。
  1.四明湖水库
  水库位于姚江上游梁弄大溪上,控制上游集水面积103.1平方公里。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0年一遇,保坝洪水标准为PMF(可能最大洪水)。正常水位18.15米,梅汛期限制水位18.15米,台汛期限制水位17.15米,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9.75米,最高洪水位21.79米,库区移民水位19.15米。历史最高洪水位19.13米(2000年9月15日)。
  水库防洪控制运用的原则是:上游20年一遇洪水位不高于移民高程19.15米;500年一遇及其以下洪水不启用自溃坝;PMF洪水位不超过防渗体顶高程23米。下游防洪保护:当库水位低于18.15米时泄放河道安全泄量30立方米每秒;超过这一水位,逐步加大泄量,直至敞闸泄洪。水库防洪调度方式为以库水位作指标,分级调度。水库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仅30立方米每秒。当库水位小于18.15米时,下泄30立方米每秒;库水位18.15~18.65米时下泄45立方米每秒;库水位18.15~19.15米下泄80立方米每秒;超过19.15米敞闸泄洪。水库于1958年10月1号破土动工,1960年开始受益,1970年主体工程完成,1977年10月开始保坝工程,1987年工程扫尾,1998年完成工程补验收。建库前,每遇大的暴雨洪水,下游汪洋一片。自水库建成后“山上柴叶湿、山下稻田没”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下游保护范围的10万亩农田防洪标准大幅度提高。水库削峰滞洪,为减轻姚江平原的洪涝灾情发挥了巨大作用。
  2.溪道整治,修建防洪堤
  1952年,对百丈岗水库至梁弄集镇段的4公里溪道打桩筑岸,裁弯取直。1962年砌石护岸。1973~1989年全面整治,共完成土方8万立方米,石方3.6万立方米,投资45万元,但标准较低。1999~2001年梁弄镇防洪堤及溪道进行大规模整治。整治后溪道底高程17.26~20.8米,溪道宽42~50米,修建堰坝5条。灌砌石防洪堤1.47公里,堤顶高程20.26~23.8米。共投入资金152.2万元,其中余姚市政府补助51万元。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3.修筑堤防
  1949年前,姚江除流经余姚镇一段有部分石驳河岸及少许土堤外,其余两岸均无江堤。每遇潮水侵袭和洪水下泄,江水漫溢,两岸农田经常颗粒无收。1952年3月,慈溪县发动数万民工修筑姚江陆埠以下段江堤。两岸内外江堤总长100公里,标准按1951年最高潮位超高0.66~1.0米。堤顶宽1.33米。外坡1∶1.5,内坡1∶1,内外各留1.33~1.67塘裙。1954年涝灾后,余姚县在丈亭以上兴筑百里江堤,继由上虞县接筑该县境内江堤。至1956年,干流两岸江堤连成一体。1986年,余姚县政府对该县境内姚江江堤进行全面加固加高,历时5年,江堤砌石总长216.87公里。堤顶高程按重现期20年一遇洪水位标准设计。姚江节制闸以上为5.5~6.0米,以下为4.5~5.0米。顶宽1.5~2米。国家按砌江塘长度,每米补助8~12元,其余由所在乡、村筹集解决。余姚市政府每年由地方财政支出50万元,用于姚江江塘砌石。鄞县所属右岸江堤17.5公里。堤顶高程4.4~4.8米,均为土堤。江北区所属左岸江堤24公里。堤顶高程4.5米,顶宽2米,为土堤。
  姚江大闸至宁波新江桥
  南堍3.26公里及姚江大闸至桥北堍3.68公里属宁波市政工程处管理。堤顶高程4.8~5.3米,其中3.9公里为干砌石堤防,1.5公里无堤,余均为土堤。1998年,余姚市政府实施姚江江塘加固建设方案。姚江节制闸以下58.7公里江堤在3年内完成。江堤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堤顶高程5.5米,堤顶宽3.0米。迎水面砌石护岸顶高程4.5米,内塘1∶1.5。市政府每米补助40~60元。每年财政安排120万元。江北区建设标准防洪堤1公里。
  现有姚江防洪堤防防洪标准依然较低。上虞通明闸至永思桥河段,两岸是丰惠圩区。现有堤防高程左岸为5.2~6.0米,右岸为5.01~6.08米。永思桥渡槽至兰墅桥河段,现有堤防高程右岸为4.0~6.0米,左岸为4.0~6.0米。其中永思桥至斗门段基本无堤防,斗门至兰墅桥河段两岸达到规划堤顶高程。余姚节制闸以下堤顶高程5.0~5.5米,宽2.0~3.5米。防洪标准在10~20年一遇之间。按照甬江流域规划,姚江干流两岸堤线规划应达到如下标准:通明闸至永思桥渡槽,河长10.4公里,堤距55~60米,堤顶高程6.0~6.8米。永思桥渡槽至兰墅桥河长14.1公里,堤距55~60米,堤顶高程为5.8~6.0米。城区河道按城市防洪规划要求确定。余姚节制闸至姚江大闸,河长53公里,堤距130~350米,堤顶高程5.2~5.7米。
  干流两岸支流河口多建有节制闸。这些节制闸大多建造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标准较低。闸顶高程在4.0~4.5米之间。随着姚江两岸围圩电排面积的增加,姚江水位不断提高。这些闸门大多失去防洪作用,洪水经常从闸门上漫溢,同时水闸稳定及结构上的问题也较突出。
  4.河道整治
  姚江干流行洪不畅是干流防洪的突出问题。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闸外江道开始淤积。姚江大闸排水设计标准偏低。宁波新江桥由浮桥改建为固定桥并新建了解放桥,河面缩窄。反帝桥桥孔仅103米。姚江大闸平均排水流量约550立方米每秒。同时,沿海滩涂逐年淤涨、姚江干流淤积、局部设障等,致使姚江干流排水不畅,干流洪水位逐年提高。
  1963年11月,余姚市农水局从杭州自来水厂借来“城河号”挖泥船,在姚江试挖成功。省水利厅拨疏浚姚江经费6万元,挖掉水下土坎18条,浚深凉帽滩一段,共挖土方5.11万立方米。此后余姚购置挖泥船一艘,并成立疏浚工程队,每年对姚江干道及东江、中江、西江进行疏浚。1985年余姚市政府批转市水利局《关于要求拆除姚江阻水障碍物及处理意见的报告》后,设障单位共出资3万元,历时1年,清理10处阻水障碍物。共清除石渣及其他堆积物1万余吨,拆除阻水河坎250米,改建空心码头2座。2000年,水利、航道等部门出资50万元对候青江进行疏浚,疏浚土方3万立方米。20世纪60年代后期,宁波市对姚江大闸外姚江江道开始疏浚。据1961年测量,离姚江大闸下1000米以内,江道断面减少3%~7%;离闸下2000米处减少23%;离闸下3000米处(接近河口)减少34%。至1967年,各段断面面积分别减少10%、45%、65%。8年累计淤积量368万立方米。姚江大闸排水能力由设计流量725立方米每秒,减少到450立方米每秒。1967年起,浙江省水利电力厅派疏浚队配合链斗式挖泥船到宁波开始疏浚。确定疏浚标准:江道平均断面积1400平方米,为建闸前的75%左右。江底高程-2.5~-3米,可通过最大流量1200立方米每秒。1985年因经费无着疏浚暂停。自1967~1984年的18年间,姚江大闸闸下河道累计挖泥215.8万立方米,平均每年挖泥20万~25万立方米。淤积量平均每年约10万立方米。疏浚工作暂停后,河道又迅速回淤。1990年7月实测,重淤量57.8万立方米。宁波市人民政府决定疏浚继续进行。1991年起恢复疏浚,一直至今。
  5.保护植被,水土保持
  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封山育林,对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现有植被覆盖率40.6%。
  二、支流及小流域防洪
  1.梁辉大溪防洪
  梁辉大溪流域面积38平方公里,流域人口11900人,耕地0.48万亩。现有水利设施: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2座,塘坝6座,防洪堤13公里。现有溪道宽15~60米。堤顶高程4.5~7.5米。现有防洪标准5年一遇。保护人口5600人,保护农田0.37万亩。梁辉大溪历来缺乏治理。1949年后逐段垒石筑堤坝。1979~1980年,南庙至童湖段又整修石坝1公里,坝高2.5米。从1993年起至1998年,在横溪村修建梁辉水库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梁辉大溪的防洪条件。按规划,2002年底至2003年下半年再次进行整治。整治后,河宽30米,堤顶高程5.57~11.34米。与新横江配套,防洪下泄流量100立方米每秒。
  2.梁辉水库
  坝址位于余姚梁辉横溪村梁辉大溪上,集水面积35.06平方公里,总库容3077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476万立方米,调洪库容1373万立方米。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2000年一遇。正常水位45.0米,设计洪水位46.73米,校核洪水位48.15米,移民水位(20年一遇)46.24
  米,梅汛期限制水位39.91米,台汛期限制水位43.89米。水库下游为余姚城。直接受梁辉水库防洪保护的水库下游地区范围为:东至洋溪西岸,西至直江东岸,北至中舜江,保护农田面积5.34万亩,保护人口7.78万人。余姚市政府、远东工业城、扶贫经济开发区等政治、经济中心均在保护范围内。杭甬高速公路紧靠水库下游横穿。台汛期当水库遇暴雨洪水,在库水位46.24米以下时实行洪水全拦,保护下游;超过46.24米,根据区间来水情况进行补偿调节,下泄流量不超过86立方米每秒;当水位超过46.73米时,水库按设计要求泄洪运行以确保大坝安全。
  3.陆埠大溪防洪
  陆埠大溪流域集水面积81.3平方公里。主流长度21.5公里。域内共有耕地2.48万亩,林地5.6万亩,人口4.56万人。现有中型水库1座,库容183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山塘128座,库容102万立方米;水电站5座,装机1400千瓦;堰坝2座;防洪堤10公里。现有防洪标准5年一遇,保护人口3万人,保护农田3万亩。陆埠大溪防洪措施主要有:1970年兴建陆埠水库,拦蓄上游55.5平方公里洪水;拓浚溪道,加高增做防洪堤。1972年陆埠水库堵口。整治水库以下蓝溪、洋溪段,改道1.5公里。改道大溪宽60米,两岸浆砌块石。共完成土方8万立方米,石方1万立方米,投工22万工,投资27万元。1986年整治下游货郎桥,石砌护岸880米。完成土方0.3万立方米,石方0.8万立方米,投工2万工,投资4万元。1995~1998年洪山乡对袁马段溪道进行整治。清理砂石4.85万立方米,防洪堤砌石护岸0.65公里。1998~2001年,陆埠镇分三期对陆埠水库以下段溪道进行全面整治。集镇段溪道从30米左右拓宽至45米,疏浚砂石土方共12.8万立方米。修建、新建防洪堤5.05公里。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上游山区实施封山育林,涵养水源。现有植被覆盖率79%,土地利用率95%。
  4.陆埠水库
  位于余姚市陆埠镇南3公里处,建在陆埠大溪上。集水面积54平方公里。总库容2871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83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040万立方米。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相应洪水位50.99米;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相应洪水位52.85米。正常水位48.0米,梅汛期和台汛期限制水位均为48.0米,历史最高洪水位49.38米(1992年8月31日),库区移民水位50.0米。下游防洪保护面积3万亩。保护陆埠镇防洪安全。洪水调度方式以水位作指标分级调度。库水位48~49.5米,自由溢洪;库水位超过49.5米,逐步开启溢洪洞。水库下游安全泄量90立方米每秒。
  5.大隐溪防洪
  流域集水面积52.8平方公里。溪道平均坡降16.66%。流域人口9500人,耕地面积0.54万亩,林地0.9万亩。现有主要水利设施:小型水库1座,山塘5座,库容共计190.8万立方米;水电站1座,装机250千瓦;堰坝8座;防洪堤8.0公里。现有防洪标准5年一遇,防洪保护人口6500人,保护集镇大隐镇,保护农田5400亩。历史上,隐溪水患不断。其全面治理经历了20多年。1974年后,堂珠桥至罗山段逐年整治,至1979年,共完成土方8万多立方米,石方0.72万立方米,投工12万多工,砌石护岸2公里,造田120余亩。1983年,整治下游段新开河道,新建三洞闸,砌石护岸1.86公里,共完成土方8730立方米,石方1.03万立方米,投工4万余工,投资10.8万元。1997年后,大隐镇政府投资全面整治隐溪,到1999年全部完成。姜岱弯道处150米裁弯取直。河道底宽20米,边坡1∶2。外埠头至三山桥260米,矩形断面,底宽36米。三山桥扩孔30米。三山桥以上溪道拓宽挖深,溪道宽50米,全线砌石护岸。堤顶宽2~6米,堤顶高程5.0~9.15米。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6.50万立方米。投资388万元,其中,宁波、余姚两级政府补助115万元,群众集资233万元。
  6.慈江防洪
  慈江既是联系镇海、慈城、余姚等地的重要航道。又是排洪的重要通道。慈江两岸地势特低,地面高程2.6~2.8米,是姚江流域最低洼的地区。上游有小(一)型水库3座。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里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1979~1987年,慈江两岸原余姚丈亭区范围实行以开挖河道、加固江塘、修建泵闸为主要内容的低产田治理,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防洪、除涝条件。1996~2001年,慈江余姚段全线实行江塘加固建设,完成江塘加固26.3公里。其中三七市镇12.3公里,河姆渡镇10.5公里,丈亭镇3.5公里,堤防顶高程达到5.0~5.5米,堤顶宽2~3米。迎水面石砌,顶高程4.5米。超过10年一遇防洪标准。宁波市江北区通过官山河治理,将洪水分流入姚江,大大提高了慈江两岸慈城片的防洪能力。
  7.上林湖水库
  位于慈溪市桥头镇、匡堰镇。集水面积14.07平方公里,其中,东岙引水入库面积1.14平方公里,总库容1822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240万立方米,调洪库容582万立方米。水库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保坝标准为PMP。设计洪水位12.75米,保坝最高洪水位14.68米,汛期限制水位为11.8米。
  8.梅湖水库
  位于慈溪市横河镇五梅镇五梅溪上。水库集水面积23平方公里。总库容1817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284万立方米。调洪库容662万立方米。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1000年一遇,保坝标准为PMF。设计洪水位23.5米,标准洪水位24.29米,保坝洪水位25.74米,汛期限制水位22.0米。水库防洪保护范围为横河镇和浒山镇,防洪保护面积8.0万亩。保护集镇为横河镇。下游保护标准仍未达到5年一遇。
  9.杜湖水库
  位于慈溪鸣鹤杜岙溪,由湖泊改建。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总库容237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668万立方米,调洪库容702万立方米。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1000年一遇,保坝标准为PMF。设计洪水位18.42米,校核洪水位18.97米,保坝洪水位20.81米,汛期限制水位17.5米。水库下游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防洪保护面积为16万亩。水库调度方式为水位18米以下,用侧堰自然汇洪加发电,流量5立方米每秒;超过18.0米,开启泄洪洞。
  10.十字路水库
  位于镇海区河头长应河。集水面积10.4平方公里。总库容230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030万立方米,调洪库容270万立方米。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20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27.5米,汛期限制水位27.5米,历史最高洪水位27.84米。水库泄洪方式为溢洪道自由溢流。防洪保护范围为河头乡。保护面积为10.0万亩。上游移民高程30.50米。征用土地高程28.5米。
  三、余姚城市防洪
  余姚城区位于姚江中部,地势较低。古时余姚城分南北两部分,姚江横穿南、北古城。二城四周均有护城河,因此古县城城墙既是军事设施,又是县城防洪的重要水利设施,而城垣宽二丈,高近二丈,足以抵御较大洪水的威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形成了三横六纵河道,将市区分割切块。三横为中舜江、候青江、最良江;六纵为西江、中江、东江、中山河、溪风桥江、新桥江。姚江主流穿过城区,洪水又在城区与干流汇合;同时,下游受姚江大闸闸下淤积及甬江潮位顶托影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给余姚城市防洪带来很大压力。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城市防洪的整体治理,中舜江宽度不足、淤积严重,最良江河道狭窄、弯曲,候青江淤积严重,河道泄洪能力低;城区四座节制闸
  闸孔小,水草阻塞严重,致使城区行洪不畅。防洪堤不封闭,堤顶高程不足,堤身及下水道漏水,许多支流口门没有挡洪设施,许多道路及地坪标高较低,致使洪水漫溢倒灌。排水体系不完整,现有雨水排水泵站装机不足,布局不合理,许多低洼地区积水严重。目前城市防洪标准10~20年一遇,局部低洼地区只有5年一遇。
  2000年1月,余姚市水利局编制《余姚市城市防洪规划》,同年6月得到余姚市政府批准。规划的主要内容为:
  (1)规划范围。城区28.38平方公里,根据河流分布状况划定八个片。确定城市防洪规划范围为31.4平方公里。南至杭甬高速公路,西至梁周公路,东至城东路,北至浒溪线。规划标准为50年一遇。
  (2)主要措施。强化行洪体系,进一步降低市区洪水位。拓浚最良江5.5公里,疏浚中舜江及候青江;东迁扩建城区节制闸,拆除现有中舜江、皇山、竹山、郁浪浦四座节制闸,于下游新建水闸一座。完善挡洪体系,防止江河洪水侵入市区:提高防洪堤标高,建设防洪堤72.9公里,堤防高程5.5~5.8米,在支流口门新建挡洪闸4座。配套排水体系:新建泵站31处,使市区雨水在江河高水位期间能强行抽排,江河低水位时能自由排出。清除河道障碍物:保证行洪畅通,清除阻水码头、埠头25座、取水构筑物4座。规划预算总投资2.31亿元。计划5年完成。
  2001年,余姚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成立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市长贺富昌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决定首先实施最良江整治工程。2001年5月,组建最良江拓浚防洪工程指挥部。常务副市长王宏祥任总指挥,王祥林、张松达、韩连桂任副总指挥。最良江整治的范围为兰墅桥至竹山段,全长5.5公里。整治内容有河道拓宽疏浚裁弯取直,两岸砌石护岸加做防洪堤,排涝泵闸及桥梁改造,南北兰江路及两岸景观绿化建设。整治后长度3.9公里,河面宽从原30米拓宽到59米,底宽40米,底高程-0.3米,堤顶高程5.6米。同时,利用原河道及堤防缓坡建设公园及绿地16万平方米。整治后防洪标准从10~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航道标准为500吨级。工程总土方100多万立方米,石方3.4万立方米,混凝土2.4万立方米。征用土地700多亩,拆迁房屋3万平方米,三线动迁193档,自来水管改移850米。拆除最良桥、大黄桥、大丰桥、横泾桥,新建兰墅大桥、汇源桥、丰泽桥、靖波桥、安澜桥,扩建东旱门桥。建排涝泵闸5座。总投资2.7亿元。建设资金由宁波市补助2000万元,其余由余姚市政府筹集,实施市场化运作。2001年6月开始政策处理及前期工作,8月底全面进入堤防砌石施工。2002年汛期前堤防工程基本完工,河道水上部分土方开挖完成,汛期发挥防洪效益。2003年7月工程全部完成。
  除最良江整治工程外,还完成了候青江堤防舜水桥至候青门桥段建设1.9公里,丹凤小区0.5公里;中舜江节制闸以上酱园街地段堤防2.6公里。疏浚了候青江河道土方4万立方米,中江河道15.1万立方米。
  第二节 御潮
  姚江原为潮汐河。旱时咸潮上溯,沿江农田常失灌而田禾枯焦。两岸土地长期受咸潮浸渍,土壤盐渍化严重,蟹害成灾。一般情况,连续晴20~30天,咸潮抵丈亭;连续晴40天,咸潮上溯至通明。往日80%河段受潮汐影响。志书多有咸潮上溯殃及慈溪、余姚、上虞沿江田禾,致使稻禾枯萎而绝收的记载。
  1958年5月19日起,各地断雨,干梅接连夏旱,至8月23日始雨,连续干旱96天。姚江咸潮直至通明坝。余姚堵东、西、中三江以蓄淡,并于是年7月8日一昼夜出动民工3万多人,在干流丈亭三江口段拦江筑坝,抛石10余万立方米,阻止姚江咸潮上溯。后因虑及堵坝难以拆除,有碍排水等而中止。当年8月,中共宁波地委决定,于距河口3.5公里处利用弯道取直建闸,阻咸蓄淡。1959年闸成,从此姚江成为内河。姚江建闸前于1955年、1956年曾在下沿、下陈、丈亭前江、丈亭后江进行全潮流量测验。
  1.姚江大闸
  姚江大闸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湾头。距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处西3公里,系宁波市最大的阻咸、排涝、蓄水综合碶闸。闸身全长165.2米。闸门36孔。闸孔宽3.3米,总净宽118.8米。闸孔净高4.4米。桥台高程5.5米。上下游最大水位差3.07米、挡潮3.5米。1958年9月11日动工,1959年6月竣工。工程由宁波、余姚、慈溪、镇海联合成立工程指挥部。余姚县县长郭子栋任指挥。工程共完成土方180万立方米,混凝土4000立方米,投资160万元。水闸建成后,彻底改变姚江潮汐河流性质。宁波、鄞县、余姚40万亩农田免遭咸潮危害。蟹灾绝迹。姚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干旱年份确保农业丰收。
  2.海(江)堤塘
  姚江流域北部濒临钱塘江口和杭州湾。海(江)堤塘是流域的北部边界,也是流域的北部屏障。钱塘江和杭州湾潮汐涨落常侵蚀沿海涂地,淹没庐舍、禾稼。为御潮保地,“令海水之潮汐不约冒其旁田”,汉、唐即在流域北部沿海局部修建散漫不一的堤塘。至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余姚县令谢景初率民自云柯(今余姚低塘镇历山)达于上林(今慈溪桥头)筑土堤二万八千尺。此后经大约300年的修建、增筑,建成东抵慈溪洋浦,西达上虞总长四万二千尺的大古塘。大古塘西上虞境有百官至沥海所的百沥海塘和其东华盖山至乌盆海塘连接,大古塘东有慈溪海塘直至镇海后海塘相连。流域北最早的御潮石砌海塘西自上虞百官,东达宁波镇海,长约80公里,成于元朝。明朝,“后海塘渐固,潮寝却,沙壖日坟起可艺。永东初始,于旧海塘之北筑塘,以遮斥地”。此后海塘层层而筑,流域北部平原平均以每100年淤涨1公里的速度频频北伸。到目前,御潮堤塘西起上虞曹娥江口右,东至镇海,总长度156公里。
  (1)上虞堤塘。上虞现临潮海塘从曹娥江口向东至与余姚交界处,全长38.06公里。上虞现海塘自西而东可分五段。自曹娥江口至八四丘,为七五、七六、七七丘西大堤,长8901米,塘顶高程9.10米,宽6米。自八一丘西至七七丘西为八四丘外塘,长6157米,塘顶高程9.10米,顶宽6米。西起七七丘前进闸东至七六丘安定闸为八一丘外塘,长9581米,塘顶高程9.1米,顶宽6米。西起八一丘直塘东接七四丘外塘为七六丘北塘,长4818米,塘顶高程9.1米,顶宽6米。西接七六丘外塘,东至余姚界为七四丘北塘,长15860米,顶高程8.6米,顶宽6米。
  (2)余姚海塘。余姚现临潮海塘全长22.37公里,可分两段。一段自黄家埠镇横塘与上虞交界处向东至泗门镇湖北东丁坝,为自大古塘起之第十二塘,长9971米。1978~1984年,原临海、兰海、横塘3个乡在十塘处新筑西起上虞交界,东至湖北西丁坝,海塘长7234米。1984~1986年,又连接湖北东西丁坝,筑长2737米海塘。十一塘塘顶高程8.13~9.13米,顶宽4米,内外坡1∶2。外坡用块石护坡、护坦。另一段自泗门镇夹塘与湖北十一塘相接起,东至慈溪庵东农场,为自大古塘起之十塘,长12402米。1969~1971年,建海涂一号、二号水库时筑十塘3453米;1971~1972年,筑原朗海、镇海两公社十塘4146米;1974~1975年,筑原湖北公社十塘2250米;1975~1976年筑原夹塘、万圣、曹娥江公社十塘4803米。十塘塘顶高程7.63~8.63米,顶宽3.5~4米。内坡1∶2,外塘1∶1.5至1∶2。1994年开始,总投入1256万多元,历时3年加固加高全线海塘。23公里海塘全线加高0.5~1米,背水坡1∶2~1∶3,顶宽5米以上,共计完成土石方200.48万立方米。按余姚市政府部署,2001年余姚开始自东向西围涂筑新塘。
  (3)慈溪海塘。慈溪现临潮海塘西起与余姚交界处,东至与镇海区交界处,全长76.647公里。20世纪60年代开始分段兴筑。自西而东可分6段。西起余姚,至浒山九塘为庵东九塘,长26061米。塘顶高程5.63~7.63米,顶宽3~4米。内坡1∶1.5,外坡1∶1.8~1∶2.5,砌石或抛石护坡。西起浒山水库至四灶浦为浒山九塘,长4859米。塘顶高程6.63米,顶宽4米。内、外坡1∶1.5~1∶2。西起东三至洋浦为逍林九塘,长10950米。塘顶高程5.63米,顶宽3米。内坡1∶1.5,外坡1∶1.5~1∶2。砌石、抛石不一。西起洋塘东至裘家浦为九塘,裘家浦至三松浦为八塘,称为观城九塘,长18248米。塘顶高程4.63~6.13米,顶宽3~4.5米。内坡1∶1~1∶1.2,外坡1∶1.5。多数石砌斜坡,少数土塘。自淞浦至伏龙山西为龙山北部八塘,长8861米。塘顶高程5.13米,顶宽3米。内坡1∶2,外坡1∶1.5~1∶2。石砌斜坡。自镇龙浦闸至与镇海区交界处为龙山南部九塘,长7668米。塘顶高程4.93米,顶宽2.5米。内外坡均1∶1.5,块石护坡。其中,26.3公里按标准海塘要求加固。
  (4)镇海海塘。镇海现临潮海塘西起慈溪龙山东至甬江口,全长16公里。自西向东依次为:觉渡跃进塘1900米、镇海石化总厂塘9468米、镇海电厂二期灰库塘3486米、镇海电厂三期灰库塘1725米。塘顶高程5.83~7.33米。
  第三节 除涝
  一、分区除涝
  1.西北河区
  (1)临海浦。南起临山城西横山狮闸旁,北至临海浦闸,全长5.5公里。1955年,为与横山狮桥闸(俗称四洞闸)配套,疏拓、开掘横山狮闸至横山狮桥闸之间3.44公里河道。1981年建造临海浦闸时,新开横山狮桥闸至新闸长2.06公里、面宽64米、底宽40米、深4米新河。1990年,作为姚北除涝工程的一部分,将横山狮桥闸以南老河道疏拓为面宽40米、底宽25米、深2.5米新河。临海浦为西北河区向海排水骨干河道,也是引水、灌溉的主要河道。
  (2)陶家路江。自泗门镇临周江口至陶家路闸,全长9.7公里。1991年10月,余姚组织马渚、临山、泗门、低塘4区及环城区部分民工开挖、拓宽、浚深。四塘江以北4.3公里,面宽40米,底宽22米;以南5.4公里,面宽30米,底宽16米,水深2.6~3.5米。2000年,陶家路江向南延伸1公里,连通马渚主要河道,是余姚向北引水和排涝的骨干河道。
  (3)洪家路江。自临周江至四塘江。1992年作为陶家路闸配套河道,进行疏拓、取直。河长5公里,现河道宽20米。
  2.慈中河区
  (1)四灶浦。从原沙镇罗宗祠至十塘入海,全长16.16公里。1953~1977年,6次疏浚、取直、拓宽、新掘。现河宽25~80米,是慈中向北排水和灌溉的主要河道。
  (2)水云浦。自东横河至九塘入海,全长16.7公里。1958~1995年,多次疏拓、新掘,现河宽25~70米,是向北排水和灌溉的主要河道。
  (3)新浦。自东横河至九塘入海,全长18.84公里。1955~1980年,多次疏拓、新掘,现河宽20米,是向北排水和灌溉的主要河道。
  (4)半掘浦。从原三管乡胜山塘至新浦镇十塘入海,全长9.83公里。1960~1985年,3次疏拓、新掘,现河宽30~60米,是慈中向北主要灌溉、排水河道。
  3.慈东河区
  (1)方家浦。从观城东油车江至九塘出海,全长9.58公里。其中八塘内旧浦7.8公里,自1951~1985年,经5次分段疏拓,河面拓宽到20~25米。八塘至九塘1.78公里,为1985年新开,河面宽35米。
  (2)高背浦。从外杜湖中门闸至海黄山闸出海,全长14.6公里。其中三塘至八塘旧浦4.87公里,经1954年、1976年两次疏拓,河面拓宽至35~45米。三塘于快船江段4.06公里,1976年拓宽取直,面宽拓至20~30米。八塘至九塘段2.2公里,为1973年新开,河面宽50米。
  (3)淹浦。从快船江至九塘闸,全长11.36公里。经1953年、1963年、1985年、1986年分段拓宽、截弯取直、新掘,现河面宽18~35米。
  (4)古窖浦。从原东安乡洪家村至八塘,全长13公里。1954年、1957年、1983年分别拓宽、取直、新掘。
  (5)淞浦。从原东安乡小埠头至淞浦闸,全长11.57公里。经1955年、1977年拓宽、取直,现河面宽18~35米。
  (6)淡水泓。从窖湖西闸至淡水泓闸,全长6.08公里。经1955年、1977年拓宽、取直,现河面宽20~25米。
  (7)灵峰浦。从原龙场乡公路横河至灵峰浦闸,全长4.66公里。经1955年、1983年、1985年拓宽、新掘,现河面宽15~36米。
  (8)镇龙浦。从凤湖至镇龙浦闸,全长4.46公里。经1978年、1985年取直、拓宽、新掘,现河面宽16~30米。
  4.姚江干流区
  (1)郁浪浦。西起余姚城南竹I山江,东至郁浪浦闸汇于姚江,长3.45公里。原于1962年为增加向东排水新开,面宽仅8米。1991年11月,作为余姚环城南片围圩电排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行拓浚和裁弯取直,现全长2.24公里,面宽40米,底宽17.5米,深3米。
  (2)余姚环城片内河。为提高向姚江排水和四明湖灌区蓄水的能力,1971~1979年,环城区各乡先后整治、新开了丰北太平桥新河(撑水江),双河乡向东河、向南河,明伟乡西大河、中心河、东大河,城南乡东山河、中山河、西山河、新丰河。1991年,又整治疏拓了新桥江、石婆桥江、溪风桥江和史家桥江。
  (3)丈亭片引洪浦河。余姚市丈亭片处于北山与姚江之间,开掘引洪浦河是治理内涝和增加抗旱蓄水的主要措施之一。1973~1987年,开掘引洪浦河8条,即将原有弯曲浅狭的小浦取直、拓宽、掘深、加高河岸。8条浦河:汇龙浦,长2.7公里,河面宽20米,底宽8米,深3米;吴泽浦,长3.98公里,河面宽18米,底宽8米,深2.5米;官桥浦,长3.18公里,河面宽16米,底宽6米,深2.5米;潺子浦,长1.3公里,河面宽14米,底宽4米,深2.5米;魏家浦,长3.09公里,河面宽14米,底宽4米,深2.5米;彭王浦,长4.5公里,河面宽25米,底宽8米,深3米;龙山浦,长2.16公里,河面宽12米,底宽4米,深2.5米;马家浦,长2.87公里,河面宽12米,底宽4米,深2.5米。
  (4)陆埠片引洪浦河。余姚市陆埠片处于姚江南岸与四明山北麓之间。1973~1979年取直、拓宽、新掘八尺浦、沙浦、孙家直河、东绕河、沿西河、横四浦、后房浦、新桥浦、下洋门河、兰墅会直河、东江沿河、东澄直河等12条,总长度24.1公里,大部分河面宽8米,深2米。
  (5)围圩电排工程。余姚市境内:丈陆地区,装机81台,5720千瓦,排水流量140.7立方米每秒;环城地区装机84台,4739千瓦,排水流量131.7立方米每秒;马渚、低塘地区装机14台,719千瓦,排水流量22.5立方米每秒。合计,装机179台,11178千瓦,排水流量294.9立方米每秒。江北区慈城境内装机127台,5194千瓦,排水流量65.5立方米每秒。
  5.镇海河区
  江北大河从江北区费市经庄桥至孔浦闸全长11.5公里。1966年疏浚拓宽取直,河面拓宽至25米。河底高程浚深至0.00米。为慈江尾部地区涝水直接由孔浦闸排向甬江的重要河道。
  二、重要排涝工程
  1.东进闸排涝工程
  原上虞东进闸因故于1998年7月封堵,此后虞北地区内涝加重。1989年8月大暴雨后,决定兴建东进闸排涝工程。工程包括在原东进闸两侧建新的东进闸、口门防洪工程(盘头)、排涝干河及环塘河。工程于1990年初动工兴建,1991年基本建成。东进闸,4孔,孔净宽6米,总净宽24米。排涝干河总长15.3公里。排涝标准20年一遇。最大排涝流量347立方米每秒,平均排涝流量262立方米每秒。东进闸排涝工程担负着虞北地区上河区248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直接受益农田27.4万亩。
  2.姚西北治涝工程
  1989年8月21~23日,姚江流域遭遇大暴雨,3日雨量280毫米,余姚全市受灾农田46万亩。1990年4月13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姚江流域治涝工程的决议。宁波市政府把姚西北治涝工程列入姚江治理的重点项目。1990年5月15日,余姚市第十一届人代会通过了关于余姚市治涝问题的决议,把姚西北治涝工程列为两大治涝重点工程之一。9月22日,市人民政府成立姚西北治涝工程指挥部,副市长戴国华任指挥。10月20日,正式开工,历时三年,1993年底,工程全部完成。工程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新建陶家路出海闸,5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20米;开掘陶家路江,自出海闸至临周江长9700米;新建泗门后海舍节制闸,3孔,孔净宽6.5米,总净宽19.5米;疏浚临海大浦南段2150米;新建临山电力排翻站,排水能力15立方米每秒;拓浚临周江7860米,拓浚洪家路江10000米,疏通杨家路江6150米,疏通方家路江5370米。总土方184万立方米。建成各种桥梁36座、小型水闸8座和涵管、砌石、道路、绿化工程及管理设施等上百处。共征用土地489.5亩,拆迁房屋1.1万平方米。总投资2892.15万元。其中,受益地区投入动力折资920万元,市财政安排资金1972.15万元。工程完成后与原临海浦闸和马渚西横河工程联合运行,使余姚西上河地区达到10年一遇、姚北地区达到20年一遇的治涝标准。这一地区的涝水向杭州湾北排,减轻了姚江干流两岸及余姚城区的洪涝压力。
  3.环城地区(南片)围圩电排工程
  1989年8月21~23日,姚江流域普降大暴雨,余姚环城南片3日雨量168.7毫米,受淹面积4.18万亩,受淹时间最多达5天。宁波、余姚两级人大都作出决议,实施姚江流域综合治理,把环城(南片)围圩电排工程列入姚江治理一期工程项目。1990年6月,宁波市计委批准立项;9月,成立环城地区(南片)围圩电排工程指挥部,副市长朱家龙任指挥;11月24日,工程全线开工。1993年7月,工程竣工。1994年2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完成主要项目有:拓浚史家桥江,全长1390米,河道底宽8米,面宽23米;拓浚溪风桥江,全长2500米,河道底宽10米,面宽25米;拓浚十五桥江,全长2270米,河道底宽10米,面宽25米;拓浚取直最良江下游段工程,河道全长3450米,河道底宽17.5米,面宽40米,郁浪浦闸扩孔6米;拓浚石婆桥江,河道全长4257米,底宽10米,面宽26米;城南干渠排洪配套,扩建、新建排洪闸6座。总计拓浚河道13867米;新建、扩建水闸25座,总净宽65.4米;新建排涝泵站28座,新增排涝流量17.5立方米每秒。完成桥梁工程22座;河道砌石6747.5米;抗旱泵站12处。总土方66.61万立方米,石方3.3万立方米,混凝土0.71立方米。征用土地434.113亩,拆迁房屋5179.19平方米。总投工66.63万工,其中,农民投工61.5万工,技工5.5万工。总投资983.0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49万元,集体自筹(包括投劳折资)334.01万元。工程按南拦、北挡、高撇、低抽、错峰、分流等六项措施,在环城南片(原肖东、长丰、城南、明伟、梁辉等5个乡)形成二横六直疏水框架,使环城南片33.88平方公里围圩区达到10年一遇治涝标准,同时,最良江竹山至郁浪浦闸段开通,加快洪水下排,减轻了上姚江特别是城区的行洪压力。
  4.马渚东排工程
  20世纪80年代初,姚江中上游地区连连遭受暴雨袭击,引起余姚西上河地区严重内涝。为减轻该地区洪涝压力,1986年12月初,开始进行东排工程建设。东排工程的骨干项目主要是西横河闸和新斗门闸,以及马渚中河治理。
  (1)西横河闸位于余姚马渚西横河村。清光绪以前即建有堰坝,后又改减水闸。1951年改建为3孔水闸,是丁家坝下河区与马渚中河区的分界闸。1982年,闸西侧将原船闸改建为40吨级升船机站。1986年12月,在原闸处兴建新西横河闸,3孔,总净宽21米,过闸流量130立方米每秒。1987年6月竣工。余姚西上河东排枢纽工程。
  (2)新斗门闸位于原斗门乡东南的姚江支流马渚中河上。新闸西北有史载南宋嘉泰年间即有的陡门。1952年改为斗门闸,3孔,总净宽7.5米,过闸流量60立方米每秒。因无法适应东排工程的排涝流量,遂建新斗门闸,3孔,总净宽21米,过闸流量130立方米。1986年12月开工,翌年10月竣工。闸东侧建有40吨级升船机站。
  5.官山河拓浚工程
  姚江治理一期项目。1991年宁波市计委批准立项,总投资254万元,主要完成拓浚官山河,完成砌石护岸8.3公里;扩建官山闸,5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20米;新建小西坝闸,4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16米;拆建排涝机埠30座,两岸节制闸及机耕桥改建10座。工程完成后加快慈江慈城段洪水向姚江分流,减轻慈江两岸洪涝压力。
  6.水云浦排涝工程
  1989年8月大暴雨后,由宁波市计委立项,实施慈溪水云浦排涝工程。工程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于1991年11月竣工,完成从六塘至九塘长3441米河道拓宽疏浚,由原河宽25~30米,拓宽到55~70米。二期工程于1993年6月竣工,完成从横河镇东上河至大塘江新开河道1042米,河宽20米,两岸砌石护岸。三期工程于1995年11月开工,1996年5月竣工。完成从大塘江至新二江长3086米河道拓宽,河宽从原12~20米,拓宽到20~26米。
  7.丈亭片围圩电排工程
  余姚市原丈亭地区涝区面积85.5平方公里,在3.1米水位以下的面积有5.7万亩。长期受涝。1973年,列为姚江除涝重点工程。主要采取新建水库拦蓄洪水,开挖沿山渠引出山水,加固加高姚江江堤挡住洪水,增设排涝设施排出涝水等措施。共挖掘引洪浦道8条,全长23.78公里,其中汇龙浦2.7公里,吴泽浦3.98公里,官桥浦3.18公里,潺子浦1.3公里,魏家浦3.09公里,团结浦4.5公里,龙山浦2.16公里,马家浦2.87公里。汇集山区洪水面积63.5平方公里。新建圩堤总长51.45公里,排涝泵站47处,总装机61台,4330千瓦,排水流量79立方米每秒。经过10余年治理,在姚江水位4.30米时不受灾。粮食产量从1970年亩产455公斤,提高到1987年亩产717公斤。1997~2001年,这一地区的河姆渡镇、三七市镇、丈亭镇又分别进行了大规模的除涝工程建设。河姆渡镇全面加固加高姚江江塘。全长21.7公里,堤顶高程5.2~5.5米,堤顶宽2~3米。新建、改造排涝站12座,新增排涝流量5.5立方米每秒。三七市镇实施治涝工程建设,修筑彭王浦、吴泽浦、官桥浦、郭塘浦、潺子浦等5条浦塘计21.68公里,加固加高部分姚江江塘,新建、改造排涝泵站23座。丈亭镇实施寺前王大溪治理。加固浦塘、帮宽加高姚江江塘11.6公里。新建、改造排涝泵站16座,新增排涝流量8.4立方米每秒。这一地区排涝标准目前已超过10年一遇。
  8.陆埠沿江低洼涝区治理
  姚江右岸原陆埠、车厩、沿江一带,有低洼地3万亩。1973~1974年,集中进行排涝设施建设。建泵站13处,总装机965千瓦,排水流量17.7立方米每秒。1998~2001年,陆埠镇在洋溪两岸修筑江塘,加固加高姚江江塘。3年内共筑江塘12.85公里,江塘标准面宽3米,顶高程5.5米,新建、改造排涝站5座。除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
  9.马渚青山下沙畈低产田改造
  下沙畈总面积约1万亩,其中原青山乡境内7000余亩,开元乡2000亩,东蒲乡近600亩。一般田面高程4.6~4.7米。该处原为古汝仇湖一角。1953年以前,这里地势低洼芦苇丛生,沼池荡畈。原青山乡于1953年春至1954年冬,开挖排水沟和河道,围筑圩丘。共计挖河2条,总长12000米,围筑圩丘11000米,总投工4万余工。20世纪60年代末,又改建沟渠,平整土地。共计平整土地6000多亩,改建排涝渠道100多条计15000米,累计完成土方3万立方米,投工3万多工。20世纪70年代末,又建造排涝泵站2座,水闸7座,机耕路4条,整治河道1条计550米,累计完成土石方4.5万立方米,投工4.02万工,投资10.78万元。原开元乡在下沙畈建水闸2座,55千瓦排涝站1座。原东蒲乡建水闸1座,14千瓦排涝泵站1座。20世纪90年代后期,马渚镇对下沙畈的排涝设施又进行了改造。1999年,余姚市政府实施陶家路江南延工程。河道向南延伸1100米,直接伸入马渚涝区,减轻了当地受涝的压力。
  三、外排入海水闸
  (1)东进闸。中型水闸,位于上虞海涂七四丘北塘,系排涝、挡潮、蓄淡水闸。枢纽工程包括东进闸、口门防护工程、排涝干河及环塘河、管理所四个部分。1990年11月开始施工,1991年7月基本建成。水闸4孔,孔净宽6米,总净宽24米。闸底高程0.9米。排涝标准20年一遇。最大排涝流量347立方米每秒,平均排涝流量262立方米每秒。主要担负虞北地区上河区248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直接受益农田27.4万亩。
  (2)西大堤一号闸。位于曹娥江右岸、上虞海涂北丘西大堤。中型水闸,共3孔,孔净宽6米,总净宽18米。闸底高程-0.4米。设计排涝标准10年一遇。最大排涝流量205立方米每秒,平均排涝流量96立方米每秒。排涝面积76平方公里。1982年开始施工,1984年7月基本完成,1986年4月底竣工验收。
  (3)临海浦闸。位于余姚市临山镇,系姚江流域向北分散排涝的骨干出海水闸。水闸共6孔,孔宽4米,总净宽24米。右面第一孔为排涝兼过船孔。
  闸底高程2米。粉砂地基。设计排涝流量160立方米每秒。承担上虞县岑昌江一片和临山上河区共241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宁波地区水利局设计。1979年9月开始施工。1981年6月13日梅暴雨期间,水闸排涝11小时,最大泄流量180立方米每秒,防冲槽及海漫部分被严重冲刷,直接威胁闸身安全。1984年9月对水闸进行加固修复。加固工程于1985年11月动工。1986年6月完成。工程主要项目增建二级、三级消力池和海漫及堆石式防冲槽;拆建两侧翼墙;延长上下游渗径及设置反滤层,工程投资103万元。2001年3月,防汛检查中发现闸底板及上游防渗铺盖出现裂缝,即采用华东水利设计院研制的PBM聚合物混凝土修补。2001年6月26日,一次短历时大暴雨后右岸下游翼墙上部外移。最大外移量27厘米。后采取墙外PBM聚合物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加固,降低翼墙高度,修复空箱。目前仍有结构安全及防渗问题,正在进行安全鉴定。临海浦的排涝干河为临海大浦。闸址以上2060米处有横山狮桥闸,为二线备塘水闸,7孔,总净宽25米。
  (4)陶家路闸。位于余姚市泗门镇,系姚江流域向北分散排涝的骨干出海水闸。水闸5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20米。闸底高程1.0米。最大泄流量240立方米每秒。右边孔为过船孔。钢筋混凝土梁板闸门。粉砂地基。设计排涝标准20年一遇。承担泗门片及西上河地区216平方公里向北排涝任务。1990年9月底动工,1991年6月基本完成。征用土地83.6亩,拆迁房屋120平方米。共开挖土方10万立方米,石方1.82万立方米,混凝土0.5万立方米,投工15万工,总投资348.49万元。1996年发现底板裂缝,消力池斜坡被冲刷,即进行加固处理。底板上覆盖0.3米厚钢筋混凝土,消力池采用PBM聚合物水下混凝土修补。排涝干河为陶家路江。干河与水闸排涝能力未配套,易冲刷,两岸石坎经常倒塌,桥梁基础冲刷严重。
  (5)建塘江九塘闸。位于慈溪市原西三乡九塘建塘江出海口。1964年在其南八塘上建成西棉闸,2孔,总净宽6米。因海涂围至九塘,1980年外延在九塘上建闸。闸门3孔,总净宽15米。闸底高程0.13米。设计过闸流量108立方米每秒。
  (6)三八江九塘闸。位于慈溪市原西二乡九塘三八江出海口。1958年在其南八塘上建成丰收闸,3孔,总净宽6.6米。1985~1986年外延在九塘上建闸,4孔,总净宽16米。闸底高程-0.37米。设计过闸流量102立方米每秒。粉砂地基,混凝土反拱底板基础。
  (7)四灶浦闸。位于慈溪市原东三乡第一线海塘(九塘)突出外伸300米处,俗称十塘闸。初于1954年在七塘建闸,后因海塘外延至八塘、九塘,于1957年、1966年相继建八塘闸、九塘闸。九塘闸11孔,总净宽27.5米,为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水闸。后因海涂淤涨,排水不畅,于1975~1977年外延1100米,从九塘沿浦道两侧筑直塘,突出海上建闸。现闸9孔,总净宽27米,闸底高程0.13米,设计过水流量100立方米每秒。反拱底板,闸墩、岸墙用预制混凝土块砌筑灌浆。该闸为慈中河区主要排水入海闸。
  (8)半掘浦闸。位于慈溪市新浦镇十塘半掘浦出海口。1960年建八塘闸,5孔,总净宽13米。九塘建成后,1973年建九塘闸,7孔,总净宽21米。十塘建成后,于1985~1986年,在十塘上建闸。现闸6孔,总净宽24米,闸底高程-0.37米。设计过闸流量106立方米每秒。反拱底板,岸墙基础为混凝土灌注桩。该闸为慈中河区主要排水入海闸。
  (9)徐家浦闸。位于慈溪市东山头九塘徐家浦出海口。3孔,总净宽15米,设计过闸流量96.5立方米每秒。1978年建。其内,有八塘闸,1962年初建,1978年扩建,4孔,总净宽12米。
  (10)方家浦闸。位于慈溪市观城镇九塘方家浦入海口。4孔,总净宽15米。设计过闸流量89立方米每秒。1984年新建。1949年10月前方家浦七塘入海口建有闸,1953年重建,称民建闸。八塘建成后,1964年在八塘建新闸2孔。1984年废旧闸改建为备塘闸,3孔,总净宽10.5米,与现方家浦今闸配套。
  (11)淹浦闸。位于慈溪市原淹浦乡九塘淹浦出海口。4孔,总净宽16米,设计过闸流量97.5立方米每秒,1986年建成。淹浦原在八塘入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七塘建五洞闸。1953年在八塘建六洞闸。1984年六洞闸增扩孔径,总净宽增至17.1米,成为九塘闸的内闸。
  (12)古窑浦闸。位于慈溪市五洞闸乡八塘古窑浦入海口。5孔,总净宽15米,设计过闸流量96.5立方米每秒,1983年建成。古窑浦于1907年在七塘上建有五洞闸。1956年修建,总净宽12.6米。现为九塘闸的内闸。
  (13)淞浦闸。亦称红旗闸,位于慈溪市观城八塘淞浦入海口。6孔,总净宽17.5米,设计过闸流量115立方米每秒,1978年扩建。1949年前,淞浦原有三洞闸,1956年修建后称上红旗闸。1962年新建红旗闸,3孔,总净宽8.5米,上红旗闸废。1977年淞浦拓宽后,在红旗闸东侧扩建3孔,共宽9米。1978年建成为现淞浦闸。
  (14)镇龙浦闸。位于慈溪市原龙山乡镇龙浦入海口。3孔,总净宽12米。设计过闸流量73立方米每秒,1985年外移。原闸初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1957年重建,1孔;1985年扩为3孔,总净宽10.8米,以与外移的现镇龙浦闸配套。
  (15)澥浦闸。位于镇海区澥浦镇下岚山嘴,为姚江流域向海分散排水工程之一,排水面积114.7平方公里。按重现期20年一遇暴雨设计,过闸流量153立方米每秒。闸底高程-1.87米。闸门总净宽18米,分3孔。钢筋混凝土平板门,用电动卷扬机启闭。1964年动工,1965年建成。
  四、排涝入甬江水闸
  (1)张鉴碶。位于镇海区城关镇西门,排上、中河区5万亩农田涝水入甬江干流。老碶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建。1951年易地另建新闸2孔,因设计不善废弃。1957年在老碶东首另建新闸3孔,总净宽10米。闸底高程-1.57米。1958年建成。老碶仍保留。
  (2)清水浦闸。位于镇海区清水浦,为姚江流域分散排水工程之一,排水入甬江。原规划排水面积520平方公里,从慈江尾部铁路桥开新河过更楼到万嘉桥,南折直落至闸,分排慈城地区涝水向东直接入甬江。闸门总净宽24米,4孔,闸底高程-2.87米,设计过闸流量151立方米每秒。1982年建成。因河道工程掘损土地多,未能执行。搁置9年而未启用。1990年,宁波市人民政府决定进行河道配套工程。1990年12月,闸前河道工程动工,1991年7月完成,计长624米。河面宽48.8米、底宽32米。河底高程-2.87~-2.37米。闸外浦道开挖、围堰拆除及闸内河道公路桥等工程相继完成。其他河道工程在进行中。
  (3)孔浦闸。位于江北区孔浦。河区西部涝水原绕道经姚江排出,为加快排水,改由江北大河经此闸直接排向甬江。闸门总净宽13.5米,5孔,设计过闸流量62立方米每秒。1976年建成。
  五、排涝站
  (1)临山强排站。位于余姚市临山镇东门上、中河区分界处。进水河道临泗江,出水容泄河道临山上河区环城河,向北接临海大浦,入钱塘江口、杭州湾。临山强排站是姚西北治涝工程配套项目。排涝泵9台,泵型为苏排Ⅱ型圬工泵,设计流量15立方米每秒。泵站与陶家路闸系、临海浦闸系联合运行,自排与抽排相结合,使西上河区86平方公里面积治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1993年初动工,6月底完成。完成土方2.5万立方米,砌石0.21万立方米,混凝土0.15万立方米,征用土地7亩,总投资202万元,姚西北治涝工程指挥部组织施工。
  (2)剑江排翻站。位于余姚市城东剑江出口。排、翻两用。装机4台,320千瓦。泵型为28ZLB—70轴流泵,排翻能力5立方米每秒。泵闸结合。水闸共5孔,孔宽3米,总净宽15米。涝时外排,受益面积8000亩。旱时由下姚江翻水入剑江,补充灌溉双河、城北、郑巷等地农田。1980年,余姚市政府决定投资建设,1984年1月建成,6月13日正式投入运行,总投资55万元。
  (3)大口经电力排涝站。余姚境内有25万亩耕地地势低洼,极易受涝,主要分布在姚江两岸。1962年大洪水后,开始编制治涝规划,但限于财力,未能实施。1973年后,低洼地区修筑圩丘、建造水闸、兴建泵站,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涝工程建设。为提高排涝效率,各地建设了许多大口径电力排涝站。配套泵主要以20ZLB—70和28ZLB—70为主。因苏排Ⅱ型圬工泵更适用于姚江流域低洼地区排涝,1984年以后,余姚市郑巷翻水站开始自主生产圬工泵,并全面推广应用苏排Ⅱ型圬工泵。1997年,余姚市政府制定三年规划,将原效率较低的轴流泵全部改为圬工泵。至1999年止,共改造93台。余姚市现有大口径电力排涝站182座,排涝流量315立方米每秒。
  流域内江北区、慈溪市也建有一些大口径电力排涝站,但数量较少。
  第四节 降渍
  姚江中下游两岸地势较低,地面高程在2.5~3.5米之间,接近姚江正常控制水位,部分低于常水位。总面积约30万亩,主要分布为慈城片5.7万亩,丈亭片5.3万亩,陆埠片3万亩,环城片10.6万亩,西上河片5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该地区粮食平均亩产约160公斤。20世纪60年代,亩产量约300公斤,比正常全县平均产量低100~200公斤。这些地区地下水位高,与地表水连通,通过土壤毛细作用,进入作物根系层。土壤过湿,通透性差,形成渍害。渍害是造成这一带农田低产的根本原因。
  姚江两岸地区排除渍害与除涝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紧密相连。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控制河网水位,加强田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实行灌排分开,推广节水灌溉和平整深翻,增施有机肥等。
  低洼地区实施围圩电排,除涝降渍。3天雨量4天排出,及时降低水位。依靠排涝泵站控制河网水位。丈亭片建泵站47处,装机4330千瓦,排水流量112立方米每秒;陆埠设泵站13处,总装机965千瓦,排水流量22立方米每秒;环城片设泵站64处,总装机5165千瓦,排水流量103立方米每秒;西上河片设泵站36处,装机2320千瓦,排水流量65立方米每秒;慈城片设泵站21处,总装机5194千瓦,排水流量33立方米每秒。
  20世纪60~70年代,政府组织农民开挖田间排水沟,深度在40厘米左右,降渍效果较好。冬季作物明显增产。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排水深沟约300公里,间距150米左右,深度0.8~1.0米。仅余姚市开挖排水深沟约300公里,受益12万亩。1996年余姚市钟家门头和江北区洪塘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建设暗管降渍。采用多孔波纹塑料管,埋入地面以下0.6~0.8米,把地下水汇集到排水明沟,又用小水泵降低排水沟水位,控制地下水位十分有效。
  现实实施的降渍措施有:
  (1)灌排分开。早期田间灌溉与排水渠道合而为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灌排分开,各成系统,互不干扰。排水系统控制沟河水位。
  (2)全面实施节水灌溉。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田灌溉大水漫灌。大量灌溉水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位提高。1993年以后,流域内农田灌溉全面推广“薄露灌溉”技术。少供水,多搁田,土壤经常接触空气,氧化电位提高,减轻了渍害。流域内田间灌溉渠道由土渠改为混凝土渠道和地下暗管,共计1500多公里。
  (3)平整深翻。为了降低渍害,采取平整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等农业耕作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一技术得到较好应用,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疏松,增加通气。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