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治理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079
颗粒名称: 第三篇 治理开发
分类号: TV882.855
页数: 68
页码: 71-138
摘要: 本篇记述了余姚市对姚江治理开发情况。包括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渡桥与航运、水力利用以及水产等。
关键词: 治理开发 姚江 余姚市

内容

第一章 防洪除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流域内几乎没有防洪设施,一遇大暴雨,洪水肆虐,特别是姚江两岸低洼地区,有如“一片舜江欲入户,万家小屋如渔舟。”百姓苦不堪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兴水利,全民发动建水库、筑江塘、修水闸、疏溪流,全流域防洪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流域防洪标准提高到10~20年一遇。集镇及城市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
  第一节 防洪
  一、干流防洪
  姚江上游梁弄大溪自源头至梁弄镇,全长12.3公里,集水面积32.24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4.9%。溪滩发育。枯水期流水涓细,汛期水位暴涨。夏家岭、甘泉畈是姚江流域的暴雨中心。域内人口1.4万人。土地利用率98%。现有小型水库及山塘14座,库容209.1万立方米,水电站3座,堰坝20座,防洪堤7.6公里,保护人口0.42万人,保护农田面积1350亩。现有防洪标准5年一遇。梁弄大溪小流域治理的主要措施:修建水库、塘坝拦蓄洪水。1954年10月起,修建史家弄水库,库容10.5万立方米。1958年,修建四明湖水库及百丈岗水库。百丈岗水库总库容209万立方米。1994年,新建溅水岩电站水库,库容4万立方米。1998年,新建黄纸厂电站水库,库容36万立方米。还修建山塘11座,共计可蓄水27.1万立方米。
  1.四明湖水库
  水库位于姚江上游梁弄大溪上,控制上游集水面积103.1平方公里。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0年一遇,保坝洪水标准为PMF(可能最大洪水)。正常水位18.15米,梅汛期限制水位18.15米,台汛期限制水位17.15米,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9.75米,最高洪水位21.79米,库区移民水位19.15米。历史最高洪水位19.13米(2000年9月15日)。
  水库防洪控制运用的原则是:上游20年一遇洪水位不高于移民高程19.15米;500年一遇及其以下洪水不启用自溃坝;PMF洪水位不超过防渗体顶高程23米。下游防洪保护:当库水位低于18.15米时泄放河道安全泄量30立方米每秒;超过这一水位,逐步加大泄量,直至敞闸泄洪。水库防洪调度方式为以库水位作指标,分级调度。水库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仅30立方米每秒。当库水位小于18.15米时,下泄30立方米每秒;库水位18.15~18.65米时下泄45立方米每秒;库水位18.15~19.15米下泄80立方米每秒;超过19.15米敞闸泄洪。水库于1958年10月1号破土动工,1960年开始受益,1970年主体工程完成,1977年10月开始保坝工程,1987年工程扫尾,1998年完成工程补验收。建库前,每遇大的暴雨洪水,下游汪洋一片。自水库建成后“山上柴叶湿、山下稻田没”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下游保护范围的10万亩农田防洪标准大幅度提高。水库削峰滞洪,为减轻姚江平原的洪涝灾情发挥了巨大作用。
  2.溪道整治,修建防洪堤
  1952年,对百丈岗水库至梁弄集镇段的4公里溪道打桩筑岸,裁弯取直。1962年砌石护岸。1973~1989年全面整治,共完成土方8万立方米,石方3.6万立方米,投资45万元,但标准较低。1999~2001年梁弄镇防洪堤及溪道进行大规模整治。整治后溪道底高程17.26~20.8米,溪道宽42~50米,修建堰坝5条。灌砌石防洪堤1.47公里,堤顶高程20.26~23.8米。共投入资金152.2万元,其中余姚市政府补助51万元。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3.修筑堤防
  1949年前,姚江除流经余姚镇一段有部分石驳河岸及少许土堤外,其余两岸均无江堤。每遇潮水侵袭和洪水下泄,江水漫溢,两岸农田经常颗粒无收。1952年3月,慈溪县发动数万民工修筑姚江陆埠以下段江堤。两岸内外江堤总长100公里,标准按1951年最高潮位超高0.66~1.0米。堤顶宽1.33米。外坡1∶1.5,内坡1∶1,内外各留1.33~1.67塘裙。1954年涝灾后,余姚县在丈亭以上兴筑百里江堤,继由上虞县接筑该县境内江堤。至1956年,干流两岸江堤连成一体。1986年,余姚县政府对该县境内姚江江堤进行全面加固加高,历时5年,江堤砌石总长216.87公里。堤顶高程按重现期20年一遇洪水位标准设计。姚江节制闸以上为5.5~6.0米,以下为4.5~5.0米。顶宽1.5~2米。国家按砌江塘长度,每米补助8~12元,其余由所在乡、村筹集解决。余姚市政府每年由地方财政支出50万元,用于姚江江塘砌石。鄞县所属右岸江堤17.5公里。堤顶高程4.4~4.8米,均为土堤。江北区所属左岸江堤24公里。堤顶高程4.5米,顶宽2米,为土堤。
  姚江大闸至宁波新江桥
  南堍3.26公里及姚江大闸至桥北堍3.68公里属宁波市政工程处管理。堤顶高程4.8~5.3米,其中3.9公里为干砌石堤防,1.5公里无堤,余均为土堤。1998年,余姚市政府实施姚江江塘加固建设方案。姚江节制闸以下58.7公里江堤在3年内完成。江堤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堤顶高程5.5米,堤顶宽3.0米。迎水面砌石护岸顶高程4.5米,内塘1∶1.5。市政府每米补助40~60元。每年财政安排120万元。江北区建设标准防洪堤1公里。
  现有姚江防洪堤防防洪标准依然较低。上虞通明闸至永思桥河段,两岸是丰惠圩区。现有堤防高程左岸为5.2~6.0米,右岸为5.01~6.08米。永思桥渡槽至兰墅桥河段,现有堤防高程右岸为4.0~6.0米,左岸为4.0~6.0米。其中永思桥至斗门段基本无堤防,斗门至兰墅桥河段两岸达到规划堤顶高程。余姚节制闸以下堤顶高程5.0~5.5米,宽2.0~3.5米。防洪标准在10~20年一遇之间。按照甬江流域规划,姚江干流两岸堤线规划应达到如下标准:通明闸至永思桥渡槽,河长10.4公里,堤距55~60米,堤顶高程6.0~6.8米。永思桥渡槽至兰墅桥河长14.1公里,堤距55~60米,堤顶高程为5.8~6.0米。城区河道按城市防洪规划要求确定。余姚节制闸至姚江大闸,河长53公里,堤距130~350米,堤顶高程5.2~5.7米。
  干流两岸支流河口多建有节制闸。这些节制闸大多建造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标准较低。闸顶高程在4.0~4.5米之间。随着姚江两岸围圩电排面积的增加,姚江水位不断提高。这些闸门大多失去防洪作用,洪水经常从闸门上漫溢,同时水闸稳定及结构上的问题也较突出。
  4.河道整治
  姚江干流行洪不畅是干流防洪的突出问题。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闸外江道开始淤积。姚江大闸排水设计标准偏低。宁波新江桥由浮桥改建为固定桥并新建了解放桥,河面缩窄。反帝桥桥孔仅103米。姚江大闸平均排水流量约550立方米每秒。同时,沿海滩涂逐年淤涨、姚江干流淤积、局部设障等,致使姚江干流排水不畅,干流洪水位逐年提高。
  1963年11月,余姚市农水局从杭州自来水厂借来“城河号”挖泥船,在姚江试挖成功。省水利厅拨疏浚姚江经费6万元,挖掉水下土坎18条,浚深凉帽滩一段,共挖土方5.11万立方米。此后余姚购置挖泥船一艘,并成立疏浚工程队,每年对姚江干道及东江、中江、西江进行疏浚。1985年余姚市政府批转市水利局《关于要求拆除姚江阻水障碍物及处理意见的报告》后,设障单位共出资3万元,历时1年,清理10处阻水障碍物。共清除石渣及其他堆积物1万余吨,拆除阻水河坎250米,改建空心码头2座。2000年,水利、航道等部门出资50万元对候青江进行疏浚,疏浚土方3万立方米。20世纪60年代后期,宁波市对姚江大闸外姚江江道开始疏浚。据1961年测量,离姚江大闸下1000米以内,江道断面减少3%~7%;离闸下2000米处减少23%;离闸下3000米处(接近河口)减少34%。至1967年,各段断面面积分别减少10%、45%、65%。8年累计淤积量368万立方米。姚江大闸排水能力由设计流量725立方米每秒,减少到450立方米每秒。1967年起,浙江省水利电力厅派疏浚队配合链斗式挖泥船到宁波开始疏浚。确定疏浚标准:江道平均断面积1400平方米,为建闸前的75%左右。江底高程-2.5~-3米,可通过最大流量1200立方米每秒。1985年因经费无着疏浚暂停。自1967~1984年的18年间,姚江大闸闸下河道累计挖泥215.8万立方米,平均每年挖泥20万~25万立方米。淤积量平均每年约10万立方米。疏浚工作暂停后,河道又迅速回淤。1990年7月实测,重淤量57.8万立方米。宁波市人民政府决定疏浚继续进行。1991年起恢复疏浚,一直至今。
  5.保护植被,水土保持
  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封山育林,对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现有植被覆盖率40.6%。
  二、支流及小流域防洪
  1.梁辉大溪防洪
  梁辉大溪流域面积38平方公里,流域人口11900人,耕地0.48万亩。现有水利设施: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2座,塘坝6座,防洪堤13公里。现有溪道宽15~60米。堤顶高程4.5~7.5米。现有防洪标准5年一遇。保护人口5600人,保护农田0.37万亩。梁辉大溪历来缺乏治理。1949年后逐段垒石筑堤坝。1979~1980年,南庙至童湖段又整修石坝1公里,坝高2.5米。从1993年起至1998年,在横溪村修建梁辉水库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梁辉大溪的防洪条件。按规划,2002年底至2003年下半年再次进行整治。整治后,河宽30米,堤顶高程5.57~11.34米。与新横江配套,防洪下泄流量100立方米每秒。
  2.梁辉水库
  坝址位于余姚梁辉横溪村梁辉大溪上,集水面积35.06平方公里,总库容3077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476万立方米,调洪库容1373万立方米。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2000年一遇。正常水位45.0米,设计洪水位46.73米,校核洪水位48.15米,移民水位(20年一遇)46.24
  米,梅汛期限制水位39.91米,台汛期限制水位43.89米。水库下游为余姚城。直接受梁辉水库防洪保护的水库下游地区范围为:东至洋溪西岸,西至直江东岸,北至中舜江,保护农田面积5.34万亩,保护人口7.78万人。余姚市政府、远东工业城、扶贫经济开发区等政治、经济中心均在保护范围内。杭甬高速公路紧靠水库下游横穿。台汛期当水库遇暴雨洪水,在库水位46.24米以下时实行洪水全拦,保护下游;超过46.24米,根据区间来水情况进行补偿调节,下泄流量不超过86立方米每秒;当水位超过46.73米时,水库按设计要求泄洪运行以确保大坝安全。
  3.陆埠大溪防洪
  陆埠大溪流域集水面积81.3平方公里。主流长度21.5公里。域内共有耕地2.48万亩,林地5.6万亩,人口4.56万人。现有中型水库1座,库容183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山塘128座,库容102万立方米;水电站5座,装机1400千瓦;堰坝2座;防洪堤10公里。现有防洪标准5年一遇,保护人口3万人,保护农田3万亩。陆埠大溪防洪措施主要有:1970年兴建陆埠水库,拦蓄上游55.5平方公里洪水;拓浚溪道,加高增做防洪堤。1972年陆埠水库堵口。整治水库以下蓝溪、洋溪段,改道1.5公里。改道大溪宽60米,两岸浆砌块石。共完成土方8万立方米,石方1万立方米,投工22万工,投资27万元。1986年整治下游货郎桥,石砌护岸880米。完成土方0.3万立方米,石方0.8万立方米,投工2万工,投资4万元。1995~1998年洪山乡对袁马段溪道进行整治。清理砂石4.85万立方米,防洪堤砌石护岸0.65公里。1998~2001年,陆埠镇分三期对陆埠水库以下段溪道进行全面整治。集镇段溪道从30米左右拓宽至45米,疏浚砂石土方共12.8万立方米。修建、新建防洪堤5.05公里。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上游山区实施封山育林,涵养水源。现有植被覆盖率79%,土地利用率95%。
  4.陆埠水库
  位于余姚市陆埠镇南3公里处,建在陆埠大溪上。集水面积54平方公里。总库容2871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83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040万立方米。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相应洪水位50.99米;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相应洪水位52.85米。正常水位48.0米,梅汛期和台汛期限制水位均为48.0米,历史最高洪水位49.38米(1992年8月31日),库区移民水位50.0米。下游防洪保护面积3万亩。保护陆埠镇防洪安全。洪水调度方式以水位作指标分级调度。库水位48~49.5米,自由溢洪;库水位超过49.5米,逐步开启溢洪洞。水库下游安全泄量90立方米每秒。
  5.大隐溪防洪
  流域集水面积52.8平方公里。溪道平均坡降16.66%。流域人口9500人,耕地面积0.54万亩,林地0.9万亩。现有主要水利设施:小型水库1座,山塘5座,库容共计190.8万立方米;水电站1座,装机250千瓦;堰坝8座;防洪堤8.0公里。现有防洪标准5年一遇,防洪保护人口6500人,保护集镇大隐镇,保护农田5400亩。历史上,隐溪水患不断。其全面治理经历了20多年。1974年后,堂珠桥至罗山段逐年整治,至1979年,共完成土方8万多立方米,石方0.72万立方米,投工12万多工,砌石护岸2公里,造田120余亩。1983年,整治下游段新开河道,新建三洞闸,砌石护岸1.86公里,共完成土方8730立方米,石方1.03万立方米,投工4万余工,投资10.8万元。1997年后,大隐镇政府投资全面整治隐溪,到1999年全部完成。姜岱弯道处150米裁弯取直。河道底宽20米,边坡1∶2。外埠头至三山桥260米,矩形断面,底宽36米。三山桥扩孔30米。三山桥以上溪道拓宽挖深,溪道宽50米,全线砌石护岸。堤顶宽2~6米,堤顶高程5.0~9.15米。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6.50万立方米。投资388万元,其中,宁波、余姚两级政府补助115万元,群众集资233万元。
  6.慈江防洪
  慈江既是联系镇海、慈城、余姚等地的重要航道。又是排洪的重要通道。慈江两岸地势特低,地面高程2.6~2.8米,是姚江流域最低洼的地区。上游有小(一)型水库3座。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里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1979~1987年,慈江两岸原余姚丈亭区范围实行以开挖河道、加固江塘、修建泵闸为主要内容的低产田治理,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防洪、除涝条件。1996~2001年,慈江余姚段全线实行江塘加固建设,完成江塘加固26.3公里。其中三七市镇12.3公里,河姆渡镇10.5公里,丈亭镇3.5公里,堤防顶高程达到5.0~5.5米,堤顶宽2~3米。迎水面石砌,顶高程4.5米。超过10年一遇防洪标准。宁波市江北区通过官山河治理,将洪水分流入姚江,大大提高了慈江两岸慈城片的防洪能力。
  7.上林湖水库
  位于慈溪市桥头镇、匡堰镇。集水面积14.07平方公里,其中,东岙引水入库面积1.14平方公里,总库容1822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240万立方米,调洪库容582万立方米。水库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保坝标准为PMP。设计洪水位12.75米,保坝最高洪水位14.68米,汛期限制水位为11.8米。
  8.梅湖水库
  位于慈溪市横河镇五梅镇五梅溪上。水库集水面积23平方公里。总库容1817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284万立方米。调洪库容662万立方米。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1000年一遇,保坝标准为PMF。设计洪水位23.5米,标准洪水位24.29米,保坝洪水位25.74米,汛期限制水位22.0米。水库防洪保护范围为横河镇和浒山镇,防洪保护面积8.0万亩。保护集镇为横河镇。下游保护标准仍未达到5年一遇。
  9.杜湖水库
  位于慈溪鸣鹤杜岙溪,由湖泊改建。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总库容237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668万立方米,调洪库容702万立方米。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1000年一遇,保坝标准为PMF。设计洪水位18.42米,校核洪水位18.97米,保坝洪水位20.81米,汛期限制水位17.5米。水库下游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防洪保护面积为16万亩。水库调度方式为水位18米以下,用侧堰自然汇洪加发电,流量5立方米每秒;超过18.0米,开启泄洪洞。
  10.十字路水库
  位于镇海区河头长应河。集水面积10.4平方公里。总库容230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030万立方米,调洪库容270万立方米。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20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27.5米,汛期限制水位27.5米,历史最高洪水位27.84米。水库泄洪方式为溢洪道自由溢流。防洪保护范围为河头乡。保护面积为10.0万亩。上游移民高程30.50米。征用土地高程28.5米。
  三、余姚城市防洪
  余姚城区位于姚江中部,地势较低。古时余姚城分南北两部分,姚江横穿南、北古城。二城四周均有护城河,因此古县城城墙既是军事设施,又是县城防洪的重要水利设施,而城垣宽二丈,高近二丈,足以抵御较大洪水的威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形成了三横六纵河道,将市区分割切块。三横为中舜江、候青江、最良江;六纵为西江、中江、东江、中山河、溪风桥江、新桥江。姚江主流穿过城区,洪水又在城区与干流汇合;同时,下游受姚江大闸闸下淤积及甬江潮位顶托影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给余姚城市防洪带来很大压力。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城市防洪的整体治理,中舜江宽度不足、淤积严重,最良江河道狭窄、弯曲,候青江淤积严重,河道泄洪能力低;城区四座节制闸
  闸孔小,水草阻塞严重,致使城区行洪不畅。防洪堤不封闭,堤顶高程不足,堤身及下水道漏水,许多支流口门没有挡洪设施,许多道路及地坪标高较低,致使洪水漫溢倒灌。排水体系不完整,现有雨水排水泵站装机不足,布局不合理,许多低洼地区积水严重。目前城市防洪标准10~20年一遇,局部低洼地区只有5年一遇。
  2000年1月,余姚市水利局编制《余姚市城市防洪规划》,同年6月得到余姚市政府批准。规划的主要内容为:
  (1)规划范围。城区28.38平方公里,根据河流分布状况划定八个片。确定城市防洪规划范围为31.4平方公里。南至杭甬高速公路,西至梁周公路,东至城东路,北至浒溪线。规划标准为50年一遇。
  (2)主要措施。强化行洪体系,进一步降低市区洪水位。拓浚最良江5.5公里,疏浚中舜江及候青江;东迁扩建城区节制闸,拆除现有中舜江、皇山、竹山、郁浪浦四座节制闸,于下游新建水闸一座。完善挡洪体系,防止江河洪水侵入市区:提高防洪堤标高,建设防洪堤72.9公里,堤防高程5.5~5.8米,在支流口门新建挡洪闸4座。配套排水体系:新建泵站31处,使市区雨水在江河高水位期间能强行抽排,江河低水位时能自由排出。清除河道障碍物:保证行洪畅通,清除阻水码头、埠头25座、取水构筑物4座。规划预算总投资2.31亿元。计划5年完成。
  2001年,余姚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成立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市长贺富昌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决定首先实施最良江整治工程。2001年5月,组建最良江拓浚防洪工程指挥部。常务副市长王宏祥任总指挥,王祥林、张松达、韩连桂任副总指挥。最良江整治的范围为兰墅桥至竹山段,全长5.5公里。整治内容有河道拓宽疏浚裁弯取直,两岸砌石护岸加做防洪堤,排涝泵闸及桥梁改造,南北兰江路及两岸景观绿化建设。整治后长度3.9公里,河面宽从原30米拓宽到59米,底宽40米,底高程-0.3米,堤顶高程5.6米。同时,利用原河道及堤防缓坡建设公园及绿地16万平方米。整治后防洪标准从10~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航道标准为500吨级。工程总土方100多万立方米,石方3.4万立方米,混凝土2.4万立方米。征用土地700多亩,拆迁房屋3万平方米,三线动迁193档,自来水管改移850米。拆除最良桥、大黄桥、大丰桥、横泾桥,新建兰墅大桥、汇源桥、丰泽桥、靖波桥、安澜桥,扩建东旱门桥。建排涝泵闸5座。总投资2.7亿元。建设资金由宁波市补助2000万元,其余由余姚市政府筹集,实施市场化运作。2001年6月开始政策处理及前期工作,8月底全面进入堤防砌石施工。2002年汛期前堤防工程基本完工,河道水上部分土方开挖完成,汛期发挥防洪效益。2003年7月工程全部完成。
  除最良江整治工程外,还完成了候青江堤防舜水桥至候青门桥段建设1.9公里,丹凤小区0.5公里;中舜江节制闸以上酱园街地段堤防2.6公里。疏浚了候青江河道土方4万立方米,中江河道15.1万立方米。
  第二节 御潮
  姚江原为潮汐河。旱时咸潮上溯,沿江农田常失灌而田禾枯焦。两岸土地长期受咸潮浸渍,土壤盐渍化严重,蟹害成灾。一般情况,连续晴20~30天,咸潮抵丈亭;连续晴40天,咸潮上溯至通明。往日80%河段受潮汐影响。志书多有咸潮上溯殃及慈溪、余姚、上虞沿江田禾,致使稻禾枯萎而绝收的记载。
  1958年5月19日起,各地断雨,干梅接连夏旱,至8月23日始雨,连续干旱96天。姚江咸潮直至通明坝。余姚堵东、西、中三江以蓄淡,并于是年7月8日一昼夜出动民工3万多人,在干流丈亭三江口段拦江筑坝,抛石10余万立方米,阻止姚江咸潮上溯。后因虑及堵坝难以拆除,有碍排水等而中止。当年8月,中共宁波地委决定,于距河口3.5公里处利用弯道取直建闸,阻咸蓄淡。1959年闸成,从此姚江成为内河。姚江建闸前于1955年、1956年曾在下沿、下陈、丈亭前江、丈亭后江进行全潮流量测验。
  1.姚江大闸
  姚江大闸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湾头。距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处西3公里,系宁波市最大的阻咸、排涝、蓄水综合碶闸。闸身全长165.2米。闸门36孔。闸孔宽3.3米,总净宽118.8米。闸孔净高4.4米。桥台高程5.5米。上下游最大水位差3.07米、挡潮3.5米。1958年9月11日动工,1959年6月竣工。工程由宁波、余姚、慈溪、镇海联合成立工程指挥部。余姚县县长郭子栋任指挥。工程共完成土方180万立方米,混凝土4000立方米,投资160万元。水闸建成后,彻底改变姚江潮汐河流性质。宁波、鄞县、余姚40万亩农田免遭咸潮危害。蟹灾绝迹。姚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干旱年份确保农业丰收。
  2.海(江)堤塘
  姚江流域北部濒临钱塘江口和杭州湾。海(江)堤塘是流域的北部边界,也是流域的北部屏障。钱塘江和杭州湾潮汐涨落常侵蚀沿海涂地,淹没庐舍、禾稼。为御潮保地,“令海水之潮汐不约冒其旁田”,汉、唐即在流域北部沿海局部修建散漫不一的堤塘。至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余姚县令谢景初率民自云柯(今余姚低塘镇历山)达于上林(今慈溪桥头)筑土堤二万八千尺。此后经大约300年的修建、增筑,建成东抵慈溪洋浦,西达上虞总长四万二千尺的大古塘。大古塘西上虞境有百官至沥海所的百沥海塘和其东华盖山至乌盆海塘连接,大古塘东有慈溪海塘直至镇海后海塘相连。流域北最早的御潮石砌海塘西自上虞百官,东达宁波镇海,长约80公里,成于元朝。明朝,“后海塘渐固,潮寝却,沙壖日坟起可艺。永东初始,于旧海塘之北筑塘,以遮斥地”。此后海塘层层而筑,流域北部平原平均以每100年淤涨1公里的速度频频北伸。到目前,御潮堤塘西起上虞曹娥江口右,东至镇海,总长度156公里。
  (1)上虞堤塘。上虞现临潮海塘从曹娥江口向东至与余姚交界处,全长38.06公里。上虞现海塘自西而东可分五段。自曹娥江口至八四丘,为七五、七六、七七丘西大堤,长8901米,塘顶高程9.10米,宽6米。自八一丘西至七七丘西为八四丘外塘,长6157米,塘顶高程9.10米,顶宽6米。西起七七丘前进闸东至七六丘安定闸为八一丘外塘,长9581米,塘顶高程9.1米,顶宽6米。西起八一丘直塘东接七四丘外塘为七六丘北塘,长4818米,塘顶高程9.1米,顶宽6米。西接七六丘外塘,东至余姚界为七四丘北塘,长15860米,顶高程8.6米,顶宽6米。
  (2)余姚海塘。余姚现临潮海塘全长22.37公里,可分两段。一段自黄家埠镇横塘与上虞交界处向东至泗门镇湖北东丁坝,为自大古塘起之第十二塘,长9971米。1978~1984年,原临海、兰海、横塘3个乡在十塘处新筑西起上虞交界,东至湖北西丁坝,海塘长7234米。1984~1986年,又连接湖北东西丁坝,筑长2737米海塘。十一塘塘顶高程8.13~9.13米,顶宽4米,内外坡1∶2。外坡用块石护坡、护坦。另一段自泗门镇夹塘与湖北十一塘相接起,东至慈溪庵东农场,为自大古塘起之十塘,长12402米。1969~1971年,建海涂一号、二号水库时筑十塘3453米;1971~1972年,筑原朗海、镇海两公社十塘4146米;1974~1975年,筑原湖北公社十塘2250米;1975~1976年筑原夹塘、万圣、曹娥江公社十塘4803米。十塘塘顶高程7.63~8.63米,顶宽3.5~4米。内坡1∶2,外塘1∶1.5至1∶2。1994年开始,总投入1256万多元,历时3年加固加高全线海塘。23公里海塘全线加高0.5~1米,背水坡1∶2~1∶3,顶宽5米以上,共计完成土石方200.48万立方米。按余姚市政府部署,2001年余姚开始自东向西围涂筑新塘。
  (3)慈溪海塘。慈溪现临潮海塘西起与余姚交界处,东至与镇海区交界处,全长76.647公里。20世纪60年代开始分段兴筑。自西而东可分6段。西起余姚,至浒山九塘为庵东九塘,长26061米。塘顶高程5.63~7.63米,顶宽3~4米。内坡1∶1.5,外坡1∶1.8~1∶2.5,砌石或抛石护坡。西起浒山水库至四灶浦为浒山九塘,长4859米。塘顶高程6.63米,顶宽4米。内、外坡1∶1.5~1∶2。西起东三至洋浦为逍林九塘,长10950米。塘顶高程5.63米,顶宽3米。内坡1∶1.5,外坡1∶1.5~1∶2。砌石、抛石不一。西起洋塘东至裘家浦为九塘,裘家浦至三松浦为八塘,称为观城九塘,长18248米。塘顶高程4.63~6.13米,顶宽3~4.5米。内坡1∶1~1∶1.2,外坡1∶1.5。多数石砌斜坡,少数土塘。自淞浦至伏龙山西为龙山北部八塘,长8861米。塘顶高程5.13米,顶宽3米。内坡1∶2,外坡1∶1.5~1∶2。石砌斜坡。自镇龙浦闸至与镇海区交界处为龙山南部九塘,长7668米。塘顶高程4.93米,顶宽2.5米。内外坡均1∶1.5,块石护坡。其中,26.3公里按标准海塘要求加固。
  (4)镇海海塘。镇海现临潮海塘西起慈溪龙山东至甬江口,全长16公里。自西向东依次为:觉渡跃进塘1900米、镇海石化总厂塘9468米、镇海电厂二期灰库塘3486米、镇海电厂三期灰库塘1725米。塘顶高程5.83~7.33米。
  第三节 除涝
  一、分区除涝
  1.西北河区
  (1)临海浦。南起临山城西横山狮闸旁,北至临海浦闸,全长5.5公里。1955年,为与横山狮桥闸(俗称四洞闸)配套,疏拓、开掘横山狮闸至横山狮桥闸之间3.44公里河道。1981年建造临海浦闸时,新开横山狮桥闸至新闸长2.06公里、面宽64米、底宽40米、深4米新河。1990年,作为姚北除涝工程的一部分,将横山狮桥闸以南老河道疏拓为面宽40米、底宽25米、深2.5米新河。临海浦为西北河区向海排水骨干河道,也是引水、灌溉的主要河道。
  (2)陶家路江。自泗门镇临周江口至陶家路闸,全长9.7公里。1991年10月,余姚组织马渚、临山、泗门、低塘4区及环城区部分民工开挖、拓宽、浚深。四塘江以北4.3公里,面宽40米,底宽22米;以南5.4公里,面宽30米,底宽16米,水深2.6~3.5米。2000年,陶家路江向南延伸1公里,连通马渚主要河道,是余姚向北引水和排涝的骨干河道。
  (3)洪家路江。自临周江至四塘江。1992年作为陶家路闸配套河道,进行疏拓、取直。河长5公里,现河道宽20米。
  2.慈中河区
  (1)四灶浦。从原沙镇罗宗祠至十塘入海,全长16.16公里。1953~1977年,6次疏浚、取直、拓宽、新掘。现河宽25~80米,是慈中向北排水和灌溉的主要河道。
  (2)水云浦。自东横河至九塘入海,全长16.7公里。1958~1995年,多次疏拓、新掘,现河宽25~70米,是向北排水和灌溉的主要河道。
  (3)新浦。自东横河至九塘入海,全长18.84公里。1955~1980年,多次疏拓、新掘,现河宽20米,是向北排水和灌溉的主要河道。
  (4)半掘浦。从原三管乡胜山塘至新浦镇十塘入海,全长9.83公里。1960~1985年,3次疏拓、新掘,现河宽30~60米,是慈中向北主要灌溉、排水河道。
  3.慈东河区
  (1)方家浦。从观城东油车江至九塘出海,全长9.58公里。其中八塘内旧浦7.8公里,自1951~1985年,经5次分段疏拓,河面拓宽到20~25米。八塘至九塘1.78公里,为1985年新开,河面宽35米。
  (2)高背浦。从外杜湖中门闸至海黄山闸出海,全长14.6公里。其中三塘至八塘旧浦4.87公里,经1954年、1976年两次疏拓,河面拓宽至35~45米。三塘于快船江段4.06公里,1976年拓宽取直,面宽拓至20~30米。八塘至九塘段2.2公里,为1973年新开,河面宽50米。
  (3)淹浦。从快船江至九塘闸,全长11.36公里。经1953年、1963年、1985年、1986年分段拓宽、截弯取直、新掘,现河面宽18~35米。
  (4)古窖浦。从原东安乡洪家村至八塘,全长13公里。1954年、1957年、1983年分别拓宽、取直、新掘。
  (5)淞浦。从原东安乡小埠头至淞浦闸,全长11.57公里。经1955年、1977年拓宽、取直,现河面宽18~35米。
  (6)淡水泓。从窖湖西闸至淡水泓闸,全长6.08公里。经1955年、1977年拓宽、取直,现河面宽20~25米。
  (7)灵峰浦。从原龙场乡公路横河至灵峰浦闸,全长4.66公里。经1955年、1983年、1985年拓宽、新掘,现河面宽15~36米。
  (8)镇龙浦。从凤湖至镇龙浦闸,全长4.46公里。经1978年、1985年取直、拓宽、新掘,现河面宽16~30米。
  4.姚江干流区
  (1)郁浪浦。西起余姚城南竹I山江,东至郁浪浦闸汇于姚江,长3.45公里。原于1962年为增加向东排水新开,面宽仅8米。1991年11月,作为余姚环城南片围圩电排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行拓浚和裁弯取直,现全长2.24公里,面宽40米,底宽17.5米,深3米。
  (2)余姚环城片内河。为提高向姚江排水和四明湖灌区蓄水的能力,1971~1979年,环城区各乡先后整治、新开了丰北太平桥新河(撑水江),双河乡向东河、向南河,明伟乡西大河、中心河、东大河,城南乡东山河、中山河、西山河、新丰河。1991年,又整治疏拓了新桥江、石婆桥江、溪风桥江和史家桥江。
  (3)丈亭片引洪浦河。余姚市丈亭片处于北山与姚江之间,开掘引洪浦河是治理内涝和增加抗旱蓄水的主要措施之一。1973~1987年,开掘引洪浦河8条,即将原有弯曲浅狭的小浦取直、拓宽、掘深、加高河岸。8条浦河:汇龙浦,长2.7公里,河面宽20米,底宽8米,深3米;吴泽浦,长3.98公里,河面宽18米,底宽8米,深2.5米;官桥浦,长3.18公里,河面宽16米,底宽6米,深2.5米;潺子浦,长1.3公里,河面宽14米,底宽4米,深2.5米;魏家浦,长3.09公里,河面宽14米,底宽4米,深2.5米;彭王浦,长4.5公里,河面宽25米,底宽8米,深3米;龙山浦,长2.16公里,河面宽12米,底宽4米,深2.5米;马家浦,长2.87公里,河面宽12米,底宽4米,深2.5米。
  (4)陆埠片引洪浦河。余姚市陆埠片处于姚江南岸与四明山北麓之间。1973~1979年取直、拓宽、新掘八尺浦、沙浦、孙家直河、东绕河、沿西河、横四浦、后房浦、新桥浦、下洋门河、兰墅会直河、东江沿河、东澄直河等12条,总长度24.1公里,大部分河面宽8米,深2米。
  (5)围圩电排工程。余姚市境内:丈陆地区,装机81台,5720千瓦,排水流量140.7立方米每秒;环城地区装机84台,4739千瓦,排水流量131.7立方米每秒;马渚、低塘地区装机14台,719千瓦,排水流量22.5立方米每秒。合计,装机179台,11178千瓦,排水流量294.9立方米每秒。江北区慈城境内装机127台,5194千瓦,排水流量65.5立方米每秒。
  5.镇海河区
  江北大河从江北区费市经庄桥至孔浦闸全长11.5公里。1966年疏浚拓宽取直,河面拓宽至25米。河底高程浚深至0.00米。为慈江尾部地区涝水直接由孔浦闸排向甬江的重要河道。
  二、重要排涝工程
  1.东进闸排涝工程
  原上虞东进闸因故于1998年7月封堵,此后虞北地区内涝加重。1989年8月大暴雨后,决定兴建东进闸排涝工程。工程包括在原东进闸两侧建新的东进闸、口门防洪工程(盘头)、排涝干河及环塘河。工程于1990年初动工兴建,1991年基本建成。东进闸,4孔,孔净宽6米,总净宽24米。排涝干河总长15.3公里。排涝标准20年一遇。最大排涝流量347立方米每秒,平均排涝流量262立方米每秒。东进闸排涝工程担负着虞北地区上河区248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直接受益农田27.4万亩。
  2.姚西北治涝工程
  1989年8月21~23日,姚江流域遭遇大暴雨,3日雨量280毫米,余姚全市受灾农田46万亩。1990年4月13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姚江流域治涝工程的决议。宁波市政府把姚西北治涝工程列入姚江治理的重点项目。1990年5月15日,余姚市第十一届人代会通过了关于余姚市治涝问题的决议,把姚西北治涝工程列为两大治涝重点工程之一。9月22日,市人民政府成立姚西北治涝工程指挥部,副市长戴国华任指挥。10月20日,正式开工,历时三年,1993年底,工程全部完成。工程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新建陶家路出海闸,5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20米;开掘陶家路江,自出海闸至临周江长9700米;新建泗门后海舍节制闸,3孔,孔净宽6.5米,总净宽19.5米;疏浚临海大浦南段2150米;新建临山电力排翻站,排水能力15立方米每秒;拓浚临周江7860米,拓浚洪家路江10000米,疏通杨家路江6150米,疏通方家路江5370米。总土方184万立方米。建成各种桥梁36座、小型水闸8座和涵管、砌石、道路、绿化工程及管理设施等上百处。共征用土地489.5亩,拆迁房屋1.1万平方米。总投资2892.15万元。其中,受益地区投入动力折资920万元,市财政安排资金1972.15万元。工程完成后与原临海浦闸和马渚西横河工程联合运行,使余姚西上河地区达到10年一遇、姚北地区达到20年一遇的治涝标准。这一地区的涝水向杭州湾北排,减轻了姚江干流两岸及余姚城区的洪涝压力。
  3.环城地区(南片)围圩电排工程
  1989年8月21~23日,姚江流域普降大暴雨,余姚环城南片3日雨量168.7毫米,受淹面积4.18万亩,受淹时间最多达5天。宁波、余姚两级人大都作出决议,实施姚江流域综合治理,把环城(南片)围圩电排工程列入姚江治理一期工程项目。1990年6月,宁波市计委批准立项;9月,成立环城地区(南片)围圩电排工程指挥部,副市长朱家龙任指挥;11月24日,工程全线开工。1993年7月,工程竣工。1994年2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完成主要项目有:拓浚史家桥江,全长1390米,河道底宽8米,面宽23米;拓浚溪风桥江,全长2500米,河道底宽10米,面宽25米;拓浚十五桥江,全长2270米,河道底宽10米,面宽25米;拓浚取直最良江下游段工程,河道全长3450米,河道底宽17.5米,面宽40米,郁浪浦闸扩孔6米;拓浚石婆桥江,河道全长4257米,底宽10米,面宽26米;城南干渠排洪配套,扩建、新建排洪闸6座。总计拓浚河道13867米;新建、扩建水闸25座,总净宽65.4米;新建排涝泵站28座,新增排涝流量17.5立方米每秒。完成桥梁工程22座;河道砌石6747.5米;抗旱泵站12处。总土方66.61万立方米,石方3.3万立方米,混凝土0.71立方米。征用土地434.113亩,拆迁房屋5179.19平方米。总投工66.63万工,其中,农民投工61.5万工,技工5.5万工。总投资983.0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49万元,集体自筹(包括投劳折资)334.01万元。工程按南拦、北挡、高撇、低抽、错峰、分流等六项措施,在环城南片(原肖东、长丰、城南、明伟、梁辉等5个乡)形成二横六直疏水框架,使环城南片33.88平方公里围圩区达到10年一遇治涝标准,同时,最良江竹山至郁浪浦闸段开通,加快洪水下排,减轻了上姚江特别是城区的行洪压力。
  4.马渚东排工程
  20世纪80年代初,姚江中上游地区连连遭受暴雨袭击,引起余姚西上河地区严重内涝。为减轻该地区洪涝压力,1986年12月初,开始进行东排工程建设。东排工程的骨干项目主要是西横河闸和新斗门闸,以及马渚中河治理。
  (1)西横河闸位于余姚马渚西横河村。清光绪以前即建有堰坝,后又改减水闸。1951年改建为3孔水闸,是丁家坝下河区与马渚中河区的分界闸。1982年,闸西侧将原船闸改建为40吨级升船机站。1986年12月,在原闸处兴建新西横河闸,3孔,总净宽21米,过闸流量130立方米每秒。1987年6月竣工。余姚西上河东排枢纽工程。
  (2)新斗门闸位于原斗门乡东南的姚江支流马渚中河上。新闸西北有史载南宋嘉泰年间即有的陡门。1952年改为斗门闸,3孔,总净宽7.5米,过闸流量60立方米每秒。因无法适应东排工程的排涝流量,遂建新斗门闸,3孔,总净宽21米,过闸流量130立方米。1986年12月开工,翌年10月竣工。闸东侧建有40吨级升船机站。
  5.官山河拓浚工程
  姚江治理一期项目。1991年宁波市计委批准立项,总投资254万元,主要完成拓浚官山河,完成砌石护岸8.3公里;扩建官山闸,5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20米;新建小西坝闸,4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16米;拆建排涝机埠30座,两岸节制闸及机耕桥改建10座。工程完成后加快慈江慈城段洪水向姚江分流,减轻慈江两岸洪涝压力。
  6.水云浦排涝工程
  1989年8月大暴雨后,由宁波市计委立项,实施慈溪水云浦排涝工程。工程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于1991年11月竣工,完成从六塘至九塘长3441米河道拓宽疏浚,由原河宽25~30米,拓宽到55~70米。二期工程于1993年6月竣工,完成从横河镇东上河至大塘江新开河道1042米,河宽20米,两岸砌石护岸。三期工程于1995年11月开工,1996年5月竣工。完成从大塘江至新二江长3086米河道拓宽,河宽从原12~20米,拓宽到20~26米。
  7.丈亭片围圩电排工程
  余姚市原丈亭地区涝区面积85.5平方公里,在3.1米水位以下的面积有5.7万亩。长期受涝。1973年,列为姚江除涝重点工程。主要采取新建水库拦蓄洪水,开挖沿山渠引出山水,加固加高姚江江堤挡住洪水,增设排涝设施排出涝水等措施。共挖掘引洪浦道8条,全长23.78公里,其中汇龙浦2.7公里,吴泽浦3.98公里,官桥浦3.18公里,潺子浦1.3公里,魏家浦3.09公里,团结浦4.5公里,龙山浦2.16公里,马家浦2.87公里。汇集山区洪水面积63.5平方公里。新建圩堤总长51.45公里,排涝泵站47处,总装机61台,4330千瓦,排水流量79立方米每秒。经过10余年治理,在姚江水位4.30米时不受灾。粮食产量从1970年亩产455公斤,提高到1987年亩产717公斤。1997~2001年,这一地区的河姆渡镇、三七市镇、丈亭镇又分别进行了大规模的除涝工程建设。河姆渡镇全面加固加高姚江江塘。全长21.7公里,堤顶高程5.2~5.5米,堤顶宽2~3米。新建、改造排涝站12座,新增排涝流量5.5立方米每秒。三七市镇实施治涝工程建设,修筑彭王浦、吴泽浦、官桥浦、郭塘浦、潺子浦等5条浦塘计21.68公里,加固加高部分姚江江塘,新建、改造排涝泵站23座。丈亭镇实施寺前王大溪治理。加固浦塘、帮宽加高姚江江塘11.6公里。新建、改造排涝泵站16座,新增排涝流量8.4立方米每秒。这一地区排涝标准目前已超过10年一遇。
  8.陆埠沿江低洼涝区治理
  姚江右岸原陆埠、车厩、沿江一带,有低洼地3万亩。1973~1974年,集中进行排涝设施建设。建泵站13处,总装机965千瓦,排水流量17.7立方米每秒。1998~2001年,陆埠镇在洋溪两岸修筑江塘,加固加高姚江江塘。3年内共筑江塘12.85公里,江塘标准面宽3米,顶高程5.5米,新建、改造排涝站5座。除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
  9.马渚青山下沙畈低产田改造
  下沙畈总面积约1万亩,其中原青山乡境内7000余亩,开元乡2000亩,东蒲乡近600亩。一般田面高程4.6~4.7米。该处原为古汝仇湖一角。1953年以前,这里地势低洼芦苇丛生,沼池荡畈。原青山乡于1953年春至1954年冬,开挖排水沟和河道,围筑圩丘。共计挖河2条,总长12000米,围筑圩丘11000米,总投工4万余工。20世纪60年代末,又改建沟渠,平整土地。共计平整土地6000多亩,改建排涝渠道100多条计15000米,累计完成土方3万立方米,投工3万多工。20世纪70年代末,又建造排涝泵站2座,水闸7座,机耕路4条,整治河道1条计550米,累计完成土石方4.5万立方米,投工4.02万工,投资10.78万元。原开元乡在下沙畈建水闸2座,55千瓦排涝站1座。原东蒲乡建水闸1座,14千瓦排涝泵站1座。20世纪90年代后期,马渚镇对下沙畈的排涝设施又进行了改造。1999年,余姚市政府实施陶家路江南延工程。河道向南延伸1100米,直接伸入马渚涝区,减轻了当地受涝的压力。
  三、外排入海水闸
  (1)东进闸。中型水闸,位于上虞海涂七四丘北塘,系排涝、挡潮、蓄淡水闸。枢纽工程包括东进闸、口门防护工程、排涝干河及环塘河、管理所四个部分。1990年11月开始施工,1991年7月基本建成。水闸4孔,孔净宽6米,总净宽24米。闸底高程0.9米。排涝标准20年一遇。最大排涝流量347立方米每秒,平均排涝流量262立方米每秒。主要担负虞北地区上河区248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直接受益农田27.4万亩。
  (2)西大堤一号闸。位于曹娥江右岸、上虞海涂北丘西大堤。中型水闸,共3孔,孔净宽6米,总净宽18米。闸底高程-0.4米。设计排涝标准10年一遇。最大排涝流量205立方米每秒,平均排涝流量96立方米每秒。排涝面积76平方公里。1982年开始施工,1984年7月基本完成,1986年4月底竣工验收。
  (3)临海浦闸。位于余姚市临山镇,系姚江流域向北分散排涝的骨干出海水闸。水闸共6孔,孔宽4米,总净宽24米。右面第一孔为排涝兼过船孔。
  闸底高程2米。粉砂地基。设计排涝流量160立方米每秒。承担上虞县岑昌江一片和临山上河区共241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宁波地区水利局设计。1979年9月开始施工。1981年6月13日梅暴雨期间,水闸排涝11小时,最大泄流量180立方米每秒,防冲槽及海漫部分被严重冲刷,直接威胁闸身安全。1984年9月对水闸进行加固修复。加固工程于1985年11月动工。1986年6月完成。工程主要项目增建二级、三级消力池和海漫及堆石式防冲槽;拆建两侧翼墙;延长上下游渗径及设置反滤层,工程投资103万元。2001年3月,防汛检查中发现闸底板及上游防渗铺盖出现裂缝,即采用华东水利设计院研制的PBM聚合物混凝土修补。2001年6月26日,一次短历时大暴雨后右岸下游翼墙上部外移。最大外移量27厘米。后采取墙外PBM聚合物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加固,降低翼墙高度,修复空箱。目前仍有结构安全及防渗问题,正在进行安全鉴定。临海浦的排涝干河为临海大浦。闸址以上2060米处有横山狮桥闸,为二线备塘水闸,7孔,总净宽25米。
  (4)陶家路闸。位于余姚市泗门镇,系姚江流域向北分散排涝的骨干出海水闸。水闸5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20米。闸底高程1.0米。最大泄流量240立方米每秒。右边孔为过船孔。钢筋混凝土梁板闸门。粉砂地基。设计排涝标准20年一遇。承担泗门片及西上河地区216平方公里向北排涝任务。1990年9月底动工,1991年6月基本完成。征用土地83.6亩,拆迁房屋120平方米。共开挖土方10万立方米,石方1.82万立方米,混凝土0.5万立方米,投工15万工,总投资348.49万元。1996年发现底板裂缝,消力池斜坡被冲刷,即进行加固处理。底板上覆盖0.3米厚钢筋混凝土,消力池采用PBM聚合物水下混凝土修补。排涝干河为陶家路江。干河与水闸排涝能力未配套,易冲刷,两岸石坎经常倒塌,桥梁基础冲刷严重。
  (5)建塘江九塘闸。位于慈溪市原西三乡九塘建塘江出海口。1964年在其南八塘上建成西棉闸,2孔,总净宽6米。因海涂围至九塘,1980年外延在九塘上建闸。闸门3孔,总净宽15米。闸底高程0.13米。设计过闸流量108立方米每秒。
  (6)三八江九塘闸。位于慈溪市原西二乡九塘三八江出海口。1958年在其南八塘上建成丰收闸,3孔,总净宽6.6米。1985~1986年外延在九塘上建闸,4孔,总净宽16米。闸底高程-0.37米。设计过闸流量102立方米每秒。粉砂地基,混凝土反拱底板基础。
  (7)四灶浦闸。位于慈溪市原东三乡第一线海塘(九塘)突出外伸300米处,俗称十塘闸。初于1954年在七塘建闸,后因海塘外延至八塘、九塘,于1957年、1966年相继建八塘闸、九塘闸。九塘闸11孔,总净宽27.5米,为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水闸。后因海涂淤涨,排水不畅,于1975~1977年外延1100米,从九塘沿浦道两侧筑直塘,突出海上建闸。现闸9孔,总净宽27米,闸底高程0.13米,设计过水流量100立方米每秒。反拱底板,闸墩、岸墙用预制混凝土块砌筑灌浆。该闸为慈中河区主要排水入海闸。
  (8)半掘浦闸。位于慈溪市新浦镇十塘半掘浦出海口。1960年建八塘闸,5孔,总净宽13米。九塘建成后,1973年建九塘闸,7孔,总净宽21米。十塘建成后,于1985~1986年,在十塘上建闸。现闸6孔,总净宽24米,闸底高程-0.37米。设计过闸流量106立方米每秒。反拱底板,岸墙基础为混凝土灌注桩。该闸为慈中河区主要排水入海闸。
  (9)徐家浦闸。位于慈溪市东山头九塘徐家浦出海口。3孔,总净宽15米,设计过闸流量96.5立方米每秒。1978年建。其内,有八塘闸,1962年初建,1978年扩建,4孔,总净宽12米。
  (10)方家浦闸。位于慈溪市观城镇九塘方家浦入海口。4孔,总净宽15米。设计过闸流量89立方米每秒。1984年新建。1949年10月前方家浦七塘入海口建有闸,1953年重建,称民建闸。八塘建成后,1964年在八塘建新闸2孔。1984年废旧闸改建为备塘闸,3孔,总净宽10.5米,与现方家浦今闸配套。
  (11)淹浦闸。位于慈溪市原淹浦乡九塘淹浦出海口。4孔,总净宽16米,设计过闸流量97.5立方米每秒,1986年建成。淹浦原在八塘入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七塘建五洞闸。1953年在八塘建六洞闸。1984年六洞闸增扩孔径,总净宽增至17.1米,成为九塘闸的内闸。
  (12)古窑浦闸。位于慈溪市五洞闸乡八塘古窑浦入海口。5孔,总净宽15米,设计过闸流量96.5立方米每秒,1983年建成。古窑浦于1907年在七塘上建有五洞闸。1956年修建,总净宽12.6米。现为九塘闸的内闸。
  (13)淞浦闸。亦称红旗闸,位于慈溪市观城八塘淞浦入海口。6孔,总净宽17.5米,设计过闸流量115立方米每秒,1978年扩建。1949年前,淞浦原有三洞闸,1956年修建后称上红旗闸。1962年新建红旗闸,3孔,总净宽8.5米,上红旗闸废。1977年淞浦拓宽后,在红旗闸东侧扩建3孔,共宽9米。1978年建成为现淞浦闸。
  (14)镇龙浦闸。位于慈溪市原龙山乡镇龙浦入海口。3孔,总净宽12米。设计过闸流量73立方米每秒,1985年外移。原闸初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1957年重建,1孔;1985年扩为3孔,总净宽10.8米,以与外移的现镇龙浦闸配套。
  (15)澥浦闸。位于镇海区澥浦镇下岚山嘴,为姚江流域向海分散排水工程之一,排水面积114.7平方公里。按重现期20年一遇暴雨设计,过闸流量153立方米每秒。闸底高程-1.87米。闸门总净宽18米,分3孔。钢筋混凝土平板门,用电动卷扬机启闭。1964年动工,1965年建成。
  四、排涝入甬江水闸
  (1)张鉴碶。位于镇海区城关镇西门,排上、中河区5万亩农田涝水入甬江干流。老碶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建。1951年易地另建新闸2孔,因设计不善废弃。1957年在老碶东首另建新闸3孔,总净宽10米。闸底高程-1.57米。1958年建成。老碶仍保留。
  (2)清水浦闸。位于镇海区清水浦,为姚江流域分散排水工程之一,排水入甬江。原规划排水面积520平方公里,从慈江尾部铁路桥开新河过更楼到万嘉桥,南折直落至闸,分排慈城地区涝水向东直接入甬江。闸门总净宽24米,4孔,闸底高程-2.87米,设计过闸流量151立方米每秒。1982年建成。因河道工程掘损土地多,未能执行。搁置9年而未启用。1990年,宁波市人民政府决定进行河道配套工程。1990年12月,闸前河道工程动工,1991年7月完成,计长624米。河面宽48.8米、底宽32米。河底高程-2.87~-2.37米。闸外浦道开挖、围堰拆除及闸内河道公路桥等工程相继完成。其他河道工程在进行中。
  (3)孔浦闸。位于江北区孔浦。河区西部涝水原绕道经姚江排出,为加快排水,改由江北大河经此闸直接排向甬江。闸门总净宽13.5米,5孔,设计过闸流量62立方米每秒。1976年建成。
  五、排涝站
  (1)临山强排站。位于余姚市临山镇东门上、中河区分界处。进水河道临泗江,出水容泄河道临山上河区环城河,向北接临海大浦,入钱塘江口、杭州湾。临山强排站是姚西北治涝工程配套项目。排涝泵9台,泵型为苏排Ⅱ型圬工泵,设计流量15立方米每秒。泵站与陶家路闸系、临海浦闸系联合运行,自排与抽排相结合,使西上河区86平方公里面积治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1993年初动工,6月底完成。完成土方2.5万立方米,砌石0.21万立方米,混凝土0.15万立方米,征用土地7亩,总投资202万元,姚西北治涝工程指挥部组织施工。
  (2)剑江排翻站。位于余姚市城东剑江出口。排、翻两用。装机4台,320千瓦。泵型为28ZLB—70轴流泵,排翻能力5立方米每秒。泵闸结合。水闸共5孔,孔宽3米,总净宽15米。涝时外排,受益面积8000亩。旱时由下姚江翻水入剑江,补充灌溉双河、城北、郑巷等地农田。1980年,余姚市政府决定投资建设,1984年1月建成,6月13日正式投入运行,总投资55万元。
  (3)大口经电力排涝站。余姚境内有25万亩耕地地势低洼,极易受涝,主要分布在姚江两岸。1962年大洪水后,开始编制治涝规划,但限于财力,未能实施。1973年后,低洼地区修筑圩丘、建造水闸、兴建泵站,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涝工程建设。为提高排涝效率,各地建设了许多大口径电力排涝站。配套泵主要以20ZLB—70和28ZLB—70为主。因苏排Ⅱ型圬工泵更适用于姚江流域低洼地区排涝,1984年以后,余姚市郑巷翻水站开始自主生产圬工泵,并全面推广应用苏排Ⅱ型圬工泵。1997年,余姚市政府制定三年规划,将原效率较低的轴流泵全部改为圬工泵。至1999年止,共改造93台。余姚市现有大口径电力排涝站182座,排涝流量315立方米每秒。
  流域内江北区、慈溪市也建有一些大口径电力排涝站,但数量较少。
  第四节 降渍
  姚江中下游两岸地势较低,地面高程在2.5~3.5米之间,接近姚江正常控制水位,部分低于常水位。总面积约30万亩,主要分布为慈城片5.7万亩,丈亭片5.3万亩,陆埠片3万亩,环城片10.6万亩,西上河片5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该地区粮食平均亩产约160公斤。20世纪60年代,亩产量约300公斤,比正常全县平均产量低100~200公斤。这些地区地下水位高,与地表水连通,通过土壤毛细作用,进入作物根系层。土壤过湿,通透性差,形成渍害。渍害是造成这一带农田低产的根本原因。
  姚江两岸地区排除渍害与除涝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紧密相连。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控制河网水位,加强田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实行灌排分开,推广节水灌溉和平整深翻,增施有机肥等。
  低洼地区实施围圩电排,除涝降渍。3天雨量4天排出,及时降低水位。依靠排涝泵站控制河网水位。丈亭片建泵站47处,装机4330千瓦,排水流量112立方米每秒;陆埠设泵站13处,总装机965千瓦,排水流量22立方米每秒;环城片设泵站64处,总装机5165千瓦,排水流量103立方米每秒;西上河片设泵站36处,装机2320千瓦,排水流量65立方米每秒;慈城片设泵站21处,总装机5194千瓦,排水流量33立方米每秒。
  20世纪60~70年代,政府组织农民开挖田间排水沟,深度在40厘米左右,降渍效果较好。冬季作物明显增产。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排水深沟约300公里,间距150米左右,深度0.8~1.0米。仅余姚市开挖排水深沟约300公里,受益12万亩。1996年余姚市钟家门头和江北区洪塘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建设暗管降渍。采用多孔波纹塑料管,埋入地面以下0.6~0.8米,把地下水汇集到排水明沟,又用小水泵降低排水沟水位,控制地下水位十分有效。
  现实实施的降渍措施有:
  (1)灌排分开。早期田间灌溉与排水渠道合而为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灌排分开,各成系统,互不干扰。排水系统控制沟河水位。
  (2)全面实施节水灌溉。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田灌溉大水漫灌。大量灌溉水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位提高。1993年以后,流域内农田灌溉全面推广“薄露灌溉”技术。少供水,多搁田,土壤经常接触空气,氧化电位提高,减轻了渍害。流域内田间灌溉渠道由土渠改为混凝土渠道和地下暗管,共计1500多公里。
  (3)平整深翻。为了降低渍害,采取平整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等农业耕作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一技术得到较好应用,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疏松,增加通气。
  第二章
  灌溉供水
  生活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就已经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灌溉,这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姚江流域农业之滥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条件、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姚江流域的农业灌溉和生活供水条件不断地发生改变。山区的灌溉、供水以溪水、泉水、山塘水为水源,取水形式由原始的沟渠、竹管引流发展到以管道和高扬程水泵输水。平原灌溉水源由原湖沼水、江河水、水井水为主后转而为湖泊、河网取水为主又转而水库水、河网水、姚江水为主。水库作为人工湖泊,其所蓄水现已成为流域灌溉的主要水源。生活用水水源也由原来的江河水、湖泊水、井水、池水变成现在的水库水为主。
  第一节 蓄水
  一、湖泊河网蓄水
  史载,汉代开始就人工筑湖,荫注农田。南部沿山一带湖泊约成于原始社会末期至春秋时期;中部湖泊成于春秋至汉代;沿海一带湖泊则一般成于汉代至唐代。当时万亩以上的湖泊有烛溪湖、牟山湖、汝仇湖、余支湖、黄山湖、夏盖湖,其中汝仇湖宋时面积9.7万亩。
  汉朝以后特别是魏晋和宋朝靖康前后,北方人口大迁徙,姚江平原人口剧增,湖泊屡遭垦殖,面积逐年缩小。1949年后,上林湖、梅澳湖、里外杜湖、白洋湖、凤浦湖、沈窖湖、灵绪湖、前溪湖、穴湖先后改建水库。鸭荡湖、乐安湖等为鱼塘。现存湖泊12处,湖面积11689亩,蓄水量1215万立方米。
  目前流域内最大的天然湖泊为牟山湖。牟山湖于原始社会末至春秋时期由泻湖演化而成,为原余姚东山、兰风、孝义、开元、烛溪、云柯六乡九里的水源之一。明嘉靖至隆庆间(1522~1572年),牟山湖为豪绅侵占,几乎全部开垦为田。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开元长泠江人魏汉及张奕、严奇、黄榜元等首告复湖。明万历十七年至十九年(1589~1591年),知县叶炜下令铲田复湖。清代官府多次立碑示禁。乡人多次出资培堤修闸。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为制止私垦,刘福生等邀集众人勘察湖界。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夏至二十四(1899年)年春,由严子绍测量并绘图。测得牟山湖“周积十二万九千六百弓,外实积四百八十八万八千弓”。刘福生作《牟山湖志》。订立两闸启闭成规,划定灌溉区域。
  民国21年(1932年)3月,省水利局肖霭士测得牟山湖面积10555.5亩,灌溉面积约17.1万亩。民国36年(1947年)成立“牟山湖疏浚复垦办事处”。同年10~12月,于牟山湖北部围湖造田3400亩,并开渠、培堤、修闸,民国38年(1949年)1月工程全部完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2月,重建大有、屡丰两闸。1954年、1957年、1962年分别加固加高湖塘近6公里,并有围湖造田。1969年底开通五藏岙,引四明湖水入牟山湖,并加高加固湖塘8公里。现牟山湖仍为姚西地区的重要水源。表3-1为姚江流域现存湖泊的蓄水容积表。
  历代近20万亩湖泊垦殖后,河网蓄水逐渐成平原主要灌溉水源。全流域现有河网蓄水容积1.52亿立方米。各河区河网蓄水容积情况见表3-2。
  二、水库蓄水
  1954年,余姚兴建史家弄小(二)型水库和改造穴湖水库。1955年1月,流域内第一座小(一)型水库——余姚(现属江北区)五婆湖水库开工,坝高14米,库容135万立方米。由于1957年的干旱,各地都十分重视水库建造,后又适逢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姚江流域开始大规模的水库建设。现流域内的绝大多数小型水库和一部分中型水库以及惟一的大型水库都于当时建造。1957年,余姚动工改造上林湖水库(现属慈溪市)。1958年1月,梅湖中型水库(现属慈溪市)开工。同年10月流域内惟一的大型水库——余姚四明湖水库动工兴建,总库容12354万立方米。40余年来,兴建水库从未间断,水库蓄水逐年增加。截至2000年,流域内小(一)型以上水库共有40座,正常库容3.29亿立方米,灌区面积138.41万亩(见表3-3)。余姚、慈溪、上虞三市小(二)型和小(三)水库,共有240处,库容1192.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91万亩(见表3-4)。
  第二节 引水提水
  一、引水
  引水灌溉,最早当可上溯至数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引水见诸志书,早在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4年),当时余姚境内建冷水堰于通德三都,引堰水灌田八百余亩;张宏浚长沟(陆埠径河)二千七百余尺(当时属慈溪县的陆埠),接蓝溪。当溪之冲置堰(名利家堰或曰李家堰)以固之,引蓝溪水灌溉洪庄堡畈田二十余顷。
  1.山溪滚水坝引水
  历史最久。在溪流中置滚水坝(堰),坝侧开渠引水,灌坝下农田。多余溪水自坝上过。梁弄、南庙、陆埠、大隐等较大溪流,因雨季水势凶猛,自古以来多用卵石堆坝,永久设置。不少地方还与水碓相连,利用水力作工。小的溪流形式相同,只是灌溉期间临时采用柴木、泥土填筑滚水坝,遇洪水坝自溃,不影响排涝,春筑秋放,年复一年。目前,对引水灌溉面积较大的滚水坝,已用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构筑。此类引水灌溉面积有2万亩左右,其中余姚市有545处,灌溉面积0.9万亩。
  2.候潮引水灌溉
  姚江大闸建造前,姚江为潮汐河,下游有近万亩低于平均3.05米高潮位的农田。单季种植株高、秆粗、耐淹、耐旱的“湖白”水稻,常常候潮引水灌溉。三七市有“坐皇山,睏石步,再要快活祝家渡”的谚语,意指祝家渡一带都是候潮引水自灌。随姚江大闸建成候湖引水灌溉告停。
  3.曹娥江引水
  曹娥江水位一般高于姚江平原西北河网水位,每遇亢旱,西北河区民众常自发开百沥塘引水灌溉。清咸丰七年(1857年),广济涵洞建成,上虞东北、余姚西北一带就开始正式引曹娥江水灌溉。因引水水源不足,大旱时常引发争水纠纷。民国4年(1915年),余姚大旱,乡民鸣锣聚众开上虞后郭引曹娥江水,引发严重事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12月,余姚、上虞两县共同在上虞百官兴建余上防旱闸(后称余上慈防旱闸),次年5月告竣,与广济涵洞合计引水流量为52立方米每秒,开始有计划从曹娥江引水。受益区域按水级分上、中、下三个灌区,统称丁家坝灌区,面积32万亩。后因曹娥江上游大型工程以及上虞上浦闸建成,曹娥江水情变化,加之余上慈闸闸身断裂,遂于1982年封堵两闸(1991年永久封堵)改由上浦闸引水。30年内累计引水近36亿立方米。年进水量最大2.337亿立方米,最小0.697亿立方米,成为姚北、慈北灌溉的重要水源和虞北的主要水源。
  上浦闸1980年开始引水。设计多年平均引水量为1.2亿立方米每年。余姚1983年以后改从上浦闸引水,并按浙政办[1990]59号文执行,即“将上浦闸抗旱关闸期间引入的曹娥江天然径流的25%分给宁波市(余姚19%,慈溪6%)”。至2000年余姚累计从上浦闸引水4120万立方米。1996年起水费为每立方米0.024元(浙江省水利厅浙水[1996]420号文定)。
  (1)广济涵洞。位于上虞百官镇大坝头百沥海塘上。清咸丰七年大旱,余姚北乡农民聚众至百官附近后郭,破曹娥江堤引水抗旱。此后,宁绍台道台段光清即于是年发起建造广济涵洞,翌年成。石砌2孔,洞高1.23米,孔径分别为1.5米和1.6米。最大引水流量13立方米每秒。1954年在洞外修建新闸。
  (2)余上慈闸。位于广济涵洞北首,俗称丁家坝。1952年建,翌年成。3孔,总净宽6.60米,设计流量40立方米每秒。引水渠道由原有河道整治而成。灌区为上虞、余姚、慈溪3县(市)共计32万亩农田。1982年因闸身断裂、曹娥江水情变化而封堵。199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室下文永久封堵。表3-5为余上慈闸1962~1982年引曹娥江水的情况。
  4.上浦引水灌溉工程
  枢纽工程位于上虞市原上浦乡甲仗村曹娥江分叉江上。上游集水面积4460平方公里。引水闸位于右岸距漫水闸525米处,4孔,每孔4米,涵洞式,设计引水流量50.3立方米每秒。1977年动工,1979年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引水总干渠从引水闸经南穴拗花山节制闸,至外梁湖分两支,一支接四十里河;一支经百官龙山隧洞,至百驿桥与百崧河相接,全长13.6公里。1978年动工,1981年全线通水。灌溉虞北及四十里河区农田31万亩,部分输入原丁家坝余慈灌区。
  5.四明山引水
  1971年,余姚县曾提出引四明山北溪(奉化江水系)约78平方公里集水面积水济四明湖水库。工程拟开挖隧洞7.8公里,明渠6公里,引水4000万立方米,同时兴建装机6000千瓦、年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的电站一座。隧洞开挖约200米后因故停工下马。1978年,于见溪岭开挖隧洞,引曹娥江水系约10多平方公里集雨面积水。动工数月后又因故停工。1998年,余姚为开发利用四明山水资源,完成从蟹坑溪引曹娥江水系14平方公里集水面积水资源入四明湖的引水工程前期研究工作报告。
  二、提水
  旧志载:“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寺湖悉计亩科入,乃废。松阳湖丈量作田,中余小港一带,引潮车戽灌田。”明末以后,渐行龙骨车提水,辅以戽桶提水,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龙骨车有手摇、手牵、脚踏、牛拖之别。提水高度2米以下。每小时出水量3~6立方米,效率甚低。农民需以70%的劳作时间应付灌溉。
  1948年,余姚牟山湖和马堰头农场开始用抽水机提水灌溉,成为姚江流域机械提水灌溉之先。1953年开始发展机械提水,1954年在原余姚横河(现属慈溪)建立国营横河抽水机站,1955年原余姚洪塘(现属江北区)建立鞍山电力抽水机站。以后集体机电灌溉机埠飞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华东电网伸向姚江流域,自西向东开展大规模电力灌溉建设。20世纪70年代初,平原机械灌溉的动力形成以电力为主、内燃机为辅的格局,全部实现灌溉提水机电化。至2000年全流域机械电力提水的总动力达7.9万千瓦。
  机械提水灌溉的工程设施,按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机埠、翻水站、喷灌站三类。
  1.机埠
  机埠是直接提水灌溉农田的泵站,总装机已达6.5万千瓦。20世纪60年代,机埠灌区面积较大,一般500~1000亩。水泵口径250~300毫米,配12~20马力柴油机或10~14千瓦电动机。因渠长灌溉不便,陆续缩小灌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机埠灌区面积多在200亩左右,水泵口径200毫米,配套功率7.5千瓦,适合当前农村联产承包体制。
  平原机埠扬程较低。20世纪60~70年代,每亩15千瓦时的能耗,已可满足每亩600立方米的灌溉用水。20世纪80年代后,灌溉能耗增至每亩20~30千瓦时,水费每亩25~35元,甚至更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结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相应调整和更新机埠,能耗、水费逐渐趋向合理。
  山区机埠扬程较高,一般10~40米。年补充灌溉水量每亩100~150立方米。梯田灌溉水利用率高,水费每亩30~40元。现山区种植结构调整,能耗高的高扬程机埠已废。灌溉频率高的机埠,渠道已管道化。余姚市现存高扬程机埠情况见表3-6。
  2.翻水站
  姚江干流河床低,支流浦河河床高,相差2~4米。姚江大闸建成后,1961年夏,干流水位下降至1.50米时,支流浦河出现局部断流,无法灌溉。两岸临时安装水泵提水补充浦河。因效果显著,1962年后,两岸以小型水系或行政区域为灌区,纷纷建造固定翻水站。余姚市四明湖水库建成后,为解决姚西北灌溉,兴建了多处调水翻水站。沿海淡水水库建成后,相应配套了蓄水翻水站。慈溪境内的凤湖、窖湖、灵湖、外杜湖、上林湖、梅湖等中、小(一)型水库,因灌溉、供水负担较重,都配套了翻水站,丰水期由河网提水蓄于水库。2000年流域内装机200千瓦以上的翻水站共有42处,238台,12383千瓦,翻水能力131.1立方米每秒。
  (1)江北翻水站。始建于1962年。辖压赛堰、李碶渡2处泵站,灌溉镇海河区(包括江北区一部)农田,受益18.1万亩。压赛堰泵站1989年10月
  进行全面改造,1991年2月竣工投产。原30台各类水泵,改造成3台900ZLB—2.85—2.6型水泵;装机由1215千瓦降为960千瓦;流量由9立方米每秒,增至10立方米每秒。李碶渡初装时11台,450千瓦;现装机28台,1068千瓦,流量8立方米每秒。合计装机31台,2028千瓦,流量18立方米每秒。
  (2)慈江灌区翻水站。辖乍山、半浦、妙山3处泵站。1961年始建,20世纪80年代调整。现乍山泵站装机30台,1097千瓦,受益3.06万亩;半浦泵站装机12台,660千瓦,受益1.14万亩;妙山泵站装机14台,1120千瓦。合计装机56台,2833千瓦,流量22.4立方米每秒,受益5.77万亩。
  (3)鄞西翻水站。辖大西坝、钓鱼山2处泵站。1962年始建,1986年调整。现大西坝泵站装机4台,380千瓦,流量4.2立方米每秒;钓鱼山泵站装机6台,132千瓦,流量1.2立方米每秒。合计装机10台、512千瓦,流量5.2立方米每秒,受益面积8.19万亩。
  (4)三七市翻水站。辖罗家渡、张家渡、祝家渡3处泵站。1962年始建,20世纪80年代末改造。现罗家渡泵站装机5台,150千瓦,流量1.5立方米每秒;张家渡泵站装机3台,90千瓦,流量1.2立方米每秒;祝家渡泵站装机3台,155千瓦,流量1.8立方米每秒。合计装机11台,405千瓦,流量4.5立方米每秒,受益3万亩。
  (5)河姆渡翻水站。辖河姆渡、江中2处泵站。1962年始建,20世纪80年代改造。现河姆渡泵站装机9台,220千瓦,流量2.1立方米每秒。江中泵站装机7台,193千瓦,流量2.0立方米每秒。合计装机16台,413千瓦,流量4.1立方米每秒,受益2.4万亩。
  (6)丈亭翻水站。辖丈亭、蜀山渡2处泵站。1962年始建,20世纪80年代改造。现丈亭站装机5台,171千瓦,流量2立方米每秒;蜀山渡泵站装机5台,155千瓦,流量1.5立方米每秒。合计装机10台,326千瓦,流量3.5立方米每秒,受益1.9万亩。
  (7)陆埠翻水站。辖东江沿、沙浦、周家湾、泥公渡4处泵站。1963年始建,20世纪80年代改造。合计装机12台,284千瓦,流量2.4立方米每秒,受益1.4万亩。
  (8)剑江排翻站。建于1984年。装机4台,320千瓦,流量4.8立方米每秒,受益2万亩,并担负排涝面积0.8万亩。
  (9)余姚镇翻水站。辖蜀山、油车浦、鲍家潭、太平桥、胜堰5处泵站。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均为临时设置。20世纪80年代相继改造为固定站。合计装机7台,345千瓦,流量3.9立方米每秒,受益2.3万亩。
  (10)郑巷翻水站。建于1964年,担负姚北向四明湖水库调水的任务。经1966年、1986年两次改造,现装机4台,220千瓦,流量2.4立方米每秒,受益3万亩。1967年曾输水至慈溪县庵东区。
  (11)双板桥翻水站。建于1979年,担负余姚朗霞、低塘二镇向四明湖水库调水的任务,装机4台,220千瓦,流量2.4立方米每秒,受益2万亩。原属余姚西上河灌区管理,现由郑巷翻水站托管。
  (12)低塘翻水站。辖保卫闸、唐家堰、黄清堰3处泵站,分别建于1966年、1973年、1991年,担负当地向四明湖水库调水的任务。合计装机13台,560千瓦,流量5.8立方米每秒,受益2万亩。
  (13)斗门翻水站。位于马渚斗门,建于1966年,担负余姚西上河区向四明湖水库调水的任务。装机5台,275千瓦,流量3立方米每秒,受益4万亩。因四明湖总干渠凤凰山渡槽建成,调水量已能满足所需,1987年以后停用。
  (14)朗霞翻水站。始建于1969年,担负余姚朗霞镇向四明湖水库调水的任务。经1988年、1995年两次改造,现辖八堡庙、大庙周、北排江3处泵站。合计装机9台,269千瓦,流量4.2立方米每秒,受益1.5万亩。
  (15)临山翻水站。始建于1979年,担负余姚临山镇向四明湖水库调水的任务。经1985年改造,辖湖堤、东门2处泵站。合计装机9台,273千瓦,流量4.9立方米每秒,受益3万亩。
  (16)临山排翻站。建于1993年,担负抗旱时姚西北向四明湖水库调水、涝时向北强排入海的双重任务。装机9台,495千瓦,配苏排Ⅱ型圬工泵,流量13.5立方米每秒,翻水受益2万亩。建站至今,尚未正式运行。现由余姚市姚西北河区托管。
  (17)临山海涂水库翻水站。建于1980年,1997年增容,现总装机6台,330千瓦,流量3.9立方米每秒。平均每年补充水库水量150万立方米。
  (18)上林湖水库翻水站。建于1979年,装机3台,165千瓦,1997年改建为5台,615千瓦,流量4.9立方米每秒。
  (19)梅湖水库翻水站。建于1999年,装机4台,440千瓦,流量4立方米每秒。
  (20)四灶浦翻水站。建于1998年,装机7台,700千瓦,流量7.1立方米每秒。
  (21)外杜湖翻水站。建于1980年,装机3台,90千瓦,现改造为4台,260千瓦,流量4.2立方米每秒。
  (22)十字路水库翻水站。建于1986年,设计装机2台,260千瓦,流量1立方米每秒。
  (23)国营曹娥江电力翻水站。位于上虞梁湖拗花山,故又称拗花山翻水站。1964年建成,4台、总装机1040千瓦,流量13.3立方米每秒。翻曹娥江水灌溉丰惠、梁湖等乡镇3.3万亩耕地。1979年7月,该站灌区由上浦闸引水灌溉代替。1992年11月30日上虞市政府宣布撤销。
  3.喷灌站
  喷灌技术在流域内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余姚县水利局引进、改良外地喷灌新技术,自行研制喷头,并于1975年7月,在余姚茶场后王山建成投产宁波地区第一处固定喷灌站。面积28亩,当年每亩增产干茶24公斤。1977年,县茶场喷灌工程被列入水利部重点喷灌科研项目,余姚喷灌工作进入全省前列。至1985年,余姚有固定喷灌10处,受益面积1287亩(主要是茶叶、柑桔),装机11台,478千瓦。上虞于1978年引进喷灌技术,于沥海等地棉田试点,后在各地推广移动式喷灌。慈溪被浙江省水利厅定为棉花喷灌试点县,以流动喷灌为主,喷灌面积曾达到3万亩。1981年,在原宓家埭乡西埠头村建固定喷灌1处,装机1台,75千瓦,喷灌茶叶、柑桔、杨梅,面积155亩。1982年后,因土地分户承包经营,除余姚茶场偶有使用外,其他喷灌站都被废弃,设备另作他用。
  2000年,余姚市泗门小路下村,结合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成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喷滴灌站,投资110万元,喷灌大棚作物270亩。
  第三节 灌区
  姚江流域的灌区古已有之,这些灌区多以湖泊为中心,也即现今河区水级的开始。现在流域内的大、中型水库以及大多小(一)型水库都有其灌溉受益区。如四明湖灌区面积原为33.5万亩,现为30万亩;陆埠水库灌区面积2万亩;慈溪梅湖、上林湖、邵岙水库灌区7.5万亩;慈溪里杜湖灌区16.1万亩;镇海十字路水库灌区17.5万亩。小(一)型水库如灵湖灌溉1.7万亩;窖湖灌溉2.3万亩;临山、泗门、周巷、长河、浒山等海涂平原水库灌区面积也都在6万亩以上。较大的支流也有其以提水泵站为中心的灌溉区。如慈江灌区11.4万亩等。姚江流域主要灌区有余上慈闸灌区、姚江闸系灌区和四明湖灌区。灌区或互相包容,或包括上述水库及支流灌区。
  一、余上慈闸灌区
  余上慈闸灌区或称丁家坝灌区。灌区按地势不同分为上、中、下三个河区,涉虞北、姚西北、慈西地区。灌区面积32万亩。余上慈闸灌区是由原有曹娥江引水的广济涵洞受益区扩大而成的。1953年,余上防旱闸建成。1954年,行政区变更后,受益为上虞、余姚、慈溪。1992年,因余上慈闸出现险情而被永久封堵。灌区水源改由上浦闸引水和四明湖水库引水。余上慈闸灌区内有数条配套河流进行了较大整治。
  (1)百沥河。1953年,余上防旱闸建成,灌区扩大,引水量增加。1955年,上虞县从大坝头至前江一段河道浚深1米,拓宽5米;余上闸至草庵桥河道由15米拓宽到30米,浚深1.5米。因引水带入大量泥沙,使河道淤积。1959年,上虞县成立百沥河工程指挥部,由百官、崧厦、沥海3个公社全面疏竣。河宽一律拓宽到20米,平均挖深1.1米。1968年,新建至施家堰一段又淤,百官、崧厦、沥海3个公社再次疏深1米。1978年,百崧河开挖完成,原百沥河百官至崧厦一段逐渐由百崧河替代。百官附近的老河先后填平。
  (2)百崧河。1978年,为上浦闸引水至虞北平原及有利通航而新开。全部工程投工84万工,投资88万元,开河10.3公里,新建桥梁18座。
  (3)青山港。南接虞甬运河,北通临泗江,是姚西北排水、灌溉、航运的主要河道。全长10公里。1965年,马渚区拓宽、掘深自姐妹桥至全佳桥一段,长1.47公里。
  (4)建塘江。1952年,七塘建闸后,新开三江口至七塘的河道2.93公里,面宽10米,底宽2.5米,深2.5米。1955年,拓宽河面至16米。1979年九塘闸建成后,四塘至七塘间的3.12公里河道重加疏浚;七塘至八塘2.24公里河道由面宽16米拓宽为25~33米;新开八塘至九塘间的河道670米,面宽40米,底宽22.5米,深2.5米。建塘江南于四塘与周家路江相接。周家路江自杭甬公路至四塘全长6.5公里。1960年全面拓宽疏深,河面由12米拓至18米。两河相接,为周巷、长河、庵东3区灌溉、排水主河道。
  (5)三八江。1958年,慈溪西二乡发动妇女新开,故名三八江。初开时河面宽14米。1983~1984年,拓宽七塘至八塘段长3.63公里。河面宽30米,底宽10米。1985年,新开八塘至九塘段长0.72公里面宽40米,底宽22米,深2.5米。三八江南穿七塘公路桥后转西经七塘河与垫桥路江相通。垫桥路江从大古塘至七塘,全长11.8公里。1977年、1984年两次拓浚,河面宽18~25米。两河相接,南汇大古塘河,北连七塘河,为原长河、浒山、庵东3区排水灌溉主要河道。
  (6)虞甬运河。古虞甬运河起点在上虞百官上堰头。清咸丰八年(1858年),广济涵洞建成后开挖新河,起点移至大坝头。1979年,赵家升船机建成,又开新河,起点移至赵家。从泾口至长坝,对不符合40吨级通航标准的河段进行扩建,面宽30米,底宽大于15米,河底高程0.6米。1981年6月动工,1983年底竣工。
  (7)丁家坝渠道。自余上慈闸至余姚临山横山狮闸,是余上慈闸的配套河道,1954年,第一次拓浚成新渠。由于进水含沙量大,淤积严重,影响引水,1956年2~3月,余姚、上虞、慈溪三县共同疏深河道10公里,挖土33万立方米。1958年、1962年、1964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完成土方28万立方米。1968年余姚、慈溪两县再次对主、支江进行疏深,总长30公里,完成土方25万立方米。
  (8)临泗江。为引曹娥江水,1956年冬至1957年春,余姚县发动临山、低塘、马渚三区农民掘深、拓宽临山西门至泗门二门堰段,长5.6公里。1964年,又新掘临山西至东门河道一条,长0.5公里,同时疏拓老河0.6公里。
  (9)马渚横河。又名西横河,余姚市马渚镇西横河村以西称湖塘江,西横河村以东称马渚中河,由西横河闸节制上下河区水位。马渚横河经马渚镇一段街河,河道弯曲狭窄,最窄处河宽仅15米。1983年,按杭甬运河40吨级航道设计整治。河面宽拓至22米,局部裁弯取直。增建西横河、斗门升船机站。1986年冬,重建西横河闸、新建斗门闸。1987年开始,对街河段1.7公里进行全面拓宽疏浚工程,河岸为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河面宽42米,河底高程0.13~0.63米,为西北河区向姚江干流排水骨干河道,也是引水、灌溉的主要河道。
  (10)四塘横江。亦称四塘横河。1951年、1952年,余姚县临山、泗门、周巷、长河、浒山、逍林6区群众联合新开自临山老寨堰至逍林四灶浦全长32.88公里大河,河面宽12米,底宽3米,深3米。1955年,拓宽、加深至河面宽26米,底宽10米,深4米。1958年,向西新开延伸到上虞浦前(俗称娥江渠道)。长6公里,河面宽24米,底宽8米,深4米。1982年,2万民工对全河重加整疏。四塘横江为横贯西北、慈中河区的引水、集流、通航要道。
  二、姚江闸系灌区
  灌溉受益包括原宁波市、鄞县、镇海、余姚的52万亩农田。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闸内姚江变为清水河。为有利管理,宁波专员公署成立“宁波专区姚江闸系管理委员会”,对灌区实行统一管理。闸系由姚江大闸、余姚节制闸、各支流引水排水涵洞和沿江翻水站等工程组成。
  1.姚江大闸
  因起1958年大旱。是年7月8日余姚人民为阻止姚江咸潮上溯,一昼夜发动民工3万多人,在干流丈亭三江口段拦江筑坝,抛土10余万立方米,虽因故中止,但当年8月,宁波地委就决定,在距河口3.5公里处,即江北区湾头,利用弯道取直,建姚江闸,阻咸蓄淡。闸上集水面积1748平方公里,按重现期20年一遇日净雨量130.7毫米(降雨量159毫米)3天排出,设计过闸流量725立方米每秒。闸底高程-1.00米。1958年9月动工,1959年6月建成。建闸后江道槽蓄容积自高程-1.0~3.2米之间为4042万立方米。因集水面积大,复蓄系数高,52万亩农田灌溉水量得到基本保证。但一日两次潮汐吞吐被截,引起闸外尾闾和甬江干流严重淤积,影响排涝、航运。
  2.姚江节制闸
  姚江在余姚城区以上河床较高。姚江大闸建成后,旱时水位下降很快,影响城区工业、生活用水和15万亩农田灌溉。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61年5月3日,余姚县成立建闸指挥部,11月开工建造。1962~1964年,先后在候青江、最良江、中舜江及郁浪浦建成4座节制闸,以节制姚江上段水位,并使南部四明湖、陆埠等水库放水注入姚江通向江北时,不致注往下流。4座节制闸控制上游面积1082平方公里,江道槽蓄容积344万立方米,设计过闸流量675立方米每秒。其中:
  (1)中舜江节制闸,位于余姚东城姚江上。7孔,孔宽6米,总净宽42.0米,闸底高程0.3米,过闸流量245立方米每秒。1963年动工,1964年春建成。
  (2)竹山节制闸,位于余姚东城稍偏南的竹山江上。7孔,孔宽3.3米,总净宽23.1米。闸底高程0.3米,过闸流量138立方米每秒。1962年12月竣工。
  (3)皇山节制闸,位于余姚镇东城稍偏北玉皇山北麓的候青江东端。9孔,中孔5米,其他各孔3.3米,总净宽31.4米。过闸流量180立方米每秒。1962年12月竣工。闸右50米建船闸。
  (4)郁浪浦节制闸,位于余姚城东南郁浪浦村。5孔,孔宽3米,总净宽15.0米,1962年12月竣工。1992年扩建,增1孔。现过闸流量112立方米每秒。
  3.慈江闸
  位于江北区原乍山乡芳江村。横截慈江干流,是抗旱时慈江灌区与余姚慈江段的分界闸。9孔,总净宽33米,设计过闸流量132立方米每秒。1974年建成。
  4.化子闸
  位于江北区费市灵山村,原名化纸闸。始建于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原址在安乐寺三江口,为镇海区和江北区东部引纳慈江水的主要通道。1959年,姚江闸建成后成为引水(闸外水位高于内河水位时)和节制(内河水位高于闸外水位时)两用。1959年,在原址上游100米处建新闸,因结构不利通航,于1986年重新扩建,改为2孔、孔宽5米,总净宽10米,1987年建成。
  5.泗港闸
  位于江北区洪塘周家村。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3孔,总净宽9.38米,作用与化子闸同。1954年重修。
  6.浦汊建闸
  1952年开始,为挡潮而兴建浦汊控制闸。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陆续进行更新、改造、扩建。每条浦汊都置闸,成为抗旱、灌溉、围圩电排的主要配套工程。姚江节制闸以下,较大的有:
  (1)浦口闸,位于陆埠溪入姚江处,为陆埠水库配套工程。6孔,总净孔25米,设计过闸流量300立方米每秒。1976年建成后,原浦口闸封堵。
  (2)大隐浦闸,位于鄞县原歧阳乡马家桥村。控制大隐浦出口,拦蓄径流,排泄山洪,改善歧阳一带易旱易涝局面。5孔,总净宽14.04米,设计过闸流量108立方米每秒。1954年建成。
  7.翻水站
  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蓄淡后,当水位降至1.50米时,支流浦河出现局部断流,无法灌溉,两岸必须置翻水站作二级提水,补充浦河水位。自1962年开始至2000年,中途经多次更新、调整,现具有一定规模并正常运行的固定翻水站有:江北翻水站,慈江灌区翻水站,郸西翻水站,三七市翻水站,丈亭翻水站,河姆渡翻水站辖河姆渡、江中2处,陆埠翻水站辖东江沿、沙浦、周家湾、泥么渡4处,余姚镇翻水站,低塘翻水站,以及余姚水利局辖剑江、郑巷、双板桥3处,梁辉姜家渡1处,肖东王灿桥1处。共30处,合计装机180台,8016千瓦,翻水能力80.7立方米每秒。其中,余姚市23处,84台装机,3169千瓦,翻水能力29.7立方米每秒。
  当河区水位降落时,必须由江北翻水站所辖的压赛堰、李碶渡2处翻水站作为调水翻水站从姚江调水入河区。2处翻水站合计装机30台,1459千瓦,翻水能力18立方米每秒,与引水闸、水库联合运行,维持河区正常水位,满足农田灌溉用水。
  三、四明湖灌区
  四明湖水库自1960年开渠引水灌溉,原灌区面积33.5万亩,其中自流灌溉面积3.2万亩,提水灌溉面积12.1万亩,西上河区抗旱灌溉面积18.2万亩。受益余姚、上虞原35个乡。四明湖灌区部分受益田地与余上慈闸灌区面积兼容。四明湖灌区主要由总干渠、城南干渠、马渚干渠、凤凰山渡槽等工程组成。
  (1)总干渠。全长10.5公里。设计底宽13.5米,水深2.5米,坡降1∶10000,流速0.5米每秒,流量20立方米每秒。总干渠于凤凰山连接城南干渠、凤凰山渡槽以及马渚干渠等。
  (2)城南干渠。自凤凰山进口至梁辉童湖长15.4公里。
  (3)马渚干渠。自永思桥渡槽至马渚西山下,长16.2公里。凤凰山渡槽长66.7米,其北首接1156米渠道,通马渚中河。放水入马渚中河经西横河闸入西上河区。
  第四节 城乡供水
  一、自来水厂
  以姚江水系为水源建设自来水厂,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后,大水厂的集中供水逐步取代小水厂的分散供水。水源也由水质较差的河网转向水质较好的水库。
  1.宁波市区水厂
  (1)梅林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8万立方米。始建于1979年,扩建于1988年。供水范围为江北区和镇海区。水源取自姚江,水质差。
  (2)慈城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建于1979年,供应慈城地区。水源原取自姚江支流慈江,水质差,现已改由英雄水库供水。
  (3)镇海水厂、骆驼水厂。日供水能力分别为3万立方米、2万立方米。供应镇海区。水源大部分取自十字路水库,小部分取自江北河网。
  2.余姚市水厂
  1965年,城区在三官堂路始建自来水厂。深井水源向久丰纱厂购入,经过滤消毒后供应用户,日供水500立方米。自此,余姚城区的自来水厂逐步形成规模。
  (1)龙山水厂。位于余姚镇龙山西麓,属余姚市自来水公司。1968年建成,日供水1000立方米。后经多次扩建,至1988年,日供水能力增到2万立方米。水源取自姚江,因水质差,2000年底,停止向姚江取水。
  (2)花园水厂。位于余姚镇花园桥,属余姚市自来水公司。第一期工程以水质较好的梁辉童湖水为水源。1982年11月动工,1983年12月竣工通水。第二期工程以水质较好的陆埠水库为水源,1984年11月动工,1985年6月供水。1987年,达到日供水3万立方米。1989年,扩建至日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2000年,向陆埠水库取水1444万立方米。
  (3)七里浦水厂。位于余姚城西七里浦,属余姚市自来水公司。1992年2月动工,1994年6月建成。水源原取自上姚江,水质一般。1996年2月,水源取自四明湖水库。日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2000年,向四明湖水库取水983万立方米。
  (4)渚山水厂。位于马渚锁澜桥,属余姚市第二自来水公司。1994年动工,1996年2月建成。水源取自四明湖水库。取水管道按日供水能力8万立方米设计。已向姚西北低塘、老方桥、马渚、牟山、临山、朗霞6镇以及慈溪周巷等地供水,并留有与泗门、黄家埠两个水厂贯通供水的余地。渚山水厂投产后,上述6镇向河网取水的小型水厂都停止使用。2000年,向四明湖水库取水1197万立方米。
  (5)泗门水厂。位于泗门镇南。水源取自牟山湖。设计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向泗门、小曹娥两个镇范围供水。2000年,向牟山湖取水350万立方米。
  余姚市日供水能力0.1万~1万立方米的水厂见表3-7。
  3.慈溪市水厂
  浒山城区1968年开始筹建水厂,在界堰打深井2口。1970年建成投产,因地下水资源贫乏,1974年,水源趋于枯竭。1976年,改在小山墩另建新厂,取大塘河河水,日制水能力2500立方米。而旱季河水易断,且污染严重,不宜饮用。1979年,余姚、慈溪政区又作调整,有水库水源后,自来水厂遂上规模。
  (1)第一水厂。位于白沙附近。1978年筹建,1983年底建成投产。水源取自库容656万立方米的邵岙水库。日供水1万立方米。1987年,扩建为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以城区供水为主。
  (2)第二水厂。1986年12月动工,1988年7月竣工。设计日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水源取自梅湖水库。供水到慈溪市西北部原15个乡镇。还贯通第一水厂,保证城区的供水。
  慈溪市日供水能力0.1万~1万立方米的水厂见表3-8。
  工业企业用水,一般由自来水厂供给,大型企业都自备水厂。因工艺需要而用水较多的企业都建泵站直接提取原水使用。
  2000年,慈溪从余姚梁辉水库引水至横河与慈溪供水管道接。铺设直径1米管道30公里。日供水3万~6万吨。
  2001年,舟山从大陆引水。进水口位于姚江下游。铺设海底输水管。引姚江水至金塘岛。
  二、农村改水
  农村居民历来饮用河水、溪水、池水、井水及积蓄屋瓦雨水。水源既无保障,水质又不好。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在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下,开始开展“改水”工作。初创阶段,发动山溪或水库下游自然村民众,铺设塑料管道,直接拦截溪水设沉淀池取水,或从水库取水。无条件者则以户为单位设灶头井(即打封口浅井用汲筒取水),或设水柜积屋瓦雨水。以后则以自然村为单位,用水泵提取河水或溪水,经简易制水设备过滤、消毒,利用水塔压力,设管道通往用户,是农村水厂雏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水趋向集中办乡镇级自来水厂。20世纪90年代,国家兴建规模较大、以水库为水源的水厂,取代各水质较差的乡、镇、村水厂。进一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显著降低了伤寒、痢疾等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率,并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三章
  渡桥与航运
  第一节 姚江内河航运简述
  姚江流域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很早开始,两岸和上下游人民就利用舟楫作为交通工具,在姚江上摆渡和运输,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曾出土6支木桨,证明距今7000年前,这里的先民已经发明水上交通工具。据史书记载,在西周时期人们大量使用竹(木)排和木船载货、载客,穿行于姚江之上。春秋战国时代越国曾经是造船中心。越王勾践声称越人习惯于水上生活,擅长乘舟远航,他称霸中原时,带到山东琅琊去的战舰有300艘。公元前473年,勾践为了保卫姚江这条大后方的水上通道,在下游(现在大隐镇城山村的位置)修筑了句章城。秦汉时这条大通道仍旧发挥重要作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福建东越王余善叛乱,汉武帝命令横海将军韩说带领水兵,从句章出海前去征讨。当时乘坐的战船长30多米,离水面5~6米,可乘300多人,载重量达十几吨,加上后勤供给,姚江上繁忙航运景象可想而知。东汉末年,北方地区战火纷飞,战乱频繁,士大夫纷纷南迁,《晋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北方南迁人口约占该地总人口的1/8,迁入会稽地区的著名士族大姓有琅琊王氏、高阳许氏、阳夏谢氏等十余姓。他们带来北方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使宁绍平原出现人丁兴旺,经济繁荣的局面,由此带动航运业的发展。西晋时,会稽郡内史贺循主持整治宁绍平原水道,疏凿了上虞梁湖至通明河道,沟通了姚江与肖绍平原干流河道的联系,扩大了姚江的运输距离。到了隋唐,明州(宁波)地区的“三江六塘河”全部贯通,姚江上的航运日趋频繁。五代吴越国时,都城临安(杭州)与东方海滨城市明州(宁波)的经济联系密切。余姚上林湖生产的青瓷器,南面四明山的茶叶、竹木,余姚、慈溪生产的食盐,余姚、鄞县的稻米等大宗货物都是从姚江经浙东运河运输到达临安的,而吴越国的青瓷、茶叶、药材等商品也经由肖曹运河入姚江,从明州港出海输送到东南亚各国。此后姚江上这种樯帆齐发,穿梭往来的兴旺热闹景象一直延续到清中叶。
  唐宋明清,姚江载客运输主要是航船,装载货物的是体量较大的木帆船。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年轻时作过鄞县令,赴任时从东京(开封)坐马车到临安(杭州),换乘船抵鄞县治所。路过余姚时写下《泊姚江》诗,有“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吾行有定止,潮汐自东西”等句,把姚江两岸的景色和等候潮汐航行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当时,航船长9~10米,宽1.2米,可载客20人。船上架设竹篾编制的穹形船篷,可以开、合,便于客人遮阳(雨)歇息,也不妨碍观看河岸景色,受到人们的欢迎。一些长途的航船为了赶时间,专门备有2~4名纤夫拉牵,5名船工摇橹。因为速度比一般的客船快,所以又叫航快船。货运船的体量较大,有一种俗称江头樟船的木帆船曾是姚江上主要的货运船舶。它的船头、船尾呈方形,货舱较深大,配橹1支,帆1~5张,可载货15~20吨,适宜远航。
  清中叶以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先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染指,姚江的航运业进入曲折的发展时期。清同治三年(1864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英国太古轮船公司宁波分公司的“孔夫子”轮出现在宁波港。清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上海轮船招商局宁波分局购置“德耀”轮投入宁波海运,清光绪四年(1878年),又购入“江天”轮投入营运。清宣统元年(1909年),三北商人虞洽卿联络绍兴、宁波商人合资创建宁绍商轮公司民营企业,购入“宁绍轮”投入甬申线航运。19世纪下半叶,宁波这个弹丸之地一下子出现外商、清政府和民间人士三种性质的航运企业,速度之快,影响之大,竞争之激烈为以往宁波航运业中所罕见。最后在国民的支持下,虞洽卿凭借善于经营的商业头脑获取胜利,并带动姚江的内河航运。民国元年(1911年),余姚城区刘姓商人合股创办益美汽船局和南海汽船局,购置有140个客位的“镇新”轮和“宁姚”轮,经营余姚至宁波的客运。民国3年(1914年),虞洽卿创办三北轮船公司,以“慈北”、“镇北”、“姚北”3艘小轮船经营宁波、镇海、余姚三地的内河航运。新式动力机船出现后,不但提高了航运速度,而且提升了运输质量,原来候潮航运的被动局面获得解决。至民国25年(1936年),宁波地区计有内河汽油船公司近30家,汽油船67艘,航船412艘。这一年进出宁波港的船只总计2068艘次,近300万吨载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宁波的航运业遭受重大打击和破坏,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许多轮船公司纷纷倒闭,甬江22公里的水面上已无一艘能够出海营运的船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姚江的航运很快得到恢复。据宁波市交通局统计,1952年宁波全市内河客运量为28.8万人次,货运量达30万吨。20世纪50年代以后,陆路公、铁交通建设步伐加快,拉走了很大一部分客运量,但经过互助合作化运动和个私工商企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把分散的个体运输业组织起来,加入航运行业,客货运量还是呈上升趋势。1956年,客运量达到74.1万人次,货运量达到82.1万吨,到1966年,客运量上升到221.2万人次,货运量上升到170.1万吨。20世纪50年代末,姚江大闸建造后,姚江平原的水利得到改观,但姚江对外航运被阻断,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文革10年,国民经济遭内乱破坏,航运业也未能幸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的中心上来,各行各业很快呈现复苏发展的局面,航运业蒸蒸日上,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1990年,全宁波市有营运船舶3528艘,计5152客位,33089吨位,年客运量150.34万人次,货运量326.4万吨。这一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杭甬运河疏凿和相关河段升船机站的建造,姚江的通航能力达到40吨级,对内河航运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199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宁波属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公路、铁路、航空以超常规速度发展。内河航运由于速度慢,又需要几次转运,不适应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宁波经济建设需要,业务量几乎萎缩到零。但是水路运行载货量大,价格相对较低,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省人民政府还是十分重视杭甬运河的营运作用,一项新的杭甬运河建设计划正在规划之中,实施后,杭甬运河的通航能力将达到500吨级,其前景十分广阔。
  第二节 渡桥
  一、渡口
  姚江干流,连绵百里。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前,江通潮水,江阔水急,架设桥梁,工费浩繁,所以除余姚县城通济桥及上游永思桥外,数十处通衢要道,全赖舟渡沟通行旅。明清至民国时期有渡47处,1949年后新建3处,明清以来陆续废弃28处。今存渡口22处。
  (1)夏巷渡。南渡肖东镇夏巷村,北渡马渚镇孟家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距余姚镇西13.5公里,渡程75米。置“三防”(防沉、防翻船、防超载)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30人次左右。
  (2)史家渡。南渡肖东镇史家桥村,北渡马渚镇毛家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距余姚镇西12.5公里,渡程7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30人次左右。
  (3)菁江渡。南渡肖东镇念六房村,北渡马渚镇菁江渡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距余姚镇西10公里,渡程8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70人次左右。
  (4)罗家渡。南渡肖东镇胡家村,北渡余姚镇罗家渡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距余姚镇西7.5公里,渡程5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40人次左右。
  (5)下陈渡。南渡梁辉下陈渡村,北渡余姚镇下陈渡村,设渡亭1间。在余姚镇东5公里,渡程10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150人次左右。
  (6)姜家渡。南渡梁辉镇西姜村,北渡余姚镇咸池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在余姚镇东7.5公里,渡程10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200人次左右。
  (7)蜀山渡。南渡陆埠镇下墙门村,北渡丈亭镇应王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在余姚镇东13公里,渡程8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200人次左右。
  (8)泥翁渡。南渡陆埠镇下方村,北渡丈亭镇湖田湾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在余姚镇东16.5公里,渡程11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60人次左右。
  (9)郭姆渡。南渡陆埠镇十二房村,北渡丈亭镇下齐塔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在余姚镇东17.5公里,渡程12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100人次左右。
  (10)丈亭渡。南渡陆埠镇郑家村,北渡丈亭镇,设渡亭1间。在余姚镇东20公里,渡程130米。置钢质船2艘,其中1艘为“三防”非机动船,核定载客量25人;另1艘为机动船,核定载客量45人。渡工3人,日渡客1000人次左右。
  (11)莲木渡。南渡河姆渡镇东澄村,北渡河姆渡镇郑家村,设渡亭1间。在余姚镇东28.5公里,渡程15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100人次左右。
  (12)河姆渡。南渡河姆渡镇河姆村,北渡河姆渡镇浪墅桥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在余姚镇东30.5公里,渡程10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100人次左右。
  (13)城山渡。南渡大隐镇城山村,北渡宁波市慈城镇三勤村,设渡亭1间。在余姚镇东34公里,渡程15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
  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300人次左右。
  (14)洪陈渡。南渡鄞县高桥镇后山村,北渡慈城镇洪陈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距宁波市中心西25公里,渡程17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100人次左右。
  (15)乍山渡。南渡高桥镇歧山村,北渡慈城镇虹星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距宁波市中心西22公里,渡程17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70人次左右。
  (16)半浦渡。南渡高桥镇施家漕村,北渡慈城镇半浦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距宁波市中心西21公里,渡程17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35人。渡工1人,日渡客200人次左右。
  (17)大西坝渡。南渡高桥镇大西坝村,北渡洪塘镇西江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距宁波市中心西13公里,渡程8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量80人次左右。
  (18)西洪渡。南渡高桥镇高峰村,北渡洪塘镇西洪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距宁波市中心西9公里,渡程8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量25人。渡工1人,日渡客80人次左右。
  (19)邵家渡。南渡高桥镇金星村,北渡洪塘镇邵家渡村,南北各设渡亭1间。距宁波市中心西8公里,渡程120米。置“三防”钢质非机动船1艘,核定载客35人。渡工1人,日渡客120人次左右。
  二、河桥
  姚江干流主要桥闸有如下几处:
  (1)安家渡桥。人行桥,位于上虞市永和镇安家渡村。石墩平梁结构,跨径10.9米,宽2.2米。始建年代不详。
  (2)永思桥。人行及过水桥,位于余姚市肖东镇沈湾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跨径27.1米,桥面宽2米。1973年建成。
  (3)凤凰山渡槽桥。人行及过水桥,位于余姚市肖东镇沈湾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跨径66.7米,过水槽宽3米,行人桥面宽2米。1973年建成。
  (4)高速公路姚江大桥。高速公路大桥,位于余姚市肖东镇夏巷渡。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跨径160米,桥面宽24.5米。1996年建成。
  (5)开丰桥。市政桥,位于余姚市区老年公寓西面。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跨径63米,桥面宽30米,承载能力汽-20(吨)。1998年新建。
  (6)西石山桥。市政桥,位于余姚市下菱菜场西北面。钢筋混凝土板梁结
  构,跨径56米,桥面宽20米,承载能力汽-20(吨)。1995年新建。
  (7)姚江桥。市政桥,位于余姚市老西门。石拱、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跨径30米,桥面宽30米,承载能力汽-20(吨)。1959年新建,1996年扩建。
  (8)新建桥。市政桥,位于余姚市舜江楼西面50米。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跨径40米,桥面宽25米,承载能力汽-15(吨)。1970年新建,1999年重建。
  (9)通济桥。人行桥,位于余姚市区舜江楼南堍。石拱桥,长30.5米,宽5.6米,宋庆历七年(1047年)新建,元至顺三年(1332年)重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
  (10)念慈桥。市政桥,位于余姚市区国税局大楼南面。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跨径60米,桥面宽13米,承载能力汽-20(吨)。1984年新建。
  (11)念德桥。市政桥,位于余姚市中舜江节制闸西面。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跨径90米,桥面宽20米,承载能力汽-20(吨)。2000年新建。
  (12)中舜江节制闸。余姚市区闸、桥两用建筑,位于酱园街东南面。钢筋混凝土板结构,跨径42米,宽12米,可行驶小吨位机动车。1964年建成。
  (13)车厩渡槽桥。人行和通水两用桥,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车厩村。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肋拱渡漕桥,分上下2层,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渡槽。全长316.5米,桥面宽5.2米,可通行小吨位机动车。1980年建成。
  (14)江北大桥。公路大桥,位于宁波市西郊青林渡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T梁结构,总长495米,桥面宽35米。1997年建成。
  (15)青林渡铁路桥。铁路大桥,位于宁波市西郊青林渡。钢筋混凝土钢桁架结构,长328.3米(含两端引桥),宽6米。1959年建成。
  (16)姚江大桥。市政桥梁,位于宁波市区环城北路,预应力钢筋空心板梁结构,长224米(含引桥),桥面宽24米,承载能力汽-20(吨),1990年建成。
  (17)姚江大闸桥。闸、桥两用建筑,位于宁波市区北郊路。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36孔,长165.2米,宽10.3米,可行驶小吨位机动车。姚江大桥建成后,成为步行桥。1959年建成。
  (18)解放桥。市政桥梁,位于宁波市区解放北路。预应力槽梁结构,全长253米(含引桥),宽20米,承载能力汽-20(吨)。1981年重建。
  (19)新江桥。市政桥梁,位于宁波市区江厦街。3孔双曲拱桥,全长167米,桥面宽19米,承载能力汽-20(吨)。1862年建成,1970年重建。
  第三节 航运
  一、航道、升船机与航标
  1.航道
  姚江航线位于杭甬运河下段。杭甬运河甲线(五夫——宁波)起自艮山港,出三堡闸入钱塘江,至浦阳江进峙山闸,经萧山、绍兴内河,穿曹娥江接虞甬运河,过五夫升船机站,入湖塘江,在马渚镇东曹墅桥进入姚江,至姚江大闸,尔后经甬江出海,全程258公里,是浙江省主要水运干线之一。
  从五夫升船机站至镇海段99.57公里,属宁波市航区范围,是宁波内河运输向外沟通沿海各港口,向内连接绍兴、杭州、嘉兴、湖州、上海等城市的重要航线。其中五夫升船机站至丈亭三江口段40.4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窄河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最浅水深2.5米;丈亭三江口至姚江大闸段35.6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窄河宽170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最浅水深2.1米。两段航道上有桥梁25座,升船机3座,通过能力40吨级,属8级航道。从姚江大闸至市区三江口3公里,通过能力1000吨级,属6级航道,架有解放桥、新江桥。
  杭甬运河乙线(丈亭——镇海)起自余姚丈亭,经慈江闸、化子闸、骆驼至镇海汽车站,全程49公里,是规划中的杭甬运河乙线下游段主航道。其中丈亭至慈江闸段13.6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窄河宽36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最浅水深2.1米,通过能力40吨级;慈江闸至化子闸段15.2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65米,最窄河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37米,最浅水深1.3米,通过能力30吨级;化子闸至镇海段20.12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5米,最窄河宽14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最浅水深1.2米,通过能力15吨级。全线架有桥梁58座,船闸2座,通过能力15吨级,属11级航道。
  2.主要升船机站
  (1)赵家升船机站。又称百官升船机站,位于曹娥江右岸的娥江乡赵家村,连接曹娥江和虞甬运河,是杭甬运河过曹娥江的首座升船机站,为小型斜面高低轮型。1978年动工建造,1979年12月建成通航。升船机轨道长129米,宽轨轨距3米,窄轨轨距2.2米,过载能力30吨级。后又于1993年6月开工重建,1994年12月竣工通航。重建升船机轨道长146.3米,坡度1∶10,宽轨轨距3.8米,窄轨轨距2.8米,最大通过能力40吨级。
  (2)驿亭升船机站。位于上虞五驿乡泗洲塘驿亭闸北面的杭甬运河甲线航道上,是小型斜面高底轮升船机。原过载能力30吨级,1975年3月动工,1976年8月竣工通航。1986年7月开工重建,1988年7月竣工通航。重建升船机轨道长121米,坡度1∶10,宽轨轨距3.8米,窄轨轨距2.8米,最大通过能力40吨级。
  (3)五夫升船机站。位于上虞五驿乡长坝闸北面的杭甬运河甲线航道上,是小型斜面高低轮升船机。原过载能力30吨级,1975年10月动工,1977年7月建成通航。1988年9月开工重建,1990年10月竣工通航。重建升船机轨道长度121米,坡度1∶10,宽轨轨距3.8米,窄轨轨距2.8米,最大通过能力40吨级。
  (4)西横河升船机。位于姚江马渚中河上游。1983年6月建成。采用高低轮斜面平运电子自控,惯性过顶。升船机承船车长11米,宽5.5米,钢轨长136米。传动系统平均运行速度40米每分钟,过坝时间2.5~3分钟,最大通过能力40吨级。
  (5)斗门升船机。位于姚江曹墅桥上游1公里处。1983年6月建成。采用高低轮斜面平运电子自控,惯性过顶。升船机承船车长11米,宽5.5米,钢轨长118米。传动系统平均运行速度40米每分钟,过坝时间2.5~3分钟,最大通过能力40吨级。
  (6)胜利升船机。位于余姚江青林渡大桥东首1.2公里。初为人力车坝,1966年改建成高低轮斜面平运简易升船机,手动操作。1972年改为行程开关有节控制,1977年再改为半自动继电器控制。升船机承船车长7米,宽3.5米,钢轨长69.6米。传动系统平均运行速度43米每分钟,过坝时间1.18~2.5分钟,最大通过能力15吨级。
  (7)姚江升船机站。位于宁波市区姚江闸东首245米处,为杭甬运河到达宁波市区最后的一座升船机站,沟通姚江闸内与闸外。1981年兴建,1983年建成。高低轮斜面平运电子自控,惯性过顶。承船车长10米,宽5.5米,钢轨长131.6米,最大通过能力40吨级。
  (8)临山升船机站。位于余姚市临山镇东门口,临山至泗门航道,原称东门堰。南宋嘉泰年间即有此堰。1952年前为拦水拖坝,1952年建人力车拔船只交通堰。1969年改建升船机,1970年建成。采用高低轮惯性过顶,承船车长7米,宽4米,钢轨长82米,最大通过能力30吨级。
  (9)杨家路升船机站。位于慈溪白沙镇杨家路村。1974年建,采用高低轮惯性过顶,承船车长7米,宽3.2米,钢轨长90米,最大通过能力15
  吨级。
  (10)西一升船机站。位于慈溪市西一乡高王路江与七塘江连接处。1968年建,采用高低轮惯性过顶,承船车长7米,宽3.2米,钢轨长90米,最大通过能力15吨级。
  3.船闸(过船能力25吨以上)
  (1)皇山船闸。亦名胜利船闸,为目前余姚市内最大船闸。位于余姚城区阳明东路东端。姚江节制闸抗旱关闭时使用。1970年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通航。船厢长120米,平均宽30米,面积3600平方米。上、下游船闸门宽4.2米,上游为上提式电动启闭闸门,下游为木质摇门。配置5千瓦电动机和18千瓦柴油机(配18千瓦发电机)各1台。可容纳船只500吨。
  (2)低塘船闸。位于余姚低塘镇直河路。根据区域水利规划,为集中统一管理节制中、上河水位,促进交通运输,将原许家、化龙、低老、低新四车坝合而为一。于1963年12月动工兴建船闸,1964年10月建成通航。船厢长90米,平均宽度18米,面积1600平方米。上、下游闸口宽3.65米,上提式卷扬机启闭。配置7.5千瓦电动机和24千瓦柴油机(配18千瓦发电机)各1台。
  (3)戴家堰船闸。位于余姚老方桥镇戴家堰村。西接长泠江,东连西江入姚江。戴家堰于1967年改建为船闸,船厢长45米,宽16米,面积720平方米。木质摇门,上、下游闸口宽3.3米。1981年5月,下游改建为上提式卷扬机启闭。钢筋混凝土闸门。船厢可容纳船只500吨。配置11千瓦电动机和26千瓦柴油机(配18千瓦发电机)各1台。
  (4)谢家路船闸。位于余姚泗门冯蔡魏村。为了抬高沿海河道的水位,1976年动工兴建船闸,1978年4月1日建成通航。船厢长65米,宽16米,面积1040平方米。可容纳船只150吨。上、下游闸门为木质摇门,宽3米。1983年改为上提式卷扬机启闭。钢筋混凝土闸门。配置4.2千瓦电动机和18千瓦柴油机(配18千瓦发电机)各1台。船闸控制区域西起临海节制闸,东至毛丁路闸。
  (5)四塘横江船闸。船闸位于余姚临山,1986年2月建造,船厢长70米,宽20米,面积1400平方米,可容纳船只200吨。上游闸口宽3米,电动螺杆启闭;下游闸口宽4.5米,木质摇门。配置3.5千瓦电动机和18千瓦柴油机(配18千瓦发电机)各1台。
  (6)洋塘闸。位于慈溪鸣鹤镇湖口村双河上。原为余姚、慈溪两县水系分界堰,现为慈中河区与慈东河区的水位节制闸,原称双河闸。史志有“唐景龙元年(707年)置双河洋浦二闸”的记载。1980年改建船闸,孔径3.6米,通航吨位25吨。
  (7)横河船闸。位于慈溪横河镇东横河上。南宋嘉泰年间由石堰乡马堰移建于东上河村。1961年改建为船闸。上闸首宽4.2米,下闸首宽3.8米。船厢长80米、宽20米,最大过船吨位30吨。
  (8)石堰船闸。位于慈溪石堰东横河上。1979年改建船闸。孔径4米。船厢长47米,宽16米。通航吨位30吨。
  (9)鸣山船闸。位于慈溪市浒山镇鸣山村大古塘江上。清光绪前已设有车坝,旁有单孔节制闸。1960年改建船闸,为全省第一座船闸。净孔径3.4米。船厢长65米,宽18米,最大过船能力25吨。
  (10)三十弓江船闸。位于慈溪市沧田三十弓江上。1958年建车坝,1961年改建船闸。净孔径3.6米。船厢长90米,宽20米,最大过船能力25吨。
  (11)周家路船闸。位于慈溪市小安周家路江上。1952年建拔坝,1956年改建车坝,1961年改建为船闸。净孔径3.6米。船厢长60米,宽17.5米,最大过船能力25吨。
  4.航标
  航标都设置在杭甬运河甲线余姚镇以东,共9座,1960年8月至1961年6月建标,1983年秋经过维修,由宁波市航管处管理。
  (1)蜀山航标。位于余姚镇蜀山渡旁,水泥柱身,高5.5米,灯质白光,射程1000米。
  (2)东江沿航标。位于陆埠镇沿江采石场旁,水泥柱身,高5.5米,灯质红光,射程500米。
  (3)河姆渡航标。位于河姆渡镇河姆渡旁,钢管柱身,高6米,灯质白光,射程1000米。
  (4)小隐航标。位于大隐镇大隐村旁,钢管柱身,高6米,灯质红光,射程500米。
  (5)城山渡航标。位于大隐镇城山渡旁,钢管柱身,高6米,灯质白光,射程1000米。
  (6)乍山航标。位于鄞州区高桥镇小山村,钢管柱身,高6米,灯质红光,射程1500米。
  (7)小西坝航标(左)。位于慈城镇前洋村,钢管柱身,高6米,灯质白光,射程1500米。
  (8)小西坝航标(右)。位于高桥镇大西坝村,钢管柱身,高6米,灯质白光,射程1500米。
  (9)姚江口航标。钢管柱身,高6米,灯质白光,射程1500米。
  二、航运工具
  1.竹筏
  竹筏是境内古老水运工具之一。一般用每支重40公斤、直径25厘米以上的毛竹20支组合而成,支间间隙,再用小竹嵌实,组成筏头的均为竹梢,梢翘呈弧形。能使用1年左右。可载货七八百公斤。航行时,每筏首尾各1人,用长篙撑行,操作艰苦,有一定危险性。主要航行于姚江支流的山区溪流,对山区物资流通曾发生过重要作用。1960年山区公路通车后逐渐减少、淘汰。
  2.船舶
  (1)乌篷船。一种脚划船。船体木质、狭长,艏艄尖而翘,艉由前向后逐渐收拢,中舱撑竹篷、铺舱板,长5米左右,宽1.2米。可载客3~4人。航行时,船工双脚使橹,手持桨导向。时速5~6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短途主要客运工具。主要分布于余姚镇,次为其他集镇。1958年后淘汰。
  (2)航快船。船体木质,艏微尖,艄略翘,中舱撑竹篷,内傍两壁设板条座位,长9~10米,深0.6米,宽1.5米左右。以载客为主,兼装货物,可乘客20人。航行时,船工2~4人拉纤,5人摇橹,时速7~10公里左右。主要分布于余姚镇,曾是沟通流域内主要集镇重要客运工具。1956年后专装货物。
  (3)红头樟船。一种红头百官船,配置帆具的俗称木帆船。曾是境内主要货运船舶。船体木质、坚固(一般底厚22厘米左右,边厚14厘米左右),艏、艉皆呈方形,货舱较深大,艉舱撑竹篷,系船民生活舱。配1支橹,设帆1~5张。可载货15~20吨的宜长航,10吨以下的宜驳运。航行时,摇橹、拉纤、张帆,时速5公里。主要分布于百官镇、余姚镇和宁波市江北区。1964年起,逐渐被钢丝网水泥船所替代。
  (4)钢丝网水泥船。用钢丝网、水泥构造。1964年起逐渐使用。艏、艉呈方形,各置密封舱(俗称空汽舱),10吨以上的艉舱置水泥棚,为船员生活舱。配橹、舵各1支。航行时,非机动船编组成队后由拖轮拖带,小功率机动船可拖带1艘,装动力机的自航。规格有3~40吨多种,8吨以上多为营运,5吨以下多为农用。由于此类船舶耐腐易修,节省木材,修造成本低,已广泛使用,为最常见的内河运输工具。
  (5)挂桨机船。是机驾合一机动船,20世纪70年代逐渐兴起。一般可装载3~5吨,时速5~8公里。20世纪80年代起,挂桨机动力增大,吨位增至10~15吨,时速提高到8~10公里。个体运输户居多。
  (6)拖轮。1959年,运输企业始用于姚江航线。船体钢丝网水泥质,曾有木质。艏呈尖形,底平,艉宽,后舱置动力机,驾驶台一般设艉部,40马力的设艏部。可自载6~8吨,拖带50~120吨。航行时,机驾合一操纵。重载时速5~10公里。适航于干线航道。
  (7)客轮。民国初始用。动力有蒸汽机、内燃机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船体多为钢丝网水泥质,少为木质,艏呈平形,艉宽,船棚木质或铁质,内设板条座位,驾驶室设艏部,配方向盘操舵机,机舱在艉部。自航为主,也可拖带客驳1~2艘。航行时,机驾合一操纵,一般可载客60~120人,时速为10~12公里。
  三、客运
  姚江营运以余姚城区为主向周围乡镇扩散,主要客、货流向宁波市区,小部分流向上虞市丰惠、百官镇。同时宁波市区和丰惠、百官镇也有航班定期往返余姚。下面以余姚城区为例。
  1.航快船
  清同治年间已有人从事此业,民国时期渐次发展,以县城为集散港埠,辐射四乡,开航定期客班(兼办零担货运)。5橹2纤,舟行快速,百里航程,当日往返。民国26年(1937年),全县有航快船共47艘,从业人员188人。抗日战争时期,铁路、公路破坏,水路客运发展,最多时航快船达116艘。民国35年(1946年),民船同业公会向余姚县政府申请批准营运航快船66艘,分别通向境内外35个集镇:
  南城东埠头站埠开往上虞(丰惠)1艘,班次不定。
  酱园街站埠开往陆家埠2艘,每日2班;开往天元市2艘,班次不定。
  三官堂站埠开往胜山头2艘,班次不定;开往小路头、浒山、横河、石堰各1艘,每日1班。
  木弄口站埠开往宁波4艘,班次不定。
  牌轩下站埠开往百官4艘,每日3班;开往上虞、崧厦、五车堰各2艘,每日1班;开往下坝、小越、三十里牌、泗门、马渚、方桥、斗门、郭相桥各1艘,每日1班。
  周家埠头站埠开往观海卫、小路头、掌起桥各2艘,每日1班;开往浒山1艘,每日2班;开往白沙路2艘,每日2班;开往坎墩、相公殿各1艘,每日1班。
  西水阊站埠开往周巷4艘,每日2班;开往低塘2艘,每日2班;开往汤家闸、郑巷、梁家堰各1艘,每日1班。
  民国37年(1948年),城区始发开往各地航快船76艘,从业人员279人。全为日间航班,短途运输。
  1952年5月,建立余姚航快船联营处(后改称服务总站),有航快船共45艘、船员180人,由城区开往境内外21个集镇。其中百官及五车堰、临山、泗门、陆埠、马渚12艘,开往宁波12艘。后因客流日减,航快船改为主营零担货运,兼带客运。1956年4月,余姚航快船服务总站加入余姚县阳明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从这时起,航快船不再经营客运业务。
  2.乌篷船
  灵活便捷,以包船直达为其营业特色。清代末期,乌篷船已散处县内各主要集镇,承揽客运。民国时期渐次增多。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公路破坏,水路乘客日增,有较大发展。民国37年(1948年),仅城区有32艘,分布于三官堂、东水阊、西水阊、季卫桥、牌轩下、陆浦桥、和鸣桥7处,设有固定泊位,形成网点,承揽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公路客运逐渐发展,乌篷船客运业务清淡,日趋衰落。1955年,尚有乌篷船29艘。次年4月,城区尚剩15艘,加入余姚县阳明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8年11月,县余姚镇港(即原阳明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加入国营运输公司时,仅剩1艘报废船。自此,境内无乌篷船客运。
  3.轮船
  (1)余姚至宁波线。民国元年(1912年),益美汽船局“镇新”轮、南海汽船局“宁姚”轮,合计280客位,经营客运。民国19年(1930年),又有甬姚轮船公司增开“梅浦”轮和“同兴”轮,合计320客位。抗战爆发后,陆路交通阻断,沪甬海轮仍在运行,去沪旅客皆取海道,此线客运日益频繁。民国26年(1937年),宁余镇轮船公司投入“新大利”、“新永安”、“新宁余”、“小宁姚”4艘经营客运,姚甬航线客轮已达8艘。民国28年(1939年),是姚甬航线客运最兴盛时期,参加营运客轮有10艘。沿线停靠郭姆、丈亭、东江沿、车厩、莲木渡、河姆、城山、洪陈渡、半浦、大西坝、邵家渡、石子道头、新渡、青林渡14个站点。日运量2000人次左右。民国30年(1941年),余姚沦陷,客流锐减,有客轮6艘参与运行。至民国38年(1949年),仅有“镇新”、“梅浦”、“宁余”、“同兴”4艘继续经营客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客轮时开时停,除“同兴”轮继续营运外,其余3艘由宁波航运部门调往外地。“同兴”轮后由余姚县人民政府折价接管,
  更名“四明”轮,营运至1953年报废。同时,宁波航运部门调“新永安”轮、“新宁余”轮投入运行。1956年2月,萧甬铁路复建通车达庄桥,水路客流剧减,2艘轮船再次被调离,此线客运暂停。1963年,县运输合作社机船队以轮拖客驳开辟丈亭至宁波客运航线,日往返1次。后由县丈亭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先后改称余姚丈亭运输社、市丈亭运输公司)替代经营。1968年4月,县丈亭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投入客轮1艘,59客位,开辟祝江至余姚航线。1983年11月停航。同年,县大隐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原市大隐运输公司)投入客轮1艘,80客位,开办大隐至余姚客运,全程39公里。1985年停航。1970年7月,县大隐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投入客轮1艘,60客位,开办大隐至宁波客运。1980年9月停航。1983年11月,余姚丈亭运输社投入客轮1艘,132客位,开办余姚至宁波客运,全程57公里,沿途停靠咸池、姜家渡、浦口、蜀山、倒江塘、泥翁渡、郭姆、陈家、东江沿、车厩、莲木渡、河姆、城山、洪陈、乍山、半浦、大西坝、邵家渡、石子道头19站点。1987年9月,余姚至宁波客轮停航。1990年末,此线客运,仅有市丈亭运输公司经营的丈亭至宁波客轮1艘,120客位,客驳1艘,50客位。同年完成客运量10.1万人次。1992年秋丈亭至宁波客轮停航。至2000年底,姚江内河停止客运业务。
  (2)余姚至上虞通明线。民国20年(1931年),有郑姓商人投入“钱湖”轮1艘经营客运。民国35年(1946年),又有虞姓业主投入“美利”轮、“大利”轮及客驳2艘经营客运。1950年,“美利”、“大利”2轮由余姚县人民政府接管。次年3月,交国营华东内河轮船公司余姚营业站管理。同年底,两轮调往外地,此线暂无客运。1955年1月,萧甬铁路曹娥至宁波段复建工程开始,甬百公路全线停运,航管部门调来“鄞安”轮及客驳3艘,复开余姚至通明线客运。次年2月,铁路通车至庄桥,8月,客轮停航。1962年,上虞县通明运输社投入客轮1艘及客驳2艘,合计192客位,复开此线客运,日往返一次。1989年上半年停航,此线再无客运。
  四、货运
  1.竹筏货运 四明山区山民利用溪涧编组流放竹木排筏,相沿已久。
  民国38年(1949年),梁弄雅贤乡有竹筏8张,每张载重量为670公斤。货物流向上虞方向。
  1952年,雅贤乡建立竹筏副业运输组织。次年竹筏增至29张,从业人员30人。1955年1月,余姚至梁弄公路建成通车,竹筏运输衰落。1958年秋,再组竹筏运输队,有竹筏32张。1959年四明湖水库建成,竹筏运输淘汰。
  2.船舶货运
  民国20年(1931年),甬余航业公司置木帆船6艘,总载重吨位120吨,经营余姚至宁波货运。民国34年(1945年),余姚宁波航船公司置木帆船9艘,载重总吨位198吨,经营余姚至宁波货运。主要承运甬姚两地商号的棉花、杂粮、南北货及百货杂品等商品。同年,各船业主合股分别组成周巷、逍林、新浦、坎墩、浒山、泗门6家长船公司,有木帆船共51艘,载重总吨位803吨,员工118人,经营所在地至宁波、镇海、奉化、百官货运。出运为棉花、粮食、大豆、食盐,运入多为工业品和副食品。民国35年(1946年),余姚民船业同业公会有会员138人,俱系民船业主。
  1949年11月,县航管部门进行民船登记。年底,全县有木帆船116艘,总载重吨位1261吨。同年全县完成货运量2.3万吨。
  1952年,县组织民船120只,合1726吨位,支援庄桥机场兴建工程,历时5个月返回,完成货运量12.945万吨,周转量258.9万吨公里。
  1956年,余姚镇、丈亭、大隐、陆埠等港水上运输互助组各组成水上运输合作社。
  1958年11月,全县水陆运输企业及县民船管理所合并组成地方国营余姚县运输公司。同年,国营运输公司及其前身完成货运量34.5万吨,周转量881万吨公里。
  1959年,国营运输公司组装拖轮4艘,合132千瓦,投入营运。自此,逐步形成水路货运机动化。
  同年,国营运输公司派出船舶18只,合825吨位,支援庄桥机场扩建工程,历时3个月返回,完成货运量3.7万吨;派出11千瓦拖轮1艘、非机动船24只,合192吨位,支援四明湖水库兴建工程。1960年5月返回14只,其余于1961年3月返回,共完成货运量9.6万吨。
  1961年,姚江干线拖轮完成拖带货运量17.75万吨,占全县运量33.3万吨的53.3%。
  1963年7月,境内运输企业将租用余姚、段塘船厂船只作价购入。自此,双方终止租赁关系。同年,全县水运企业完成货运量52.3万吨,周转量1165万吨公里,周转量比上年提高91.3%,是历史增幅最大一年。
  1964年,县余姚镇港航快船运输合作社购置钢丝网水泥船1艘投入营运。自此,钢丝网水泥船逐步替代木船。1965年10月,县运输合作社机船队组装1艘小功率机动船投入营运。自此,逐步形成单船货运机动化。
  “文化大革命”前期,水路运输经常停航停产,铁路转换运输受到很大影响,站港时常阻塞。1970年8月,县建立余姚县航运公司,加强余姚港水运企业领导。此后,全县水路货运量稳步上升。1976年,全县完成货运量77.9万吨,周转量1619万吨公里。
  1983年后,贯彻国营、集体、个体一齐发展交通运输方针,水路运输市场繁荣。1985年,全市完成货运量252万吨,周转量5673万吨公里,均为历史最高水平,运量为历史增幅最大一年,比上年130.1万吨、3459万吨公里,提高93.7%和64.01%。此后,大量机动车参与货运,水路货运量逐年下降,水运企业普遍运输能力过剩。1988年,全市货运量下降到138万吨,周转量3683万吨公里,3年间分别减少114万吨和1990万吨公里。
  1990年末,余姚市有内河水运企业14家,陆运企业兼营1家,其中市航运公司规模最大。个体运输550户。据余姚市航管所统计,全市拥有内河机动货船866艘,4586.7千瓦,8337.5吨位。
  至1995年末,余姚市内河运输船舶总数降至200艘,总吨位1950吨,全市完成货运量150万吨,主要货物为建筑材料中的黄砂、石子。
  2000年末,余姚市内河运输船舶总数还剩17艘,总吨位数418吨,全年完成货运量4万吨,主要货物为建筑材料中的黄砂、石子。
  五、航运管理
  姚江航管,按属地管理原则,分别隶属上虞市航管所、余姚市航管所和宁波市航管处管理。就管理的职责来看,3家单位基本相同,下面以余姚市航管所为例简述。余姚市航管所全称是余姚市航运管理所,是境内港航监督机构。
  民国16年(1927年),省政府在宁波设浙江省管理船舶第四区事务所,下设余姚船舶管理处。民国19年(1930年)春,第四区事务所改称浙江省航政局第三区分局,兼辖余姚办事处。次年,余姚办事处改称第三分所。民国29年(1940年),设立浙江省船舶管理局余姚分站。负责整理航道、管理船舶、协助军民运输。次年,宁波、余姚沦陷,船舶管理机构被迫停止工作。民国32年(1943年)7月,日伪宁波区船舶管理事务所成立,余姚设办事处,对船舶进行严密登记管理。抗日战争胜利后至解放前夕,余姚航运由国民政府设在宁波的上海航政局宁波办事处兼管,由于连年战事,宁波办事处仅管理宁波港务,余姚由民船同业公会管理县内船舶和水上运输。
  1949年11月,建立浙江省航务局余姚县管理站,隶于萧绍虞姚航运管理所。1952年9月,改称航运管理分所。同年11月改称航运管理所,改隶于宁绍航运管理处。1953年12月起,隶属于宁波航运管理处。1958年1月,改称民船管理所,隶属于宁波专区民船管理处。同年11月,与全县水陆运输企业组成地方国营余姚县运输公司,兼管境内港航监督工作。这以后机构名称和隶属关系有多次变动。1978年11月13日,县交通管理站撤销,复建余姚县航运管理站,隶属于宁波地区航管处,与县交通管理局合署。1984年4月起,隶属于宁波市航运管理处。余姚撤县设市后,改称余姚市航运管理站。同年8月改称余姚市航运管理所。1989年12月30日,改变隶属关系,隶属于余姚市交通局。
  市航运管理所是市交通局的职能部门,受交通局领导,航管业务工作同时受宁波市航管处领导。主要工作职责是:
  (1)检验丈量专业、个体运输船和企事业单位自备船,发放船舶证书;办理转报或审批上述船舶立户、转籍和报废手续;监督检查船舶技术状况;办理船舶进出港口签证手续。
  (2)组织全市船舶机驾人员技术培训,转报或审批机驾人员证书。
  (3)监督水上工程建筑和水面养殖范围,清除航道障碍,发布航行通告。
  (4)负责管区内的航道养护;设置航标,并经常检查、保养。
  (5)组织水上运输安全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安全先进经验;办理运输危险货物签证;处理航运违章事宜,调查处理航行事故。
  (6)审验水上运输个体户的开歇业条件。
  (7)按规定收缴航政、航养和货物港务费等交通规费。
  第四章
  水力利用
  第一节 早期水力利用
  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显示,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人已开始用船筏载人荷物、浮水采集,最原始地应用水的作用力、反作用力和浮力,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姚江流域的山区人民很早以前就已利用水力资源。明清以来盛行以木制水碓舂米、打年糕和舂木粉。水碓木轮形似双击式水轮机的转轮,直径约1米,有碓片20~24片,中间置轴,轴两端横置于木架。引溪水至碓前,利用落差冲击叶片,使木轮转动,并带动旁边的简易机械工作。水碓只需水头1~2米,流量0.1~0.2立方米每秒,即可经久不息的工作。由于制作简单、就地取材、经久耐用,发展很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仅余姚县就有150多座。龙坑的香木粉都由水碓加工而成,年产量达200吨。20世纪80年代,虽然随着内燃机和电动机的普及、小型水电站的建设,水碓大部分被淘汰,但在偏僻山溪仍有50余座水碓在继续作业。
  第二节 小水电站
  姚江流域山岭低、溪流短、落差小。水力理论蕴藏量约为7000万千瓦时,可开发利用水力资源1000万千瓦时。小水电开发,始于1955年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各地重点试办农村小型水电站的通知》以后。余姚县在1956年鄞县大皎用木制水轮机拖带13千瓦发电机发电成功的影响下,于同年10月试办龙坑水电站。该站水头落差4.5米,流量0.25立方米每秒。选用20LM30木制旋桨式水轮机,装机5千瓦。1957年7月建成发电,开创了姚江流域建设小水电的先例。以后又相继建成10余处,容量都在20千瓦以下。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电网通向山区,这些土法上马标准低、质量差、年利用小时少的电站都陆续淘汰,成为历史,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开阔了群众的眼界。
  20世纪70年代后,以水库配套为契机,小水电开始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容量大、性能好、质量优的小水电站相继建成,并入电网。1985年以后,余姚市委、市人民政府为支持小水电发展,针对上网电价偏低等现象,先后作三次调整。1987年余姚市人大常委会发《关于加快小水电开发建设实施意见的决定》,确定了“全面规划、择优开发、分年实施”的开发方针和投资以财政补助三分之一,银行贷款三分之一,自筹三分之一的“三三开”的经济优惠政策。1993年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市政府规定,每千瓦装机补助1000元,1996年又增至每千瓦1300元。
  流域内至2000年已有并网小水电站31处,总装机6085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47.5万千瓦时,占可开发量的85%。
  总装机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有:
  (1)四明湖水库电站。四明湖水库1979年建成坝后式电站,安装320千瓦发电机3台,总装机960千瓦。1997年废一台,现为320千瓦2台,总装机640千瓦。发电水头6~10米,流量10立方米每秒。年发电量100万千瓦时,年际变化较大。现随着水库向城镇供水的水量增加,发电量减少。变压器1170千伏安2台。
  (2)陆埠水库电站。陆埠水库1977年建成坝后一级电站,安装250千瓦发电机3台,总装机750千瓦。发电水头15~25米,流量4.6~7.7立方米每秒。1999年,2台250千瓦发电机更换为2台320千瓦发电机,现总装机890千瓦。年发电约200万千瓦时。变压器980千伏安2台。1981年在钟山渡槽东首,利用渠道跌水建成二级电站,安装125千瓦发电机3台,总装机375千瓦,发电水头11米,流量3.6立方米每秒。年发电60万千瓦时。变压器530千伏安3台。现两处电站的发电量都随着水库向城镇供水水量增加而减少。
  总装机500千瓦以下的并网小水电站见表3-9。
  第五章
  水产
  姚江干流和众多的支流、河网,构成纵横交叉的河沟型外荡水系。1959年姚江大闸拦江建闸后,成为具有平原河道型水库特点的纯淡水水域。姚江河流养殖面积54454亩,其中,宁波江北区管辖29506亩,余姚市管辖22260亩,上虞市管辖2688亩。姚江流域适宜的气候、丰富的雨量及广阔的山林田土和密集的村庄为姚江水域带来了大量营养盐类,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为鱼类生长和发展渔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一节 水产资源
  7000年前,现在的姚江平原尚是一片沼泽和湖泊,并且临近海滩。那时气候暖热湿润,与现在的两广、海南岛相近。适宜的气候和环境使湖沼地带和海岸滩涂滋生了大量的水生动物,既有淡水中生长的鱼类和蚌类,又有海洋中生存的鲨鱼、鲸等。考古发现,当时该地区的水生动物有锯缘青蟹、真鲨、鲟、灰裸顶鲷、海龟、乌龟、鲸、鸬鹚、无齿蚌、方形环棱螺、鲤鱼、鲫鱼、鳙鱼、鲇鱼、黄颡鱼、鲻鱼、鸟鳢、中华鳖、中华鳄、水獭、江獭等。而当时实际存在的水生动物品种应远多于此数。
  现在姚江水域共有湖泊定居型鱼类、河流性鱼类、江湖洄游性鱼类和过河口性洄游鱼类共四大类计58种。其中鲤科鱼类,计33种,占鱼类种数的57%。其他有鳗科、鳅科、鲶科、鳗鲡科、颌针鱼科、鳢科、鲻科、虾虎鱼科等15个科,但种类均不多。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载氏鲅、逆鱼、银鱼、刀鲚、鲶鱼、赤眼鳟、红鳍鲅、翘嘴鲅、圆吻鲴、鳗鲡、黄鳝、白鲫、团头鲂、黄颡、土布鱼、鲈鱼、鲻鱼、梭鱼等30余种。甲壳类主要有青虾、脊尾白虾、中华绒螯、甲鱼等。贝壳类有蚌、螺、蚬等。
  20世纪60年代以前,姚江水域尚有螃蜞蟹、沙蟹、毛大蟹、弹涂鱼、蛏子、海蜇等滩涂潮间带资源。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阻咸蓄淡后,上述资源相应绝迹。
  由于受渔业生态环境影响,姚江水域的一些名贵鱼类如鲈鱼、鳜鱼、鲻鱼、银鱼等几近绝种(20世纪70年代,姚江银鱼年产量10吨)。近年来,随着治污力度加大,水质明显好转,资源增殖量也增加,鳜鱼等鱼类重现姚江。
  第二节 捕捞与养殖
  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用骨锥、骨镖等工具渔猎水生动物,在湖沼、海滨、滩涂和近岸浅海下水捕捞,先民们驾独木舟深入水域捕鱼、捉鳖、捞蚌以作为他们的主要肉食来源。捕捉水生动物的主要方法是骨镖。它是先民制作的一种专用渔具,一旦扎入鱼身,倒刺深入鱼体,鱼难以逃脱而被捕获。按当时先民们所拥有的技术水平,制作渔网已不成问题,但考古发掘,未发现先民利用渔网的证据。当时湖沼广阔,水不深,水生动物数量多,容易捕获。先民们渔猎工具也较为简单。
  近代姚江水域一直是绍兴、上虞、舟山等外地渔民和本地渔民自由捕捞野生水产资源的场所。常年捕捞船只400~600艘。年产量150吨。姚江大闸建成后,淡水养殖条件改善。1959年,宁波园林管理处在姚江大闸东建立姚江养鱼场,建造长约300米的竹箔。1960年,余姚县姚江养鱼场在余姚丈亭成立,开始人工养殖。因当时起捕率极低,至1962年养鱼中断。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姚江水产养殖逐步走上正轨。20世纪70年代初,宁波姚江渔业公社、余姚姚江渔场相继成立。余姚节制闸至宁波姚江大闸河段的水域由宁波江北区养殖、管理;永思桥至姚江节制闸河段的水域由余姚姚江渔场养殖、管理;永思桥以西部分水域由上虞市养殖管理。20世纪70年代,采取年初一次放养鱼种,年终一次性捕捞;20世纪80年代,增殖鲤鱼种,采取轮捕轮放技术;20世纪90年代,增放大规格鱼种,投放河蟹、鳗苗等名特优品种,并改进机电捕鱼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期,试验并推广网箱养殖花白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姚江水域渔业产量、产值逐年提高,渔民收入也随之增加。姚江养鱼曾在我国外荡养殖中享有较高的声誉。1974年,作为大江养鱼的范例,成为全国农业展览馆水产馆的全国十大典型之一。姚江渔业现已逐步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品种也从传统的四大家鱼向河蟹、鳗鲡、河虾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转变。百里姚江成为宁波市、余姚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淡水鱼养殖基地。
  第三节 水产贸易
  一、余姚鱼市场
  1951年11月1日成立余姚鱼市场。市场设于姚江边的酱园街码头。行政属宁波专署水产科和余姚县财委双重领导;业务上受宁波鱼市场领导。市场设鲜货、咸干、淡水3个经售组,并在逍林、周行、泗门设立经营组。市场宗旨是:加强水产品运销业务,使水产品面向农村、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彻底消灭封建剥削;有计划地发动组织贩鱼商,建立农村推销网;调剂供求,组织群众大力加工运销,不使鱼货过剩而影响生产以保证生产、运销、消费三者得利。1952年,经销水产品2375吨,其中海水鱼1225吨,咸干品950吨,淡水鱼200吨,盈利1.5万元。鱼货在本县自销外,运销杭州、萧山、绍兴、上虞、嵊县等地。1956年初,市场业务并入余姚水产供销公司。
  二、余姚水产品交易市场
  1982年起,大量海洋渔船过姚江大闸,至余姚城区进行海水产品交易。1985年余姚县政府在县城东部三江口新建海水产品交易市场。市场建有可同时停靠200多艘渔船的码头和岸线玻璃钢交易棚1800平方米,100吨级冷库1座,300多平方米的交易市场。进港渔船多为舟山的普陀、定海、岱山、嵊泗,台州的温岭、黄岩及宁波镇海、北仑、鄞县等地渔船,是当时全省惟一海水产品交易市场。到港海水产品中主要经济鱼类占30%,蟹、虾及鲐等占70%。渔汛旺季,到港渔船达200~300艘。参加交易上千人。1983年,市场成交量5600吨。1985年,进场交易渔船6531艘,成交量10455吨。1986年达11717吨。此后至1993年,年成交量在5000~8000吨。至1993年,累计成交量70146吨。水产市场的开业,带动相关产业。1984年以来,到港渔民每年从余姚买回毛竹10余吨,竹箩1万余双,蔬菜60余吨,还有大量茶叶、水果、木材等土特产。1994年以后,受柴油价格上涨、邻近地区水产品交易市场竞争和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等因素影响,余姚水产品交易市场交易趋淡。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