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其他勘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07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其他勘测
分类号: P343.1
页数: 3
页码: 57-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余姚市姚江地形与河道的测量、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以及土壤普查情况。
关键词: 勘测 区域水文 余姚市

内容

一、地形与河道测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水利工程规划借用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昭和十三年(1938年)制版发行的1∶5万地形图。其图基面,坐标不详。
  1950年10月至1951年9月,浙江水利局首次派测量队自上虞江坎头至宁波三江口,测量姚江带形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共测图84幅。并在姚江支流马渚至新浦闸、水云浦闸的带状地带,测量地形图39幅,比例尺亦为1∶5000。同时测姚江干、支流断面图56幅。
  1953年,浙江省水利局着手进行甬江流域全面地形测量,派精密水准测量队进行全流域高程控制测量,布设二等、三等平面控制网,所测地形图比例尺为1∶1万。自百官至甬江三江口,测图65幅,其中上虞测区20幅,姚江平原测区45幅。采用浙江旧坐标系,吴淞高程零点起算。
  1955年底,宁波专区水利局始设测量队。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从省水利厅及台州专区水利局先后调入专业勘测人员20余人,分设三个测量组和一个钻探组,测量全区各中、小型水库和围涂工程等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如江北区的英雄水库、余姚四明湖水库的库容、坝址、集水面积等地形测量。1961年,紧缩机构,专区水利局测量队撤销。以后,各系统小范围的地形测量都由各县(市)区自行完成。
  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甬江出现淤积。1961年,宁波专区水利局与宁波港务局联合组成甬江断面测量队,测量了余姚县城至宁波三江口的姚江水下断面。
  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司令部航摄。1968年调绘。1969年版图式,制有1∶5万地形图。1971年,编绘1∶10万、1∶20万地形图。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76年,配合姚江流域规划,浙江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对姚江干流的纵横断面进行测量。
  1980年,浙江省测绘局调绘1∶1万地形图,1974年版图式,1982年出版,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杭甬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需要,上海航道局测量队对姚江干流纵横断面进行测量。
  现采用的1∶1万地形图,系浙江省测绘局1994年8月航摄,1996年10月调绘,1986年版图式,1997年出版,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经济建设需要,国家委以地质部门进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普查。单项工程的地质勘察,都由建设单位委托地质部门实施。姚江流域重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有:
  《1∶20万慈溪幅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于1965年6月由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完成。
  《1∶10万余姚、慈溪平原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于1978年4月由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完成。
  《余姚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于1980年由省区测队完成。
  《1∶2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宁波幅)》由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于1979年2月到1980年12月完成编制任务,1984年提交报告。宁波幅地理坐标东经121°~122°,北纬29°20′~30°,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其行政区划包括宁波、鄞县、奉化县全部,镇海、余姚、象山、宁海大部及上虞、新昌、嵊县、天台、定海少部分。图幅陆地面积6154平方公里,收集水文地质钻孔93个,水文点441个,基本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2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查调报告(杭州幅、余姚幅)》由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于1977年11月至1979年11月完成编制任务,1980年11月提交报告。杭州幅及余姚幅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河口及杭州湾两岸,地理坐标东经120°00 ′~122°00 ′,北纬30°00 ′~30°40 ′,行政区划包括杭州市和海盐、海宁、慈溪的全部,德清、桐乡、余杭、萧山、上虞、余姚的大部分或一部分,还涉及嘉兴、吴兴、平湖、富阳、绍兴、镇海、定海和宁波市的小部分地区。基本查明区内各类地下水,特别是平原深部孔隙承压水的赋存条件,分布规律,水质、水量及其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1∶1万余姚县四明湖水库查勘报告》于1962年由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完成。
  “杭甬运河(宁波)余姚段航道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由浙江省工程勘察院于1999年6月至7月完成。对上虞永和镇安家渡村至梁辉镇竹山桥村全长16公里的姚江上的13座跨越航道的桥梁进行地质钻探,为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期间钻探26孔,进尺1315.9米。
  三、土壤普查
  1959年全国实施了第一次土壤普查。1980~1984年,根据国务院[79]111号文件精神,流域内各县以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成立组织,培训人员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普查的主要内容是:①土壤母质;②土壤的类型及分布;③各类土壤的性态特征;④土壤的养分状况;⑤土壤的分区与改良。
  余姚县成立“土壤普调办公室”,自1980年12月至1984年10月,完成县级土壤普查各项成果资料,并通过了省级验收。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