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030
颗粒名称: 河姆渡镇
分类号: K925.5
页数: 3
页码: 287-2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河姆渡镇2012年产业转型取得新发展、城镇面貌呈现新气象和民生事业得到新提高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河姆渡镇 民生事业

内容

【概况】
  2012年,河姆渡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依靠全镇人民,围绕建设美丽和谐幸福河姆渡的目标,突出发展主题,狠抓产业转型,注重协调发展,团结一心,攻坚克难,转变作风,开拓创新,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社会总产值72.2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5401元。
  【产业转型取得新发展】
  现代农业提速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4.37亿元,增长36.5%。其中,茭白复种面积1606.67公顷,产量4.5万吨,产值1.2亿元;粮油产值2390万元,名优茶叶产值2758万元,杨梅产值4215.4万元,畜牧养殖业产值7555万元。茭白平均亩产达5007元,茭农增收创历史新高,以茭白田套养和特种水产养殖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迅猛,实现产值2347.7万元。完成芦山寺133.33公
  顷和罗江畈100公顷的宁波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建设,完成市河姆渡茭白专业合作社、市梅苑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2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以及2个“315”工程和1个宁波级精品园区建设。“余姚荷藕”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古址牌”茭白获“2012年省精品瓜菜评比金奖”,“四明十二雷”绿茶被评为第5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东澄梅苑”荸荠种杨梅获省农业吉尼斯擂台赛一等奖。防汛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重点完善镇、村二级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和动植物疫情防控也全面加强。
  工业转型加速推进。实现工业总产值65.79亿元,增长6.1%。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5.04亿元、销售收入34.22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96亿元,累计完成技改投入1.71亿元。推进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共关停不锈钢熔炼企业30余家,转产12家。全年引进内资1.59亿元,其中宁波市外1.05亿元,省外回归引进资金3820万元。通过“以企引企”,引进企业17家,其中9家完成注册,平均单体注册规模789万元。新增500万以上工业投资项目5个,总投资1.66亿元。浙江新大塑料管件有限公司新建PE管件、管材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21亿元,宁波兴达碳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新项目已投入生产。以PE塑料管件、旅游制品、汽车配件等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持续较快增长,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44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宁波市级新产品22件,甲报省级科技进步奖企业1家,新增余姚市级工程中心企业4家、宁波市科技型企业3家、宁波市“高成长企业”1家。
  商贸旅游稳步推进。完成第三产业产值2.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商贸企业销售收入1.21亿元,新增商贸服务业投资4980万元。加快以休闲观光为主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市河姆渡鲞架山农庄、市梅苑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市宝龙生态养殖场等特、新、优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同时,加大南部山区开发力度,将地域特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资源结合,引进文化休闲旅游、生态科技服务等产业,推进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
  【城镇面貌呈现新气象】
  村镇规划日益完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全长8.82千米的古乍公路河姆渡段建成通车,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至古乍公路连接线工程已基本完成路基铺设,车厩大桥至古乍公路北接工程正加快建设,寺慈线(江中段)维修工程进入冲刺阶段,镇域“三横三纵”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配合公交化改造工作,完成镇境内6条公交线路站点设置。
  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启动以古乍公路至车厩大桥连接线为轴心的约0.8平方千米的新集镇中心区建设,完成4条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共计里程5千米。镇中心小学异地新建及镇文化中心建设工程完成项目设计会审,镇公立幼儿园完成项目立项,完成罗江工业园区13.3万平方米征地工作。完成姚江堤防加固二期工程和车厩东山河至镇自来水厂原水管铺设工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农房“两改”工作大力推进,农房“两改”、个人建房集中安置点建设全面启动。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开展农村环境大提升活动,完成寺慈线、三河线、甬梁线等主干道路沿线两侧和周边环境的净化美化工作,疏浚河道68条共计26000余米,清理河道淤泥7.32万方,镇域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推进“打非治违”活动,开展涂装行业、废塑加工、S7变压器等各专项综合整治活动,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翁方村、罗江村分别创建为宁波市中心村和小康村。全镇实现余姚市生态村全覆盖,并建成标准型村级全民服务中心。
  【民生事业得到新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进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成立镇红十字会,启动“613860”家庭服务平台,成立“613860”家庭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各类服务7次,提供咨询服务辐射人群达5000余人次。投入43万元修建镇中消防楼梯和车厩小学公厕,镇中心小学、车厩小学等3所学校创建为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投资370余万元的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楼投入使用。创建为宁波市食品安全示范镇、宁波市药品安全达标镇。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巩固,打击“两非”工作有效推进。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新成立宇华公司等3家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13期,培训农村劳动力550人,完成就业和再就业740人。扎实推进企业各项保险政策的落实,累计完成社会养老保险8250人,医疗保险6311人,失业保险5196人,工伤保险7235人,生育保险6342人。做好特殊人员帮扶工作,在新大公司设立无障碍设施工疗车间,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9.16万元、优抚社救款50.34万元,改造低保及低保边缘户家庭危房7户共12.35万元,发放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津贴40.96万元,发放特困户临救款、大病医疗求助金共计60.32万元。全年共处理劳资纠纷52件,涉及金额151.1万元。
  精神文明继续深化。开展“魅力古渡,文明传人”系列活动,在翁方村成立全镇首家道德银行,为8户群众发放贷款62万元。开展首届道德明星评选活动,评选道德明星10人。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实现余姚市文明村全覆盖。“双百共建”工作扎实推进,共建项目21项,落实资金42万元。“春泥计划”扎实开展,全镇6个春泥计划实施村与结对学校落实结对项目23个,800余名未成年人参与活动。举办第六届“书香河姆渡”全民读书月、首届“古韵河姆渡”乡土文化节等活动,成立河姆渡镇文化研究会。加强文化骨干培训,开展舞蹈、戏曲、腰鼓等各种培训20余期,新组建“水鼓”表演团队,镇舞蹈队获宁波市“种文化”活动优秀展演奖、余姚市舞蹈精英大赛银奖。完成江中村一级村落文化宫升级工作。
  【社会管理创新凸显新成效】
  平安建设不断加强。实施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治工作网络和联村干部每周下访制度,镇、村、组三级联动。全年共调处矛盾纠纷253起,其中村级调委会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80起,镇调处中心调处矛盾纠纷19起,“新余姚人”调委会共调处纠纷54起,调处成功率95%以上。加强“六五”普法教育,做好民主法治村创建,罗江村创建为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校园安全工作不断深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处置继续加强,社会稳定不断巩固。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加强“新余姚人”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发挥调委会的职能作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被评为市政府工作创新奖,镇政府被评为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创新特殊人群服务与管理,确保特殊人员“回归有人接、就业有人扶、创业有人帮、困难有人助”,并取得积极成效。创建为省四星级规范化司法所。
  土地监管不断深入。土地监管工作持续加力,共查处非法开采塘渣4起,乱填塘渣47起,强制拆除违法建筑4500余平方米,共扣挖机8辆、倾倒淤泥车21辆。同时,坚持依法整治与机制创新协调推进,结合个人建房集中安置实施方案,完善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制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3

《余姚年鉴201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施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