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984
颗粒名称: 国土资源管理
分类号: F205
页数: 3
页码: 211-2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2年余姚市保障建设用地、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执法监察和地籍基础管理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国土资源 管理

内容

【概况】
  2012年,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领导下,围绕“三思三创”及“解放思想再跨越,转变作风再落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国土资源部提出“双保双服务——2012年行动”部署要求,以保发展保红线、服务全局、服务民生为工作目标,以“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为工作要求,主动服务、规范管理、履行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保障建设用地】
  争取用地指标。年初宁波市政府下达余姚市年度计划用地指标为107.3公顷,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难以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全市精心谋划,创新管理,破解难题,坚持用足增量,盘活存量,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保耕地红线、保发展用地的“双保”创新之路。共争取到各类建设用地指标423.07公顷,比年度计划用地指标增加3.95倍。其中统筹指标101.47公顷,小微企业专项指标13.32公顷,下山移民指标1.3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136.53公顷,重点项目追加指标26.66公顷,使国家千人计划产业园、中国裘皮城、杭州高铁新城、牟山湖商贸城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得到保障。
  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由于多种原因,全市历年积压下来的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存量土地较多。年度先后两次组织调查摸底,搞清楚每一宗存量建设用地的面积、位置、期限、原因等,并登记造册。市政府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出台《关于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消化利用专项行动的通知》,召开全市动员大会,把消化利用任务下达到各乡镇街道和市级有关部门,并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干部负责制。截至年末,全市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978.87公顷,超额完成宁波市政府下达的724公顷任务的135%;消化供而未用土地223.47公顷,超额完成宁波市政府下达的136.33公顷的64%,全市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工作走在宁波市、浙江省前列。
  土地市场稳步推进。针对近年来因受世界金融风波影响,中央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各地土地市场普遍不景气。通过抓前期准备工作,全方位推介宣传,合理确定市场底价,保证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全年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33宗,面积236.83公顷,成交金额45.49亿元,其中经营性用地35宗,面积64.5公顷,成交金额20.07亿元(城区经营性用地18宗,面积24.96公顷,成交金额15.18亿元;乡镇经营性用地17宗,面积39.54公顷,成交金额4.89亿元);工业用地74宗,面积106.23公顷,成交金额7.34亿元;安置用地8宗,面积26.61公顷,成交金额6.74亿元,融资用地16宗,面积39.49公顷,成交金额11.34亿元。
  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管理。全年批准农村个人建房用地713户,面积70816平方米,其中耕地建房70户,面积6422平方米,存量建设用地建房643户,面积64394平方米。
  【土地开发整理】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培育建设中心村的实施意见》,建立以市委、市政府为主导,乡镇、街道为实施主体,国土局搭台,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全市共上报批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9只,获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指标136.53公顷,超额完成宁波市政府下达的全年86.67公顷增减挂钩指标任务,在宁波市和全省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
  拓展发展空间。在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的支持下,余姚市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单位,争取到789公顷发展空间用地指标,为今后一个时期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需合理用地奠定基础。“
  开展造田造地。与市治江抢险围涂指挥部配合协作,完成泗门镇湖北片海涂围垦造地工程,新垦造耕地333.33公顷,经宁波市农业局土肥监测所测定,耕地质量达到二等一级标准。全市批准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9个,建成标准农田251.33公顷,新增耕地15.87公顷。
  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全年共实施表土剥离项目25个,面积88.07公顷,剥离优质表土20.6万立方米,改良土壤,提升肥力,使28.33公顷新垦造耕地质量明显提高。
  【土地执法监察】
  加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深刻内涵,宣传土地资源国情和市情,宣传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知识,增强全社会依法用地意识,探索“大家用、大家管”的国土资源共同责任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与乡镇街道沟通协调,形成整体合力。
  抓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对全市所有通报的图班进行反复核查,做到“图、数、地”一致,并制订整改方案,作出承诺,限期整改,并建立“日报”制度,全市拆除违法建筑15335平方米,复耕7.47公顷,违法用地率下降到5.7%,顺利通过省政府组织的卫片执法检查验收,实现“零问责、免约谈”的目标。
  构建土地执法监察巡查网络。新组建一支由20名巡查员组成的专职巡查队伍,配备车辆、摄像、GPS定位仪等执法监察工具,不定期地在全市范围内巡查,做到土地动态巡查全覆盖、全天候、无盲区。全年累计巡查路程14.47万千米,发现并制止违法用地312起,涉及土地面积21.73公顷。与公安、检察、法院、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选择典型举案说法,保证对违法用地案件的处理力度。全年共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403宗,违法用地面积48.73公顷,作出拆除违法建筑处罚86326平方米,没收处罚180299平方米,收缴罚没款779万元,建议党纪政纪处分31件31人,移送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立案查处1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件2人,有效遏制违法用地高发势头。
  【地籍基础管理】
  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市于9月30日完成外业地籍调查工作,11月28日完成数据库建设。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4351宗,其中本地2207宗,外县市132宗,经地籍调查确认,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已完成登记程序待发证数3400本,发证率为100%。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包括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全年共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5宗,宅基地使用权登记900宗,全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历年累计已发证574本,应发证576本,发证率为99.64%;全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历年累计已发证192192本,应发证192574本,发证率为99.79%。
  建立地价会审制度。对未按土地出让合同规定,改变土地使用权性质和提高容积率的单位,按有关规定通过土地评估后补缴出让金,定期组织会审,按照上级规定程序和市场规律确定补缴金额。全年共组织地价会审7次,讨论审议74宗,共补缴土地出让金10932.78万元。
  受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全年共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1363件,协助企业融资292亿元。同时,为缩短办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国土审批窗口开展“提速增效”活动,将成套房土地使用权登记承诺期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受到企业和群众的好评。
  【矿产开发管理】
  控制采矿权总量指标。做好无风险矿种的采矿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全市矿山的开发利用、合理布局、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等方面,符合科学设计要求。巩固矿山综合整治成果,抓好持证矿山的规范化建设工作。
  加强矿山动态监管。落实矿山多重检查制度,做到基层国土所月检查,中介单位动态监管,局机关定期巡查,市整治办联合检查,使巡查工作制度化,促进矿山企业生产安全和日常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规范开采。
  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2011年度绿色矿山创建计划的通知》要求,全市经营性矿山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活动,确保矿山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年度青江采石场和西竹山采石场通过余姚市级绿色矿山验收,市赤山采石场通过宁波市级绿色矿山验收。
  开展废弃矿山治理。《余姚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1~2015)》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对全市274处废弃矿山,分年度下达治理计划。市府办下发《矿山生态环境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乡镇街道为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的实施主体,规范市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治理资金,并把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全市废弃矿山治理工作在宁波市组织的考核验收中得99.8分的最高成绩。
  【勤政廉政建设】
  “提速正风治奢”专项活动。以治庸治懒、提速增效、狠抓落实、树立形象为重点,以勤政廉政善政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解决工作不实、干劲不足、执行不力、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等问题,完善局办公制度、值班制度、休假请假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机关干部廉政守则》等一系列制度,并汇编成册,遵照执行。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制订《余姚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坚持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根据市委关于全面推广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意见,开展“亮职责、亮身份、亮承诺、比学习、比服务、比效能、个人自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的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与为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创造性地建立《廉政档案》,对全局40名中层干部建立廉政档案并实行规范管理,一人一档,及时更新增加廉政档案内容,并作为向组织部门推荐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开展局领导“走进四明热线”活动。4月中旬,在市纠风办和余姚电视台的安排下,局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走进《四明热线》栏目,围绕“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与广大观众进行交流,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介绍土地市情,增强全社会国土资源意识。加强勤政廉政建设,营造廉洁奉公、受岗敬业、依法行政、服务高效、上下和谐的良好氛围,为国土资源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保障。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3

《余姚年鉴201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童志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