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929
颗粒名称: 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
分类号: [D664.1/.7]
页数: 3
页码: 117
摘要: 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市总商会)在2012年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努力增强工商联和商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积极参政议政,协助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工作。开展课题调研,完成多项课题报告。助推浙商姚商回归工程,发挥异地商会的作用。
关键词: 余姚市 联合会 浙商姚商

内容

【概况】
  2012年,市工商联(市总商会)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精神,围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市工作大局,在完善职能、营造氛围、拓展领域、健全机制、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新的努力,不断增强工商联和商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富裕和谐余姚建设作出贡献。
  【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积极参政议政。协助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工作,组织引导工商联界别的16名政协委员(比上届增加2人)提高参政议政的责任和能力,完成社情民意4篇。在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共提交提案、建议85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副主席王国军代表市工商联在政协大会上作《关于鼓励民营企业增强持续创新能力的建议》的发言,得到市政府领导的重视。
  开展课题调研。完成《2011年度余姚市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和《关于加快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等课题。配合全国、省工商联开展《小型微型企业“保生存、谋发展”情况》、《发挥村商会在服务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的调研,得到全国工商联调研组的肯定。
  【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助推浙商姚商回归工程。发挥商会组织网络资源和优势,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对余姚籍人士在外创业、投资、经商的情况进行摸底,进一步完善市外姚商数据库,巩固与扩大与市外姚商的联络联谊。配合召开世界“宁波帮”大会市外姚商代表座谈会,邀请市外姚商代表近60人,畅叙亲情友情,共谋家乡发展,鼓励市外姚商回家乡投资创业。发挥异地商会的作用,在加强与青岛、武汉、杭州、上虞等余姚商会联系的基础上,启动筹建广州、沈阳等异地商会。全年引荐市外姚商回乡投资项目4个,同时树立亲商、安商观念,会同市招商局等部门协调解决姚商回归项目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按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商联的总体部署,结合“进村入企”开展中小微企业综合调研,以“发现企业难题,寻求解决之道”为主题,共同探寻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研究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在“五一”节前后,集中对执常委企业和小微企业进行上门走访,共走访企业350余家,收集意见、建议、难题30余条。对企业资金紧缺、用工矛盾、经营环境以及其他要素保障等方面问题,或通过商会协调解决,或通过社情民意等形式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和沟通,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拓展服务平台建设。与市人民法院共同举办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题讲座,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在杭州举行的’2012商会大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第十四届浙洽会;与南京市工商联、郑州市工商联、桐庐县工商联、德清县工商联、重庆巫山县工商联、苍南县工商联等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协助举办迪拜·中国凤城发展战略研讨会,全市120余家参加。深化企业融资服务,与民生银行余姚支行共同发起成立小微企业互助合作促进会余姚分会,为小微企业提供互助合作基金、互助周转基金、特惠服务平台等。完成余姚商会大厦建设工程,年底前交付使用。与国税、地税部门共同成立“余姚市纳税人权益维护中心”,致力于维护税法的公平和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税征关系。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实施“创二代”企业家培育工程。3月份,组织开展以“创二代”人士为主体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基本情况调研,并建立信息库。5月份,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委党校,举办首届“创二代”企业家高级研修班,45名“创二代”企业家赴中国人民大学参加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6月9日,会同市委统战部、市台办跟台湾健峰企业管理集团合作建立余姚市企业未来领袖培训基地,借助“健峰”优势资源,为“创二代”提供一个学习先进理念、交流创业体会等平台,提高“创二代”企业家素质。
  继续推动“光彩事业”。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的第十一次“光彩爱心月”活动中,有375家企业出资和实物捐赠等共计1605.6万元。促成宁波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资200余万元,新建鹿亭乡新四军后方医院建设项目,作为晓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资源、村老年活动场所。深化村企共建新农村机制,以组建村级商会为推动,以组建“共建新农村基金”为抓手,开展“村会结对”、“村企结对”、“村企互动”等活动,深化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运用市工商联网站、《余姚商会》报等平台,宣传企业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宣传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企业创先争优活动。会同余姚日报社开展《天下姚商》丛书编辑工作。深入乡镇、企业,因企制宜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与企业负责人的联络联系,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主重视支持企业党的建设,确保“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
  引导开展和谐企业建设。会同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作机制,推进企业集体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同时,以创建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为抓手,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推动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
  深化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3月份,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商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乡镇、村两级商会的组织设置、换届、会员发展、会费管理等提出指导意见。指导完成泗门镇商会、阳明街道商会等基层商会的换届工作。指导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建立村级商会组织,低塘街道实现村级商会全覆盖,进一步扩大商会会员队伍。指导乡镇(街道)基层商会进行民政注册登记,要求到11月底全市基层商会全面完成民政登记工作。规范市工商联(总商会)、乡镇街道商会、村级商会的会费收缴工作。同时,建立全市首个异地商会——余姚市丽水莲都商会。
  指导基层商会进一步激发活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和创建“五有五好”基层商会的各项要求,完善和优化全市基层商会组织的网络体系、结构形态、活动方式、机制建设,促进基层商会丰富活动内容。各基层商会在开展融资担保、反映诉求、权益维护、商会党建等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
  推进基层商会党建工作。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加快组建乡镇街道商会党组织,实现商会党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商会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中的独特作用。配合市委“两新”组织党工委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全覆盖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各基层商会通过建立商会党组织、企业联合党支部等形式,凝聚企业零星党员,培养积极分子,成为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孵化器”。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3

《余姚年鉴201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园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