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工商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925
颗粒名称: 民主党派·工商联
分类号: D262.6
页数: 5
页码: 120-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中国民主促进会余姚市支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余姚市支部委员会、九三学社余姚支社、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等发展概况。
关键词: 余姚市 政治 组织

内容

中国民主促进会余姚市支部委员会
  【概况】
  2012年,民进余姚支部围绕“继往开来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又好又快建设和谐幸福新余姚”的总要求,坚持“三个突出”,把握“五个导向”战略,为经济转型升级、城乡区域统筹、社会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重点工作建言献策,搞好社会服务,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履行参政党职能】
  撰写团体提案3条,提出个人提案、议案10余条,其中《关于创新我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的建议》被评为重点提案和优秀提案。开展调查研究,完成3个课题,其中《关于幸福之城公民素养提升工程的研究》列入民进宁波市委的调研招标课题。参加“同心献策”活动,共上报同心献策8条,内容涉及教育事业、文化艺术、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撰写、上报各类信息20余条,其中《建议强制进行学生用课桌椅及床购前环保检测》被民进中央录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实地走访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三期工程,形成《关于综合开发河姆渡遗址旅游资源的建议》,作为民进宁波市委提交宁波政协的集体提案。
  【开展社会服务】
  将社会服务活动和村落文化公园落成典礼相结合,与市政协和当地镇村党组织团结协作,在泗门镇水周阁村组织文化下乡活动,受到当地群众好评。开展“同心”教育基地建设,会员孙崇娇等赴梁弄镇中和大隐镇中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会员程载国等赴余姚八中送教下乡,受到当地师生的欢迎。
  【加强自身建设】
  完善信息工作机制,使信息工作在收集、整理、上报、反馈、评比、表彰等各个环节都更趋规范。年度发展新会员3人。在三八节、重阳节组织女会员和退休会员集体活动,赴台州临海市召开在职会员暑期学习会,与民进临海市经济支部进行支部建设经验交流。接待民进宁波万里学院支部到余姚访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黄永通、宁波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杨志强专程到余姚调研民进工作,对支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取得多项岗位成就】
  会员徐旭茫、黄耀、王亦红、戚国棋、方其军等有多篇专业论文、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会员程载国编写的《陪你开卷》一书正式出版。会员金晶的多部音乐作品获省音乐新作大赛创作金奖、表演金奖、辅导金奖等。
  (民进余姚支部)
  农工民主党余姚市支部委员会
  【概况】
  2012年,农工民主党余姚支部在中共余姚市委、市委统战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农工民主党宁波市委的指导和协助下,在全体65名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不少成绩。
  【“二会”献计献策】
  在年初召开的市“二会”及省人代会、宁波政协会上,累计提交各类提案议案近20余篇。有11名党员参加市政协会议,并提交集体提案2件,大会发言1人。
  【参与统战活动】
  在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同心”献策活动中,党员上交理论文章1篇,建议及各类意见20余件。其中,《关于对全市导游人员实行统一着装的建议》、《创和谐校园、促持续发展》、《“和谐校园”创建的实践与思考》获部委好评。围绕市委统战部“同心同德、同心同想、同心同创”的精神,在陆埠卫生院设立“同心”义诊基地,中医院原院长、政协常委周培森副主任医师开设心脑血管疾病专家门诊已坚持一年多时间。
  【加大调研力度】
  党员朱月芬、魏利民就绿色殡葬、环保殡葬问题联合提出建议,撰写《关于大力推进绿色环保殡葬改革的几点建议》报告。党员朱延芳、宋瑜、周慧娜、朱月芬等编写的信息分别被《宁波政协》、《宁波统战》等采用。支部集体提案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
  【服务社会】
  坚持常年下乡义诊。年度配合市侨办,在三七市镇唐李张村为侨胞侨眷侨属进行义诊活动,设置骨伤科、内科、外科、中西医结合门诊、泌尿科、心脑血管科等项目,免费开展量血压、B超诊断等,散发宣讲医疗保健知识。
  (农工民主党余姚支部)
  九三学社余姚支社
  【概况】
  2012年,九三学社余姚支社在中共余姚市委和九三学社宁波市委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履行参政党职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新成绩,被九三学社宁波市委评为2008~2012年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参政议政成效显著】
  把参政议政作为支社中心工作,市“两会”期间,共提交政协大会发言材料1篇,集体提案3件,委员个人提案12件。其中1件被确定为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并被评为优秀提案。社员赵银海在宁波市人代会上提交6件建议,均事关宁波及余姚发展大局和地方利益诉求,得到宁波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重视,多数建议意见已被采纳与落实。他撰写的《关于加快我省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建议》被社省委选用作年度省政协集体提案。他还撰写《关于加快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建设》,被社中央选用作年度全国政协九三学社界别委员联名提案。年度支社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社员共参加中共余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统战部召开的各类民主协商会、通报会、座谈会、学习会15次计160余人次,参加人大、政协组织的视察、考察活动10余人次。各位社员结合工作实际,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较好地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同时,还有8名社员被政府有关部门聘任为特约监督员。全年与市发改局、市旅游局、市规划局、市农林局、市住建局、市科技局等6个政府部门开展对口联系活动,参加对口联系活动的社员就有关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得到对口联系部门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平时,加强与各对口联系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组织相关社员参与集体提案答复面商,让更多的社员了解政府部门工作。支社还与社绍兴市委、社省环保支社、余姚市老年科技协会开展调研合作,取得较好效果。
  【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年度发展新社员2人,并有2人列入发展后备人选。截至年末,共有社员61人。在推选新一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3人当选为市人大代表,比上届增加1人;17人当选为市政协委员,比上届增加7名。支社组织由新一届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社员组成新的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
  【社会服务更加深入】
  在梁弄百果园建立“同心”服务基地,以基地为中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支社相关农技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累计已有12人次参与基地技术服务,服务内容涉及桑果种植、病虫害防治、果园水产等,为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服务,取得较好成效。积极参加社宁波市委同心共建工作,与沿夹岙村困难家庭结对开展帮困助学活动,每年帮助结对户人民币800元,一定三年。
  (九三学社余姚支社)
  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
  【概况】
  2012年,市工商联(市总商会)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精神,围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市工作大局,在完善职能、营造氛围、拓展领域、健全机制、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新的努力,不断增强工商联和商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富裕和谐余姚建设作出贡献。
  【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积极参政议政。协助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工作,组织引导工商联界别的16名政协委员(比上届增加2人)提高参政议政的责任和能力,完成社情民意4篇。在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共提交提案、建议85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副主席王国军代表市工商联在政协大会上作《关于鼓励民营企业增强持续创新能力的建议》的发言,得到市政府领导的重视。
  开展课题调研。完成《2011年度余姚市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和《关于加快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等课题。配合全国、省工商联开展《小型微型企业“保生存、谋发展”情况》、《发挥村商会在服务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的调研,得到全国工商联调研组的肯定。
  【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助推浙商姚商回归工程。发挥商会组织网络资源和优势,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对余姚籍人士在外创业、投资、经商的情况进行摸底,进一步完善市外姚商数据库,巩固与扩大与市外姚商的联络联谊。配合召开世界“宁波帮”大会市外姚商代表座谈会,邀请市外姚商代表近60人,畅叙亲情友情,共谋家乡发展,鼓励市外姚商回家乡投资创业。发挥异地商会的作用,在加强与青岛、武汉、杭州、上虞等余姚商会联系的基础上,启动筹建广州、沈阳等异地商会。全年引荐市外姚商回乡投资项目4个,同时树立亲商、安商观念,会同市招商局等部门协调解决姚商回归项目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按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商联的总体部署,结合“进村入企”开展中小微企业综合调研,以“发现企业难题,寻求解决之道”为主题,共同探寻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研究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在“五一”节前后,集中对执常委企业和小微企业进行上门走访,共走访企业350余家,收集意见、建议、难题30余条。对企业资金紧缺、用工矛盾、经营环境以及其他要素保障等方面问题,或通过商会协调解决,或通过社情民意等形式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和沟通,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拓展服务平台建设。与市人民法院共同举办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题讲座,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在杭州举行的’2012商会大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第十四届浙洽会;与南京市工商联、郑州市工商联、桐庐县工商联、德清县工商联、重庆巫山县工商联、苍南县工商联等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协助举办迪拜·中国凤城发展战略研讨会,全市120余家参加。深化企业融资服务,与民生银行余姚支行共同发起成立小微企业互助合作促进会余姚分会,为小微企业提供互助合作基金、互助周转基金、特惠服务平台等。完成余姚商会大厦建设工程,年底前交付使用。与国税、地税部门共同成立“余姚市纳税人权益维护中心”,致力于维护税法的公平和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税征关系。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实施“创二代”企业家培育工程。3月份,组织开展以“创二代”人士为主体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基本情况调研,并建立信息库。5月份,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委党校,举办首届“创二代”企业家高级研修班,45名“创二代”企业家赴中国人民大学参加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6月9日,会同市委统战部、市台办跟台湾健峰企业管理集团合作建立余姚市企业未来领袖培训基地,借助“健峰”优势资源,为“创二代”提供一个学习先进理念、交流创业体会等平台,提高“创二代”企业家素质。
  继续推动“光彩事业”。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的第十一次“光彩爱心月”活动中,有375家企业出资和实物捐赠等共计1605.6万元。促成宁波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资200余万元,新建鹿亭乡新四军后方医院建设项目,作为晓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资源、村老年活动场所。深化村企共建新农村机制,以组建村级商会为推动,以组建“共建新农村基金”为抓手,开展“村会结对”、“村企结对”、“村企互动”等活动,深化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运用市工商联网站、《余姚商会》报等平台,宣传企业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宣传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企业创先争优活动。会同余姚日报社开展《天下姚商》丛书编辑工作。深入乡镇、企业,因企制宜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与企业负责人的联络联系,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主重视支持企业党的建设,确保“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
  引导开展和谐企业建设。会同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作机制,推进企业集体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同时,以创建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为抓手,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推动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
  深化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3月份,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商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乡镇、村两级商会的组织设置、换届、会员发展、会费管理等提出指导意见。指导完成泗门镇商会、阳明街道商会等基层商会的换届工作。指导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建立村级商会组织,低塘街道实现村级商会全覆盖,进一步扩大商会会员队伍。指导乡镇(街道)基层商会进行民政注册登记,要求
  到11月底全市基层商会全面完成民政登记工作。规范市工商联(总商会)、乡镇街道商会、村级商会的会费收缴工作。同时,建立全市首个异地商会——余姚市丽水莲都商会。
  指导基层商会进一步激发活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和创建“五有五好”基层商会的各项要求,完善和优化全市基层商会组织的网络体系、结构形态、活动方式、机制建设,促进基层商会丰富活动内容。各基层商会在开展融资担保、反映诉求、权益维护、商会党建等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
  推进基层商会党建工作。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加快组建乡镇街道商会党组织,实现商会党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商会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中的独特作用。配合市委“两新”组织党工委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全覆盖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各基层商会通过建立商会党组织、企业联合党支部等形式,凝聚企业零星党员,培养积极分子,成为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孵化器”。
  (周园元)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3

《余姚年鉴201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