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市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1》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841
颗粒名称: 三七市镇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2
页码: 293-2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三七市镇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镇村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和谐局面巩固等。
关键词: 余姚市 三七市镇 镇村发展

内容

【概况】
  三七市镇位于余姚市东部,距宁波栎社机场30千米,东邻宁波市江北区,南隔慈江与河姆渡镇相望,西接丈亭镇,北界杜湖岭与慈溪市毗邻。境内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华杨梅之乡、中国年糕之乡、中国黄色珍稀茶树品种的原产地。全镇区域面积68.35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有常住人口40919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30919人。2010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4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9%。其中工业总产值40.02亿元,增长12.17%,农业总产值6.55亿元,增长10.2%;实现财政总收入1.71亿元,增长19.89%;入库税金1.31亿元,增长21.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027元,增长11.78%。
  【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招商引资工程成效明显。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建立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出台一系列以商引商等工作措施,优化全镇招商服务环境。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完成闲置土地和空置厂房等土地资源的排摸工作,共排摸整合出可供休闲旅游观光等项目连片开发的适用地块3个。全年共接待外企、央企等各类投资商20余批次,新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只,实到内资9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58%。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全镇规模以上企业67家,实现产值22.99亿元、销售收入22.61亿元、利润总额9409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76%、19.56%、9.31%。全年投入技改资金2.93亿元,实施技改项目25个,申请专利18件,新增专利授权17件,完成新产品开发4个,实现新产品产值3.97亿元。完成220千伏候青变和110千伏云山变建设。
  现代农业发展稳步推进。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1.33公顷。申报的“余姚年糕”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年实现杨梅、年糕、草莓、香椿等色彩农业产值1.31亿元,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全镇农机总动力突破3万千瓦,成功创建省级农机安全镇。全面完成慈江堤防加固二期工程、莫家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吴泽浦等3座江塘水闸修建工程。
  三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创新杨梅节节庆活动形式,实现经济效益1亿余元。投资2000余万元的三江超市投入经营。全年实现商贸投资4380万元,商贸销售1.44亿元。
  【镇村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积极配合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杭甬高速铁路改线工程所涉的4876平方米的房屋拆迁和安置工作,完成杭甬高铁变电所1.13公顷土地征用工作,基本完成9处萧甬铁路“平改立”道口建设工程。编制《三七市镇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启动集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完成三七市、相岙2个村的农房“两改”方案。完成杨梅旅游专线及二东线的道路修复工程。
  镇村形象品位提升。全镇补绿插绿4000余平方米,完成三河线、金川西路两侧补绿工程。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完成唐李张村农民饮用水工程及魏家桥村、大霖山村的村庄整治工程,三七市村创建成为宁波市小康示范村。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加强。淘汰落后产能不锈钢熔炼企业2家,其中1家成功转型。严格控制能耗总量,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0.11%。
  【社会和谐局面巩固】
  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年度参保任务全面完成。开展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村7个、文明单位6家。修缮集镇文化中心,新建5个村的村落文化宫。全镇已建村(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有效缓解群众就医难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效明显,参合率达97.66%。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发放优抚、社救定补款等共计370余万元。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推进维稳网络建设,在重要地段和单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严格落实重大信访件领导包案责任制,全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4起,受理并办结群众来信来访47件。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1

《余姚年鉴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楼锋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