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间故事与童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671
颗粒名称: 六、民间故事与童谣
分类号: I276
页数: 17
页码: 1146-1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的民间故事与童谣。
关键词: 横河镇 民间故事 童谣

内容

民间故事
  孙举头严惩盐法道
  孙举头真名叫孙如法,明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刑部山西司主事。他每次告假回乡,喜欢常与农民一起做一些轻微的农活,爱与农民交朋友。
  有一年,他的一位农民朋友要到山南(丈亭)去打工,帮人家收割早稻,他得知后也要一同去。朋友说:“这次到山南去打稻,生活很辛苦的,恐怕你吃勿消。”孙举头说:“我可以做些轻点的生活嘛,给人家管管鸡也好,工钱我也勿要,白吃饭就算哉。”朋友见他坚决要去,只好让他一起去。
  到了山南,在一户名叫李志豪的家中打稻。孙举头的朋友与东家说定:“有一个人不会打稻,只能管管鸡,工钱不要,只要白吃饭就行了。”东家见孙举头是个文质彬彬的人,就答应了。因为晒场离东家的住宅较远,为管好鸡,孙举头的中饭,每天有东家的老娘送去。
  一天中午,吃饭时间已经过去好久,还不见有饭送来,孙举头既饿又急,又等了一会儿,见送饭的人终于来了。孙举头埋怨地问:“今天中饭为什么这样晏,人家点心都好吃哉。”东家的老娘哭丧着脸说:“管鸡客人,你那里晓得,我们这里有个盐法道(管私盐的官),他先叫手下人卖私盐给人家,然后再由盐法道来查私盐,借此敲诈勒索。我们起先勿晓得,买了一百斤私盐,哪晓得早上买,中午那个卖私盐的人(实际上是盐法道的手下人)领着盐法道来了,说是要罚我家三十两银子,威吓说:‘三天不拿到,就要我儿子去坐牢。’弄得我们走投无路,全家哭哭啼啼无法可想,所以午饭送晏了。”东家的老娘边说边哭。孙举头听了笑着说:“原来是这样的小事,有什么可哭的,为什么不想办法阻止他呢?”东家的老娘哭着说:“我家没权没势,怎能对付他呢?”孙举头说:“我帮你想个办法,制服这个盐法道。但你必须按我的方法做,我与你称个姐弟,你儿子叫我舅舅,这样,我就有办法可以对付他了。”东家的娘听说有办法制服盐法道,料想一定有“来头”。便说:“先生,只要你能救我儿子,我儿子不仅叫你娘舅,就是叫你爷爷也可以。”
  到第二天,东家按孙举头的吩咐在堂屋里摆了两张桌,一张桌朝南,桌上摆着皇上钦赐孙举头的官帽,官袍,另一张桌上摆着酒菜,孙举头和东家一起喝酒。着道敬皇,地你日帝说快还高钦:“想三赐舅往丈的舅哪,纱,里盐外法帽、逃甥道官?给果服还你然,不敬就来给酒知了我了道,跪。摆事下说出情!着”一不盐东副妙法家得,道就转意只倒洋身好了洋就乖酒的逃。乖。样孙子地只举,跪听在头可见门说是里外。走面。“近好孙只哇门举一看,家见头喝道听见东!外甥,桌:“恭今上盐恭天摆法敬饮个痛快,癞蛤蟆在求雨呢”。他们就这样说说笑笑,一直饮到傍晚,盐法道也只好跪到傍晚。孙举头这才走出来对盐法道喝道:“你经常敲诈百姓,害得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敢当何罪?”盐法道苦苦哀求道:“小的知罪,大老爷饶命。小的再也不敲诈勒索了。”孙举头又喝道:“你有眼不识泰山,这是我外甥家,你来敲诈勒索,今天亏得我在,如若不然,岂不是要被你逼死人了吗?”盐法道连连叩头道:“小的不知,小的该死,请大老爷饶命。”孙举头说:“今天饶你一命,以后再要如此,就要你的狗命。滚!”盐法道连连叩头后,就爬起来,狼狈而去。
  孙举头骂皇帝
  明朝时候,在孙家境及横河一带出了许多官,当时有人说:“孙胡两姓,在朝半京。”孙举头就是当时孙家境在京做官的一员,他为人正直,不管什么人有错,就要当面指正。
  一天,太后去世了,满朝文武百官都来太后灵前吊孝。孙举头也一样,一进灵堂,跪地就拜。因为头磕得太猛,再加上他的头长而尖,因此乌纱帽掉在地上。他不是用双手去拿帽再戴上,而是伸头去套乌纱帽。可是套来套去总是套不进。这时皇帝见了这个举动,“嗤”的一笑。孙举头马上骂道:“哪有你这个不孝子孙,小臣在太后灵前掉了帽,尚且不敢用手去拿,你是一国之主,竟敢在太后灵前发笑,这种大逆不孝的行为,难道是百官和百姓的表率吗?”
  皇帝顿时心里一愣,开始时也有些悔恨自己太不应该,但看到群臣的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心想:到底我是君,他是臣,在群臣面前公开责骂君王,不是大扫皇上的威风吗?于是恼羞成怒,大喝一声:“来人啊,把孙举头捆绑起来,把他的嘴也封了。”此时梅川、龙泉在京为官的人,都暗地里帮孙举头,故意拿着手中笏板去戳他的嘴,一边戳,一边骂着说:“你这个多嘴官,看你还敢再多嘴不?”这样你戳一下,他戳一下,把孙举头嘴里的封皮戳破了。其中有同族为官的好友,怕他身体瘦弱,弄出病来,暗地派人,准备了一只新尿瓶,瓶内装灌了参汤,向皇帝奏道:“孙举头骂皇上,那是他神志不清之故,必须给他喝些清尿,让他清醒清醒才是。”皇帝答应后,这位官员就马上把装了参汤的新尿瓶朝孙举头的嘴里灌下去。皇帝还是怒气未消,要罚孙举头去充军。孙举头说:“别的地方我都会去,最怕去虎(浒)鹿(历)山。”这时孙家境的一批官员,故意奏道:“孙举头不要去的地方,偏要他去。”皇帝说:“对,偏要你到虎鹿山去。”于是孙举头就“充军”虎(浒)鹿(历)山。实际上是回到了浒山、历山,到了自己的家乡。
  黄珣卖坟基
  明朝中期,彭桥出过一个大官,他叫黄珣,上京赶考,中了榜眼。(过去黄家祠堂里挂的那块“春宫少保”金字匾额,西街路北竖立的那座精巧石牌坊,记载着这位黄尚书当年的显赫声誉。)
  少年黄珣家道贫穷,父亲早年亡故后,因无钱做坟,那具草蓑棺材一直放在西山,祖上传下来的那块坟基地里,任凭日晒雨淋。
  一天,正值清明,彭桥来了一个风水先生,自称江西龙虎山人氏。他东走西走,走上西山,放下相盘,观察起风水龙脉来。
  只见这里的地势相当好,东接张岙山,背靠大湾山,西倚篁山,北与胜山遥相呼应。其四周又有彭桥庙、蟠龙庙、柯城庙、篁山庵、凤栖庵、西莲庵等庙宇围护。最为奇特的景观,还是西山对面的彭山,站在西山顶上看去,彭山就像是一顶纱帽。再仔细一看,大湾山右边的余脉像一只巨大的手,托着纱帽送上前来。
  当风水先生收回目光时,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奇特景象:一道紫气氤氤氲氲地从一具草蓑棺材底下涌出,越聚越多,似祥云,似瑞霭,如亭亭华盖罩着那具棺木。“好风水!”风水先生又惊又喜,忍不住喊出声来。他正要下山打听这块坟基地时,只见有位妇人,正走上山来。她正是黄珣的母亲,前来此地祭奠亡夫,黄珣因为家里有客,没有陪母亲一起上山来。
  黄母径直来到棺木前头,供好素菜豆腐,斟上水酒,点起香烛,免不了向亡夫痛哭一番,诉述生活的艰辛,最后焚烧了银锭、纸钱等物。等她收拾好供品准备下山时,侍候在一旁的风水先生急忙走上前,拱手说道:“请大嫂稍留步,在下有事动问。”黄母看了看来人,等候他说话。风水先生又道:“在下是江西龙虎山下来的,因受人委托,在这里看风水。刚才看到尊家那块坟地较为相宜,愿出重金购买,不知大嫂同意否?”
  听说“重金购卖”坟地,黄母心头不由得一动,想:“自从丈夫死后,留下孤儿寡母,家产早已变卖一空,如今衣食无着,眼看儿子就要辍学,现有人要买坟地,真是雪中送炭,最好不过。”于是她细声地问道:“请问先生,这块坟基可卖多少钱哪?”风水先生说道:“在下开价一千两银子,未知大嫂尊意如何?”黄母听罢,喜出望外,但转念一想,随便出卖祖上留下的坟基,难免遭人耻笑,一时沉吟不决。风水先生催促道:“若嫌不足,价钱还可商量,大嫂请出个数码。”黄母最后推托说:“家里还有十六岁的儿子,想和他商量一下再作道理。”风水先生嘴里答应着“应该如此”,便跟黄母来到黄家。他觉得这桩买卖应该从速了结,以免夜长梦多。
  再说黄珣正在家里陪着客人说话,一起探讨学问,两人正谈得兴浓。外面黄母领着风水先生走进屋来,把卖坟基的事说了。黄珣沉思片刻,爽气地答应道:“既然先生看中这坟地,愿出千两银子,小生乐意遵命。”一旁的客人听了很着急,连忙摇手说:“黄贤弟,使不得,这地即使出千两黄金也不能卖。”原来客人也是个饱学之士,熟读“相书”,已经看过这块坟基,知道它是能出公侯将相的风水宝地,并把这层意思讲给黄珣听了。谁知黄珣听了只是笑了笑,说道:“仁兄有所不知,小弟实在出于无奈,要拿这笔银子来解燃眉之急。第一,为先父择地营建墓圹,以免不再受风雨之苦;第二,奉养老母,不让她苦心竭力,再有冻馁之虞;第三,小弟自己可再苦读几年,以谋求日后功名成就。对于风水之说,我黄珣倒是不大理会。今天我虽然失了这块地,但是可以借此度过难关,求取功名。我若无钱求进取,空守着这块宝地又有何用?如果我日后事业有成,再好一点的坟地不是也照样可以买过来么?所以,我也不讨价贪多,就依先生的一千两银子原价好了。”客人频频点头,万分钦佩,觉得十六岁的黄珣,真是少年英豪,见识远远超过自己。
  风水先生听了这番话,一时目瞪口呆,知道这个小后生确是非凡人物,看来这块“天鹅肉“是吃不上了,便赶快找了个借口告辞走了。后来,他再也没来提买坟基这件事。
  黄珣在好友的不断接济资助下,通过几年苦读,一举金榜题名,青云直上。他择吉日在原址上隆重为父亲营建了墓圹,墓前有拜坛,两旁排列着石人、石马等翁仲,至今西山上还有旧迹可寻。
  泥马渡康王
  北宋末年,金兀术领兵南侵,掳走了徽、钦两帝。小康王赵构落荒南逃,逃到梅川乡的一个村落,已是人困马乏。他便跳下马,准备进村找些吃的。谁知,后面喊声大起,吓得小康王又赶紧翻上马鞍,纵马跃过河上的堰桥,狼狈逃跑。
  不料小康王往东跑出才一里多路,突然马失前蹄,一下跪倒在小河边的烂泥窝里。小康王狠狠的连抽几鞭,那马虽奋力挣扎,还是爬不起来。小康王只好下马,又是打又是拉,那马才硬撑着站了起来,在泥窝里碾出了一个马蹄形的坑。
  等马站起来,小康王重新上马,狠打猛抽,往东南方向奔逃。一直逃到大江边的一个村口,马突然倒地,口吐白沫,累死了。
  小康王没了坐骑,心里焦急万分,显得惊惶失措。忽然后面追兵喊声又起,他只好撒腿奔跑。跑了一会,早已上气不接下气,看到旁边一座庙,就慌慌张张地钻进庙里躲避。时近黄昏,天已晦暗,他躲入庙内,寻找藏身之地。忽然看到前廊系着一匹白龙马,他大喜过望,牵来就骑了上去。那马等他坐稳,冲出庙门,跳下庙前一条大河,载着康王,平平稳稳地游到对岸。
  上了岸,那马就纹丝不动,任凭康王鞭打脚踢,不肯再走了。康王觉得非常奇怪,跳下马仔细一看,不由喊出声来:“啊,原来是庙里的一匹泥马!”
  后面追来的金兵,看到康王的马死在路边,寻踪入庙,搜索多时,不见踪影。此时天色已晚,只好回去。其实,小康王这时候,正躲藏在对岸的桑树林里。
  小康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久就在临安做了皇帝。后来人们把他纵马跃过堰桥的村子,叫做“跃马堰桥”;被马踩过的那个泥窝,叫做“马蹄漕”;倒马、死马的地方,叫做“埋马”。泥马所在的庙,叫做“埋马庙”。
  烛溪湖“麦秆头鱼”的传说
  从前,烛溪湖边的两间草舍屋里,住着一对夫妻。丈夫姓孙,种着湖边几亩薄田,农闲时上山砍柴,卖点钱补贴家用;妻子纺纱织布,喂鸡养鸭。两口子相互体贴,婚后从没有发生过口角相争的事。更加令人称奇的是两人食性居然也一样,都喜欢吃河鱼,即使是全身带刺的小猫鱼,也会吃得津津有味。而对黄闪闪的大黄鱼、银亮亮的阔板带鱼等海鲜,看见却要翻胃。因此,人们都说他俩是天造地设,人世罕见的一对夫妻。
  因为这个缘故,丈夫每次挑担山柴去赶集,除了买油盐酱醋外,总还要买几条河鱼回家。煎好了,夫妻俩滋滋咂咂地大吃一顿。
  美中不足的是,这对夫妻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他们也曾求神拜佛,延医服药,可是总不见效验。眼看年岁一年比一年老,两人慢慢打消了生育子女的指望。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是盼它来,它偏生不来,你不盼它时,它却会突然出现在你眼前。年纪爬上了五十岁,“送灶”那一天,妻子却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夫妻俩那个喜欢呀,就别说啦。因为男婴的爹已经五十九岁,故给他起了个名叫五九。产妇老年生育,格外痛苦,从此种下病根,三天两头躺在床上哼哼。每当这种时候,五九爹就会神色惨然地说:“都是我不好,害得你到老吃这种苦头。”五九娘就拍拍襁褓中的宝贝,笑笑说:“呆话!为了给你生个儿女,把我的性命赔进去也都值得,一点小病小痛有啥要紧!”
  这五九果然是“真种”,断奶后也酷爱吃河鱼。父母格外宠他,每次吃鱼,总让他吃剔掉骨刺的鱼肉,喝鱼汤,自己吃点鱼头鱼尾鱼骨头。五九问父母为啥不喜欢吃鱼肉,他爹就说:“鱼骨头味道好,营养也好,俗话说,‘宁可掼掉三亩的稻,勿可弃掉河鲫鱼的脑’嘛。”后来五九慢慢大起来,知道这是哄他,才硬逼着父母一起吃鱼肉,否则他也不吃。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眼看五九长到十岁。他爹为了给宝贝儿子办一桌像样的生日饭,起早落夜多砍了几担柴,劳累过度,加上内寒郁积,那天客散后,就卧床不起,连续几天高热发烧,水米不进,没等过年就不幸亡故。五九娘本来身子就垮了,禁不得悲伤过度,没等丈夫“断七”,也跟着死去了。众乡亲帮着五九料理丧事,将他双亲安葬在高燥向阳的山坡上,坟墓前头还有一条小溪,溪水汩汩从坟旁流过。
  可怜好端端一个家庭,转眼间就剩下一个十岁的孤儿,过着苦孤伶仃的艰苦生活。但生活尽管不周,每年清明时节,五九总要准备好香烛纸钱,酒食果品,去坟头祭奠一番,祭品当然有双亲生前最爱吃的河鱼。
  谁知在五九十八岁那年,碰上百年未遇的大旱,头年秋旱连冬旱,加上开春滴雨不见,周围百里的河江都干涸了,烛溪湖湖底早已见了天。
  眼看清明节就要到来,别的供品还好办,河鱼到哪里去找呢?五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后来,打听到绍兴那边有个鉴湖,没有断水,心想有水必有鱼,于是他带上钱,赶去绍兴买鱼。到那里好不容易买得了一尾鲤鱼,这时他那颗紧绷的心,才算落下。
  五九回家,路过余姚候青门,看见有一伙江湖艺人,在演猴戏,围观的人很多,便也挤进人堆去看。猴戏散场了,他去提鱼篓,只见鱼篓倒翻在地,拎起一看,啊!篓里那条用水草包裹着的鲤鱼不见了!四周寻找,哪还有鱼的踪影。这条来之不易的鲤鱼,竟被谁家的馋猫偷吃了。
  五九十分沮丧,一步一步挨到家,一夜没有合上眼。明天拿什么去祭奠父母的在天之灵呢?
  第二天清早,五九来到坟头祭扫。按惯例供品摆放在靠墓碑最近处,往常供鱼的地方放了一只空碗,没有香喷喷的煎鱼,放着从麦秆头上剪来“麦秆脑头”,以“麦秆脑头”权充“煎鱼”之数。然后点上香烛,筛过水酒,磕过三回头,最后焚烧纸钱。祭奠才告结束。五九面对眼前的一堆黄土,想起了往日父母千辛万苦养育之情,看着供品中摆放的“煎鱼”,愧疚万分,悲从心来,泪水似滴泉般滚滚流出。他伸手抱住墓碑,凄厉地大放悲声:“爹,娘,你们千辛万苦把我养育成人,没等我报答恩情,竟双双撒手弃我而去……是我害苦了你们……今天,我连你们爱吃的鱼也没有办来,我该死,该死啊……爹娘啊……”一边哭,一边把头往冰凉的墓碑上撞。额头破了,鲜血涔涔地渗出来,滴落在那碗“鱼”里。他仿佛一点也不觉的疼痛,撞下去,再撞下去,一下比一下重。最后,他哭得嘶声力竭,昏厥在地。
  老天爷大概也不忍见这等场面,原来晴和的天空顷刻间变了脸色,狂风一阵紧过一阵,把碗里那些沾血的麦秆脑头卷了起来,洒落遍地。顷刻间,电光闪闪,炸雷轰鸣,紧接着便“哗哗”地下起倾盆大雨。一时间混浊的泥水汩汩横流,把那些沾血的麦秆脑头漂起来,冲进溪涧,淌进湖里。说来也怪,从此,烛溪湖中出现了一个新鱼种,它们身条细长呈筒形,体披数列整齐的细鳞,颜色黄白如淡金,很有点像是麦秆脑头。每年清明节,它们从湖里溯流而上,来到溪涧产卵。孙五九父母坟前的那条溪水里,这种鱼聚集得特别多。当地群众把这种鱼叫做“麦秆头鱼”。说它是当年五九剪下的麦秆脑头变成的。
  骆千斤传说
  明朝万历年间,骆家湾有位叫骆千斤的太公,名尚志,任过副总兵。
  骆千斤年轻时以养鸭为生。他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池塘,鸭子从小到大,就放养在这个大池塘里。
  一天,骆千斤照例把鸭子赶到这个池塘里,不知怎的,鸭子撞来挤去叫个不停。这一现象,引起了骆千斤的注意。傍晚,他把鸭子赶回家里,一数,鸭子少了不少。第二天,他仍把鸭子赶放在池塘里。与前天一样,鸭子入池,又撞来颠去,噪嘈不停。这时他全神贯注地紧盯着鸭子,是什么东西引起鸭子骚动。原来,在他岸边草丛里,伸出一个婴儿似的黄灿灿的怪物,在水面上张开大口,吹了一阵水泡泡,又缩回洞里去。接着,只见一只鸭子的脚被咬住了,鸭子发出惨叫声。他断定这是一条大黄鳝在吞噬鸭子。从没见过如此大的黄鳝。他想抓住它,大黄鳝一下子缩进洞里去了。
  于是,骆千斤从家中背来水车,戽干池水,发现岸边一个大洞。他掘了近一天光景,才把这条七尺长的大黄鳝掘了出来。捉回家一过秤,竟有九斤多重。他立即动手把它宰了。借来一只大蒸笼,要蒸蒸吃,等蒸熟端上桌子时,不料蹲在桌边的一只黄狗,早已垂涎三尺,“汪汪汪”地吠个不休。他想黄鳝头骨头多,怕刺,便夹下一些给狗吃。狗不吃也罢,一吃下,这只黄狗立刻奔腾跳跃,如虎添翼。他成竹在胸,就一口气把这条黄鳝吃下肚中,他感到全身发痒,前后判若两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过去要四个人抬的石条,现在只他一人就能拽起。胃口急增,身材也魁梧了许多,他成了大力士。骆千斤之名,传遍姚北地区。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骆千斤力大无穷的消息,也传到京城皇帝老子的耳朵里。刚好边关吃紧,朝廷正好要用人,就奉旨敕诏他去边关为国效力,并封他为将军。由于他力气大,又善使一柄大刀,作战勇猛,敌人闻之丧胆,因此立了许多战功。朝廷论功行赏,擢他副总兵,给了他田地,金银财宝。但他不贪功图财,把所得土地40亩,资助办学,赏赐之财物,给了贫苦农民,自己仍回到骆家湾老家,过他昔日清贫生活。他不图钱财的崇高精神,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新楼屋的由来
  上代有一位建新楼屋的太公,早先家里很穷,住在秦堰祠堂西首一间破草舍里。他是瘸腿,不能下田劳动,有三个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俩佬日夜纺纱度日子。
  据说当时马堰一带有很多做官人家,俩佬专纺做官人家的棉花。一天,太婆肩背着纺好的棉纱,去马堰东家换回了米,谁知把米倒到米缸里时,竟在米袋里倒出了一只金光闪亮的大元宝。太婆非常奇怪,二话不说,捧着这一只大元宝跑到马堰这户纺纱东家,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怎么,我刚才称去的米里头有只大元宝,一定是你们撮米时不小心,把元宝也撮进去了,我送来还给你们。”女东家说:“这是你的福气,我们米里是没有元宝的。”这急坏了太婆,连声说:“我们穷人家怎么会有元宝呢!肯定是你们特地把元宝放到米里,我老太婆可吃不消这个冤枉啊!亏得还好,老头子不在家,如果他在家,被他晓得,我一定会被老头子毒打一顿,说我做人不规矩,偷了人家的东西,那还了得啊!”女东家再三说明,你老太婆有福气,元宝拿回去。老太婆怎么会听得进去呢,放下元宝,回头就走。但回到家里,过了一夜,这米缸里又出现两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这时太婆不得不把昨天背米发现元宝当即送回,和今早又出现两只元宝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老头。老头风趣地说:“财神菩萨进门了!财神菩萨进门了!”
  又过了几年,孩子也长大了,家里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准备要造房子,打算去宁波买木材。瘸脚太公仍是穿着一件一二十年前的破棉袄,左手拎着一只破簟箩,里面放着一只元宝,上面还遮着一件破棉袄;右手捏着一根青竹棒,走路一瘸一拐的活像一个要饭的乞丐。当他走到一家木材行时,先把簟箩摆在篱笆边,人到里面去看木头。这时里面有许多阔人正在挑拣木头,瘸脚太公也东摸摸,西敲敲。这个举动被树行里的阿大先生瞅见了,说:“你这个叫化子出去!快出去!”瘸脚太公回答说:“我也想买一些木头嘛。”阿大先生讽讥说:“侬要买?大概只能买一根镬铲柄吧。”瘸脚太公说:“我想买多一些。”阿大先生说:“你要多买些?好啊!侬买一半,我送一半。”太公故意说:“你的话当真?,我不相信,要写下来。”阿大先生当场写好,彼此还按上手印。这时瘸脚太公一瘸一拐地走到篱笆边,拎来破簟箩,放在账桌上,掀开破棉袄,双手捧出一只金光灿灿的大元宝,说:“你木材行里的木头请盘点一下,以一半木头的价钱成交。”这时阿大先生早已憋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无所适从,哭丧着脸想:这只元宝足有好几斤重,木材行里的木头全部给他还不够,怎么办?刚才当众立了字据,又不能抵赖,竟急得痛哭起来。哭声惊动了老板,老板来到店堂,问清了情况,说:“你这位老伯伯,请高抬贵手,阿大先生家里有老有小,按照木材行里的木头来计,一半他也是送不起的,事到如今,我也只好补他一点……”太公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是故意与他开开玩笑,请他以后不要小看别人。我也不要阿大先生送我一半木头,也不要你老板补他一点。这样好啦,就是把我所有买下的木头,由你们负责送到我家里。”阿大先生听了这番话,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对太公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这批杉木编成双排顺姚江入东横河运送到秦堰桥。那杉木之多,简直吓煞人呐!木排头到秦堰桥,尾还在长石板桥哩!
  瘸脚太公大兴土木,开始造房。宅基选在现在的新楼屋地方。一下子造了许多幢崭新的楼房。造好后,据说木头还多了一半,后来又买了十八块河角头田,共置田三百亩。
  虽然这位太公瘸脚,但后代子孙崇敬这位太公的品格,平日里讲话时总是忌口“瘸脚”两个字。
  钉耙太婆
  “钉耙太婆”是马堰河西“小脚太公”的女儿,自小在父亲的指点下练就了一身好武艺。长大以后,她嫁到乌山横江胡家。
  女儿出嫁时,“小脚太公”再三叮嘱她说:“天外有天,强者还有强中手,千万不可在人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武功……”
  女儿一直恪守父亲的告诫,一到婆家,终日做下手活。烧饭时,她烧火;烧小菜时,妯娌上灶头,她也烧火。一年一年过去了,村里的人只见她干下手活,有点瞧不起她。村上的青年戆头,还挑逗她说:“你是赫赫有名的少林之家出身的女儿,怎么这样没本事呢?”她觉得实在无法容忍,就跑回娘家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父亲对她说:“你要忍耐,不可性急,等几天我会来你婆家的。”
  女儿回到婆家对阿婆讲:“过几天我父亲要来作客。”阿婆听了很高兴,买来许多小菜。小脚太公一到,就对阿婆讲:“我的食性只有我的女儿了解,今天的小菜叫我女儿烹调。”就这样,女儿上灶,妯娌烧火。女儿烧出来的一碗碗小菜,阿婆和妯娌都叫不出名来,感到非常惊讶!这时女儿问父亲,还要什么小菜,父亲讲:“算了。”这时,村上的青年都围来看少林出身的“小脚太公”。“小脚太公”认为时机已到,该显点小玩意儿给他们看看,便向上“噗”的一声,把一口痰吐在屋上栋梁正中处。小脚太公马上对女儿说,“阿囡,我一口痰无处吐,现在竟吐在栋梁上了,很龌龊,你用布去揩揩掉。”女儿听明后拿来抹布,一蹬纵身飞上,只见左手抓住椽子,右手用抹布把痰揩得干干净净。围观的人,看到这绝技,个个抠鼻吐舌,面面相觑。这消息不胫而走,立时传遍全村。从此,举村上下,男女老幼,再无人敢轻视她了。
  一天,横江里人在村边的官河漕头车鱼。等水车干捉鱼时,邻村纠集了众多的人赶来肇事,说这官河漕头他们也有份。因来的人多势大,横江村人无法对付。这时人们便自然想起“小脚太公”的女儿,便恳求她去助阵,为横江村人争口气。她一听,又见对方以强凌弱,非常气愤。可她刚生过孩子,不宜用力,但事到这个地步,理应仗义执言,便拿了数百斤重的钉耙赶到现场。一看,横江村人已经败下阵来。“小脚太公”的女儿大喝一声:“谁敢逞凶?”又把钉耙“轰”的一声掷到河中心的风水墩上,高高地竖着,她又高声喊道:“你们谁能把这把钉耙拔起来,河里的鱼任你们捉,拔不动的话,给我滚!”来抢鱼的青年人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一个个都去拔,拔来拔去无人拔得起,你瞧我,我瞧你,把头摇得像拨波浪鼓似的。这时只见“小脚太公”的女儿双脚用力一蹲,纵向河心的风水墩上立定,接着一用力,把钉耙拔起,就跃上岸。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制服了邻村的人。从此人们就把这个漕头改名为“钉耙漕”,并尊称她为“钉耙太婆”。
  “钉耙太婆”因武艺超群,后来在乌山一带开场收徒教拳术,从此乌山拳名扬三北平原。其中她的得意门徒芦七姑,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丈夫黄春生共同领导十八局开展抗租斗争,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名震姚邑。
  杨梅仙子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梅溪旁有一个小山村,住着一户姓杨的人家,仅有父子两人。父亲是个心地善良的老药农,一年四季在荒山野岭采草药。他一边采草药,同时也替乡亲们治病,很受大家尊敬。儿子名唤石郎,是个胆大艺高、剽悍非凡的猎人,拉得一手好弓箭,无论飞禽走兽,百步之内,百发百中。父子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一天,石郎在山上打猎,忽然听得远处传来“救命呀,救命呀”的喊叫声。他寻声赶去,果见不远处的茅草丛中,一只体大如牛的吊睛白额虎,口里横衔着一个人,奔东窜西。石郎见猛兽伤人,不慌不忙,拉弓搭箭,只听“飕”一声,弦响箭到,正中虎背。那老虎负痛吼叫一声,放下口中之人,仓皇逃命。石郎快步上前,扶起那人一看,原来是个模样十分标致的姑娘,见她身上衣衫被老虎撕破,头上、手上伤痕累累,人已被吓昏。石郎连忙把她背回家中,让父亲在她伤口上敷上伤药,然后又给她喂了一些热汤水,姑娘才悠悠苏醒过来。父子俩也松了一口气。
  杨父见姑娘睁开双眼,便问:“姑娘,你是哪里人?怎么会来到这荒山上?”那姑娘见问,才诉说起原委……。
  原来,这姑娘本来是天上的百果仙子,专司人间百果生长。只因她模样长得标致,天上百兽王看上了她。这百兽王生性暴戾、贪婪,时常为非作歹,因此百果仙子拒绝了他的求婚。那百兽王恼羞成怒,今日趁百果仙子巡游各地时,竟化作一只吊睛白额虎,想抢去成亲。正在这个时候,遇上了石郎,虎口余生,才化险为夷。姑娘这时十分感谢父子两人救命之恩。
  杨家父子见姑娘容貌不俗,谈吐又不一般,心里知道确是天仙下凡。杨父说:“姑娘,你也不用担心,虽说你是天仙,吾辈是凡夫,那天上人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如今,你既来到凡间,还是先治伤要紧。”姑娘点点头。经父子两人一段时间精心调理,姑娘的伤很快好了。她想告辞,想到杨家父子二人待自己的恩重如山,竟依依不舍。这个心思被杨父看出,就说:“姑娘,如今你的伤好了,你果真要回去,我也无法强留,如你愿多留些日子,就跟着我采采草药,为乡亲们消病除痛,就算我收下你这样一个女儿。你看怎样?”姑娘听了笑颜顿开,赶紧上前跪下,口称:“爹爹在上,受小女一拜!“从此杨老就收下了百果仙子作义女,视若掌上明珠。因小山村附近有个梅岙湖,就替她取名梅珠。
  杨梅珠是仙女下凡,聪明伶俐,颖悟过人,随便什么事一看即懂,一学就会。她跟着杨老采药,翻遍了山山岭岭,从不叫苦。她替乡亲治病,妙手回春,药到病除。梅珠不但机灵,而且贤慧,她替大伙做的好事可多啦,她看到小山村到梅岙湖的山道难走,每次从山上采药回来,就背来一块石头铺上,日子久了,十里长湾全铺成石蛋路。她看见乡亲们上山砍柴、打猎、采药,没有个避风躲雨的地方,就把平时省吃俭用积下来的钱,为大伙造个凉亭。全村的男女老小,无人不赞杨梅珠的。
  梅珠跟着石郎学打猎,没几天,她也学得百步穿杨。猎手们都说梅珠是个武艺高强的女猎手。石郎见梅珠人长得漂亮,心肠又好,双手能干,真喜欢她;梅珠呢,看见石郎勇敢、勤劳,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一日也离不开他。这样,两人就暗暗地爱上了。梅梁山一带山上的豺狼虎豹,一看见梅珠和石郎的身影,就发抖。这件事传到天上百兽王的耳里,它很恼怒,想寻机报复,现在看到梅珠和石郎形影不离,还常除灭自己“同宗弟兄”,于是它设下一个毒计……
  这年冬天,梅珠和石郎又上山打猎,忽然只看不远处有一只金钱豹正昂首摆尾悠闲地走着,梅珠眼明手快,搭上箭,“嗖”的一声,向那只金钱豹射去。金钱豹负箭,向山上逃窜。梅珠和石郎一前一后,在后面紧紧追赶。追着,追着,那只金钱豹忽然不见啦。只听“豁啦啦啦”一声巨响,山崩地裂,梅珠眼前突然出现悬崖陡壁,一时收脚不住,立即从崖隈跌了下去。石郎到处寻找,总算在大山脚下,笋岙村的一棵大树杈里找到了她。石郎赶快把她扶起,此时梅珠已奄奄一息,看了一眼石郎,低声说:“石郎,我……我不行了,这定是那歹毒的百兽王害的……我死后,你就把我葬在这棵大树脚下。”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这时杨父和众乡亲闻声赶来,大家回想起梅珠平时种种好处,都哀痛欲绝。根据她的临终遗愿,乡亲们就把她安葬在笋岙这棵大树下。
  第二年农历正月,石郎父子和乡亲们来到安葬梅珠的坟墓上祭扫,大家发现这棵树的叶子边,长出了一粒粒像小珍珠似的颗粒,都感到很奇怪。到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时,人们又备了纸钱、香烛、酒饭来祭扫,只见树上长满了一串串圆圆的果子,有红的、白的、青的,大家认为一定是梅珠在显灵。祭扫时,因为盛香烛、酒饭的篮子没处放,就都挂在树杈上,等到祭扫完毕,拿下树杈上的篮子一看,只见每只篮子都盛满了又红又紫的果子。有人拿来一品尝,酸甜适宜,十分可口。大伙这才明白,这是梅珠姑娘死后又替人们造的福,于是便把这果子称为杨梅珠。但怕石郎睹物伤情,又把这果子叫做杨梅。不难发现杨梅的原产地是笋岙,所以笋岙的杨梅比别处的颗大,口味特别好。又因梅珠生前常给乡亲治病,怕人吃坏肚子。杨梅中不知加了什么药汁,没有听人说因吃了杨梅而引出什么病的。后人称她为杨梅仙子。
  “胜山娘娘”和胜山庙
  距横河东北三十里处,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庙,庙里供奉着一尊泥塑神像,人称“胜山娘娘”。据传“胜山娘娘”有求必应,十分灵验。善男信女去庙里烧香还愿的很多,香火非常旺盛。
  “胜山娘娘”,历史上确有其人。她是南宋年间彭桥黄氏先祖黄巨川的夫人,姓虞,是一个官宦之女。她生前做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事,老百姓为纪念她,为她建了庙,后人便尊为神。
  南宋初,奸臣秦桧当朝,朝政十分混乱。时为吏部侍郎的黄巨川,对时政很不满意。尤其是以莫须有罪名诬陷岳飞致死,黄巨川更痛恨朝廷的昏暗,就辞官回家。与其弟择悬泥山隐居,远离“尘世”。那时的悬泥山,在涨潮时是一座孤屿。屿上荒芜人烟。虞氏虽出身大家闺秀,但心地善良,知书达礼,甘于清贫,过着男耕女织的宁静生活。其间还种一些草药,为渔民看病、祛疾,特别对治湿气类病痛,更是药到病除。她为人看病,从不收取别人一文钱,渔民、乡人都十分感激她。
  说来也巧,有一天夜里,虞氏和往常一样,正在油灯下纺棉絮,突然天起了大雾,四周茫茫一片,分不出大海陆地,许多出海捕鱼的渔民,辨不出东西南北方向,找不到回家之路,一时心里惊惶失措,十分焦急。幸喜虞氏纺纱时所点的一盏油灯,发出一缕微弱的灯光,透过层层迷雾,为渔民指引了归途,让渔民终于平安地回到了家门。第二天渔民都来向她表示道谢,感谢她引路之恩。自此之后,每碰到雾天、黑夜,她总要点亮一盏灯,年年如此,从不间断。渔民都称这盏灯为“神灯”。在她去世之后,渔民在她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庙,庙内塑造他夫妇塑像,以示永远对她的怀念。
  又过了许多许多年以后,转眼到了明朝成化年间。黄巨川的后裔黄珣,参加殿中考试,中了榜眼,当上了太子的侍讲。那时有一个姓王的皇后,是余姚人,生了满头“湿气”,奇痒难忍。湿气发作时还大量秃发,几乎成为癞子。尽管太医们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多次医治,可就是不见痊愈。皇后的头发是十分珍贵的,称为“凤毛”。大量秃发,有失皇后的尊严,因此皇后心里十分着急。黄珣得知这个情况后,联想到先祖曾对湿气治疗有奇特功效,建议皇后是否可回乡去祖庙求治。俗话说:癞子多丹方。也是王皇后求医心切,采纳了黄珣的建议,并择定初夏,湿气发得最厉害的时候,亲自去黄家祖庙求神医治。说也奇怪,过了不长时间,待皇后秋后返回京城时,“风湿”全好了,又长出满头黑亮的秀发。皇后见此,那个高兴劲呀,简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她回京后把此事奏明皇上,建议敕封虞氏,重新敕建庙堂。皇上见了皇后的满头秀发,也十分高兴,就敕封虞氏为“圣母娘娘”。从此“圣母娘娘”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重建后的庙堂,气势更是庄严雄伟,享誉四方,香火也更兴旺。
  到了明嘉靖年间,浙东沿海一带,屡遭倭寇侵扰。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破倭寇于悬泥山。为纪念“戚家军”抗倭胜利,改悬泥山为胜山。“圣母娘娘”也从此改称为“胜山娘娘”、“胜山老外婆”,一直流传至今。
  倒穿木屟上陈山
  东汉初年,有一个叫严子陵的人,从小勤奋好学,年轻时曾与刘秀同游学长安,拜许子威为师。刘秀,字文叔。两人同窗读书,同榻相眠,结下了忘年之交。刘秀称赞子陵博学多才,足智多谋;子陵也仰慕刘秀的少年有为,气宇非凡。更使刘秀敬佩的是在王莽篡位称帝时,朝野人士纷纷上表庆贺,拥戴新朝。唯独子陵铁骨傲然,激烈反对王莽篡位夺权,严拒王莽聘他为官,给刘秀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因长期战乱,往日的好友,彼此失去了联系。子陵隐姓埋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的清贫生活。刘秀本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凭籍皇族宗室势力,与兄刘縯一起,参加绿林军,起兵春陵。昆阳一战使王莽的军队土崩瓦解,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建立东汉政权后,世称汉光武帝。
  刘秀新创基业,亟需治国安邦人才,就想起了昔日那位具有真才实学的好友严子陵,但不知他今在何方?于是召来画师,口述严子陵相貌,绘画成肖像,张贴全国各地,查访他的下落。子陵得知刘秀找他的消息后,就东躲西藏,不肯露面。但最后在齐地还是被人发现,禀报给刘秀,说:“有一个人,蹲在茫茫雪海的湖泽旁,手持鱼竿垂钓,身着翻皮羊裘,头缠葛巾,面蓄长须,脚履麻鞋,很像画象中的严子陵模样。”刘秀一听,说:“就是他,就是他。”连忙派使者备车去请。子陵无奈,只得应召赴洛阳。
  刘秀得知子陵到京,急忙传呼接见,优礼有加。子陵此时还是垂钓时的一副打扮,昂首挺胸,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见到刘秀,抱拳直呼文叔。刘秀礼贤下士,深知子陵性格,也不去计较他的衣着与称呼。当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策略时,子陵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满腹经伦,卓绝之才,倾倒四座,说得刘秀频频点头称是。
  夜深人静,刘秀与当年求学时一样,同子陵一起躺在御榻上。子陵因鞍马劳累,不一会便呼呼入睡,竟将脚搁置在刘秀的肚腹上。刘秀为了不惊动老友的酣睡,也没有推移搁在他腹上的脚。第二天一早,天还没蒙蒙亮,钦天监值日官员,急忙进宫报告,说:“臣昨夜仰观星象,在三更时分,有客星冲犯帝座,形势十分危急,吓得臣魂飞魄散,故不待天亮,冒昧闯宫,向万岁禀报,不知龙体如何?”刘秀听了哈哈大笑,连忙说:“没有事,没有事。我这个‘帝星’不是好好的吗?朕昨晚和好友严先生同榻而卧,三更时分,没有发生别的事,只是严先生的足搁在寡人的腹上而已。”就这样,“客星犯帝座”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传颂。
  再说刘秀非常赏识子陵的人品才学,擢任子陵为谏议大夫。子陵没有接受封赏的意愿,再三推辞,不愿在朝为官,心想:自己要讲的治国安民的道理,已讲得很透彻,只要照此去做,定能国泰民安;如长期留在帝都,自己又不习惯官场争名夺利、尔虞我诈这一套,到时难免惹是生非,自讨没趣。于是他给刘秀留下一封信,趁众人不备之时,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余姚莪眉山(今陈山)东侧月德庵隐居。
  自子陵走后,刘秀仍非常思念离去的故人。又派人到处打听他的下落。
  在一个风雪纷飞的早晨,大地一片茫茫,银装素裹。子陵久静思动,趁今天大雪封山,不如出门去拜访一位朋友。当他打算摆渡过江时,忽见对岸有四匹快马,飞奔向大浦江而来。子陵隔江定睛一看,呦!不好,这四人一定是朝廷大员,派来找我的。他连忙扭转身子,往回就走。刹那间,四匹快马也已经到了大浦江边的古渡,四人清楚地看到对岸,有人欲摆渡北行,身形酷似严先生,但转眼之间,却因何又急忙往回走了昵?对此觉得十分蹊跷。他们急唤渡公,要摆渡去对岸。四人上得船来,即向渡公探听,刚才看到有一老者,欲摆渡北上,因何又不摆渡返回,能知道是谁吗?渡公只是摇摇头不说。四人心想,你不说,上岸后跟随雪地踪迹,终可找到这个人。等上岸后一看,雪地已被踩踏得模糊不清,根本辨认不出老者的去向。幸喜走到陈山山麓一看,倒留有清晰的足迹,但仔细辩认,竟是从山上往下走的痕迹,可又不见一个下山的人影。这时,四个人感到十分纳闷,只好在山麓下来回徘徊,向四周观望。原来严子陵见有来人找他,便心生一计,先将渡口雪地踩乱,使人无法辨认去路,随后又将木屟倒过来穿,屟跟朝前,屟头向后,急乎乎地往陈山上爬,以造成似乎向山下走的假象,甩掉了寻找他的四名大员,巧妙地离开陈山,去到富春江畔隐居。直到80岁那年辞世,才魂归故里,葬于陈山北麓。
  再说那四位官员,据传姓雷、虞、韩、谢,因奉命来余姚寻找严子陵先生,费尽心计,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很难向皇上复命,害怕朝廷治罪,就在陈山一带住了下来。后人在大岙,冶山等地建了“四将军庙”纪念他们。
  “严子陵倒穿木屟上陈山”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白头巾”抗击“长毛”的故事
  “长毛”,这是清朝统治者加给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的贬称。广西金田起义后,针对当年满清入关时的一条规定:汉人必须剃发,否则留发不留头。太平军反其道而行之,蓄起长发。以示反对清朝统治,这样清政府称太平军为“长毛。”
  清咸丰十一年(1861)农历十月的下旬,也是太平天国十一年,由范汝增、黄呈忠率领的一支太平军,以新加入该军的原诸暨莲蓬党头目何文庆为主力,在余姚十八局黄雷昌等余部的密切配合下,攻占了余姚县城。
  太平军攻占余姚后,立即设置乡官,告示民众蓄发,实行减租减息,提倡“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等各项新规定,深受广大贫苦农民的欢迎与拥护。这些有利于农民的措施,引起了封建地主及乡绅们的极度恐慌。当时姚北一带的大户人家,有潮塘张家、历山翁家、下河严家、浒山陈家、横河胡建兴、马家路马朝盛等,都是显赫一时有名的财主。他们聚在一起,密谋对策,如何设法驱逐、打击太平军,挽回他们失去的天堂。商议结果,由大户共同集资出钱,搜罗社会上的一些地痞流氓,蒙蔽唆使部分不知情的农民,组成一支庞大的地主武装——“白头巾”。凡是愿意参加去打“长毛”的,每人发给一块银洋。那时的农村,赚一块银洋谈何容易,它可籴一百斤大米,如上山去斫柴,不知要斫多少柴,才能净挣到这一块大洋。因此不少人见钱眼开,纷纷加入了“白头巾”。他们也不知道打“长毛”的利害关系,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第二年的农历四月廿五,是“白头巾”与“长毛”直接对阵的一天。这天一早,东起匡堰,西至石堰,沿东横河一带,云集了黑压压的一大批人群,他们头裹白布,手擎鸟枪、抬枪、镗叉、掘镘龙刀、大刀、腰刀等各类原始武器,在头儿们的带领下,声势浩荡地直奔余姚县城。队伍到了安山桥地方,头儿们发布命令,说兵分两路。一路由此向西,去胜归山东,再折南沿河攻县城;一路仍由安山桥继续南行到谢山头,再攻余姚县城。对姚城形成两面夹攻之势,这在兵书上称之谓“剪刀阵”,看来“白头巾”领队的人,还有懂得兵法的。
  当队伍行进至谢山头时,已能隐约地看到站在余姚城头上的“长毛”。只见“长毛”也兵分成黑白两队,黑队站在城头上,刀光剑影,严阵以待,密切注视着谢山背后的“白头巾”动向。而白队却向西,往马渚方向行进。此时,不知为什么,在城北分路爿的一座红庙内,突然响起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吓的潜伏在谢山背后的“白头巾”,人人蒙头转向,个个心惊胆战。此时,原来比较整齐的队伍,开始出现混乱。“白头巾”们想到:这下真要打仗了,如果被打死了,家里的老爹老娘、老婆孩子怎么办?忖忖来得有些后悔,不该参加“白头巾”。站在城头上的“长毛”,看到“白头巾”阵脚已乱,一面摇旗,召回西去马渚的人马,一面号令城头上的“长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谢山而来。不一会,两军对峙相拼,“白头巾”哪里是“长毛”的对手。一方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一方是久经沙场砺炼、连清军都闻之丧胆的劲旅。双方稍一接仗,“白头巾”便纷纷后退,沿着东横河往回跑,溃不成军。“长毛”就趁势追击,长驱直入至石堰、横河、彭桥、匡堰等地,如入无人之境。
  但“白头巾”也有“白头巾”的优势,因为他们都是当地人,“长毛”一时不易分辨清楚“巾”与民,再加上“白头巾”都是本地人,熟悉地理环境,便于隐蔽和暗藏,使“长毛”不易找到他们的踪影。相反“白头巾”可利用有利条件,出其不意,突然袭击“长毛”,使“长毛”吃了很大亏,死伤了不少伙伴。为打击封建地主势力及“白头巾”,“长毛”派出了大队人马,从安山桥起至双河洋塘,采用地毯式的搜捕,短短的三个月内,四度进军姚北,对有嫌疑助纣为虐者,恨之入骨,斩尽杀绝,决不心慈手软。如重修七星桥的孙家境人孙式鑑,因倡议围剿“发贼”被杀,是众多被害者之一;凡村庄中有大屋(含祠堂)和大宅深院,“长毛”认为易躲藏“白头巾”,大屋内住的又都是大财主,几乎都被烧成灰烬。如天香桥村有明清时遗留的十几处著名古建筑,烧得一座不剩。又如桥头镇东塘港陈家的“大火烧场基”,远近闻名,焚烧后的废墟,在20世纪50年代还历历可见。这一亘古浩劫,给原本贫苦不堪的百姓,更添雪上加霜。曾有人以诗记述当时情景:“十女九无夫,万人半无屋。郊野横死骸,家室闹泣哭。充饥少米粒,御寒乏衣服。一时悲惨形,令人皆发指”。
  这年农历八月初二,“长毛”开始退出余姚。以后,虽然还常有“长毛”路过姚北一带,但已无大的扰民现象,地方日趋安定。两年后,太平军在清政府和英、法、美等国的武力镇压下,加上“内讧”斗争激烈,灭亡了。但姚北百姓遭此大劫,至今犹难以忘怀。
  童谣
  斗斗虫呦咳飞
  斗斗虫哟飞,麻雀(方言读jiang)剥剥皮;
  酱油蘸蘸好东西,小娘姨,吃仔再来嬉。
  (这首童谣是逗婴孩学话的。先把住婴孩的两个食指头,然后一分一合地做动作,每个动作念一个字,教婴孩诵读。)
  一篮馒头一篮粽
  咯咯嗡,鸡打冻,一篮馒头一篮粽。
  嫂嫂吃仔肚皮痛,生出嗯伢廿斤重。
  阿婆抱抱抱勿动。
  牵磨
  牵咳磨,宕咳磨,牵仔外婆吃。
  外婆“呒没啷”(不在的意思),花花床头“炕得啷”(藏起来的意思)。
  炕炕炕勿牢,老鼠拖得河中央,“鳌刺”(一种鱼名,无鳞有刺,长须,色黄黑)吃仔烂肚肠,“叽哩咕噜叽哩咕噜”做道场。
  (此歌谣一般由两人做着牵磨动作,边牵边唱。)
  爷爷挑仔西瓜来
  火萤虫,夜夜来,爷爷挑仔西瓜来。
  西瓜千斤重,爷爷挑勿动。
  娘娘咳,砧板薄刀驮(拿的意思)仔来,一架一架切得开。
  孙子囡孙走拢来,大家吃得走勿开。
  (解放前,盛夏时农家一般在夜间户外乘凉时有儿童歌詠。)
  破(pai)阳帽绽戴戴
  派(破)阳帽绽戴戴,我种芥菜;
  芥菜开花,我种南瓜;
  南瓜汏藤,我种菠菱;
  菠菱四只角,搁来搁去呒堂搁;
  搁邻舍,邻舍穷;
  搁芙蓉,芙蓉矮;
  搁只蟹,蟹钳短;
  买只碗,碗底朝天,嘭格一声敲碎。
  外婆家
  蚂蟥背纤,蛳螺摇船,一摇摇到外婆面前。
  外婆泡格糖霜茶,舅姆泡格茶叶茶。
  一个舅姆介雪(坏)啦,斩斩喂(方言读yu,下同)大蛇。
  大蛇勿吃喂“蛤疤”(即癞蛤蟆),“蛤疤”勿吃喂竹笆,竹笆园里开桃花;
  桃花姑娘许人家,一许许到好人家;
  新新被,堆眠床,夏布帐子拖踏床;
  踏床跨落地板房,窗门推开石明堂;
  抽斗抽开水晶糖,焖碗捎开桂圆汤;
  好格人家放炮仗,穷格人家掼破甏,呯呯嘭!呯呯嘭!
  燕子窠朝南做
  燕子窠,朝南做,人客来了许许多。
  下饭(即小菜)呒没咋弄弄?快快杀只老雄鹅。
  鹅话格:“小鹅孵出一大潮,勿吃侬格谷,勿吃侬格糠,吃格青草咋好杀?还是杀只鸭。”
  鸭话格:“地上走,河里游,勿吃侬格盐,勿吃侬格油,吃糠吃得嘴巴燥,还是杀只猫。”
  猫话格:“我格牙齿尖厉厉,夜夜帮侬拖老鼠,还是杀只猪。”
  猪话格:“嘴巴大(读duo),胃口大,吃糠会吃十八箩,积肥积得山样多,板油三寸还欠厚,还是杀只狗。”
  狗话格:“日里睏到草篷头,夜里帮侬管门口,大贼小贼勿来偷,吃侬一根肉骨头,还是杀只牛。”
  牛话格:“杀我老牛顶可怜,日里给侬耕板田,夜里赶水勿歇肩。今年做落做明年,白沫做得串打串。如果要杀我,尾巴竖一竖,像格一棵树。尾巴摇一摇,像格龙风到。剥我格皮,吃我格肉,卷侬格稻,倒侬格屋!”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