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64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小学教育
分类号: G629.2
页数: 13
页码: 1002-10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的小学教育发展情况。
关键词: 横河镇 教育 小学教育

内容

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私塾逐步进行改造。民国4年(1915)新的《教育纲要》颁布,将初等小学改称国民学校。时办学日趋规范,民众办学热情也十分高涨。民国7年(1918)上六房村胡圣阶、胡祚璇两人恢复绳武学校,后改名养源小学。胡杏芬女士曾在此受启蒙教育。民国9年(1920),姚北最大的湖泊——烛溪湖西湖干涸,后经众议将垦植后的西湖田助学。当时地处烛溪湖下原的马堰祠堂、横山殿、谢庵、石堰王家祠堂、陈山法回庵、王家畈、陈良山庙(月灯庵)、秦堰桥(训型)等八所小学分别改称“西湖×小”(因年代久远,校名顺序可能有误)。民国11年(1922)实施“壬戍学制”。规定小学修业期限为六年,其中又划定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两年,凡读满六年的学生,经考试合格称之为“完小毕业”。民国29年(1940)推行“国民教育制”。即乡(镇)设中心国民学校,保(或联保)设国民学校。时较著名的国民学校有横河、乌山、石堰、马堰、乌玉桥、训型(秦堰)、新桥、积善庵、彭桥等地学校。
  民国30年(1941)4月,日军侵占,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大多数学校由于资金来源断绝,被迫停办或暂时停办。此时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在自身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支持办学,使彭桥、横河、横泾河等一些学校,得以坚持教学,直至抗日战争胜利。民国34年(1945)8月,为尽快复兴教育,时有孙仙舲等一批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去上海等地募捐筹款兴学,并延聘名师来横河任教,使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时龙北乡中心国民学校(镇中心小学前身),在姚北地区成为颇具名望的学校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长期受战争创伤,农村经济萎缩不振,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准十分低下,致使失学儿童较多。即使入学求读的,能读完“完小”的也不多,大多数家长让孩子读上一、二年书,能识上几个字就辍学。尤其是女孩子,能入学就读的则更少。境内大多数学校,校舍十分简陋破烂,几乎都是利用祠堂、庵庙做教室。师资严重不足,教师待遇菲薄。全镇无一所初级中学。
  1949年4月,军管会对学校采取“暂维现状,即日开学”的原则,小学布局基本保持原状(详见1949年8月公私小学分布概况)。翌年发生春荒,学生有所减少。1951年春,土地改革结束,农民办学热情高涨,向学校献工献料,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数和学生入学数都有增加。1953年初,贯彻执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纠正了教育事业盲目发展和师生参与社会活动过多现象,撤并了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各乡校为完全小学,村校大多是初级小学。
  1955~1956年,规模较大的村校,开始由四个年级的初级小学增升为六个年级的完全小学。1958年,在所谓“速度快、数量多、质量高、用钱省”的口号下,教育事业又一次盲目发展。新的一批民办小学、民办中学在各地纷纷涌现。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时,得到纠正。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停课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1968年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教学再一次盲目“拔高”,横河中学办起“五七大学”,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小学教师调去任教初中课程。学制也从“六三三”缩短为“五二二”,即小学五年,初中、高中各两年。还提出“学校办在家门口”的口号,大多数教师回队任教,造成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不相配,教育质量下降。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秩序又逐渐转入正常,以后逐步形成乡级办好初中及中心小学,村(联办)办好“完小”的格局。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贯彻,学校实施乡、村分级管理,规定学龄儿童做到百分之百入学,初中学生做到无一个中途“流生”。1989年,全镇有小学30所,学生5120人,教师207人,班级164个。1999年8月为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就学,创办育才小学。2001年成为宁波市“教育强镇”,全镇有小学12所,班级127个,在校学生4834人,教师326人。
  主要小学简介
  横河镇中心小学
  横河镇中心小学,创办于民国2年(1913),原名龙泉乡初等小学校。校址在下河头陆家祠堂(后为横河粮站)。首任校董事孙志绶,校长胡嵩高。设置4个年级段,3个班级,4名教师,近百学生。
  民国14年(1925)学校迁至七星桥南民房(今桥南路14号),校名仍称龙泉乡初等小学校。
  民国18年(1929),学校由余姚县教育科接收,更名为横河中心小学。因学生增加,校舍容纳不下,学校又迁至孔庐庵(即今之镇敬老院),新建平房5间,改为六年制“完小”,同时还承担第七学区(即龙南、龙北、天东、彭泾四个乡所属学校)辅导工作。1933年2月配备专职辅导员,具体辅导各校教学业务。
  民国30年(1941)上半年余姚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横河成为沦陷区。时教育经费十分拮据,学校处于时停时办状态。1944年下半年由胡迪甫、孙宏勋等老师向抗日游击队求援,取得财政资助,得以复课。
  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为尽快振兴教育事业,由时任县参议员、余姚中学美术教师孙仙舲发起,联络在沪横河籍人士,募捐筹款办学,聘请省立师范学校毕业的陆而天为校长,重建横河中心学校,并恢复学区辅导工作。
  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校名改为余姚县立横河小学校。
  1950年5月,横河设区。学校随之改名为横河区中心小学,并将龙南孙家境小学列为分校。区校除承担本校教育业务外,还对区内各校进行教学辅导及师资管理。
  1952年9月,因校址偏隅,学生入学不便,第三次迁至横河街东郊,并与原东湖初级小学合并,校名仍为横河区中心小学。是年从柘岙祠堂拆来旧建材,扩建新校舍400平方米。同年撤销龙南孙家境分校,改分校为龙南乡中心小学。
  1956年撤区并乡后,改名为横河小学,并附设初中班。不久初中班独立设置为余姚第四初级中学。
  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先后改校名为横河联办小学和横河五七学校。
  1978年区中心小学恢复,校名为龙南区中心小学。
  1979年,余、慈两县又一次调整县界,龙南区划归慈溪县。1980年由县教育局拨款,拆除16间旧平房,翻建二层教学楼两幢,共16个教室,使学校面貌为之改观。
  1980年龙南区教育办公室(简称“区教办”)建立,学校更名为横河公社中心学校。1981年龙南区教办改为横河区教办。
  1983年撤销横河区教办,校名又恢复为横河区中心小学。
  1987年“横河区辅导学校”建立,学校更名为横河镇中心学校(简称“镇小”)。
  1995年9月,学校迁至中兴西路152号,新校区占地面积十余亩(约0.7公顷),建有教育大楼两幢及其他附属设施。原东湖校址仍保留6个年级,共6个班,作为“镇小”分校,同时撤销“五联小学”,并入“镇小”本部。
  2000年,镇政府投资170万元,学校自筹77万元,征地33亩(2.2公顷),扩建校舍和操场。新添教育仪器设备,设电化教室1个,配电脑56台;语音教室1个,配语音设备56套;多媒体教室1个,电化教学设备齐全,已基本达到教学现代化所需。是年9月东湖分部撤销,并入镇校本部。到2000年计在校学生24班,1182人,教师47人。学校占地面积32043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424平方米,成为全镇小学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一座省级现代化学校。
  龙南小学
  龙南小学始创于民国14年(1925),校址设在横泾河诒谋堂祠堂内,称“孙氏小学”。时仅有2名教师,30余名学生。1941年“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人周曼天等曾在校任教,边任教边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民国32年(1943)校址迁到寺下剡岙庙,更名为龙南乡第八国民学校。时有教师4人,学生百余人,设4个年级段。民国36年(1947)校址仍迁回横泾河诒谋堂祠堂,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
  1952年,孙家境(小学)的区分校撤销,建龙南乡中心小学。校址在孙家境村燕翼堂宗祠内。此后学校规模逐渐扩大,至20世纪60年代初,全校已有教师8人,学生300余人,设6个年级,称龙南公社中心小学(简称“社校”)。“文化大革命”期间,“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提出“学校办在家门口”的口号。教师回队任教,“社校”改为同心小学。此时有教师13人(含民办教师),学生350余人,设7个班级。
  1978年下学年,烛溪小学与横泾河小学合并,称龙南公社中心学校小学部,原烛溪小学内仍设有两个初中班。1980年9月小学部与同心小学合并,更名为龙南公社中心小学,校址在孙家境燕翼堂内。
  1992年,乡投资50万元,在孙家境村直河塍江东首建新校舍,其中主体建筑为教学大楼一幢,计12个教室。翌年9月投入使用,定名“龙南小学”。2000年2月,大山小学54名学生插班并入。2001年镇政府投资200余万元,再次“扩校”,再建教学大楼一幢,计15个教室。2002年9月投入使用时,东畈、横烛两所小学同时并入,全校教师27人,学生677人,设17个班级。设施比较完善,除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外,还有实验室、电脑室、活动室、办公室等教学用房及生活用房。此外还有200米环形跑道及篮、排球训练场地。学校环境优美,四周栽有雪松、杨梅及花卉。2003年经市府教育督导评估为优秀级学校。
  彭桥小学
  彭桥小学始创于清宣统元年(1909),时称彭桥学堂。民国21年(1932)改称黄氏思孝堂小学,有4名教师,80余名学生,分4个年级。1938年又集资办初级小学,有5名教师,100余名学生。民国30年(1941),改制为完全小学,有6个年级,140余名学生,7名教师。1944年改名为彭泾乡中心国民学校,1945年称中心小学。1947年复名为彭泾乡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又改称余姚县立彭桥小学。校址自创办起至1955年8月前,均在黄家祠堂。后校址迁到黄墙弄黄钧故居,校名多次更改,后为彭桥乡(公社)中心学校。
  2000年,镇政府调整教育网点布局,联兴、埋马两校合并,校址迁移至东罗,称埋马小学。2002年彭桥小学与埋马小学合并,称彭桥小学。有在校学生493人,设6个年级段,14个班级,教职工26人。新校址占地面积13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12平方米,校内设有环形田径场及小学生标准足球场。足球为学校特色教学项目,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奖,2003年学校被宁波市体育局确定为足球业余训练基地。2004年湖清垫小学亦并入。
  石堰小学
  石堰小学创办于民国9年(1920),初办时1个复式班,3个年级,20余名学生,校址在鲁少卿家。后因学生增加,遂于民国17年(1928)搬迁到王家祠堂,但仍为1个复式班,40名学生左右。有鲁少卿、滕华荣两位教师执教。时因有烛溪湖西湖田助学,校名为西湖第四小学。1945年抗日胜利后,改名龙北乡第十、十一保联立小学。
  新中国成立后,胡迪甫为第一任石堰小学校长。学校改为六年制完小,有教师7人,学生250余人。后曾多次更名为石堰乡校、石堰社校等。1993年,镇政府征地12亩(0.8公顷),新建校舍2266平方米。按省小学标准配置教学设备及设施。
  2003年有教师1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7人,大专以上学历9人。有8个班级,325名学生。学校以“勤学博思”为校风,被授予市文明学校,行规达标学校。
  横河镇实验小学
  横河镇实验小学创建于2002年9月,由原旭光小学和乌山小学合并而成,校址在相士地村北首。有12个班,学生340人,教师20人。学校由镇投资60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21084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有200米跑道的运动场、篮球场和排球场。校内绿化面积达6536平方米。教育设施较现代化,有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舞蹈室、少先队队室、鼓号和古筝室等。学校以射击为特色教育内容,先后向省、市输送射击运动员多名。
  育才小学
  育才小学于1999年8月,由市教育局批准建立,是一所外来民工子弟小学。镇政府选派一名公立教师协助该校办学。有来自19个省(区)外来民工子弟816人就读,设16个班级,聘用教师25人,职工6人,采用部编六年制教材授课。原校舍租用宜青桥村民房,今租用原乌山小学校舍,占地面积达5208平方米,建筑面积1868平方米。
  雨露小学
  雨露小学创办于2003年,是横河镇为解决外来民工子弟入学而创办的又一所外口学校,以“公办民营,自负盈亏”方式办学。学校经费由镇教育办公室财务中心管理,校长由镇政府任命。
  创办之初,镇政府投入10万元现金为启动资金,校址在上剑山村原横河镇初级中学校舍内。有学生480人,班级12个,聘用教师15人,学校占地面积13328平方米,建筑面积3659平方米,教学用房2159平方米,生活用房520平方米,运动场地6250平方米。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横河镇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龙南小学
相关机构
彭桥小学
相关机构
石堰小学
相关机构
横河镇实验小学
相关机构
育才小学
相关机构
雨露小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